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水质检测氨氮值多少为正常,水质检测指标有哪些
水质检测氨氮值多少为正常视情况而定。水体正常水质氨氮应<0.2mg/L,氨氮废水排放标准限值范围为0.02mg/L-150mg/L。氨氮检测方法通常有纳氏比色法、苯酚-次氯酸盐比色法和电极法等。人工合成的化学肥料是水体中氮营养元素的主要来源,随着石油、化工、食品和制药等工业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生活污水和垃圾渗滤液中氨氮的含量急剧上升。
一、水质检测氨氮值多少为正常
1、水质检测氨氮值多少为正常要根据情况决定。水体正常水质氨氮一定要<0.2mg/L,氨氮废水排放标准限值范围为0.02mg/L-150mg/L。氨氮是以氨或铵离子形式存在的化合氮,也就是在水中以游离氨(NH3)和铵离子(NH4+)形式存在的氮,氨氮会导致水富营养化现象产生,是水体中的主要耗氧污染物,对鱼类及某些水生生物有一定危害。
2、氨氮检测方法主要有纳氏比色法、苯酚-次氯酸盐(或水杨酸-次氯酸盐)比色法和电极法等。纳氏试剂比色法的操作具有简单、灵敏等特点,但是要注意,水中的钙、镁和铁等金属离子、硫化物、醛和酮类、颜色,以及浑浊都会干扰测定,使用该方法时一定要做相应的预处理。
3、人工合成的化学肥料是水体中氮营养元素的主要来源,大量没有被农作物利用的氮化合物大部分都会被农田排水和地表径流带入到地下水和地表水中。目前随着石油、化工、食品和制药等工业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市生活污水和垃圾渗滤液里面的氨氮含量也在急剧上升。
二、水质检测指标有哪些
1、水体的颜色色度:国家规定饮用水的色度一定要小于15°。
2、臭味程度:有机物如果存在于水体中会导致臭味产生,主要原因是原水水质改变以及处理不充分。
3、浑浊度:一般浑浊度越高,说明水体中的有机物、病毒、细菌等的微生物含量就会越高,消毒杀菌效果也就越差;反之微生物含量越少,就说明消毒杀菌效果越好。
4、肉眼可见物:一般肉眼可见的水里面悬浮的物质、水中存在的垃圾,就说明水质很差。
5、化学需氧量:化学氧化剂在氧化有机污染物的过程中,所需氧量被称为化学耗氧量,一般化学耗氧量越高,则说明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越多。
6、余氯:污水经过加氯消毒并反应一定时间后,留在水中的有效氯量则被称为余氯,加氯消毒可以保证供水水质。
7、细菌数量:一般水中含有很多种细菌,而且来源特别广泛,国家规定饮用水含细菌标准为1毫升水中细菌总数应少于100个。
8、总大肠菌群:检测情况可说明水中是否含有粪便污染,以及污染的程度。
9、耐热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可以反映食物受人和动物粪便污染的程度,和总大肠菌群一样也是水体粪便污染的指示菌。
② 水质常规9项指标是什么
内容如下:
1、色度
饮用水的色度如大于15度时多数人即可察觉,大于30度时人感到厌恶。标准中规定饮用水的色度不应超过15度。
2、浑浊度
为水样光学性质的一种表达语,用以表示水的清澈和浑浊的程度,是衡量水质良好程度的最重要指标之一,也是考核水处理设备净化效率和评价水处理技术状态的重要依据。浑浊度的降低就意味着水体中的有机物、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含量减少,这不仅可提高消毒杀菌效果,又利于降低卤化有机物的生成量。
3、臭和味
水臭的产生主要是有机物的存在,可能是生物活性增加的表现或工业污染所致。公共供水正常臭味的改变可能是原水水质改变或水处理不充分的信号。
4、肉眼可见物
主要指水中存在的、能以肉眼观察到的颗粒或其他悬浮物质。
5、余氯
余氯是指水经加氯消毒,接触一定时间后,余留在水中的氯量。在水中具有持续的杀菌能力可防止供水管道的自身污染,保证供水水质。
6、化学需氧量
