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环氧,丙烯酸树脂可用在纸张上光油吗uv的,用什么溶剂,谢谢!
环氧丙烯酸酯是纸张UV光油的主题成分,可以使用在UV光油上,用的溶剂可以是苯类、酯类等。一般来说,可以不用溶剂,采用单体开稀。我是聚洋实业的UV工程师,有问题可以联系我。希望可以帮到你。
㈡ 什么是聚脂Uv树脂
聚酯树脂聚酯树脂 polyster resin
聚酯树脂是不饱和聚酯胶粘剂的简称。不饱和聚酯胶粘剂主要由不饱和聚酯树脂、引发剂、促进剂、填料、触变剂等组成。胶粘剂粘度小、易润湿、工艺性好,固好后的胶层硬度大、透明性好、光亮度高、可室温加压快速固化、耐热性较好,电性能优良。缺点是收缩率大、胶粘强度不高,耐化学介质性和耐水性较差,用于非结构胶粘剂。主要用于胶粘玻璃钢、硬质塑料、混凝土、电气罐封等。
聚酯树脂与醇酸树脂区别在于合成聚酯树脂的原料不含植物油或油衍生的脂肪酸。聚酯可分为饱和聚酯和不饱和聚酯。饱和聚酯是指合成原料中不含除苯环外的不饱和键。
饱和聚酯(无油醇酸)树脂简介
采用不同的多元酸和多元醇可合成出不同类型、不同特性的饱和聚酯树脂。若使用的都是直链结构的二元醇和二元酸,产生的就是只含直链结构的聚酯树脂,若使用的多元酸中含苯环(例:苯酐、对苯二甲酸、偏苯三酸酐等)产生的就是含有苯环结构的聚酯树脂,若采用化学反应引入除多元醇、多元酸之外的其它成份,产生的就是改性聚酯树脂。
合成聚酯树脂若采用直链结构的多元醇与多元酸,合成得到的树脂具有线性结构,柔韧性非常好,主要用途不是在涂料行业;日常生活与工作中所接触到的尼龙就是很典型的线性聚酯,最典型的线性聚酯尼龙-66就是己二胺与1,6-己二酸的产物,从结构上看也可用1,6-己二醇与1,6-己二酸合成。
合成聚酯树脂若采用苯环的多元酸与多元醇反应,合成得到含有苯环结构的树脂,苯环的刚性特征赋予树脂以硬度,而苯环的稳定的结构特征赋予树脂以耐化学性。合成饱和聚酯树脂的原料主要是二元醇、二元酸和三元醇,个别的还有一元醇或一元酸。最常用的醇是新戊二醇,其酯化物的耐水性大大优于乙二醇和丙二醇。三元醇主要是三羟甲基丙烷、三羟乙基乙烷。最常用的芳香族二元酸是间苯二甲酸,由于间苯二甲酸的耐盐雾性、耐化学性和耐水性比邻苯二甲酸更优越,所以间苯二甲酸在聚酯树脂中的应用更为普遍。合成聚酯树脂中也使用脂肪族二元酸,如己二酸、壬二酸和癸二酸,以己二酸应用更为普遍。大多数树脂都含芳香族二元酸和脂肪族二元酸,芳香族二元酸与脂肪族二元酸的摩尔比是控制树脂Tg的主要因素。
合成聚酯树脂时,若通过化学反应引入一些其它成份,可拥有聚酯树脂原本不具备的性能,达到改善和突出某种性能目的,来达到特殊的应用性能要求,目前使用较多的是环氧、丙烯酸、有机硅改性聚酯树脂。
涂料中所用的聚酯树脂一般是低分子量的、无定形、含有支链、可以交联的聚合物。它一般由多元醇和多元酸酯化而成,有纯线型和支化型两种结构,纯线型结构树脂制备的漆膜有较好的柔韧性和加工性能;支化型结构树脂制备的漆膜的硬度和耐候性较突出。通过对聚酯树脂配方的调整,如多元醇过量,可以得到羟基终止的聚酯。如果酸过量,则得到的是以羧基终止的聚酯。涂料行业最常用的饱和聚酯树脂是含端羟基官能团的聚酯树脂,通过与异氰酸酯、氨基树脂等树脂交联固化成膜。不同的原料对树脂性能作出不同的贡献,选择原料时要视对树脂的性能要求,选择相应的能对树脂所要求性能有帮助的原料,从提供官能度、硬度、柔纫性等多方面来考虑。UV光固化聚脂树脂,固化快速.柔韧性好附着力佳..应用于PVC;ABS''PS;PC等塑胶底材罩光清漆和木板;纸张上光油
㈢ 丙烯酸树脂涂料有哪些种类
