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污水知识 > 养虾废水排放标准

养虾废水排放标准

发布时间:2024-04-22 10:46:17

『壹』 水产养殖氨氮标准是多少

《渔业水质标准》标准中规定非离子氨氮含量应不超过0.02 mg/L;

氨氮对水生物起危害作用的主要是游离氨,其毒性比铵盐大几十倍,并随碱性的增强而增大。氨氮毒性与池水的pH值及水温有密切关系,一般情况,pH值及水温愈高,毒性愈强,对鱼的危害类似于亚硝酸盐。

氨氮对水生物的危害有急性和慢性之分。慢性氨氮中毒危害为:摄食降低,生长减慢,组织损伤,降低氧在组织间的输送。鱼类对水中氨氮比较敏感,当氨氮含量高时会导致鱼类死亡。急性氨氮中毒危害为:水生物表现亢奋、在水中丧失平衡、抽搐,严重者甚至死亡。

(1)养虾废水排放标准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1)绘制校准曲线时,可以根据水样中氨氮含量,自行取舍三或四个标准点。

(2)试验过程中,应避免由于搅拌器发热而引起被测溶液温度上升,影响电位值的测定。

(3)当水样酸性较大时,应先用碱液调至中性后,再加离子强度调节液进行测定。

(4)水样不要加氯化汞保存。

(5)搅拌速度应适当,不使形成涡流,避免在电极处产生气泡。

(6)水样中盐类含量过高时,将影响测定结果。必要时,应在标准溶液中加入相同量的盐类,

『贰』 灏忛緳铏鹃傚悎浠涔堝湴鏂圭幆澧冨吇


鏁翠綋鏉ヨ村皬榫欒櫨鏄姣旇緝濂藉吇鐨勶紝婀栨硦銆佹渤娌熴佹按鑽変赴鐩涚瓑鍦版柟灏忛緳铏鹃兘鍙浠ョ敓瀛橈紝灏忛緳铏剧殑鐗圭偣灏辨槸鏉傞熸с佺敓闀块熷害蹇涓旈傚簲鑳藉姏涔熷己锛屾憚椋熻寖鍥村寘鎷姘寸敓鏄嗚櫕銆佹按鑽夈佽椈绫婚兘鏈夈傚晢涓氬吇娈栬繃绋嬩腑锛屽皬榫欒櫨鍠傞熷拰鍏绘畺灏辫佷弗璋ㄤ竴浜涖
鍏昏櫨鍩虹鏉′欢锛
1銆佸吇娈栨柟寮
灏忛緳铏句笉閫傚疁楂樺瘑搴︾簿鍏伙紝鍒╃敤搴熸棫姹犲樸佺ɑ鐢般佹按鐢熸嶇墿鐢板潡杩涜屽箍绉嶈杽鏀跺吇娈栬緝涓哄悎閫傘傜洰鍓嶄富瑕佹湁姹犲樺吇铏俱佹渤娌熷吇铏俱佺ɑ鐢板吇铏俱佽棔鐢板吇铏剧瓑鍏绘畺鏂瑰紡锛屼互浣庝骇姹犲樺拰绋荤敯鍏昏櫨涓轰富锛岃繎鍑犲勾涔熷嚭鐜颁簡铏捐煿娣峰吇銆佺ɑ铏捐疆浣溿佺ɑ铏捐繛浣滅瓑鍏稿瀷鍏绘畺妯″紡銆
2銆佺幆澧冩爣鍑
鍏绘畺鍦鸿佽繙绂诲伐鍘傘佺熆鍖恒佹柦鍐滆嵂鐨勫啘鐢帮紝宸ヤ笟搴熸按銆侀噸閲戝睘銆佹潃铏鍓傜瓑鏈夋瘨鏈夊崇墿璐ㄦ薄鏌撴簮銆傚吇娈栧墠椤诲瑰湡澹ゃ佹按璐ㄧ瓑杩涜屾娴嬶紝鍚勯」鎸囨爣蹇呴』绗﹀悎銆婃棤鍏瀹冲啘浜у搧娣℃按鍏绘畺浜у湴鐜澧冩潯浠躲(NY5051)鏍囧噯銆
3銆佹按璐ㄨ佹眰
灏忛緳铏剧敓瀛樻按娓0锝37鈩冿紝鐢熼暱閫傚疁姘存俯18锝30鈩冿紱pH閫傚疁鑼冨洿6.5锝9锛屾渶閫傝寖鍥7锝8.5锛涙憾瑙f哀鍦ㄦe父鐢熼暱鏈熶繚鎸佸湪3mg/L浠ヤ笂锛岃湑澹炽佸靛寲銆佽偛鑻楁湡蹇呴』杈惧埌5姣鍏/鍗囦互涓婏紱鐩愬害鐨勯傚簲鑼冨洿涓哄辜铏3銆佹垚铏5锛涘吇娈栨按璐ㄩ忔槑搴︽帶鍒跺湪30锝40鍘樼背涓哄疁銆

