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简述无机物污染的主要来源及其危害
(1)悬浮物污染。生活污水、农业污水、化工、建筑等工业废水中都有悬浮污染物,这些污水排入水体后除了是水体变得浑浊,影响水生植物虽微光合作用以外,还会吸附有毒物质、重金属、农药等,形成危害更大的复合污染物沉入水底。
(2)耗氧有机物污染。生活污水和某些工业废水中含有糖、蛋白质、氨基酸、酯类、纤维类等有机物质以悬浮状态或溶解状态存在于水中,耗氧有机物本身无毒性,排入水体中后能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分解成无机物,在分解分解过程中消耗氧气,使水体中的溶氧量减少,如果溶氧量较低,将严重影响鱼类和水生生物的生存。
(3)植物性营养物污染。植物性营养物主要是指含氮磷等植物所需要营养物的无机有机化合物,如氨氮、硝酸盐、亚硝酸盐、磷酸盐等。这些污染物排入水中容易引起水中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的大量繁殖,形成富营养化污染。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水体衰老的现象。除了会造成饮用水的异味外,严重时会使水中溶解氧气下降,鱼类大量死亡,甚至会造成湖泊干涸灭亡。
(4)重金属污染。主要来源于采矿和冶炼过程、工业废弃物、制革废水、纺织厂废水、生活垃圾(如电池、化妆品)。这些重金属对人、畜有直接的生理毒性。
(5)酸碱污染。酸碱污染来源:化工、印染、造纸、制碱、金属加工、冶炼等工业。酸碱污染是水体污染中存在的普遍现象,酸碱废水排入水体后。pH值发生变化,消灭或抑制水体中生物的生长妨碍水体自净,还可腐蚀船舶。若天然水长期遭受酸、碱污染,将使水质逐渐酸化或碱化,从而对正常生态系统产生影响。
(6)油类污染。油类污染是指含油废水水面存在的油膜阻碍大气中的氧向水体转移,致使水体得不到氧,妨碍了水生生物的光合作用,使水生生物因缺氧而死亡。石油类物质分解也需要氧气,会造成水体缺氧,使鱼类呼吸困难甚至死亡。
(7)难降解有机物污染。它们大多是人工合成的有机物。人工合成的化学品大量使用和生产造成危害性很大的大量难以生物降解的化学品以废水形式排入环境。
(8)放射性物质污染。放射性物质主要来自核反应废弃物。放射性污染会导致生物畸变,破坏生物的基因结构及致癌等。核物质衰期很长,无法处理。
(9)热污染。热电厂等的冷却水是热污染的主要来源。这种废水直接排入天然水体,可引起水温升高,造成水中溶解氧减少,还会使水中某些毒物的毒性升高。水温升高对鱼类的影响最大,可引起鱼类的种群改变与死亡。
(10)病原体污染。生活污水、医院污水以及屠宰肉类加工等污水,含有各类病毒、细菌、寄生虫等病原微生物,流入水体会传播各种疾病。
水污染的来源有外源污染和内源污染,其中外源污染包括点污染和面污染。而内源污染主要是指在水体中积累下来自身能在一定环境发生物理化学作用造成水体二次污染的污染源。
❷ 含磷废水怎么处理
一、生物法
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Spector发现,微生物在好氧状态下能摄取磷,而在有机物存在的厌氧状态下放出磷。含磷废水的生物处理方法便是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完善起来的。
目前,国外常用的生物脱磷技术主要有3种:
1、向曝气贮水池中添加混凝剂脱磷;
2、利用土壤处理,正磷酸根离子会与土壤中的Fe和Al的氧化物反应或与粘土中的OH-或SiO22-进行置换,生成难溶性磷酸化合物;
3、活性污泥法,这是目前国内外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类生物脱磷技术。
生物除磷法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没有化学沉淀法污泥难处理的缺点,且不需投加沉淀剂。对于二级活性污泥法工艺,不需增加大量设备,只需改变运转流程即可达到生物除磷的效果。
但要求管理较严格,为了形成VFA,要保证厌氧阶段的厌氧条件。
二、化学沉淀法
通过投加化学沉淀剂与废水中的磷酸盐生成难溶沉淀物,可把磷分离出去,同时形成的絮凝体对磷也有吸附去除作用。
常用的混凝沉淀剂有石灰、明矾、氯化铁,石灰与氯化铁的混合物等。影响此类反应的主要因素是pH、浓度比、反应时间等。
三、生物强化除磷
生物强化除磷中的聚磷菌利用比较普遍,目前也是生物除磷的主要研究方向。
聚磷菌也叫做摄磷菌、除磷菌,是传统活性污泥工艺中一类特殊的细菌,在好氧状态下能超量地将污水中的磷吸入体内,使体内的含磷量超过一般细菌体内的含磷量的数倍,这类细菌被广泛地用于生物除磷。
其原理为:在厌氧条件下,除磷菌能分解体内的聚磷酸盐而产生ATP,并利用ATP将废水中的有机物摄入细胞内,以聚b-羟基丁酸等有机颗粒的形式贮存于细胞内,同时还将分解聚磷酸盐所产生的磷酸排出体外。
而好氧条件下,除磷菌利用废水中的BOD5或体内贮存的聚b-羟基丁酸的氧化分解所释放的能量来摄取废水中的磷,一部分磷被用来合成ATP,另外绝大部分的磷则被合成为聚磷酸盐而贮存在细胞体内。
四、吸附法
20世纪80年代,多孔隙物质作为吸附剂和离子交换剂就已应用在水的净化和控制污染方面。黄巍等人以粉煤灰作为吸附剂,对含磷50~120mg/L模拟废水脱磷的规律特征进行了研究。
研究表明粉煤灰中含有较多的活性氧化铝和氧化硅等,具有相当大的吸附作用,粉煤灰对无机磷酸根不是单纯吸附,其中CaO、FeO、Al2O3等可以和磷酸根生成不溶或直溶性沉淀现象,因而在废水处理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五、其他的除磷方法
邹伟国等研究的新型双污泥脱氮除磷工艺系统处理生活污水取得成功。传统的脱氮除磷工艺多采用单污泥系统,因此存在着硝化和除磷泥龄之间的矛盾,将活性污泥法与生物膜法相结合,可解决这个问题。
实验结果表明,该工艺对PO43-的去除率达到了90%,处理效果稳定,对水质的适应能力很强。
陈滢等进行了低溶解氧SBR除磷工艺的研究。
该方法要注意的是污泥负荷对COD去除率和除磷效果的影响较大,因此要选择合适的污泥负荷。污泥负荷过高时会导致非丝菌污泥膨胀。
方茜等利用SBR法处理低碳城市污水取得进展,解决了处理碳、氮、磷比例失调(碳量偏低)城市污水如何保证氮磷高效去除的难点。
结果表明,利用此法处理广州地区低碳城市污水,出水有机物、氨氮及总磷均达标,且磷的释放量越大则出水磷总浓度就越低。实践证明,SBR法具有流程简单,不需要污泥回流,脱氮除磷效果好的特点。
❸ 某地有一池塘,生长着丰富的水生植物和多种鱼、虾.后来,由于化工厂将大量污水排入池塘中,使水质恶化,
(1)由信息可知,生长着丰富的水生植物和多种鱼、虾,由于污水的排入,水质恶回化,说明了池答塘的生态平衡遭到破坏;
(2)池塘的生态平衡遭到破坏是由于污水的排入,使化工厂对池塘的污染超过了池塘的自动调节能力;
(3)亚硫酸钠除去污水中的溴,反应生成硫酸钠和HBr,该反应方程式是:Na2SO3+Br2+H2O=Na2SO4+2HBr;
(4)设加入0.05mol/L的亚硫酸钠xL,由电子守恒可知,0.05mol/L×xL×(6-4)=0.012mol/L×5L×2×(1-0),解得x=1.2L,所以,需加入0.05mol/L的亚硫酸钠溶液1.2升才能将溴全部除去;
(5)使池塘恢复本来面目,应先保证不再排入污水,后使水中植物生长,即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化工厂的污染问题,首先要恢复的生物是水生植物.
