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海南岛海岸带变化与城市地质环境保护研究
丁式江1 徐忠胜2 吴国爱2
(1.海南省国土环境资源厅,海口570206;2.海南省地质调查院,海口570206)
摘要:本文评述海南岛海岸带形态特征,对岸线的侵蚀、淤积作了对比研究,并分析了形成的原因,研究了海岸地质环境变化引发的红树林退化、土地沙化、浅层地下水水质恶化等环境地质问题。研究了海南岛主要城市的地质环境特征,城市规划发展过程中应注意或易引发的地质环境问题。提出了海岸带及城市地质环境保护的建议。
关键词:地质环境;海岸带;城市;海南岛
海南岛是我国最大的热带岛屿,陆域面积33920km2,海岸线长度1528km,大小海湾84个。本文海岸带是指平均海平面向内陆10km的范围,面积9230km2(见图1)。海岸带是海南岛经济最发达的区域,居住着全岛60%以上的人口,海南省的省会城市海口市、著名旅游城市三亚市、化工基地东方市、洋浦开发区等均分布于海岸带上。经多年的自然条件的演变及人类社会的开发利用,海岸带及主要城市的地质环境已有了明显的变化,因此研究海岸带及主要城市地质环境的变化,提出保护建议,是一项急迫的任务。
1 海南岛海岸带特征及其变化
海南岛海岸特征主要体现在海岸类型与地貌类型上。
1.1 海南岛海岸带特征
海南岛海岸带呈环形分布,海岸线曲折绵长、形态复杂多变,海岸类型有砂岸、岩岸、泥岸、生物海岸,其中岸线的64%为砂岸。海南岛具有典型的热带海岸特征,潮间带内有红树林海岸和珊瑚礁海岸。全省现有红树林面积4300公顷,以东寨港和清澜湾分布面积最大。珊瑚礁岸线长717km,主要分布于文昌市、琼海市、三亚市。海岸地貌有山地、丘陵、台(阶)地、平原,海岸地貌以平原地貌为主,面积4898km2,占海岸带面积的53.5%,其次为台(阶)地地貌,面积3054km2,占海岸带面积的33.4%。
由于自然条件及海洋动力作用的不同,海南岛海岸带分为北部、东部、南部、西部海岸4段。北部海岸从临高县的临高角到文昌市的木兰头之间;东部海岸从木兰头到陵水县黎安港之间;西部海岸从莺歌海以北到儋州市之间;南部海岸位于陵水县黎安港到莺歌海之间(见图1)。
1.2 海岸带变化
海南岛海岸带的变化体现在海岸线的变迁及地质环境的变化。
1.2.1 海岸线的变迁及其成因
1.2.1.1 海岸线变迁
海南岛原始海岸大多为山地丘陵组成的基岩港湾岸,而后随着海岸的侵蚀堆积过程,有些地区发育了沙坝堆积岸,使全岛海岸具有海蚀—海积型的特点并且两类海岸交错分布。对全岛海岸线的变化采用了遥感解译、不同时段地形图的海岸线对比及实测的方法进行研究,得出了海岸侵蚀与淤积的变化。
图1 海南岛海岸带范围图
(1)海岸侵蚀
全岛侵蚀岸线长度约为218.77km,尤其是东部和西部沿海侵蚀作用更加强烈(见表1)。
比较严重的侵蚀岸段有东部文昌市的清澜湾、东郊、万泉河河口,北部海口市的海甸岛、后海、新海角、澄迈县玉包角,西北部的洋浦湾、西部的八所湾及南部陵水黎安岸段。典型侵蚀岸段文昌市东郊的邦塘湾,经10年观测海岸线后退200m,平均年侵蚀速率达到了20m(见图2)。
万泉河河流入海口沙堤坝形状发生了了明显的变化,1991北沙堤长1.6km,宽1.2km,南沙堤宽1.2km,至2001年,北部沙堤已完全消失,河口由原来180m宽变成510m宽,南部沙堤宽度变为480m,比1991年净减720m,同时由于受到海水的侵蚀,沙堤向东偏移360m(图3)。
宁远河河流入海口处发生侵蚀现象,河口地貌发生巨大的变化(图4),通过两期影像对比发现,1991~2001年期间,海岸向内地侵蚀了300m,年均侵蚀30m;河漫滩被海水淹没1.4km2。
表1 海南岛主要侵蚀岸段统计表
1.2.2.8 城市地下水环境问题
海南岛主要城市在发展过程中,都曾遭遇地下水环境问题。地下水曾是城市初期生活、工业、商业用水的主要水源,随着城市规模的快速扩张,人口规模、工业规模及旅游等行业的发展,地下水作为一种优质水源,其开采量也快速增加,开采中心地下水位快速下降,开采漏斗急剧扩大,造成了一定的环境地质压力,比较典型的城市为海口市。