『叁』 榫欒櫨鍏绘畺鍩哄湴鐨勬昏櫨鎬庝箞澶勭悊锛

鍏蜂綋鎺鏂藉備笅锛
銆銆1銆佹竻鎹
銆銆鍙婃椂娓呮崬姘翠綋鍜屽簳娉ヤ腑鐨勬婚奔姝昏櫨锛屼互闃茬梾鍘熸粙鐢燂紝閫犳垚鍏绘畺姘翠綋姹℃煋銆
銆銆2銆佹繁鍩
銆銆鍐讳激姝婚奔姝昏櫨鍙闆嗕腑鍚庡仛娣卞煁澶勭悊銆傛帺鍩嬪簲閫夋嫨杩滅绘按婧愩佹渤娴併佸吇娈栧尯鍜屽眳浣忓尯鐨勫湴鐐广傛帺鍩嬫椂鍏堝湪鍧戝簳閾哄灚2鍘樼背鍘氱敓鐭崇伆锛岀劧鍚庡皢鍐讳激姝婚奔姝昏櫨灏镐綋缃浜庡潙涓锛屾拻涓灞傜敓鐭崇伆锛屾渶鍚庣敤鍦熻嗙洊锛屼笌鍛ㄥ洿鎸佸钩锛岃嗙洊鍦熷眰鍘氬害搴斾笉灏戜簬0.5m锛涘傛灉鍑虹幇鐤戜技鐤鐥呮垨鍏朵粬涓嶆e父鐨勬儏鍐碉紝闇灏嗘婚奔娴囨补鐒氱儳锛屽啀瑕嗙洊鍘氬害澶т簬 1.5m鐨勫湡灞傦紱濉鍦熶笉瑕佸お瀹烇紝浠ュ厤灏歌厫浜ф皵閫犳垚姘旀场鍐掑嚭鍜屾恫浣撴笚婕忋傛帺鍩嬪悗搴旇剧疆娓呮氭爣璇嗐
銆銆3銆佸彂閰
銆銆鍐讳激姝婚奔姝昏櫨鍙浠ュ湪閫夋嫨杩滅绘按婧愬湴銆佹渤娴併佸吇娈栧尯鍩熺瓑鍦扮偣杩涜屽彂閰靛勭悊銆傞栧厛鎸栦竴鍙戦叺鍧戯紝鐢ㄥ戞枡钖勮啘浣滀负鍦熷湴鐨勮‖閲岋紝灏嗗喕浼ゆ婚奔姝昏櫨缃浜庡潙鍐咃紝涓婄敤濉戞枡钖勮啘瀵嗗皝锛岀敤鍦熻嗙洊锛屽彂閰靛悗鍙浣滃啘涓氱敤鑲ャ
銆銆4銆佺剼鐑
銆銆鏈夋潯浠剁殑鍦版柟锛屽彲閲囩敤鐒氬案鐐夌剼鐑ф柟娉曡繘琛屽勭悊銆
銆銆5銆佹按浣撴秷姣
銆銆鍙戠敓鍐讳激姝婚奔姝昏櫨鍏绘畺姘翠綋濡傝佹帓鏀撅紝蹇呴』杩涜屾秷姣掑勭悊锛岃揪鍒板浗瀹跺簾姘存帓鏀炬爣鍑嗗悗锛屾柟鍙鍚戣嚜鐒舵按鍩熸帓鏀俱傛秷姣掑勭悊鏂规硶锛氫娇鐢ㄦ紓鐧界矇鎸20g/m3鐨勭敤閲忓叏姹犳臣娲掋
銆銆6銆佸伐鍏锋秷姣
銆銆娑夊強鎵撴崬銆佽繍杈撱佽呭嵏绛夊勭悊鐜鑺傝侀伩鍏嶆磼婕忥紝骞堕渶鐢ㄦ紓鐧界矇瀵规墦鎹炪佽繍杈撹呭嵏宸ュ叿娑堟瘨鏉鑿屻