故答为:(1)池塘的生态平衡遭到破坏;(2)化工厂对池塘的污染超过了池塘的自动调节能力;(3)Na2SO3+Br2+H2O═Na2SO4+2HBr;(4)1.2L;(5)化工厂的污染问题,水生植物.
❹ 化工废水对水生植物有哪些危害
化工废水直接流入渠道,江河,湖泊污染地表水,如果毒性较大会导致水生动植物的死亡甚至绝迹。
化工废水:纯净的水在经过使用后改变了原来的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成为了含有不同种类杂质的废水。化工废水就是在化工生产中排放出的工艺废水、冷却水、废气洗涤水、
设备及场地冲洗水等废水。这些废水如果不经过处理而排放,会造成水体的不同性质和不同程度的污染,从而危害人类的健康,影响工农业的生产。
化工废水的防治措施:
1、严格控制污染物的排放总量,继续削减工业污染,对钢铁、电力、化工、煤炭等重点污染行业推广废水循环闭路的零排放制度,切实加强对污染排放单位的审核和监督。
2、 加快建设节水型工业和节水型社会。进一步研究工业节水管理办法,规范企业节水范围,对水污染重点排放行业严格执行用水定额和节水标准。
3、大力推进城市污水处理与资源化。从根本上避免城市水环境继续恶化,另外还要完善城市排水系统,提高城市污水处理的技术水平。缺水城市在规划污水处理设施的同时要安排回用设施的建设,开展污水的深度处理。
4、发展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综合防治面源污染。今后主要推广有机肥,制定农药、化肥的减量计划,切实解决农业面源污染问题。
5、采取措施切实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6、科学合理地调配水资源,保证生态用水。开发利用水资源应以保护水环境功能为前提,兼顾水资源上、下流域的需求,要按照水资源可开发总量来发放许可证。
7、要优先保护饮用水源地的水质。要制定全国城市和农村饮用水源地的保护规定,在水源地保护区内严格限制各种开发活动。
8、要严格控制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我国农药的大量使用使得水体中持久性的有机污染物比例较高,对此要严格控制。
❺ 水污染治理现状
一、水污染源治理现状
70年代,我国的工业污染治理主要集中在点源上,以治理工业“三废”为主;80年代,通过调整不合理的工业布局、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结合技术改造,强化环境管理等措施,对工业污染进行了综合防治,并在小范围内开展了区域环境综合治理;进入90年代以来,在加强工业污染防治的同时,大规模开展了重点城市、流域的区域环境综合整治和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力争使部分城市和地区环境质量有所改善。国家确定的“三河”、“三湖”的水污染防治全面展开。
1998年度我国废水排放总量为395亿t,化学需氧量(COD)排放量为1499万t。分别比上年下降了5.0%和14.7%,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201亿t,化学需氧量排放量806万t,分别比上年降低了11.5%和24.9%;生活污水排放量194亿t,化学需氧量(COD)排放量693万t,分别比上年增加了2.6%和1.3%(表7-3)。
表7-31998年与1997年废水及化学需氧量排放对比
县及县以上工业和重点乡镇工业废水处理率和排放达标率分别为87.4%和65.3%,比上年分别提高了8.5%和10.9%。全国已建成并运行的城市污水厂266座,日处理能力1136万t,城市污水集中处理超过20%。
二、水污染治理技术现状
1.污水常规处理技术
污水处理技术,按其作用原理大体可分为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三类。物理法是利用物理作用使污染物在不改变其化学性质条件下从污水中分离的方法,如沉淀、过滤、气浮、吸附、蒸发等方法,多用于污水的预处理和后处理;化学法是利用化学反应作用来分离、回收污水中的污染物,或使其转化成无害物质的方法,如混凝法、中和法、氧化还原法、电解法等,多用于污染物浓度较高、毒性较大或微生物难以降解的工业污水处理;生物法则是利用微生物新陈代谢功能使污水中呈溶解和胶体状态的有机污染物降解并转化为无害物质的方法,多用于可生化性较好的有机污水的治理。生物法根据微生物对氧的需求可分为厌氧法和好氧法两大类,同时又根据生物絮体在反应器中的存在方式分为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两种。厌氧法多用于处理高浓度污水,好氧法则多用于处理较低浓度污水。
国内外污水处理工艺主要以生物法技术为主,原因在于生物法具有微生物来源广、种类多、繁殖力强、容易驯化和发生变异的特点,处理成本相对较低。特别是近些年来,随着对微生物净化机理和反应动力学认识的深入,生物法技术也更加成熟和完善,不仅净化效率和出水效果有了很大提高,运行成本也有了大幅度降低。我国污水处理虽然起步较晚,但在消化吸收国外技术基础上,通过积极的研究与开发,也已形成了一系列适合我国国情的新技术、新工艺。
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的污水处理工艺包括:好氧法中的传统活性污泥法、氧化沟法、A-B法、生物接触氧化法;厌氧法中的厌氧污泥床法、两相厌氧消化法;厌氧、好氧相结合的A-O法、A-A-O法等。
(1)传统活性污泥法。传统活性污泥法自1914年在英国曼彻斯特建成第一座试验厂以来已有80多年历史,通过多年生产实践中的不断完善,现已十分成熟,并在许多国家的大中型污水厂应用。其净化机理重点利用了微生物对数增长期的高活性,因此具有净化效率高的特点。
该工艺的优点是净化效率高,出水效果好;缺点是污泥产量大、脱氮除磷能力差,操作管理技术要求严,一旦疏与管理将引起活性污泥的异常现象(如生物中毒、污泥膨胀等),重新恢复需较长时间;因此该工艺目前已逐步被其它工艺取代。
土耳其安长拉污水处理厂,日处理水量76.5万t,运行参数如表7-4。我国北京(高碑店)城市污水厂、天津(纪庄子)城市污水厂也属此类。
表7-4土耳其安卡拉污水处理厂效果