、油性丙烯酸树脂(油性固体丙烯酸树脂/油性液状丙烯酸树脂) A油性液状丙烯酸树脂 指树脂固含量为30-80%的丙烯酸树脂,这类树脂是经乳液聚合反应而成的含有有机溶剂的丙烯酸树脂,而当因含量在大于60%以上时!就称为:高固体分丙烯酸树脂,这类树脂粘度低!低VOC含量! 当固含量是在50%左右的,有热塑性和热固性丙烯酸树脂,也就是我们涂料行业通常在应用上面说的单组分和双组分。
1、普通油性热塑性固体丙烯酸树脂用途:
最早的固体丙烯酸树脂是由英国ICI旗下的公司研发出来并投入市场的!最为通用型牌号为2013、2016,此二种型号为油溶性的丙烯酸树脂,可应用于各种塑料涂料、金属涂料、且应用于印刷油墨等多种涂料,多且应用于高档油墨上面!经调整过的型号欲有其它的功效!比如耐汽油、高光、高硬度等!再经市场投放后又研发了其它的应用于,比如皮革上面用的,再后来的较难附着的铝材、陶瓷、玻璃等底材上面应用!后因ICI旗下的几家公司分家!就有原主体公司(现中国地区名为英国路彩特公司)继承了原ICI的该树脂事业部!另几家也就是很有名的公司捷利康公司!其主要的牌号与ICI的牌号产品指标基本上相同!举此类树脂最常应用的几种地方:
丝网印刷油墨:
各种普通塑料底材涂料及油墨:
金属船舶涂料:
纸张木材涂料:
一般玻璃化温度在50-80度,软化点在160左右,分子量在35000-80000。及原料单体的不同很多都决定了它的应用!比如玻璃化温度,就一般而言,TG越高故它的硬度也就越高,成品也就越容易脆;TG越低它的柔韧性就越好,成品也就更易于应用到底材为软质的材料上面。而软化点一般而言在自干型涂料中是够耐常温度的,但一些要求高耐温度的应用就无法满足了!分子量主要是影响了产品的粘度,但也不是粘度的主要取决原因,但大体上来说影响了粘度的高低,一般而言分子量越高粘度也就越高,当粘度高时,树脂所能溶解的速度也就越慢,可溶解的固含量也就越低,故此粘度在应用中影响了涂料的丰满度高低、光泽度高低、固含量高低了!
2、特殊功能油性固体丙烯酸树脂用途:
比如高耐醇高耐磨:电子电器产品,就国际上来说,一般都要求耐酒精的,因电器外都是塑料材质又是硬质品,故要求硬度高、耐磨性好了!所以这时一般的普通固体丙烯酸树脂是不能应用在上面的!但用耐酒精性好,一般是酒精500克力试擦来回不低于50次吧!故丙烯酸树脂也就得耐酒精的产品!从产品的性能上来讲一般是取决于固体丙烯酸树脂的溶解性指标的。如果一个固体丙烯酸树脂溶解性越不好,越难溶的正常来说都有耐酒精性能,但不是决定性全部因素。
比如高附着力:当要应用于较难附着的底材时,如PC、PP、硬PE等,这些底材都是较难处理附着力问题的产品,有时还因不同场所应用时还有其它的一些要求,当PC用于眼镜架或框时,就要求而磨、高光、还要耐弯曲了!而PP底材也是较难处理的底材,现在市面上常在底材喷漆前先经PP附着力水处理一遍在上漆,但也已有了可直接上漆就可解决附着力问题的丙烯酸树脂了,但此类树脂为改性过的树脂!硬PE也已有丙烯酸树脂可解决附着力了,但也只限于硬PE底材,而且这类丙烯酸树脂必需是经过改性过的方才可用。因经过改性的丙烯酸树脂的溶解性参数更接近于PP、或是硬PE时,其作用才能发挥出来。
比如高环保要求:当要应用于一些应用于食品上面的底材时,这时就要求所上涂层的材料得环保,也就用了环保型涂料了,而这时除了水性固体丙烯酸树脂可应用时,市场大部分还是用醇溶性的树脂下去做,而醇溶性的丙烯酸树脂一般在市而上都是以溶液型为主!醇溶性的固体丙烯酸树脂是较为难生产的,分子量高粘度大,以至应用上不如普通型广,它可溶于溶剂油、乙醇、高极醇等!具体上文已有介绍!现在已有很多的如丝印、塑料漆等多种应用!