『肆』 养虾的方法

池塘青虾高产养殖法

为了改变池塘青虾养殖单产偏低这一现状,采用一年双季养虾、投喂全价颗粒饲料等技术措施,可以取得较好的养殖经济效益。其主要技术要点如下。

1.池塘要求。青虾耗氧量高,不耐低氧,同时,青虾又属底栖动物,游泳能力差,喜欢在池底活动。因此,养殖青虾的池塘面积不宜太大,一般养虾池塘面积以3~8亩为宜,坡比为1∶3~1∶3.5,水深1.5米左右,池底无淤泥,水源无污染,符合国家渔业用水标准。苗种投放前半个月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消毒,并在每个塘内安装好增氧设施。

2.种植水草。青虾属甲壳动物,有脱壳和互残现象。因此,为了避免青虾发生互残现象,就必须种植一些适宜的水草来防止青虾之间相互残食。种植的水草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种植于池边浅水带四周的水花生;另一类是种植于浅水带池塘底部的沉水植物,有轮叶黑藻、伊乐藻等,这类水草繁殖迅速,所以当池塘内水草过多时,可用人工方法捞除稀疏,使塘内水草呈星点分布最好。一般情况下,水草的生长面积占池塘水面总面积的比例应控制在30%左右。

3.设置网片。在虾塘中间设置10~33目的无节夏花网片,用毛竹架固定,按屋架形设置于水面下20~40厘米处,坡度为15~20度,以便青虾上下爬行,每排网片宽3~4米,长度因池而定,一般5亩左右的池塘可设2排网片。

4.苗种放养。青虾生长速度快,养殖周期短,在养殖环境适宜、饵料充足的情况下,虾苗经过2个月的养殖每尾可达到3克以上的商品规格。因此,可采用春季和夏季两次放养、一年养两茬的养殖模式。

夏季放养在7月左右进行,亩放1厘米左右的虾苗4万~6万尾,10~20天后投放少量鲢鱼种。放养时要求规格整齐、体质健壮,放养时间应选择晴天的清晨或阴天不闷热的时候进行,放养时要避开苗种脱壳高峰期。到了8~9月还会出现一次批量产卵孵化出的小虾苗,这批虾苗到年底规格一般可长到2~3厘米,可作为春季放养苗种,一般亩放3万~5万尾。

5.投喂管理。根据青虾的摄食生活习性,坚持四定的投喂原则。一般每天投喂2次,时间为上午8时~9时、下午5时~7时,上午投喂总量的1/3,下午投喂总量的2/3。饵料应投在长有水草的浅水区,并且要投撒均匀。青虾苗种的日投喂量一般控制在3%~5%,前期以投喂细颗粒饲料为主。随着青虾个体的增大,可适当投喂相应规格的颗粒饲料。投喂时要细心观察青虾的吃食情况,一般每次投喂量以2~4个小时内吃完为宜。

6.水质管理。在高温季节必须做到每周加水或换水1次,先排底层老水,再加15~20厘米深的新水。夜间或清晨发现青虾浮头,必须开增氧机和加注新水,特别是在闷热或雷阵雨之前的天气里,应采取全天24小时加水和换水措施,保持池水呈微流水状态。

7.日常管理。每半月用生石灰水或二溴海因、二氧化氯等消毒剂对水体进行消毒处理,杀灭病菌及病原体。同时观察青虾身上是否附着纤毛虫,可用硫酸铜水溶液全池泼洒,全池的施药浓度为0.7ppm,隔7天再用1次。

