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表征反渗透膜性能的指标有哪些
山东科宇水处理专业从事水处理20年,专业帮您解答。
表征反渗透膜的指标主要有脱盐率,专回收率和水通属量。
① 脱盐率 =(1 - 产品水含盐量 / 给水含盐量)×100%
通常用电导率近似表示含盐量,一般系统的脱盐率大于98%。
② 回收率 = 产品水流量 / 给水流量
常见的反渗透系统回收率为75%。但是单支膜的回收率通常不超过18%。
系统没有浓水循环时,膜元件与系统回收率的一般规定为:
膜元件串联数量(支)
1
2
4
6
8
12
18
最大系统回收率(%)
<18
<32
<50
<58
<68
<80
<90
③ 水通量——单位膜面积的产品水量,m3/m2·h。
当反渗透膜污堵时,其脱盐率会下降,产品水流量降低,回收率降低,水通量下降。
⑵ 反渗透膜有哪几种
反渗透膜有哪几种?
1、聚四氟乙烯(PTFE):膜的特点是最广泛的化学兼容性、能耐受DMSO、THF、DMF、二氯甲烷,氯仿等强溶剂。应用:所有有机溶液的过滤,特别是其它滤膜不能耐受的强溶剂的过滤。本文介绍了反渗透膜的种类特点介绍。
2、混合纤维素酯:特点是孔径比较均匀、孔隙率高、无介质脱落、质地薄、阻力小、滤速快、吸附极小。用途:医药工业需热压灭菌的水针剂、大输液滤除微粒。对热敏性药物的除菌用0.45微米的滤膜(或0.2)溶液中微粒及油类不溶物的分析测定及水质污染指数测定。应用于体细胞杂交和线粒互补预测杂种优势研究等科研部门。
3、尼龙膜:特点是耐温性能良好可耐121℃饱和蒸汽热压消毒30min,最高工作温度60℃。化学稳定良好,能耐受稀酸、稀碱、醇类、酯类、油类、碳氢化合物、卤代烃及有机氧化物等多种有机和无机化合物。用途:电子、微电子、半导体工业水过滤、组织培养基过滤。药液过滤、饮料过滤、高纯化学制品过滤、水溶液和有机流动相的过滤。
4、聚丙烯:特点是无任何粘接剂、化学性能稳定、不易破损、耐高温,能经受高压灭菌。无毒无味,耐酸碱。用途:适用于制作各种粗、精滤器。折叠式滤芯。因此,膜也适用于各种行业。适用于饮料、医药等行业的板框压滤机滤膜。
⑶ 什么是反渗透膜它有些什么性能和指标
反渗透膜的基本性能参数说明:
1、基于下列检测条件下运行专30分钟后的检测数据:属NaCl浓度:200mg/L,压力60psi,回收率15%,温度25℃,pH6.5~7.0。
2、最小的脱盐率为96%。
3、干膜元件的真空泄漏实验以圣迭戈条例为标准,其性能同样稳定。
4、单支元件的产水量可能的变化范围±20% 。
5、所有膜元件真空、独立纸箱包装,湿膜元件内注入1%亚硫酸氢钠保护液.所有干膜产品均为聚乙烯袋包装,无真空处理。
⑷ 反渗透膜使用注意事项有哪些
由于各地反渗透系统生产所用的水源不同,原水处理方法不同,生产方法回各异,致使反渗透答膜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大量的悬浮物、胶体粘状物、有机物、无机盐、余氯、微生物等阻塞,极大影响了出水量及水的质量,生产厂家必须定期进行清洗。
GE反渗透膜清洗要求
用户首先要确认所用GE反渗透膜元件的材料来咨询和选择消毒杀菌剂,避免造成RO膜损伤。
用户可根据膜的组数及系统容量确定清洗液、消毒液的工作体积,确定清洗液、消毒液商品用量。
根据对系统调查、诊断,确定膜污染类型,选取相应药剂进行清洗或杀菌。
清洗液.消毒杀菌液进入膜管前一定先要经过保安过滤器。
最佳清洗温度25-35℃,如在低温条件下使用,需适当延长清洗时间。
