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市政污水管道设计充满度偏小有什么缺点
充满度过小,选择的管径偏大,增加工程投资,污水流速偏低,管道内杂质容易沉淀
㈡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对污水管道设计参数做了哪些规定
参照室外排水设计规范,提出建筑室外排水设计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1.小区污水重力排入城市污水管道系统时设计计算中注意
当小区位于市区之内或地形坡度许可小区污水能直接排入市政污水管道时,这时小区污水管道可按接管进行水力计算,计算方法通常是列表计算,不过在设计参数选择时应该充分考虑到小区污水管道排出点城市污水干管的埋深,合理运用落差以减小管道的管径。最后小河能否重力排入城市污水管道系统,校核结果若不能排入,可适当放大某些管道的管径,适当减小敷设坡度以达到排入目的;如果接入管道落差太大则可设计跌水井。
2.室外管材
(1)室外无压排水管一般很少采用金属管,只有当排水管需要承受较高压力或对渗漏要求严格的地方(污水泵站的进水管和出水管)才采用金属管材,较为罕见的为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管,双壁波纹管,HDPE高密度缠绕管在室外得到广泛应用。
(2)钢筋混凝土管的管口形式常用的有平口管,企口管,承插口管,借口一般分为柔性接口,刚性接口,半柔性接口。
柔性接口:橡胶圈接口,沥青油膏,石棉沥青卷材料。
刚性接口:水泥砂浆,钢丝网水泥砂浆抹带接口。
半柔性接口:石棉水泥接口
对于接口要求强度较高,严密性闭水性较好的污水管宜采用柔性或半柔性接口。
纵向管线布置:电力,电讯,煤气,给水,热力,雨水,污水
3.污水检查井管径间距
不大于160mm不大于30m大于200mm不大于40m
㈢ 污水管道闭水试验设计水头
应按《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执行:
9.3 无压管道的闭水试验
9.3.1 闭水试验法应按设计要求和试验方案进行。
9.3.2 试验管段应按井距分隔,抽样选取,带井试验。
9.3.3 无压管道闭水试验时,试验管段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管道及检查井外观质量已验收合格;
2 管道未回填土且沟槽内无积水;
3 全部预留孔应封堵,不得渗水;
4 管道两端堵板承载力经核算应大于水压力的合力;除预留进出水管外,应封堵坚固,不得渗水;
5 顶管施工,其注浆孔封堵且管口按设计要求处理完毕,地下水位于管底以下。
9.3.4 管道闭水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试验段上游设计水头不超过管顶内壁时,试验水头应以试验段上游管顶内壁加2m计;
2 试验段上游设计水头超过管顶内壁时,试验水头应以试验段上游设计水头加2m计;
3 计算出的试验水头小于10m,但已超过上游检查井井口时,试验水头应以上游检查井井口高度为准;
4 管道闭水试验应按本规范附录D(闭水法试验)进行。
9.3.5 管道闭水试验时,应进行外观检查,不得有漏水现象,且符合下列规定时,管道闭水试验为合格:
2 管道内径大于表9.3.5规定时,实测渗水量应小于或等于按下式计算的允许渗水量;
q=1.25√Di (9.3.5-1)
3 异型截面管道的允许渗水量可按周长折算为圆形管道计;
4 化学建材管道的实测渗水量应小于或等于按下式计算的允许渗水量。
q=0.0046Di (9.3.5-2)
式中 q——允许渗水量(m3/24h·km);
Di——管道内径(mm)。
9.3.6 管道内径大于700mm时,可按管道井段数量抽样选取1/3进行试验;试验不合格时,抽样井段数量应在原抽样基础上加倍进行试验。
9.3.7 不开槽施工的内径大于或等于1500mm钢筋混凝土管道,设计无要求且地下水位高于管道顶部时,可采用内渗法测渗水量;渗漏水量测方法按附录F的规定进行,符合下列规定时,则管道抗渗性能满足要求,不必再进行闭水试验:
1 管壁不得有线流、滴漏现象;
2 对有水珠、渗水部位应进行抗渗处理;
3 管道内渗水量允许值q≤2[L/(m2·d)]。
㈣ 污水管道的哪些部位应设水封
污水系统的水封部件位于以下这些部位:
1.排水管:是与排水横管的连接管,主要包回括有起水封作用的存水答弯、地漏、排水盒及其连接管道,水封可起隔绝臭气作用。
2.横管:是连接排水管的水平管道,并负责接至排水立管。水平横管应具有足够的坡度。它是污水系统易堵塞管段。
3.立管;它是连接水平横管的垂直管道,并通过立管将污水接至排出管内。
4.排出管:将污水从立管排至室外第一个检查井之间的管段,排出管需穿越建筑物的基础或外墙。
5.清扫疏通配件:因横管为污水系统的易堵段,所以在横管上设有清通配件,如地面清扫口、横管清扫口,立管设有立管检查口。
6.透气管:主要由透气立管、透气帽及辅助透气管组成
㈤ 给排水:污水管道系统的设计步骤有哪些