8.适时起捕。青虾长到4~5厘米就可以起捕上市。一般春放苗种5~7月起捕上市,夏放苗种9~11月起捕上市。

雨季虾塘浑浊水治理方法

每年4、5月,华南地区养殖对虾的旺季开始到来。这个季节东北季风转为亚南季风季节,气温变化较大,雨量增加,往往使正在养殖对虾的虾塘,水色由褐色、绿色变浑浊,呈乳白。这种状况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天气突变,浮游植物死亡,产生缺氧,或浮游动物暴发性繁殖,大量摄食藻类。如果池塘透明度较高,浮游植物繁殖数量不能满足浮游动物的需要,就会把浮游植物吃光,从而失去原来水色而变浑浊。因为池塘中的水色和透明度是由池塘中的浮游植物种类和数量决定的。
浑浊水的危害性在于造成池塘缺氧。因为池塘中氧气的主要来源是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据报道,浮游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的含量,占海水池塘溶氧收入可达91.3%-100%,而大气的扩散作用在池塘溶氧收入中仅在5.3%-7.8%。池塘水浑浊,意味着池塘中浮游植物极少,当然光合作用就极少,产生氧气自然减少。
正因为6、7月份是阴雨天、暴雨和大暴雨季节。这种天气阳光减弱,光合作用减少,供氧量也减少,在这种恶劣天气下,若日常管理工作不力,对虾就很容易发病。缺乏科学知识的虾农对这种水色的处理一筹莫展,其实认清其发作原理,解决浑浊水问题并不困难。
浑浊水除了由于供氧量减少,影响对虾呼吸与生长外,还可以导致水质恶化。因为池塘底质中存在大量对虾排泄物、残饵和生物尸体,这些物质若在含氧量充足的情况下,易进行氧化反应,有害的物质,例如氨氮、亚硝酸和硫化氢等,就越来越少。池塘底质在缺氧情况下,还原反应增多,有害物质越来越多,导致对虾应激,病害由此发生。
浑浊水有如下处理方法:
使用消毒药物,杀死部分浮游动物。常用生石灰,浓度为20ppm(每立方水体20克,若水深为1米,每亩用生石灰13公斤左右)。生石灰先溶于水,加水稀释,全池均匀泼洒,使用生石灰后水会变清些。也可以用其它消毒剂,但其浓度必须以对虾安全为前提。
停止投料1-2餐。目的是让虾饥饿,抢食部分浮游动物,减少浮游动物数量,方便培养藻类。
换水5-10厘米。换水的目的是补充藻种。因浑浊水中藻类很少,藻种少培养藻类更困难,故必须增加藻种含量,方便肥水,以便能在较短时间内把藻类培养起来。如果自己养殖的相邻池塘正在养虾或养鱼,水色也好,没有其它病害,可抽些过来,补充藻类,效果也很好。
立即施肥。所用肥料尽力用无机肥,不用有机肥。从近年许多虾农反映,用有机肥肥水,对虾发病机会较多。据广西北海某地虾农反映,2004年上半年发病虾塘中,80%是使用鸡粪肥水。广东斗门虾农也有相同反映。因为鸡粪是有机物,不易溶于水,不易被单细胞藻类吸收利用,沉积到池底后,容易腐烂发臭,污染底质。而水质的恶化,往往是由于底质恶化引起,同时,鸡粪处理不好,又可以带细菌病毒,容易引起对虾发病。
使用单细胞藻类生长素。它是根据单细胞藻类特需的营养要求配制而成,含有高活性的氮、磷、钾、硅等营养元素,有利于单细胞藻类繁殖,有效期长,一般养殖一造虾只需一次性肥水。用量也少,一般水深为1米,每亩放1-1.5公斤即可。价格也便宜,通常每亩费用为6-8元。使用更简单,只要加水溶解,稀释全池泼洒即可。见效也快,24小时内水色会变为褐色和绿色,48小时内达到预期效果。
肥水时应在上午晴天进行,阴天和雨天不要肥水。
结合使用微生物制剂,例如芽孢杆菌、光合细菌和EM菌等。
此外,施些沸石粉和合理使用增氧机,效果更好。
总之,浑浊水对正在养殖的对虾危害极大,它在最初出现时,对虾并没有明显异常症状,但若不及时处理,其后果不堪设想。务必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及时改变水色和透明度,保持养殖水体的生态平衡,防止虾病的发生。

『伍』 请帮助:请问国家渔业一级水质标准的详细内容是什么

渔业水质标准

Water quality standard for fisheries

(GB11607-891989-12-05实施)

本标准规定了渔业水域水质污染测定的方法。本标准适用于鱼虾类的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洄游道和水产增养殖区等海、淡水的渔业水域。

为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止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防止和控制渔业水域水质污染,保证鱼、虾、贝、藻类正常生长、繁殖和水产品的质量,特制订本标准。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鱼、虾类的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洄游通道和水产增养殖区等海、淡水的渔业水域。

