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固化和不饱和聚酯的合成在机理上有何不同
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固化机理:
1 、从游离基聚合的化学动力学角度分析,UPR 的固化属于自由基共聚合反应,固化反应具有链引发、链增长、链终止、链转移四个游离基反应的特点。
链引发——从过氧化物引发剂分解形成游离基到这种游离基加到不饱和基团上的过程。
链增长——单体不断地加合到新产生的游离基上的过程。 与链引发相比, 链增长所需的活化能要低得多。
链终止——两个游离基结合,终止了增长着的聚合链。
链转移——一个增长着的大的游离基能与其他分子, 如溶剂分子或抑制剂发生作用, 使原来的活性链消失成为稳定的大分子,同时原来不活泼的分子变为游离基。
2 、不饱和聚酯树脂固化过程中分子结构的变化:
UPR 的固化过程是 UPR 分子链中的不饱和双键与交联单体(通常为苯乙烯)的双键发生交联聚合反应,由线型长链分子形成三维立体网络结构的过程。在这一固化过程中,存在三种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即①、 苯乙烯与聚酯分子之间的反应;②、 苯乙烯与苯乙烯之间的反应;③、 聚酯分子与聚酯分子之间的反应。
值得注意的是,在聚酯分子结构中有反式双键存在时,易发生第三种反应,也就是聚酯分子与聚酯分子之间的反应, 这种反应可以使分子之间结合的更紧密, 因而可以提高树脂的各项性能。
B. 饱和树脂和不饱和树脂有什么区别
饱和树脂与不饱和树脂有什么区别
一、饱和聚酯树脂
饱和聚酯树脂(无油醇酸树脂)主要用于生产卷材涂料,根据树脂性能和结构的不同分别可用于卷材涂料的面漆、底漆、背漆,也有用于油墨和热覆膜卷材用的饱和聚酯树脂。
饱和聚酯树脂的特点:
饱和聚酯树脂要求涂膜具有良好的装饰性、保护性、耐久性、施工性及加工成型性,使用较多是聚酯型面漆,因为饱和聚酯树脂具有如下特性:
(1)通用性强、耐候性好.主要适用在建筑行业的钢板涂装。
(2)是硬度和韧性都突出,并具有耐粘污性,使用档次较高。
(3)经济性.适用于一般要求的卷材涂装。
二、不饱和聚酯树脂
不饱和聚酯树脂,一般是由不饱和二元酸二元醇或者饱和二元酸不饱和二元醇缩聚而成的具有酯键和不饱和双键的线型高分子化合物。通常,聚酯化缩聚反应是在190~220℃进行,直至达到预期的酸值(或粘度),在聚酯化缩反应结束后,趁热加入一定量的乙烯基单体,配成粘稠的液体,这样的聚合物溶液称之为不饱和聚酯树脂.
不饱和聚酯树脂的特点:
(1)耐热性.绝大多数不饱和聚酯树脂的热变形温度都在50~60℃,一些耐热性好的树脂则可达120℃.