(2)氧化沟法。氧化沟又称循环曝气池或氧化渠,50年代由荷兰卫生工程研究所开发,属活性污泥法的变种,净化机理也稍有不同。开发的目的在于满足污水处理要求的同时,使剩余污泥量进一步减少,从而降低污泥处理成本。原理是通过延长曝气反应时间,并采用环形循环曝气池,使污水在池内有一个较长的循环期,在距曝气器较近的区段溶解氧浓度高,微生物处于高活性期,有利于有机物的降解;在远离曝气区,溶解氧浓度偏低,微生物处于缺氧环境,有利于提高系统中污泥的自身消化和脱氮、磷能力。氧化沟法就其结构形式而言,又有许多变种,其中较典型的有奥拜尔式(orbal)、卡鲁塞尔式(cor-rousel)和交替式。
该工艺的优点是工艺流程简单,出水水质好,氮、磷去除率高,污泥产量少。缺点是污水停留时间长、基建投资大,同时由于该法采用表面转蝶曝气,水渠较浅,不仅曝气效率低,对环境温度要求也较高。
工程实例:河北省邯郸市桥东污水厂引进丹麦技术建成了一套三沟交替式氧化沟系统,水处理规模10万m3/d,各项运行指标均优于设计要求(表7-5)。北京燕山石化公司石油化工污水厂(6万m3/d)、昆明市兰花沟污水厂(5.5万m3/d)则分别采用的是奥拜尔式和卡鲁塞尔式氧化沟,运行效果也十分理想。
表7-5邯郸市污水处理厂运行效果
(3)A-B活性污泥法。A-B活性污泥法又称吸附-生物氧化法,是德国亚琛大学宾克教授于70年代中期,为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氮、磷和难降解有机物而设计的。该法按微生物反应原理将污水处理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A)为高负荷吸附合成段,第二段(B)为低负荷生物氧化再生段。通过分段,使每段中的生态系相对独立,避免生物间的相互干扰,可充分发挥不同生物群体自身的净化作用,提高系统的总体净化能力。在A段,由于微生物较强的吸附作用和自身合成能力,不仅能较高程度地去除可生物降解污染物,还可大量去除难降解污染物;在B段,由于在低负荷环境下运行,有利于消化菌和聚磷菌的繁殖,因此还可提高系统的脱氮、除磷能力。
该工艺的特点是:净化效率高、基建投资省、耐冲击能力强、出水水质好。缺点是工艺较复杂,运行管理不便。
工程实例:德国Krefeld污水处理厂,日处理污水2.4万m3/d,进水水质BOD5400mg/L、COD800mg/L、TKN45mg/L、TP10mg/L,其处理结果见表7-6。
表7-6德国Krefeld污水处理厂运行结果
(4)生物接触氧化法。生物接触氧化法属生物膜法的一种,70年代由日本初创。原理是在生物反应器中装载填料(或称载体),利用微生物自身的附着作用在填料表面形成生物膜,使污水在与生物膜接触过程中得到净化。该方法由于填料的存在,一方面增大了反应池内的生物量,提高了系统的净化能力;另一方面还由于生物膜是由好氧菌、厌氧菌、兼性菌、真菌、原生动物和较高等的水生动物共同组成的高密集生态系,因此具有良好的净化效果。
生物接触氧化法的供氧多采用底部鼓风曝气方式,空气气泡在填料间迂回上浮过程中,一方面可与生物膜充分接触,提高氧的利用率,降低鼓风动力消耗。另一方面由于气泡的搅动作用,还可促进生物膜的更新,提高生物活性。
该法的优点是净化效率高,抗冲击能力强,污泥产率低,操作管理方便,动力消耗低,脱氮除磷能力强。缺点是对于较大型污水厂需要填料量过大,不便于运输和装填。近几年我国又在普通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基础上根据生物吸附原理,开发出了二段生物接触氧化工艺,进一步提高了该技术的净化效率和脱氮除磷能力,拓宽了应用范围。
工程实例:北京燕山石化公司星城生活污水处理厂(2万m3/d)、内蒙古东胜市城市综合污水处理厂(3万m3/d)、河北邯郸丛台酒厂(2000m3/d)、河北晋州市印染厂(2000m3/d)等均采用了二段生物接触氧化工艺,运行效果良好。
(5)上流式厌氧污泥床法。厌氧法也称厌氧消化法,是在无氧条件下,借兼性菌及专性厌氧菌对有机物的消化降解作用,使污水得到净化的方法。消化降解过程可分为酸性水解和碱性消化(碱性发酵或甲烷消化)两个阶段。在第一阶段中,通过酸性腐化菌或产酸菌的作用,最终产物是包括丁酸、丙酸、乙酸和甲酸在内的有机酸以及醇、氨、CO2、硫化氢、氢以及生物能量,为下一阶段的甲烷消化作准备;第二阶段中,在甲烷菌的作用下,第一阶段的产物进一步分解成消化气,主要产物是甲烷(CH4)和二氧化碳(CO2)。
上流式厌氧污泥床法就是在厌氧反应原理下产生的。所谓污泥床,是指在人工培养或驯化条件下,厌氧污泥以颗粒状絮体形式沉积于反应器的底部所形成的高浓度污泥层。当污水向上流动、首先穿过污泥层时,就会使大部分有机物转化为消化气。因此,上流式厌氧污泥床法成功的关键是要形成沉降性能良好的颗粒状高活性污泥。
该方法的优点是有机负荷高,净化能力强,能够直接处理较高浓度的有机废水,并能产生新的能源。缺点是对反应温度要求严,当污水中含硫化合物浓度较高时会对反应产生抑制作用。
目前,该方法已广泛应用于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中,如啤酒、制药、食品、肉类加工、酒精等行业。
(6)两相厌氧消化法。前已述及,厌氧消化过程包括酸性水解和碱性消化两个阶段,每一阶段都有自己独立的微生物群体参与其反应。由于两大类微生物群体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有很大差异,对底物的反应速率也不相同,整个反应过程受碱性消化速率所控制。因此,当在同一个消化池中生活栖息这两大类微生物群体时,必然不能使它们都处于生长繁殖的最佳状态,发挥各自应有的作用。两相厌氧消化法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将两个反应阶段分别在两个消化池中完成,使每一段的生物菌体都生长在各自最佳环境条件,从而大大提高了消化效率、有机物分解程度和系统有机负荷,还提高了消化气中甲烷的纯度。此外,由于酸化水解段中微生物群体对反应环境(水质、温度、pH值等)的要求范围比第二段宽得多,因此还增强了该工艺的适用范围,特别是对于难降解的有机污染物,通过第一段的预处理,可较大程度地提高污水生化性能,为后续处理打下了良好基础。
目前,由于两相厌氧第一段的特殊净化作用,人们还利用这一点,使其与好氧法工艺直接相连,开发出了A-O和A-A-O法等新工艺,克服了好氧法不敢涉足高浓度污水或生化性较差污水的不足。
2.污水处理非常规技术
污水二级处理,并不能彻底解决对环境的污染,处理后的污水也不能直接回用于工农业生产。随着世界各国水资源的急剧短缺,单纯的污水二级处理已远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在西方发达国家已逐步开始了污水三级处理和深度处理,但在实际运行中,其昂贵的基建投资和运行费用使许多水厂陷入了困境。为了寻求既经济又节能的处理技术,人们打破常规,又重新回到了自然净化的老路。如近几年大力推广应用的土地处理、人工湿地和氧化塘技术等,被称为革新与代用技术(Innovative and Alternative Technology),简称IA技术。目前IA技术在发达国家的污水深度处理中已广泛应用,如美国、英国、加拿大、以色列等国。在污水二级处理方面,发展中国家也进行了大胆尝试,并取得了良好的处理效果,在许多国家得到了推广和应用,如中国、印度、巴西等国。
