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污水知识 > 难降解废水治理技术PDF

难降解废水治理技术PDF

发布时间:2022-01-25 23:01:14

㈠  水环境污染治理新进展

一、污水规模化集中处理与系统优化理论的应用

我国对污染企业多年来一直执行的是“谁污染谁治理”和“三同时”的环保政策,虽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对这种分散式点源治理模式又产生了新的看法,特别是对那些中小企业和乡镇企业。普遍认为,小而散、散而全的污水厂建设不仅给国家和企业造成了巨大的投资浪费,还由于企业负担过重,管理水平较低等原因,使预期的环境治理目标大打折扣。为此许多专家学者呼吁,集中建立规模化污水厂,变“谁污染谁治理”为“谁污染谁掏钱”的政策时机已经成熟。

其实国际环境污染治理领域早已从过去的分散式源治理,发展到了利用系统理论观点进行区域性综合治理的新水平。以美国Converse A.Q对新英格兰洲Merrimack河域的污水处理系统规划为例,该规划通过建立全流域水环境容量、污水输送、处理规模、处理程度以及环境效益等多因素的系统优化数学模型,获得了该流域内设立4座集中污水处理厂最为经济的投资方案,比原计划的18座建设方案节省了40%以上的费用。又如日本,自1965年就已由原来单纯追求污水处理技术和设备的改进,转入了在系统理论指导下建立区域综合污水处理厂的水污染治理方向,到1976年已建成29座综合性污水处理厂,比分散式处理节省了20%以上的费用。

二、清洁生产概念的引入

清洁生产概念是于1989年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工业与环境中心提出的,基本含义是采用清洁的能源、原材料、生产工艺和技术,生产清洁的产品。由于清洁生产能对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节约能源和原材料等各个环节起到显著成效,世界各国都在纷纷推行,尤其在美国、日本、欧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在环保方面,由于清洁生产能够通过改进生产工艺,降低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对环境起到“标本兼治”的作用,我国也于1993年正式提出了清洁生产的要求,并列入了1994年《中国21世纪议程》和《固体废弃物环境污染治理法》。与此同时,还在世界银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帮助下,由国家环保局承担,在一些城市和行业开展了试点工作。如代号为B-4的清洁生产项目,在1993~1995年间已完成了国内29项试点,并计划在未来5年内把清洁生产引入全国3000家工业企业。

清洁生产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效益是十分可观的,以河北邯郸丛台酒厂的酒糟废水治理项目为例,在中国地质科学院环境工程技术设计研究院的帮助下,仅用40万元的投入,进行了发酵罐蒸汽加热工艺的改进,就基本实现了生产用水的闭路循环,使污水治理项目投资节约了600万元以上。因此认为,清洁生产的推广,在今后我国环保领域必将发挥重要作用。

三、生物基因工程的应用

自70年代P.Berg首次利用内切酶把分属两个不同属的DNA重组到一起,宣告基因工程诞生以来,短短20多年间已给全社会各个方面带来了重大变革。环保领域也是这样,生物工程已开始显示出无穷的威力。

目前常用的污水生物处理技术虽然在世界各国环境治理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但仍有不尽人意的地方,如承受COD、BOD能力低,反应时间长,污泥量大,难降解物质多,氮磷去除率不高等问题。为了克服这一弊端,人们采用了多种手段,如为提高微生物对污水环境的适应能力所开展的微生物驯化、针对某一特种污染物进行的专性菌体培养等,但在实际应用中不是净化效果不理想,就是因菌种对环境的不适应而在短期内消亡,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基因工程的诞生使人们看到了新的希望。