海口市地下饮用水含水层为一套滨海相的砂岩与生物碎屑岩,含水层厚度巨厚、水量丰富、水质优良,自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开采井数量与开采量增加较快,海口地区地下水降落漏斗急剧扩张,漏斗中心水位快速下降;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水位恢复上升,漏斗缩小(表5,图8)。
表5 海口地区第2承压水环境地质状况表
2 海南岛海岸带与城市地质环境保护建议
2.1 海岸带保护建议
海岸、河口的动力条件是极其复杂的,其作用能量也是极大的,现有海岸、河口形态是海洋、河流动力长期作用的结果。东北风是本岛的主流风向,东部海岸的河流输沙量极少,本岛东部海岸是侵蚀的主要岸段,浅海珊瑚礁对保护海岸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保护珊瑚礁是保护东部海岸的重要手段。此外本岛主要海湾内的红树林也是保护海岸的重要因素。国内外多年的海岸保护研究表明,人为改变海洋、河流动力条件,会引发海岸、河口形态的急剧变化。海岸、河岸侵淤变化最终会遵循物质守衡定律,如果沿岸输沙或河流输沙能够补充侵蚀量,则海岸会保持一种动态平衡状态,因此在侵蚀岸段增加输沙量,在淤积岸段减少输沙量是海岸、河口保护较为科学的方法。因其费用巨大,人工护岸工程仅作一种补救的措施,不得已的情况下采用,国内外海岸工程的经验表明,丁字坝是人工海岸防护的一种较好的选择,在敏感岸段或人口、资金密集岸段建造丁字坝,起到防护海岸作用。
图8 海口地区第二承压水漏斗中心水位
矿业开采、高位池养殖业对海岸地质环境的影响与施工工艺、生产方式相关。矿业开采应按科学规划、分块开采、及时复垦的流程作业,可最大限度减少矿业开采对海岸的破坏;高位池养殖业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主要是池底、池壁、管道的渗漏而造成,采取的严格的防渗措施,杜绝渗漏可预防养殖池水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
2.2 城市环境地质保护
城市区域地质构造稳定性是关系到城市规划建设和重大工程建设安全的重要问题。海口市的近东西向断裂、北东、北西向断裂第四纪以来仍有活动,断裂运动的概率比较高,断裂运动是人力不可抗拒的,惟有采取避让措施才是防护的选择。我国现有的城市规划、建筑与勘察规范对此都有作了明确的规定,严格按相关规范实施可减少生命、财产的损失。断裂构造的活动性监测是城市环境地质保护必须重视的问题,准确、有效的监测与预报是避免生命与财产损失的前提。
地下水环境的保护关系到优质地下水的可持续利用及其引发的地面环境地质问题。地下水的开采与环境保护应是合理开采、科学保护,在有效的环境保护下,合理开采利用地下水资源,为社会与人民造福。消极的禁采与过量开采都是不可取的方法。过量开采地下水引发的环境地质问题可通过水质监测、地面沉降观测来监测,监测方法与实施都比较成熟,因此城市地下水环境保护的最低界限为地下水的持续恶化、开采漏斗区地面持续沉降。
为了更加积极地保护城市地下水环境,可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1)优质高价的资源利用观,优质地下水取高价、一般地表水取低价,利用价格原理调节地下水与地表水之间的消耗量;(2)优先满足饮用水的需要,抑制工业、农业等其它耗水量大的行业开采利用地下水;(3)分散开采,避免集中过量开采。集中开采容易造成地下水漏斗降深过大,容易引发地面沉降、海水入侵的环境地质问题;(4)加强地下水环境的监测与保护工作研究,海口市的地下水监测网部分监测井由于自然损耗,个别监测井已报废,监测网精度降低。监测手段几十年来均为绳测,电子技术已发展到较高的程度,地下水监测也应跟随科技的进步,朝应用自动化、高精度、高频度的方向发展。
