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污水处理厂调节池容积,停留时间怎么确定
楼上两位的回抄答只能让楼主更困惑袭
谁都知道
HRT*Q
就是容积,但关键的是
这个
HRT
和
Q
该如何确定?!
科学的做法应该是,楼主根据实际调查出的水量,做曲线,横轴为时间(一天24小时),纵轴为流量,首尾相联作直线,并作平行切线,得到最高、最低切点,两点的差值即为调节池的理论容积,在理论容积基础上增大13%左右,即为实际容积。
这个容积是其充分部分的有效容积,再考虑调节池的最低液位,超高等高度,可计算出调节池总容积。
『贰』 污水处理厂调节池设计参数
主要体积参数,来源来于调源节池来水水量的变化图,——将一天中的调节池小时变化量绘成图,首尾相联作直线,并作平行切线,得到最高、最低切点,两点的差值即为调节池的理论容积,在理论容积基础上增大13%左右,即为实际容积。
水质均衡:利用来水水质与同期来水水量的乘积,得到来水水质变化图,计算水质调节效果。为后续处理提供水质参数。
一般调节池多有沉淀,为了防止沉淀池池底於泥,可设置搅拌或曝气装置;因为污水水质比重差别大,设置的搅拌或曝气能耗差别较大,生活污水的参数(供参考):0.002KW/立方米每天,
『叁』 工业废水处理调节池和调节池的搅拌在哪本设计手册
给水排水设计手册.
『肆』 工业废水在调节池中的停留时间
处理工业废水大都是需要调节池的,因为,工业生产具有周期性或不定性,废专水有时多、有时少,处理量有属时大、有时小,包括废水中含有的污染物浓度也在不停变化,一般在调节池处都有均匀装置,比如曝气或搅拌,通过调节池来均匀水质和水量,方便后续的处理。
所以,工业废水的水质、水量变化相对于生活污水要大的多,在调节池中的停留时间也就要长的多,一般能在8~16小时吧
『伍』 废水处理中怎样计算各池的大小和水的停留时间啊
池大小根据负荷和流量来计算的。如预沉池根据表面负荷,接触氧化池、A/O池、滤池等等回都是根据有答机负荷计算。
时间:是池体的容积,除以平均进水流量(m3/h)。譬如污水厂处理水量100m3/h(2400m3/d),一个调节池为800m3,HRT就是8小时。
而泥的停留时间一般叫SRT。
(5)2000吨废水需要多大调解池扩展阅读:
电镀和金属加工业废水中锌的主要来源是电镀或酸洗的拖带液。污染物经金属漂洗过程又转移到漂洗水中。酸洗工序包括将金属(锌或铜)先浸在强酸中以去除表面的氧化物,随后再浸入含强铬酸的光亮剂中进行增光处理。
该废水中含有大量的盐酸和锌、铜等重金属离子及有机光亮剂等,毒性较大,有些还含致癌、致畸、致突变的剧毒物质,对人类危害极大。因此,对电镀废水必须认真进行回收处理,做到消除或减少其对环境的污染。
电镀混合废水处理设备由调节池、加药箱、还原池、中和反应池、pH调节池、絮凝池、斜管沉淀池、厢式压滤机、清水池、气浮反应,活性炭过滤器等组成。
『陆』 请问一下调节池每立方米废水的曝气量是多少才能使水质调节均匀啊参数怎么确定啊 多少m3/(m3 h)才合理
运用曝气方式均匀水质的话,可以按照1m3/m2*h计算,可能你会觉得应该是多少m3/m3*h,你指的汽水比,实际工程中,曝气产生的气泡是会从底部扩散至池面的,完全能够达到搅拌均匀的目的。
『柒』 工业污水处理设置均质调节池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一、调节的作用
工业企业由于生产工艺的原因,在不同工段、不同时间所排放的污水差别很大,尤其是操作不正常或设备产生泄漏时,污水的水质就会急剧恶化,水量也大大增加,往往会超出污水处理设备的正常处理能力;城市污水,尤其是学校、居民小区等人员集中的地方,由于用水量和排入污水中杂质的不均匀性,也会使得其污水流量或浓度在一昼夜内有较大的变化。这些问题都会给处理操作带来很大的麻烦,使污水处理设施难以维持正常操作。因此,对于特征上波动比较大的污水,有必要在污水进入处理主体之前,先将污水导入调节池进行均和调节处理,使其水量和水质都比较稳定,这样就可为后续的水处理系统提供一个稳定和优化的操作条件。
