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做工业乙醇的蒸馏实验时,加热到80多度都没有沸腾。然后就爆炸了,为什么可能是哪里出错了
没有沸石才炸的,温度不均匀,所以爆!
『贰』 实验室常见的爆炸事故原因及应对措施
实验室发生爆炸事故的原因大致如下:
(1)随便混合化学药品。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混合物在受热。摩擦或撞击时会发生爆炸。
(2)密闭体系中进行蒸馏、回流等加热操作。
(3)在加压或减压实验中使用不耐压的玻璃仪器。
(4)反应过于激烈而失去控制。
(5)易燃易爆气体如氢气、乙炔等烃类气体、煤气和有机蒸气等大量逸入空气, 引起爆燃。
(6)一些本身容易爆炸的化合物,如硝酸盐类、硝酸酯类、三碘化氮、芳香族多硝基化合物、乙炔及其重金属盐、重氮盐、叠氮化物、有机过氧化物(如过氧乙醚和过氧酸)等,受热或被敲击时会爆炸。嘉峪检测网提醒,强氧化剂与一些有机化合物接触,如乙醇和浓硝酸混合时会发生猛烈的爆炸反应。
(7)搬运钢瓶时不使用钢瓶车,而让气体钢瓶在地上滚动,或撞击钢瓶表头,随意调换表头,或气体钢瓶减压阀失灵等。
(8)在使用和制备易燃、易爆气体时,如氢气、乙炔等,不在通风橱内进行,或在其附近点火。
(9)煤气灯用完后或中途煤气供应中断时,未立即关闭煤气龙头。或煤气泄漏,未停止实验,即时检修。
(10)氧气钢瓶和氢气钢瓶放在一起。
爆炸的毁坏力极大,危害十分严重,瞬间殃及人身安全。必须引起思想上足够的重视,为预防爆炸事故发生,必须遵守以下几点:
(1)凡是有爆炸危险的实验,必须遵守实验教材中的指导,并应安排在专门防爆设施(或通风框)中进行。
(2)高压实验必须在远离人群的实验室中进行。
(3)在做高压、减压实验时,应使用防护屏或防爆面罩。
(4)绝不允许随意混合各种化学药品,例如:高锰酸钾和甘油。
(5)在点燃氢气、CO等易燃气体之前,必须先检查并确保纯度。银氨溶液不能留存。某些强氧化剂(如氯酸钾、硝酸钾、高锰酸钾等)或其混合物不能研磨,否则都会发生爆炸。
(6)钾、钠应保存在煤油中,而磷可保存在水中,取用时用镊子。一些易燃的有机溶剂,要远离明火,用后立即盖好瓶塞。
如果发生爆炸事故,首先将受伤人员撤离现场,送往医院急救,同时立即切断电源,关闭可燃气体和水龙头,并迅速清理现场以防引发其它着火中毒等事故。如已引发了其它事故,则按相应办法处理。
『叁』 甲醇在蒸馏的时候为什么会爆炸
其蒸汽与空气混合,再被点燃?
