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滤芯资讯 > 超滤平板膜进泥什么原因

超滤平板膜进泥什么原因

发布时间:2022-05-10 07:23:53

超滤膜有干膜和湿膜之分,有什么差别啊

超滤膜有干膜和湿膜之分是指成品膜的出厂保存方式,我国生产的超滤膜多年生产工艺出厂时无论是平板膜,卷式膜,中空纤维膜,都必须湿态保存,膜面一旦干了,膜就会损坏,而进口超滤膜一般都是干膜,保存时间长

⑵ 有哪些因素影响MBR膜处理能力

影响来MBR工艺系统运行效源果的4个重要指标分别是污泥浓度(MLSS)、COD负荷、温度、pH,对其分别进行分析。1污泥浓度(MLSS)的影响:蔡岚岚等对污水处理厂好氧池与膜池中MLSS的变化及同期COD和NH3-N的去除效果的研究表明,尽管进水水质波动较大,但是MBR处理系统的出水水质非常稳定,对COD和NH3-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1.9%和98.1%。这是因为MBR反应池内维持了较高的污泥浓度,好氧池的平均MLSS为8.4g/L,膜池的平均MLSS可高达10.23g/L以上。随着MLSS的增高,微生物量也就增加,对水质水量的变化适应能力加强,抗冲击负荷能力变强。

⑶ 超滤膜主要有哪些优点和缺点

超滤膜主要具有以下优点:

1.回收率高,所得产品品质优良,可实现物料的高回效分答离、纯化及高倍数浓缩。系统制作材质采用卫生级管阀,现场清洁卫生,满足GMP或FDA生产规范要求。系统工艺设计先进,集成化程度高,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少,操作与维护简便,工人劳动强度低。

2.处理过程无相变,对物料中组成成分无任何不良影响,且分离、纯化、浓缩过程中始终处于常温状态,特别适用于热敏性物质的处理,完全避免了高温对生物活性物质破坏这一弊端,有效保留原物料体系中的生物活性物质及营养成分。

3.超滤设备系统能耗低,生产周期短,与传统工艺设备相比,设备运行费用低,能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4.操作简便,成本低廉,不需增加任何化学试剂,尤其是超滤技术的实验条件温和,与蒸发、冷冻干燥相比没有相的变化,而且不引起温度、pH的变化,因而可以防止生物大分子的变性、失活和自溶。在生物大分子的制备技术中,超滤主要用于生物大分子的脱盐、脱水和浓缩等。

超滤膜缺点:

超滤法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它不能直接得到干粉制剂。对于蛋白质溶液,一般只能得到10~50%的浓度。超滤膜的缺点是膜更换费用较高,技术设备投资很大。

⑷ 求助,MBR平板膜吸不出水,拉出来洗也不顶用,反冲洗,次氯酸钠洗膜也不管用,撑一天又不行,污水经过

MBR膜使用后怎么清洗?
第一、加强预处理。
预处理对MBR工艺来说及其重要。污水中含有很多杂质纤维和悬浮物,会堵塞在膜表面,从而减少膜的透水面积,引起膜污染。
安装小于1mm的细筛。在生物池的测流上安装细筛。在膜池里安装细筛。
第二、物理清洗。
用人工、机械或清水池的方法清洗。常见的方法为在线反冲洗。
在线冲洗:每天对膜进行水反洗,反洗压力大于0.1MPa,反洗时间根据膜厂家的要求确定,反洗水用膜出水。
第三、化学清洗。
用化学药剂对膜进行浸泡和清洗。
在线清洗:为延长MBR膜的清洗的周期,可考虑间隔3-6天在反洗时分别加入定量NaClO和HC1进行在线化学反洗,每次反洗3-5分钟,等药剂反洗入膜片后,再放置20-30分钟后才投入正常出水,在清洗过程中要持续曝气。
离线清洗:当操作负压超过0.05MPa时,需对MBR膜片及时进行离线清洗。清洗方法是将MBR膜片从膜架上取下,用清水对膜片表面进行冲洗,除去膜片表面附着的活性污泥。
再用定量NaClO和定量的NaOH溶液分别浸泡,杀死附着在膜表面的细菌,并除去附着在膜片表面的有机物和胶体物质。再用清水对膜片表面进行冲洗,装入膜池后还应对膜片进行2-3分钟的反洗,MBR膜片通量即可恢复。

