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关于增粘树脂:1、石油树脂类和各类酚醛增粘树脂在使用和功用上有什么区别
1、石油树脂是石油裂解所副产的 C5 、 C9 馏份,经前处理、聚合、蒸馏等工艺生产的一种热塑性树脂,它不是高聚物,而是分子量介于 300-3000 的低聚物。它具有酸值低,混溶性好,耐水、耐乙醇和耐化学品等特性,对酸碱具有化学稳定,并有调节粘 性和热稳定性好的特点。石油树脂一般不单独使用,而是作为促进剂、调节剂、改性剂和其它树脂一起使用。本文来自橡胶信息网
2 、生产石油树脂的原料主要有 C5 原料和 C9 原料。
C5 树脂基料:异戊二烯、1.3-戊二烯、2-甲基丁烯、2-戊烯、环戊二烯、双环戊二烯;
C9 树脂基料:苯乙烯、乙烯基甲苯、甲基苯乙烯、茚、氧茚;
C5/C9共聚树脂:
橡胶主要使用低软化点的C5石油树脂、C5/C9共聚树脂及DCPD树脂。此类树脂和天然橡胶胶粒有很好的互溶性,对橡胶硫化过程没有大的影响,橡胶中加入石油树脂能起到增粘、补强、软化的作用。特别是C5/C9共聚树脂的加入,不但能增大胶粒间的粘合力,而且能够提高胶粒和帘子线之间的粘合力,适用于子午线轮胎等高要求的橡胶制品。
2402树酯 (对叔丁基苯酚甲醛树酯)
2402树脂是100%脂溶性的酚醛树脂。作为橡胶硫化剂用于丁基橡胶,天然橡胶,丁苯橡胶(SBR),硅胶,特别适用于硫化丁基橡胶。
产品性能:
增强抗热性和胶粘能力、形变程度小、延展性好,拉伸性小
指 标
软化点 (环球法) ≥, ℃ 85-120
羟甲基含量, % 9-15
脂溶性 (1:2 桐油, 240℃) 全溶
游离酚 ≦1%
水分 ≦1%
灰分 0.3%
溶于:
芳烃、烷烃、卤代烃、酯、酮、桐油等。
主要用途:
本产品是丁基胶、天然胶、丁苯胶、丁硅胶等橡胶硫化剂 ,特别用于丁基胶的硫化,提高丁胶烊的耐热性,具有变形小,耐热性好,抗张强度大,伸长率小等优良性能,制造耐热丁基胶制品,参考用量5-10份。
摘录:李秀权工作室!
② 环保型增粘树脂型号有哪些
1、石油树脂是石油裂解所副产的 C5 、 C9 馏份,经前处理、聚合、蒸馏等工艺生产的一种热塑性树脂,它不是高聚物,而是分子量介于 300-3000 的低聚物。它具有酸值低,混溶性好,耐水、耐乙醇和耐化学品等特性,对酸碱具有化学稳定,并有调节粘 性和热稳定性好的特点。石油树脂一般不单独使用,而是作为促进剂、调节剂、改性剂和其它树脂一起使用。本文来自橡胶信息网 2 、生产石油树脂的原料主要有 C5 原料和 C9 原料。 C5 树脂基料:异戊二烯、1.3-戊二烯、2-甲基丁烯、2-戊烯、环戊二烯、双环戊二烯; C9 树脂基料:苯乙烯、乙烯基甲苯、甲基苯乙烯、茚、氧茚; C5/C9共聚树脂:橡胶主要使用低软化点的C5石油树脂、C5/C9共聚树脂及DCPD树脂。此类树脂和天然橡胶胶粒有很好的互溶性,对橡胶硫化过程没有大的影响,橡胶中加入石油树脂能起到增粘、补强、软化的作用。特别是C5/C9共聚树脂的加入,不但能增大胶粒间的粘合力,而且能够提高胶粒和帘子线之间的粘合力,适用于子午线轮胎等高要求的橡胶制品。 2402树酯 (对叔丁基苯酚甲醛树酯) 2402树脂是100%脂溶性的酚醛树脂。作为橡胶硫化剂用于丁基橡胶,天然橡胶,丁苯橡胶(SBR),硅胶,特别适用于硫化丁基橡胶。产品性能:增强抗热性和胶粘能力、形变程度小、延展性好,拉伸性小指 标软化点 (环球法) ≥, ℃ 85-120 羟甲基含量, % 9-15 脂溶性 (1:2 桐油, 240℃) 全溶游离酚 ≦1% 水分 ≦1% 灰分 0.3% 溶于: 芳烃、烷烃、卤代烃、酯、酮、桐油等。主要用途: 本产品是丁基胶、天然胶、丁苯胶、丁硅胶等橡胶硫化剂 ,特别用于丁基胶的硫化,提高丁胶烊的耐热性,具有变形小,耐热性好,抗张强度大,伸长率小等优良性能,制造耐热丁基胶制品,参考用量5-10份。摘录:李秀权工作室!