目前国内外专家通过多年的努力,已经取得了可喜进展,如日本琉球大学的比嘉教授花费18年时间研制成功的一种称为“Expedient microds”(有益微生物群)的高科技生物制品,在日本千叶县一个连续20年污染居全国之首的湖沼中应用,投放仅三天,就发挥出神奇功效,湖水很快得到了净化。我国针对水污染治理中的许多问题也开展了这方面的工作,如针对甲苯类有机污染物生物难降解问题,将具有较高分解能力的微生物基因导人具有较好絮凝能力菌体的研究工作已经获得了成功。又如针对大多湖泊严重富营养化问题,将具有较强脱氮能力的硝化菌(Nitrobater、Nitrosomonas)和较强除磷能力的聚磷菌(Pseudomonas)基因重组,再导入生存范围较宽的大肠杆菌的研究工作也已完成菌体基因的解译,后续工作正在进行中。由此看来,传统污水生物法的诸多弊端,通过基因工程去解决将是十分现实和有效的。生物基因工程的引入,必将给污水生物处理技术带来新的革命。

㈡ 废水处理的技术

【技术概述】
微电解技术是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一种理想工艺,该工艺用于高盐、难降解、高色度废水的处理不但能大幅度地降低cod和色度,还可大大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
该技术是在不通电的情况下,利用微电解设备中填充的微电解填料产生“原电池”效应对废水进行处理。当通水后,在设备内会形成无数的电位差达1.2V 的“原电池”。“原电池”以废水做电解质,通过放电形成电流对废水进行电解氧化和还原处理,以达到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目的。在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新生态[?O H] 、[H] 、[O]、Fe2+ 、Fe3+等能与废水中的许多组分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比如能破坏有色废水中的有色物质的发色基团或助色基团,甚至断链,达到降解脱色的作用;生成的Fe2+ 进一步氧化成Fe3 +,它们的水合物具有较强的吸附- 絮凝活性,特别是在加碱调pH 值后生成氢氧化亚铁和氢氧化铁胶体絮凝剂,它们的絮凝能力远远高于一般药剂水解得到的氢氧化铁胶体,能大量絮凝水体中分散的微小颗粒、金属粒子及有机大分子.其工作原理基于电化学、氧化- 还原、物理以及絮凝沉淀的共同作用。该工艺具有适用范围广、处理效果好、成本低廉、处理时间短、操作维护方便、电力消耗低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工业废水的预处理和深度处理中。
【技术特点】
⑴反应速率快,一般工业废水只需要半小时至数小时;
⑵作用有机污染物质范围广,如:含有偶氟、碳双键、硝基、卤代基结构的难除降解有机物质等都有很好的降解效果;
⑶工艺流程简单、使用寿命长、投资费用少、操作维护方便、运行成本低、处理效果稳定。处理过程中只消耗少量的微电解填料。填料只需定期添加无需更换,添加时直接投入即可。
⑷废水经微电解处理后会在水中形成原生态的亚铁或铁离子,具有比普通混凝剂更好的混凝作用,无需再加铁盐等混凝剂,COD去除率高,并且不会对水造成二次污染;
⑸具有良好的混凝效果,色度、COD去除率高,同量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
⑹该方法可以达到化学沉淀除磷的效果,还可以通过还原除重金属;