IA技术的优点是基建费用和运行费用低、操作管理简单、易维护、处理水质好。缺点是净化效率较低、占地面积大、不适宜在寒冷地区应用。
(1)土地处理系统。土地处理系统是在人工控制条件下将污水投配在土地上,通过土壤吸附、微生物分解和植物根系吸收,使污水得到自然净化的污水处理技术。基本工艺包括:漫渗、快渗、地表面漫流和湿地。为了更好地提高净化效率和经济效益,有的还专门引种了具有较高经济价值、较强净化能力和适应能力的植物或林木,称为人工土地处理系统。利用该技术最有代表性的国家是以色列。在该国,经过二级处理的污水几乎80%以上都要再经土地处理进一步净化,然后回用于工农业生产。
我国近几年也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并在污水二级处理中得到广泛应用,如北京燕山石化公司的人工湿地和内蒙古宁城老窖酒厂的土地快速渗滤系统等。
(2)稳定塘(俗称氧化塘)。稳定塘是利用天然或经人工改造、修建的池塘,通过诸如厌氧、好氧、兼性生物分解和水生植物吸收等自然净化能力,完成污水净化的处理技术。稳定塘根据塘中溶解氧含量的不同,可分为厌氧塘、好氧塘和兼性塘,在实际应用中根据各种塘体的功能、效能进行单独使用或组合使用。处理负荷以系统自净能力为限。为了进一步提高系统的净化能力,还可加入许多人工措施,从而又派生出了诸如强化曝气塘、水生植物塘和生态系统塘等。
工程应用:如联邦德国Ohlstadt城的Biolak曝气塘、巴西Bahia省的水葫芦塘和我国北京燕化公司牛口峪水库的生态塘等。
(3)生态系统法。生态系统法是根据生态学观点和系统学理论,通过多种廉价处理技术的优化组合,实现污水净化的技术方法。该法1990年于我国北京燕山石化公司牛口峪水库石油化工污水处理中(5.5万m3/d)首次应用,不仅取得了良好的处理效果,还迅速恢复了库区生态,得到了国内外环保专家的高度评价,被称之为既治标又治本的“中医疗法”。
采用的生态系统包括:
·有机质→菌、藻类→原(后)生动物→高级水生动物(生物净化系统)
·有机质→微生物→水、陆生植物(植物净化系统)
·有机质→生物床→土壤层(土壤净化系统)
❻ 关于水污染的防治与治理
生物净化在水污染治理上的应用 —by x 学号: x 摘要: 水污染的治理包括内环境治理和外环境治理。前者是对污染源的治理,难度大,耗资多。后者利用生态自净能力对水污染进行治理。生物净化就是外环境治理的重要手段,地球上到处都有能参与净化的生物种属,通过其特有的新陈代谢活动,吸收积累分解转化污染物,降低污染物浓度,降低毒性,最终达到排放标准。其高效性、简易性使生物净化越来越受到重视。 正文: 目前我国七大水系中近一半河段污染严重,86%的城市河段水质普遍超标。水污染不仅加剧水资源的短缺,水质恶化还严重威胁群众的身心健康。据初步调查,据调查,全国有7亿人饮用大肠杆菌超标水,1.9亿人饮用水有害物质含量超标,其中约3500万人饮用硝酸盐超标水,6300多万人饮用高氟水,200万人饮用高砷水,3800多万人饮用苦咸水,血吸虫病区约1100多万人饮水不安全;相当一部分城市水源污染严重,威胁到饮水水质。当前饮水水质带来的危害,已严重影响人们生命健康。看着这一组组触目惊心的数字,不禁让人感到后怕,然而当人们沉浸在优越的物质生活中逐渐淡忘这些的时候,今年哈尔滨停水事件又再一次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种种现实让人们不禁产生这样的疑问,这些污染的根源是什么?答案就是——污染和浪费。随着经济的发展,废水排水量增长速度极快,然而大部分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或间接排入水体,严重污染了水资源。而人们对水资源的浪费又使可用的水资源更加短缺。面对种种危机人们开始重视对水资源保护以及对水污染的治理。 水污染的治理包括内环境治理和外环境治理。前者是对污染源的治理,难度大,耗资多。后者是利用自然环境净化能力对水污染的治理。生物净化就是外环境治理的重要手段,由于地球上到处都有能参与净化活动的生物种属,它们通过本身特有的新陈代谢活动,吸收积累分解转化污染物,降低污染物浓度,使有毒物变为无毒,最终达到水排放标准。因此利用生物净化污水受到人们的重视。常用的方法有如下几种: (一)沉淀处理法 用于净化生活污水。在污染物还未破坏水域自净能力的前提下,采用简单的格栅,通过水中滤食性和沉食性动物的活动与运动,提高水体自净能力,促进水体中悬浮物沉淀、并被埋藏在底质中使污水净化。 (二)水生生物养殖法 用于生活污水和含有机污染物的工业废水。通过水生生物降解污染物,是防止水体富营养化的有效措施。 1.放养水生维管束植物(简称水生植物)这类自养型水生植物对水污染有很好的忍耐性,它不仅能行光合作用吸收环境中CO2、放出O2改善水体质量,而且能消除许多污染元素。目前已经发现其中许多种类对有机污物、酚氰农药和重金属元素都有很强的净化能力。象茭白、慈姑对生活污水BOD去除率可达80%以上;香蒲、眼子菜、凤眼莲可去除石油废水有机污染物达95%,蓼属植物在水中DDT为0.3ppb时,体内浓度可达30.3ppm,富集系数为10万。凤眼莲在含3ppm的Pb水中,体内可蓄积5468ppm,为水中Pb浓度的1823倍,在含6ppm的Cd水中,茎叶吸收Cd可达700ppm,根的含量是茎叶的10~16倍,一亩水面凤眼莲每4天就能从废矿水中取得75gAg。不少水生植物的生长速度快,能吸收大量N、P、K营养元素。每公顷凤眼莲每年可吸收N1989kg、P 322kg、K 3188kg;放养水面60%的小球藻、绿藻、栅藻只需1天就可使水中的N、P、Fe、Na含量下降55%,9天就可使污染浓度几乎接近于零,完全能把生活污水变成饮用水。种养芦苇、菱、蒲草等能净化工业废水中有毒物。如氰在芦苇体内与丝氨酸结合成丙氨酸,继而转化成天冬酰胺和天冬氨酸而失去氰的毒性;As、Hg、Cd被贮积在水草体内,从而降低废水有毒物浓度。 2.养殖水生动物 用于净化生活污水。有人将鱼类、贝类饲养在放有1/5污水池中,仍能正常成活,其增重率比净水饲养的高;污水养殖一些食草性鱼类,不仅能利用营养元素,还能以池中兰绿藻作为饵料,达到消除水体富营养化目的。由于此法养殖的动物,往往具有异味或蓄积有害健康的物质,影响食用价值,故当前利用水生动物净化污水的应用和报道较少。 (三)生物稳定塘法 国内外用来处理生活污水和石化、焦化、造纸、制药废水的传统方法。 1.好氧塘 以天然池塘、洼地、水坑中水草、藻和微生物吸收分解氧化功能净化污水,是典型的藻菌共生系统。靠藻菌共生关系在塘内循环不止污水得以净化。有毒物经塘中发生的物化、生化作用被去除;有机污物被微生物降解;悬浮物由于塘中物理因素产生聚凝沉淀而去除;病原菌由于不适应环境而死亡;N、P由于藻类增殖摄取而部分去除。有人证实30亩的浅藻池可处理2万人生活污水,对BOD去除率可达80%~95%。 2.厌氧塘 在无氧条件下,由厌氧细菌及兼气菌降解有机污物,一般由二步组成。一是水解,经芽孢杆菌、变形菌、链球菌的胞外酶,将不溶水的大分子有机污物降解成溶水低分子物氨基酸、单糖和有机酸类;二是经甲烷杆菌、产 甲烷球菌将有机酸降解成CO2和CH4,使污水净化。此法可加大塘深至4m,因BOD去除率仅为50%~70%,故多用在工业废水的预处理上。 (四)活性污泥法 用于大型污水处理厂及工矿废水的处理上。此法是在好气菌作用下,把含有大量有机污物废水形成生物絮体(活性污泥)。利用活性污泥对污染物的吸附,以及絮体上微生物、藻、原生动物和寡毛类动物对有毒物分解氧化作用,废水在曝气池停留4~10 h,使污泥与废水充分接触就可完成净化过程。活性污泥组成: 1.污泥绒粒 其成分复杂,因被处理的废水性质不同而不同,但多数形成绒粒的主体是菌胶团; 2.污泥生物 在绒团周边生活的生物群,主要有变形虫、鞭毛虫、根足虫、纤毛虫,尤以累枝虫、钟虫最多。此法净化效果较高,目前正在向着更完善化方面发展。 (五)生物膜法 用于净化食品工业、发酵工业废水。实践中较常应用的是生物滤池,该池利用滤料(花岗岩、无烟煤等)或转盘的吸附作用,使污水中菌、藻、微型动物阻留形成2~3 mm厚生物膜,其中原生动物吞噬细菌使膜不断更新,蠕虫吞食有机残粒,动物运动使粘状生物膜得到松动,在膜外层形成0.1~0.2 mm厚生态平衡小生境。当污水流经生物膜时有机污物被迅速吸附,成为细菌新陈代谢的物料,溶解性污物被微型生物降解吸收,转化成体内物贮存,难分解污物被滤池扫除生物分解去除,靠寡毛类线虫和昆虫幼虫的掠食作用清除多余老化的生物膜。为保证废水与矿化生物滤料充分接触,废水需在生物滤池停留30 min,污染物浓度便大幅度下降。 (六)生物接触氧化法 用于生活污水和毛纺、化工、制浆废水的处理。此法兼备活性污泥和生物膜法特点。所采用的工艺有: 1.生物铁法 利用铁的物化效应和生物效应处理焦化废水; 2.活性碳生物膜法 利用活性碳吸附作用,使微生物在碳表面繁殖来降解污物,净化氯基化合物工业废水;3.生物酸化还原氧化法 处理硝基苯化合物工业废水。 (七)土地处理系统 用于处理生活污水和食品工业废水。此法是一个物化、生化的综合过程,通过土壤较强的过滤、吸附、氧化、离子交换作用,微生物的吸收分解作用,以及土壤结构和植物根系对污物的阻滞作用,完全能使污水净化。污水在水田中停留3~8d,(BOD)5去除率可达80%~95%,P和N去除率分别达98%和85%,但污水中的油脂、皂类过多会堵塞土壤空隙,常带来灌田的“污水病害”,因此必须进行预处理后才能应用。 (八)固定化细胞法 用于多种工业废水的净化。在废水中直接利用含有某种特殊催化功能酶的微生物制备成固定化细胞。此法必须筛选具有特殊分解能力的菌种形成一个平衡系统,实现强化型废水净化。包埋纯种微生物制备的固定化细胞作为吸附剂,可有效去除废水中重金属、酚等芳香烃有毒化合物,有人从活性污泥中分离出热带假丝酵母菌,处理焦化废水酚的去除率达99%。此法净化效果最高,但因选育高产酶菌株困难,成本较高影响发展。 综上所述,生物净化在水污染治理上有很强的生命力,据所处理的污水成分及处理目的,选择适当的处理方法,或进行污水综合治理都能起到显著成效。 在对这些新方法应用感到希望的同时,我们还应该认识到这些治理方法都只是一些补救措施,仅有的少量可用水资源已经不容许我们再对其破坏,我们应该采取预防为主,治理为辅的措施,采取防治结合的战略方针,在源头上杜绝污染,在每个人的意识中形成节水的概念,在实际中采取有效措施对已受到污染的水体进行治理。 生命之源——水是有限的,是宝贵的,是不可再生的。面对一次次惨痛的教训,每个人都要自觉树立节水意识,节约每一滴水,减少和杜绝人为的水污染。水污染是文明的污染,是时代的污染;水消失就意味着民族消失,意味着人类的灭亡!为了民族的复兴,为了人类的生存,为了所有生命的继续存在,珍惜水资源,从现在开始,从我做起! 参考书籍: 《生物学通报》 1993年第7期 《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研究报告集》 中国工程院 钱正英、张光斗等 主编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❼ 工业废水处理常用的方法有哪些
废水的处理方法包括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
物理法就是利用物理作用,使呈悬浮状态的杂质从水中分离出来。物理法在处理废水过程中不改变水的基本化学性质。如沉淀、过滤、反渗透、气浮、离心、蒸发等工艺均属于物理法的范畴。
向废水中投加某些化学药剂,利用其产生的化学反应来分离、转化、分解或回收废水中的污染物,使其转化为无害物的方法称为化学法。常用的化学法有混凝、中和、吸附、氧化还原,离子交换等。
利用水中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功能,将水中的有机物分解,转化为无害物,使废水得到净化的方法称为生物法。如活性污泥、生物膜、自然生物处理等均属于生物法。
❽ 排放污水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
1) 死亡有机质:
来源举例:未经处理的城市生活污水、造纸污水、农业污水、都市垃圾。
危害:
- 消耗水中溶解的氧气,危及鱼类的生存。
- 导致水中缺氧,致使需要氧气的微生物死亡。而这些微生物能够分解有机质,维持着河流、小溪的自我净化能力。它们的死亡会导致河流和溪流发黑、变臭、毒素积累,伤害人畜。
2) 有机和无机化学药品:
来源举例:化工、药厂排放、造纸、制革废水、建筑装修、干洗行业、化学洗剂、农用杀虫剂、除草剂。
危害:
- 大部分有机化学药品有毒性,进入江河湖泊会毒害或毒死水中生物,引起生态破坏。
- 一些有机化学药品会积累在水生生物体内,致使人食用后中毒。
- 被有机化学药品污染的水难以得到净化,人类的饮水安全和健康受到威胁。
3) 磷:
来源举例:含磷洗衣粉、磷氮化肥的大量施用。
危害:
- 引起水中藻类疯长。磷是所有生物生长所需的重要元素,人类排放的含磷污水进入湖泊后,会使湖中的藻类获得丰富的营养而急剧增长(称为水体富营养化)。
