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脲醛树脂结构式是什么
Urea-formaldehyde Resin 结构单元是-(CH2-N-CO-N-CH2)- 其中N上面还可以接支消运链,学化学的拿运梁应悄搏该看的懂这个吧:)
Ⅱ 除了淀粉外,还有什么也有糊化现象
通常说的糊化,主要就是淀粉类。
Ⅲ 影响脲醛树脂固化时间的主要因素
主要因素取决于加热的温度与及加入的催化剂(影响其酸碱度,如氯化铵,草酸等这类酸性物质)的多少,即酸性越强固化越快,温度越高固化也越快。
Ⅳ 脲醛树脂化学组成
只以脲甲醛树脂为例。
尿素与甲醛发生亲核加成反应,反应如下:
第一步生成聚合前体:
H2N-CO-NH2 + 2H-CHO = HOCH2-NH-CO-NH-CH2OH (酸性条件)
H2N-CO-NH2 + 2H-CHO = HOCH2-N(CH2OH)-CO-N(CH2OH)-CH2OH (碱性条件)
第二步聚合:
线性结构脲醛树脂:nHOCH2-NH-CO-NH-CH2OH = HO-[-CH2-NH-CO-NH-CH2-O]n-H + (n-1)H2O (酸性条件)
体性结构脲醛树脂就是n个HOCH2-N(CH2OH)-CO-N(CH2OH)-CH2OH脱水(链上-CH2OH手尾连成链,N上-CH2OH一上一下脱水交联,形成空间网状结构)
综上,酸性条件得线性结构脲醛树脂,碱性得体型结构。
性质可参看:http://ke..com/view/488820.htm?fr=ala0_1
Ⅳ 脲醛树脂的组成
(1)树脂用作压塑粉的脲醛树脂要求采用反应程度较浅的缩聚物,此时树脂粘度小,便于浸渍填料,并可保证在较长的生产周期和进行干燥后仍有适当的流动性,在工业上多采用尿素与甲醛在低温下的缩合物(一、二羟甲基脲的混合物)。通常采用脲与甲醛的配比为1:1.5(摩尔比),在PH=8(及温度)30—35度下全部溶解后,再加入脲量0.3%——0.54%的草酸及0.33%—0.88%的草酸酯,随即发生放热反应,温度上升,温度保持在55—60度,并严格控制PH=5.5—6.5,经60—75min 即得所需的脲醛树脂。由于缩聚度较低,实际上仅刚过加成反应阶段,主要的缩聚反应是在固化过程中进行的。
(2)固化剂压塑粉中所用的固化剂要求具有一定的潜伏性,常用的有草酸、邻苯二甲酸、苯甲酸、一氯乙酸等。
(3)填料最常用的填料是纸浆,其次为木粉或无机填料(石棉、玻璃纤维、云母等)。所用的纸浆是以木材为原料,经亚硫酸盐处理,溶去木材中非纤维素杂质,再经漂白即得的纯净的纤维素。填料的用量为总物料量的25%-32%,用量过小,压塑粉流动性大,制品强度低;反之,用量过多时,压塑粉流动性减小,制品表面不光滑,耐水性降低。
(4)着色剂着色剂可赋予塑料鲜艳的色彩,选用着色剂时要注意,所用着色剂的着色能力强,在塑料中能分散均匀,在加工温度下和长期的日光照射时不变色,不从制品中析出。通常用的着色剂是颜料,染料较少使用,用量为物料量的0.01%-0.2%。
(5)润滑剂润滑剂在压制成品时可提高料的流动性,并可从制品中析出,在制品和模具间形成隔离膜,使制品不易粘模。常用的润滑剂为硬脂酸的金属盐(如锌、钙、铝、镁等的金属盐)、有机酸的酯类(如硬脂酸环己酯、硬脂酸甘油脂等)。其加入量为物料量的0.1%-1.5%,过多时会污染制品的外观,减少光泽;过少则制品难于脱模。
(6)稳定剂在压塑粉中加入的催化剂虽说是潜伏性的催化剂,但是在室温的存放过程中仍会有少量的酸放出,从而影响到压塑粉的质量,因此通常加入一些碱性的物质以吸收放出的酸,常用的碱为六亚甲基四胺或碳酸铵。
(7)增塑剂在压塑粉中一般不用增塑剂,只在特殊的场合使用,目的是提高料的流动性,并降低固化时的收缩率。可用的增塑剂有脲及硫脲。
Ⅵ 氯化铵能使脲醛树脂固化的原因
原因是脲醛树脂胶中存在游离甲醛,加入固化型手剂氯化铵即与脲醛树脂中游离卜迹嫌醛发生反应,氯化铵与水反应及氯化铵州做热分解分别放出盐酸,以上3个反应为可逆反应。使脲醛树脂胶pH值迅速下降,实现弱酸固化,分子量逐渐增大,以此形成体型网状结构树脂。
Ⅶ 脲醛树脂结构简式
线性结来构脲醛树脂:nHOCH2-NH-CO-NH-CH2OH = HO-[-CH2-NH-CO-NH-CH2-O]n-H + (n-1)H2O (酸性条源件)