第二章 污水管道系统的设计 一、填空题 1.污水在管道中的水深h和管道直径的比值称为(设计充满度),当h/D=1时称为(满流);h/D<1时称为(不满流)。 2.污水管道的最小设计流速为(0.6m/s)。 3.给定设计充满度条件下,管径越大,相应的最小设计坡度值越(小)。 4.管道定线一般按(主干管)、(干管)、(支管)顺序依次进行。 5.管道衔接的方法通常有(水面平接)和(管顶平接)两种。当坡度很大时,可采用(跌水连接)。 二、名词解释 1.日变化系数、时变化系数、总变化系数 日变化系数:一年中最大日污水量和平均日污水量的比值; 时变化系数:最大日中最大时污水量与该日平均时污水量的比值; 总变化系数:最大日最大时污水量与平均日平均时污水量的比值。 2.设计流速 设计流速:和设计流量、设计充满度相应的水流平均速度。 3.不计算管段 若设计管段的排水面积小于估算的设计管段的排水面积,即直接采用最小管径和相应的最小坡度而不再进行水利计算。这种管段成为不设计管段。 4.覆土厚度、埋设深度 管道埋设深度有两个意义: 覆土厚度:指管道外壁顶部到地面的距离; 埋设深度:指管道内壁底到地面的距离。 5.本段流量、传输流量、集中流量 本段流量:是从管段沿线街坊流来的污水量; 转输流量:是从上游管段和旁侧管段流来的污水量; 集中流量:是从工业企业或其他大型公共建筑物流来的污水量。 三、简答题 1.污水管段定线的一般原则和方法是什么? 在城镇总平面图上确定污水管道的位置和走向,称作污水管道系统的定线。正确的定线时合理的、经济的设计污水管道系统的先决条件,是污水管道系统设计的重要环节。管道定线一般按主干管、干管、支管顺序进行。定线应遵循的主要原则:应尽可能的在管线较短和埋设较小的情况下,让最大区域的污水能自流排出。 为了实现这一原则,在定线时必须很好的研究各种条件,使拟定的线路能因地制宜的利用其有利因素而避免不利因素。 定线时应充分利用地形,是管道的走向符合地形趋势,一般宜顺坡排水;污水支管的平面布置取决于地形及街区建筑特征,并应便于用户接管排水(低边式布置、周边式布置、穿坊式布置);污水主干管的走向取决于污水厂和出水口的位置;采用的排水体制也影响管道定线;主干管的布置在坚硬密实的土壤中;还需考虑街道宽度和交通情况;产生大流量的污水排出口接入污水干管起端是有利的。 2.何谓污水管道系统的控制点?通常情况下如何确定其控制点的高程? 在污水排水区域内,对管道系统的埋深起控制作用的地点成为控制点。确定控制点的标高,一方面应根据城市的竖向规划,保证排水区域内各点的污水都能排出,并考虑发展,在埋深上适当留有余地;另一方面,不能因照顾个别控制点而增加整个管道系统的埋深。 3.当污水管道的埋设深度已接近最大允许埋深而管道仍需继续向前埋设时,一般采取什么措施? 4.城市污水回用工程的意义?回用系统的组成? 城市污水经处理后,达到回用要求的水质标准,而在一定范围内重复使用的供水系统称为城市的污水回用系统。城市污水经处理再利用,可作为城市第二水源再再利用,既可节约水资源,又使污水无害化,起到保护环境、控制水污染、缓解水资源不足的重要作用。 城市污水回用系统一般由收集系统、再生水厂、再生水输配系统和回用水管理等部分组成。
㈥ 污水管道必须做密闭
看条件,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做明渠,管理方便,清理容易。密闭能节省地面用地。
㈦ 卫生间污水管怎么设计
一、涉及污(排)水管施工的有关规范:
给水排水设计基本术语标准 GBJ 125
给水排水制图标准 GB/T 50106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 50015
建筑中水设计规范 GB 50336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42
建筑给水聚乙烯类管道工程技术规程 CJJ/T 98
建筑给水聚丙烯管道工程技术规范 GB/T 50349
建筑排水硬聚氯乙烯管道工程技术规程 CJJ/T 29
二、卫生间污水管施工的规范要求摘录
3.3.5 在同一房间内,同类型的采暖设备、卫生器具及管道配件,除有特殊要求外,应安装在同一高度上。
3.3. 6 明装管道成排安装时,直线部分应互相平行。曲线部分:当管道水平或垂直并行时,应与直线部分保持等距;管道水平上下并行时,弯管部分的曲率半径应一致。
3.3.7 管道支、吊、托架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位置正确,埋设应平整牢固。
2 固定支架与管道接触应紧密,固定应牢靠。
3 滑动支架应灵活,滑托与滑槽两侧间应留有3~5mm的间隙,纵向移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6 固定在建筑结构上的管道支、吊架不得影响结构的安全。
3.3.13 管道穿过墙壁和楼板,应设置金属或塑料套管。
安装在楼板内的套管,其顶部应高出装饰地面20mm;
安装在卫生间及厨房内的套管,其顶部应高出装饰地面50mm,底部应与楼板底面相平;
安装在墙壁内的套管其两端与饰面相平。
穿过楼板的套管与管道之间缝隙应用阻燃密实材料和防水油膏填实,端面光滑。穿墙套管与管道之间缝隙宜用阻燃密实材料填实,且端面应光滑。管道的接口不得设在套管内。
3.3.15 管道接口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管道采用粘接接口,管端插入承口的深度不得小于表3.3.15的规定。
表3.3.15 管端插入承口的深度
2 熔接连接管道的结合面应有一均匀的熔接圈,不得出现局部熔瘤或熔接圈凸凹不匀现象。
3 采用橡胶圈接口的管道,允许沿曲线敷设,每个接口的最大偏转角不得超过2”。
7 承插口采用水泥捻口时,油麻必须清洁、填塞密实,水泥捻入并密实饱满,其接口面凹入承口边缘的深度不得大于2mm.
