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污水处理加氯量是多少怎么算
水处理中常用的氯系氧化剂主要有:液氯、氯气、次氯酸钠、二氧版化氯和漂白粉。各种含氯化权合物的活性成分的相对含量大小,通常用一个基本量——含氯量来衡量。
所以要先确定在废水中加入的氯系氧化剂的种类,再确定加氯量。Cl2的真实含氯量为100%,有效率100%,ClO2的真实含氯量81.7%,有效氯量260%。
加氯量多多少,要视污水中可被氯氧化的还原剂的量而定,废水中常常有氨存在,消耗氯,同时若废水中含有氮化物也要消耗氯。
1)计算可被氯氧化的还原剂的量
2)用化学平衡计算有效氯量
3)把有效氯量折算为实际氯的投加量
㈡ 医疗污水加氯片量是多少
医疗废水里面有病菌,都要加消毒处理装置的,加氯相对便宜!
加氯量是根据你废水的处理量来定的,还要根据你加的氯里面的有效成分来计算:
5~10mg/l 加漂白粉的话浓度<2.5%
㈢ 医院污水测试余氯记录标准是多少是2-8mg/l还是0.5mg/L
标准为0.5mg/L。
0.5mg/L的限制指的是直排,就是入河流、湖泊、海洋的。而采用有效氯消毒排入市政管网的,则是2-10mg/L的范围。总余氯指的是游离氯与结合氯的总和,游离氯如次氯酸,结合氯如次氯酸与氨反应生成的氯氨,该反应为可逆反应。
国家不提倡采用有效氯对污水进行消毒,但还没出台标准依据。部分省已经对余氯有严格要求,因为有效氯会与有机物发生氯代反应生成致癌物质,且难以去除。
采用含氯消毒剂消毒的工艺控制要求为:一级标准:消毒接触池接触时间 ≥ 1h ,接触池出口总余氯 3-10 mg/L 。二级标准:消毒接触池接触时间 ≥ 1h ,接触池出口总余氯 2-8 mg/L 。采用其他消毒剂对总余氯不作要求。
(3)污水含氯多少算合格扩展阅读:
有效氯测定方法-碘量法原理
洗涤剂中有效氯在酸性溶液中与碘化钾起氧化作用,释放出一定量的碘,再以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碘,根据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消耗量计算出有效氯含量。
余氯对人危害
余氯,作为一种有效的杀菌消毒手段,仍被世界上超过80%的水厂使用着。所以,市政自来水中必须保持一定量的余氯,以确保饮用水的微生物指标安全。但是,当氯和有机酸反应,就会产生许多致癌的副产品,比如三氯甲烷等。
自来水余氯浓度过高的话,主要危害有:刺激性很强,对呼吸系统有伤害。易与水中有机物反应,生成氯仿等致癌物。
㈣ 医院污水处理余氯标准解释
接触池出抄口的余氯控制在3-10mg每升袭满足一级标准肯定是可以的了 如果城市管网允许二级标准可以放宽采用二级 这样可以节省氯的投加量 减少运行成本
接触池的出口总余氯 指的是 接触消毒池 出口的污水中的的氯的总含量 就是接触氧化 剩余的余氯总量 也就是出口总余氯量
接触消毒池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加氯等强氧化剂对水中的细菌病毒 进行消毒 处理 杀死污水中的病原菌及病毒 ,经过消毒处理后 病原菌和病毒会被全部杀死 但是有些病原菌会转化为孢子之类的繁殖体 为了防止这些繁殖体在次繁殖 必须在污水中 保留一定量的消毒剂 对病原菌进行控制 ,这个道理和自来水中保证余氯的要求一致
㈤ 水中氯含量多少,才能将医疗污水中细菌杀死
消毒是医院污水处复理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氯系消毒剂主要有:液氯、次氯酸钠、次氯酸钙(漂白粉)、二氯异氰尿酸钠、二氧化氯等。液氯的有效氯含量一般为98-99%,;ClO2的有效氯含氯量一般为12%;次氯酸钠的有效氯含氯量一般为8-12%,次氯酸钙(漂白粉)的有效氯含氯量一般为25左右,二氯异氰尿酸钠称为氯精,有效氯含氯量最高可达到60%,加氯量多多少视其医院污水性质、和污染程度而定。如果医院污水采用氯系消毒剂杀菌,最简单的办法是检测氯氯量,如果余氯量达到综合性医院达到4-5mg/L,传染病医院污水达到6-94-5mg/L,再加上停留时间保证1.5小时,消毒效果保证达标。
㈥ 国家标准自来水标准余氯是多少
国家标准规定出厂水余氯含量≥0.3mg/L。
余氯有三种形式:
1.总余氯:包括游离性余氯和化合性余氯。
2.游离性余氯:包括HOCl及OCl-等。
3.化合性余氯:包括NH2Cl、NHCl2、NCl3及其它氯胺类化合物。|||砂滤器,
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规定,集中式给水出厂水的游离性余氯含量不低于0.3 mg/L,管网末梢水不得低于0.05 mg/L。
(6)污水含氯多少算合格扩展阅读:
