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透明树脂胶有毒吗
胶水一般都会有点毒性,有气味是正常的
Ⅱ 木器透明底漆跟水性底漆有什么区别
(1)底漆的组成:
透明底漆=成膜物质+填料+溶剂+助剂
实色底漆=成膜物质+颜填料+溶剂+助剂
(2)底漆的性能:
底漆:一般分为两种:封闭剂、底漆
底漆:主要作用是填充毛孔,提高涂膜的厚度,使物体达到一定的装饰效果,从而减少面漆的用量。底漆一般都具有一定的填充性、打磨性,实色底漆还具备一定的遮盖力。
怎样评价它们的质量
判断底漆质量的几个主要性能;
1、表干(指触干):手指头在涂层表面轻轻滑动而不粘手、不划伤漆膜表面涂层的干燥状况(漆膜在这时,不粘灰尘颗粒)。
2、指压干:大拇指用力压在涂层表面,不会留下指压痕迹或破坏涂层表面的干燥状况。
3、可磨时间:底漆从涂布时到打磨不粘砂纸的这一段时间。(可磨时间短的底漆能缩短施工工期)
3、填充性:底漆本身具有的对木眼的填平能力,填充性是相对性能,一般是对比测试。填充性与底漆的体质颜料含量的多少有很大关系,所以填充性往往与透明度有****。(填充性好的底漆涂饰遍数少)
4、打磨性:漆膜干后,用砂纸将其磨成平整表面时的易难程度。(打磨性好的底漆好施工)
5、硬度:硬度是指漆膜对外来物体侵入其表面时所具有的阻力。是由涂料本身树脂含量的多少以及树脂质量的好坏来决定的,硬度的测定是以一套中华牌铅笔为标准,在硬度测定仪上刚好能划破涂层的铅笔硬度即为涂层的硬度。一般PU:2H、NC:H-HB.
6、附着力:两个表面被力连接的状态,附着力的测定一般采用百格法,即以1cm3上划百格后,涂层的破损程度来划别。
7、耐黄变性:漆膜耐老化的过程叫耐候性。一般是指泛黄、剥落等。涂料变黄主要因为涂料中的苯环及硫等成分。耐黄变性主要是用太阳晒后泛黄的时间长短,或泛黄的程度来衡量的。
8、透明度:油漆显现底材状况的清晰程度。它一般是与打磨性、填充性是相对应的。透明度好的涂料打磨性和填充性一般比较差,它也是相对性能,一般对比测试。(透明度好的底漆做出效果木纹的立体感强)
9、遮盖力(实色):是指实色油漆遮盖底层颜色能力。(遮盖力好的油漆施工遍数少)
评价底漆质量的几个关键性能:可磨时间、打磨性、填充性、透明度,实色底漆的遮盖力。
Ⅲ pe透明底漆与pe清底漆的区别
PE透明底漆系列(宝润系列PE漆)
适用范围:
适用于贴纸家具、中高档实木办公家具及中高档贴木皮家具透明底漆涂装。
产品特点:
1.相比同行业产品具有防绿性明显优胜的特征;
2.抗下陷特性明显;
3.打磨干燥时间短、透明度佳,综合性能好。
环境条件:
1.施工粘度:18?25秒(涂-4杯/25℃。)
2.混合后可使用时间:≤15分钟。
3.施工方式:喷涂、刷涂。
4.施工条件:温度5?40℃、湿度≤85%。
5.干燥时间:表干≤60分钟,实干≤6小时(25℃)/表干≤80分钟,实干≤8小时(10℃)。
6.施工工艺:白坯木皮→修色→PE/PU封闭底漆→PE透明底漆→PE亮光清面漆/PU清面漆。
包装与贮存:
20kg花篮铁罐包装,在阴凉、干燥、通风处贮存,避免日晒雨淋及高温,远离火源。在上述条件下贮存,自生产之日起保质期3个月。
注意事项:
1.请按正确比例调漆,为达到最佳的涂装效果,须使用本公司配套产品。