⑸ 平板膜和微滤 超滤 纳滤膜有什么区别

平板膜是MBR膜的一种类型。

MBR是膜生物反应器的英文缩写,M即指膜,MBR膜是指膜生物反应器中使用的膜,满足膜生物反应器使用条件的膜产品都可以被称为MBR膜,MBR膜种类很多,常见的有中空纤维膜、管式膜、平板膜、陶瓷膜,按安装位置又可分为浸没式和外置式两种。


微滤:

微滤又称微孔过滤,是以多孔膜(微孔滤膜)为过滤介质,在0.1~0.3MPa的压力推动下,截留溶液中的砂砾、淤泥、黏土等颗粒和贾第虫、隐抱子虫、藻类和一些细菌等,而大量溶剂、小分子及少量大分子溶质都能透过膜的分离过程。


特点

微滤能截留0.1~1微米之间的颗粒,微滤膜允许大分子有机物和无机盐等通过,但能阻挡住悬浮物、细菌、部分病毒及大尺度的胶体的透过,微滤膜两侧的运行压差(有效推动力)一般为0.7bar。


原理

微滤的过滤原理有三种:筛分、滤饼层过滤、深层过滤。一般认为微滤的分离机理为筛分机理,膜的物理结构起决定作用。此外,吸附和电性能等因素对截留率也有影响。其有效分离范围为0.1-10μm的粒子,操作静压差为0.01-0.2MPa。


超滤(UF)

过滤精度在0.001-0.1微米,属于二十一世纪高新技术之一。是一种利用压差的膜法分离技术,可滤除水中的铁锈、泥沙、悬浮物、胶体、细菌、大分子有机物等有害物质,并能保留对人体有益的一些矿物质元素。是矿泉水、山泉水生产工艺中的核心部件。超滤工艺中水的回收率高达95%以上,并且可方便的实现冲洗与反冲洗,不易堵塞,使用寿命相对较长。超滤不需要加电加压,仅依靠自来水压力就可进行过滤,流量大,使用成本低廉,较适合家庭饮用水的全面净化。因此未来生活饮用水的净化将以超滤技术为主,并结合其他的过滤材料,以达到较宽的处理范围,更全面地消除水中的污染物质。


纳滤(NF)

过滤精度介于超滤和反渗透之间,脱盐率比反渗透低,也是一种需要加电、加压的膜法分离技术,水的回收率较低。也就是说用纳滤膜制水的过程中,一定会浪费将近30%的自来水。这是一般家庭不能接受的。一般用于工业纯水制造。