- 导致湖中细菌大量繁殖。疯长的藻类在水面越长越厚,最终有一部分被压在水面之下,因难见阳光而死亡。湖底的细菌以死亡藻类作为营养,迅速增殖。
- 致使鱼类死亡,湖泊死亡。大量增殖的细菌消耗了水中的氧气,使湖水变得缺氧,依赖氧气生存的鱼类死亡,随后细菌也会因缺氧而死亡,最终是湖泊老化、死亡。
- 可对热带地区的海滨水域造成与上述情况相似的水体富营养化的威胁。
4) 石油化工洗涤剂:
来源举例:家庭和餐馆大量使用的餐具洗涤灵。
危害:
- 大多数洗涤灵都是石油化工的产品,难以降解,排入河中不仅会严重污染水体,而且会积累在水产物中,人吃后会出现中毒现象。
5) 重金属:
来源举例:采矿和冶炼过程、工业废弃物、制革废水、纺织厂废水、生活垃圾(如电池、化状品)。
危害:
- 对人、畜有直接的生理毒性。
- 用含有重金属的水来灌溉庄稼,可使作物受到重金属污染,致使农产品有毒性。
- 沉积在河底、海湾,通过水生植物进入食物链,经鱼类等水产品进入人体。
6) 酸类:
来源举例:煤矿、其他金属(铜、铅、锌等)矿山废弃物、向河流中排放酸的工厂。
危害:
- 毒害水中植物。
- 引起鱼类和其他水中生物死亡。
- 严重破坏溪流、池塘和湖泊的生态系统。
7) 悬浮物:
来源举例:土壤流失、向河流倾倒垃圾。
危害:
- 降低水质,增加净化水的难度和成本。
- 现代生活垃圾有许多难以降解的成分,如塑料类包装材料。它们进入河流后,不仅对水中生物十分有害(误食后致死),而且会阻塞河道。
8) 油类物质:
来源举例:水上机动交通运输工具、油船泄漏。
危害:
- 破坏水生生物的生态环境,使渔业减产。
- 污染水产食品,危及人的健康。
- 海洋上油船的泄漏会造成大批海洋动物(从鱼虾、海鸟至海豹、海狮等)的死亡。
❾ 污水怎么处理方法
问题一:污水怎么处理? 我们生活的城市一般有两套管网,分别为雨水和污水,还有一些消防用的,饮用水是和这些分开的,污水、雨水经过城市污水处理厂净化后直接排入江河或海洋,或者在一些发达地区,对处理国的污水进行中水会用,但也只是用来冲厕所,洗车等。
我们所饮用的或洗澡用的,都是来自2级以上标准水源地的,不会再让你喝的。
问题二:污水是怎样处理的? 浅谈水污染的影响与防治
前言:
(一)中国水污染分布与水污染现状
有人说,地球的颜色是绿色的,她孕育着生命,预示着人类的诞生和未来。我说,她是生命的摇篮,人类的母亲,她把全部的爱无私地奉献给人类的子子孙孙。她的确很大,幅员辽阔,但不是无边无际;她的确很美,山青水秀,但不是青春永远;她的确很富,资源广博,但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如今,地球生态环境已被人类活动严重破坏。尤其是水的污染更为突出。
水是地球上万物的命脉所在,水滋润万物、哺育生命、创造文明。中国水资源的分布极其不均匀。中国的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低于500立方米,远远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所需1000立方米的临界值。北方许多大中城市因缺水造成工厂停产或限产,损失的年产值达1200亿元,南方一些城市也陆续出现水荒。目前全国600多座城市中,有300多家缺水,其中严重缺水的有108个,缺水量约为1000万吨/天左右。几百万人生活用水紧张。。。。。。
面对“滴水贵如油”的水资源,而人类对它的浪费和污染却是令人痛心的:据统计,全世界污水排放量已达到4000亿立方米,使5.5万亿立方米水体受到污染,占全世界径流总量的14%以上。
(二)水体污染
水是怎样被污染的呢?原因主要有两种:一是自然的,一是人为的。由于雨水对各种矿石的溶解作用,火山爆发和干旱地区的风蚀作用所产生的大量灰尘落入水体而引起的水污染,这属于自然污染。向水体排放大量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各种废弃物,造成水质恶化,这属于人为污染。而人们通常所说的水污染主要是指后一种,而且也是最主要的。
1:水体受污染的过程
一般来说,水自身有自净能力。水的自净能力包括稀释扩散、沉淀堆积、氧化还原以及水中微生物对有机物的分解等。大体可以分四段:第一为污染段,由于大量污染物混入,河流水质恶化,水中溶解氧极少,除了细菌以外,其它生物较少,特别是几乎不存在自氧性生物;第二是分解段,分解有机质的生物逐渐繁殖,生物分解活动激烈,大量消耗溶解氧,鱼类难以生存,出现藻类和需氧较低的原生生物等,而在生化需氧量逐渐降低后,水中溶解氧又逐渐增加;第三为恢复段,藻类、鱼类和其它大型生物重新又活泼起来,水质逐渐变清;第四为清水段,溶解氧接近饱和,水质清洁,自净过程到此完成。
2:水体受污染的原因
人类生产活动造成的水体污染中。工业引起的水体污染最严重。如工业废水,它含污染物多,成分复杂,不仅在水中不易净化,而且处理也比较困难。
工业废水,是工业污染引起水体污染的最重要的原因。它占工业排出的污染物的大部分。工业废水所含的污染物因工厂种类不同而千差万别,即使是同类工厂,生产过程不同,其所含污染物的质和量也不一样。工业除了排出的废水直接注入水体引起污染外,固体废物和废气也会污染水体。。。。。。
农业污染首先是由于耕作或开荒使土地表面疏松,在土壤和地形还未稳定时降雨,大量泥沙流入水中,增加水中的悬浮物。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近年来农药、化肥的使用量日益增多,而使用的农药和化肥只有少量附着或被吸收,其余绝大部分残留在土壤和漂浮在大气中,通过降雨,经过地表径流的冲刷进入地表水和渗入地表水形成污染。
城市污染源是因城市人口集中,城市生活污水、垃圾和废气引起水体污染造成的。城市污染源对水体的污染主要是生活污水,它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各种污水的混合液,其中包括厨房、洗涤房、浴室和厕所排出的污水。
世界上仅城市地区一年排出的工业和生活废水就多达500立方公里,而每一滴污水将污染数倍乃至数十倍的水体。
3:水体污染对人类的危害
污染的水对人体的影响有很......>>
问题三:工厂污水都是怎么处理的 污水处理的方式方法很多,但目前常见的方法都属于物理方法、化学方法、物理化学法和生化法几种。
物理方法:此法系通过物理作用,分离、回收污水中呈悬浮状态的污染物质,在处理过程中不改变污染物的化学性质。
化学方法:此法系通过化学反应和传质作用,来分离、回收污水中呈溶解、胶体状态的污染物质,或将其转化为无害物质。
物理化学法:在处理工程中综合利用了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的处理方式。
