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污水知识 > 果脯废水处理

果脯废水处理

发布时间:2021-12-05 21:04:04

『壹』 果脯厂下来的核怎么处理

『贰』 果脯制作常见的前处理方法。 果脯制作中温度管理应注意什么问题 谢谢!

在果脯加工中,由于操作方法的失误,或原料处理不当,往往会出现一些问题,造成产品质量低劣,成本增加,影响经济效益。为尽量减少或避免这方面损失,对加工中出现的问题,可相应地采取措施解决。
一、盐渍原料发霉或腐烂

在原料盐渍制坯过程中,往往隔了一周以后,原料品质发生恶化,如表面发霉,果实腐烂。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有以下原因:⑴原料本身的成熟度过高,经不起盐渍。⑵原料和食盐的比例不当,用盐量太少。⑶盐渍的方法不正确,没有将原料和食盐充分拌和。⑷添加的硬化剂不够。⑸盐渍容器漏水,卤水不能浸渍原料,果实曝露在空气中。

解决的方法是:检查容器有无漏水现象,如有则立即将腌坯连同卤水移入另一容器中,并加一倍的食盐,继续腌渍,上下翻动,使之充分拌合。待果实盐渍饱合以后,迅速捞出进行干燥。

二、"返砂"和"流糖"

果脯成品要求质地柔韧,光亮透明,如果成品表面或内部产生蔗糖结晶,就属不正常,这个现象我们称之为"返砂",返砂的果脯外部失去光泽,容易破损,消散内部水分,大大影响成品质量。果脯返砂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原料含酸量低,糖煮时蔗糖转化不够,果脯中转化糖含量不足,或贮藏温度过低造成。相反,果脯中转化糖含量过高,在高温潮湿季节就会产生吸潮"流糖"现象,在低温干燥的冬季,也易在果脯表面产生结晶,这个现象称之为"返糖"。试验发现,成品中含水量为18-20%,总糖量为68-72%,转化糖含量为30%,即转化糖占总糖含量的50%以下时,将出现不同程度的返砂现象。转化糖含量越低,返砂越严重。转化糖含量在40-45%,占总糖含量的60%以上时,在低温低湿条件下保藏,则不会发生返砂。若转化糖过分增高,占总糖量的90%以上时,则将会产生"流糖"或"返糖"现象。因此,在果脯加工中,如能控制成品中转化糖与总糖含量的适当比例,"返砂"和"流糖"的现象就可避免。

『叁』 果脯的制作方法

圣女果果脯的做法方法如下:

一、用淡盐水将圣女果浸泡半个小时。

『肆』 果脯的保存所依据的原理是什么

制作方法 1.原料选择。因为加工果脯蜜和饯主要是用糖液浸渍果实,使糖中的糖分渗入果内代替果的水分而制成。因此,对水果品种质量必须经过严格选择,才能制造出品质优良的品种来。对制作果脯蜜饯的原料要求果肉致密,耐煮,成熟不可过渡,果肉保持一定硬度,但对不同品种有不同的要求。例如,对制作杏脯的鲜杏要求色泽金黄,肉质细腻,具有韧性,成熟不软不绵,易离核,耐贮存的品种。北京的“铁叭达”、“山黄杏”是比较理想的原料。而水分多,容易变软变绵的“水胎”和“绵胎”杏种不可采用。制作桃脯的鲜桃,要求选择白肉品种,其它要求与鲜杏相同,如北京的“快红桃”、“大白叶”都很适用。制作苹果脯对鲜苹果要求含水量低,肉质组织疏松,煮制时容易吸收糖液,不易煮烂,肉质肥厚饱满,形状圆整。过去多采用“怀来苹果”,现在扩大了品种,“国光”、“倭锦”、“红玉”等都可用来加工果脯。加工蜜枣对鲜枣要求体大核小,皮薄肉厚、果肉疏松,含水量小、含糖量高,容易吸收糖液,加工出成品个大体肥,饱满透亮。过去平谷、顺义两县出的“大糖枣”最为理想,昌平、房山两县出的“箔枣”(也称泡枣)也很适用。制作蜜饯山楂经常用的有两种:一种是果形大的红果,或称山里红,另一种是果形较小的山楂。前者的加工品称为蜜饯红果,后者的加工品称为蜜饯榅桲。

