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制革及毛皮加工工业废水处理设施投入多少钱
地埋式造纸废水处理设备适用范围
适用于住宅区、饭店、宾馆、疗养院、学校、矿山、食品饮料厂、养殖屠宰场、工厂生活污水源,及类似的工业废水源。
地埋式造纸废水处理 设备工艺
1、调节池:调节池的作用是均质和均量,一般还可考虑兼有沉淀、混合、加药、中和和预酸化等功能,对水量和水质的调节,调节污水pH值、水温,有预曝气的作用,对池内水体搅动、充氧,防止悬浮杂质沉淀,还可用作事故排水。
2、接触氧化池:调节池后出水自流至接触池进行生化处理,接触氧化时间可达6小时,填料为半软性填料(即以硬性塑料为支架,上面缚以软性纤维),它可以防止生物膜生长后纤维结成球状后减小填料的比表面积,易结膜、不堵塞。
3、沉淀池:生化后污水流到沉淀池,沉淀池为斜板沉淀池。斜板沉淀池利用异向流原理,泥水分离速度快、水流稳定、分离效果好,相对于平流式等其它形式的沉淀池而言,其泥水分离速度和表面水力负荷都高出一倍,排泥采用空气提升至污泥池。
4、消毒池及消毒装置:消毒池采用技术成熟的臭氧进行消毒,消毒池接触时间大于12min。
5、污泥池:沉淀池的污泥均用污泥泵提至污泥池内。污泥池的清液回流至接触氧化池内进行再处理。剩余污泥很少,一般1-2年清理一次。清理方法可采用吸粪车从污泥池的检查孔伸入污泥底部,进行抽吸外运即可。
② 屠宰污水怎么处理
屠宰废水的主要特点是:悬浮物浓度大,有机污染物浓度高,废水水质波动大内,油脂含量高,容大肠杆菌严重超标。1.废水BOD:COD>0.4。所以用生化处理较合理2.因SS浓度较高,所以要加强预处理,如格栅,沉沙,水力筛等。3.为了防止废水水质波动大,影响生化处理效果,前道要设足够大的集水池或配水池。使处理过程废水水质均匀。4.对于屠宰废水中的油脂,单单用一个隔油池是不够的。一般可以采用气浮工艺解决。如果采用厌氧(沼气)+好氧工艺,就不需要考虑用气浮,
因为油脂可以在沼气池中得到很好的利用,产生更多的甲烷。5.由于屠宰废水有机物浓度高,产生的生化污泥量大,所以污泥处理工艺要完善,大量的污泥回流可以使氺处理失败。6.为确保出水大肠杆菌数打标,出水要经过消毒池消毒后外排。7.屠宰废水中氨氮浓度高,所以要加强脱氮工作,主要可以通过硝化反硝化完成。8.工艺设置如生物接触氧化法,常规活性污泥法,SBR法,厌氧+好氧法等对屠宰废水处理都可以达到理想的效果。对于生化处理关键的是工艺的控制。如溶解氧,污泥浓度,污泥沉降比,污泥活性,温度,PH等要经常检测,操作工根据检测结果随时调整操作。
③ 制革及毛皮加工工业废水处理设施大概多少钱
地埋式造纸废水处理设备优点
1、集处理BOD5、COD、NH3-N、粪大肠杆菌、PH于一身;内
2、整套设备可埋入地下、不占容地表面积;
3、产生的嗓声低,异味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少;
4、净化程度高,整套系统污泥产生量少;
5、自动化程度高,管理方便,不需要专人管理;
6、技术稳定,维护方便;
7、能耗低,节省运行成本。
④ 想要了解一下制革废水特点及制革废水处理方法
1.3制革废水的特点
制革废水总的特点是成分复杂、色度深、悬浮物多、耗氧量高、水质水量波动大。悬浮物:为大量石灰、碎皮、毛、油渣、肉渣等。CODcr:在皮革加工过程中使用的材料大多为助剂、石灰、硫化钠、铵盐、植物鞣剂、酸、碱、蛋白酶、铬鞣剂、中和剂等,故COD含量大。BOD:可溶性蛋白、油脂、血等有机物。硫:主要是在浸灰过程中使用硫化钠所产生的硫化物。铬:是在铬鞣制中所排出的铬酸废水液。
1.3.1水量大
一般情况下,每加工生产一张猪皮约耗水0.3~0.5t,生产加工一张牛盐湿皮耗水1~1.5t,生产加工一张羊皮约耗水0.2~0.3t,生产一张水牛皮耗水1.5~2t。根据产品品种和生坯类别的不同,每生产1t原料皮需用水60~120t。
1.3.2水质水量波动大
对于制革污水,由于这个行业的生产工艺的特点,决定着其工艺路线长,工序多,而每个工序所排放的污水水质差别太大,如脱毛工序的COD有高达10万mg/L左右,而水洗工序只有大约300左右。制革生产工序大部分在转鼓内完成,因此,每一工序排水通常是间歇式排出,而且排水通常在白天,而不同工序排水的水质差异极大,因而造成制革废水的最重要特点:水质水量波动大,水量总变化系数达到2左右,而水质的变化系数更大,达到10左右。
1.3.3污染负荷重
皮革工业污水碱性大,其中准备工段废水pH值在10左右,色度重,耗氧量高,悬浮物多,同时含有硫、铬等。一般来讲,制革废水有毒、有害污水(含硫、含铬污水)占总污水量的15%~20%。其中来自铬鞣工序的污水中,铬含量在2~4g/L,而灰碱脱毛废液中,硫化物含量可达2~6g/L.这两种浓污水是制革污水防治的重点,必须单独加以治理。
1.3.4可生化性较好
制革综合废水可生化性较好,废水中含有大量原皮上可溶性蛋白脂肪等有机物和甲酸等低分子添加有机物,BOD/COD比值通常在0.40~0.45之间。但是,由于含有较高浓度的Cl-和 ,高盐度引起的渗透压增加对微生物的抑制作用;硫酸盐的存在,在厌氧环境下已被还原成S2-而增加废水的处理难度。因此,选择生物处理技术必须充分考虑高盐度和高硫酸盐对生化反应过程的影响。
1.3.5悬浮物浓度高,易腐败,产生污泥量大
制革工业加工每吨原皮得到的成革约为300kg,其余原料约有200kg以上成为皮边毛蓝边皮和皮屑;大量原皮上去肉和渣进入废水,废水中悬浮固体浓度数千毫克/升。高浓度的悬浮固体不但造成废水高浓度的有机物、增加了固液分离的难度,而且产生大量的有机污泥,污泥中还夹带有原皮上的泥砂、污血和生产过程中添加的石灰和盐类,污泥体积占到废水总量的5%以上。制革污泥的处理及处置是制革废水处理的难点之一。
