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酚醛树脂游离醛含量及其检测方法
称取试样2g(精确到。. 000 1 g)于150 mL烧杯中,加50 mL蒸馏水(如醇溶性树脂可加乙醇与水
的混合溶液或乙醇)及2滴澳酚蓝指示剂,用‘(HCl)=0. 1 mol/L盐酸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在pH计
上pH值指示4.00时,吸入10%盐酸经胺溶液10 mL,在2025℃下放置10 min,然后以氢氧化钠标
准溶液滴定至pH值指示4. 00时为终点
2. 5
式中
同时以50 ml -蒸馏水或者乙醇(或乙醇与水混和液)作试液进行空白试验
平行测定两次,计算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取其平均值。
计算
树脂中游离甲醛含量按式(2)计算:
(V;一Vi) X c X 0.030 03
G
X 100 ···。·······。·····……(2)
F—游离甲醛的含量,%;
V,—滴定试样所耗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mL;
V,—空白试验所耗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mL;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摩尔浓度,mol /L ;
0. 030 03-1 mL量浓度为。(NaOH)=1 mol/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相当于甲醛的摩尔质量,g/m mol;
G—试样重量,只。
『贰』 酚醛树脂胶会释放甲醛吗,释放量有多大
【】酚醛树脂胶会释放甲醛,当是很缓慢。即是在高分子聚合物中存在微量的“游离甲醛”,这种游离甲醛也来自于酚醛树脂胶的缓慢老化(解聚),生成少量的甲醛。所以释放量不大。
『叁』 【求助】怎样提高酚醛树脂的固含量和含碳量
请给出些建议好吗?谢谢!远走迦南(站内联系TA)你都还没有入门呢,固含量是可以算出来的,在你 决定mol比的时候固含大概就已经确定了,反应程度越深固含相应的会低点,但是大致的放向是不会错的chenxue123(站内联系TA)我是参考文献上的摩尔比做的,人家的固含量和残炭率就比我的高的多啊,请问市我的反应时间太短吗 ?还是……?请赐教!远走迦南(站内联系TA)记住相同摩尔比的情况下,反应温度越高,反应时间越长,固含量越低的,道理很简单的,时间越长,温度越高说明反应程度越深,反应速率越快,也就是缩合的程度越大,缩合生成的是什么?是水.固含自然就低了.以甲醛比苯酚计,越低的配比,越有利于获得高的固含量,残碳量.固含量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是你测试的温度.chenxue123(站内联系TA)谢谢,那也就是说反应程度越深残碳量就越高吧?因为反应程度深,生成的酚醛树脂的分子量就越大,游离的小分子就越小,所以惨碳量就越低吧?chenxue123(站内联系TA)请问怎么提高残碳量啊?是加深反应吗,通过增大F/P的摩尔比和延长反应时间可以吗?远走迦南(站内联系TA)提高残碳量要通过降低配比,因为成碳主要是酚,酚环上有六个碳对吧,但是配比降到一定的程度影响因子就变了,我不确定你说的硼改性的酚醛树脂的残碳量是什么样的一个体系,我知道的是残碳量最大的条件是1.35~1.37,f/p.另外.残碳还要看你水分含量,溶剂含量,高的游离酚对提高残碳是有利的,如果你不脱水或者水分很高的话残碳20%是正常的,高的黏度,底水分,溶剂含量,适当的配比是获得高的残碳的基础.我对硼改性不了解,但是这些基本的是正确的,你做的是应用在那方面的?至于你说的小分子,我觉得那不会影响到残碳,影响也是因为你测的方法不对,标准的方法是定碳仪,或者用一大一小两个坩埚,两个坩埚之间放上碳酸钙,小的坩埚里放上样品,原理是形成一个惰性氛围,否则碳不是都烧了?呵呵chenxue123(站内联系TA)嗯,谢谢赐教!
