Ⅰ 冰箱一般加什么型号的制冷剂
目前主要的冰箱按照制冷方式分为:电机压缩式、吸收式、电磁振荡式和半导体式冰箱。以冰箱内冷却方式分类 冷气强制循环式:又称间冷式(风冷式)或无霜冰箱。冰箱内没漏皮有一个小风扇强制箱内空气流动,因此箱内温度均匀,冷却速度快,使用方便。 但因具有除霜系统,耗电量稍大,制造相对复杂。冷气枯差自然对流式:又称 直冷式或有霜冰箱。其冷冻室直接由蒸发器围成,或者冷冻室内有一个 蒸发器,另外冷藏室上部再设有一个蒸发器,由蒸发器直接吸取热量而进行降温。此类冰箱结构相对简单,耗电量小,但是温度无效性稍差,使用 相对不方便。
冰箱使用的制冷剂又可以分为几大类:
1.无机化合物制冷剂(氨、二氧化碳 水等),这类制冷剂主要用在工业上。
2.氟利昂制冷剂(R12 R22等)这是我们前期主要在家用制冷电器中常用的制冷剂,这种制冷剂的稳定性好是目前最稳定的制冷剂,只是因为它对大气的污染,所以才忍痛割爱寻找能替代R12的制冷剂。
3.碳氢化合搜碧物制冷剂(甲烷 乙烷 乙烯 丙烯等)这一类制冷剂主要是在石油和化工等部门使用。
4.最后一类制冷剂就是目前我们广泛使用的来替代R12的一种制冷剂。R134A 混合工质 R600A 这是目前在社会上比较普遍的,混和工质在目前来讲不应该算是无氟制冷剂,因为它是由R22与R502的混和体,本身就含有氟的成分,它只是一个过渡产品。R134A严格来说也不应算是无氟的制冷剂,因为它本身也有氟的成分,它也是一个替代R12的过渡品。
5.最后一个就是目前家用冰箱、冰柜使用最为广泛的制冷剂R600A,它是目前找到的最能接近R12的制冷性能的一款制冷剂,而且使用量相当节省,只为R12制冷剂的1/3,虽说存在一定的问题,但是其效果还是比较好的。
广州中冷温馨提醒:现在造假手段很多令人防不胜防,大家采购千万不要贪图小便宜一定要购买有知名度的大品牌,以避免潜在劣质的制冷剂与压缩机接触进而损坏压缩机......
Ⅱ 热熔胶怎么鉴别是EVA体系还是聚烯烃体系
体系类型一:
乙烯及其共聚物
1.EVA(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
EVA树脂是一种无臭.无毒.白色或浅黄色粉状或粒状低熔点聚合物.MI大时.分子量较小.合成的低温热熔胶黏度较低.流动性好.
优点:粘结性.柔软性.加热流动性好.
缺点:强度低.不耐热.不耐脂肪油.不能用做结构胶.
2.EEA(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
做低温热熔胶基体的EEA树脂.丙烯酸乙酯的含量为23%左右.
其结构与EVA相似.但其使用温度围较宽.热稳定性好.极性低.常用于高温涂布.黏度.强度要求高的场合.且对极性和非极性底材都有很好的粘结性.
3.EAA(乙烯-丙烯酸共聚物)
EAA中含有极性大的羧基.使之对金属和非金属都有良好的粘结性.
EAA树脂的性质还与丙烯酸单体含量有关.丙烯酸含量增大时.膜的透明性.低温热封性以及低温热黏性得到改善.并且对金属的粘结性及低温热熔胶的拉伸强度得到提高.
4.EVAL(乙烯-醋酸乙烯-乙烯醇三元共聚物)
EVAL使EVA的皂化产物.为白色或浅黄色粉末或颗粒.
EVAL分子中含有羟基.改善了对许极性底材的粘结性.且对树脂的刚性.加工性.着色性都有提高.
体系类型二:
聚烯烃(PO)
1.PE(聚乙烯)
PE是无毒.耐低温.高结晶.耐化学药品.本身无黏性的物质.MI低.分子量高.耐热封强度高.胶层柔韧性以及热黏附性好.做低温热熔胶常选用的MI为2-20g/10min.因聚乙烯是非极性材料.需选用极性低的配合剂.
2.PP(聚丙烯)
根据甲基空间位置排列不同.可以有等规.间规和无规聚丙烯之分.制作低温热熔胶通常采用无规聚丙烯(APP)做基体.这样的低温热熔胶固化速度慢.耐热性不高.因此常加入低分子量的聚乙烯或结晶聚丙烯.
