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安徽滁州市为何每户每月加3元的污水费
望文生义,这3元钱是要用来对每户市民日常生活产生的污水进行处理的。
这能够理解。建设污水处理厂需要资金,维持污水处理厂的运行也需要资金。
这3元钱应该主要是维持水厂运行的钱。
如果一个家庭有5口人,按照综合用水标准,每人每天用水220升。(大型城市)这样每天每家用水平均在1吨左右。生活污水吨水处理成本大概在0.1--0.2元之间。
所以,每户每月3元的污水费总体来说还算能够接受。
维持一个污水厂的运行对一个城市乃至居民来讲是非常有必要的。污水处理的必要性,我就不多说了,很多报道和资料都能够查的到。
② 谁知道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发展历史
五六十年代:刚刚起步 技术和管理水平较落后
解放初期由于工农业生产刚刚起步,当时的污水污染程度很低,且提倡利用污水进行农业灌溉,特别是北方缺水地区将污水灌溉利用作为经验进行推广,如著名的沈抚灌渠等,所以全国仅有几个城市建设了近十座污水处理厂(还包括1921~1926年间外国人兴建3座污水处理厂),在处理工艺有的还是一级处理,处理的规模也很小,每天只有几千立方米,最大的也只有每天5万立方米左右,致使污水处理技术和管理水平处于较落后的状态。
我国解决城市污水的净化问题始于二十世纪70年代。一些城市利用郊区的坑塘洼地、废河道、沼泽地等稍加整修或围堤筑坝,建成稳定塘,对城市污水进行净化处理。据调查,这个时期在全国已建成各种类型的稳定塘有38座,日处理城市污水约173万立方米。其中生活污水量占一半,其余包括石油、化工、造纸、印染等多种工业废水。此阶段开始重视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开展与国外的技术交流,逐步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工程技术和设计,为以后的建设奠定了基础。
七八十年代:天津市纪庄子污水处理厂投产运行带动新建污水处理厂几十座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城市污水的万分也随之而变化,污染程度由低向高逐渐演变,一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由于污水的污染,使人民身体健康受到威胁的沉痛教训(如,日本国骨疼病、水俣病的出现),引起人们的关注和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建立了国家级环保组织(国务院环境保护办公室),大学也陆续设置环境工程系或环境工程专业,国务院环保办投资在天津兴建污水处理试验厂(天津市纪庄子污水处理试验厂),70年代末开始兴建,处理规模:一级处理0.1立方米/s,二级处理0.025立方米/s,北京高碑店污水处理试验厂也先后运行。国家和地方都为筹备建设国内大型污水处理厂做前期工作,此刻天津市政府与建设部及有关部委率先决定建设天津市纪庄子污水处理厂,并于1982年破土动工,1984年4月28日竣工投产运行,处理规模26万立方米/d。
我国第一座大型城市污水处理厂——天津市纪庄子污水处理厂于1982年破土动工,1984年4月28日竣工投产运行,处理规模为26万立方米/d。纪庄子污水处理厂投产运行后多年来达到设计出水水质标准,使黑臭的污水变为清流,它的诞生填补了我国大型污水处理厂建设的空白。在此成功经验的带动下,北京、上海、广东、广西、陕西、山西、河北、江苏、浙江、湖北、湖南等省市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分别建设了不同规模的污水处理厂几十座。
“九五”期间:正式启动“三河”、“三湖”流域水污染治理
“九五”期间,我国正式启动对“三河”(淮河、海河和辽河)、“三湖”(太湖、巢湖、滇池)流域和“环渤海”地区的水污染治理,国家给予相应资金和技术上的支持。1996~1999年竣工投入运行的城市污水处理项目有22个,投资59.58亿元,日处理规模371.7万立方米;在建项目109个,计划投资161.83亿元,日处理规模832.0万立方米。
国家“七五”、“八五”、“九五”科技攻关课题的建立,使我国污水处理的新技术、污泥处理的新技术、再生水回用的新技术都取得了可喜的科研成果,某些项目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国外污水处理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被引进到我国,在活性污泥工艺应用的同时,AB法、A/O法、AA/O法、CASS法、SBR法、氧化沟法、稳定塘法、土地处理法等也在污水处理厂的建设中得到应用。由过去只具有去除有机物功能的污水处理工艺技术发展行业的市场。如格栅机、潜水泵、除砂装置、刮泥机、曝气器、鼓风机、污泥泵、脱水机、沼气发电机、沼气锅炉、污泥消化搅拌系统等大型设备。