是指化学氧化剂氧化水中有机污染物时所需氧量。化学耗氧量越高,表示水中有机污染物越多。水中有机污染物主要来源于生活污水或工业废水的排放、动植物腐烂分解后流入水体产生的。
7、细菌总数
水中含有的细菌,来源于空气、土壤、污水、垃圾和动植物的尸体,水中细菌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其包括病原菌。我国规定饮用水的标准为1ml水中的细菌总数不超过100个。
8、总大肠菌群
是一个粪便污染的指标菌,从中检出的情况可以表示水中有否粪便污染及其污染程度。在水的净化过程中,通过消毒处理后,总大肠菌群指数如能达到饮用水标准的要求,说明其他病原体原菌也基本被杀灭。标准是在检测中不超过3个/L。
9、耐热大肠菌群
它比大肠菌群更贴切地反应食品受人和动物粪便污染的程度,也是水体粪便污染的指示菌。
③ 水质检验中各项数据的正常指标是多少
pH(酸度) pH值反映水的酸碱性质,天然水体的pH一般在6~9之间,决定于水体所在环境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饮用水的适宜pH应在6.5~8.5之间。生活污水一般呈弱碱性,而某些工业废水的pH值偏离中性范围很远,它们的排放会对天然水体的酸碱特性产生较大的影响。大气中的污染物质如SO2、NOx等也会影响水体的pH,但由于水体中含有各种碳酸化合物,它们一般具有一定的缓冲能力。
SS灼烧后残留的悬浮物的重量则是固定性悬浮物,它代表了悬浮物中无机物的含量。可用一关系式表示为:水中悬浮物=水中挥发性悬浮物+水中固定性悬浮物悬浮物包括肉服可看得见的,粒径较大的颗粒物和粒径较小的颗粒物。前者的粒径通常大于0.1微米,这些悬浮物在重力或浮力的作用下,经过一定的时间后,可与水分离。而后者的粒径比较小,粒径在0.001~0.1微米之间,这类颗粒也称为胶体颗粒。胶体颗粒在水中比较稳定,会产生丁达尔现象,不易产生沉淀。通常胶体颗粒表面都带有正电荷或负电荷,是水产生浑浊的主要原因。
有机物含量1) 生化需氧量(BOD-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生物化学需氧量简称生化需氧量,它是一个反映水中可生物降解的含碳有机物的含量多少以及排入水体后产生耗氧影响的指标。生化需氧量不反映具体有机物的含量,只是间接地反映出能为微生物分解的有机物的总量。在有氧的情况下,有机物生化分解好氧的过程很长,通常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亦称碳化阶段):主要是有机物被转化为无机的CO2、H2O和NH3的过程,碳化阶段消耗的氧量称为碳化需氧量,用BODu表示。第二阶段(亦称硝化阶段):主要是氨在硝化细菌作用下进一步被氧化为亚硝酸根和硝酸根的过程,硝化阶段的耗氧量称为硝化需氧量,用NODu表示。一般有机物在20℃条件下,需要20天才能完成第一阶段的氧化分解过程,20天的生化需氧量可以BOD20表示。如此长的测定时间很难在实际工作中应用,目前世界各国均以5天(20℃)作为测定BOD的标准时间,所测得的数值以BOD5表示。对一般有机物,BOD5约为BOD20的70%。(2) 化学需氧量(COD-Chemical Oxygen Demand)化学需氧量是指在规定条件下用化学氧化剂(K2Cr2O7或KMnO4)氧化分解水中有机物时,与消耗的氧化剂当量相等的氧量(mg/L)。如果废水中各种成分相对稳定,那么COD与BOD之间应有一定的比例关系。一般说来,CODCr>BOD20>BOD5>CODMn,其中BOD5/CODCr可作为废水是否适宜生化法处理的一个衡量指标。比值越大,该废水越容易被生化处理。—般认为BOD5/CODCr大于0.3的废水才适宜采用生化处理。3)总需氧量(TOD-Total Oxygen Demand)有机物中的主要元素是C、H、O、N、S,在高温下燃烧后,将分别产生CO2、H2O、NO2和SO2,所消耗的氧量称为总需氧量TOD,TOD的值一般大子COD的值。(4)总有机碳(TOC-Total Organic Carbon)有机物都含有碳,通过测定废水中的总含碳量可以表示有机物含量。总有机碳(TOC)的测定方法:是向氧含量已知的氧气流中通入定量的水样,并将其送入以铂为触媒的燃烧管中,在900℃高温下燃烧,用红外气体分析仪测定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CO2量,再折算出其中的含碳量,就是总有机碳TOC值。为排除无机碳酸盐的干扰,应先将水样酸化,再通过压缩空气吹脱水中的碳酸盐。TOC的测定时间也仅需几分钟。