③ 丁腈橡胶的配方设计
(1)丁腈橡胶
丁腈橡胶密封胶选用的丁腈橡胶大多为丁腈40,40代表丙烯腈含量为40%,这种橡胶极性、弹性、粘接性等综合性能较好。其分子量大小通常以门尼黏度来表征,作为粘接密封材料的丁腈橡胶常选用门尼黏度70~80的产品。
(2)树脂
与丁腈橡胶配伍的树脂主要是酚醛树脂和环氧树脂,在密封胶中则主要是酚醛树脂。树脂在胶中的作用主要是改善胶的耐热性、粘接力、刚度和交联基团。而丁腈橡胶则主要提供胶的弹性、耐油性、耐介质和疲劳性能,两者相辅相成,使丁腈密封胶的性能更加完美。在丁腈密封胶中常用的对叔丁酚甲醛树脂(2402酚醛)是一种油溶性酚醛,溶于苯类、乙酸乙酯、环己烷、汽油和植物油,有良好的耐热、耐老化性,它与丁腈橡胶互溶性好,可以任意比例混合。它虽然自身不能硫化丁腈橡胶,但在硫化剂、促进剂存在时可以与丁腈橡胶有硫化作用。
(3)填料和补强剂
为了减少固化收缩降低成本,可加入各种无机填料,例如轻质碳酸钙、陶土、硅酸钙等,补强剂则主要用炭黑和白炭黑。
(4)溶剂丁腈橡胶常用溶剂有丁酮、甲基异丁酮、乙酸乙酯、乙酸丁酯、卤代烷烃等。
(5)其他助剂
包括防老剂(4010NA、RD等)、增强剂、增稠剂等。
典型应用配方1
材料名称 制动器摩擦块 载重刹车带(块) 柔性刹车带(块) 载重柔性刹车带(块)
石棉30~40 200 200 400
粉末丁腈橡胶 10~20 8~10 90~100 90~100
酚醛树脂7~10 80~100 40~60
黄铜切削 7~10
白碳黑7~10 5 15~20
硫磺 0.2~0.4 5 2
促进剂M 0.2~0.4 1.5 1
重晶石 130~150 15~20
摩擦粉 20~30
硬脂酸5 15~20
防焦剂 1 0.5
典型应用配方2
材料名称 挤出型材 挤出软管 汽车仪表盘 PVC垫片
粉末丁腈橡胶 15~20 40~60 20~30 15~25
增塑剂DOP 70~90 80~100 15~25 60~80
锌钡稳定剂 3 1.5 3
有机磷酸脂 1 0.5
轻钙10~20
硬脂酸钙2~4 0.5 1
着色剂2~4 0.5 2~4
环氧大豆油 4~6 4~6
硬脂酸铅 0.5
硫酸钡 4~6 1.0~2.0
ABS改性剂 2
二氧化钛 4~6
加工助剂 0.5
④ 丁基橡胶能否用dcp硫化
硫化体系来
丁基橡胶除一般性硫源黄硫化外还有各种硫化体系,可根据不同用途进行选择,特别对于卤化丁基橡胶,与二烯类橡胶一样通过双键用硫黄、醌和树脂进行硫化,此外通过卤基还可用金属氧化物、二硫代氨基甲酸金属盐及硫脲等进行硫化,对于溴化丁基橡胶可用过氧化物硫化。
国内有很多从事再生丁基橡胶生产的企业,丁基再生胶指的是利用已经经过硫化使用后的丁基废旧橡胶通过再生工艺使其重新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的橡胶。丁基橡胶与丁基复原橡胶其生产用的原料不同,丁基橡胶是由异丁烯与少量的异戊二烯合成而得,丁基复原橡胶(丁基再生胶)则是废旧橡胶加工而成。丁基橡胶是纯生胶,丁基复原橡胶是含有多种助剂的混合物。所以如果想要降低丁基橡胶生产成本,我们可以选择使用再生胶的做法,通过混合来降低其成本。
不用过氧化物硫化!!!
