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关于生物的半透膜实验
此时只是两渗透膜两侧的压力相等,即A渗+A液=B渗+B液
(A渗:渗透压;A液:液面压强。)
因为液面高度不同,压强不同,所以渗透压不同。
❷ 怎么验证半透膜
简说吧:半透膜包住碘水,绳系住扎口,伸入到盛有淀粉溶液的烧杯,浸入液面以下,一段时间后淀粉溶液变蓝。证明碘分子可穿过半透膜。不好意思,手机只能输63个字,所以分开说了。两组验证了该人工膜具有半透膜的两个特性,实验也就over了。*注意:实验步骤的描述要简,抓关键字,分条叙述
❸ 你好,我想问问您,我要想鸡蛋做半透膜的实验,该用什么溶液来做实验
--------------------实验 半透膜的制作
一、实验目的
----制作半透膜,学会使用半透膜,学会使用半透膜的基本操作。(半透膜:能够对水或溶液具有选择透过性的膜。)
二、实验原理
----半透膜:指一类可以让小
分子
物质透过而大分子物质不能通过的薄膜的总称。小分子和大分子的界定依据膜种类的不同而划分范围不同。本实验对于鸡蛋的膜来说,淀粉就是大分子物质。
三、试剂和仪器
----新鲜鸡蛋一个,30%的醋酸(使用高浓度原因,令鸡蛋壳的溶解加快),0.5%的淀粉溶液,碘水,硫酸钠溶液,氯化钡溶液,100ml烧杯一个,细绳若干
四、实验步骤
----第一,半透膜的制作。把新鲜鸡蛋小心的打开一个小洞,把里面的蛋黄和蛋清倒出来,然后浸泡在30%的醋酸中,这个步骤必须提前三天,要等鸡蛋壳全溶解。
----第二,半透膜的检验。把上面的做出来的鸡蛋膜取出,细心洗干净,然后往膜里面加入0.5%的淀粉溶液和硫酸钠溶液(大概装到一半),用细绳绑好鸡蛋膜的洞口,置于装有37度流动温水的烧杯中10分钟。
时间过后,往烧杯中滴加碘水,观察现象。
再滴加氯化钡溶液,观察现象。
五、实验结果与处理
实验中,加入的碘水后,烧杯中的溶液无明显变化,说明了淀粉分子不能透过鸡蛋半透膜;滴加氯化钡溶液后,出现白色沉淀,说明了硫酸根离子能透过半透膜。从而证明了,鸡蛋半透膜可以让小分子物质透过而大分子物质不能通过。
❹ 关于半透膜渗透作用的实验
你说的没有错,浓度相同就不会再降了
原文中没有说降得比烧杯还低啊
❺ 关于生物的半透膜实验
1、第一组是实验复组,第二、三组制是对照组。
2、这个实验是为了证明渗透作用的三个条件:ⓐ有溶度差:水和蔗糖的溶度不同
ⓑ需要有半透膜
3、第一组是实验组,具备两个条件,因此会出现渗透现象。
第二组是对照组,有溶度差,但是没有半透膜,没有出现渗透现象
第三组是对照组,有半透膜,但是没有溶度差,没有出现渗透现象
❻ 化学透析实验的实验设计
透析是生物化学实验室最简便最常用的分离纯化技术之一。在生物大分子的制备过程中,除盐、除少量有机溶剂、除去生物小分子杂质和浓缩样品等都要用到透析的技术。 透析只需要使用专用的半透膜即可完成。通常是将半透膜制成袋状,将生物大分子样品溶液置入袋内,将此透析袋浸入水或缓冲液中,样品溶液中的大分子量的生物大分子被截留在袋内,而盐和小分子物质不断扩散透析到袋外,直到袋内外两边的浓度达到平衡为止。保留在透析袋内未透析出的样品溶液称为“保留液”,袋(膜)外的溶液称为“渗出液”或“透析液”。 