『肆』 蒸馏水会不会爆炸
蒸馏水这种物质本身是不会爆炸的,它就是比普通水少了一些矿物质等,还是水。
但是制作蒸馏水的过程有可能爆炸,毕竟是要加热至沸腾。
『伍』 蒸馏时为什么要防止暴沸
暴沸会产生气体使瓶内产生大量气体,压强增大,发生爆炸
『陆』 蒸馏时加入沸石防暴沸的原理是什么
先说成因:
对过热液体继续加热,会骤然而剧烈地发生沸腾现象,版这种现象称为“暴沸”。或叫作“崩沸权”。过热是亚稳状态。由于过热液体内部的涨落现象,某些地方具有足够高的能量的分子,可以彼此推开而形成极小的气泡。当过热的液体温度远高于沸点时,小气泡内的饱和蒸气压就比外界的压强高,于是气泡迅速增长而膨胀,以至由于破裂引起工业容器的爆炸。液体之所以发生过热的原因是液体里缺乏形成气泡的核心。为避免容器的暴沸,可在容器中放含有空气的无釉陶块等。
解决方案:为了清除在蒸馏过程中的过热现象和保证沸腾的平稳状态,常加沸石,或一端封口的毛细管,因为它们都能防止加热时的暴沸现象,,把它们称做止暴剂又叫助沸剂,值得注意的是,不能在液体沸腾时,加入止暴剂,不能用已使用过的止暴剂。
简单说就是因为加热时烧杯中的液体会向上冲,从而造成了一个个冒出来的“喷泉”,剧烈时甚至会溅出伤人,而沸石能够有效的阻止液体的向上冲,使加热时液体能够保持平稳。
『柒』 污水经过蒸馏出来的水里面还有没有有机成分
你好,蒸馏抄是一种热力学的分离工艺,它利用混合液体或液-固体系中各组分沸点不同,使低沸点组分蒸发,再冷凝以分离整个组分的单元操作过程,是蒸发和冷凝两种单元操作的联合。与其它的分离手段,如萃取、过滤结晶等相比,它的优点在于不需使用系统组分以外的其它溶剂,从而保证不会引入新的杂质。
解释完蒸馏的定义以后,我举个例子你就知道污水经过蒸馏以后,还会不会存在有机成分。
我们一般喝到的米酒就是通过蒸馏得来的,蒸馏剩下的是酒糟,得到的就是酒了,而酒里面含有大量酒精,酒精就属于有机物,而且是结构较复杂那种。
所以,污水经过蒸馏以后得到的溶液还是会存在有机物。
『捌』 废水处理用蒸馏的方法行不行
可以采用膜整理组件,
废水处理蒸馏量不易过大,废水水质需要达到一定标准
『玖』 反应釜爆炸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上海岩征实验仪器为您解答:
1、物料问题:反应釜中的物料大多属于危险化学品。如果物料属于自燃点和闪点较低的物质,一旦泄漏后,会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到点火源(明火、火花、静电等),可能引起火灾爆炸;如果物料属于毒害品,一旦泄漏,可能造成人员中毒窒息。
2、设备装置的制造问题: 反应釜设计不合理、设备结构形状不连续、焊缝布置不当等,可能引起应力集中;材质选择不当,制造容器时焊接质量达不到要求,以及热处理不当等,可能使材料韧性降低;容器壳体受到腐蚀性介质的侵蚀,强度降低或安全附件缺失等,均有可能使容器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爆炸。
3、反应失控引起火灾爆炸:许多化学反应,如氧化、氯化、硝化、聚合等均为强放热反应,若反应失控或突遇停电、停水,造成反应热蓄积,反应釜内温度急剧升高、压力增大,超过其耐压能力,会导致容器破裂。物料从破裂处喷出,可能引起火灾爆炸事故;反应釜爆裂导致物料蒸气压的平衡状态被破坏,不稳定的过热液体会引起2次爆炸(蒸汽爆炸);喷出的物料再迅速扩散,反应釜周围空间被可燃液体的雾滴或蒸汽笼罩,遇点火源还会发生3次爆炸(混合气体爆炸)。
4、水蒸气或水漏入反应容器发生事故:如果加热用的水蒸气、导热油,或冷却用的水漏入反应釜、蒸馏釜,可能与釜内的物料发生反应,分解放热,造成温度压力急剧上升,物料冲出,发生火灾事故。
5、容器受热引起爆炸事故:反应容器由于外部可燃物起火,或受到高温热源热辐射,引起容器内温度急剧上升,压力增大发生冲料或爆炸事故。
6、物料进出容器操作不当引发事故:很多低闪点的甲类易燃液体通过液泵或抽真空的办法从管道进入反应釜,这些物料大多数属绝缘物质,导电性较差,如果物料流速过快,会造成积聚的静电不能及时导除,发生燃烧爆炸事故。
以上事故和爆炸原因,充分说明了反应釜安全操作的重要性,因为绝大部分的事故都是由于反应釜的操作和使用造成的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