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灌溉水污染对果品生产有哪些危害
农田灌溉水的质量直接影响果树的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当前我国经济稳步增长,工业发展较快,城镇人口增加,因此工业废水、城市污水的排放量逐年增加,其中的有害物质对农业环境的威胁日趋严重。
据近期统计资料表明,我国各地的农用灌溉水中的有害物主要是COD、BOD、挥发酚、氨氮及重金属离子镉、汞、铝、镍、砷、铅等。目前,全国污水灌溉农田面积已达到333.3万公顷,由于对灌溉水的污染源未得到有效控制,使农田土壤的污染进一步加重。据20世纪90年代初统计,全国废水排放总量在350多亿吨,重金属排放量在1500吨,砷排放量近1000吨,氰化物排放量为2500吨,石油类排放量在7万吨。这些含有害物的废水,有的直接排入农田用于污灌,有的排入江、河、湖、塘,但也间接地用于农田灌溉用水,因此,农田用水的污染不可忽视。
农田水污染主要来源于城市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农田排污及固体废弃物。城市生活污水中主要含一些洗涤剂、有机污染物及大量粪便中的致病菌。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酚、氰、油、酸、碱及重金属,由于重金属污染不易消除降解,所以工业废水是农用水污染的主要来源,并且危害大。农田排水是携带了农田中过量的残留化肥、农药代谢物和溶解性盐类,这些农田排水如果输入水体也将会给地表水造成影响。固体废弃物较小,废弃物颗粒随风扬散,落入地表水,更有甚者将固体废弃药物直接抛弃在水源周围,随自然降水直接流入江河湖泊,也可随渗沥水再渗入土壤、淋洗到地下水而形成水源污染。
水与土壤是农作物、果树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各种植物均按各自的生理需求,在一定限度内通过根系有选择的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及某些营养物质。尽管一些农作物对污水有一定的自净能力,但环境中有毒物超过限量,便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水一土壤一农田作物的污染效应。有毒重金属的污染对植物一般不致造成急性危害,但是容易吸收、积累残毒,通过食物链到达人体而产生危害。
有机污染物在高浓度时,对农作物造成急性危害,损害绿色植物组织,使植株失绿、落叶、枯死,直至绝产。因此,农田环境污染的治理是生产无公害农产品的基础条件,根除污染源,加强环境中污染物的监测、治理是生产无公害农产品的基本保障。
㈡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的方法
1、分布规律来:根据城市规划章源程,地下管网按街区走向规律分布
2、水温适宜:污水的最大特点是冬暖夏凉,冬季温度一般在14℃~19℃,夏季温度稳定在22℃左右,热能蕴藏丰富更大程度节省高品位能源消耗
3、水量充沛:水量变化趋势可测,稳定
4、无成本利用:污水是永远流动的纯废弃资源
5、无害利用:污水热能利用不会对其本身产生任何损耗,无二次污染,不会对自然生态环境产生任何不利影响
我们可以利用污水的特性来考虑安装污水换热器进行冬季的供暖以及夏季的制冷,即节能又环保。总所周知污水换热器的弊病需要频繁清洗,但是现在美国雷诺特新开发的离心式污水换热器解决了这个问题,目前雷诺特环境设备已经走进了中国市场,如果是城市污水利用的话,您可以考虑这个。
㈢ 用工业废水或生活污水灌溉农田
(1)华北地区的地下水长期超采,地面大范围下沉,已明显影响到了生产建设,故专A错误;
(2)压属缩农田面积会影响到农作物的产量和农民的切身利益,不可取,故B错误;
(3)直接利用污水灌溉,会污染耕地,也不可取,故C错误;
(4)针对本区水资源短缺,节约用水是一条有效的措施,故D正确.
故选:D.