2.因本产品选用进口高活性树脂制造,所以具有胶化时间较短的特点,故强烈建议在加好兰白水后15分钟之内使用完毕,工作暂停或完成时,立即清洗涂装工具,避免胶化堵枪,造成施工工具的损坏。
3.气温低于15℃时硬度会有所降低,如需达到最佳硬度,建议在实干之后升温烘烤4-8小时(温度不超过50℃)效果最佳。
4.如需抛光至少在喷涂后24小时进行。
5.推荐调漆方法:PE透明面漆分成相同重量的两份,分别置于两个调漆桶中,一边桶加兰水,另一边桶加白水,两边分别加PE面漆稀释剂搅拌均匀;喷涂时两边取相同量,混匀喷涂;PE透明面漆分开加入兰水、白水后在一定的存放时间内可连续使用;PE透明面漆加兰水≤12小时,PE透明面漆加白水≤4小时。
6.依据用量合理调配涂料,以免浪费;未加兰水、白水的PE透明面漆要重新密封好。
7.适宜施工环境;温度7-40℃湿度≤85%。
8.每层漆间上涂前必须仔细打磨至无亮点,以免引起附着力不良。
9.PE涂料直接喷于潮湿底材或者在非常潮湿天气施工,可能引起涂膜干燥、附着力及发白等问题。
10.沾有兰水、白水的碎布要分别用水冲洗和浸湿,分开收集;PE涂料残余物、固化物及包装要收集处理,所有处理应符合地方环保要求。
11.该产品在贮存的过程中会有轻微的浑浊,搅拌后会变为澄清,不影响清晰度与产品的性能。
Ⅳ 透明底漆和罩光油油何不同
1、高固来含,低粘度
2、光泽、自丰满度要好
3、硬度、抗石击、耐化学性、抗紫外线性能要求要好
4、树脂的透明度要好
5、保色性、耐污性、流平性要好
6、层间附着率要好,对面漆的附着要好,一般做罩光油的树脂都跟面漆底漆的树脂相溶性都很好
Ⅳ 请教,用pu透明底漆(聚氨酯树脂)做底漆刷第一遍,现要脱漆可用什么牌子脱漆剂.效果更好,能脱掉吗
1.用中性的或者酸性的高效脱漆剂。。不可用碱性的 2.用聚氨酯漆稀释剂
Ⅵ 透明底漆是属于什么种类的漆
一组尤其分 底漆 面漆 稀释剂和固化剂
您说的透明底漆属于底漆的一种
但具体是哪类要看它的制作工艺
一般分聚酯漆和聚氨脂漆两大类.
具体的可以去看看油漆的说明呵呵.
Ⅶ 为什么透明环氧树脂地坪漆像纸一样可以撕掉呢
环氧地坪漆起皮的原因:
1、环氧树脂材料品质差,将导致地面不耐用、脱版皮、脱层、变色、破裂权等;
2、未能严格按标准施工,偷工减料,将导致地面不耐用、脱皮、脱层、破裂等;
3、地面未做防潮层,将导致环氧地坪鼓泡、脱层等;
4、地面未清理干净,将导致环氧地坪脱层、脱皮等;
5、环氧材料用量太少,将导致地面露底;
6、地面收缩缝未补好,将导致地面裂缝;
7、环氧地坪在太阳的照射下,将导致退色;
8、恶劣的天气或环境下施工,也将导致质量问题。
Ⅷ 树脂和树胶的区别不要复制来的
树脂和树胶的区别:
树脂一般认为是植物组织的正常代谢产物或分泌物,常和挥发油并存专于植物属的分泌细胞,树脂道或导管中,尤其是多年生木本植物心材部位的导管中。由多种成分组成的混合物,通常为无定型固体,表面微有光泽,质硬而脆,少数为半固体。不溶于水,也不吸水膨胀,易溶于醇,乙醚,氯仿等大多数有机溶剂。加热软化,最后熔融,燃烧时有浓烟,并有特殊的香气或臭气。分为天然树脂和合成树脂两大类。天然树脂是指由自然界中动植物分泌物所得的无定形有机物质,如松香、琥珀、虫胶等。