⑺对已建成未达标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工程,用该技术作为已建工程废水的预处理,即可确保废水处理后稳定达标排放。也可将生产废水中浓度较高的部分废水单独引出进行微电解处理。
⑻该技术各单元可作为单独处理方法使用,又可作为生物处理的前处理工艺,利于污泥的沉降和生物挂膜
【适用废水种类】
⑴.染料、化工、制药废水;焦化、石油废水; ------上述废水处理水后的BOD/COD值大幅度提高。
⑵. 印染废水;皮革废水;造纸废水、木材加工废水;
------对脱色有很好的应用,同时对COD与氨氮有效去除。
⑶. 电镀废水;印刷废水;采矿废水;其他含有重金属的废水;
------可以从上述废水中去除重金属。
⑷. 有机磷农业废水;有机氯农业废水;
------大大提高上述废水的可生化性,且可除磷,除硫化物
新型填料
【技术概述】
它由多元金属合金融合催化剂并采用高温微孔活化技术生产而成,属新型投加式无板结微电解填料。作用于废水,可高效去除COD、降低色度、提高可生化性,处理效果稳定持久,同时可避免运行过程中的填料钝化、板结等现象。本填料是微电解反应持续作用的重要保证,为当前化工废水的处理带来了新的生机。
【铁炭原电池反应】
阳极:Fe - 2e →Fe2+ E(Fe / Fe2+)=0.44V
阴极:2H﹢ + 2e →H2 E(H﹢/ H2)=0.00V
当有氧存在时,阴极反应如下:
O2 + 4H﹢ + 4e → 2H2O E (O2)=1.23V
O2 + 2H2O + 4e → 4OH﹣ E(O2/OH﹣)=0.41V 电镀和金属加工业废水中锌的主要来源是电镀或酸洗的拖带液。污染物经金属漂洗过程又转移到漂洗水中。酸洗工序包括将金属(锌或铜)先浸在强酸中以去除表面的氧化物,随后再浸入含强铬酸的光亮剂中进行增光处理。
该废水中含有大量的盐酸和锌、铜等重金属离子及有机光亮剂等,毒性较大,有些还含致癌、致畸、致突变的剧毒物质,对人类危害极大。因此,对电镀废水必须认真进行回收处理,做到消除或减少其对环境的污染。
电镀混合废水处理设备由调节池、加药箱、还原池、中和反应池、pH调节池、絮凝池、斜管沉淀池、厢式压滤机、清水池、气浮反应,活性炭过滤器等组成。
电镀废水处理采用铁屑内电解处理工艺,该技术主要是利用经过活化的工业废铁屑净化废水,当废水与填料接触时,发生电化学反应、化学反应和物理作用,包括催化、氧化、还原、置换、共沉、絮凝、吸附等综合作用,将废水中的各种金属离子去除,使废水得到净化。 重金属废水主要来自矿山、冶炼、电解、电镀、农药、医药、油漆、颜料等企业排出的废水。如果不对重金属废水处理,就会严重污染环境。废水处理中重金属的种类、含量及存在形态随不同生产企业而异。除重金属在废水处理中显得很重要。
由于重金属不能分解破坏,而只能转移它们的存在位置和转变它们的物理和化学形态,达到除重金属的目的。例如,废水处理过程中,经化学沉淀处理后,废水中的重金属从溶解的离子形态转变成难溶性化合物而沉淀下来,从水中转移到污泥中;经离子交换处理后,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转移到离子交换树脂上,经再生后又从离子交换树脂上转移到再生废液中。
因此,废水处理除重金属原则是:
除重金属原则一:最根本的是改革生产工艺.不用或少用毒性大的重金属;
除重金属原则二:是采用合理的工艺流程、科学的管理和操作,减少重金属用量和随废水流失量,尽量减少外排废水量。重金属废水处理应当在产生地点就地处理,不同其他废水混合,以免使处理复杂化。更不应当不经除重金属处理直接排入城市下水道,以免扩大重金属污染。