⑤ 请问有谁知道用酚醛树脂硫化橡胶的硫化体系配方
任何一种橡胶只有通过配合和加工,才能满足不同的产品性能的要求。橡胶的配合主要有硫化、补强和防老化三大体系:
(1)橡胶的硫化体系 橡胶的硫化就是通过橡胶分子间的化学交联作用将基本上呈塑性的生胶转化成弹性的和尺寸稳定的产品,硫化后的橡胶的物性稳定,使用温度范围扩大。“硫化过程(Curing)”一词在整个橡胶工业中普遍使用,在橡胶化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橡胶分子链间的硫化(交联)反应能力取决于其结构。不饱和的二烯类橡胶(如天然橡胶、丁苯橡胶和丁腈橡胶等)分子链中含有不饱和双键,可与硫黄、酚醛树脂、有机过氧化物等通过取代或加成反应形成分子间的交联。饱和橡胶一般用具有一定能量的自由基(如有机过氧化物)和高能辐射等进行交联。含有特别官能团的橡胶(如氯磺化聚乙烯等),则通过各种官能团与既定物质的特定反应形成交联,如橡胶中的亚磺酰胺基通过与金属氧化物、胺类反应而进行交联。
不同类型的橡胶与各种交联剂反应生成的交联键结构各不相同,硫化胶性能也各有不同。橡胶的交联键有三种形式:
① ② ③
第①种是使用硫黄或硫给予体作交联剂的情况,生成的可以是单硫键(x=1)、双硫键(x=2)和多硫键(x=3~8);
第②种是使用树脂交联和肟交联的情况;
第③种是使用过氧化物交联的过氧化物硫化和利用辐射交联的辐射硫化的情况,生成碳-碳键。
多数的通用橡胶采用硫黄或硫给予体硫化,即在生胶中加入硫黄或硫给予体以及缩短硫化时间的促进剂和保证硫黄交联效率的氧化锌和硬脂酸组成的活性剂。在实际中通常按硫黄用量及其与促进剂的配比情况划分成以下几种典型的硫化体系:
①普通硫磺硫化体系 由常用硫黄量(>1.5份)和常用促进剂量配合组成。使用这种硫化体系能使硫化胶形成较多的多硫键,和少量的低硫键(单硫键和双硫键)。硫化胶的拉伸强度较高,耐疲劳性好。缺点是耐热和耐老化性能较差。
②半有效硫化体系 由硫黄量0.8~1.5份(或部分硫给予体)与常用促进剂量配合所组成。使用这种硫化体系能使硫化胶形成适当比例的低硫键和多硫键,硫化胶的扯断强度和耐疲劳性适中,耐热、耐老化性能较好。
③有效硫化体系 由低硫黄量(0.3~0.5份)或部分硫给予体与高促进剂量(一般为2~4份)配合组成。使用这种硫化体系能使硫化胶形成占绝对优势的的低硫键(单硫键和双硫键),硫化胶的耐热、耐老化性能好,缺点是拉伸强度和耐疲劳性能较低。
④无硫硫化体系 不用硫黄而全部用硫给予体和促进剂配合组成。这种硫化体系与有效硫化体系的性能相似。
(2)橡胶的补强及补强填充体系
橡胶的补强是指能使橡胶的拉伸强度、撕裂强度及耐磨耗性等获得明显提高的作用。对于非自补强的合成橡胶,如果没有加入补强剂,便没有使用价值。加入炭黑等补强剂,可以使这些橡胶的强度提高数倍至十倍。炭黑对橡胶的强系数见表8.4-5
补强剂也使橡胶其它的性能发生变化,如硬度增大、定伸应力提高、应力松驰性能变差、弹性下降、滞后损失变大、压缩永久变形增大等。
①补强剂 橡胶的补强填充剂是按粒径来分类的,粒子的大小是填料对物性影响的主要依据。补强性填料的粒子极小,能赋予非结晶橡胶以有用的强度性能,并对结晶橡胶的强度也有一些改进。填料质量和粒子大小可用来控制这两类橡胶胶料的伸长性能。
炭黑是较优良的橡胶补强剂,多用于需要补强的场合。白色或浅色胶料的补强则使用被称为白炭黑的二氧化硅(SiO2)。
表5炭黑对橡胶补强系数
胶种 拉伸强度, MPa 补强系数
未补强的硫化胶 补强的硫化胶
丁苯橡胶(SBR) 2.5~3.5 20.0~26.0 5.7~10.4