(2)力学性能.不饱和聚酯树脂具有较高的拉伸、弯曲、压缩等强度。
(3)耐化学腐蚀性能.不饱和聚酯树脂耐水、稀酸、稀碱的性能较好,耐有机溶剂的性能差,同时,树脂的耐化学腐蚀性能随其化学结构和几何开关的不同,可以有很大的差异。
(4)介电性能.不饱和聚酸树脂的介电性能良好。
(5)不饱和聚酯树脂从可溶、可熔状态转变成不溶、不熔状态。
(6)在合适的溶剂中仍可溶解,加热时有良好的流动性
C. 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固化机理
常用的不饱和聚酯树脂主要由线型不饱和树脂和活性单体(一般是苯乙烯)两部分组成。两者都含有不饱和键,在一定的条件下(例如加入过氧化物引发剂、加热、受紫外线照射等),就能进行自由基共聚和反应。这种反应实在按照链引发、键增长和链终止的历程进行的。
在这一过程中伴随着热量的放出,液体树脂的粘度迅速增大,硬度提高,最终变成了既不溶解也不熔融的固体。
根据需要在成型过程中可以加入增强材料如玻璃纤维,也可以不加增强材料,只加(或不加)不同的填料,前者即得到我们通常所说的玻璃钢,后者可以制成人造大理石,人造玛瑙等制品或作为表面涂层使用。
(3)不饱和聚酯树脂扩展阅读
使用配比:100份树脂,加固化剂2~3份,促进剂1~2.5份。当温度低需用加速剂时,加量为0.2~0.5%份。添加顺序为:加速剂®促进剂®固化剂,并且每加一种时,都必须充分与树脂混合均匀后,才可加入第二种。
注意事项:过氧化甲乙酮是潜在性爆炸物必须远离火源、碰撞及避免阳光直射。储藏在阴凉、通风处。但决不可与促进剂放在一起,二者相互混合会引起燃烧及爆炸。
D. 不饱和树脂是什么
由二元酸与二元醇缩聚而成的含不饱和二元酸或二元醇的线型高分子化合物溶解于单体中而形成的黏稠液体。
E. 饱和树脂和不饱和树脂有什么区别
一、饱和聚酯树脂
饱和聚酯树脂(无油醇酸树脂)主要用于生产卷材涂料,根据树脂性能和结构
的不同分别可用于卷材涂料的面漆、底漆、背漆,也有用于油墨和热覆膜卷材
用的饱和聚酯树脂。
饱和聚酯树脂的特点:
饱和聚酯树脂要求涂膜具有良好的装饰性、保护性、耐久性、施工性及加工成
型性,使用最多是聚酯型面漆,因为饱和聚酯树脂具有如下特性:
(1)通用性强、耐候性好。主要适用在建筑行业的钢板涂装。
(2)是硬度和韧性都突出,并具有耐粘污性,使用档次较高。
(3)经济性。适用于一般要求的卷材涂装。
二、不饱和聚酯树脂
不饱和聚酯树脂,一般是由不饱和二元酸二元醇或者饱和二元酸不饱和二元醇
缩聚而成的具有酯键和不饱和双键的线型高分子化合物。通常,聚酯化缩聚反
应是在190~220℃进行,直至达到预期的酸值(或粘度),在聚酯化缩反应结束
后,趁热加入一定量的乙烯基单体,配成粘稠的液体,这样的聚合物溶液称之
为不饱和聚酯树脂。
不饱和聚酯树脂的特点:
(1)耐热性。绝大多数不饱和聚酯树脂的热变形温度都在50~60℃,一些耐
热性好的树脂则可达120℃。
(2)力学性能。不饱和聚酯树脂具有较高的拉伸、弯曲、压缩等强度。
(3)耐化学腐蚀性能。不饱和聚酯树脂耐水、稀酸、稀碱的性能较好,耐有机
溶剂的性能差,同时,树脂的耐化学腐蚀性能随其化学结构和几何开关的不
同,可以有很大的差异。
(4)介电性能。不饱和聚酸树脂的介电性能良好。
(5)不饱和聚酯树脂从可溶、可熔状态转变成不溶、不熔状态。
(6)在合适的溶剂中仍可溶解,加热时有良好的流动性。
F. 不饱和聚酯树脂的成分有哪些,要有具体化学品名称
主要成分:不饱和聚酯树脂,按化学结构可分为顺酐型、丙烯酸型、丙烯酸环专氧酯型聚酯树脂。
辅助材属料:交联剂、引发剂和促进剂
交联剂:烯类单体,既是溶剂,又是交联剂。能溶解不饱和聚酯树脂,使其双键间发生共聚合反应,得到体型产物,以改善固化后树脂的性能。常用的交联剂: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邻苯二甲酸二丙烯酯、乙烯基甲苯等。
引发剂:一般为有机过氧化物,在一定的温度下分解形成游离基,从而引发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固化。常用的引发剂:过氧化二异丙苯
[C6H5C(CH3)2]2O2、过氧化二苯甲酰(C6H5CO)2O2。
促进剂:把引发剂的分解温度降到室温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