处理方法很多,主要生物处理,一般用氧化沟或SBR,用氧化沟处理这一个废水是比较成熟的工艺
⑤ 有机废水的分类及其水质特点
有机废水主要分为耗氧污染物和植物营养物,耗氧污染物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油脂、木质素等有机物质。这些物质以悬浮或溶解状态存在于污水中,可通过微生物的生物化学作用而分解。在其分解过程中需要消耗氧气,因而被称为耗氧污染物。这种污染物可造成水中溶解氧减少,影响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的生长。水中溶解氧耗尽后,有机物进行厌氧分解,产生硫化氢、氨和硫醇等难闻气味,使水质进一步恶化。水体中有机物成分非常复杂,耗氧有机物浓度常用单位体积水中耗氧物质生化分解过程中所消耗的氧量表示,即以生化需氧量(BOD)表示。一般用20℃时,五天生化需氧量(BOD5)表示。植物营养物主要指氮、磷等能刺激藻类及水草生长、干扰水质净化,使BOD5升高的物质。水体中营养物质过量所造成的"富营养化"对于湖泊及流动缓慢的水体所造成的危害已成为水源保护的严重问题。
富营养化(eutrophication)是指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生物所需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湖泊、河口、海湾等缓流水体,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量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在自然条件下,湖泊也会从贫营养状态过渡到富营养状态,沉积物不断增多,先变为沼泽,后变为陆地。这种自然过程非常缓慢,常需几千年甚至上万年。而人为排放含营养物质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所引起的水体富营养化现象,可以在短期内出现。
植物营养物质的来源广、数量大,有生活污水(有机质、洗涤剂)、农业(化肥、农家肥)、工业废水、垃圾等。每人每天带进污水中的氮约50g。生活污水中的磷主要来源于洗涤废水,而施入农田的化肥有50%~80%流入江河、湖海和地下水体中。天然水体中磷和氮(特别是磷)的含量在一定程度上是浮游生物生长的控制因素。当大量氮、磷植物营养物质排入水体后,促使某些生物(如藻类)急剧繁殖生长,生长周期变短。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死亡后被需氧生物分解,不断消耗水中的溶解氧,或被厌氧微生物所分解,不断产生硫化氢等气体,使水质恶化,造成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的大量死亡。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残体在腐烂过程中,又把生物所需的氮、磷等营养物质释放到水中,供新的一代藻类等生物利用。因此,水体富营养化后,即使切断外界营养物质的来源,也很难自净和恢复到正常水平。水体富养化严重时,湖泊可被某些繁生植物及其残骸淤塞,成为沼泽甚至干地。局部海区可变成"死海",或出现"赤潮"现象。
常用氮、磷含量,生产率(O2)及叶绿素-α作为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的指标。防治富营养化,必须控制进入水体的氮、磷含量。
⑥ 生猪屠宰厂污水处理有什么哪些处理工艺及恶臭该如何处理
屠宰废水来自于圈栏冲洗、淋洗、屠宰及其它厂房地坪冲洗、烫毛、剖解、副食加工、洗油等,废水中主要含油血液,油脂、碎肉、骨渣、毛及粪便等,废水呈褐红色,具有较强的腥臭味。屠宰废水具有水量大、排水不均匀、浓度高、杂质和悬浮物多、可生化性好等特点。
养殖厂污水水质处理工艺流程:
1.1. 污水处理
污水首先经过收集进入格栅,去除大颗粒的悬浮物,然后进入物化反应沉淀池,去除悬浮物、色度及部分COD。初沉池出水进入厌氧池,主要是将大分子有机污染物降解成小分子污染物,小分子污染物在接触氧化池内彻底降解。二沉池出水进入清水消毒池,通过消毒达到杀菌效果。
1.2. 污泥处理与处置
系统的污泥产生于初沉池、二沉池,主要为有机污泥,通过板框压滤机压榨后可作为肥料。
⑦ 为什么穿皮草不环保
皮子从动物身上拔下来是不能直接用的,需要用化学品硝制、打磨、加工。产生大量的废水,废气、废料,所以肯定不环保。
⑧ 工厂的工业污水排放标准是什么怎样才可以实现达标排放
针对不同行业,国家制定有相应的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你们工厂属什么行业,不得而知。以下列出的是查到的一些行业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如当前尚没有本行业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企业,其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按下面最后一个标准 GB 8978-1996 执行。
另,不同地方也可能制定有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地方标准,亦须参照执行。