具体说来,调节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提供对污水处理负荷的缓冲能力,防止处理系统负荷的急剧变化;
2.减少进入处理系统污水流量的波动,使处理污水时所用化学品的加料速率稳定,适合加料设备的能力;
3.在控制污水的pH值、稳定水质方面,可利用不同污水自身的中和能力,减少中和作用中化学品的消耗量;
4.防止高浓度的有毒物质直接进入生物化学处理系统;
5.当工厂或其他系统暂时停止排放污水时,仍能对处理系统继续输入污水,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二、调节处理的类型
调节处理一般按其主要调节功能分为水量调节和水质调节两类。
(一)水量调节
水量调节比较简单,一般只需设置一简单的水池,保持必要的调节池容积并使出水均匀即可。
污水处理中单纯的水量调节有两种方式:一种为线内调节,进水一般采用重力流,出水用泵提升,池中最高水位不高于进水管的设计水位,最低水位为死水位,有效水深一般为2~3m。另一种为线外调节,调节池设在旁路上,当污水流量过高时,多余污水用泵打入调节池,当流量低于设计流量时,再从调节池回流至集水井,并送去后续处理。
线外调节与线内调节相比,其调节池不受进水管高度限制,施工和排泥较方便,但被调节水量需要两次提升,消耗动力大。一般都设计成线内调节。
(二)水质调节
水质调节的任务是对不同时间或不同来源的污水进行混合,使流出的水质比较均匀,以避免后续处理设施承受过大的冲击负荷。水质调节的基本方法有两类。
1.外加动力调节
外加动力就是在调节池内,采用外加叶轮搅拌、鼓风空气搅拌、水泵循环等设备对水质进行强制调节,它的设备比较简单,运行效果好,但运行费用高。
2.差流方式调节
采用差流方式进行强制调节,使不同时间和不同浓度的污水进行水质自身水力混合,这种方式基本上没有运行费用,但设备较复杂。
(1) 对角线调节池
对角线调节池是常用的差流方式调节池的类型很多。对角线调节池的特点是出水槽沿对角线方向设置,污水由左右两侧进入池内,经不同的时间流到出水槽,从而使先后过来的、不同浓度的废水混合,达到自动调节均和的目的。
为了防止污水在池内短路,可以在池内设置若干纵向隔板。污水中的悬浮物会在池内沉淀,对于小型调节池,可考虑设置沉渣斗,通过排渣管定期将污泥排出池外;如果调节池的容积很大,需要设置的沉渣斗过多,这样管理太麻烦,可考虑将调节池做成平底,用压缩空气搅拌,以防止沉淀,空气用量为1.5~3m3/(m2·h) 调节池的有效水深采取1.5~2m, 纵向隔板间距为1~1.5m 。
如果调节池采用堰顶溢流出水,则这种形式的调节池只能调节水质的变化,而不能调节水量和水量的波动。如果后续处理构筑物要求处理水量比较均匀和严格,可把对角线出水槽放在靠近池底处开孔,在调节池外设水泵吸水井,通过水泵把调节池出水抽送到后续处理构筑物中,水泵出水量可认为是稳定的。或者使出水槽能在调节池内随水位上下自由波动,以便贮存盈余水量,补充水量短缺。
(2) 同心圆调节池
在池内设置许多折流隔墙,控制污水1/3~1/4流量从调节池的起端流入,在池内来回折流,延迟时间,充分混合、均衡;剩余的流量通过设在调节池上的配水槽的各投配口等量地投入池内前后各个位置。从而使先后过来的、不同浓度的废水混合,达到自动调节均和的目的。
另外,利用部分水回流方式、沉淀池沿程进水方式,也可实现水质均和调节。
在实际生产中,可结合具体情况选择一种合适的调节方法。
三、调节池的设计
调节池的设计主要是确定其容积,可根据污水浓度和流量变化的规律,以及要求的调节均和程度来计算。
对于水量调节,计算平均流量作为出水流量,再根据流量的波动情况计算出所需调节池的容积。
在一般场合,往往水质和水量都要考虑,而且有时水质的均和更重要些,此时调节池容积可按流量和浓度比较大的连续4~8h的污水水量计算。若水质水量变化大时,可取10~12h的流量,甚至采取24h 的流量计算。采用的调节时间越长,污水水质越均匀,但调节池的容积也大,工程造价也高。应根据具体条件和处理要求来选定合适的调节时间。
四、 均质调节池的基本要求
(1)为使均质调节池出水水质均匀和避免其中污染物沉淀,均质调节池内应设搅拌、混合装置。可以采用水泵循环搅拌、空气搅拌、射流搅拌、机械搅拌等方式,其中空气搅拌因简单易行和效果好而被广泛应用,空气搅拌强度一般为5~6m³/(m²*h)。