2.预处理。形成果脯蜜饯独特风味的关键在于精工细作。对制作果脯蜜饯的鲜果精选后进行一系列预处理,是产品质量优劣的物质基础和先决条件。例如,对加工杏脯的鲜杏要进行挖核工序。挖核的方法是用刀沿缝切入果肉,深至果核,用两手扭动果实,使一半果实与果核脱落,再用刀把另一半上的果核挖掉。挖核后的果实称为“碗子”,然后洗净熏硫。如果是制作青梅的青杏,先用15% 浓度的食盐液液浸泡3天,使果核离开果肉,然后用板压开成为“碗子”,漂洗以后备用。对鲜桃的预选处理,先在前4~6%的NaOH溶液中煮沸10秒钟,捞出放在清水中漂洗时搅动,使其互相摩擦使果皮脱落,如果是粘核品这要进行挖核,离核品种与鲜杏的处理方法相同,使其成为“碗子”即可熏硫;制作蜜枣的鲜枣不用去皮,但要经过划皮,以便使糖液充分渗入果内。划皮的方法分手工和机械两种,划皮即是沿果实纵向划成许多细小的丝纹。制成蜜枣以后,形成许多丝状的条纹,故称“金丝蜜枣”。制作苹果脯、梨脯,要经过削皮、去核两道工序,削皮同样有手工和机械削皮之分,削皮以后再用刀挖心剜核使其形成“碗子”,洗净熏硫。鲜红果要预选除去种子,洗净以后备用,不需要熏硫处理。

3. 熏硫。熏硫的方法,一般是将预先处理好的原料放在屉上,与铁碗中的硫磺同时放在大缸或水泥池中,点燃硫磺用棉被或麻袋盖好进行熏硫,也可在专门设置的熏硫室进行熏硫。用硫量一般为原料的0.2~0.3%,熏硫时间要根据果实的大小和性质而定,一般为30~60分钟。也可用0.5~0.6%浓度的亚硫酸氢钠溶液浸泡代替熏硫。熏硫或亚硫酸氢钠浸泡均可防止果实中单宁物质被氧化,来保持淡黄或金黄的鲜艳色泽和保持维生素C,同时,二氧化硫溶于糖液还可防止糖液发酵等。

4. 糖煮。果脯蜜饯的加工原理以高浓度的糖液保藏为依据。在糖煮过程中,使果肉中渗入大量的糖分,排出水分。糖液的浓度要达到60~65%,具有很大的渗透压力,这样使微生物体内的水分被糖液析出,处于脱水(生理干燥)状态而被抑制。因此,果脯蜜饯即使不密封也不容易变质。糖液的浸渍还能阻止果实中维生素C 的氧化损失,并能改善成品的风味。但是含糖量过多,甜度过高又会影响成品本来的滋味。因此,要求成品中的含糖量既要达到防腐脱水的目的,又要保持产品风味特点,才能恰到好处,这就是果脯蜜饯加工中的关键。

果脯蜜饯的煮制,分为一次煮成法和多次煮成法两种。糖煮工序是决定糖分渗入果肉内的程度和产品质量优劣的关键。因此,根据果实的性质确定煮制的方法。

一次煮成法。将经过预处理的原料与60%浓度的糖液倒入锅中共煮,由于糖液的渗入,果实中的水分被排出,锅里的糖液逐渐被稀释,需随之加入砂糖,直到糖液浓度稳定在65%时为止,这样煮制的果脯,糖液均匀透入,透明饱满。这种方法适用于制作苹果脯、沙果脯、枣脯等。因为这类果脯含水量低,细胞组织间隙较大,组织疏松,容易吸收糖液,只要掌握得当,不易煮烂。煮好以后,在原糖液中浸泡一定时间(一般一昼夜),捞出滤去糖液,再行干燥。

多次煮成法。将经过预处理的原料,先放到30~40%浓度的糖液中煮几分钟,然后糖液、原料一并倒入缸里浸渍24小时。这次煮制目的,是使果实中的蛋白质受热凝固,果实细胞壁的可渗透性增强,外部糖液易渗入果内,果实中的各种酶类被破坏,防止单宁物质氧化变色,有利于保持颜色的鲜艳。浸渍后,将糖液浓度增高到50~60%的浓度,煮10分钟左右,再浸渍24小时。第二次煮制,是果实吸收糖液增高含糖量的关键,因此,对于糖液浓度、煮制时间必须很好的掌握。将浸渍好的原料捞出滤去糖液,放在屉上干燥使其失去部分水分,至果实边沿卷缩,表面形成小皱纹,即可进行第三次煮制,当糖液浓度稳定在35~70%, 约煮30分钟,捞出滤去糖液,冷却后用手工或机械将果实捏成扁圆形状,干燥以后即为成品。多次煮成法适用于制做桃脯、梨脯、杏脯等含水分多的果实,因为这些果实的细胞壁薄,组织致密,如用一次煮成法煮的时间过长,不仅糖液不易渗入果内,而且极易煮烂成酱,故采用煮渍配合的多次煮成法。