GB 13456-2012 钢铁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13457-1992 肉类加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13458-2013 合成氨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14374-1993 航天推进剂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14470.1-2002 兵器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火炸药
GB 14470.2-2002 兵器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火工药剂
GB 14470.3-2011 弹药装药行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15580-2011 磷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18466-2005 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18918-2002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19430-2013 柠檬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20425-2006 皂素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21523-2008 杂环类农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21901-2008 羽绒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21903-2008 发酵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21904-2008 化学合成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21905-2008 提取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21906-2008 中药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21907-2008 生物工程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21908-2008 混装制剂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21909-2008 制糖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25461-2010 淀粉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25462-2010 酵母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25463-2010 油墨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26877-2011 汽车维修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27631-2011 发酵酒精和白酒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28936-2012 缫丝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28937-2012 毛纺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28938-2012 麻纺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30486-2013 制革及毛皮加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3544-2008 制浆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4287-2012 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8978-1996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⑨ 动物皮毛如何制革
制革是指将生皮鞣制成革的过程。除去毛和非胶原纤维等,使真皮层胶原纤维适度松散、固定和强化,再加以整饰(理)等一系列化学(包括生物化学)、机械处理。
制革工艺过程通常分为准备、鞣制和整饰(理)三阶段。制革过程使用最多的设备是转鼓,浸水、浸灰、脱毛、软化、浸酸、鞣制、染色、乳液加油等工序都要在转鼓中完成,通过转鼓的机械作用,促进各种化工材料的均匀渗透,完成制剂对皮的化学作用。
准备 轻革和重革的准备过程大致相同。将规格、产区相同的生皮按产品要求组成生产批,经一系列化学处理,使生皮纤维结构适度松散。清除生皮中不需要的物质,尽可能除去真皮中各种非胶原组分而不损伤胶原,为鞣制创造必要的条件。由于轻革的厚度都比原料皮的自然厚度薄得多,因此必须从准备工段开始,采用各种机械对原料皮的自然厚度进行一系列处理。如浸灰后的生皮,要用去肉机除去不需要的肉面部分;浸灰后或鞣制后的半成品,要根据所需成革厚度,用剖层机剖分到要求的厚度。