8 卡箍(套)式连接两管口端应平整\无缝隙,沟槽应均匀,卡紧螺栓后管道应平直,卡箍(套)安装方向应一致.
5.2.4排水塑料管必须按设计要求及位置装设伸缩节。如设计无要求时,伸缩节间距不得大于4m。高层建筑中明设排水塑料管道应按设计要求设置阻火圈或防火套管。
5.2.5排水主立管及水平干管管道均应做通球试验,通球球径不小于排水管道管的2/3,通球必须达到100%。
5.2.6在生活污水管道上设置的检查口或清扫口,当设计无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在立管上应每隔一层设置一个检查口,但在最底层和有卫生器具的最高层必须设置。如为两层建筑时,可仅在底层设置立管检查口;如有乙字弯管时,则在该层乙字弯管的上部设置检查口。检查口中心高度距操作地面—般为lm,允许偏差土20mm。;检查 口的朝向应便于检修。暗装立管,在检查口处应安装检修门。
2 在连接2个及2个以上大便器或3个及3个以上卫生器具的污水横管上应设置清扫口。当污水管在楼板下悬吊敷设时,可将清扫口设在上一层楼地面上,污水管起点的清扫口与管道相垂直的墙面距离不得小于200mm;若污水管起点设置堵头代替清扫口时,与墙面距离不得小于400mm.
3 在转角小于135°的污水横管上,应设置检查口或清扫口。
4 污水横管的直线管段,应按设计要求的距离设置检查口或清扫口。
5.2.7 埋在地下或地板下的排水管道的检查口,应设在检查井内。井底表面标高与检查口的法兰相平,井底表面应有5%坡度,坡向检查口。
5.2.8 金属排水管道上的吊钩或卡箍应固定在承重结构上.固定件间距:横管不大于2m;立管不大于3m。楼层高度小于或等于4m,立管可安装1个固定件。立管底部的弯管处应设支墩或采取固定措施。
5.2.9 排水塑料管道支、吊架间距应符合表5.2.9的规定。
㈧ 排水管和套管之间的封堵到底是怎么封堵的、要求是哪本规范上说的、有知道求解释、谢谢
排水管和套管之间的封堵方法为:
1、管道安装完毕并经通球,通水试验后,方可经行封堵。
2、无钢套管封堵方法:在原预留洞边及洞壁凿毛,并把垃圾,灰尘清理干净再用清水冲洗干净,润湿24小时以上,然后支顶模或吊模,支好模后再用清水冲洗一遍。
性能特点:
排水安全性孔口位于波谷,由于波峰和过滤织物双向作用,孔口不易堵塞,保证了透水系统畅通。
耐腐蚀性与软式弹簧排水管相比,塑料不易锈蚀。
排水管产品技术:
1、垂直加压至外径的40%,立即卸荷,试样不破裂,不分层。
2、温度在0℃,高度1M的条件下,用重量为1Kg的重锤,冲击10次,应九次以上无开裂。
3、内壁均匀光滑,透水孔均匀地打在波谷高度的1/2以下,打在波谷高度1/2以上的孔数不大于总数的10%。
4、透水面积≥45cm2/M。
5、纵向回缩率≤3.0%。
6、弯曲度%≤2。
7、环刚度≥6.3KN/ m2。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排水管
㈨ 建筑排水套管与管道用什么密封
给排水、消防管道施工穿楼板时需要注意:管道穿过楼板后,有些施工人员为方便省事,不进行土建支模,仅进行简单遮挡后用水泥砂浆填塞孔洞,加之硬聚氯乙烯管外表比较光滑,与混凝土粘结不是很牢固,因此非常容易造成严重的楼板渗水现象,影响住户正常使用。正确的做法是:预先加套管,管道安装结束应配合土建进行支模,并应采用c20
细石混凝土分二次浇筑捣密实。浇筑结束后,结合找平层或面层施工,在管道周围应砌筑成厚度不小于20
mm
,宽度不小于30
mm
的阻水圈。
我是搞施工的希望可以帮到你!!!
㈩ 污水管道必须做密闭性试验吗
是的,其他的还要做压力试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