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理想的半透膜能够允许溶液中的什么通过
溶液都能通过半头膜的,但胶体是不行的
Ⅱ 用理想半透膜将相同浓度蔗糖溶液和氯化钠溶液隔开时有什么现象
溶质相对浓度低的地方向相对浓度高的地方流动,主要看你半透膜可渗透的溶质为什么.
Ⅲ 用理想半透膜将浓度相等的蔗糖水和氯化钠溶液隔开时,有什么现象
本来呢氯离子和钠离子能够透过半透膜的,但是理想半透膜定义是只能过溶剂不能过
溶质才能称之为.,所以此题没啥现象,只有水能够无视半透膜的存在两边自由泳.
Ⅳ 半透膜渗透原理
半透膜渗透原理是水分子从水势高的系统通过半透膜向水势低的系统移动的现象。
细胞与细胞之间,或细胞浸于溶液或水中,只要原生质层两侧溶液有浓度差,都会发生渗透作用。渗透现象发生的条件有两个,包括有半透膜,半透膜两侧有物质的量浓度差。
生物膜并非理想半透膜,它是选择透性膜,既允许水分子通过也允许某些溶质通过,但通常使溶剂分子比溶质分子通过要多得多,因此可以发生渗透作用。
半透膜技术,是指利用一种特殊的半透膜将溶液隔开,使一侧溶液中的某种溶质透过膜或者溶剂渗透出来,从而达到溶质分离的技术。
Ⅳ 用理想半透膜将浓度相等的蔗糖水和氯化钠溶液隔开时,有什么现象
搜一下:用理想半透膜将相同浓度蔗糖溶液和氯化钠溶液隔开时有什么现象
Ⅵ 当用半透膜隔开不同浓度的溶液时,纯溶剂通过膜向低浓度溶液流动的现象叫反渗透
你好:
这个定义不对,纯溶剂不存在这个行为,纯溶剂没有浓度,不会有浓度差,没有流动的动力,只有分子本身的自由运动产生的平衡流动,另外,半透膜提供的是分子的选择性单向流动。
Ⅶ 如何理解:溶质微粒数越多,对水的吸引力越大,渗透压也有越大
所谓溶液渗透压,简单地说,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溶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溶质微粒越多,即溶液浓度越高,对水的吸引力越大,溶液渗透压越高.
教师用书:
对于稀溶液来讲,渗透压只与单位体积中溶质的分子或离子个数有关,而与其大小无关,比如0.3mol/L的葡萄糖溶液与0.3mol/L蔗糖溶液的渗透压是相同的,而0.3mol/L的氯化钠溶液的渗透压约是0.3mol/L的葡萄糖溶液的渗透压的两倍.
1.溶液的渗透压与溶液浓度成正比.这个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同种溶液.因为反对比都必须单一变量,这里要比较不同浓度下的渗透压,所以这里的单一变量就是浓度,而其他的要相隐罩孝同,比如溶液的溶质要是同一种物质.
2.对于稀溶液来讲,从定义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可以看出,溶液渗透压只与单位体积中溶质的分子或离子个数有关,而与其大小无关.所以在比较两个溶液的渗透压时,最根本的要看两个溶液的微粒数,微灶稿粒数多的那么它的渗透压就越大.
例子:
1.用理想半透膜将0.02 mol·L-1 蔗糖溶液和0.02 mol·L-1 NaCl溶液隔开时,在相同温度下将会发生的现象是 ( )
A.蔗糖分子从蔗糖溶液向NaCl溶液渗透 B.Na+从NaCl溶液向蔗糖溶液渗透
C.水分子从NaCl溶液向蔗糖溶液渗透 D.互不渗透 E.水分子从蔗糖溶液向NaCl溶液渗透
答案:E
4.欲使相同温度的两种稀溶液间不发生渗透,应使两溶液(A,B中的基本单元均以溶质的分子式表示)闷拦 ( )
A.质量摩尔浓度相同 B.物质的量浓度相同 C.质量浓度相同 D.质量分数相同 E.渗透浓度相同
5.相同温度下,下列溶液中渗透压力最大的是 ( )
A.0.2 mol·L-1蔗糖(C12H22O11)溶液 B.50g·L-1葡萄糖(Mr=180)溶液
C.生理盐水 D.0.2 mol·L-1乳酸钠(C3H5O3Na)溶液
E.0.01mol·L-1CaCl2溶液
6.能使红细胞发生皱缩现象的溶液是 ( )
A.1g·L-1 NaCl溶液 B.12.5g·L-1 NaHCO3溶液
C.112g·L-1 乳酸钠(C3H5O3Na)溶液 D.0.1 mol·L-1 CaCl2溶液
E.生理盐水和等体积的水的混合液
7.会使红细胞发生溶血现象的溶液是 ( )
A.9 g·L-1NaCl溶液 B.50 g·L-1葡萄糖溶液
C.100 g·L-1葡萄糖溶液 D.生理盐水和等体积的水的混合液
E.90g·L-1NaCl溶液
Ⅷ 将0.01 mol/L的KCl溶液用理想半透膜与0.01mol/L的葡萄糖溶液隔开时,水分子从哪边
n=cv,如果二者体积相等,那么n就相等,但是KCl在溶液中可以完全电离,蔗糖分子不能电专离,所以KCl溶液属中的粒子数要大于蔗糖溶液中粒子数,即水分子在KCl溶液中浓度高,在蔗糖溶液中浓度低,水分子向KCl溶液方向移动
Ⅸ 求个正确答案谢谢
1. 会使红细胞发生溶血现象的溶液是A. 9 g•L-1NaCl溶液
B. 50 g•L-1葡萄糖溶液
C. 100 g•L-1葡萄糖溶液
D. 生理盐水和等体积的水的混合液
D
满分:2 分
2. 用AgNO3和KCl(过量)制备AgCl溶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胶核是AgCl
B. 胶核吸附的离子是Cl-
C. 在电场中胶粒向负极运动
D. 胶核和吸附的离子组成的胶粒是带正电荷的
C
满分:2 分
3. 下列脂肪酸碘值最大的是A. 亚油酸
B. 油酸
C. 软脂酸
D. 硬脂酸
A
满分:2 分
4. 下列化合物属于稠含杂环的是A. 咪唑
B. 嘌呤
C. 吡啶
D. 吡喃
B
满分:2 分
5. 下列化合物属S–构型的是A.