2 引用标准

GB5750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法

GB6920 水质 pH值的测定 玻璃电极法

GB7467 水质 六价铬的测定 二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

GB7468 水质 总汞测定 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7469 水质 总汞测定 高锰酸钾一过硫酸钾消除法 双硫腙分光光度法

GB7470 水质 铅的测定 双硫腙分光光度法

GB7471 水质 镉的测定 双硫腙分光光度法

GB7472 水质 锌的测定 双硫腙分光光度法

GB7474 水质 铜的测定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钾酸钠分光光度法

GB7475 水质 铜、锌、铅、镉的测定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7479 水质 铵的测定 纳氏试剂比色法

GB7481 水质 氨的测定 水杨酸分光光度法

GB7482 水质 氟化物的测定 离子选择电极法

GB7485 水质 总砷的测定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分光光度法

GB7486 水质 氰化物的测定 第一部分:总氰化物的测定

GB7488 水质 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 稀释与接种法

GB7489 水质 溶解氧的测定 碘量法

GB7490 水质 挥发酚的测定 蒸馏后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

GB7492 水质 六六六、滴滴涕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GB8972 水质 五氯酚钠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GB9803 水质 无氯酚的测定 藏红T分光光度法

GB11891 水质 凯氏氦的测定

GB11901 水质 悬浮物的测定 重量法

GB11910 水质 镍的测定 丁二铜肟分光光度法

GB11911 水质 铁、锰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11912 水质 镍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3 渔业水质要求

3.1 渔业水域的水质,应符合渔业水质标准(见表1)。

3.2 各项标准数值系指单项测定最高允许值。

3.3 标准值单项超标,即表明不能保证鱼、虾、贝正常生长繁殖,并产生危害,危害程度应参考背景值、渔业环境的调查数据及有关渔业水质基准资料进行综合评价。

表1 渔业水质标准

项目序号
项 目
标 准 值

1
色、臭、味
不得使鱼、虾、贝、藻类带有异色、异臭、异味

2
漂浮物质
水面不得出现明显油膜或浮沫

3
悬浮物质
人为增加的量不得超过10, 而且悬浮物质沉积于底部后, 不得对鱼、虾、贝类产生有害的影响

4
pH值
淡水6.5-8.5, 海水7.0-8.5

5
溶解氧
连续24h中, 16h以上必须大于5, 其余任何时候不得低于3, 对于鲑科鱼类栖息水域冰封期其余任何时候不得低于4

6
生化需氧量(5天、20℃)
不超过5, 冰封期不超过3

7
总大肠菌群
不超过5000个/L(贝类养殖水质不超过500个/L)

8

≤0.0005

9

≤0.005

10

≤0.05

11

≤0.1

12

≤0.01

13

≤0.1

14

≤0.05

15

≤0.05

16
氰化物
≤0.005

17
硫化物
≤0.2

18
氟化物(以F-计)
≤1

19
非离子氨
≤0.02

20
凯氏氮
≤0.05

21
挥发性酚
≤0.005

22
黄磷
≤0.001

23
石油类
≤0.05

24
丙烯腈
≤0.5

25
丙烯醛
≤0.02

26
六六六(丙体)
≤0.002

27
滴滴涕
≤0.001

28
马拉硫磷
≤0.005

29
五氯酚钠
≤0.01

30
乐果
≤0.1

31
甲胺磷
≤1

32
甲基对硫磷
≤0.0005

33
呋喃丹
≤0.01

4 渔业水质保护

4.1 任何企、事业单位和个体经营者排放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有害废弃物,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最近渔业水域的水质符合本标准。

4.2 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有害废弃物严禁直接排入鱼、虾类的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和鱼、虾、贝、藻类的养殖场及珍贵水生动物保护区。

4.3 严禁向渔业水域排放含病源体的污水;如需排放此类污水,必须经过处理和严格消毒。

5 标准实施

5.1 本标准由各级渔政监督管理部门负责监督与实施,监督实施情况,定期报告同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部门。

5.2 在执行国家有关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如不能满足地方渔业水质要求时,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制定严于国家有关污染排放标准的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以保证渔业水质的要求,并报国务院环境保护部门和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5.3 本标准以外的项目,若对渔业构成明显危害时,省级渔政部门应组织有关单位制订地方补充渔业水质标准,报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并报国务院环境保护部门和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5.4 排污口所在水域形成的混合区不得影响鱼类洄游通道。

