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计算城市污水的设计总流量
基础性的东西去看《给排水设计手册》
❷ 污水处理流量折算
你说的系数可能就是
总变化系数Kz:最大日最大时污水量与平均日平均时污水量的比值称为总变化系数。
一般是根据流量按经验查出来
有一个经验公式,该式是我国在多年观测资料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总结出的计算公式。它反映了我国总变化系数与平均流量之间的关系:
Q平均<5时 kz=2.3
Q平均5<Q平均<1000时 kz=2.7/(Q平均的0.11次方)
Q平均>1000时 kz=1.3
❸ 已知某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最大设计流量Qmax=1.03m3
这个好像是作业,我运行过几个污水厂,类似你这个7万方的日处理量的污水内厂,一般粗格栅都用容15—20毫米的间隙,因为南方水质比较好一般细点,北方水质、管路差些所以多用20毫米左右的,有的污水厂比如工业或者渠道进水多设一道中格栅一般间隙都在10毫米左右,然后就是细格栅看你是什么类型的格栅,但一般都用6—8毫米以下的间隙,主要看你工艺,如果活性污泥的一般6毫米绝对够用,如果是膜工艺那么就可以在4毫米以下了。
不知道你各部分尺寸还说什么,深度要看你的构筑物,角度看设备类型,书上很多都有的。
❹ 设计城市污水二级处理站时,如何确定设计流量
城市污水处理厂
设计时,有以下几种设计水量:
(1)平均日流量
用来表示内
污水
厂的公称容
规模
,并用以计算污水厂年抽升
电耗
、耗药量、处理总水量、总泥量等;
(2)最大日最大时流量
用来确定
管渠
和
泵站
,
风机房
等
设备容量
的基本数据。一般情况下,污水厂各构筑物(除水力
停留时间
超过5.0h的构筑物外)应按此流量设计;
(3)平均日平均时流量
当污水厂构筑物水力停留时间大于4.0h时,该构筑物及其后续处理构筑物按此流量校核;
(4)降雨时的设计流量
包括旱季流量和截流(n倍的初期雨水)流量。须用这种流量校核
初沉池
及其以前的构筑物或
设施
。此时初沉
池水
力停留时间不小于30min;
(5)当污水厂为分期建设时,设计流量用相应的各期流量。
❺ 11. 已知某城镇污水处理厂设计平均流量Q=20 000 m 3/d,服务人口100000人,初沉
沉砂池和初抄沉池若按照室袭外排水设计规范相关内容很容易设计,本人谈些不同的概念供参考。砂多产生于水量大尤其是雨水初期,须按照最大小时流量设计沉砂;后接初沉池,则初沉池因此会较大。可否不用分开来设计:初沉池前端设一区域,按可以满足大流量沉砂用;平时则以初沉为主。另外,初沉泥沙量25g/(人.d),建议设水力(或空气)清洗,将有机部分洗脱下来,分流进入污泥消解,而洗脱下的泥沙则另行利用。
❻ 某污水处理厂最大设计流量0.2 m3/s
是初沉还是二沉啊?
这个负荷差的比较多,一般竖流做二沉多一些,但是用在城市污水厂不多,因为它的径深比一般比较小,再大一些做辐流沉淀池比较合适。
要是做竖流的,参数我算了一下,给你看一眼,需要做很多组
❼ 某城市污水处理厂进水流量Q=0.3m3/l、BOD=225mg/l、SS=230mg/l,还含有一定量的N、P.
该水质很好处理。我推荐使用MBR生物反应器技术。以此为例,工艺流程为 进水——粗细格栅(过滤大颗粒杂质)——沉淀池(加药沉淀并具有流量调节作用)——厌氧反应池(脱磷脱氮)——好氧池(MBR膜组件在内)——消毒出水。大体如此,若还有别的要求,则相应增加工序,但成本亦随之上升。
❽ 10万人口城市污水处理厂设计,设计流量日平均污水量是多少
按照每人180L~220L的手册标准测算一般是 1.8~2.2万吨/日。这个算法其实忽略了管网因素专,对管网污水截排属率太乐观的结果,而且太高估用水和排水量了,很保守,非常保守。
但是,按照本人实际经验常用的速算公式(前提是已经铺设管网了,而且尽力做好管网了):
1)在市区内一般是1.6万吨/日(10÷6=1.6);
2)在城乡结合地区是1.2万吨(10÷8=1.2);
3)工业经济不发达的远郊区及乡镇地区应该是1.0万吨/日(10÷10=1.0);
4)在纯粹农村山村(本题人口貌似不属于农村),应该是5000吨/日(10÷20=0.5)。
按这个规律去估计吧,一般在除了西部地区,基本准些,南方比北方稍高10~15%左右。
❾ 请问这个污水处理厂的设计流量怎么求
第一个 因为你的第二个公式就是为了求80000 和 3000 4000那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