氯的危害
1、中毒临床表现:急性中毒。轻度中毒时,病人出现眩晕、头痛、恶心、胸闷、嗜睡、步态蹒跚等;严重中毒者,神志不清,或呈昏睡状,甚至昏迷、抽搐,更严重者会造成死亡。
2、慢性中毒主要表现为神经衰弱综合征、肝脏损伤、消化功能障碍、肢端溶骨症、皮肤损伤等。
3、神经系统:表现为眩晕、头痛、乏力、失眠或嗜睡、多梦、易惊醒、记忆力减退、烦躁不安等。有时呈头重感、定向障碍、性情改变、四肢酸痛、手掌多汗,手指、舌和眼睑震颤等。
4、消化系统:食欲不振、恶心、呃逆、腹胀、便秘等。肝肿大,肝功能异常。
5、皮肤改变:有皮肤干燥、皲裂、丘疹、粉刺,或有手掌角化、指甲变薄等改变。
6、肢端溶骨症:聚氯乙烯制造的清釜工多见。表现为手指发麻,指尖有刺痛或酸痛感。手部x线拍片显示,末节指骨的一个或多个粗隆边缘有半月形缺损,甚至骨干有溶骨性缺损。有时指关节排列不齐。
7、致癌:氯乙烯致肝血管肉瘤已列为国家法定职业病名单。本品为致癌物,可致肝血管肉瘤。
㈦ 安徽省对污水中的氯离子排放的标准是多少最好有全部文件
烧碱、聚氯乙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Discharge standard of water pollutants for caustic alkali and polyvinyl chloride instry
(GB15581-1995 1996-06-12实施)
本标准按照生产工艺和废水排放去向,分年限规定了烧碱、聚氯乙烯工业水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和吨产品最高允许排水量。本标准适用于烧碱、聚氯乙烯工业(包括以食盐为原料的水银电解法、隔膜电解法和离子交换膜电解法生产液碱、固碱和氯氢处理过程,以及以氢气、氯气、乙烯、电石为原料的聚氯乙烯等产品)企业的排放管理,以及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设计、竣工验收及其建成后的排放管理。本标准不适用于苛化法烧碱。
代替GB 8978一88烧碱部分
国家环境保护局1995—06—12批准 1996—07一01实施
为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促进烧碱、聚氯乙烯工业生产工艺和污染治理技术进步,防治水污染,特制订本标准。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1 主题内容
本标准按照生产工艺和废水排放去向,分年限规定了烧碱、聚氯乙烯工业水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和吨产品最高允许排水量。
1.2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烧碱、聚氯乙烯工业(包括以食盐为原料的水银电解法、隔膜电解法和离子交换膜电解法生产液碱、固碱和氯氢处理过程,以及以氢气、氯气、乙烯、电石为原料的聚氯乙烯等产品)企业的排放管理,以及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设计、竣工验收及其建成后的排放管理。本标准不适用于苛化法烧碱。
2 引用标准
GB 3097 海水水质标准
GB 3838 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
GB 6920 水质 pH值的测定 玻璃电极法
GB 7468 水质 总汞的测定 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 7469 水质 总汞的测定高锰酸钾—过硫酸钾消解法双硫腙分光光度法
GB 7488 水质 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的测定 稀释与接种法
GB 897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 11897 水质 游离氯和总氯的测定 N,N—二乙基—4一苯二胺滴定法
GB 11898 水质 游离氯和总氯的测定 N,N—二乙基—4一苯二胺分光光度法
GB 11901 水质 悬浮物的测定 重量法
GB 11914 水质 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重铬酸盐法
3 术语
3.1 烧碱工业废水
指以食盐水为原料采用水银电解法、隔膜电解法、离子交换膜电解法生产液碱、固碱和氯氢处理过程所排放的废水。
3.1.1 水银电解法
指以食盐水为原料采用水银电解槽生产液碱、固碱及氯氢处理过程的生产工艺。
3.1.2 隔膜电解法