Study on Coastal Zone Change and Geo-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of the Urban in Hainan Island
Ding Shijiang1, Xu Zhongsheng2, Wu Guoai2
(1. Hainan Bureau of Land Environment and Resources, Haikou 570206;2. Hainan Institute of Geological Survey, Haikou 570206)
Abstract: This article comments coastal zone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ainan Island, contrasts and researchs the corrosion and siltation of the coastline, and analyzes the reason which forms. The article studied the environment geologcal question such as the mangrove forest degeneration, the sandy desertification, shallow groundwater quality worsening and so on, which the seacoast geology environmental change initiates, the geological environment characteristic of main city in Hainan Island. The geological environment question which was easy initiated should be payed attention in the urban planning developing process. Last this paper proposes the coastal zone and the city geology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uggestion.
Key words: Geological environment; Coastal zone; Urban; Hainan Island
㈡ 怎么处理农村污水
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备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是将生活污水中的有害物质和污染环境成份清除、降解做无害处理。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要着重考虑选用成熟可靠,适合农村特点和实际污水处理适用技术。农村污水处理,可根据实际情况将水质进行中和农用产品,从而达到回用及环保降解排放。
概念
目前国内外应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处理技术比较多,名称也多种多样,但从工艺原理上通常可归为两类:第一类是自然处理系统。利用土壤过滤、植物吸收和微生物分解的原理,又称为生态处理系统。第二类是生物处理系统,又可分为好氧生物处理和厌氧生物处理。
地下土壤渗滤净化系统
分散的几户或十几户人家适合采用地下土壤渗滤净化系统。地下土壤渗滤净化系统是一种基于自然生态原理,予以工程化、实用化而创造出的一种新型小规模污水净化工艺技术,是将污水有控制地投配到经一定构造、距地面约50 cm深和具有良好扩散性能的土层中。投配污水缓慢通过布水管周围的碎石和砂层,在土壤毛管作用下向附近土层中扩散。表层土壤中有大量微生物,作物根区处于好氧状态,污水中的污染物质被过滤、吸附、降解。