废水处理除重金属的方法,通常可分为两类:
除重金属方法一:是使废水中呈溶解状态的重金属转变成不溶的金属化合物或元素,经沉淀和上浮从废水中去除.可应用方法如中和沉淀法、硫化物沉淀法、上浮分离法、电解沉淀(或上浮)法、隔膜电解法等废水处理法;
除重金属方法二:是将废水中的重金属在不改变其化学形态的条件下进行浓缩和分离,可应用方法有反渗透法、电渗析法、蒸发法和离子交换法等。这些废水处理方法应根据废水水质、水量等情况单独或组合使用。 陶瓷膜也称GT膜,是以无机陶瓷原料经特殊工艺制备而成的非对称膜,呈管状或多通道状。陶瓷膜管壁密布微孔,在压力作用下,原料液在膜管内或膜外侧流动,小分子物质(或液体)透过膜,大分子物质(或固体颗粒、液体液滴)被膜截留从而达到固液分离、浓缩和纯化之目的。
在膜科学技术领域开发应用较早的是有机膜,这种膜容易制备、容易成型、性能良好、价格便宜,已成为应用最广泛的微滤膜类型。但随着膜分离技术及其应用的发展,对膜的使用条件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需要研制开发出极端条件膜固液分离系统,和有机膜相比,无机陶瓷膜具有耐高温、化学稳定性好,能耐酸、耐碱、耐有机溶剂、机械强度高,可反向冲洗、抗微生物能力强、可清洗性强、孔径分布窄,渗透量大,膜通量高、分离性能好和使用寿命长等特点。
无机陶瓷膜在废水处理中应用最大的障碍主要有二个方面,其一是制造过程复杂,成本高,价格昂贵;其二是膜通量问题,只有克服膜污染并提高膜的过滤通量,才能真正推广应用到水处理的各个领域。
特点
⑴独有的双层膜结构:涤饵DEAR无机陶瓷膜系统在在膜过滤层表面,通过溶胶一凝胶法制备TiO2溶胶,采用浸渍提拉法在陶瓷膜上涂敷纳米TiO2光催化材料,使陶瓷膜表面具有“自洁”功能,减缓有机在膜表面积累和堵塞,一方面降低膜污染,另一方面提高陶瓷膜管强度和膜过滤通量,提高膜通量稳定性;Al2O3—ZrO2复合膜结构:使膜管机械性能更加优良,由于材料本身的性能缺陷或制备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单一无机膜材料一般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因此无机负载复合分离膜的研制得到迅速发展,涤饵DEAR无机陶瓷膜采用整体复合技术,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Al2O3—ZrO2复合膜,由于含ZrO2材料与Al2O3、SiO2和TiO2等材料相比具有更好的机械强度、化学耐久性和抗碱侵蚀等特性,涤饵DEAR®无机陶瓷膜具有更强的机械强度和热稳定性,而且复合膜的孔径分布窄,呈单峰。
⑵可实现在线反冲,膜通量稳定:由于复合陶瓷膜独特结构和机械性能,能有效承受0.4mp以下的反冲压力,可实现在线反冲,从而获得稳定的膜通量,克服了无机膜系统在水处理应用中价格高、易污染、膜通量小、设备庞大等问题,使无机陶瓷膜系统在水处理中应用成为可能。涤饵DEAR无机陶瓷膜是专为污水处理设计的,其最大特点是膜通量大,其运行膜通量是有机膜10-100倍,是普通多孔陶瓷膜的50-10倍、机械强度高、耐污染、可实现在线反冲。
技术参数
膜层厚度:50—60μm,膜孔径0.01-0.5μm;
气孔率:44—46%;
过滤压力:1.0 Mpa,反冲压力:0.4 Mpa以下;
膜材质:双层膜,外膜TiO2;内膜Al2O3—ZrO2复合膜
应用领域
中水回用
工业废水回用:
工厂化养殖原水解毒处理;
发电厂、化工厂等大型冷却循环水旁滤系统;
油田采出水回用处理;
轧钢乳化液废液处理;
金属表面清洗液再生处理。