丁腈橡胶(NBR) 2.0~3.0 20.0~27.0 0.6~13.5
乙丙橡胶(EPDM) 3.0~6.0 15.0~25.0 2.5~8.3
顺丁橡胶(BR) 8.0~10.0 18.0~25.0 1.8~3.1
天然橡胶(NR) 16.0~24.0 24.0~35.0 1.0~2.2
炭黑是按制法(炉法或热裂法)、粒子大小(20毫微米到50微米)和“结构”(粒子连接成短链或集团)的多少来分类的。每一参数都对胶料性能有显著的影响。其代表性用量是25~50phr,此量是用每百份橡胶(phr)中的重量份数来表示的。
从图中可以看出,随着炭黑用量的增加,橡胶的物性并不在单一炭黑用量上达其最优值。硫化胶的伸长率随着炭黑用量的增加而不断降低,同时其模量或刚度却不断升高。随着模量或刚度的增大,橡胶的变形性能(弹性)随之削弱,而更象皮革,导致动态应变时滞后损失和生热增加。
②增容粒状填料 这是些粒径比补强性填料大得多的物料,粒径通常是20微米。增容填料的主要功用是降低成本。随着其在胶料中的配入量增加,抗张强度和耐撕裂成比例的降低。因此其用量由物性要求所决定。通常的做法是在同一胶料中并用补强性和增容性填料,以便增加较廉的非橡胶物料含量,而不太损害橡胶的物性。具有代表性的增容性填料是碳酸钙和陶土。
③增塑(软化)剂油类 油类被用做增容和软化材料,引起塑性增加用来抵消大量填料所引起的胶料在加工中流动阻力的增加和硫化胶刚度的增大。同时会造成滞后损失增加和蠕变及应力松弛速度的增加。图7天然橡胶的物性与炭黑含量的关系
(3)橡胶的老化及防老剂 与许多其它有机材料一样,橡胶的强度、延伸性能和其它有用的机械性能会随时间的延续而逐渐劣化,称之为橡胶的老化。其主要原因是热氧老化和臭氧老化所致,它会因光或高温亦或某些微量元素(如铜或锰)而更加恶化。
热氧老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括许多反应。影响反应的条件有:工艺条件,金属催化剂,温度及配合剂配方等。热氧老化的结果有两种:
①因断链导致橡胶软化发粘。天然橡胶和丁基胶发生的氧化主要是这种反应机制。
②因不断导致橡胶硬化发脆。丁苯胶、氯丁胶、丁腈胶及三元乙丙胶发生的氧化主要是这种反应机制。
大多数情况下,这两种损害机制都会发生,哪种机制占优势,哪种机制就决定制品的变化趋势。而且不管发生哪种损害机制,橡胶伸长率的损失都是测试橡胶老化最敏感的指标。
某些金属(主要是铜、锰、铁及钴)离子能通过影响过氧化物的分解催化橡胶氧化反应,加速氧的侵蚀。这种情况对橡胶的生胶比对硫化胶更为明显。硫黄硫化的硫化胶中,仅天然橡胶及其它含不饱和异戊二烯单元的橡胶会被影响至明显程度。改善方法是消除有害金属的来源,和在胶料中加入能与金属离子起反应生成稳定产物的金属稳定剂。
臭氧侵蚀机制通常认为是臭氧与橡胶中的不饱和部分(即“双键”)发生反应生成臭氧化物,臭氧化物容易分解,造成橡胶断链引起橡胶表面龟裂,龟裂随机械破裂而进一步增长。如果制品处于应变条件就产生龟裂。随着臭氧侵蚀历程的反复进行,龟裂增长则愈大。无应力的橡胶,其外表面会形成一层称为“霜”的银灰色薄层,在湿热环境下这种现象很容易发生。
橡胶防老剂是一类能防止(严格的说是延缓)橡胶老化的物质。因为橡胶老化的本质是橡胶的热氧老化和橡胶的臭氧老化,所以橡胶防老剂包括橡胶抗氧剂和抗臭氧剂。一般情况下,一种高效的抗臭氧剂也是一种抗氧剂,反之则不然。选择防老剂的标准是以最低的成本获得满意的防老效果,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防老剂的污染性、变色性、挥发性,溶解性、稳定性以及物理状态.