透析膜可用动物膜和玻璃纸等,但用的最多的还是用纤维素制成的透析膜, 商品透析袋制成管状,其扁平宽度为23 mm~50 mm不等。为防干裂,出厂时都用10%的甘油处理过,并含有极微量的硫化物、重金属和一些具有紫外吸收的杂质,它们对蛋白质和其它生物活性物质有害,用前必须除去。洗净凉干的透析袋弯折时易裂口,用时必须仔细检查,不漏时方可重复使用。 超滤是介于微滤和纳滤之间的一种膜过程,膜孔径在0.05um至1000分子量之间。超滤是一种能够将溶液进行净化、分离、浓缩的膜分离技术,超滤过程通常可以理解成与膜孔径大小相关的筛分过程。以膜两侧的压力差为驱动力,以超滤膜为过滤介质。在一定的压力下,当水流过膜表面时,只允许水及比膜孔径小的小分子物质通过,达到溶液的净化、分离、与浓缩的目的。 超滤膜一般分为板框式(板式)、中空纤维、管式、卷式等多种结构。
❼ 鸡蛋壳半透明实验
蛋清和蛋壳间有来层膜源,是半透膜。氯化钠和硝酸银都是溶液能透过半透膜,因此第一个实验中可观察到得现象是,硝酸银溶液和鸡蛋中都有白色沉淀生成,就是银离子和氯离子反应。第二个实验中,碘分子能透过半透膜,因此可以看到鸡蛋中淀粉变蓝。而淀粉是胶体不能透过半透膜,结果就是碘水溶液没明显现象。
❽ 如何用鸡蛋做半透膜,求大神给步骤,详细一点啊
1、先将鸡蛋大复头比较圆的那制一边轻轻的磕一磕,令其有裂纹。
❾ 高中生物半透膜试验
这个问题非常抄有水平啊袭!
1:水的势能转化为水的势能。因为漏斗中的液面上升,那么烧杯中的液面就会下降。
2:下凹。由水的压强公式P=p(液体的密度)gh,因为蔗糖溶液的密度肯定比水大,而且漏斗内的液面比烧杯中的液面逐渐升高,因此蔗糖溶液对半透膜的压强比水溶液对它的压强大,而受力的是同一张半透膜,因此受力面积一样大,所以蔗糖溶液对半透膜的压力大(方向向下),水溶液对它的压力较小(方向向上),所以半透膜应该下凹。
3:这个过程是自由扩散,所以应该是分子本身的运动造成的,而不是什么外力使它运动的。
❿ 半透膜的制备方法
1.在100mL烧杯中里加入10mL浓硝酸(14.1g/mL),配成混合溶液,冷却到约20℃。把一小块内脱脂棉浸入混合溶液中8~容10min取出后充分洗净,凉干,得到纤维素硝酸酯。
2.在试剂瓶中取乙醚、乙醇各10mL,再加入1g上述干燥的纤维素硝酸酯,不断振荡,放置1~2天,就生成透明的胶棉液。
3.取3mL上述自制或市售5%的胶棉液,加入干燥的150mL锥形瓶中,将锥形瓶横斜不断转动使瓶的内壁和瓶口都均匀沾上胶棉液。倒出多余的胶棉液,然后倒置约1min使乙醚、乙醇不断蒸发,直到干燥。逐步剥离瓶口的薄膜,沿瓶壁薄膜夹缝注入蒸馏水,使得薄膜逐步跟瓶壁分离,轻轻取出,浸入蒸馏水中备用。 把定量滤纸放入盛有2:1的水-硫酸的烧杯中,用玻棒轻轻揿压,使它浸没均匀(玻棒和滤纸都不能带水)。浸泡60~90s后取出,立即用蒸馏水洗净,再放入1:1一水合氨的水溶液(即氨水)中,中和残留的酸,取出在空气中晾干。
[备注]
1.制作胶棉半透膜的锥形瓶一定要干燥,否则难以成膜。
2.胶棉半透膜容易破裂,实验前请保存在蒸馏水里。
3.自制羊皮纸时,一定要控制硫酸的浓度和浸泡时间,还要注意在浸泡中滤纸不能重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