我的硼改性酚醛树脂是利用硼的缺电子空轨道和酚羟基或水杨醇的氧原子上的孤对电子配位原理而结合的,这样就增强了结合力,增大刚性平面,提高了含碳量和残炭率。我是想一方面你说的很正确,F/P比太大游离的甲醛就会多,固含量和残炭率就会低;另一方面如果和硼酸反应的酚羟基或水杨醇多了,就会提高酚的转化率,也会提高含碳量吧?
谢谢你的关注和帮忙!远走迦南(站内联系TA)哦你说的我不 太知道,只是看过一些文献上说有硼改性的,没有见过类似的产品,也没有接触过相关的应用,抱歉,目前酚醛的反应机理还没有一个确切的说法吧,不 过一般情况下确定的是酚羟基是不参与反应的。但是有的文献上说硼改性的是酚羟基参加反应的,你是酚先和硼酸反应然后投入甲醛呢?还是酚,醛,硼酸一起投入呢,不好意思啊,我确实不了解,不过比较感兴趣,呵呵chenxue123(站内联系TA)我是一起放进去的,呵呵,前天又看了一篇文献,说是酚羟基参加反映的几率很小,十羟甲基参加反应,但是与硼酸反应时转化率很低。
『肆』 酚醛树脂中游离甲醛量是多少
酚醛树脂中游离甲醛量是多少
酚醛树脂中甲醛的游离在理论上是100% ,
增温增湿会加快游离速度
『伍』 现在刹车片的主要成份
有这必要吗?如果你不放心请用原厂配件,那就不管他什么成分了,如果你是对这方面有兴趣那么我提供一点资料你看看,
石棉型刹车片配方 摩擦材料配方
一、用于轻型车鼓式制动片的配方
配方1:腰果壳油改性酚醛树脂20(乌洛托品含量9%),棕刚玉(500目)0.5,钾长石粉5,轮胎粉5,小鳞片石墨4%,冰晶石粉7%,硫酸钡或重晶石粉(永福盛源矿粉厂的)18,硬酯酸锌0.5,石棉40。
配方2:纯酚醛树脂19,轻质碳酸钙10(永福盛源矿粉厂的),轮胎粉6,氧化铝2,铜纤维1.5,氧化铬绿1,腰要壳油摩擦粉(40-100目)7.5,硫酸钡16.5(永福盛源矿粉厂的),硬酯酸锌0.5,茫崖石棉矿36.
配方3:纯酚醛树脂16,轻质碳酸钙3(永福盛源矿粉厂的),腰果壳油摩擦粉2,轮胎粉6,铬铁矿粉5,粉末丁腈1.5,氧化铝2.5,炭黑1,硫酸钡16(永福盛源矿粉厂的),石墨9,石灰粉4,玻璃纤维3,FKF纤维13,茫崖石棉18.
配方4:胶料粉(酚醛树脂:硫酸钡:丁苯母胶:乌洛托品=40:40:4:4)34,铬铁矿粉4,钾长石粉4,棕刚玉0.25,铁黑4,轮胎粉3.5,碳黑0.5,废品粉碎料3,鳞片石墨3.5,硬脂酸锌0.5,铜纤维1,制动片用石棉40.