溶解氧(DO-Dissolved Oxygen)溶解氧是指溶解于1升水中的分子氧的含量,用毫克(氧)/升表示。它是衡量水体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是水环境监测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指标。在没有污染的水体中,溶解氧是处于饱和状态的。例如,一个大气压下,温度为0℃的淡水中溶解氧的含量是10毫克/升,海水中的溶解氧含量约为淡水溶解氧含量的80%。
氮、磷等植物性营养物质氮、磷等物质主要来自于人、动物的排泄物,以及一些工厂排放的废水中(如化肥厂、食品厂所排出的废水中均含有氮、磷),属植物性营养物质,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现象的主要因素之一。针对氮、磷的污染问题我国制定了严格的排放规定。如从1998年开始,城市污水处理厂磷的排放量不得超过1.0毫克/升。此外,对各工业企业污水中磷的排放也作出了相应的规定。
有毒物质废水中的毒物可分为无机毒物、有机毒物和放射性物质等三类。大量有毒物质排入水体,将危及鱼类等水生生物的生长以及人类的健康。在各类水质标准中,对主要毒物均规定了浓度限值。
大肠菌群数
④ 水质监测中常见的监测指标有哪些
水是生命之源,人类在生活和生产活动中都离不开水,生活饮用水水质的优劣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科学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饮用水的水质要求不断提高,饮用水水质标准也相应地不断发展和完善。由于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的制定与人们的生活习惯、文化、经济条件、科学技术发展水平、水资源及其水质现状等多种因素有关,不仅各国之间,而且同一国家的不同地区之间,对饮用水水质的要求都存在着差异
检测范围
污水、纯水、海水、渔业水、泳池用水、中水、瓶装纯净水、饮用天然矿泉水、冷却水、农田灌溉水、景观用水、生活饮用水、地下水、锅炉水、地表水、工业用水、试验用水等。
水质常规指标
微生物指标(4项):总大肠菌群、大肠埃希氏菌、耐热大肠菌群、菌落总数
毒理指标(15项):砷、硒、四氯化碳、镉、氰化物、溴酸盐、铬、氟化物、甲醛、铅、硝酸盐、亚氯酸盐、汞、三氯甲烷、氯酸盐
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17项):色度、铁、溶解性总固体、浑浊度、锰、总硬度、臭和味、铜、耗氧量、肉眼可见物、锌、挥发酚类、水溶液酸碱度、氯化物、阴离子合成洗涤剂、铝、硫酸盐
放射性指标(2项):总ɑ放射性、总β放射性
饮用水消毒剂指标(4项):氯气及游离氯制剂、臭氧、一氯胺、二氧化氯
检测指标
1、色度:饮用水的色度如大于15度时多数人即可察觉,大于30度时人感到厌恶。标准中规定饮用水的色度不应超过15度。
2、浑浊度:为水样光学性质的一种表达语,用以表示水的清澈和浑浊的程度,是衡量水质良好程度的最重要指标之一,也是考核水处理设备净化效率和评价水处理技术状态的重要依据。浑浊度的降低就意味着水体中的有机物、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含量减少,这不仅可提高消毒杀菌效果,又利于降低卤化有机物的生成量。