⑹ 为什么采用微错流方式工作的超滤膜可以一定程度降低膜污染

1、概述
通常所说的膜污染是指在MBR运行过程中,细胞混合液中的微生物菌群及其代谢产物、固体颗粒、胶体粒子、溶解性大分子等由于与膜存在物理化学作用、机械作用而引起在膜表面或膜内孔吸附、沉积造成膜孔径变小或堵塞,使膜产生透过流量和分离特性的不可逆变化的现象[1]。
膜污染根据污染物与膜的作用性质和来源可分为物理污染、化学污染、微生物污染三种。物理污染指原水中的大颗粒无机物(如常见的碳酸钙和硫酸钙,还有硫酸钡、锶及硅酸等结垢性物质)和部分难降解的大分子有机物、未溶解的蛋白颗粒等在膜表面沉积而形成滤饼的可逆性膜污染;化学污染指细菌胞外聚合物EPS、溶解性有机物及蛋白、多糖类粘性物溶解形成的微细胶体等物质在膜表面与膜发生了不可逆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无法消除的膜孔变小和堵塞;微生物污染是由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组成的粘泥(腐殖质、聚糖脂、微生物代谢产物)分层附着于膜表面,易造成膜不可逆阻塞的污染[3]。
从形态上对膜污染进行分类,使我们能更好地理解膜污染形成的空间层次。通常,膜污染从形成的形态上分为膜面凝胶层、污泥层和膜孔堵塞三种污染类型。膜面凝胶层污染(即滤饼),主要是水透过后被载留下来的部分活性污泥、胶体物质和部分浓缩的溶解性有机物,在过滤压差和透过水流的作用下,堆积在膜表面而形成的可逆性膜面污染。这类污染在闭端膜过滤中占有很大的比重(约80%~90%),且发展迅速,是膜污染水力控制的主要对象。污泥层污染是由膜表面滋生的大量的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组成的粘泥(粘性多糖类、多肽类和蛋白质分子等),在过滤膜表面形成的一层生物膜而造成膜通量减小的污染。膜孔堵塞污染主要是溶解性大分子有机物质(多为低分子量的肽类),如溶解性微生物产物(SMP)和胞外聚合物(EPS)透过凝胶层,被膜孔内表面吸附或结晶,从而堵塞孔道,使膜通量减少的一种不可逆污染,此类污染一般发展较为缓慢。一般来说,膜污染是由上述三种形态共同构成的,膜表面污泥层的沉积,凝胶层的增厚和膜内表面微生物的滋生是膜污染的主要原因,其中污泥沉积是膜污染的主要构成部分,而污泥颗料在膜表面沉积与否,与膜面液体错流流速、膜通量和污泥浓度等MBR运行条件密切相关。
2、膜污染的影响因素
尽管目前在膜污染机制方面还没有达成共识,但对不同的具体环境下膜污染影响因素可归纳为以下3个方面:微生物特性、运行条件与膜自身的结构性质,如图1-3所示,这些都会直接影响膜污染。