二、水性丙烯酸树脂(水性乳液型的丙烯酸树脂/水性固体丙烯酸树脂)
1、水性乳液丙烯酸树脂 丙烯酸乳液这类产品多以不带甲基的丙烯酸酯单体下去反应!所以这类树脂聚合而成肯定是较固体丙烯酸树脂TG点(玻璃化温度)为低的!固他们的有较低的TG点!所以在一些软质底材应用是其它固体丙烯酸树脂无法相比!特别是纸张啊、皮革啊等较为软质的底材应用是最好的体现!
苯丙乳液、醋丙乳液!纯丙乳液!其实只是指在乳液聚合时加入苯乙烯、醋乙烯等的单体!让它们有其它的更多的性能!而以单纯的丙烯酸酯下去反应时就叫纯丙乳液!这些树脂另一个最大的应用就是建筑涂料占了市场很大分额!
2、水性固体丙烯酸树脂 目前的应用是纸张上光油和印刷油墨等!还有其它的比如塑料漆等,解决它们的附着力问题!那市场将是很大的!
三、UV光固化丙烯酸树脂
固体状的UV光固体用的固体丙烯酸树脂基本上是没有(只有德固萨的一支固体丙烯酸树脂牌号可用于 UV光固化油墨的!但性能却不怎么样),一般UV光固化丙烯酸树脂都是以稠状液体形式存在的。
按性状来分:
1、纯的UV光固化丙烯酸树脂,这类树脂是不含有活性稀释剂,在UV涂料用时!得上紫外线吸收剂、其它原料,再加上活性稀释剂,方能成为涂料!
2、已稀释好的UV丙烯酸树脂,其它也就是已经通过活性稀释剂稀释过了的丙烯酸树脂!
按原料来分的话:
1、环氧丙烯酸树脂,这是一种较为简单的树脂!一般是用双酚A型的环氧树脂与丙烯酸树脂反应而成的!但在使用中,其实也可以用环氧树脂配丙烯酸树脂到配方中直接使用的!只是性能不如合成的环氧丙烯酸树脂;环氧大豆油丙烯酸树脂,原理上是和环氧丙烯酸树脂是相同的,这类树脂成本低,原料易得等特点,但是他的性能不如聚酯丙烯酸树脂、聚氨酯丙烯酸低聚物。
2、聚酯丙烯酸酯、聚氨酯丙烯酸低聚物!应该是称为低聚物的!因为他们的分子量已经够低!也可称为树脂!但市面上常以聚酯丙烯酸酯及聚氨酯丙烯酸酯称之!其实就是指的是树脂(低聚物),很容易把他们当成特殊的丙烯酸酯单体了!这类树脂性能优越!但成本过高。
四、粉末涂料用固体丙烯酸树脂
丙烯酸粉末涂料用丙烯酸树脂根据所用的固化剂不同可分为:羟基型丙烯酸树脂,羧基型丙烯酸树脂,缩水甘油基丙烯酸树脂,酰氨基丙烯酸树脂。
缩水甘油基丙烯酸树脂是用得最多的树脂。可以用多元羟酸、多元胺,多元醇、多元羟基树脂,羟基聚酯树脂等固化剂成膜。由于价格昂贵,所以一般情况下厂家都是用来制造特殊无光粉末涂料的多。
其中羟基型丙烯酸树脂、羧基型丙烯酸树脂、酰氨基丙烯酸树脂等树脂主要是指带用各种基团的丙烯酸树脂,比如环氧、聚氨酯、氨基等!这类树脂不算为是纯的丙烯酸树脂!用得最多的当属缩水甘油基的丙烯酸树脂!一般是指经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或是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单体聚合而成的丙烯酸树脂!因所聚合而成的丙烯酸树脂一般为固体所以,通常选择带甲基的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简称GMA,这个单体有很好的性能及具有多官能团的单体!