准备工序很多,关键是脱毛和软化。
脱毛 除去生皮上的毛和表皮及胶原纤维间的纤维间质,使胶原纤维适度分离的过程。常用的脱毛方法有碱法和酶法两类。此外还有氧化脱毛法、二甲胺脱毛法,均需严密的防护措施,且有损操作者的健康,故生产上很少采用。
①碱法脱毛。有灰碱法、盐碱法、碱碱法等。主要是用硫化钠使生皮上的毛和表皮的硬角蛋白在碱液中水解,破坏双硫键,削弱毛和表皮对真皮的依附,达到脱毛的目的。同时纤维间质也被部分除去,使胶原纤维得到分离。碱法脱毛废液中含有害的硫化物,必须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防止污染环境。
②酶法脱毛。通过生物化学作用脱去生皮上的毛和表皮。利用蛋白酶消解生皮毛囊周围和表皮与真皮连结的基础物质,破坏软角蛋白的结构,削弱毛和表皮对真皮的紧密依附,在机械作用下使毛和表皮脱落,达到脱毛的目的。酶脱毛过程中也伴随着酶软化作用。酶法脱毛的工艺控制条件比碱法脱毛要求严格,但它的废液中不含硫化物,有利于环境保护。
软化 利用酶的作用清除皮垢,消解部分非胶原蛋白和所有降解物质,使成革柔软,粒面光滑。通常采用胰酶制剂进行软化,其他的微生物蛋白酶也具有软化作用。采用多种酶的软化作用较好,胰酶与微生物蛋白酶结合使用的软化效果更好。
鞣制 裸皮转变成革的加工过程。经过脱毛等一系列准备加工的生皮称裸皮。只有这种裸皮才能进行鞣制。
轻革鞣制 轻革的裸皮经鞣制后即进行中和、染色和乳液加油,现在多数品种在中和后还需复鞣。广义地说,这些都属鞣制阶段。
①鞣制方法:轻革主要采用矿物鞣料鞣制,其中最主要的是铬鞣,为制浅色革,可用铝鞣和锆鞣等。
铬鞣是现代轻革的主要鞣制方法。常规的一浴铬鞣法是将脱灰、软化、浸酸后的裸皮,利用原转鼓中的浸酸废液,先后加入碱度为33%和45%的铬鞣液,转鼓连续转动3~4小时,待铬鞣液全部透入生皮的内层之后,加入一定量的提碱剂(如碳酸氢钠),提高鞣液的碱度,加强鞣制作用,以增加Cr3+与胶原上羧基的结合,直到铬鞣革在不低于95℃的热水中不收缩,鞣制即告完成。随着铬鞣工艺的不断改进,出现了油预处理一浴铬鞣法、烷基磺酰氯预处理一浴铬鞣法、变型二浴铬鞣法、隐匿铬鞣法以及少铬鞣制等鞣制工艺,对增加生皮对铬的吸收和结合、降低铬鞣废液中的含铬量、减轻制革废水中铬的污染都有一定的成效。
铝鞣是一种古老的鞣制方法。铝鞣革的特点是洁白、柔软、粒面紧密而细致。但水洗后即退鞣,湿革经干燥后变得扁薄、板硬。所以此法很少单独使用。现在铝盐多用于结合鞣制。
锆鞣是始于20世纪30年代初期。锆鞣革洁白、丰满、坚实,但弹性和耐湿热稳定性不如铬鞣革,收缩温度约90℃。锆鞣在强酸性(pH小于3)条件下进行,如控制不当,易产生表面过鞣、粒面收缩。如加入有机酸或其钠盐隐匿进行锆鞣时,可防止表面过鞣,且锆盐能在革内渗透均匀。
结合鞣是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鞣剂先后或同时鞣制,使革获得单一鞣剂鞣制所不能达到的良好性能。纯铬鞣革虽然具有成革粒面细致,耐湿热稳定性、防水性、延伸性和机械强度好等优点,但面积得率低,成型性差,成革不够丰满、坚实。如采用铬-植结合鞣法,则成革的丰满性、吸水性、可塑性和可磨性都有所改善。此外,还有植-铝结合鞣、铬-铝结合鞣法等。
②中和:除去湿革中的游离酸,减弱革面过强的阳电荷,防止复鞣、染色、乳液加油所用的阴离子材料在革面结合太快造成不均匀渗透。常用的中和剂有碳酸氢钠、碳酸氢铵、醋酸钠等。
③复鞣:铬鞣轻革常在削匀后复鞣。它不仅起到填充作用,还能改变革的表面电荷,有利于染料均匀着色和加脂剂的均匀渗透,使染色后的革色泽鲜艳和革身丰满。近年来,生产正鞋面革、服装革等,都把复鞣作为改善和提高成革质量的重要手段。对革身紧密、粒面伤残较少的铬鞣正鞋面革,可用无机类鞣剂、合成鞣剂复鞣,使成革更加丰满、柔软。苯胺革或半苯胺革可用树脂鞣剂或合成鞣剂复鞣。修饰鞋面革可用合成鞣剂、植物鞣剂进行适度的复鞣。
④染色:大多数的轻革在鞣制后都需要染色,以提高革的使用价值。古老的染色材料取自天然植物染料。19世纪中期,由于合成染料的兴起和铬鞣革的出现,使染色工艺技术和染色革的品种都有了很大的发展。一般使用水溶性染料,最常用的是直接染料和酸性染料。轻革的染色方法有浸染、刷染及喷染等。
浸染的主要设备是转鼓。转鼓的机械作用可以加速染料的渗透,使染色均匀,同时还可在同一转鼓内进行乳液加油。
刷染是将事先溶解好的染液刷在湿革的表面,在挂晾干燥过程中染料逐渐被粒面吸收而着色。刷染可以节约染料,但是工效低,易造成色差和色花,因此未被广泛采用。
喷染是在已染色的革上喷上染料,进一步遮盖粒面的缺陷,使粒面着色更为均匀、饱满,并改善色调,增强染色效果。湿革也可不经浸染而直接喷染,以适应小批量生产和色泽的变化。现代喷染一般使用金属络合染料,使粒面色调丰满,还可产生不同的颜色效应。
⑤乳液加油:鞣制后的湿革如不经过加油,干燥后革中纤维会相互粘结,降低纤维之间的润滑性,致使成革僵硬。加油能使革柔软、耐曲折,部分油脂还能起到轻微的补充鞣制作用,增强革的韧性。用于加油的制剂称加脂剂。加脂剂的种类、加油的方法和油的用量要根据产品的用途决定。加油一般采用水包油型的乳液,在革里湿态进行。铬鞣正鞋面革经阴离子乳液加油后,最好再加适量的阳离子加脂剂,以增加粒面层的油脂结合量,有助于后期的贴板或真空干燥。
重革鞣制 重革主要采用植鞣法鞣制,植鞣法又有池鞣、池鼓鞣、速鞣之分。此外,还可采用铬-植结合鞣法、铬-铝-合成鞣剂结合鞣法等。鞣制结束后,通常在热风转鼓中加油,使成革坚韧、耐磨。