生化法:此法系通过水微生物的代谢作用,使污水中呈溶解状态、胶体状态以及某些不溶解的有机甚至无机污染物质、转化为稳定、无害的物质,从而使污水得到净化的方法。
具体的东西建议去参考工具书,推荐《城市污水厂处理设施设计计算》崔玉川 刘振江 张绍怡编,解析详尽,条理清晰,很适合污水处理行业的人士特别是新手阅读。
问题四:污水一般是如何处理的? 维拓环境 十万伏特团队为你解答。工业废水(工业的不叫污水)和生活污水主要污染物包括且不限于以下:1、COD(化学需氧量)和BOD(生物需氧量):消耗水体氧气导致水中生物缺氧死亡。前者是利用化学氧化方式测定,后者利用微生物培养消耗的水中溶解氧测定,一般按5天计。2、总氮和氨氮、总磷:导致水体富营养化,使水生植物和藻类大量生长,消耗水体中氧气。3、Ph值:这个都懂哈。4、SS(悬浮物):导致水体浑浊和泥沙含量大。5、色度:让水变颜色。以上几种污染物指标是污水处理最关注的,但根据处理的目标和不同种类污水会有不同增加或侧重。污水处理主要是利用的是物理(过滤、沉淀)、化学(化学反应)和生物(生物吃掉)方法来使水里的污染物反应消除。
问题五:污水处理厂怎样处理污水 热电厂脱硫废水处理流程:
有三个系统,废水处理系统、废水处理加药、废水处理污泥脱水系统:
◆脱硫废水处理系统工艺流程:
脱硫废水 混合反应器(1台) 脱硫废水调节前池(1座) 废水提升泵(2台) 中和箱 沉淀箱 絮凝箱 澄清器(1台) 清水池(1座) 清水泵(2台) 达标排放
◆脱硫废水处理加药工艺流程:
石灰乳储存箱(2 座) → 石灰乳循环泵(2 台) → 石灰乳计量箱(2 座) → 石灰乳计量泵(2台) → 中和箱(1 座)
有机硫计量箱(1 座) → 有机硫计量泵(2 台) → 沉淀池(1 座)
次氯酸钠储存箱(1 座) → 次氯酸钠计量泵(2 台) → 混合反应器进水管
酸雾吸收器(1 座) → HCl 储存箱(1 座) → HCl 计量泵(2 台) →pH 清洗箱(1 座) →pH计量泵(2 台) → 沉清池出水管或者沉淀池
凝聚剂搅拌溶液箱(1 座) → 凝聚剂计量箱(1 座) → 凝聚剂计量泵(2 台) → 常淀池
助凝剂搅拌溶液箱(1 座) → 助凝剂计量箱(1 座) → 助凝剂计量泵(3 台) → 絮凝箱出水管或者污泥输送泵进口
◆脱硫废水处理污泥脱水工艺流程:
污泥输送泵(2 台) → 压滤机(1 台) → 泥斗
压滤机冲洗水箱(1 座) → 压滤机冲洗水泵(1 台) → 压滤机(1 台) → 脱硫废水调节前池(1 座)
处理后的废水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II 时间段一级标准。
问题六:生活污水的处理方法有什么? 由于生活污水处理的核心是生化部分,因此我们称污水处理工艺是特指这部分,如接触氧化法、SBR法、A/O法等。用生化法(包括厌氧和好氧)处理生活污水在目前是最经济、最适用的污水处理工艺,根据污水的水量、水质及现场的条件而选择不同的生活污水处理方式对投资及运行成本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长期以来,城市生活污水的二级生物处理多采用活性污泥法,它是当前世界各国应用最广的一种二级生物处理流程,具有处理能力高,出水水质好等优点。但却普遍存在着基建费、运行费高,能耗大,管理较复杂,易出现污泥膨胀、污泥上浮等问题,且不能去除氮、磷等无机营养物质。
自然生物净化处理
自然生物净化处理,主要利用土壤在的微生物和植物根系或水塘中的微生物作用使水中的污染物浓度降低。主要优点为:投资低(征地费l万元/hm 的情况下)、运行费用低、管理简单、需要的操作人员少。可以单独使用,也可相互组成联合处理系统。缺点为:占地面积大。主要处理工艺如下:生活污水一沉淀一氧化塘(土地处理)一快速渗滤(满速渗滤、地表漫流)
人工生物净化和自然生物净化
在土地资源丰富,地价相对便宜的城镇,采用人工生物净化与自然生物净化相结合的方法,在经济不发达地区有其实际意义。
主要处理工艺为:生活污水一沉淀一曝气氧化塘一土地处理(农业灌溉)曝气氧化塘与土地处理都具有运行费用低、耗能少及管理简单等优点。曝气氧化塘能去除部分N、P、病菌和寄生虫。
在我国西北的大多数中小城镇,有可利用的土地资源,应该大力提倡采用自然生物净化工艺处理生活污水。
管道处理工艺
管道处理工艺是利用输送污水的挂表到加压作为处理设备,并在管内充痒,使污水在输送过程中进行生物处理,以减轻管道末端污水处理厂的负担。生活污水处理厂只需建设沉淀池,不用活性污泥回流,管道处理能力可在较大范围内灵活变化,与普通活性污泥法比较,可节约投资40%,运转费用低,适用与污水输送距离较远的城市(管道长度需6km―l 0km)。
深井曝气
深井曝气是以一深井为曝气池的高效率活性污泥工艺,井直径l m 一6 m ,深度50m一100m。一般利用废井进行改造,投资费用较低。深井曝气具有很高的充痒能力,并能维持很高的混合液污泥浓度,处理效率较普通曝气法提高约5倍,电耗节省40%-50%。其主要优点是高效、低耗、占地少,是目前国内推广应用较好的处理方法。
问题七:市政污水如何正确的处理 青岛弘国环境工程技术公司研发制造的污水处理系统可以高效率低成本的完成污水的处理机循环利用工作,是国内第一家推出了物化BFMS技术、生化EBR技术及DW型叠螺式污泥脱水机,给不少企业都解决了麻烦呢
问题八:有谁知道常用污水处理方法有哪些? 污水处理
sewage treatment,wastewater treatment 为使污水经过一定方法处理后,达到设定的某些标准,排入水体、排入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等的采取的某些措施或者方法等。
现代污水处理技术,按处理程度划分,可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处理。
一级处理,主要去除污水中呈悬浮状态的固体污染物质,物理处理法大部分只能完成一级处理的要求。经过一级处理的污水,BOD一般可去除30%左右,达不到排放标准。一级处理属于二级处理的预处理。
二级处理,主要去除污水中呈胶体和溶解状态的有机污染物质(BOD,COD物质),去除率可达90%以上,使有机污染物达到排放标准。
三级处理,进一步处理难降解的有机物、氮和磷等能够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可溶性无机物等。主要方法有生物脱氮除磷法,混凝沉淀法,砂率法,活性炭吸附法,离子交换法和电渗分析法等。