由于建设大型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投资很大,我国的建设资金有限,无法适应水污染治理的需要。为此引进国外资金建设污水处理厂成为建设资金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也加快了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速度。一批大型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利用国外贷款项目相继建成投产。如:我国20世纪最大的污水处理规模为60万立方米/d;天津东郊污水处理厂、成都三瓦窑污水处理厂、沈阳北部污水处理厂、郑州王新庄污水处理厂处理规模均为40万立方米/d。
据统计,到2000年底,全国已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427座,其中二级处理厂282座,二级处理率约为15%。2000年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工程建设的总投资约为150亿元。但目前绝大多数小城镇尚未建污水处理设施。七大硬伤制约城市污水处理的发展
污水处理专家朱雁伯分析,我国城市污水处理目前存在七大问题,制约着我国城市污水处理事业的发展。
其一、污水处理厂建设资金的短缺
我国虽然已建成污水处理厂100多座,但是还远远不能满足城市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需要,表现在某一个城市本身的处理率不高,也就是污水处理的量不够,还表现在大城市已开始着手进行污水处理厂建设的规划和建设计划工作。但在中小城市,特别是在西北部中小城市还没有将污水处理的规划建设纳入城市发展的议程。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没有专门建设资金,有的地区的水污染日趋严重,若等待有资金投入时再兴建污水处理厂,就会使环境趋于恶化,给人民生活带来不便,对人民身心健康带来危害,所以促使我们要多方筹措资金,加快水环境污染的治理,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优美的生活环境。
其二、污水处理厂运行经费不能到位
全国目前已经建成投产运行的污水处理厂共计100多座,能够满负荷运行的污水处理厂不到1/3 没有满负荷运行的原因:大多数均是由于运行经费不能到位而造成的,有的省市没有收取污水处理费,有的是只收工厂、企业的,不收居民的,有的是工厂、企业、居民的都收了,但收费标准定得很低,远远不能满足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所需的最低费用,使一些污水处理厂出现了能得到多少经费就处理多少吨污水的实际问题。这样长此下去既发挥不了建设污水处理厂应有的效益,也会使仪表、设备受损,同时也无法发挥污水处理厂专业管理人员的作用。
其三、进口设备的维修及设备配件的开发
由于大批的进口设备进入污水处理行业,经过几年的运转后,设备陆续会出现大小不等的损坏,特别是索赔期后的维修和正常的大修。这就需要有专业技能的技术人员来进行,叵请国外的专家来维修,维修成本将会大幅度增高实在难以接受,或使进口设备能够维持正常运转,必须培养对进口设备维修保养的国内专业人员,使其掌握维修技能达到进口设备的维修标准。有了维修的专业人才还得有充足的备品配件,特别是一些将要淘汰的设备被引进中国,备品配件国外也不会再生产了,就需要国内自行测绘、加工制造,只有这样才能使进口设备发挥出它的作用,否则设备的损坏,配件的缺乏会影响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行。
其四、污水处理工艺选择跟风,不结合实际情况
选择热门工艺是在选择污水处理工艺时,出现的单纯追求工艺新,追求时髦工艺,不考虑本地区的进水水质、处理水量以及出水用途的问题,在我国已建成的一些污水处理厂中,本来进水水质都比较低,还要选择AB法,结果不能得到充分的利用,造成设施设备的闲置。有的地区经处理的再生水直接用于农业灌溉,还过分强调除磷脱氮,采取A/A/O法,增大了建设投资也提高了日常运转成本,还有一些个别地区在建设污水处理厂时,看当时风刮什么工艺就采取什么工艺。
其五、污水处理后的再生水得不到充分的利用
巨大的投资建设了污水处理厂,经过处理后的再生水不能得到充分利用,甚至有的地区还将处理后的再生水与未经处理的污水混在一起同流合污,有的地区没有将再生水回用却排入大海造淡水资源的浪费。目前世界的淡水资源极为匮乏,中国淡水资源的占有量在世界上排第121位,人均淡水占有量仅为2000立方米。
其六、污泥没有真正达到无害化,没有最终处置的途径