①池鞣是传统的植鞣工艺。池鞣时裸皮与鞣液逆向流动,即裸皮由低浓度鞣池向高浓度鞣池移动,鞣液则由高浓度向低浓度流动。先吊鞣,再平鞣,后腌鞣及热鞣。池鞣的鞣制周期长,劳动强度大,排水量多。20世纪50年代以后,池鞣逐渐被速鞣所取代。
②池鼓鞣时,裸皮先进入吊鞣池,鞣制一定时间后转入含高浓度鞣液的转鼓内继续鞣制。此法比逆流池鞣法的鞣制周期短。
③速鞣创始于20世纪60年代。利用粉状植物鞣剂速鞣大大缩短鞣制周期,简化了工艺。速鞣前裸皮必须预处理,有浸酸-去酸法、铬盐预处理法、六偏磷酸钠预处理法和合成鞣剂预处理法等,合成鞣剂预处理工艺尚需不断发展和完善。
整饰 经鞣制、染色、加油后的湿革,还需整饰或整理才能达到使用要求。
用于整饰的设备品类较多,如拉软机、振荡拉软机,对成革起到柔软的作用;各种干燥设备如绷平干燥机、真空干燥机等,是湿革最后定型、对成革身骨起主要作用的关键设备;各种喷浆机、辊印涂饰机等赋予成革以优美的外观;熨革机、压花机,可使成革粒面光滑、平整,或使粒面呈现各种花纹。
轻革整饰 包括革的整理和涂饰。随着革的用途日益广泛,应用了印花、压褶等整理技术,以及移膜技术等,开发了许多新的花色品种。
①整理:通过整理可使成革更加丰满、柔软、富有弹性。整理工序很多,主要是干燥、平展、拉软和磨革。
干燥是物理化学过程。湿革在干燥过程中继续发生鞣制作用,同时使革内的油脂与革纤维的结合更为牢固。湿革的干燥过程也是皮革纤维结构的最后定型过程。干燥工序对正鞋面革的丰满、弹性和粒面细致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干燥方法主要有挂晾、贴板、真空和绷板干燥等。近年出现了高频干燥技术,但因能量转换率较低,耗电量大,安全防护措施要求高,还未广泛应用。
平展和拉软是为了舒展革在鞣制和干燥过程中所形成的皱纹和周边的卷曲,使粒面平整细致,降低革的伸长率,增大革的面积。平展后的革再经过机器拉软或振荡拉软,可使成革丰满、柔软而有弹性。一般说,要求柔软的成革、坯革在平展、拉软前的含水量应较少;而要求较为紧密、弹性较好的成革,含水量可稍高些。
磨革是将粒面伤残较多的坯革,通过磨面和涂饰制成修饰面革,提高革的利用价值。绒面革和绒面服装革通过磨面可使绒毛细致均匀,丝光感强。磨里可使绒毛短细,革里洁净,厚度均匀,消除伤痕。
②涂饰:正鞋面革、正面服装革、票夹革、包装革及家具革等,都需经涂饰才能作为成品革。涂饰后,在粒面上形成一层颜色鲜艳而有光泽的薄膜,使成革不易沾污且易于保养。轻度松面的修饰鞋面革,在涂饰中采用填充性树脂刷涂可以减轻松面。通过涂饰还可不同程度地改善粒面伤残程度,提高出裁率。不同种类的皮革,需采用不同的涂饰剂。涂饰剂的主要成分有着色剂、光亮剂和固定剂等。涂饰方法主要有喷涂和刷涂两种。
喷涂是用喷浆机或手工将涂饰剂喷涂在革面上。正面革的涂饰一般要喷底层、中层和顶层。底层是直接与粒面接触的涂层,要求涂饰剂的粘着力强,所形成的薄膜要软,以保持粒面的柔软和弹性。同时还需要良好的耐寒和抗有机溶剂的性能。为防止涂饰剂进入革面太深造成涂层过厚而影响涂饰效果,可先喷一层封闭层,再喷涂底层。喷中层主要是对革的粒面进行均匀遮饰着色,因此中层涂饰剂除要求色泽鲜艳外,还应具有良好的遮饰能力和流平性。中层形成的薄膜要求较硬,具有较高的抗张强度和耐磨性能,较小的延伸性,以及一定的耐寒和抗有机溶剂的能力。顶层又称光亮层,直接影响革的外观质量。顶层的薄膜具有对中层薄膜的良好的粘着力和耐干、湿擦性能,并比中层硬,以免在熨平时粘板。
刷涂是用手工或机器将涂饰剂刷涂在粒面上,一般多用于颜料的整饰和涂层较厚的革类。随着涂饰机械的发展,出现了帘幕涂饰、辊印涂饰等技术,以适应不同要求的革类整饰的需要。
重革整理 以鞋底革为例,主要包括平展、干燥和辊压。
①平展:经挤水加油后的湿革,晾至一定含水量后进行平展,将湿革的皱折部分平展开,增加面积得率,使粒面细致。
②干燥:通常采用挂晾干燥和热风干燥。干燥的前期因湿革含水量较多,宜缓慢挂晾干燥,以防植物鞣剂渗出(返拷),影响成革质量;后期可用45℃左右的热风将革干透。
③辊压:通常采用辊压机辊压两次,使革面平整、光亮,革身紧密、坚实。
⑩ 污水处理设计需要查阅那些规范
一、环境手册类有:
1、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主编:《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5册)-城镇排水》(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
2、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主编:《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6册)-工业排水》(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年。
3、上海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主编:《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9册)-专用机械》(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年。
4、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主编:《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11册)-常用设备》(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年。