整个过程为通过粗格删的原污水经过污水提升泵提升后,经过格删或者筛率器,之后进入沉砂池,经过砂水分离的污水进入初次沉淀池,以上为一级处理(即物理处理),初沉池的出水进入生物处理设备,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其中活性污泥法的反应器有曝气池,氧化沟等,生物膜法包括生物滤池、生物转盘、生物接触氧化法和生物流化床),生物处理设备的出水进入二次沉淀池,二沉池的出水经过消毒排放或者进入三级处理,一级处理结束到此为二级处理,三级处理包括生物脱氮除磷法,混凝沉淀法,砂滤法,活性炭吸附法,离子交换法和电渗析法。二沉池的污泥一部分回流至初次沉淀池或者生物处理设备,一部分进入污泥浓缩池,之后进入污泥消化池,经过脱水和干燥设备后,污泥被最后利用。
各个处理构筑物的能耗分析
1.污水提升泵房
进入污水处理厂的污水经过粗格删进入污水提升泵房,之后被污水泵提升至沉砂池的前池。水泵运行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占污水厂运行总能耗相当大的比例,这与污水流量和要提升的扬程有关。
2.沉砂池
沉砂池的功能是去除比重较大的无机颗粒。沉砂池一般设于泵站前、倒虹管前,以便减轻无机颗粒对水泵、管道的磨损;也可设于初沉池前,以减轻沉淀池负荷及改善污泥处理构筑物的处理条件。常用的沉砂池有平流沉砂池、曝气沉砂池、多尔沉砂池和钟式沉砂池。
沉砂池中需要能量供应的主要是砂水分离器和吸砂机,以及曝气沉砂池的曝气系统,多尔沉砂池和钟式沉砂池的动力系统。
3.初次沉淀池
初次沉淀池是一级污水处理厂的主题处理构筑物,或作为二级污水处理厂的预处理构筑物设在生物处理构筑物的前面。处理的对象是SS和部分BOD5,可改善生物处理构筑物的运行条件并降低其BOD5负荷。初沉池包括平流沉淀池,辐流沉淀池和竖流沉淀池。
初沉池的主要能耗设备是排泥装置,比如链带式刮泥机,刮泥撇渣机,吸泥泵等,但由于排泥周期的影响,初沉池的能耗是比较低的。
4.生物处理构筑物
污水生物处理单元过程耗能量要占污水厂直接能耗相当大的比例,它和污泥处理的单元过程耗能量之和占污水厂直接能耗的60%以上。活性污泥法的曝气系统的曝气要消耗大量的电能,其基本上是联系运行的,且功率较大,否则达不到较好的曝气效果,处理效果也不好。氧化沟处理工艺安装的曝气机也是能耗很大的设备。生物膜法处理设备和活性污泥法相比能耗较低,但目前应用较少,是以后需要大力推广的处理工艺。
5.二次沉淀池
二次沉淀池的能力消耗主要是在污泥的抽吸和污水表明漂浮物的去除上,能耗比较低。
6.污泥处理
污泥处理工艺中的浓缩池,污泥脱水,干燥都要消耗大量的电能,污泥处理单元的能量消耗是相当大的,这些设备的电耗功率都很大。
针对......>>
问题九:污水处理的流程及基本方法 一般都是集水池,接下来是调节池,然后水解酸化,接触氧化,最后是沉淀池。处理的方法一般都是污泥分解法
问题十:污水处理该怎么弄 污水处理常用产品有:石英砂滤料、无烟煤滤料、聚合氯化铝、活性炭、蜂窝斜管填料、纤维球滤料、石榴石沙等
聚丙烯酰胺产品简介:聚丙烯酰胺(PAM)为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不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具有良好的絮凝性,可以降低液体之间的磨擦阻力,按离子特性分可分为非离子、阴离子、阳离子和两性型四种类型。
产品特性
1、絮凝性:PAM能使悬浮物质通过电中和,架桥吸附作用,起絮凝作用。
2、粘合性:能通过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作用,起粘合作用。
3、降阻性:PAM能有效地降低流体的摩擦阻力,水中加入微量PAM就能降阻50―80%。
4、增稠性:PAM在中性和酸条件下均有增稠作用,当PH值在10以上PAM易水解。呈半网状结构时,增稠将更明显。
使用说明
1、洗煤用的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的使用数量可以设置在三十公斤到一百一十,应该加大使用数量,把使用数量设置在一百到三百公斤比较合理,电镀废水行业和普通的工业用水一般都不要超过五十公斤。注意:(这几种行业的使用数量都是每一千吨废水的数量)!
2、聚丙烯酰胺在纺织工业的应用。
如果工艺主体采用生化方法,也就是剩余污泥脱水(可能含有部分初沉泥),只需要阳离子PAM作为污泥脱水剂即可。
如果工艺主体采用物化方法,如一级强化,加载磁分离等工艺,一般是先加公斤之间;化工行业的废水使用量一般是五十到一百二十公斤之间;漂染行业的废水和造纸行业的废水最难处理PAC调质,然后再加阴离子絮凝剂,最后加阳离子絮凝剂脱水。具体投加量要根据污水水质而定。
也有很多污水处理站,污泥脱水直接加PAC或者其他无机絮凝剂即可,这个在板框压滤机,特别是电子厂或者是小型污水处理站应用比较广泛。
PAM在作为污泥脱水剂使用的时候一般要与水的配比在0.1%--0.2%之间。溶解成胶水状的液体以后,再投加到污泥中进行混合处理。
与污泥的配比一般在5%--10%,有的更低,这个要根据污泥的浓度来确定,最好是通过现场的烧杯实验来确定最佳投加量和使用型号。不同污泥、不同药剂、不同设备、不同管理水平,污泥的处理效果是不同的。
3、污水处理厂用阳离子聚丙烯酰胺作为污水运营污泥脱水剂。在和客户沟通的过程中,客户经常问到在污水处理污泥脱水过程中,污泥脱水剂投加量的问题。要相对准确的知道污泥脱水剂投加量的问题,首先了解这些参量,污泥的含水率,泥饼含水率,进泥量,进药量,配药浓度等
污泥含水率:污泥中所含水分的重量与污泥总重量之比的百分数称为污泥含水率。
泥饼含水率:被脱污泥即泥饼的所含水分的重量与污泥总重量之比的百分数称为泥饼含水率。
还要通过以下几个公式进行运算:
1、加药量mg/L=加药质量/处理水量/配药浓度
2、处理水量投加药量=处理水量m3/h*加药量g/m3
3、干泥量=处理水量*【(1-污泥含水率)/(1-泥饼含水率)】
4、每吨干泥的药剂消耗g/m3=加药量/干泥量
以上计算所得结果误差可能比较大,仅做污水运行时参考。实际耗药量要进行实际上机运营试验。
污水处理所用到的水处理药剂-絮凝剂
污水处理药剂品种很多,最常用是絮凝剂,絮凝剂可以分为无机和有机两种。
无机絮凝剂
无机絮凝剂如果按分子量的大小分为低分子量和高分子量。
一、低分子无机絮凝剂
无机型絮凝剂应用最广泛的是铁系、铝系金属盐。市场主流的无机混凝剂有三氯化铁、硫酸亚铁和硫酸铝等。
三氯化铁的水分子式是(FeCl3・6H20)
特点:形成的矾花沉淀性好,处理低温水或低浊度水效果比铝盐好,适宜pH值范围较宽,但处理后水的色度比铝系的高,有腐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