污水经过各种不同工艺处理后,出水达到了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但是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奖惩的污泥却未能得到妥善的处置,还会给环境造成二次污染。有些地区污泥不经过无害化处理,将污泥堆放在场外,任意取走不知下落。有的地区将污泥进行干燥用作农肥,重金属含量是否达标考虑的很少,对农作物有多大的危害分析不足。国家环保部门禁止将污泥作为菜田、稻田的肥料,作为旱田的农肥需要对污泥的成份进行分析,重金属及有毒家物质不超标方能使用。污泥作为绿地用肥要有园林部门认可,有监测部门跟踪分析方能使用,总之污泥若没有最终处置的途径,是给环境带来再次污染的隐患。
其七、污水处理厂没有除臭装置
污水处理厂的进水池,格栅间,沉砂池,初沉池及污泥处理系统的储泥池,脱水机房(除离心机外)都会产生严重的臭气,既影响操作运行人员的身体健康,也给周围居民生活环境带来污染,特别是一些建设较早,周围过去是农田、水池、远离市区的污水处理厂,目前成为市区,污水处理厂周围盖起了民宅,形成了居民区,污水厂的周边百姓深受其害,应该多渠道解决除臭装置,因为污水处理厂本身就是消除污染保护环境的企业。
③ 滁州市清流河来安段治理拆迁那些地方
摘要 您好,您的问题我已经看到了,请您稍等一会儿~
④ 滁州清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注册号:****所在地:安徽省注册资本:140万元法定代表:石言武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登记状态:存续登记机关:滁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地址:安徽省滁州市南京北路501号
法定代表人:石言武
成立时间:2011-11-17
注册资本:14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341100000071700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
公司地址:安徽省滁州市南京北路501号
⑤ 大滁城的建设进度
“大滁城”建设以来,已开工建设城市公共设施项目73个,工程造价46.8亿元,累计完成投资33.37亿元。已开建城市基础设施项目73个(不含琅琊区、南谯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项目)。
作为城市防洪的西撇洪沟工程,全长10.68公里,拦截山洪来水面积11.56平方公里,占山洪面积的75.6%,保护范围内的人口、财产和GDP大约均占整个城区的70%左右。目前撇洪沟已全线贯通,具备正常防洪能力。 清流污水处理一期工程已进水试运行,原流入清流河的每日约2万吨城市污水将进入市清流污水处理厂处理,昔日污浊的清流河变清指日可待。清流污水处理厂坐落在琅琊区清流办事处红庙村徐明村民组,项目批准建设规模10万立方米/日,一期建设规模为5万立方米/日,运营后经处理的市政污水将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B标准。
滁州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位于琅琊区扬子办事处雷桥村东田郢村民组的一个自然山洼,占地410亩。二号工程的渗滤液处理站今年已竣工并调试完毕,处理后的水样各项指标均达到了一级排放标准。
清流公园、莲心湖公园已竣工。北湖公园正在进行施工准备。内城河改造工程(上水关到下水关)正在进行征地补偿工作。 公交第二停车场工程基本竣工,困扰滁城多年的公交停车难问题得到基本解决,同时实现了全城公交车统一调度。滁城原有一个公交停车场,只能容纳110辆公交车,滁城现有营运公交车210辆,约有100辆公交车停在马路边。公交第二停车场位于滁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可满足170辆标准公交车的停放、维修、加油加气和整个公司生产、调度、管理等需求。 城南新区作为滁州中心城区三大片区之一,是滁州市行政、商务、文化和体育中心。经不到一年建设,目前龙蟠大道以北道路已经贯通,行政中心、滁州中学、实验小学、龙蟠小区和同乐苑安置房及龙蟠大道以南部分道路已经完成建设。龙蟠河公园、体育中心、第二人民医院及新区未建道路业已开工。
