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民用建筑室内给水立管和排水立管可以一起并排敷设吗
民用建筑室内给水立管和排水立管不可以一起并排敷设。
生活给水引入管和污水排出管外壁的水平距离不得小于1.0m。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给水排水(2 0 0 9 年版)
2 . 6 . 2 2
明敷管道在
排列时, 给水管应在冷冻水管、排水管的上面;
在热水管、蒸汽管的下面。当金属管道共用一个支架敷设时(冷冻管、热水管、蒸汽管均须有符合要求的保温措施) ,管外壁(或保温层外壁)
距墙面宜不小于0 . 1 m , 距梁、柱可减少至0 . 0 5 m ; 而管道外壁(或保温层外壁) 之间的最小距离宜按下列规定确定: DN
小于等于3 2 m m 时, 不小于0 . 1 m ; DN 大于3 2 m m 时, 不小于0.1 5 m 。管道上阀门不宜并列安装,
应尽量错开位置, 若必须并列安装时, 管道外壁最小净距: DN 小于5 0 m m ,不宜小于0.2 5 m m ; D N = 5 0 ~
15 0 m m , 不宜小于0 .3 0 m 。
② 请教高手:建筑给排水设计中 一栋建筑的污水排出管和给水的引入管的埋设深度(覆土厚度)一般是多少
要看你当地的冻土深度和车行道下埋深大于0.7m,非车行道下0.6m的要求,所以根据各地的条专件同埋深是不同的(给水以管属中心计,排水以管底计算要让管上壁满足这个要求)。横管是有坡度的起始端一般-0.5,我们设计时H+0.350为本层标准加后面数字,F不清楚…
③ 城市道路施工中污水,雨水管道铺设的沟槽开挖是否是同
很明显,修路的同时必然会先修雨水管道,先保证道路能正常使用(道路雨水回能及时排除)一方面是答使道路不积水,保证使用;二也是保护道路不被雨水泡坏。后期根据需要了再敷设给水管、污水管,当然还有供暖管道,燃气管道。
④ 求高人指教下,污水管道与采暖热力管道,给水管道与采暖热力管道是否可以布置在同一个管沟里面
给水管道与采暖热力管道可以
污水管道与采暖热力管道不清楚,,应该不可以,,污水好像必须单设地沟或直埋
⑤ 给水泵房与污水泵房是否可以合建
合建可以,但要把给水抄管路和污水管路按照规范的要求进行必要的隔离,保持一定的距离。
且即使是合建,也要把给水泵房和污水泵房彻底间隔分开。
在相关的给排水设计规范里面应该是有这种类似的技术要求条款的,建议咨询相关设计专业人员,然后查找相关的规范。
⑥ 中水管道的布置与敷设和给排水的区别
收集来原水的管道设计源跟分流制排水相似,一般只收集生活废水不收集生活污水,工业用水视处理要求和处理成本而定。末端是排到原水集水池而不是污水井。
中水供水与给水设计相似,现在一般用变频给水。要注意的时供水末端(用水点)要有防误饮误用的措施。在管道埋设中与生活给水管和排水管之间也有距离的强条规定。
可以自己找2009版的给排水规范和2006年的中水规范详细了解。
⑦ 给水管 雨水管 污水管地面埋设深度顺序
给水管最上面, 雨水管中, 污水管最下面。
如果都是初始埋设回,深度不一定哪个答深,如果不是初始埋设,污水管长的话肯定是污水管深,因为雨水管会每到一个街区就会就近排入水体。
1.雨水管道
雨水管道是收集地面天然雨水并输送到天然水体的管道。
2.污水管道
污水管道是收集经人们使用过的污废水管道,通常先输送到污水处理厂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再排入水体或供循环使用。
3.给水管
给水管作为一种绿色、节能、环保管材,不生锈、不结垢、不缩径、流体阻力小、可有效减低供水能耗、提高用水点给水量,是一种理想的管网用管道。
⑧ 室外给水管与污水管可以覆埋在一起吗
设计规范规定管顶覆土:人行道下0.6米,车行道下0.7米,还要在冰冻线以下。至于实际操作雨水起头最浅处控制0.7米,污水深于雨水,保证交叉位置不撞。另外小区内各种管线较多,热力给水燃气电力都应在雨污水上层走管
⑨ 市政工程直埋给水,排水,采暖等管线是否可以同沟敷设
你好!
规范是可以的,一般不放在一起。
如果放在一起,各类管线之间需要一定的平面和竖向净距控制。
参见《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
还有一种处理,就是联合管沟形式,采用分管廊通道,同沟槽敷设。
如有疑问,请追问。
⑩ 现在给排水规范污水管与屎管可共用吗
您指的
屎管
是说厕所的出水管么
理论上是不可行的
厕所的出水管是需要先接到化粪内池容之后才能出水
但是,化粪池的进水管同样也接收了生活其他种类的污水
而一些的污水厂,没有化粪池,厕所出水直接进入粗格栅
所以,实际上,对于小规模的厕所没有严格的规定
对于人口多,排污量大的要求比较严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