指以食盐水为原料采用隔膜电解槽生产液碱、固碱和氯氢处理过程的生产工艺,废水包括打网水、含氯废水和含碱废水。
3.1.2.1 打网水
本标准所指打网水是请洗隔膜电解槽及修槽冲洗排水。
3.1.3 离子交换膜电解法
指以食盐水为原料采用离子交换膜电解槽生产液碱、固碱及氯氢处理过程的生产工艺。废水包括含氯废水和含碱废水。
3.2 聚氯乙烯工业废水
指以氯气、氢气、乙烯、电石为原料生产聚氯乙烯,生产工艺过程排放的废水。
3.2.1 电石法
指以电石、氯气和氢气为原料生产聚氧乙烯的生产工艺,废水包括电石废水和聚氯乙烯废水。
3.2.1.1电石废水
指以电石为原料生产氯乙烯单体过程排放的电石渣浆(液)和废水。
乙烯氧氯化法指以氯气、乙烯、氧气为原料采用乙烯氧氯化法生产聚氯乙烯的生产工艺。
4 技术内容
4.1 企业类型
按产品加工类别分为;烧碱企业、聚氯乙烯企业。
4.1.1 烧碱企业按生产工艺分为,水银电懈法、隔膜电解法、离子交换膜电解法。
4.1.2 聚氯乙烯企业按生产工艺分为;电石法聚氯乙烯、乙烯氧氯化法聚氯乙烯。
4.2 标准分级
按排入水域的类别划分标准级别。
4.2.1 排入GB 3838中Ⅲ类水域(水体保护区除外)、GB 3097中三类海域的废水,执行一级标准。
4.2.2 排人GB 3838中Ⅳ、Ⅴ类水域、GB3097中四类海域的废水,执行二级标准。
4.2.3 排入设置二级污水处理厂的城镇下水管网的废水,执行三级标准。
4.2.4 排入未设置二级污水处理厂的城镇下水管网的废水,必须根据下水道出水受纳水域的功能要求,分别执行4.2.1和4.2.2的规定。
4.2.5 GB 3838中Ⅰ、Ⅱ类水域和Ⅲ类水域中的水体保护区,GB 3097中二类海域,禁止新建排污日,扩建、改建项目不得增加排污量。
4.3 标准值
4.3.1 本标准按照不同年限分别规定了烧碱、聚氯乙烯工业水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和吨产品最高允许排水量。
1989年1月1日之前建设的烧碱企业按表1执行、聚氯乙烯企业按表2执行。
4.3.2 1989年1月1日至1996年6月30日之间建设的烧碱企业按表3执行、聚氯乙烯企业按表4执行。
4.3.3 1996年7月1日起建设的烧碱企业按表5执行、聚氯乙烯企业按表6执行。
4.3.4 应根据建设的企业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表)的批准日期分别按第4.3.1、4.3.2和4.3.3条规定确定标准执行年限;未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建设的企业,应按补做的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批准日期确定标准的执行年限。
4.4 其他规定
4.4.1 烧碱废水中不允许排入盐泥水。
4.4.2 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按日均值计算,吨产品最高允许排水量按月均值计算。吨产品最高允许排水量不包括间接冷却水、广区生活污水及厂内锅炉、电站排水。
4.4.3 若烧碱和聚氯乙烯企业为非单一产品废水混合排放,或烧碱、聚氯乙烯工业废水与其他废水(如生活污水及其他排水)混合排放,则废水排放口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按附录A计算。吨产.品最高允许排水量则必须在各车间排放口测定。
4.4.4 污泥、固体废物及废液应合理处置。
表1 烧碱企业水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限值(1989年1月1日前建设的企业)
项目 级别 生产方法
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L
吨产品排水量m3/t
pH值
汞
石棉
活性氟
悬浮物
水银电解法
一级
0.05
10
100
2
6~9
二级
0.05
10
1S0
三级
0.05
10
300
隔膜电解法
一级
50
35
100
7
二级
70
35
200
三级
70
35
300
离子交换
膜电解法
一级
10
100
2
二级
10
200
三级
10
300
表2 聚氯乙烯企业水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限值(1989年1月1曰前建设的企业)
项目 级别 废水类别
生产方法
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L
吨产品排水量
m3/t
PH值
总汞
氯乙烯
化学需氧量(CODcr)
生化需氧量(BOD5〕