体系类型三:
APAO(乙烯-丙烯-1-丁烯聚合物)
APAO是一种无定型聚alpha烯烃.其与EVA相比具有更广泛的温带.优异的底材粘结性.牢固的粘结力.可以用于强度要求很高的结构胶等.由于是共聚物.因此性能覆盖范围广泛(如:粘度.软化点和硬度).并且与很多原料配伍性好.
体系类型四:
聚酯(PES)
聚酯分不饱和聚酯和热可塑性聚酯两类.作为低温热熔胶.需用热可塑性聚酯.即线性饱和聚酯作为基料.它是由二元酸和二元醇或醇酸缩聚而成的.热塑性聚酯的熔点和玻璃化温度较高.所制得的低温热熔胶耐热性好.聚酯型低温热熔胶是以共聚物单独使用.一般无需加入其他成分.
体系类型五:
聚氨酯(PU)
聚氨酯为白色无规则球状或柱状颗粒.分为聚酯型和聚醚型两大类.常用聚酯多元醇与二异氰酸酯聚合.聚氨酯最突出的特点是耐磨性优异.硬度大.强度高.弹性好.耐低温.聚氨酯反应型低温热熔胶可分为热熔固化型和热熔加热反应型.
体系类型六:
聚酰胺(PA)
聚酰胺低温热熔胶具有较强的粘结强度.且分子量越大强度.黏度都有提高.但熔点却变化不大.聚酰胺可分为两类:一是二聚酸类(分子量高.熔融黏度高.软化点高.强度高.但低温热熔胶的工艺性下降),一是尼龙型(为了使用方便常用甲醛处理制成羟甲基化尼龙)
体系类型七:
苯乙烯及其嵌段共聚物
此类共聚物的特点是:没有硫化却有硫化橡胶的特性.蠕变性良好.与各种掺和材料都能相容.但其耐温性能.耐紫外光照射性能和耐烃化合物类溶剂性能较差.
其包括:SBS(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IS(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
Ⅲ 高密度聚乙烯树脂和聚乙烯树脂的区别
聚乙烯(polyethylene ,简称PE)是乙烯经聚合制得的一种热塑性树脂。在工业上,也包括乙烯与少量专α-烯烃的共属聚物。聚乙烯无臭,无毒,手感似蜡,具有优良的耐低温性能(最低使用温度可达-100~-70°C),化学稳定性好,能耐大多数酸碱的侵蚀(不耐具有氧化性质的酸)。常温下不溶于一般溶剂,吸水性小,电绝缘性优良。[1]
2017年10月27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致癌物清单初步整理参考,聚乙烯在3类致癌物清单中。
低密度聚乙烯(LOW DENSITY POLYETHYLENE,LDPE)俗称高压聚乙烯,因密度较低,材质最软,主要用在塑胶袋、农业用膜等。[3]
高密度聚乙烯(HIGH DENSITY POLYETHYLENE,HDPE)俗称低压聚乙烯,与LDPE及LLDPE相较,有较高之耐温、耐油性、耐蒸汽渗透性及抗环境应力开裂性,此外电绝缘性和抗冲击性及耐寒性能很好,主要应用于吹塑、注塑等领域。
Ⅳ 树脂属于什么类别
树脂一般认为是植物组织的正常代谢产物或分泌物,常和挥发油并存于植物的分泌细胞,内树脂道或导管中容,尤其是多年生木本植物心材部位的导管中。由多种成分组成的混合物,通常为无定型固体,表面微有光泽,质硬而脆,少数为半固体。不溶于水,也不吸水膨胀,易溶于醇,乙醚,氯仿等大多数有机溶剂。加热软化,最后熔融,燃烧时有浓烟,并有特殊的香气或臭气。分为天然树脂和合成树脂两大类。
http://ke..com/view/13878.htm?wtp=tt
Ⅳ 40%乙烯利从哪里提取的
40%乙烯利是从乙炔中提取出来的。乙炔是一种化学物质,通过不同的化学反应可以得到乙烯利。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电石法。电石法需要将石灰石和焦炭一起反应产生电石,再用水解的方式将电石分解成乙炔和氢脊枯气,并用吸附剂将乙烯利从乙炔中提取出来。因为乙烯利的产生需要进行多步化学反应,所以提取过程较为复杂,并且需要高度纯净的乙烯利产品。同樱知洞时,乙烯利猛皮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农业领域的杀菌剂,对于人体和环境都有一定的危害。因此提取和制造过程需要严格控制,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Ⅵ 聚烯烃是一种什么塑料和聚氯乙烯有什么不同