由于果实的种类、大小、性质不同,所使的糖液浓度、煮制时间均有所不同。例如,桃“碗子”比杏“碗子”大,所用糖液浓度就高,煮制的时间也就稍长。在加工过程中,糖液循环使用,第一批煮制的糖液作为第二批第二次煮制用,前批的第二次的糖液作为下批第一次煮制用等。

5. 产品包装。果脯蜜饯的包装,在经营过程中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它既是美化商品扩大销售的重要因素,也是保护商品食用价值的有力措施。因此,必须引起生产和经营的重视。目前,北京果脯蜜饯的包装是木架胶合板制成的木箱,其规格不一,一般可装净重25公斤。包装方法是内衬牛皮纸,再垫一硫酸纸或蜡纸(以防止成品受潮,风干或粘箱),然后把成品散装进去,加盖钉死,箱外扎铁箍两道,避免木箱散坏,造成损失,这种包装方法虽然简单,但容易使成品受压变形和粘连结块。如果含水量增高,转化糖过多,炎热潮湿季节,在运输中容易“流汤”。还有先用塑料袋包装,再装木箱,就可以避免受潮“流汤”。另一类是小包装,用印有鲜艳美观的图案、广告、商标的小纸盆包装,硬纸盆中衬有蜡纸或玻璃纸。这种包装,装饰美观,便于零售,携带方便。

致疵现象和解决方法 1.返砂和流汤:质量正常的果脯质地柔软,鲜亮透明。但如果在煮制过程中掌握不得当,就会造成成品表面和内部的蔗糖“重结晶”,这种现象称为“返砂”,“返砂”使果脯质变硬,失去光亮色泽,容易破损,品质降低。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果脯中蔗糖含量过高而转化糖含量不足的结果;但是,如果果脯中转化糖含量过高,在高温高湿季节,又容易“流汤”,形不成糖衣而发粘。试验证明,果脯中的总含糖量为68~70%,含水量为17~19%, 转化糖占总糖量的50%以下时,易出现不同程度的“返砂”,转化糖量达到总糖量的60%时,在良好条件下就不“返砂”。但当转化糖高达90%以上时,则易产生“流汤”。因此,掌握好果脯中蔗糖和转化糖的含量,是避免上述现象发生的根本途径。经验证明,控制煮制时的条件,是决定转化糖含量的有效措施。目前将糖液的pH值保持在2~2.5之间,促进蔗糖的转化,其方法是加柠檬酸或盐酸调节。

2.煮烂和干缩:煮制苹果、沙果和枣的时候,有煮烂和干缩的现象。制作蜜枣煮烂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枣的成熟度太高,二是在划皮时划的过深,而且有的果实两头会合,煮时皮脱落,容易煮烂。制作苹果脯煮烂的原因,同果实的成熟度及品种有密切关系,但是成熟度不够,一则不易吸收糖液,二则干燥以后容易产生干缩现象。解决的办法是:果实的成熟度要适当,糖煮前先用清水煮几分钟,糖煮时开始大量加糖,迅速提高糖液的浓度等。

3.颜色发暗:北京的各种果脯一般应该是色泽金黄或橙黄而鲜亮。但是,在加工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就可能产生色泽变褐发暗。这是因为果实中的单宁物质氧化的结果。熏硫即可夺取单宁氧化时所需要的氧,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酶的活性,又可有效地防止果实变色。此外大多数酶类在60~70℃的温度下,一般就失去活性,因此,煮烫也是防止变色的一个方面,糖液与果实中的氨基酸作用,亦可能变褐,这是产生黑蛋白素之故,并非酶类作用,故尽量缩短煮制时间为好。