缩水甘油基丙烯酸树脂在市场上的发展还算晚!国外开始于对该类树脂的研究在九十年代末!经GMA聚合而成的丙烯酸树脂,其生产的粉末涂料有很多的特点!是其它树脂所不及的!但因成本高!原料来源较为困难!固还未有太大的应用!国内也有少量几家生产!但主要用还只是做为聚酯树脂、聚氨酯树脂的固化剂、消光剂等用途!
而最早研究出的德国!最就把该类树脂应用于品牌汽车的粉末喷涂上面!其中就我所知就用五大家品牌汽车已基本上上丙烯酸树脂粉末面漆!国际上做得最大的应该属UCB公司!但售价相当高!每公斤近200元的单价!
㈣ 环氧基丙烯酸树脂消光为什么抗划伤差
相容性差。环氧丙烯酸消光树脂中引入的苯乙烯单体与聚酯相容性差,成膜过程中析出分散于涂膜表面,从而破坏涂层的连续性,形成微观粗糙的表面,达到抗划伤差消光目的。但是环氧丙烯酸消光树脂中苯乙烯引入越多,将降低涂层的耐候性,同时与聚酯相容性差,将使涂层产生花纹效果。
㈤ uv树脂的分类
溶剂型UV树脂
常用的溶剂型UV树脂主要包括:UV不饱和聚酯,UV环氧丙烯酸酯,UV聚氨酯丙烯酸酯,UV聚酯丙烯酸酯,UV聚醚丙烯酯,UV纯丙烯酸树脂,UV环氧树脂,UV有机硅低聚物.
水性UV树脂
水性UV树脂是指可溶于水或可用水分散的UV树脂,分子中既含有一定数量的强亲水基团,如含有羧基,羟基,氨基,醚基,酰氨基等,又含有不饱和基团,如丙烯酰基,甲基丙烯酰基或烯丙基.水性UV树是可分为乳液型,水分散型和水溶型三类.主要包括三大类: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水性环氧丙烯酸酯和水性聚酯丙烯酸酯.
UV树脂的主要应用领域:UV涂料,uv油墨,uv胶等,其中uv涂料中应用最多,包括以下种类UV水性涂料、UV粉末涂料、UV皮革涂料、UV光纤涂料、UV金属涂料、UV纸张上光涂料、UV塑料涂料、UV木器涂料
㈥ 环氧丙烯酸酯树脂介绍 他有什么特点
1、环氧丙烯酸酯树脂(epoxy acrylate, EA)又称乙烯基酯树脂,是环氧树脂和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经过酯化反应而制得。
2、环氧丙烯酸酯树脂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用量最大的光固化低聚物,其光固化速度在各类低聚物中是最快的,而且其固化后的涂膜具有硬度高、光泽度好、耐腐蚀性能、耐热性及电化学性优异等特点,并且环氧丙烯酸酯原料来源广,价格低廉,合成工艺简单,因此是光固化涂料中用量最多的光感性树脂之一。
㈦ 引发剂加色漆有什么
自从1968年德国bayer/index.shtml" target=_blank>拜耳公司推出紫外光(UV)固化涂料以来,UV涂料由于其固化速度快、涂装工艺简单、固化温度低、能源消耗量少、无溶剂挥发等众多突出优点而得到广泛研究并迅速推广[1-5]。但UV固化涂料也有其本身的局限,自由基型UV引发剂价格极其昂贵,阳离子型UV引发剂价格更高。
UV引发剂对目标物体的形状也有要求。在固化有色涂料体系时,由于颜填料对紫外光的吸收、阻挡和反射,引发剂往往引发效率不高,涂料不容易固化完全[6],使得涂料涂层力学性能大大降低,并且许多光引发剂引发后会给体系带来颜色。这几种现象在固化白色涂料体系时尤为明显。热引发剂有很多优点:价格便宜;固化过程漆膜收缩小;引发速度和聚合度容易调节;受热分解释放出自由基,引发时不受目标物体形状限制,引发均匀,固化均一;品种多,选择范围广。将热引发剂与自由基型UV引发剂配合使用作为引发剂体系,有可能实现对UV树脂体系经济、高效的引发。因此将热引发剂引入UV引发体系,与UV引发剂配合使用,可以达到取长补短,同时降低成本,具有巨大的工业应用价值,是UV引发剂的研究方向之一[7]。