㈢ 废水处理工程技术手册的介绍

《废水处理工程技术手册》可作为市政工程、环境工程等专业的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的工具书,也可以供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㈣ 污水处理厂出水较难降解的指标有哪些对策

污水处理厂出水的理化指标有哪些是难降解的,?污水升级改造不能简单提污水,首先应说是什么污水,即水质是什么?因为我们搞工程的经常有一句话叫做水量决定规模,水质决定工艺。不管水量多少,都是由水质与处理要求决定用什么工艺技术。咱们第一个先说城市污水。其实这么多年来,我们国家几十年的高速发展,真正意义上纯的生活污水已经在城市污水处理系统不多见了。所谓城市污水是生活污水,市政污水,工业尾水等的混合水。合流制的管网系统还会有雨水在里面。因为城市污水是混合污水,很可能它在提升达标时选择的工艺不一样。我们国内城市污水厂二级处理大部分是生化处理。经过生化处理后容易降解的有机物都降解掉了,剩下的是难降解的有机物,这个就是制约因素。另外一个情况是有的企业有处理过程,把容易生物分解的有机物降解掉了,剩下难降解的有机物进入城市污水里面,经城市污水产处理后,主要剩余难降解有机物,这样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时COD就可能是难以降低的指标。另外一种情况是城市污水中碳氮比失调,主要是脱氮过程,微生物脱氮氮源不足,这是我们国家普遍存在的问题。通常有几个水质控制指标,其中BOD,氨氮,总磷,SS指标都是容易做到,总氮的去除往往很难做到。氨氮通过曝气可以转化成硝态氮,但是硝态氮要变成氮气的话,碳源不足是无能为力的。因此,深度处理采用什么技术标,首先是要看水质。如果这种水碳源不足,你提升达标的时候选用简单的工艺就不容易了,成本就高了,要加碳源,这样运行成本是非常高的,对于大规模城市污水处理是不可行的。城市污水厂,一级B到一级A的提标过程,其实对于总氮要求并不高,十几个毫克升就可以达标了。难的是要达到地表水的四类标准,总氮要求小于1.5毫克/升,碳源不足是相当难做到的。所以对于一级A而言,对于大多数地区的城市污水一般还是有条件能够做到的;实际上脱氮是目前还是大多数污水厂提标时遇到的关键问题,碳源不足问题是制约因素。如果仅仅是有机物的问题,COD很难达标时,这种情况下,后续要针对有机物的去除选择工艺。针对难降解有机物的处理问题,我们国内这几年开发的深度处理技术还是很多的。有采用生物滤池的,也有为进一步去除有机物投加粉末活性炭的,有采用混凝沉淀过滤的、有采用膜技术的、也有采用强氧化技术的,工艺上都是不一样的。尤其对难降解的工业废水多的情况更是这样。如果是刚才说的后一种脱氮的问题,这个需要采取另外的方式去做,我们现在开发一种新工艺,直接将城市污水处理到地表水四类标准的技术,就是为了应对这种情况。现在我们国家许多污水处理厂还是一级B出水标准,当时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或者说我们当时的标准的要求不同,大部分是一级B,从一级B提升到一级A的办法很多。