悬浮物
硫化物
电石法
电石废水
一级
1O0
1
8
6~9
二级
250
2
三级
400
2
聚氯乙烯废水
一级
0.5
150
60
100
5
二级
0.05
200
80
250
三级
0.05
500
300
400
乙烯氧氯化法 聚氯乙烯废水
一级
5
100
30
100
7
二级
10
150
60
200
三级
10
500
300
400
表3 烧碱企业水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限值(1989年1月1日至19966年6月30日建设的企业)
项目 级别
生产方法
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L
吨产品排水量m3/t
pH值
汞
石棉
活性氟
悬浮物
水银电解法
一级
0.005
5
70
1.5
6~9
二级
0.005
5
150
三级
0.005
5
300
隔膜电解法
一级
50
35
70
7
二级
50
35
150
三级
70
35
300
离子交换
膜电解法
一级
5
70
1.5
二级
5
150
三级
5
300
表4 聚氯乙烯企业水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限值 (1989年1月1日至1996年6月30日建设的企业)
项目 级别
废水类别 生产方法
最高允许排放浓虔,mg/L
吨产品排水量m3/t
pH值
总汞
氯乙烯
化学需氧量(CODcr)
生化需氧量(CODcr)
悬浮物
硫化物
电石法
电石废水
一级
70
1
8
6~9
二级
200
1
三级
400
2
聚氟乙烯废水
一级
0.03
2
100
60
70
4
二级
0.03
5
150
80
200
三级
0.03
5
500
250
400
乙烯氧氯化法
聚氯乙烯废水
一级
2
80
30
70
5
二级
2
100
60
150
三级
5
500
250
350
表5 烧碱企业水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限值(1996年7月1日起建设的企业)
项目 级别 生产方法
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L
吨产品排水量
m3/t
pH值
石棉
活性氯
悬浮物
隔膜电解法
一级
50
20
70
5
6~9
二级
50
20
150
三级
70
20
300
离子交换膜电解法
一级
2
70
1.5
二级
2
100
三级
2
300
表6 聚氨乙烯企业水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限值(1996年7月1日起建设的企业)
项目 级别 废水类别
生产方法
景高允许排放浓度,mg/L
吨产品排水量m3/t
pH值
总汞
氯乙烯
化学需氧量(CODcr)
生化需氧量(BOD5〕
悬浮物
硫化物
电石法
电石废水
一级
70
1
5
6~9
二级
200
1
三缀
400
2
聚氯乙烯废水
一级
0.005
2
100
30
70
4
二级
0.005
2
150
60
150
三级
0.005
2
500
250
250
乙烯氧氯化法
聚氯乙烯废水
一级
2
80
30
70
5
二缀
2
100
60
150
三级
2
500
250
250
5 监测
5.1 采样点
汞、石棉、活性氯、氯乙烯应在车间废水处理设施排放口采样,其他污染物在厂排放口采样,所有排放口应设置废水计量装置和排放口标志。
5.2 采样频率
按生产周期确定采样频率,生产周期在8h以内,每2h采样一次,生产周期大于8h的,每4h采样一次。
5.3 产量的统计
企业的产品产量、原材料使用量等,以法定月报表或年报表为准。
5.4 测定方法本标准采用的测定方法见表7。
表7 测定方法
序号
项目
方 法
方法来源
1
PH值
玻璃电极法 GB 6920
2
悬浮物
重量法 GB 11901
3
化学需氧量CODcr
量铬酸盐法 GB 11914
4
硫化物
对氨基二四基苯胺比色法1)
5
汞
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离锰酸钾—过硫酸钾消解法
双硫腙分光光度法
GB 7468
GB 7469
6
生化需氧量(BOD5)
稀释与接种法 GB 7488
7
活性氯
N,N一二乙基—1,4—苯二胺滴定法
N,N一二乙基—1,4—苯二胺光度法
GB 11897
GB 11898
8
氯乙烯
气相色谱法2〕
9
石棉
重量法3) GB 11901
注:1)暂采用《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国家有关才法标准颁市后,执行国家标准.