若系统存在多种污染类型,可依照有机物、无机物、微生物的顺序分别清洗/杀菌,每道流程完成后,需用透过水清洗后再进行下一道流程。清洗液、消毒杀菌液均单一使用,不得混用。
~~~tm
⑸ 什么是反渗透膜有什么特点
什么是反渗透膜
反渗透膜是一种模拟生物半透膜制成的具有一定特性的人工半透膜,是实现反渗透的核心元件一般用高分子材料制成广泛应用于大中小型水处理系统。反渗透膜表面微孔的直径一般是在0.5~10nm之间,透过性的大小与膜本身的化学结构有关。有的高分子材料对盐的排斥性好,而水的透过速度并不好。有的高分子材料化学结构具有较多亲水基团,因而水的透过速度相对较快。在现代工业发展中,反渗透膜在处理苦咸水和海水,由于其卓越的脱盐性能、更高的产水量、更低的运行压力、更长的使用寿命,被业界公认为是最经济和最有效的膜法水处理核心部件。
反渗透膜特点
1.复合膜由于Kw大,其工作压力低,反渗透给水泵用电量与醋酸纤维素膜相比减少了一半以上。
2.反渗透膜采用新型自锁链接技术,消除了因O型圈泄漏所致的产水水质下降的风险。
3.反渗透膜采用全自动膜卷制技术。确保所有膜组件过滤面积及进水流道厚度一样,膜面积精确的元件,保证了有效过滤面积。
4.反渗透膜制造过程中膜元件未经任何的氧化性氯处理。减少了膜表面发生氧化导致膜性能衰减情况的发生,保证了过滤效果。
4.反渗透膜进水流道比较宽,进水流道越宽,运行成本就越低,系统对进水水质的要求和预处理设备不正常工况的要求相对来说越宽松。
⑹ 反渗透膜的原理,装置结构,效果,谁能给个具体的解释
反渗透是6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薄膜分离技术,是依靠反渗
透膜在压力下使溶液中的溶剂与溶质进行分离的过程。
要了解反渗透法除盐原理,先要了解“渗透”的概念。渗透是一
种物理现象,当两种含有不同浓度盐类的水,如用一张半渗透性的薄
膜分开就会发现,含盐量少的一边的水分会透过膜渗到含盐量高的水
中,而所含的盐分并不渗透,这样,逐渐把两边的含盐浓度融和到均
等为止。然而要完成这一过程需要很长时间,这个过程也称为自然渗
透。但如果在含盐量高的水侧,试加一个压力,其结果也可以使上述
渗透停止,这时的压力称为渗透压力。如果压力再加大,可以使水
向相反方向渗透,而盐分剩下。由此,反渗透除盐原理,就是在有盐
分的水中(如原水),施以比自然渗透压力更大的压力,使渗透向相反
方向进行,把原水中的水分子压到膜的另一边,变成洁净的水,从而
达到除去水中盐分的目的,这就是反渗透除盐原理。
目前,反渗透膜如以其膜材料化学组成来分,主要有纤维素膜和
非纤维素膜两大类。如按膜材料的物理结构来分,大致可分为非对称
膜和复合膜等。
在纤维素类膜中最广泛使用的是醋酸纤维素膜(简称CA膜)。该
膜总厚度约为100μm,全表皮层的厚度约为0.25μm,表皮层中布满
微孔,孔径约5一10埃,故可以滤除极细的粒子,而多孔支撑层中的孔
径很大,约有几千埃,故该种不对称结构的膜又称为非对称膜。在反
渗透操作中,醋酸纤维素膜只有表皮层与高压原水接触才能达到预期
的脱盐效果,决不能倒置。
非纤维素类膜以芳香聚酷胺为主要品种,其他还有聚呢喀酰胺膜,
疆苯骈味哩膜,聚砜酰胺膜,聚四氟乙烯接枝膜,聚乙烯亚胺膜等等。
近年来发展起来的聚酰胺复合膜,是由一层聚酯无纺织物作支持层,由
于聚酯无纺织物非常不规则并且太疏松,不适合作为盐屏障层的底层,
因而将微孔工程塑料聚砜浇铸在无纺织物表面上。聚枫层表面的孔控
制在大约150埃。屏障层采用高交联度的芳香聚酰胺,厚度大约在2000
埃。高交联度芳香聚酷胺由苯三酰氯和苯二胺聚合而成。由于这种膜
是由三层不同材料复合而成故称为复合膜。
⑺ 通过什么来判断反渗透膜的好坏
怎么判断反渗透膜的好坏?