图1-3 膜污染影响因素
Fig.1-3 Influencing factor of membrane fouling
2.1微生物特性
生物反应器中污泥质量浓度(MLSS)对膜通量有显著影响。Fane等[2]早在1981年就报道膜污染与MLSS呈线性增长的关系,而后Shmizu等[23]研究发现,通量的下降同MLSS 的增加呈对数关系的。另一些研究者却认为污泥质量浓度本身并不影响过滤特性,真正的影响因素是污泥的特性、颗粒大小、表面电荷等[1]。
新近的研究发现微生物代谢产物包括胞外聚合物(EPS)和溶解性微生物产物(SMP)对膜污染有重要影响。EPS和SMP主要是微生物细胞分泌的黏性物质,成分复杂,包括多糖、蛋白质、脂类、核酸等高分子物质。一些学者认为EPS质量浓度与膜污染呈线性关系的,EPS减少40%,滤饼的流体阻力也相应地减少40%。WontaeLee等发现膜污染与蛋白质比例呈正比,同时蛋白质的表面特性能影响微生物絮体的表面特性[4]。近年来,以SMP为主要成分的溶解性物质对膜污染的影响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分置式膜-生物反应器中,循环泵产生的剪切力对污泥絮体有较强的破坏作用,致使污泥絮体释放出大量的SMP等溶解性物质,从而增加了膜污染,形成了很大的膜过滤阻力。Wisniewski C等用微滤膜过滤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污泥,考察不同膜面流速下污泥粒径分布和溶解性物质对膜污染的影响时,得出了溶解性物质引起的膜污染几乎构成了50%的膜过滤阻力[5]。
2.2运行条件
在一体式MBR中,曝气有两个作用:一是提供微生物所需的氧气,二是产生错流速率,减少膜面污泥层的形成。Hong S.P观察到在较高曝气量下产生的剪切力会加快污染物脱离膜的运动速度,并指出有临界曝气量存在。当超过它时,通量增加就不明显,而且太大的曝气量会提供过量的溶解氧,不利于反硝化作用[6]。Ueda等报道降低曝气量可能会增加膜过滤压差(TMP)作用,在短期运行中,降低曝气量可能会使初始通量恢复,但长期运行时,较低曝气量会导致混合液污染物质在膜面上的快速累积[7]。水力停留时间(HRT)和污泥停留时间(SRT)都不是直接引起膜污染的因素,只是二者的变化会引起反应器内污泥特性的改变,从而间接的对膜污染产生影响。
间歇出水可以有效地减少污染物在膜表面的沉积,在反应器的空曝气阶段,由于对料液的抽吸作用消失,膜表面的污染物质向主体料液中的反向运动占主导因素,气液两相流可以将已经沉积在膜表面的污染物质剪切下来,从很大程度上改善膜污染状况。空曝气时间越长,缓解膜污染的效果越好,但这样会引起膜利用率的下降和运行费用的升高,因此必须根据具体的情况综合考虑经济性的因素确定最佳的出水和空曝气的时间比。
2.3膜的结构和性质
膜的性质包括膜的材质、孔径大小、孔隙率、粗糙度、疏水性等,这些都会直接影响膜污染。膜孔径对膜污染的影响与进水的颗粒大小有关,目前大多数的MBR工艺采用011~014μm的膜孔径,完全截留以微生物絮体为主的活性污泥。Shimizu等研究了膜生物反应器中膜孔分布在0.01~1.6μm 的一系列膜的过滤性能,结果表明孔径分布在 0.05~0.2μm的膜具有最大的通量[8]。常采用的膜材料有陶瓷和聚合物,陶瓷膜机械性能好,寿命长,由于制造成本较高,工程中使用较多的是聚合物膜。Choo等研究结果表明在同样运行条件下,聚偏氟乙烯膜的污染趋势明显小于聚砜膜、纤维素膜,而且膜孔径在0.1μm附近时混合液对膜的污染趋势最小[9]。膜材料的憎水性对膜污染有很重要的影响,ChangI S等比较了憎水性超滤膜和亲水性超滤膜,得出憎水性超滤膜膜面更容易吸附溶解性物质,表现出更大的污染趋势[10]。