城南新区道路采用“方格网”结构,分城市主干路、城市次干路、城市支路三个等级。城南大道长约8公里、宽60米,是城南新区建设的重要轴线和连接滁州城区与京沪高速铁路新客站必经之路,也是将来市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的中心,按照城市主干道和快速通道设计,设计车速每小时60公里,快车道21米,还有绿化带、慢车道和人行道,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目前已经竣工通车。 “大滁城”建设以来,已开工建设安置房项目32个,建筑面积365.78万平方米,计划总投资83.46亿元,已完成投资37.68亿元。在建的安置房项目20个,总建筑面积286.07万平方米,计划总投资70.51亿元,2011年完成投资13.82亿元,累计完成投资24.78亿元,占计划的35.1%。其中,2009年5个安置点累计完成98%,2010年12个安置点累计完成39%,2011年3个安置点累计完成0.8%。 上周,20个安置房项目周进度无一落后。其中,龙蟠小区扩建工程、创业中苑二期、清流人家安置点进度较快。扬子路安置点的军事光缆迁移问题;西涧路、天长西路、西涧花园二期、创业南苑二期的规划许可证办理问题;部分安置房消防图审问题;龙蟠小区扩建、同乐苑东区二期雨污水出口问题影响安置房建设。
琅琊山旅游区规划为240平方公里,目前已启动琅琊山旅游度假区建设,对琅琊古道进行了综合整治。琅琊古道综合整治工程西起琅琊山风景区大门,东至铜矿转盘,全长935米。一期工程对原有道路、景观绿化及路灯进行了改造,09年4月30日顺利完工;二期工程为琅琊古道停车场建设,09年4月底完工,建成停车场面积12000平方米,拥有110个停车位;三期工程为琅琊山风景区步行街建设,用于游客休闲、娱乐和购物,09年6月开工,计划09年底完工。09年6月6日,滁州市琅琊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琅琊山国家级森林公园管理委员会成立,并举行挂牌揭牌仪式。琅琊山管委会为市政府直属事业单位,正处级建制,受市政府委托,负责琅琊山风景名胜区的保护、管理、利用、建设等工作。
1. 编制醉翁亭景区、龙尾山景区和丰乐亭景区详细规划;
2. 丰乐亭景区、醉翁亭核心景区综合整治;
3. 琅琊山旅游区龙尾国际旅游中心、 凤凰湖生态旅游商务区建设;
4.积极推进侏罗纪主题公园项目;
5.开工建设览山路拓宽延伸段。 作为“大滁城”131组团,南谯新区各项建设在充分发挥地理位置和资源优势的同时,坚持选准方向、准确定位,以“六高”为核心和突破口,齐头并进,力求实现在一张“白纸”上建成一个彰显特色的新型城市。 一是规划引领体现高起点。面向国内外公开招标,邀请名家高手,引进先进理念,确保南谯新区、集镇、新农村建设三个层面的规划设计一步到位。
二是建设项目体现高品位。按照“宏观上有粗犷豪放之气、微观上有精雕细刻之美”和“体现匠心、突出特色、打造精品”的要求,着力打造一批充分体现现代气息和地域特色的亮点工程、精品工程。
三是拓宽融资体现高强度。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和多元投资主体,建立财政投入、资源整合和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多元化投融资体制。上半年成功地融资2.6亿元;二期国有资产的划转工作即将完成,国有资产运营公司资产总量将增大至8.7亿元。
四是置换土地体现高标准。将城市规划区范围基本农田全部调出,部分重点建设区域调整为建设预留地,积极开展建设用地置换和挂钩工作。今年已有6个批次置换项目报省厅复垦验收、4个批次增减挂钩项目获得省级批准。
五是拆迁安置体现高速度。上半年,由区直单位和镇办干部组成58个工作队,高质量、高速度地完成了近30万平方米拆迁任务,在建安置房达到了67万平方米。
六是创新机制体现高效能。创新人才保障机制,全面推行新区建设、集镇改造、重点项目工程指挥部工作创新机制,建立35项重点工程区领导牵头负责制及督查督办和协调推进制度,确保各项工作高效运转。 滁城绿化提升改造工程09年3月启动,总投资1.2亿元。整个工程包括琅琊路、清流路、花园路、育新路、紫薇南路、人民广场和北关转盘等12个项目的绿化改造及后续工程项目。全部工程09年年底前完工,新增绿化面积45万平方米左右。
西涧路延伸段拓宽改造工程建成后是一条集交通、景观、消防等功能于一体的重要道路,工程09年8月开工,计划10年1月完工。凤阳路改造工程主车道21米,绿化带3米,慢车道6米,人行道5.5米,09年3月开工建设,9月底已竣工通车。 南湖综合改造工程已经全面开始。一期清淤、护坡和四周亮化、绿化、美化已全部结束;二期宋城景观改造,拆迁已全部结束,正在进行景观建设;三期体育场搬迁和淹没,四期与垂钓中心连成一片正在进行前期调查和拆迁动员。
⑥ 滁州市清流公园的开放时间和门票
时间:上午:8:30-12:00,下午:14:00-17:00
门票:免费
清流河自琅琊山蜿蜒而出,向东南绵延,象征着古老的滁州城奔腾着不息的生命力。本次规划范围为:北至五孔桥,南至外环路桥南500米,东西至沿河路,流域长6.3公里,面积约265公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