混凝沉淀过滤对需多厂就可以做到,还有MBR。MBR是很好的一种技术,但是它的成本也比较高,为了让膜再生能耗是很高的。但是MBR做到一级A还是比较容易做到的。有的人用MBR的方法,达到地表水四类标准,四类标准中一项指标不达标就不算达标,总氮就成了关键问题。你采用MBR不能解决碳源不足的问题,所以氮很难达标。现在对于提升达标中遇到的问题另外一种是,我们现在国家要进行水体修复。四类标准是景观用水起码要做到。我们为了做到地表水四类标准,现在许多地方采用的做法是先将城市污水处理达到一级A,再经过湿地处理做到地表水四类标准,这是有可能的。但是它的问题,消耗大量的土地资源,在我国大部分城市不可能将大量的土地资源用作污水处理。从我们国家目前的情况来看,处理一立方米的城市尾水,大概就需要两平方米的土地,每平米每天500升。10万吨的污水处理厂,需要20万M2的土地。城市污水在城市里产生,城市里哪里可能提供这么多土地让你做水处理,土地在大城市寸土寸金,所以这个限制了这种在大城市的应用。在城镇农村是有可能的,在城市是不可能的。那么针对这种情况,在十一五的时候,我们承担的一项任务,企图想找到一个不用土地的处理方法,能做到地表水四类标准,保证总氮1.5毫克升以下。现在我们开发的一个技术已经做到了。一个是用纤毛,它有很强的脱氮功能,用作耗氧池里面的填充材料。再一个是吸附剂,我们利用一种新的吸附剂把由于碳源不足不能去除的氮用这种东西把它吸附掉,保证出水水质达到地表四类水标准。我们在东莞日处理100多吨的工程已经运行一年了,八月份我们就完成了全部的验证试验,我们就进行总结和技术鉴定、国家验收。这种技术成本不高。一吨水就增加几毛钱就可以从一级B处理到地表水四类标准,这个还是有实用价值的,而且我们用的是无机吸附剂,用完还可以做生态砖,这样就不会产生二次污染的问题。而且还可以创造经济效益。其实我说的是对一般而言,对某一个工程的时候选择提升达标工艺时主要还是看水质。根据水质确定工艺,方法还是很多的。现在国内也有加了水处理药剂以后用滤布滤池,还有人这几年采用磁分离技术,这些技术在我们国家都用过,只不过各自都有优点,也有缺点,美国的磁分离技术我们用了一下,效果还是很好的,成本也比较低。因为你加完水处理药剂要沉淀,沉淀以后要过滤,它是加磁粉沉淀,它的速度是我们现在有的沉淀池的污泥沉淀速度的15倍,占地面积需要仅是传统方法的十五分之一,工程投资就很低的。滤布滤池也有不少的工程案例,它有一个问题堵塞问题,这个问题还是比较麻烦一点。混凝沉淀以后,采用活性陶瓷过滤技术。把陶瓷去膨化成像活性炭那样轻,装到过滤罐里头。因为它比石英砂比表面积大很多。我们砂滤是表面过滤,到一定的时间堵塞,它的过滤不一样,它是深层吸附过滤。它在一定的滤层内吸附污染物,所以它需要反冲洗的周期比较长。我们在东莞的工程也验证它,也很便宜。所以方法应该有很多种,都有工程的实例。要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水质的具体情况而定。