『伍』 果脯是怎么做的

准备材料:杏500g,糖200g,柠檬汁适量

1、将买来的杏子洗净后沥干备用。

『陆』 如水果脯是什么

水果脯就是水果用来特制了一下,用糖腌制了以后就叫做果脯。

这种做法可以比新鲜的水果保质期要更长一些。

水果,是指多汁且主要味觉为甜味和酸味,可食用的植物果实。水果不但含有丰富的营养,而且能够促进消化。

分类
蔷薇科
梨果:苹果、沙果、海棠、野樱莓、枇杷、欧楂、山楂、梨(香梨、雪梨等)、温柏、蔷薇果、花楸等

核果:杏、樱桃、桃(水蜜桃、油桃、蟠桃等)、李子、梅子(青梅)、西梅、白玉樱桃等

聚合核果:黑莓、覆盆子、云莓、罗甘莓、白里叶莓等

瘦果:草莓、菠萝莓等

芸香科
柑果:橘子、砂糖桔、橙子、柠檬、青柠、柚子、金桔、葡萄柚、香橼、佛手、指橙、黄皮果等

葫芦科
瓠果:西瓜、哈密瓜、香瓜、白兰瓜、刺角瓜、金铃子(癞葡萄) 等

芭蕉科
香蕉、大蕉、南洋红香蕉等

鼠李科
核果:枣等

葡萄科
浆果:葡萄、提子、醋栗、黑醋栗、红醋栗等

杜鹃花科
浆果:蓝莓、蔓越莓、越橘、乌饭果等

漆树科
核果:芒果

猕猴桃科
猕猴桃(奇异果)、黄心猕猴桃、软枣猕猴桃(奇异莓)、红心猕猴桃等

凤梨科
菠萝(凤梨)

杨梅科
核果:杨梅等

柿科
柿子、黑枣(君迁子)、黑柿等

番木瓜科
瓠果:番木瓜等

桑科
桑葚(桑椹)、无花果、菠萝蜜、构树果实、牛奶果等

仙人掌科
浆果:火龙果、黄龙果、红心火龙果、仙人掌果等

无患子科
核果:荔枝、龙眼(桂圆)、红毛丹等

木棉科
蒴果:榴莲、猴面包果(猴面包树的果实) 等

酢浆草科
浆果:阳桃、三敛果 等

千屈菜科
石榴等

棕榈科
核果:椰子、槟榔、海枣(椰枣)、蛇皮果等

浆果:阿萨伊浆果等

藤黄科
山竹等

『柒』 氯化钙在果脯加工中起到什么作用

氯化钙在果脯加工中主要起到这4点作用:

1、固化:可以固化一些食物,起到固化的作用。

2、新鲜度:能稳定食物的新鲜度。

3、营养:还能起到强化营养的作用。

4、凝固:能够凝固一些食品,起到凝固的作用。

(7)果脯废水处理扩展阅读:

果脯的加工工艺:

1、原材料的选择:

果脯制作的基本原理是利用高渗透压的高浓度糖液体释放多余的水从水果,并吸收适当的糖在水果的表面和内部形成高渗透压,可抑制各种微生物的生存,达到保护的目的。

根据这一原则,要注意选择含水量较低和较高含量的各种形状,各种美丽的颜色,细肉和韧性,各种具有良好的储存和运输,容易分离的各种内核果脯的制作。

2、预加工处理:

不同的水果有不同的质地和结构,所以在加工过程中应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措施。例如枣皮加工前应将枣皮均匀切开,以加快糖液的渗透;如杏浆加工前应进行硫处理。

重硫处理的果实不仅可以避免或减少氧化褐变,还可以减少水果在干燥过程中维生素C的损失。经试验,经重硫烘干的刺梨,其维生素C含量至少比未加重硫的对照组高25.84%,达到58.34%。如桃、苹果梨脯加工前采用机械去皮、人工去皮或化学去皮处理。

3、糖液的配制:

正常含水量的干果产品1719%,总糖含量68-72%,还原糖含量为43%,超过60%的可溶性总糖含量,而不是回沙蔗糖结晶表面或内部产品和回归糖葡萄糖结晶发生成品,最好的产品质量。

当还原糖含量为30%,占总糖的50%以下时,成品会出现程度较差的回砂现象。干果返砂,失去正常产品的光泽,容易损坏,严重影响成品的外观和质量;30年还原糖含量在40%之间时,成品制备后虽然暂时不返砂,但贮存后可能会出现轻微返砂,且返砂程度会随着还原糖含量的增加而降低。

当还原糖含量过高时,在高温潮湿季节容易“还糖”。因此,蔗糖和还原糖的比率果脯产品决定了成品的质量,和成品糖的主要来源是糖液,糖液的制备是果脯生产的关键技术,我们必须重视它。