Shoji等研究表明,膜表面粗糙度的增加使膜表面吸附污染物的可能性增加,但同时也增加了膜表面的扰动程度,阻碍了污染物在膜表面的沉积。因此,粗糙度对膜通量的影响是两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可通过在膜表面形成动态膜来减小膜表面粗糙度,从而改善膜污染。
3、膜污染的控制方法
根据上文所提到的膜污染影响因素,目前国内外膜污染控制方法的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3.1 改善混合液特性
一方面,可以在工艺中增加相应的预处理组件,如预过滤去除胶体、固体悬浮物及铁锈等或改变溶液pH值等,以除去一些能与膜相互作用的溶质。另一方面,改善影响膜污染的污泥特性参数MLSS的可滤性和控制MLSS的浓度。改善MLSS的可滤性可以在混合液中投加絮凝剂如PAC,不仅可使混合液内的COD迅速降低,减轻膜的负担;还有助于污泥絮体相互聚集而形成体积更大、强度更高、黏性更小的污泥絮体,从而有效的减小EPS含量,提高混合液的可滤性、改善泥水分离性能、减缓滤饼层的形成。罗虹、顾平等[11]在投加粉末活性炭对膜阻力的影响研究中表明粉末活性炭具有改善混合液的性质和膜表面泥饼层结构的作用,投加粉末活性炭是提高和维持膜通量的有效途径,并且可以降低运行费用。赵英、于丹丹等[12]在PAC投加量对MBR混合液性质及膜污染的影响中1g/L的PAC投加量足以改善混合液性质和减缓膜污染速率,投加量2g/L时反而回引起不可逆污染,加剧膜污染。目前有关活性炭粒径大小对膜污染的影响的报道比较少,有待进一步研究。
较高的污泥浓度可提高生物反应器的容积负荷,但混合液中过多的固体物质和溶解性代谢产物(SMP)容易在膜表面沉积,导致过滤阻力增加和膜通透量降低。相反,当污泥浓度太低时,微生物对SMP的吸附和降解能力减弱,使得混合液中的SMP浓度增加,从而容易被膜表面吸附形成凝胶层,导致过滤阻力增加,膜通量下降。张军[13]等研究表明,复合型MBR能维持较低的悬浮生物量浓度且保证高生物总量,从而有效地减缓膜过滤阻力的上升和膜堵塞.
生物强化技术(Bioaugmentation)又称生物增强技术,是通过向废水处理系统中投加筛选的优势菌种和基因重组合成的高效菌种,以强化原处理系统中生物反应的能力,达到对某一种和某一类有害物质的去除或某方面性能的优化目的,庞金钊等[14]在用MBR处理洗车废水过程中发现难降解有机物在反应器内累积,混合液的COD比进水COD高几倍,投加优势菌种来实现对难降解物的去除,能够有效减轻膜截留形成的膜污染。生物强化技术不仅可以促进对目标物的降解而且某些特定菌的投加还能抑制丝状菌膨胀,降低污泥产量和污泥黏度。投加EPS黏性小的优势菌,可以减缓膜污染。
3.2 优化膜生物反应器的运行条件