一般来说,衡量反渗透膜性能的主要指标有回收率、产水量及通量、脱盐率三个指标构成。
反渗透膜性能指标一:回收率
回收率是表示反渗透膜元件或者反渗透系统能效的一个重要指标,用来表示进入膜元件的进水中有多少成为了产品水,用公式表示为:回收率=产品水流量(纯水出量)÷进水流量
反渗透膜性能指标二:产水量及其通量
产水量是表示反渗透膜在一定的压力条件下,单位时间内产生纯水体积多少的指标。衡量单位常见到有GPD(加仑每天)、LPH(升每小时)。通量是指单位面积的反渗透膜片在单位时间内能产生的水的体积的多少,一般用加仑/平方英尺×天(GFD和立方米/平米×天来表示。膜元件产水量=通量×有效膜面积。
反渗透膜性能指标三:脱盐率
脱盐率是表示反渗透膜对水中杂质的去除能力。一般来说反渗透膜对相关杂质的脱除率可以用表示如下:
反渗透膜元件对不同物质的去除率不同,总体来说有以下规律:
1.对多价离子的去除率高于单价离子;对复杂离子的去除率高于简单离子;对分子量100以下的有机物去除率较低;对氮族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去除率较低。
2.脱盐率表现为表观脱盐率和实际脱盐率。表观脱盐率=1—产水含盐量/进水含盐量
实际脱盐率=1—2×产水含盐量/(进水含盐量+废水含盐量)÷2×A,其中A代表浓差极化系数(一般在1.1—1.2之间)。
⑻ 反渗透膜的清洗工艺流程图
物理清洗方法:
1.停止装置
缓慢地降低操作压力,逐步停止装置。急速停车造成的压力急速下降会形成水锤,将会对管道、压力容器以及膜元件造成冲击性损伤。
2.调节阀门
首先全开浓缩水阀门;然后关闭进水阀门;接着全开产水阀门(如关闭系统后关闭了产水阀门)。如果错误的关闭产水阀门,压力容器中的后端的膜元件可能因为产水背压而造成膜元件机械性损伤。
3.清洗作业
首先启动低压清洗泵;然后缓慢地打开进水阀,同时观察浓缩水流量计的流量;调节进水阀门直至流量和压力调节到设计值;最后在10-15分钟后慢慢地关闭进水阀门,停止进水泵。
2、化学清洗方法
柠檬酸溶液,在高压或低压下,用1%-2%的柠檬酸水溶液对膜进行连续或循环冲洗,这种方法对Fe(OH)3污染有很好的清洗效果。
柠檬酸铵溶液,柠檬酸的溶液中加入氨水或配成不同PH值的溶液,也可在柠檬酸铵的溶液中加HCL,调节PH值至2-2.5,例如在190L去离子水中,溶解277g柠檬酸胺,用HCL调节溶液PH值为2.5,用这种溶液在膜系统内循环清洗6小时,效果很好,若将该溶液加温到35-40℃,清洗效果更好,该溶液对无机物的污染清洗效果均很好,但清洗时间较长。
加酶洗涤剂,用加酶洗涤剂处理膜,对有机物污染,特别是对蛋白质,油类等有机物污染特别有效,若在50℃-60℃下清洗效果更好,[本文来自净水器官网}一般的在运行10天或半个月后用1%的加酶洗涤剂在低压下对膜进行一次清洗,由于所用加酶洗涤剂浓度较低,所以要求浸渍时间长一些。
浓盐水,对肢体污染严惩的膜采用浓盐水清洗是有效的,这是由于高浓度盐水能减弱胶体间的相互作用,促进胶体凝聚形成胶团。
水溶性乳化液,用于清洗被油和氧化铁污染的膜十分有效,一般清洗30-60分钟。
双氧水溶液,例如将0.5L,30%的H2O2用12L去离子水稀释,然后清洗膜表面,这种方法对有机物污染特别有效。