胺类防老剂——不同类型的单胺和双胺是高效抗氧剂,但一般都会产生较严重的变色和污染。这类防老剂广泛使用的典型种类有:
①苯基萘胺类;
②二氢化喹啉类;
③二苯胺衍生物类;
④取代的对苯二胺类。
酚类防老剂的效果一般不如胺类防老剂,但不存在变色问题。故不能使用胺类防老剂浅色橡胶制品,可选用酚类防老剂。非污染不变色抗氧剂有如下5类:
①受阻酚类抗氧剂;
②受阻双酚类抗氧剂;
③对苯二酚类抗氧剂;
④亚磷酸酯类抗氧剂;
⑤有机硫化合物类抗氧剂。
抗臭氧剂的选择要根据橡胶的不同应用而定,静态臭氧防护与动态臭氧防护各有许多不同的要求。针对不同的环境条件及不同的臭氧浓度,有如下四类物质可选作抗臭氧剂,其中有些物质的抗臭氧作用有一定的局限性。
①石蜡;
②二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盐;
③6-乙氧基-2,2,4-3甲基-1,2-二氢喹啉;
④取代的对苯二酚。
防老剂在使用过程中的挥发损失,与防老剂的分子量和分子类型有关。通常,分子量越大,挥发性就越低。分子类型的影响又比分子量更大。例如,受阻酚的挥发性比具有相同分子量的胺类防老剂高。
防老剂在橡胶中的溶解度取决于防老剂的化学结构以及胶种和温度等因素。在橡胶中溶解度高,在水和有机溶剂中溶解度低是比较理想的。在橡胶中的溶解度低,则容易发生喷霜。在水和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高,则在使用过程中易被水或溶剂抽出而损失
防老剂的物理状态也是一个重要特征。橡胶聚合物制造部门需要液态和易于乳化的材料,而橡胶制品部门则需要选用固态的、能自由流动但无粉尘飞扬的材料。
防老剂用量的原则是能保证橡胶制品在长期使用后不全部被消耗。必须同时考虑诸多因素,如材料的成本、胶种、污染的要求等。一般配方中的防老剂用量为3份左右。
⑥ 什么叫硫化材料
硫化树脂一般都是带侧基的酚醛树脂,有叔丁基酚醛树脂。辛基酚醛树脂。或者溴化叔丁基酚醛树脂等。我有一个丁基胶囊的帖子有一些硫化树脂的介绍。给你找找连接链啊。那个硫化速度很慢的。操作性也不是很好
⑦ 橡胶硫化的硫化剂一定是硫吗
不是。
能在一定条件下使橡胶发生硫化的物质统称为硫化剂,所谓硫化是使橡胶线性分子结构通过硫化剂的"架桥"而变成立体网状机构,从而使橡胶的机械物理性能得到明显的改善。
橡胶硫化剂包括元素硫、硒、碲,含硫化合物,过氧化物,醌类化合物,胺类化合物,树脂类化合物,金属氧化物以及异氰酸酯等。用得最普遍的是元素硫和含硫化合物。
在生橡胶中加硫磺、炭黑等,经高压加热,使变成硫化橡胶,这个过程叫硫化。但要实现理想的硫化过程,除选择最佳硫化条件外,配合剂的选择,特别是促进剂的选用具有决定意义。
随着合成橡胶的品种的增加,硫化方法和硫化剂研究的深入,已发现有许多非硫化合物也有硫化效果。因此,这个名词已经发展为具有延伸意义的工业术语。经过硫化后的橡胶,改变了固有的强度低、弹性小、冷硬热粘、易老化等缺陷,耐磨性、抗溶胀性、耐热性等方面有明显改善,扩大了应用范围。
橡胶硫化剂:
1、硫磺:黄色固体物质,广泛应用于天然橡胶及部分合成橡胶中。常用的硫磺有硫磺粉、升华硫磺(又称硫磺华)和沉淀硫磺三种。硫磺不溶于水,稍溶于乙醇和乙醚,溶于二硫化碳和四氯化碳。
2、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主要用于氯丁橡胶、氯磺化聚乙烯等的硫化剂。常用的有氧化锌、氧化镁、氧化铅、四氧化三铅等。
3、树脂类硫化剂:树脂类硫化剂主要是一些热固性的烷基酚醛树脂和环氧树脂。用烷基酚醛树脂硫化不饱和碳链橡胶和丁基橡胶可显著提高硫化胶的耐热性。常用的主要品种是苯酚甲醛树脂,如叔丁基苯酚甲醛树脂和叔辛基苯酚甲醛树脂等。
4、秋兰姆:全名为二硫化四甲基秋兰姆,商品名为TMTD。是电线电缆橡皮中使用比较广的硫化剂,又可作硫化促进剂。纯品熔点为147℃~148℃,比重为1.29,为灰白色粉末。它是天然橡胶的超速促进剂,在100℃时可分解生成自由基 ,故可进行橡胶交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