本研究将热引发剂引入UV固化环氧丙烯酸树脂的可能性,寻找一种“热引发剂+自由基型UV引发剂”的UV引发体系来引发“UV丙烯酸酯化环氧树脂”,用以替代目前低端的“自由基型UV引发剂”以及高端的“自由基型UV引发剂+阳离子型UV引发剂”的引发体系。
1 实验部分
1.1 主要原料和仪器
白色UV抗氧阻聚环氧丙烯酸树脂:自制;Irgacure184、Irgacure819、Darocur1173、DarocurMBF、DarocurTPO(以下分别简称184、819、1173、MBF、TPO):瑞士汽巴精细化学品有限公司;过氧化二苯" target=_blank>苯甲酰(BPO):上海亨特精细化学品有限公司,用前提纯。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Lambda,PerkinElmer);UV固化光源(LightHammer6,Fusion);电子天平(BS4202S,Satorius);铅笔划痕硬度仪(299/300,Erichsen);真空干燥箱(DHG-9240A):东芝旭;擦拭推进器(Model339,Norman);比重计(QBB):上海现代环境工程。
1.2 实验方法
涂料涂层的制备:按配方称取一定量UV固化环氧丙烯酸树脂、TMPTA(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引发剂、颜填料及其他助剂,充分搅拌混合均匀后涂膜,规定照射时间在UV光源下照射固化。加有热引发剂的树脂体系在UV光源照射一定时间之后放入烘箱规定烘烤时间热固化。丙酮(MEK)浸泡失质量实验:取一块5cm×2cm的固化膜在空气中称质量,然后置于丙酮中在室温条件下浸泡48h,取出室温干燥10min后放入50℃真空干燥箱烘干至恒质量,称量,计算失质量率。失质量率=(浸泡前膜质量-浸泡后膜质量)/浸泡前膜质量×100%
收缩率实验:固化膜收缩率按下式进行计算:
计算
其中ρl为液体涂料密度,ρS为涂料固化膜密度。液体涂料密度用相对密度计测量。固化膜密度用“浮力法”测出:取较大量膜层称取其质量,用量筒测量其在惰性液体(环己烷)中的上升体积,固化膜密度=膜质量/膜体积。耐丙酮实验:将浸透丙酮的棉球固定于一个推进器在漆膜表面来回擦拭100次,观察擦拭后涂膜的变化情况。0为无变化,1级轻微变化,2级为中等破坏,3级严重破坏,4级完全破坏。涂膜性能测试:涂层硬度按GB/T1730—1993(摆杆硬度法)进行。附着力实验:根据ASTMD2197—1998方法测试,0级为最差,5B为最优,4B为良
2 结果与讨论
2.1自由基光引发剂对体系固化的效果不同UV引发剂的吸收峰和范围是不一样的。由于本文研究的是白色涂料体系,体系中颜料二氧化钛和填料会对紫外光造成强烈的吸收和反射。但由于光的衍射作用,越靠近可见光(400nm)的紫外光越容易穿透白色涂料体系,因此UV引发剂的吸收峰和范围越靠近可见光越有助于其在白色体系中深层引发,而UV引发剂的最大吸收波长较短吸收范围较窄的只能用于面引发或浅层引发。通过紫外吸收光谱可见几种UV引发剂的吸收峰和吸收范围(见表1)。
表1 几种光引发剂的吸收峰和吸收范围
表1 几种光引发剂的吸收峰和吸收范围
将Irgacure184和819,Darocur1173、MBF以及TPO几种引发剂按树脂量的5%加入树脂体系固化成膜,混合引发剂按引发剂总量占树脂体系的5%加入树脂体系固化成膜。固化后测试涂层膜的性能,测试结果见表2。
表2 不同光引发剂对涂层性能的影响
表2 不同光引发剂对涂层性能的影响
注:“-”表示底层不能有效成膜导致该项目无法测量。