经验证明,在糖溶液的保存水果,尤其是苹果和其他水果和更少的有机酸,应该添加一定量的有机酸在烹饪过程中调整它的pH值,以减少糖的糖的比例控制的解决方案。

『捌』 怎样制作果脯

工艺流程:板栗→挑选→清洗→去外壳→碱液去内皮→预煮→糖渍→汤糖→干燥→包装→成品。
(1)原料选择
选取新鲜饱满,无霉变、无病虫、不干枯的板栗为原料。
(2)去外壳、去内皮
用不锈钢小刀在板栗侧面“十”字划开,以划开栗果硬壳为宜,在95~100℃水中煮5~8分钟,煮时换水,减少果肉变色。煮后剥去硬壳,然后用8%的氢氧化钠溶液加热至90℃左右去涩皮。去涩皮的时间一般为50秒左右,然后用流水冲洗,再用1%柠檬酸溶液中和,彻底去除残留的碱液,以防止变色。
(3)预煮
将栗仁放入煮锅中,清水加入0.15%乙二胺四乙酸二钠、0.1%明矾、0.25%柠檬酸、0.05%焦亚硫酸钠,逐步加温至50~60℃,保温10~15分钟,升温至70~85℃煮25分钟,升温至90~95℃煮15分钟,直至煮透为主,然后用50~60℃热水冲洗2~3次。
(4)糖渍
将40%的果脯糖浆煮沸,投入预煮后的原料,在70~85℃温度下浸渍12小时,每隔3小时翻动一次。
(5)汤糖
将砂糖和果脯糖浆混和,配成60%的糖浆,煮沸加入0.15%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然后放入处理过的栗子,在70~80℃下浸渍5~7小时。
(6)干燥
将栗子从锅中捞出,放在筛网上沥干糖浆后在烘盘上烘烤,温度保持在70~80℃,至栗果表面的糖浆不粘手为宜。
(7)包装
待冷却后向板栗表面喷洒适量香精,然后挑选、包装即得成品。

『玖』 果脯加工的工艺流程是什么

工艺流程:
原料选择 —— 分级整理 —— (腌渍)硬化 —— 漂洗 —— 预煮 —— 糖制 —— 装罐——>湿态蜜饯
沥干——干燥(包糖衣)——包装——>干态蜜饯
工艺要点:
(一)原料选择:糖制的主要工艺是糖煮要尽量保持原料原来的形状,因此原料选择除应具有原料选择的标准外(新鲜度、成熟度、品种),主要考虑原料肉质紧密,不易煮烂。
(二)预处理
1.分级:成品品质一致。包括:成熟度、色泽、大小等,剔除不良原料。
2.去皮切分:对于大形且外皮粗厚的原料应去皮,适当切分。
目的:便于透糖,缩短煮制时间,提高产品质量。
3.腌渍:南方部分凉果,方法参考P81半成品保存。通常先将原料腌成果胚(可同时加硬化剂硬化)盐水浓度10-15%腌制后晾干,盐淹后 脱水枣肉质紧密枣改变细胞组织性——利于透糖。
4.硬化:对于一些质地软的原料,为了更好地保持原料的形状,可进行硬化处理(明矾、石灰水)1.5%石灰水、0.1%CaCL2硬化,硬化过度引起钙化,影响质量。
5.硫处理:易变色的原料如藕,要进行硫处理。0.1-0.2%的SO2数小时,然后漂洗脱硫用于糖制。
6.预煮:无论新鲜原料还是经过保藏的原料,糖制前,大多需进行预煮。
作用:杀灭微生物;软化原料组织;改善组织透性;破坏酶;同时还有进一步脱盐,明矾,石灰,S等作用。

阅读全文

与果脯废水处理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印染废水中cod排放量是多少 浏览:245
冷干机的滤芯如何拆下来 浏览:552
海尔净水器出水管接口怎么拆 浏览:13
河北水垢漏斗 浏览:689
白云区农村ppp污水项目 浏览:498
安吉尔水壶滤芯怎么拆 浏览:318
电厂化学废水调整及注意事项 浏览:892
什么叫纳米微晶技术净化器 浏览:43
百佳境界净水器如何 浏览:695
甲醇蒸馏塔再沸器的原理 浏览:268
ro膜氯化 浏览:984
洁厕灵能除垢 浏览:459
油烟机净化器的价格多少钱一台 浏览:334
净化器电源怎么测量 浏览:332
wq污水提升泵 浏览:415
污水处理50户需多少立方池 浏览:656
树脂是不是ab胶 浏览:694
减压蒸馏怎么拆 浏览:544
饮水机为什么加热一会就保温 浏览:287
电解法处理污水基于什么原理 浏览: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