6 水质监测

6.1 本标准各项目的监测要求,按规定分析方法(见表2)进行监测。

6.2 渔业水域的水质监测工作,由各级渔政监督管理部门组织渔业环境监测站负责执行。

序号
项目
测定方法
试验方法标准编号

3
悬浮物质
重量法
GB11901

4
pH值
玻璃电极法
GB6920

5
溶解氧
碘量法
GB7489

6
生化需氧量
稀释与接种法
GB7488

7
总大肠菌群
多管发酵法滤膜法
GB5750

8

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7468

高锰酸钾-过硫酸钾消解

双硫腙分光光度法
GB7469

9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双硫腙分光光度法
GB7475

GB7471

10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双硫腙分光光度法
GB7475

GB7470

11

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高锰酸钾氧化)
GB7467

12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分光光度法
GB7475

GB7474

13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双硫腙分光光度法
GB7475

GB7472

14

火焰原子分光光度法



丁二铜肟分光光度法
GB11912

GB11910

15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分光光度法
GB7485

16
氰化物
异烟酸-吡啶啉酮比色法吡啶-巴比妥酸比色法
GB7486

17
硫化物
对二甲氨基苯胺分光光度法1)


18
氟化物
茜素磺酸锆目视比色法

离子选择电极法
GB7482

GB7484

19
非离子氨2)
纳氏试剂比色法

水杨酸分光光度法
GB7479

GB7481

20
凯氏氮

GB11891

21
挥发性酚
蒸馏后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
GB7490

22
黄磷



23
石油类
紫外分光光度法1)


24
丙烯腈
高锰酸钾转化法1)


25
丙烯醛
4-乙基间苯二酚分光光度法1)


26
六六六(丙体)
气相色谱法
GB7492

27
滴滴涕
气相色谱法
GB7492

28
马拉硫磷
气相色谱法1)


29
五氯酚钠
气相色谱法



藏红剂分光光度法
GB8972

GB9803

30
乐果
气相色谱法3)


31
甲胺磷



32
甲基对硫磷
气相色谱法3)


33
呋喃丹



注:暂时采用下列方法,待国家标准发布后,执行国家标准。

渔业水质检验方法为农牧渔业部1983年颁布。

测得结果为总氨浓度,然后按表A1、表A2换算为非离子氨浓度。

地面水水质监测检验方法为中国医学科学院卫生研究所1978年颁布。

附录A 总氨换算表(补充件)

附录A 总氨换算表(补充件)

表A1 氨的水溶液中非离子氨的百分比

温度
pH值


6.0
6.5
7.0
7.5
8.0
8.5
9.0
9.5
10.0

5
0.013
0.040
0.12
0.39
1.2
3.8
11
28
56

10
0.019
0.059
0.19
0.59
1.8
5.6
16
37
65

15
0.027
0.087
0.27
0.86
2.7
8.0
21
46
73

20
0.040
0.13
1.40
1.2
3.8
11
28
56
80

25
0.057
0.18
1.57
1.8
5.4
15
36
64
85

30
0.080
0.25
2.80
2.5
7.5
20

45
72
89

表A2 总氨(NH4++NH3)浓度,其中非离子氨浓度(NH3)0.020mg/L (mg/L)

温度
pH值


6.0
6.5
7.0
7.5
8.0
8.5
9.0
9.5
10.0

5
160
51
16
5.1
1.6
0.53
0.18
0.071
0.036

10
110
34
11
3.4
1.1
0.36
0.13
0.054
0.031

15
73
23
7.3
2.3
0.75
0.25
0.093
0.043
0.027

20
50
16
5.1
1.6
0.52
0.18
0.070
0.036
0.025

25
35
11
3.5
1.1
0.37
0.13
0.055
0.031
0.024

30
25
7.6
2.5
0.81
0.27
0.099
0.045
0.028
0.022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局标准处提出。

本标准由渔业水质标准修订组负责起草。

本标准委托农业部渔政渔港监督管理局负责解释。

『陆』 海南岛海水养殖对海岸带地质环境的影响

徐忠胜 薛桂澄 夏长健

(海南省地质调查院,海口570206)

摘要:海南岛沿海滩涂资源丰富,发展海水养殖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本文结合海南岛沿海地区海水养殖的发展状况、经济效益、养殖方式及发展趋势,分析海水养殖所引发的环境地质问题,对红树林和青皮林的危害;研究海水养殖导致海防林破坏、海岸带环境污染(海水污染、地下水污染及咸化)、水土流失、土地荒化(沙化)、港湾淤积、土地盐碱化、海岸侵蚀及矿产、旅游资源破坏的原因,提出海水养殖业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几点建议及相应对策。