㈤ 废水处理工程技术手册的图书目录

第一篇 废水处理工程的建设与运行
第一章 项目立项
第一节 项目的投资开发程序
第二节 项目立项
第三节 项目建议书
附:城镇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建议书编制大纲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基础情况调研和论证
第一节 水量水质调查
第二节 场址选择
第三节 排放标准
第四节 环境影响评价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节 编制依据和范围
第二节 工艺方案比较和选择
第三节 方案设计
第四节 投资估算
第五节 财务分析
附:城镇污水处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大纲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工程设计
第一节 设计阶段和内容
第二节 初步设计
第三节 施工图设计
第四节 废水处理工程设计常用标准和规范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工程建设
第一节 工程招标
第二节 工程施工
附:城镇污水处理工程投标用总体施工组织设计编写大纲
参考文献
第六章 工程调试与验收
第一节 工程验收
第二节 工程调试及试运行
第三节 环境保护验收
参考文献
第七章 工程的运行管理
第一节 操作规程
第二节 运行管理的一般要求
第三节 常见单元工艺运行管理要点
第四节 监测与监控
参考文献
第二篇 废水处理工艺设计
第一章 物理分离
第一节 筛分
第二节 沉砂
第三节 沉淀
第四节 隔油
第五节 气浮
第六节 过滤
第七节 离心分离
第八节 磁分离
参考文献
第二章 物化处理
第一节 调节
第二节 混凝
第三节 吸附
第四节 离子交换
第五节 蒸发浓缩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化学处理
第一节 中和
第二节 化学沉淀
第三节 氧化与还原
第四节 电解
第五节 湿式氧化
第六节 焚烧
第七节 脱色
第八节 消毒
参考文献
第四章 膜处理
第一节 电渗析
第二节 反渗透
第三节 纳滤
第四节 超滤
第五节 微滤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好氧活性污泥系统
第一节 传统活性污泥法
第二节 AB活性污泥法
第三节 A2/O法
第四节 SBR法
第五节 氧化沟法
第六节 MBR工艺
参考文献
第六章 好氧生物膜系统
第一节 生物滤池
第二节 生物转盘
第三节 生物接触氧化法
第四节 曝气生物滤池
第五节 生物流化床
第六节 曝气生物流化池
参考文献
第七章 厌氧生物处理
第一节 基本情况
第二节 厌氧消化池
第三节 厌氧接触池
第四节 厌氧滤池
第五节 升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
第六节 厌氧流化床(AFB)
第七节 厌氧膨胀床
第八节 水解(酸化)池
第九节 沼气的净化、储存与利用
参考文献
第八章 脱氮除磷
第一节 基本情况
第二节 生物脱氮工艺
第三节 生物脱氮工艺设计
第四节 生物除磷工艺
第五节 生物除磷工艺设计
第六节 化学除磷工艺
第七节 化学除磷工艺设计
第八节 城市污水脱氮除磷设计
参考文献
第九章 污泥处理处置
第一节 污泥的性质
第二节 污泥浓缩
第三节 污泥消化
第四节 污泥脱水
第五节 污泥处置及利用
参考文献
第十章 生态处理
第一节 氧化塘
第二节 土地处理系统
参考文献
第三篇 常见废水处理技术及工程实例
第一章 食品及农副食品加工工业废水
第一节 乳品废水处理
第二节 淀粉废水处理
第三节 豆制品废水处理
第四节 肉类加工废水处理
参考文献
第二章 饮料制造业废水
第一节 饮料废水处理
第二节 啤酒废水处理
第三节 酒精废水处理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化学原料及化学品制造业废水
第一节 化工废水处理
第二节 氮肥工业废水处理
第三节 农药工业废水处理
第四节 洗涤剂工业废水处理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制浆造纸业及皮革制造业废水
第一节 制浆造纸业废水处理
第二节 皮革制造业废水处理
参考文献
第五章 纺织印染业废水
第一节 印染废水处理
第二节 洗毛废水处理
参考文献
第六章 医药制造业废水
第一节 生物制药废水处理
第二节 化学合成制药废水处理
参考文献
第七章 石油化工、电镀及有色金属业废水
第一节 石油化工废水处理
第二节 电镀废水处理
第三节 有色金属冶炼废水处理
参考文献
第八章 其他废水
第一节 印钞废水处理工程实例
第二节 铸造机加工废水处理工程实例
第三节 工程施工废水处理工程实例
第四节 煤矿综合废水处理工程实例
第五节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程实例
第九章 城市污水
第一节 城市污水处理
第二节 医院污水处理
参考文献
第十章 废水的深度处理和再生水回用
第一节 工业废水的深度处理回用
第二节 城市污水的深度处理回用
第三节 建筑中水回用
参考文献
附录 废水处理工程常用水质标准限值

㈥ 谁有电子版《难降解废水治理技术》乌锡康

书名=难降解废水处理技术

作者=乌锡康编著

页码=370

ISBN=978-7-5019-7733-8

出版社=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2010.09

附件已经上传


㈦ 关于废水中难降解COD

这个工作我实在没看出意义在何处。。。
什么是COD?什么是难降解COD?再去仔细看看内COD的概念,光从容这一点就感觉,你钻到字眼概念里去了,要么就是你领导钻进去了
你这“难降解COD”的浩大工程,如果有一天真的完成了,那就是水处理这一行的“本草纲目”甚至更甚
废水水质千变万化,同类型的水同样的工艺,结果基本也都是不一样的,如果你在一些难处理废水的行业岗位上呆上几年,多接触几种这类废水,我想你可能就不会想搞这个“难降解COD”了

㈧ 高难度废水治理是什么

高难废水分好多种,主要有高COD,高盐,高氨氮,高毒等,总之很难处理的就叫高难度废水;
如果高COD含苯环废水你可以试试ACOA活性催化氧化工艺,用过还不错,希望对你有帮助!