由表2可以看出,单独的自由基光引发剂引发白色丙烯酸树脂涂料效果均不好,其中Darocur1173不能使体系正常成膜,Irgacure184以及DarocurMBF只能使表层成膜。这是由于Darocur1173、Irgacure184以及DarocurMBF的最大紫外吸收波长均较短,吸收范围也都很窄,着色颜填料对紫外光的阻挡使得其吸收能量较低,涂层固化不完全。此类引发剂只能对有色体系做表层固化和浅层固化。DarocurTPO和Irgacure819在这5种引发剂中引发效果较好,这是因为DarocurTPO和Irgacure819的紫外吸收范围较宽,最大吸收波长较长,有利于着色丙烯酸体系的深层固化。但Irgacure819有11.2%的丙酮浸泡失质量说明经过固化后,涂层仍然含有大量低聚合度的聚和物,这无疑会造成涂层整体力学性能下降。涂料的固化程度影响涂层的力学性能。对于自由基UV固化树脂体系来讲,涂料固化越完全,其硬度越高、柔韧性越差、收缩率越大。而收缩率太大往往导致其附着力下降。提高涂层浅层硬度可以提高涂层的表观硬度以及表面抗刮性。
因此涂层的浅层固化程度较高而深层固化水平稍低,有助于提高涂层表观硬度和表面抗刮性的同时又不过多地损失其柔韧性和弹性,以及保持一定的附着水平。将面固化型和深层固化型UV引发剂配合使用可以使漆膜保持良好固化同时保持低层较高的固化度。为此,将表层固化效果较好的Irgacure184以及DarocurMBF与深层固化较好的DarocurTPO以及Irgacure819进行两两配合对白色丙烯酸体系进行固化。
由于需要研究热引发剂同UV引发剂的配合效果问题,为了保持同“热引发+UV引发”体系引发效果的对比,本实验加大了UV引发剂的使用量:使用树脂量“5%的深层固化型+4%的面固化型UV引发剂”体系。测试结果见表3。
表3 不同光引发系统对涂层性能的影响
表3 不同光引发系统对涂层性能的影响
由表3可以看出,4种配合引发体系引发白色丙烯酸树脂涂料,其耐丙酮测试效果均较好,说明其表层固化均较充分。将表2和表3对比可以看出,增加“表层固化型”引发剂后两种体引发剂对应的收缩率和丙酮浸泡测试结果均变小,说明“表层固化型”引发剂和“深层引发剂”具有协同效应,其加入不但有效提高了涂层的深层固化水平,还降低了涂层固化的收缩率,因此其附着力也得到了提高。其中Irgacure819和Irgacure184配合后的固化效果最好。
2.2 热引发剂对体系固化的影响
热引发剂在涂层体系中引发均一,UV引发剂引发固化迅速。空气中的氧气可以降低自由基活性或淬灭自由基[8],将热引发剂和UV浅层固化引发剂配合使用,可以使涂层的表层固化水平保持优于本体固化的水平,同时使涂层表面固化速度大大高于本体固化速度以将本体与空气中的氧进行隔绝,进一步降低氧阻聚效果。实验中将混合光引发剂组合Irgacure819用量均减半,而Irgacure184的用量保持不变后与不同用量的热引发剂BPO配合使用,引发白色丙烯酸树脂涂料固化成膜。成膜性能测试结果见表4。
表4 热引发剂的加入对涂层固化效果的影响
表4 热引发剂的加入对涂层固化效果的影响
对比表3和表4可以看到,引入热引发剂后体系收缩率下降,这是因为热引发剂引发引起的体系收缩率小于同一条件下的UV引发剂引起的体系收缩率。
由表4可以看出,随着热引发剂含量的提高,体系的硬度和耐丙酮浸泡能力逐步提高,说明涂层的固化越来越完全,力学性能越来越好。这是因为BPO用量增大,参与有效引发的自由基浓度也越大。自由基的寿命较短(10-9s),加上链转移的影响,一个自由基能引发的单体数有限,因此增加自由基的浓度有助于更多大分子链的生成。更多的小分子转变成大分子链有利于体系力学强度的提高。