关键词:海岸带;海水养殖;地质环境;环境保护

1 海岸带地形地貌

海南岛位于东经108°37′~110°03′、北纬18°10′~20°10′之间,海岸带为海岸线往陆地方向10~20km的陆域范围内,面积约9154km2(见图1)。

1.1 海岸类型及分布

海南岛海岸线曲折,有68处港湾,岸线总长1528km。分布有泥岸、砂岸、岩岸、生物海岸等四种类型海岸。按其特征可分为三段:北段从儋州市西面的白马井至文昌市东面的清澜港,主要为火山岩(玄武岩)台地的海蚀堆积岩岸,在南渡江出海口、海口湾、东寨港等局部地段为砂质、泥质海岸;东段由文昌市东寨港至三亚市榆林港,主要为由溺谷演变而成的小港湾式堆积地貌砂岸、泥岸,此外,在报虎角、铜鼓蛉、南湾猴岛、分界蛉等局部地段分布有岩岸;西段从三亚市榆林港至儋州市白马井,多为沙堤围绕的海积阶地砂岸,在三亚的梅山、昌江的昌化港以北等局部地段为岩岸。

1.2 海岸带地貌

东北部文昌市境内主要为海积平原,地势低平,标高一般5~20m;北部海口—洋浦地区主要为玄武岩台地,地形略有起伏;洋浦往西到海头为海积平原;从海头往南至乐东的九所为滨海平原;从九所往东至三亚为岩浆岩丘陵区;三亚往北东至陵水为沿海平原-丘陵区;从陵水往北至万宁为岩浆岩丘陵区。总体上,北部海岸带主要为平原、台地,地势低平;东、南、西部主要为平原、丘陵,地势起伏较大,最大标高为陵水蒙水岭841m。

众多的海湾、滨海平原、砂堤砂地以及清澈的海水、较高的水温,为发展海水养殖创造了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条件,特别是本岛西部沿岸水域,风浪较小,滩涂面积广阔,是发展海水养殖的理想场所,同时具有适养品种多,养殖品种生长快的特点。目前适宜养殖的近5万km2的浅海海域仅利用了8483km2,海水养殖业的发展潜力巨大。

2 海水养殖业的发展概况

2000年全省海水养殖面积14526公顷,产值18.89亿元。根据养殖方式不同,可分为网箱养殖和池塘养殖两大类。网箱养殖主要为鱼、贝类,池塘养殖主要为对虾类。2000年全省对虾养殖面积7759公顷,占海水养殖面积的53.4%,平均单产2997千克,总产值11.25亿元,占海水养殖产值的60%;在海水养虾中,高位池养虾面积1486公顷,占海水养虾面积的19.2%,平均单产6345千克/公顷。低位池养虾的平均单产为2204千克/公顷,仅为高位池的35%。对虾养殖业已成为我省海水养殖的主体产业,而高位池养虾又成为对虾养殖的主导产业。

4 建议与对策

海南岛具有漫长的海岸线、砂质海岸和海湾,浅海滩涂资源丰富,阳光充足,水温高,具备大规模发展海水养殖业的独特地理条件。在大力发展海水养殖业的同时,应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做到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本文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与对策。

(1)科学规划、严格控制。目前全省及三亚、文昌的海洋区划(规划)和万宁市的虾业发展规划,都还是粗线条的,没有对很多生态环境问题进行科学的论证,还不能作为实施养虾计划的最终依据。因此,必须编制详细规划,在详细规划中,应综合考虑林业、旅游、海洋、环境、矿产、工业、农业、港口以及养殖业中的现在及未来发展的相互关系和影响,进行必要的模式计算和分析,明确提出养殖布局、废水的处理方法、处理强度、排污方式、排污口和取水点的位置、污泥处置,以及防风固沙的对策等可行方案。要把全海南岛当作一个整体,从战略上、从动态上,开展我省海水养殖业的环境影响评价,为我省海水养殖业规划提供技术依据。