树胶是树木在创伤部位渗出的一种粘性体液,在阳光下干燥形成具有一定色泽和无规则形状的略透明的胶块。渗出物产生于胶树处于受刺激的不健康的状态下,不同的树种、气候及土壤条件和生理状况使得树木所具备的树胶分泌能力各不相同。不同的树木所分泌的树胶,在化学结构和理化性质上都有所区别。
Ⅸ 透明底漆和封闭底漆有什么区别
环氧透明底漆是不是环氧封闭底漆啊,环氧富锌底漆和环氧透明底漆是两种不同用途的漆。环氧富锌底漆:钢结构重防腐,金属防锈专用的漆环氧封闭底漆:建筑外墙,混凝土表面,车间水泥地面专用的油漆
Ⅹ 玻璃树脂工艺与透明树脂有什么不同
玻璃树脂工艺指的是一种工艺技术,就是玻璃钢;
透明树脂指的是一种透明的树脂。
透明树脂工艺生产加工的模具制作通常是使用硅橡胶来制作模具。
玻璃树脂工艺是树脂基复合材料生产中最早使用和应用最普遍的一种成型方法。手糊成型工艺是以加有固化剂的树脂混合液为基体,以玻璃纤维及其织物为增强材料,在涂有脱模剂的模具上以手工铺放结合,使二者粘接在一起,制造玻璃钢制品的一种工艺方法。基体树脂通常采用不饱和聚酯树脂或环氧树脂,增强材料通常采用无碱或中碱玻璃纤维及其织物。在手糊成型工艺中,机械设备使用较少,它适于多品种、小批量制品的生产,而且不受制品种类和形状的限制。
不饱和聚酯透明树脂仿制水晶的制作工艺主要是采用完全透明的水晶树脂,经一次性灌注而形成。生产这种产品,原材料是关键,首先是要选择好的透明树脂和无色的钴促进剂以及固化剂,这是做好树脂仿水晶工艺品的必要前提条件。
一、透明树脂工艺品生产加工的模具制作通常是使用硅橡胶来制作模具。
二、配体成型树脂仿水晶工艺品的成型是非常关键环节,根据产品的生产要求配方中加入一定比例的消泡剂。
1、产品的原材料:透明水晶树脂、无色钴促进剂以及消泡剂。
2、工艺品成型:按照产品的实际重量称好需要调配的树脂分量,再加入同比例的固化剂搅拌均匀,然后把大约三分之一调配好的树脂倒入干净的模具内,连同剩余没有倒入模具的树脂的容器同时放到真空箱内抽真空,这里需要注意抽空完后放气务必要缓慢,从真空箱的透视镜中看到模具内的树脂气泡慢慢消失,直到模具内气泡完全消失殆尽后才能把进气阀完全打开,放完最后的空气。然后把模具从真空箱中取出来,放在凭证的工作台上,再把剩余抽空完的树脂缓慢的倒入模具中。如果这样操作产品固化后还是有小气孔,那么可以在树脂内加入一定比例的苯乙烯稀释树脂。
3、树脂开始固化后需要等到固化到一定程度才能从模具中取出,另外透明树脂固化时间需要根据产品的实际情况控制。
三、胚体的表面处理抛光是树脂仿水晶工艺品的一个非常关键工艺,产品从模具取出后,需要等到完全固化,然后用碱水清洗表面的污垢,泡碱清洗干净后。取出后再用目数较细的砂纸把整个产品表面打砂,模线的地方需要处理仔细,要求产品表面光滑。最后用光机进行产品表面的抛光处理。
四、产品表面喷亮油上光在抛光好的产品上用喷枪在产品表面照喷一层亮光漆(可以用亮光清漆或者是亮光的金油)待油漆完全固化后,检查产品有没有遐思,如果有遐思的地方需要返工处理。检查没有问题后就可以进入组装和包装环节。
五、生产好的产品质量要求产品要求表面看不到气孔和产品表面光滑并且有水晶般的晶莹剔透的质感以及麟角分明的外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