㈣ 工业污水盖罐的水果树好吃吗
好吃极了,蕴含一丝丝的臭水沟子味道,让人回味无穷,吃一口忘不掉。
㈤ 无公害果树的灌溉水质量有哪些要求
无公害果树灌溉水质量:国家标准规定的灌溉水质量指标为:pH5.5~8.5,氯化物≤250毫克/升,氰化物≤0.5毫克/升,氟化物≤3.0毫克/升,总汞≤0.001毫克/升,总砷≤0.1毫克/升,总铅≤0.1毫克/升,总镉≤0.005毫克/升,六价铬≤0.1毫克/升,石油类≤10毫克/升等。如果灌溉用水有害物质含量超过标准要求,就会对土壤和水果品质产生影响,为确保无公害果品的质量,无公害果树一般不能用工业废水、城市污水、畜禽厂污水灌溉。
㈥ 用污水灌溉的水果和庄稼能食用吗
未经处理过的污水不能直接用于灌溉,里面可能有对人有害的重金属离子、毒素。知道了确实是污水灌溉的果实和庄稼就不要食用。
㈦ 用工业废水或生活污染污水灌溉农田可使粮豆类受到什么成分的污染
这个的话要看具体的工业废水里面含有什么样的物质,大多数都应该是重金属成分的污染。
㈧ 工业废水污染过的土地适合种什么蔬菜
种植蔬菜不可以食用。芹菜:可以吸收重金属离子,达到净化水质的作用。
挺水植物通过根部吸收底质中的氮磷,可以直接从水层和底泥中吸收氮、磷,并同化为自身的结构组成物质,从而加快了水体中氮、磷营养物质的去除,但这种同化作用并非植物去除水体中氮、磷的全部途径。植物促进水体的净化的作用机制还表现在化感作用、与微生物协同作用等几个方面。
富营养水体中的无机氮(氨氮)作为植物生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物质被植物直接摄取,合成蛋白质与有机氮;磷作为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水体中的无机磷在植物吸收及同化作用下可转化成植物的ATP、DNA、RNA等有机成分。
化感作用是一种植物通过向环境释放化学物质而对另一种植物(包括微生物)所产生的有害或有益的作用。作为一种竞争阳光、营养物质和生存空间的有效手段,水生植物会向水体中释放化感物质以抑制浮游藻类的生长。大型挺水植物芦苇中可分离出的化感物质2-甲基乙酰乙酸乙酯(EMA)对藻类的抑制作用具有高效性和选择性,对铜绿微囊藻和蛋白质小球藻有很强的化感抑制作用。
水生植物对重金属Zn、Cr、Pb、Cd、Co、Ni、Cu等有很强的吸收积累能力。植物会控制重金属在植物体内的分布,使得更多的重金属积累在根部。水生植物根部的重金属含量一般都比茎叶部分高得多。
同时,水生植物如挺水植物群落的存在,为水生物多样性、优势种群的变化提供了条件。首先,为微生物和微型动物提供了附着基质和栖息场所,一些微型动物,大量捕食浮游藻类,有效控制藻类的群体数量。研究表明,有植物的水体中,细菌数量显著高于无植物系统,植物的根系分泌物还可以促进某些嗜磷、氮细菌的生长,促进氮、磷的释放和转化,从而间接提高净化率。其次,为水体中微生物降解污染物质提供所需的氧。有研究表明,水生植物的输氧速率远比依靠空气向液面扩散速率大,植物的建筑新闻输氧功能对降解污染物好氧的补充量远大于由空气扩散所得氧量。最后,植物的存在减小了水中的风浪扰动,这为悬浮固体的沉淀去除创造了更好的条件,并减小了固体重新悬浮的可能性。在以水生植物为挺水植物的茎和叶以及浮水植物的根还可以减缓水流速度和消除湍流,以达到过滤和沉淀泥沙颗粒、有机微粒的作用。如在种有芦苇的水池中,其水中悬浮物减少30%,氯化物减少90%,有机氮减少60%,磷酸盐减少20%,氨氮减少66%。
㈨ 工业废水处理常用的方法有哪些
废水的处理方法包括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
物理法就是利用物理作用,使呈悬浮状态的杂质从水中分离出来。物理法在处理废水过程中不改变水的基本化学性质。如沉淀、过滤、反渗透、气浮、离心、蒸发等工艺均属于物理法的范畴。
向废水中投加某些化学药剂,利用其产生的化学反应来分离、转化、分解或回收废水中的污染物,使其转化为无害物的方法称为化学法。常用的化学法有混凝、中和、吸附、氧化还原,离子交换等。
利用水中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功能,将水中的有机物分解,转化为无害物,使废水得到净化的方法称为生物法。如活性污泥、生物膜、自然生物处理等均属于生物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