聚烯烃是烯烃经过加聚反应形成的高分子化合物。这类有机聚合物通常由许多相同或不同的简单烯烃分子(如乙烯、丙烯、1-丁烯、1-戊烯、1-己烯、1-辛烯、4-甲基-1-戊烯等α-烯烃以及某些环烯烃)聚合形成。常见的聚烯烃有聚乙烯、聚1-丁烯等。聚烯烃的主要通过高压聚合、低压聚合(包括溶液法、浆液法、本体法、气相法)等方式生产。
与聚氯乙烯的不同之处:
1、生产方式以及原料不同。聚烯烃的生产方法有高压聚合、低压聚合(包括溶液法、浆液法、本体法、气相法)。聚氯乙烯可由乙烯、氯和催化剂经取代反应制成。
2、基本性质不同:
聚氯乙烯为无定形结构的白色粉末,支化度较小,相对密度1.4左右,玻璃化温度77~90℃,170℃左右开始分解[1],对光和热的稳定性差,在100℃以上或经长时间阳光曝晒,就会分解而产生氯化氢,并进一步自动催化分解,引起变色,物理机械性能也迅速下降,在实际应用中必须加入稳定剂以提高对热和光的稳定性。
聚烯烃具有相对密度小、耐化学药品性、耐水性好;良好的机械强度、电绝缘性等特点。
3、用途不同:
聚烯烃可用于薄膜、管材、板材、各种成型制品、电线电缆等。在农业、包装、电子、电气、汽车、机械、日用杂品等方面有广泛的用途。
聚氯乙烯被广泛用于各行各业各式各样产品: 电线外皮、光纤外皮、鞋、手袋、袋、饰物、招牌与广告牌、建筑装潢用品、家俱、挂饰、滚轮、喉管、玩具(如有名的意大利“Rody”跳跳马)、门帘、卷门、辅助医疗用品、手套、某些食物的保鲜纸、某些时装等。
(6)醇溶性聚烯烃树脂扩展阅读
聚氯乙烯,英文简称PVC(Polyvinyl chloride),是氯乙烯单体(vinyl chloride monomer, 简称VCM)在过氧化物、偶氮化合物等引发剂;或在光、热作用下按自由基聚合反应机理聚合而成的聚合物。氯乙烯均聚物和氯乙烯共聚物统称之为氯乙烯树脂。
由于原料丰富,价格低廉,容易加工成型,综合性能优良,因此是一类产量最大 ,应用十分广泛的高分子材料。其中以聚乙烯、聚丙烯最为重要。主要品种有聚乙烯以及以乙烯为基础的一些共聚物,如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乙烯-丙烯酸或丙烯酸酯的共聚物,还有聚丙烯和一些丙烯共聚物、聚1-丁烯、聚4-甲基-1-戊烯、环烯烃聚合物。
Ⅶ 乙二醇丁醚醋酸酯 能溶解聚烯烃么
下午好唯掘大,乙二醇丁醚醋酸酯和cac相近不能溶解pe、pvc或者pp,对醇酸、环氧、丙烯酸、硝化纤维素和聚乙烯醇缩丁醛等树脂溶解力较好为一种高沸点醇醚酯,部分混有聚烯烃分子的高聚物例如as和abs能被溶胀后逐渐溶解。希望溶解ldpe和pvc可用芳指竖香烃或者卤代烃散衫比如二甲苯和二氯甲烷。
Ⅷ 为什么明显结晶作用的物质作为成膜物一般不合适
成膜物质是指涂料中除了挥发性的溶剂外,剩下来的所有成分,这些是构成涂膜的物质. 成膜物质又分为主要成膜物质和辅助成膜物质两大类. 主要成膜物质是指单独能形成有一定强度、连续的干膜的物质,如各种树脂、干性油等有机高分子物质以及水玻璃等无机物质,是形成涂膜必不可少的成分.颜色填料、某些助剂在涂膜形成时起着辅助作用,它们单独不能成膜,但它们的存在能使涂膜更符合作用的要求,对成膜有辅助作用. 中国国家标准按涂料成膜物质,将涂料分为17类:(1)油脂;(2)天然树脂;(3)酚醛树脂;(4)沥青;(5)醇酸树脂;(6)氨基树脂;(7)硝基纤维素;(8)其他纤维素;(9)过氯乙烯树脂;(10)烯烃树脂;(11)丙烯酸树脂;(12)聚酯树脂;(13)环氧树脂;(14)聚氨基甲酸酯;(15)元素有机物;(16)橡胶;(17)其他.涂料成膜物质对涂料性能起主导作用.