BPO用量为4%时固化效果最好,继续提高BPO的用量,涂层的硬度进一步提高,说明其固化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涂层固化得更充分更完全;而丙酮浸泡失质量变大,则说明固化后的涂层中相对分子质量小的聚合物增多,体系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下降,这可以从收缩率进一步下降继续得到证明。这是因为参与引发的自由基浓度达到刚好能引发聚合所有单体这一定点之后,继续增加自由基含量会造成体系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的下降,此时虽然涂层得到有效固化,但力学强度依然会有所下降。对比表3和表4可以发现,当BPO和Irgacure819用量比为2∶1时,其固化涂层的力学性能已达到使用UV引发体系的固化水平。这说明使用热引发剂可以部分替代UV引发剂而可以使体系的力学性能达到实际使用要求。为考察BPO的加入对体系浅层固化的影响,将固定用量的BPO和Irgacure819(配比为2∶1)与不同用量的Irgacure184配合引发白色丙烯酸树脂体系,其引发效果见表5。
表5BPO含量对涂层浅层固化效果的影响
表5 BPO含量对涂层浅层固化效果的影响
从表5可看出,BPO也有一定的面固化效果,说明BPO在体系中具有一定的表面活性。当Irgacure184、Irgacure819和BPO的比例为2∶1∶2时体系的固化效果已经可以达到要求。
2.3 引发剂用量对体系的影响
当Irgacure184、Irgacure819和BPO的用量比例为2∶1∶2时,不同固化剂使用量对体系的引发效果见表6。
表6 不同复合引发体系对涂层的引发效果
表6可见,Irgacure184、Irgacure819和BPO的用量分别为4%、2%、4%时,体系从表层到深层固化均较佳。继续提高引发剂用量虽然能进一步提高涂层的固化水平,但导致涂层聚合后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下降,体系的综合性能没有明显上升。因此可确定本实验的引发体系为Irgacure184、Irgacure819和BPO的用量分别为4%、2%、4%的复合引发体系。
3 结语
白色丙烯酸体系引发剂的研究表明,BPO可以有效参与引发UV抗氧阻聚环氧丙烯酸树脂体系, “BPO+Irgacure184+Irgacure819”的复合引发体系可以达到“Irgacure184+Irgacure819”UV引发体系相同的引发效果,但是可以节省Irgacure819的用量,大大降低了成本,降低了UV固化对目标工件的苛刻的形状要求。由于在实际的使用中,有大量具有不同热分解温度和半衰期的热引发剂,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因此“热引发剂+自由基型UV引发剂”的UV引发体系具有巨大的工业应用价值。由于目前基于“热引发剂+自由基型UV引发剂”的UV复合引发体系的研究还较少,其研究成果离实际的工业应用还有一定差距,因此未来对此复合引发体系的引发效率、固化速度、抗氧阻聚、贮存性以及施工时效等问题应进行深入研究。
㈧ UV胶水的成分
UV胶水指无影胶,成分抄有环氧丙烯酸酯、聚氨酯丙烯酸酯、聚醚丙烯酸酯、聚酯丙烯酸酯、丙烯酸树脂等。它可以作为粘接剂使用,也可作为油漆、涂料、油墨等的胶料使用。
紫外线(UV)是肉眼看不见的,是可见光以外的一段电磁辐射,波长在10~400nm的范围。
无影胶固化原理是UV 固化材料中的光引发剂(或光敏剂)在紫外线的照射下吸收紫外光后产生活性自由基或阳离子,引发单体聚合、交联化学反应,使粘合剂在数秒钟内由液态转化为固态。
产品特点
通用型产品适用范围极广、塑料与各种材料的粘接都有极好的粘接效果;