3、臭和味:水臭的产生主要是有机物的存在,可能是生物活性增加的表现或工业污染所致。公共供水正常臭味的改变可能是原水水质改变或水处理不充分的信号。
4、肉眼可见物:主要指水中存在的、能以肉眼观察到的颗粒或其他悬浮物质。
5、余氯:余氯是指水经加氯消毒,接触一定时间后,余留在水中的氯量。在水中具有持续的杀菌能力可防止供水管道的自身污染,保证供水水质。
6、化学需氧量:是指化学氧化剂氧化水中有机污染物时所需氧量。化学耗氧量越高,表示水中有机污染物越多。水中有机污染物主要来源于生活污水或工业废水的排放、动植物腐烂分解后流入水体产生的。
7、细菌总数:水中含有的细菌,来源于空气、土壤、污水、垃圾和动植物的尸体,水中细菌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其包括病原菌。我国规定饮用水的标准为1ml水中的细菌总数不超过100个。
8、总大肠菌群:是一个粪便污染的指标菌,从中检出的情况可以表示水中有否粪便污染及其污染程度。在水的净化过程中,通过消毒处理后,总大肠菌群指数如能达到饮用水标准的要求,说明其他病原体原菌也基本被杀灭。标准是在检测中不超过3个/L。
9、耐热大肠菌群:它比大肠菌群更贴切地反应食品受人和动物粪便污染的程度,也是水体粪便污染的指示菌
⑤ 碧云泉原水和净水值是什么意思
碧云泉是一家生产和销售净水设备的公司,其产品包括家用净水器、商用净水器等。
碧云泉原水和净水值是用来描述水质的两个指标。原水是指未经过任何处理的水,其水质可能受到自然环境、工业污染、农业排放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可能存在各种污染物和微生物。净水值是指经过净水设备处理后的水的水质指标,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总溶解固体(TDS):反映水中溶解性固体的总量,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
2. 总氮(TN):反映水中氮的含量,主要来自生活污水和农业排放等。
3. 总磷(TP):反映水中磷的含量,主要来自生活污水和农业排放等。
4. pH值:反映水中酸碱度的指标,对人体健康和水生生物有影响。
5. 余氯(CL2):反映水中余氯的含量,对人体健康有影响。
6. 浊度(TURBIDITY):反映水中悬浮物的含量,对水的透明度和美观度有影响。碧云泉的净水设备可以去除水中的各种污染物和微生物,提高水的质量,使其更适合饮用和使用。因此,了解原水和净水值的指标可以帮助消费者了解水质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净水设备。
⑥ 广东居民日常的生活污水cod浓度
广东居民日常的生活污水cod浓度:要求150以下。
生活污水处理过程中,对水质COD的监测浓度大致可分为4个范围:
①较高浓度的原水,COD约为1000mg/L。
②处理后的中等浓度出水,COD约为500mg/L。
③处理后的低浓度出水,COD约为150mg/L。
④处理后基本达标的出水,COD约为30mg/L。
居民日常的生活污水cod浓度处理问题:
广东城市污水处理工艺一般根据城市污水的利用或排放去向并考虑水体的自然净化能力,确定污水的处理程度及相应的处理工艺。处理后的污水,无论用于工业、农业或是回灌补充地下水,都必须符合国家颁发的有关水质标准。
现代污水处理技术,按处理程度划分,可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处理工艺。污水一级处理应用物理方法,如筛滤、沉淀等去除污水中不溶解的悬浮固体和漂浮物质。
广东居民日常污水二级处理主要是应用生物处理方法,即通过微生物的代谢作用进行物质转化的过程,将污水中的各种复杂的有机物氧化降解为简单的物质。生物处理对污水水质、水温、水中的溶氧量、pH值等有一定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