(2)规范建设、规模开发。积极引导企业、农村集体进行海水养虾的规模开发,集约发展,鼓励公司加农户,村集体加农户的合作开发方式,减少农民、个体户的无序开发活动。

(3)严禁在自然保护区和生态敏感区挖塘搞养殖。在自然保护区内的虾塘要坚决退塘还林。对饮用水和农田产生污染的虾塘,必须停产治理,凡不能取得满意治理效果的也必须退塘还林。

(4)要加大执法监督力度,严肃查处环境违法案件,必要时对一些破坏生态的案件进行曝光,警示教育。

(5)加大环境资源的监管力度。合理安排对虾塘的排水方向,严格控制养殖废水排放量、污染物总量及浓度。对养殖废水足额征收排污费。要加强巡逻,并发动群众举报,坚决刹住擅自挖塘养殖的违法行为。

(6)加强海水养虾的科研开发,提高污染防治能力。引导并鼓励和促进养殖知识与技术更新,采用少用水、少用药、少换水、少排放的技术,选用抗病品种,在饲料中增添植物蛋白质等,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环境。要实施科学轮养、混养模式。通过虾、蟹轮养,充分利用对虾耐高温、青蟹耐寒的季节优势,有效防止两造重养造成的病害。另外,在饲养青蟹时,混养江蓠,一方面利用江蓠来分解和吸收螃蟹排泄物和残留投料,有效地克服水质污染问题,另一方面,又可充分利用虾塘,提高虾塘单位产值。引进过滤海水防病养虾系统,使用抽取过滤后的清洁海水养虾,从而克服高位养虾和海水加淡水养虾等模式存在的环境污染、养虾周期长和经济效益偏低等缺点。

(7)加强养殖全过程的产品质量保证,引导发展绿色海产品。

(8)强化公众参与,加大宣传力度。强化生态保护公众参与,接受公众监督,特别是对涉及农民土地等切身利益的海水养虾项目,通过广泛和有效的公众参与,合理利益分配,减少负面影响,促进区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加强宣传教育,不断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的可持续发展观点,提高人们的法制意识和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参考文献

[1]庞义春等.广东省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海南岛岸段工程地质报告.广东省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大队地质矿产专业队,1986

[2]庞义春等.广东省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海南岛岸段水文地质报告.广东省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大队地质矿产专业队,1986

[3]赵达迎,林化等.海南岛海岸带生态环境地质调查报告.海南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2004

[4]岳平,符致钦.海南岛海岸带(典型区)生态环境现状调查报告.海南省国土资源厅,2002

Influence of Mariculture on the Geological Environment, in Coastal Zone Hainan Island

Xu Zhongsheng, Xue Guicheng, Xia Changjian

( Hainan Institute of Geological Survey, Haikou 570206)

Abstract: Coastal beaches' resource is rich in Hainan island , developing seawater breeding has exceptional advantage,this text combines coastal area seawater breeding ' developing conditions, economic benefits, the way of breeding and developding tendency in Hainan island, analyses the environmental geological problems, harms to red woods and green leather forest brought by seawater breeding; studing the reasons of sea defencing forest'damage , coast tap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seawater pollution, underground water pollution and salty melt) , water and soil' erosion and land wasteland melting (desertification) , harbour silting up , land salinization, coast erosion and minerals and travel resource' damage caused by seawater breeding, putting forward a few suggests an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of coordinative development between seawater breeding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s.

Key words: Coast tape; Seawater breeding; Geological enviroment; Environment protections

阅读全文

与养虾废水排放标准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环氧树脂烘烤后少胶 浏览:304
宇宙清洗机的滤芯是什么 浏览:721
14日产奇骏机油滤芯在哪里 浏览:143
饮水机出水器一般在什么地方卖 浏览:2
地表水质量标准和污水排放标准的区别 浏览:63
污水管距楼多少米敷设 浏览:388
提升泵进水管分几部份 浏览:662
回奶用喝中药不 浏览:848
净水器如何热饮 浏览:977
盐酸清洗反渗透膜的浓度 浏览:519
污水管网试验有哪些 浏览:848
沁园净水器为什么 浏览:660
空气净化器滤网外包装怎么拆 浏览:648
企业污水排放口设置 浏览:846
经典福克斯膨胀阀过滤芯怎么更换 浏览:203
生产RO膜膜壳的企业 浏览:825
管式超滤膜反冲 浏览:894
过滤环有颜色 浏览:409
固体粉状除垢剂 浏览:290
净水器超滤膜滤芯怎么拆 浏览: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