粘接强度高、通过破坏试验的测试可达到塑料本体破裂而不脱胶,UV胶可几秒钟定位、一分钟达到最高强度、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固化后完全透明、产品长期不变黄、不白化;
对比传统的瞬干胶粘接、具有耐环测、不白化、柔韧性好等优点;P+R 按键(油墨或电镀按键)破坏实验可使硅橡胶皮撕裂;耐低温、高温高湿性能极优;可通过自动机械点胶或网印施胶、方便操作。
㈨ UV树脂和UV胶的区别有哪些
UV树脂是低聚物,是作为溶剂和涂料来使用的;uv胶是预聚物30~50%丙烯酸酯,是作为粘接剂使用的。
UV树脂
UV树脂又称光敏树脂,是一种受光线照射后,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发生物理和化学变化,进而交联固化的低聚物。
UV树脂是一种相对分子质量较低的感光性树脂,具有可进行UV的反应性基团,如不饱和双键或环氧基等。
UV树脂是UV涂料的基体树脂,它与光引发剂,活性稀释剂以及各种助剂复配,即构成UV涂料。
无影胶
无影胶(uv胶)又称光敏胶、紫外光固化胶,无影胶是一种必须通过紫外线光照射才能固化的一类胶粘剂,它可以作为粘接剂使用,也可作为油漆、涂料、油墨等的胶料使用。UV是英文Ultraviolet Rays的缩写,即紫外光线。 紫外线(UV)是肉眼看不见的,是可见光以外的一段电磁辐射,波长在110~400nm的范围。无影胶固化原理是UV 固化材料中的光引发剂(或光敏剂)在紫外线的照射下吸收紫外光后产生活性自由基或阳离子,引发单体聚合、交联化学反应,使粘合剂在数秒钟内由液态转化为固态。
㈩ 各种光固化树脂的特点和应用
紫外光固化(UV)树脂是一种分子量相对较低的感光性树脂,具有可进行光固化反应的基团,如各类不饱和双键或环氧基等。是光固化产品(UV涂料、UV油墨、UV胶粘剂等)的主体组成,它的性能基本上决定了固化后材料的主要性能。
目前国内光固化树脂主要有环氧丙烯酸酯、聚氨酯丙烯酸树脂、聚酯丙烯酸树脂、氨基丙烯酸树脂和光成像碱溶性树脂。
各种光固化树脂的特点和应用
1、环氧丙烯酸树脂 这是目前应用最广、用量最大的光固化树脂。由于环氧丙烯酸树脂合成工艺简单、原料来源方便、价格便宜,其光固化速度快,固化膜硬度大、高光泽、耐化学药品性优异,较好的耐热性和电性能,因此广泛用作光固化纸张、木器、塑料和金属涂料和光固化油墨、光固化胶粘剂的主体树脂。主要品种有双酚A环氧丙烯酸树脂、酚醛环氧丙烯酸树脂、环氧化油丙烯酸酯和各种改性的环氧丙烯酸树脂。
2、聚氨酯丙烯酸树脂 这也是目前应用广泛,用量大的光固化树脂。聚氨酯丙烯酸树脂由于具有较佳的综合性能,如固化膜有优异的耐磨性和柔韧性、良好的耐化学药品性、抗冲击性和电性能、对塑料等基材有较好的附着力等,因此广泛地用于光固化纸张、木器、塑料和金属涂料和光固化油墨、光固化胶粘剂。主要品种有芳香族和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
3、聚酯丙烯酸树脂 也是较常用的光固化树脂。由于树脂具有低气味、低刺激性、较好的柔韧性和颜料润湿性,常配合环氧丙烯酸树脂和聚氨酯丙烯酸树脂用于光固化色漆和光固化油墨中。
4、氨基丙烯酸树脂 由于树脂固化后具有耐热性和耐候性好,良好的耐化学药品性,硬度高等特点,常配合环氧丙烯酸树脂和聚氨酯丙烯酸树脂用于光固化涂料哦和光固化油墨中。
5、光成像碱溶性树脂 是专用于光成像液态阻焊油墨的树脂,含有羧基,可以用碱水显影成像,固化膜有优异的电性能、耐化学药品性和耐热性。主要品种有马来酸酐共聚物、酸酐改性的的环氧丙烯酸树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