Ⅸ 聚烯烃是一种什么塑料
聚烯烃具有相对密度小、耐化学药品性、耐水性好;良好的机械强度、电绝缘性等特点。可用于薄膜、管材、板材、各种成型制品、电线电缆等。在农业、包装、电子、电气、汽车、机械、日用杂品等方面有广泛的用途。
聚氯乙烯历史上曾经是使用量最大的塑料,现在某些领域上以被聚乙烯、PET所代替,但仍然在大量使用,其消耗量仅次于聚乙烯和聚丙烯。聚氯乙烯制品形式十分丰富,可分为硬聚氯乙烯、软聚氯乙烯、聚氯乙烯糊三大类。硬聚氯乙烯主要用于管材、门窗型材、片材等挤出产品,以及管接头、电气零件等注塑件和挤出吹型的瓶类产品,它们约占聚氯乙烯65%以上的消耗。软聚氯乙烯主要用于压延片、汽车内饰品、手袋、薄膜、标签冲伏、电线电缆、医用制品等。聚氯乙烯糊约占聚氯乙烯制品的10%,主要用产品有搪塑制品等。
聚氯乙烯也是经常使用的一种塑料,它是由聚氯乙烯树脂、增塑剂和防老剂组成的树脂,本身并无毒性。但所添加的增塑剂、防老剂等主要辅料有毒性,日用聚氯乙烯塑料中的增塑剂,主要使用对苯二甲酸二丁酯、邻苯二甲酸二辛酯等,这些化学品都有毒性,聚氯乙烯的防老剂硬脂酸铅盐也是有毒的。含铅盐防老剂的聚氯乙烯(PVC)制品和乙醇、乙醚及其他溶剂接触会析出铅。含铅盐的聚氯乙烯用作食品包装与油条、炸糕、炸鱼、熟肉类制品、蛋糕点心类食品相遇,就会使铅分子扩散到油脂中去,所以不能使用聚氯乙烯塑料袋盛装食品,尤其不能盛装散竖携含油类的食品。纤橡
Ⅹ 聚丙烯树脂干什么用
聚丙烯应用广泛,下游主要需求行业为编织制品、注塑制品、薄膜制品、纤维制品和管材等行业。其中编织制品(塑编袋、蓬布和绳索等)所消耗的PP树脂在我国一直占很高的比例,超过40%。
是我国聚丙烯消费的最大市场,主要用于粮食、化肥及水泥等的包装。注塑制品主要应用在小家电、日用品、玩具、洗衣机、汽车和周转箱上,增长潜力较大。
薄膜制品主要包括BOPP、CPP、普通包装薄膜和微孔膜等,BOPP具有质轻、机械强度高、无毒、透明、防潮等众多优良特性,广泛应用于包装、电工、电子电器、胶带、标签膜、胶卷、复合等众多领域,其中以包装工业使用量最大。
聚丙烯纤维有着许多优良性能,因而在装饰、产业、服装三大领域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已成为合成纤维第二大品种。聚丙烯管材具有耐高温、管道连接方便(热熔接、电熔接、管件连接)、可回收使用等特点,主要应用于建筑物给水系统、采暖系统、农田输水系统、以及化工管道系统等。
(10)醇溶性聚烯烃树脂扩展阅读
行业发展前景:
聚丙烯(PP)作为主要塑料之一,具有良好的电性有和高频绝缘性不受湿度影响,但处于低温时变脆,不耐磨、易老化,适合制作一般机械零件,耐腐蚀零件和绝缘零件。
聚丙烯是丙烯最重要的下游产品,世界丙烯的50%,我国丙烯的65%都被用来生产聚丙烯。我国聚丙烯下游消费主要是编织品、注塑品。
近年来,我国已成为世界上聚烯烃生产和消费发展最快的国家。产能逐年递增,近年来煤制烯烃的迅猛发展使我国低端产品产能增加迅速,但需求增长率远小于产能增长率。
使目前我国低端产品几乎处于供过于求的态势,然在高附加值产品方面缺口依然依赖进品弥补,聚丙烯高附加值市场前景可期。
近年来全球聚丙烯市场以年均5%-6%的速度增长,PP的新用途正在实现新的增长,尤其是在汽车领域,PP作为一种可以减少汽车重量和改善环保性能的热塑性材料,汽车生厂商为了满足日益严格的环保法规,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正在积极推进使用新材料。
目前,煤化工的崛起、外资进入、港台厂商的涉足和民企的加盟,打破了原来由中石油、中石化一统天下的格局,聚丙烯生产主体正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而研发高附加值的专用料才是企业未来发展的方向,才会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自己企业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