体性结构脲醛树脂就是n个HOCH2-N(CH2OH)-CO-N(CH2OH)-CH2OH脱水(链上-CH2OH手尾连成链,N上-CH2OH一上一下脱水交联,形成空间网状结构)
+2(n-1)H2O
Ⅷ 水性*胶漆脲醛树脂(UF)在造纸中的应用
氨基树脂丛春作为纸张湿强剂
纤维是亲水性的,一般纸张被水湿透后,纤维发生膨胀,纤维之间键力减弱,从而失去其大部分强度,余下部分强度通常称为湿强度。
一般来说,湿强度大于15%的纸就成为湿强纸。
由于脲醛树脂为非离子性,故不能被带阴性电荷的纸纤维较好的吸附,因此,用作纸张湿强剂时不能直接在浆内,而只能用浸渍法(如表面涂布)。
脲醛树脂作为纸张湿强剂,其树脂间的化学交联形成网状结构包裹在纤维周围,这种化学交联不会被水解,从而阻止了纸中的半纤维素的吸水膨胀,减少了纸张在润湿条件下的强度下降,像一拍郑尘个网子一样,了纤维的润涨,从而保持了纸张的湿强度。
传统的脲醛树脂(UF)由于有游离甲醛危害,国外已禁用,而不含甲醛的湿强剂成本比较高,因此人们开始对改性脲醛树脂进行研究。
以乙二醛部分或全部代替甲醛脲醛树脂的条件以及产物对纸张的湿强效果,结果表明产物无污染、稳定性能好、增强效果明显。
作为涂布交联剂
交联剂也可称为硬化剂,由于某些涂布纸需经湿压光、胶版印刷、放置室外等与水接触的情况,因此涂布干燥后必须具有抗湿性。
通常聚合物胶具有良好的抗水性,但淀粉、聚乙烯醇、蛋白质、海藻酸钠等天然涂布粘合剂和表面施胶剂的抗水性很差,需要使用交联剂以增强涂布纸张耐湿摩擦能力,特别对于胶版印刷,耐湿摩擦是很重要的指标。
王蕾,苗宗成等人采用改性脲醛树脂(PUF),它克服了脲醛树脂(UF)耐水、耐热、耐老化性能差及使用过程中释放甲醛、贮存期短等缺点。
并对改性脲醛树脂涂布纸抗水性进行了测试,得出其在造纸抗水剂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作为胶体絮凝剂
阳离子型改性脲醛树脂季铵盐(MU-FRQA)是一种新型的高分子絮凝剂,水溶性较好,生产成本低,对阴离子性胶体的絮凝效果好。
龚福忠等人以尿素、甲醛、环氧氯丙烷、三甲胺为原料,了水溶性阳离子脲醛树脂季铵盐,用红外光谱进行了表征,测定了该产物的表面活性,用胶体化学方法研究了加入阳离子型改性脲醛树脂季铵盐后黏土悬浮分袭禅散体系的电动电位和等电点以及絮凝体粒径大小变化,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
作为造纸胶粘剂
脲醛树脂胶粘剂是一种热固性树脂,价格低廉、原料易得、能够在常温下迅速固化胶层没有颜色且耐老化等优点。
但是脲醛树脂最主要缺陷是在使用过程中会释放出甲醛,并且制品在使用过程中,也可能不断释放出甲醛。
释放甲醛的原因主要是脲醛树脂胶中存在的游离甲醛;其次是树脂中甲醛与尿素反应生成不稳定的亚甲基醚键,在热压和使用过程中分解释放出甲醛。
吴蓁等人采用特的羟基丙烯酸酯树脂(液)及端异氰酸酯基水性聚氨酯树脂,结果发现这种新型改性剂既可降低游离甲醛含量,又能明显提高粘合强度及耐水性,且改性效果随改性剂用量的增加而增加。
其中,聚氨酯树脂对脲醛树脂黏合强度的改进最为明显,但对耐水性的改性效果稍差;而高羟基含量的丙烯酸酯树脂比低羟基含量的改性效果好。
林武滔等人
采用PVA和三聚氰胺改性脲醛树脂,实验发现:PVA的加人可以降低胶粘剂中的游离醛含量,提高其贮存稳定性。
三聚氰胺的加人使胶粘剂的耐水性能有较大的提高,游离醛含量也有所下降。
Ⅸ 树脂怎么由植物的哪部分化学变化得到的
树脂一般认为是植物组织的正常代谢产物或分泌物,常和挥发油并存于植物的分泌细胞,树脂道或导管中,尤其是多年生木本植物心材部位的导管中。由多种成分组成的混合物,通常为无定型固体,表面微有光泽,质硬而脆,少数为半固体。不溶于水,也不吸水膨胀,易溶于醇,乙醚,氯仿等大多数有机溶剂。加热软化,最后熔融,燃烧时有浓烟,并有特殊的香气或臭气。分为天然树脂和合成树脂两大类。
方程式和资料可看:
http://www.pep.com.cn/gzhx/gzhxjs/ghlw/200803/t20080319_45137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