好氧生物处理系统
地表水污染显而易见,地下水的污染却是触目惊心。中国13亿人口中,有70%饮用地下水,660多个城市中有400多个城市以地下水为饮用水源。但是据介绍,全国90%的城市地下水已受到污染。
厌氧生物处理系统
厌氧生物法目前技术上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生物处理效率较低,尤其表现为氮磷去除率很低,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应用。
实践证明,以上方法都能很好的解决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问题,但在运用中要考虑到建设与运行成本等费用,要根据实际情况加以选择。
㈢ 文昌市重兴镇有什么物流公司
海南省文昌市重兴镇有邮政快递EMS(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申通快递,中通快递,百世汇通(三角庭农场)
㈣ 海南省文昌市有多少个镇啊
截止2018年1月海南省文昌市下辖17个镇,分别是:文城镇、铺前镇、锦山镇、翁田镇、冯坡镇、抱罗镇、公坡镇、昌洒镇、龙楼镇、东郊镇、文教镇、东阁镇、潭牛镇、东路镇、蓬莱镇、重兴镇、会文镇。
文昌市位于海南省东北部,东、南、北三面临海,陆地总面积2488平方公里,海域面积5245平方公里。文昌从西汉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就设紫贝县,距今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为海南三大古邑之一。
(4)文昌典昌下村污水扩展阅读:
文昌市所辖17个镇概况:
1、铺前镇位于海南岛的最北部,三面环海,陆路距美兰机场42公里,从海上距海口市仅18海里,是文昌市的侨乡、鱼米之乡;地处琼州海峡出海口,内连琼北腹地,东南以珠溪河和各邻镇为界,是海南的“岛中之岛”;辖区面积134.7平方公里,海岸线长38公里。
2、锦山镇位于文昌市东北部,东邻冯坡镇、南至抱罗镇、西接罗豆农场、北壤铺前镇,区位优势明显,是文北传统的“三鸟”饲养重镇和农副产品集散地。全镇土地总面积164平方公里,境内有小(一)型水库3座,其中湖山水库是全市最大的水库,正常蓄水量达4300万立方米。
3、冯坡镇位于文昌市北部,总面积97平方公里,东北面临东海,东、西、南三面分别与翁田镇、锦山镇、抱罗镇接壤。海岸线长8公里,水质良好。水产品十分丰富,有马友、马鲛、章雄、海立等优质鱼类,还有龙虾类等多种水产品,可利用的滩涂和浅海面积大。
4、公坡镇位于文昌市的东北部,东与昌洒镇相连,南与东阁镇宝芳接壤,北与翁田镇龙马毗邻,西与抱罗镇交界。公坡镇始建于清道光年间,至今已有160多年历史。
5、抱罗镇位于文昌市北部,东与公坡镇接壤,南与潭牛镇毗邻,西与东路镇、海口市大致坡镇交界,北与锦山镇(湖山)、冯坡镇、翁田镇相连。距离文昌市区28公里,距离海口美兰机场45公里。行政区域面积108.5平方公里。
6、抱虎岭位于文昌市翁田镇北约5公里的海滨,主峰海拔220多米,是海南岛东北部的第二高峰(次于铜鼓岭),自古誉为文昌名山之一。抱虎岭南北走向,山势岫峙狰狞,整个形貌似是巨人抱着一只老虎。
7、 昌洒镇位于文昌市东部沿海,距文城30公里,土地总面积197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1.7公里。昌洒镇是传统的农业和林业重镇,也是宋氏祖居、文昌历史文化园和月亮湾起步区所在地。
8、龙楼镇位于文昌市的东部,是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确定的第二批全国发展改革试点小城镇之一,是中国第四个新型航天发射场所在地,距文城28公里,行政区域面积98平方公里,海岸线长22公里。
9、