控制合理的曝气强度和抽吸时间可以有效地减少颗粒物质在膜面的沉积,减缓膜污染。膜面沉积层的去除效率可以通过提高空气流率或曝气强度来提高,而空气流率对沉积层的去除效率又受到流速标准差的影响,亦即空气流的紊流程度的影响[15]。通常曝气强度越大,膜面流速越高,但N.Devereux[16]等发现,膜面流速的增加使得膜表面污泥层变薄,有可能造成不可逆污染,因此控制合理的曝气强度可以有效的减缓膜污染。如果膜面沉积较严重,应该停止出水进行空曝,空曝是去除膜面沉积层的有效方法之一。除了控制合理的曝气强度外还包括错流过滤、定期的反冲或反吹和控制混合液的温度等措施。Magra和Itoh的实验结果表明,温度的变化会引起污水粘度的变化,温度升高1℃可以使膜的通水量增加2%,但升高温度会直接影响膜本身的寿命,同时对微生物的生长也产生影响,因此如果情况允许,膜生物反应器应尽量在常温下运行[6]。
3.3 膜材料的选择
膜的亲疏水性、荷电性会影响到膜与溶质间的相互作用大小,通常应选用孔径适合,孔隙率高,带有负电,亲水性的膜,自然憎水性的膜要进行膜面改性。膜面改性是在膜表面引入亲水基团,或用复合膜手段复合一层亲水性分离层,或用阴极喷镀法在膜表面镀一层碳[17]。J.Pieracci等研究表明,改性后的膜可以增加 25%的膜通量,减少 49%的生物污染[18]。目前,膜面改性和形成动态膜的防治技术应值得注意。
3.4 膜的清洗
尽管采用合理的设计、操作等措施减缓膜污染,但长期使用后膜表面还可能产生沉积和结垢,使膜孔堵塞,膜出水量下降,因此对污染膜进行定期的清洗是必要的。常用的方法有物理清洗、化学清洗、超声波清洗以及上述方法的综合技术。物理清洗的方法主要有空曝气、高流速水冲洗、海绵球机械擦洗、反冲洗、反向脉冲和电泳等。化学清洗主要是酸洗和碱洗,酸类清洗剂(常用浓硫酸和盐酸等)可以溶解并去除矿物质和盐类,而碱洗(常用次氯酸钠和氢氧化钠等)可以有效地去除蛋白质等有机污染物及膜内微生物,一般两者结合使用效果更好。超声波能够在清洗溶液中形成极大的扰动,并伴有强大的冲击波和微射流,能与污染膜充分接触和作用,较常规的物理清洗方法更好,能够使膜通量恢复54%[19],与超声波结合的化学清洗效果一般要优于常规化学清洗。采用曝气清洗、超声波清洗、NaClO碱洗、HCl酸洗可有效地使污染膜的通量恢复。黄霞等[20]对污染膜进行物理和化学清洗试验表明,常规物理清洗可使滤饼层大部分脱落,但对膜过滤性能的恢复效果较差,碱洗对膜过滤性能的恢复作用显著,这表明有机污染对膜阻力的贡献最大。
3.5 其他
在膜过滤设计中,还应注意减少设备结构中的水流死角,以防止滞留物在此变质,扩大膜污染。为防止污泥在中空纤维丝间淤积,中空纤维膜应制成平板状(而不是成束设计),然后组装成矩形,且底部曝气(兼有气水剧烈冲刷膜表面的作用),这些都可有效地防止膜污染,延长膜的清洗周期[6]。如果膜长期停止使用(5d以上),在保养时需用0.5%甲醛溶液浸泡,膜的保养原则是保持膜的湿润并针对膜的种类采取不同的方法,如聚砜中空纤维膜须在湿态下保存,并以防腐剂浸泡。
在水资源日益短缺的今天,膜生物反应器作为一种新型的废水处理技术,特别是在污水资源化的进程中,倍受国内外的普遍关注。但是膜污染仍然是影响膜生物反应器大范围推广的主要障碍之一,因此研究膜污染,研发抗污染的膜生物反应器是目前急需的。相信随着膜污染机理及防治方面研究的不断深入,膜质量的提高,膜污染控制方法的不断完善,膜生物反应器将会更好地应用和推广。
目前,有关投加粉末活性炭控制膜污染的研究和报道较多,但投加颗粒活性炭以及活性炭的投加量的文献很少,本课题重点研究活性炭粒径大小及投加量对减缓膜污染的影响,具有很强的实用意义,对控制膜污染、促进膜生物反应器的实际应用起到较重要的作用。