㈨ 如何制定高难度工业废水处理的技术方案

  • 工业废水(instrial wastewater )包括生产废水、生产污水及冷却水,是指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和废液,其中含有随水流失的工业生产用料、中间产物、副产品以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

㈩ 现在的污水废水处理技术A-Rcs,C-MBR,TJc-3E方法先进吗

常见的污水处理技术都有哪些?
水资源是我们生存与生活中不能离开的重要资源,而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会产生大量的污水,如果处理不好,会污染到水源,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严重的影响。
对于被污水污染过的水源,最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方法进行处理。

一、生物污水处理法
生物处理是指利用微生物将污水中的的有机物降解为无害的物质,从而净化污水的处理方法。常见的生物污水处理技术有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等。
1. 活性污泥法的使用量是最大的,这种方法操作简单、所需成本较低、处理效果好。缺点是对冲击负荷适应力差、但是构筑物占地面积大、基建投资和运行费用高、管理复杂。
2. 生物膜法运行管理方便、剩余污泥小、操作稳定毫克,缺点是活性生物人为控制难、运行灵活性差、出水澄清度低。
3. AO工艺法也被称为厌氧好氧工艺法,AO工艺法效率高、流程简单、缺氧反硝化过程对污染物具有较高的降解效率。缺点是没有独立的污泥回流系统,从而不能培养出具有独特功能的污泥、难降解物质的降解率较低。
二、物理污水处理法
物理污水处理法常用到的方法有沉淀法、过滤法、气浮法、离心分离和磁力分离。
1. 沉淀法是利用水中悬浮颗粒的可沉降性,在重力作用下产生下沉的作用,从而达到固液分离的效果。沉淀法的优点是耗能少、工艺成熟稳定,操作简单,缺点是占地大 ,对产生的沉淀污泥,需要反复沉淀,才能进行污泥脱水。
2. 过滤法是利用介质截留悬浮物,常用到滤网、筛网、纱布、格栅等过滤材质或设备。过滤法的局限大,对于溶解状态的有机污染物难以处理,所以需在过滤之后加设其它设备进行处理。
三、化学法
常见化学处理污水的方法有混凝沉淀法、中和法、氧化还原法和化学沉淀法。
1. 混凝沉淀法是在混凝剂的作用下,使废水中的胶体和细微悬浮物凝聚成絮凝体,然后予以分离除去。混凝沉淀法在水处理中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它既可以降低原水的浊度、色度等感官指标,又可以除去多种有毒有害污染物。
2. 中和法通过化学方法使酸性废水中氢离子与外加氢氧根离子,或使碱性废水的氢氧根离子与外加氢离子之间相互作用,生成可以溶剂或难溶解的其它盐类,从海消除其有害作用。
3. 化学沉淀法是向废水中投加化学物质,使它和废水中欲去除的污染物发生直接的化学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沉淀物而使污染物分离除去的方法。不过经过化学沉淀法处理后会产生大量的二次污染。
以上就是最常见的污水处理方法,那么污水处理如何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呢?我们下次再聊。

阅读全文

与难降解废水治理技术PDF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孩子肚脐怎么除垢 浏览:605
小米空气净化器pro怎么样数值怎么看 浏览:170
小米空气净化器pro风扇叶怎么拆 浏览:362
机油和燃油滤芯什么区别 浏览:404
马勒空气滤芯怎么分真假 浏览:40
热原如何过滤 浏览:950
沁尔康净水器怎么区分废水比 浏览:757
ro185废水比 浏览:893
净水器的水发红是怎么回事 浏览:569
净水机的除垢原理 浏览:271
上海卷式超滤膜 浏览:942
蒸馏测定器参照什么规程 浏览:150
水处理前途 浏览:227
无纺布可以过滤杂质吗 浏览:835
日立怎么拆液压滤芯盖 浏览:790
污水板框机低压进料为什么有倒流 浏览:260
净水器反渗透膜出来的水发臭 浏览:905
ctpps版树脂感光液 浏览:144
反渗透纯水设备广州 浏览:496
净水器哪个好性价比高2020 浏览: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