东郊镇位于文昌市东南部,三面环海,海岸线长32公里,区位优势突出,交通发达,距市委、市政府4公里。东临南海,与椰林湾碧海相映;南与清澜高隆湾隔海相望;西与文城同处一个八门湾,紧靠清澜港;北与龙楼、文教镇接壤,文昌航天发射中心辐射优势凸显。
10、文教镇位于文昌市东部,距文城镇20公里,东连龙楼镇,南与东郊镇接壤,西与东阁镇为邻,北与昌洒镇交界,是通往航天发射场、航天主题公园、滨海旅游快速干道、铜鼓岭国际生态旅游区、宋氏祖居文化园的交通枢纽。
11、东阁镇位于海南省文昌市的东部,东临文教镇,西靠文城镇,北面与抱罗镇毗邻,南面连清澜港同东郊、清澜隔海相望。东阁镇距文城市区仅13公里,是文城通往航天发射中心、铜鼓岭、宋氏祖居、东郊椰林的主要交通要道。
12、潭牛镇地处文昌市中部,是文昌通往省会海口的北大门,距离文城镇10公里,距海口市60公里。环岛高铁、海文高速、灵文嘉公路“三线”贯穿其中,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全镇行政区域141.27平方公里。
13、东路镇面积86平方公里,位于文昌西北部,北傍海口市美兰区大致坡镇。镇委、镇政府于2002年2月4日正式乔迁约亭墟新址办公。约亭是在海南历史名人丘浚和邢宥相约送别的故地兴建的纪念亭。
14、会文镇位于文昌东南部,是海南省百强乡镇之一,是文昌市经济发展的重镇和著名的侨乡,镇域面积135.6平方公里,有23公里长海岸线,沿海地带有1700多亩的红树林,380家对虾孵化场,是全国最大的虾苗孵化基地。
15、蓬莱镇党委、政府内设5个行政部门:纪委、武装部、党政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社会事务办公室,3个群团部门:团委、妇联、工会,4个事业单位:农业服务中心、社会事务服务中心、规划建设管理所、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站,并设置1个便民服务中心。
16、重兴镇位于文昌市最南端,东部与会文镇相连,南部、西部与琼海市长坡镇接壤,北部与蓬莱镇毗邻,行政区域面积119.2平方公里。
17、文城地处文昌市中部,北与潭牛镇毗邻、东与东阁镇接壤、南接会文镇、西临蓬莱镇、东南面临海,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和商贸中心。文城行政区域面积314.6平方公里。
参考资料来源:文昌市人民政府—乡镇概况
㈤ 农村小型污水处理设施,污水管网管径如何选择
一般来说,很多人并不支持农村污水接入主管网。
根据污水量来确定是否有必要接入市政大管网里,我们知道分散点源污水接入管网的代价是很大的,污水管网你当然可以按照市政污水管网的方法计算,但是要知道管网建设麻烦投资大未必划算,现在有些研究表明,做农村污水一般在5公里内要收集到100户以上的农村才值得去做管网将污水接入污水干管,如果达不到则应该采用就地分散处理的方式比较划算。——这个参考数据是2011年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中小城镇及农村污水专题会议上一个美国学者做了调研后得出来的结论。
我是做水处理的,农村的项目在100吨/日以下的项目做了大约十几个,你这个规模看上去不算是很大的。如果在北京的农村做污水处理站,按照2012年的市场价投资应该在30~50万元之间;吨水处理成本含人工不含折旧应该在2~4元/吨,不含人工则在1元/吨左右。
所以建议你首先要比较一下,是不是分散处理更划算些。因为我在北京做过很多因为实在是做管网很不划算的项目采用分散污水处理站的方式进行分散治理。例如我09年做个的某个村曾经宁可花68万做个50吨/日的污水处理站,也不想做个提升泵站将污水提升输送到5公里的外的管网,因为埋深大、造价高、必须上提升泵站管理麻烦、而且征地不好弄等一些列问题制约着。
农村的污水特点:
1、白天有水,早晚集中,晚上几乎没水流出来,变化系数很大取10都不过分。