(2)停留时间根据污水水质成分、浓度、水量大小及变化情况而定,一般按水量计为10~24小时,特殊情况可延长到5天。调节池还可以起到储存事故排水的作用,若以事故池作用为主,则平时要尽量保持低水位。
(3)以均化水质为目的的均质调节池一般串联在污水处理主流程内,水量调节池可串联在主流程内,也可以并联在辅助流程内。
(4)均质调节池池深不宜太浅,有效水深一般为2~5m;为保证运行安全,均质调节池要有溢流口和排泥放空口。
(5)废水中如果有发泡物质,应设置消泡设施;如果废水中含有挥发性气体或有机物,应当加盖密闭,并设置排风系统定时或连续将挥发出来的有害气体(搅拌时产生的更多)高空排放。
『捌』 如何根据水量确定调节池的池容
严格来说,调节池容积应该这样设计:
根据现场一天24小时的排放规律绘制出24小时排专放量曲线,与平均排放量G与围属成的区域,在这个区域内肯定有高于平均流量的,也有低于平均流量的,从中选取最大的 高于平均流量的区域A 和 低于平均流量的区域B,两个流量差进行比较,然后选取其中较大者.
比如说 A-G>G-B,则调节池面积就是A
一般情况下还应考虑安全系数,10-20%
即,最终调节池的有效容积为 (1.1~1.2)A。
如果你没有这样的数据,只有那个平均 100m3/d,那你设6~12hr的停留时间就保险了。
『玖』 污水处理中的调节池究竟要多大,效果会最好
你好,调节池的池容似乎达不到你说的那么高的情况。一般的时候,需要设计较大的池容,是从保证污水处理工艺良好运行的水利、水质条件考虑的。
停留时间,如果有条件的话,在8-12h为佳。
『拾』 日处理量在1500到2000吨的污水处理厂用什么方法好
日处理量在1500到2000吨的污水处理厂用用SBR还是氧化沟比较好。
SBR污水处理技术简介
SBR是序列间歇式活性污泥法(Sequencing Batch Reactor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的简称,是一种按间歇曝气方式来运行的活性污泥污水处理技术,又称序批式活性污泥法。
与传统污水处理工艺不同,SBR技术采用时间分割的操作方式替代空间分割的操作方式,非稳定生化反应替代稳态生化反应,静置理想沉淀替代传统的动态沉淀。它的主要特征是在运行上的有序和间歇操作,SBR技术的核心是SBR反应池,该池集均化、初沉、生物降解、二沉等功能于一池,无污泥回流系统。正是SBR工艺这些特殊性使其具有以下优点:
1、 理想的推流过程使生化反应推动力增大,效率提高,池内厌氧、好氧处于交替状态,净化效果好。
2、 运行效果稳定,污水在理想的静止状态下沉淀,需要时间短、效率高,出水水质好。
3、 耐冲击负荷,池内有滞留的处理水,对污水有稀释、缓冲作用,有效抵抗水量和有机污物的冲击。
4、 工艺过程中的各工序可根据水质、水量进行调整,运行灵活。
5、 处理设备少,构造简单,便于操作和维护管理。
6、 反应池内存在DO、BOD5浓度梯度,有效控制活性污泥膨胀。
7、 SBR法系统本身也适合于组合式构造方法,利于废水处理厂的扩建和改造。
8、 脱氮除磷,适当控制运行方式,实现好氧、缺氧、厌氧状态交替,具有良好的脱氮除磷效果。
9、 工艺流程简单、造价低。主体设备只有一个序批式间歇反应器,无二沉池、污泥回流系统,调节池、初沉池也可省略,布置紧凑、占地面积省。
由于上述技术特点,SBR系统进一步拓宽了活性污泥法的使用范围。就近期的技术条件,SBR系统更适合以下情况:
1) 中小城镇生活污水和厂矿企业的工业废水,尤其是间歇排放和流量变化较大的地方。
2) 需要较高出水水质的地方,如风景游览区、湖泊和港湾等,不但要去除有机物,还要求出水中除磷脱氮,防止河湖富营养化。
3) 水资源紧缺的地方。SBR系统可在生物处理后进行物化处理,不需要增加设施,便于水的回收利用。
4) 用地紧张的地方。
5) 对已建连续流污水处理厂的改造等。
6) 非常适合处理小水量,间歇排放的工业废水与分散点源污染的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