⑺ MBR工艺中平板膜处理怎么样

平板膜的特点:


平板膜材质:

膜材料为聚偏氟乙烯(PVDF)

PET无纺布作为基层

高化学稳定性

相对于中空纤维膜具有高抗污性(较少的化学清洗、易于维护)

高物理强度

⑻ 平板膜需要频繁更换吗

MBR平板膜不需频繁更换,因为

  1. 通常膜生物反应器工艺中使用到的MBR平板膜运行还是非常稳定的,一般不用将膜从膜组件中拿出来来进行保养维护。但是如果遇到严重的运行错误,比如MBR平板膜被大的颗粒物划伤,这样可能会使得MBR平板膜受到严重污染和损伤,虽然多次浸泡清洗,出水水质任然达不到要求。这时候就需要把膜从膜组件中拿出来进行更换了。

  2. mbr膜的更换周期是多久?这个主要要看你的实际情况。你怎么去使用,进水水质、操作、维护、保养等等因素都会影响到mbr膜的更换周期。据调查用的好的用户有4-5年,2-3年的也有,只要稍加注意一点一般来说反渗透都是可以使用3-5年的


如何判断MBR平板膜是否需要更换?

1、检查各膜组件在特定压差下,流量是否有明显变化。如果流量比起初设计流量低于20%以上,则判断为膜组件损坏,需要更换。

2、一般来说,东丽平板膜受损可能性较小,大部分情况为部分区域损坏,这时需要将受损的膜片更换掉,只需要把整个MBR平板膜拆卸下来,换上新的膜片即可,但是特别注意不要弄丢任何隔离片,密封片和其他部件。

⑼ 卷式超滤膜与平板超滤膜的区别

卷式超滤膜来与平板超滤自膜都是超滤膜,只是作用不一样。超滤技术是一种广泛用于水的净化,溶液分离、浓缩,以及从废水中提取有用物质,废水净化再利用领域的高新技术。特点是使用过程简单,不需加热,能源节约,低压运行,装置占地面积小。广泛应用于纯水及超纯水设备、医用无菌无热原水设备、工业用饮料、饮用水、矿泉水净化、工业分离、浓缩、提纯、工业废水处理、电泳漆,电镀含油废水处理。

⑽ 今天听有人叫MBR帘式膜是平板膜,不是一样的吧

  1. 在污水处理中最长应用的就是mbr膜和平板膜了,但是很多用户对于其两者的区别不大清楚,很多用户都以为MBR膜就是平板膜。其实这是错误的,mbr膜是帘式的,而平板膜则是平板式的。

  2. MBR帘式膜并不是平板膜,MBR帘式膜全称叫MBR中空纤维帘式膜,是帘式型的,带内衬,材质是PVDF。平板膜和帘式膜不一样。帘式膜效果更好一点,出水水质良好稳定,水通量也大,使用寿命一般在3-5年

平板膜的特点:

很高的耐污堵能力

不需要反洗

不需要离线清洗

操作简单,稳定性好

没有因为断丝造成的泄露可能

较少的压力损失(可以利用重力进行运转)

更高的通量

易于维护

较少的化学清洗(采用空气进行有效的清洗)

在线清洗

MBR膜特点:

1、能够有效地进行固液分离,分离效果远好于传统的沉淀池,出水水质良好,出水悬浮物和浊度接近于零,可直接回用,实现了污水资源化;

2、膜的高效拦截作用使微生物完全截流在反应器内,实现了反应器水力停留时间(HRT)和污泥龄(SRT)的完全分离,使运行控制更加灵活稳定;

3、反应器内的微生物浓度高,耐冲击负荷能力强;

4、有利于增殖缓慢的硝化细菌的截流、生长和繁殖,系统硝化效率得以提高,使MBR系统具有的脱氮、除磷功能优于传统的生物处理的工艺;

5、污泥龄长。膜分离使污水中的大分子难降解成分,在体积有限的生物反应器内有足够的停留时间,大大提高了难降解有机物的降解效率。反应器在高容积负荷、低污泥负荷、长泥龄下运行,可以有效减少污泥排放;

6、省去二次沉淀池,节省占地;

7、系统采用PLC控制,可实现全自动化控制。

平板膜材质:

膜材料为聚偏氟乙烯(PVDF)

PET无纺布作为基层

高化学稳定性

相对于中空纤维膜具有高抗污性(较少的化学清洗、易于维护)

高物理强度

MBR膜材质:

膜材料:PVDF

集水管口:UPVC

粘结材料:环氧树脂

集水管材料:ABS

阅读全文

与超滤平板膜进泥什么原因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渔船油污水怎么处理 浏览:764
没有工具怎么拆卸滤芯 浏览:816
城市污水管道图例 浏览:186
云南省污水处理规划 浏览:22
临淄污水单位 浏览:696
污水泵为什么不能用电机 浏览:523
饮水机的出口漏水怎么调 浏览:174
环氧树脂128S与E51的区别 浏览:814
机油滤芯漏油怎么维修 浏览:340
家庭净水器的电池多少钱 浏览:141
如何提高污水处理厂的经济效益 浏览:149
速腾立式饮水机多少钱一台 浏览:351
什么东西能代替除垢剂 浏览:604
人生模拟器怎么提升颜 浏览:214
脱模剂冲洗废水处理 浏览:445
一个净化器是什么 浏览:384
柠檬酸除垢剂可以对人有危害吗 浏览:941
绍兴污水净化工程哪里有 浏览:973
apache过滤掉url非法参数 浏览:823
纯净水的储存温度是多少 浏览: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