2、冬季北方的农村污水量其实很大,但是水质很清容易处理,主要是很多用水不花钱的农村村民担心冬季管道被堵塞所以整天开着水管子,至少北京这样村民还是有的,所以做设计前请核实该村的冬季生活习惯。——为什么?举例说,北京房山区某个村用水不要钱,夏季日常才30吨/日污水,到冬季竟然高达120吨/日。所以所谓的管道计算的理论完全失效。——这就是现实版的中国农村污水。所以你如果敢建村内官网,建议最好调查一下这个村里用水是不是要钱的。
3、农村的管网设施及污水处理设施管理水平非常薄弱,很多都是目不识丁的老人在管理,所以你要考虑你未来的养护管理工人的水平。不是人家很懒,确实是没人能搞的定这些工作,农村的壮劳动力越来越少了,多去打工了。特别是污水处理站管理技术更薄弱,现在污水处理站做的很花哨,不适用农村,所以很多都是摆设不开的。因此你要注意,你的管网设计的时候如果需要做污水处理站请你把超越管都要给污水处理站留好,必须注意这点。说句题外话,希望能看到这个回答的其他网友同行能注意一下,做农村分散污水处理站,最好别选活性污泥法工艺类的,特别是像AO、MBR这类的复杂的技术。水量水质变化大,管理素质低,加上村里很穷折旧高的真用不起。真的没法运行。还要面临每个村子都必须面对的每月轮流停电的情况,活性污泥法污泥没法正常养活。一定要用土地处理法工艺(人工快渗、人工湿地、生物砂滤池)因为农村不缺地,而缺钱缺人缺技术支持,北京近5年来做了三四百个农村污水处理站规模小的基本采用传统技术的绝大部分完蛋了趴窝了,深刻的教训啊。
言归正传,你是要做管网,农村做管网的一些个人经验:
我没做过市政大型管网设计,但是我没少做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管网水量还是比较有发言权的,给你些管网计算建议,值得你考虑:
1)农村污水一般都不做化粪池,除非是新搬迁的移民村(政府掏钱盖房),一般农村都是自己盖房子,没人建化粪池,何况连官网都没有,农村的污水其实就是直接沿着院子往路上流。北京有用洗脸洗菜水泼院子的习惯,特别是夏天。
2)农村污水垃圾很多,多的你想不到。因为没有化粪池和良好的垃圾收集习惯,很多新建的新农村污水设施来水发现垃圾非常多,大大小小的。所以你的管道至少也要按照不小于d300的砼管进行设计。
3)农村雨水问题很麻烦很麻烦,04年的时候我做过一个深圳某几个村落的河道雨量计算。感觉农村的一般村落都是面积很大很广的。所以收集雨水其实很不现实,其实还真不如不收集,人家村里基本上都是土地,渗透性良好,做好明渠排水沟其实真的够了。我觉得你没必要在这个上面弄得太麻烦。农村的雨水都是直接流入田间河道的,特别是以农业为主的农村,村民希望雨水都流进田地里才好,而且很多年代长的村落,其排水都是用明沟的,因为通量大管理简单,最好别搞的跟城市似的做雨水管道。因为农村的垃圾到处乱扔很难免,别指望你的雨水篦子能拦住多少(因为在中国只要是金属材质的东西都面临被盗的危险),一旦下雨都冲进雨水管网里,村里会非常麻烦,建议做明沟,在农村确实很实用。如果你非要做管网排雨水,不谈投资和管理,你必须将分水岭汇水区域都用地形线勾勒出来,然后选一个N年一遇的标准,例如前1~2小时雨量统计(最好能从气象资料里找一个“典型雨”——这个专家评审会上肯定要问你的),再确定一个降水量和最大水量,再按照规范查一个径流系数乘上以后算一下你的雨量应该取多少核算。但是原则上就算再小也不宜少于500mm,否则农村无组织的垃圾一场雨下来会堵的你心碎。
你还在问管网长度,长度这个东西没法告诉你,你只能对着图纸自己量了,如果污水能提升到主管网里最省事了不过了,但是我了解的信息是,目前靠近城镇的区域农村基本都做的差不多了,剩下都是偏远的了。
最后再提醒你,千万别把农村的污水做的跟城市一样,否则你麻烦大了,农村特点非常突出,水量水质管道设计理念完全跟城市的不一样,如果你照搬规范,那就等着吃亏吧,当然如果碰上真正这方面的农村管网污水类的专家,估计也不会同意你照搬规范的。农村的“规范”目前完全是空白,因为各农村的个性太鲜明了,村村不同没法出一个规范。也只能在这里给你些经验,让你想明白后自己做调查做决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