B.
C.
D.
满分:2 分
6. 用理想半透膜将0.02 mol•L-1蔗糖溶液和0.02 mol•L -1 NaCl溶液隔开时,在相同温度下将会发生的现象是A. 蔗糖分子从蔗糖溶液向NaCl溶液渗透
B. Na+从NaCl溶液向蔗糖溶液渗透
C. 水分子从NaCl溶液向蔗糖溶液渗透
D. 水分子从蔗糖溶液向NaCl溶液渗透
C
满分:2 分
7. 下列各糖中不能与托伦试剂反应的是A. α-D-吡喃葡萄糖
B. α-D-呋喃果糖
C. 蔗糖
D. 麦芽糖
C
满分:2 分
8. 已知HCN的Ka= 5.0×10-10 ,则CN - 的Kb等于A. 2.0×10-5
B. 5.0×10-10
C. 5.0×10-24
D. 2.2×10-6
A
满分:2 分
9. 影响缓冲容量的主要因素是A. 缓冲溶液的pH值和缓冲比
B. 弱酸的pKa和缓冲比
C. 弱酸的pKa和缓冲溶液的总浓度
D. 弱酸的pKa和其共轭碱的pKaE. 缓冲溶液的总浓度和缓冲比
D
满分:2 分
10. 丙二酸的加热产物是A. 烷烃
B. 一元羧酸
C. 酸酐
D. 环酮
B
满分:2 分
11. 其他条件不变时,能使电对MnO4- /Mn2+的电极电位增大的方法是A. 增大pH
B. 降低pH
C. 增大Mn2+浓度
D. 前三个都可以
B
满分:2 分
12. EDTA测定硬度达终点时溶液所见颜色是A. 金属指示剂与被测金属离子形成的配合物的颜色
B. 金属指示剂的颜色
C. MY的颜色
D. Y4-的颜色
C
满分:2 分
13. 下列电对中,有关离子浓度减少时,电极电位增大的是A. Cl2/Cl -
B. Sn 2+ /Sn
C. Fe2+/Fe
D. H+/H2
A
满分:2 分
14. 下列化合物中酸性最强的是A. C6H5OH
B. CH5COOH
C. ClCH2COOH
D. H2CO3
C
满分:2 分
15. 可作为表面活性剂疏水基团的是A. 直链烃基
B. 羧基
C. 羟基
D. 磺酸基
A
满分:2 分
16. c(HA)=0.050 mol•L-1 的溶液的pH=5.35 ,则HA的Ka等于A. 2.0×10-11
B. 4.0×10-11
C. 4.5×10-6
D. 8.9×10-5
B
满分:2 分
17. 能区别苯和苯甲醚的试剂是A. NaHCO3
B. NaOH
C. NaCl
D. 浓HCl
D
满分:2 分
18. 下列化合物有光学异构体的是A. BrCH2CHClCH2Br
B. CH3CH2CH2CH2CH2
C. CH3CH(CH3)CH3
D. ClCH2CHBrCH3
D
满分:2 分
19. 下列化合物中,不能参与酯化反应的是A. HCOOH
B. CH3COOH
C. CH3CH2OH
D. CH3CHO
B
满分:2 分
20. 下列试剂中,不与反应的是A. 冷KMnO4
B. LiAlH4
C. NaHSO3
D. HCN
A猜的
Ⅹ 相同温湿度下欲使被理想半透膜隔开的两种稀溶液间不发生渗透应使两溶液的渗透
渗透浓度相同,选择D。
相同温湿度下,欲使被理想半透膜隔开的两种稀溶液间不发生渗透,应使两溶液的渗透渗透浓度相同。
非电解质溶液,渗透浓度与摩尔浓度是一致的,渗透压与摩尔浓度大致呈正比,但电解质溶液则不同。
(10)用理想半透膜将溶液I扩展阅读:
电解质的渗透压不像非电解质那样与浓度呈直线比例,高浓度比起从拆好低浓度的预想值要低。这可能是基于带正负电荷的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渗透浓度的测定,通常是用冰点下降法求得。
渗透浓度有时就直接用冰点下降度来表示,但大多使用由理想非稿宏电解质1重量摩尔溶液的冰键御册点下降度为1.858℃所计算出来的渗透克分子(osmo-le)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