次氯酸钠和甲醛溶液,对于细菌的污染,要视不同的膜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对芳香聚酰胺膜可用1%(重量)的甲醛溶液清洗,同时要经常分析反渗透浓水中保持0.2-0.5mg/l的余氯,以防止细菌繁殖。
⑼ 反渗透膜清洗酸碱用量
你说的应该是反渗透膜的化学清洗吧。
1、柠檬酸溶液,在高压或低压下,用1%-2%的柠檬酸水溶液对陶氏膜进行连续或循环冲洗,这种方法对Fe(OH)3污染有很好的清洗效果。本文介绍了陶氏反渗透膜化学清洗方法。
2、柠檬酸铵溶液,柠檬酸的溶液中加入氨水或配成不同PH值的溶液,也可在柠檬酸铵的溶液中加HCL,调节PH值至2-2.5,例如在190L去离子水中,溶解277g柠檬酸胺,用HCL调节溶液PH值为2.5,用这种溶液在膜系统内循环清洗6小时,效果很好,若将该溶液加温到35-40℃,清洗效果更好,该溶液对无机物的污染清洗效果均很好,但清洗时间较长。
3、加酶洗涤剂,用加酶洗涤剂处理膜,对有机物污染,特别是对蛋白质,油类等有机物污染特别有效,若在50℃-60℃下清洗效果更好,一般的在运行10天或半个月后用1%的加酶洗涤剂在低压下对膜进行一次清洗,由于所用加酶洗涤剂浓度较低,所以要求浸渍时间长一些。
4、浓盐水,对肢体污染严惩的膜采用浓盐水清洗是有效的,这是由于高浓度盐水能减弱胶体间的相互作用,促进胶体凝聚形成胶团。
5、水溶性乳化液,用于清洗被油和氧化铁污染的膜十分有效,一般清洗30-60分钟。
6、双氧水溶液,例如将0.5L,30%的H2O2用12L去离子水稀释,然后清洗膜表面,这种方法对有机物污染特别有效。
7、次氯酸钠和甲醛溶液,对于细菌的污染,要视不同的陶氏膜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对芳香聚酰胺膜可用1%(重量)的甲醛溶液清洗,同时要经常分析反渗透浓水中保持0.2-0.5mg/l的余氯,以防止细菌繁殖。
8、草酸和EDTA溶液, 对于膜上的金属氧化物沉淀,用草酸和EDTA溶液清洗为好。
⑽ 反渗透膜的基本性能参数是什么
一、脱盐率和透盐率
盐透过率=产水浓度/进水浓度×100%
脱盐率=(1–产水含盐量/进水含盐量)×100%
透盐率=100%–脱盐率
反渗透膜脱盐率在其制造成形时就已确定,脱盐率的高低取决于膜元件表面超薄脱盐层的致密度,脱盐层越致密脱盐率越高,同时产水量越低。反渗透对不同物质的脱盐率主要由物质的结构和分子量决定,对高价离子及复杂单价离子的脱盐率可以超过99%,对单价离子如:钠离子、钾离子、氯离子的脱盐率稍低,但也超过了98%;对分子量大于100的有机物脱除率也可过到98%,但对分子量小于100的有机物脱除率较低。
二、产水量
产水量——指反渗透系统的产水能力,即单位时间内透过膜水量,通常用吨/小时或加仑/天来表示。
渗透流率——也是表示反渗透膜元件产水量的重要指标。指单位膜面积上透过液的流率,通常用加仑每平方英尺每天(GFD)表示。过高的渗透流率将导致垂直于膜表面的水流速加快,加剧膜污染。
三、回收率
回收率——指膜系统中给水转化成为产水或透过液的百分比。依据预处理的进水水质及用水要求而定的。膜系统的回收率在设计时就已经确定,
回收率=(产水流量/进水流量)×100%
反渗透(纳滤)膜组件的回收率、盐透过率、脱盐率计算公式如下。
回收率= 产水量/进水量×100%
盐透过率=产水浓度/进水浓度×100%
脱盐率=(1-盐通过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