5、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院主编:《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12册)-器材与装置》(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
6、北京水环境技术与设备研究中心等主编:《三废处理工程技术手册(废水卷)》。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年。
7、张自杰主编:《环境工程手册—水污染防治卷》。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
二、基本环境标准与规范类
1、《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2、《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1993)
3、《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4、《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
5、《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
6、《制浆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544-2008)
7、《纺织染整工业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 471-2009)
8、《污水海洋处置工程污染控制标准》(GB18486–2001)
9、《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2001)
10、《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计规范》(GB50335–2002)
11、《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12、《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维护及其安全技术规程》(CJJ60–1994)
三、其它供参考的规范和标准:
1、杂环类农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523-2008)
2、制糖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9-2008)
3、发酵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3-2008)
4、化学合成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4-2008)
5、提取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5-2008)
6、羽绒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1-2008)
7、中药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6-2008)
8、混装制剂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8-2008)
9、生物工程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7-2008)
10、淀粉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1-2010)
11、酵母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2-2010)
12、油墨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3-2010)
13、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水污泥排放标准(CJ3025-1993)
14、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3082-1999)
15、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分类(GB/T18919-2002)
16、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02)
17、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GB/T18921-2002)
18、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业用水水质(GB/T19923-2005)
19、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农田灌溉用水水质(GB20922-2007)