二、用于载重汽车鼓式制动片的配方
配方1:纯酚醛树脂17.5,硫酸钡5,腰果壳油摩擦粉7,粉末丁腈2.5,氧化铝2.5,轻质碳酸钙5,轮胎粉3.5,石墨2,氧化铬绿1,蛭石3.5,铜纤维2.5,钢纤维12,石棉36。
配方2:胶料粉(酸醛树脂:硫酸钡:丁苯母胶:乌铬托品=40:40:4:4)32,铬铁矿粉2.5,棕刚玉0.2,铁黑3,轮胎粉4.5,废品破碎粉料7,炭黑1.5,鳞片石墨4,水泥3,硬质酸锌0.5,铜纤维1.5,石棉40。
配方3:纯酚醛树脂15,硅灰石粉10,锆英石粉1,重晶石粉10(永福盛源矿粉厂的),轮胎粉6,氟化钠3,,粉末丁腈1,鳞片石墨2,蛭石粉2,钻屑粉8,炭黑1,硬酯酸锌1,硅灰棉5,石棉35。
三、用于汽车盘式制动片的配方:
配方1:胶料粉(酚醛树脂:硫酸钡:丁苯母胶:乌洛托品=40:40:4:4)34,钾长石粉7,轮胎粉5,鳞片石墨4,冰晶石粉9,铬铁矿粉4,炭黑1,硬酯酸锌0.5,棕刚玉0.25,石棉35。
配方2:(低温压制工艺专用)腰果壳油改性树脂18,钾长石粉5,轮胎粉3,硫磺1,石墨6,冰晶石粉7,铬铁矿粉2,炭黑0.5,棕刚玉0.25,硫酸钡20,石棉37。
参考文献:有机摩擦材料学
『陆』 胶粘剂中游离甲醛含量标准
参照GB 18583-2008《室内装饰装修材料 胶粘剂中有毒有害物质限量》规定水专基型胶粘属剂中有害物质限量值 游离甲醛含量 ≤1.0g/Kg。测定方法采用该标准附录A: 胶粘剂中游离甲醛含量的测定 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
『柒』 求酚醛树脂、脲醛树脂配方,脲醛树脂甲醛气味太大,如何除去游离甲醛
楼主你好;如果您想在制作脲醛树脂的工艺上来降低甲醛气味,我可以很负责任的对你说,用氨水,氨水量越大,制作出来的脲醛树脂的甲醛气味就越小,但是不能加过量,如果过量,会导致脲醛树脂不耐水煮,冷压或者热压开胶,严重的会发生一些经过小雨淋后开胶的现象,从而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那么,什么是氨水呢。其实,氨水是氨在稀释后产生的一种液体,在我们这边称【稀释氨液】价格在每吨400RMB~550RMB左右,一般氨水分为两种,分别是含氮和无氮,建议楼主最好使用无氮,用起来比较安全,含氮的那一种在向反应釜里加入的时候,会产生大量气体,严重的会溢锅,无氮的则不会,加入速度快了,也就是中间有一圈泡沫,但是高温的时候还是要加入慢一点,一般情况下是没有危险的。还有就是氨水的滴净,一般使用的氨水滴净在200~230左右。
那么怎样才能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降低甲醛味道呢,我现在给楼主做一个比例,您可以按照比例来计算您现在制作的脲醛树脂需要加入多少氨水。
比例;甲醛1000公斤(1吨)=氨水150公斤,如果楼主的反应釜里使用的甲醛是1500公斤,那么计算的方法是1500除以1000等于1.5,然后1.5乘以150等于225,这样就算出来楼主一共需要加入多少的氨水量了,当然,氨水是分次加入的,我们的加入方法是第一次100,第二次25,第三次25.按照刚才所算出来的数字来进行分次加入的话,那么第一次应该加入150,第二次应该加入37.5,第三次应该加入37.5。
以上的算法,我只是举个例子,其目的是让你知道计算的方式,可不是让你按照我现在计算出来的数量来加的哦,呵呵。至于在什么时候,或者说温度在多少的时候加入,这就牵扯到工艺方面了,不能透露的。。。。。。不好意思了,楼主!
觉得可用,就是先试试,不勉强的哦,成功了,再来给我最佳答案吧!
『捌』 酚醛树脂中游离醛的含量只能减少不能根除的原因
该缩合反应是个可逆反应。
『玖』 刹车片中胶黏剂全部都是酚醛树脂吗
这个要看你是什么性质的胶黏剂,也有的用uv胶的,可能是丙烯酸酯和环氧树脂 。看用料,价格啥的。用哪种品牌的呢
『拾』 酚醛树脂中游离甲醛量是多少有没有一个大概的比例
酚醛树脂中甲醛的游离在理论上是100%
,增温增湿会加快游离速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