20、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1993)
21、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混合填埋泥质(CJ/T 249-2007)
2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单独焚烧用泥质(CJ/T290-2008)
23、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O-2008)
24、合成革与人造革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2-2008)
25、铝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5-2010)
26、陶瓷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4-2010)
27、铅、锌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6-2010)
28、镁、钛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8-2010)
29、铜、镍、钴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7-2010)
30、含油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58O-2010)
31、氧化沟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578-2010)
32、膜分离法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579-2010)
33、序批式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577-2010)
34、厌氧-缺氧-好氧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576-2010)
35、酿造工业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575-2010)
36、电镀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2002-2010)
37、制革及毛皮加工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2003-2010)
38、屠宰与肉类加工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2004-2010)
39、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2005-2010)
40、污水混凝与絮凝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2006-2010)
41、污水气浮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2007-2010)
42、污水过滤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2008-2010)
(10)毛皮废水扩展阅读
处理技术
现代污水处理技术,按处理程度划分,可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处理,一般根据水质状况和处理后的水的去向来确定污水处理程度。
一级处理
主要去除污水中呈悬浮状态的固体污染物质,物理处理法大部分只能完成一级处理的要求。经过一级处理的污水,BOD一般可去除30%左右,达不到排放标准。一级处理属于二级处理的预处理。
二级处理
主要去除污水中呈胶体和溶解状态的有机污染物质(BOD,COD物质),去除率可达90%以上,使有机污染物达到排放标准,悬浮物去除率达95%出水效果好。
三级处理
进一步处理难降解的有机物、氮和磷等能够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可溶性无机物等。主要方法有生物脱氮除磷法,混凝沉淀法,砂滤法,活性炭吸附法,离子交换法和电渗析法等。
整个过程为通过粗格栅的原污水经过污水提升泵提升后,经过格栅或者筛率器,之后进入沉砂池,经过砂水分离的污水进入初次沉淀池,以上为一级处理(即物理处理),初沉池的出水进入生物处理设备,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
(其中活性污泥法的反应器有曝气池,氧化沟等,生物膜法包括生物滤池、生物转盘、生物接触氧化法和生物流化床),生物处理设备的出水进入二次沉淀池,二沉池的出水经过消毒排放或者进入三级处理,一级处理结束到此为二级处理,三级处理包括生物脱氮除磷法,混凝沉淀法,砂滤法,活性炭吸附法,离子交换法和电渗析法。
二沉池的污泥一部分回流至初次沉淀池或者生物处理设备,一部分进入污泥浓缩池,之后进入污泥消化池,经过脱水和干燥设备后,污泥被最后利用。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污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