2)暂采用附录B规定的顶空气相色谱法,国家才法椿准颁布后,执行国家标准.
3 )暂采用重量法,国家方法标准颁布后,执行国家标准.
6 标准实施监督
本标准由各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监督实施。
附录A 混合废水排放口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计算方法
(补充件)
C=...................................................(A1)
Qi=wiqi....................................................(A2)
式中:C—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L;
Qi—某一产品一定时间内最高允许排水量,m3;
Ci—某一产品的某一污染物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L;
Wi—某一产品一定时间内的产量,t;
qi—某一产品单位产量最高允许排水量,m3/t;
Cj—其他某种废水的某一污染物的排放浓度,mg/L;
Qj—其他某种废水一定时间的排水量,m3。
注:i=1,2,3,....;表示非单一产品废水中第i种废水。
j=1,2,3,...; 表示其废水(生活及非生产直接按排水)中第j种废水.
附录B 水中氯乙烯的测定方法
顶空气相色谱法
(补充件)
B1 仪器
B1.1 气柑色谱仪,带FID检测器。
B1.2 恒温水浴,控温精度±1。C.
B1.3 气液平衡管(5OmL比色管,总体积75mL).
B1.4 注射器,1mL、5mL注射器,10~1OOmL微量注射器。
B1.5 医用反口橡皮塞。
B2 试剂
B2.1 甲醇,优级纯。
B2.2 色谱柱载体:GDX—103(30~60目).
B2.3 氯乙烯,纯度96%以上。
B2.4 氯乙烯标准贮备液;取1OmL容量瓶加入约9.8mL甲醇,开口放置1Omin,称重,准确至O.lmg。用带气密阀的注射器吸取5mL氯乙烯,在甲醇液面上方5mm处缓缓注入液面上。重新称重,稀释至刻度,盖好塞,摇匀。由净增重量计算氯乙烯浓度,再经适当稀释成中间溶液备用。
B3 步骤
B3.1 标准曲线的绘制
取若千支5OmL比色管,注人75mL纯水,用微量注射器分取不同体积的中间溶液午比色管叫使浓度分别为0.2,0.4,0.6,0.8,1.0μg/L。用反口塞封口,细铁丝勒紧。在反口塞上抽一长针头。钎尖在5OmL刻度处,另插一短针头,通过三通与通气系统相连。在恒定压力下,由短针向比色管内通人氮气,水由长针冒出,使水面降到5OmL刻度处,立即拔出长针,停止通气拔出短针0将比色管放人40。C恒温水浴中平衡4Omin,用预热到40。C的注射器抽取液上气体1mL,进色谱仪分析,记录峰高。每个比色管只能取气一次。同样用不加样甜韵纯水测定空白,绘制浓度一峰高校准曲线。
B3.2 取样
将水样平稳地沿管壁流入5OmL比色管,全部充满不留空间塞上反口塞,用细铁丝勒紧,带回实验室。
B3.3 测定
将取回样品按上述步骤进行排水,恒温平衡后,抽取1mL进色谱仪测定,记录峰高。
B3.4 色谱条件
色谱柱:φ4mm×2m玻璃柱,内装GDX—103。
柱温:50。C
检测器温度;150。C。
载气:高纯氮5OmL/min。,
氢气:5OmL/min。
空气:5OOmL/min。
B3.5 计算
氯乙烯浓度(μg/L)=C 1 ...........................(B1)
式中: Ci—氯乙烯标准溶液浓度,mg/L;
hi—标准溶液峰高,mm;
h2—相同进样量的样品峰高,mm。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局科技标准司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标准所、锦西化工研究院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邓福山、夏青、曹万君、曲秀兰。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局负责解释。
㈧ 生活污水中氯离子浓度是多少
一般说来,不用测定氯抄离子,一般的生活污水氯离子含量在100~150mg/LCOD检测过程中使用的硫酸银的主要作用是用于做为反应催化剂的而不是用于掩蔽氯离子的.
当然硫酸银也可以掩蔽部分氯离子.如水样氯离子浓度在1000mg/l以下,可以正常进行测量.而超过此浓度可以采用硫酸汞进行掩蔽.当氯离子浓度超过4000mg/l时需稀释后再进行测量.
但是由于硫酸汞是环境极其敏感的污染物,请慎用!
㈨ 医疗废水余氯标准
根据《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总氯排放限值值为:0.5mg/L(日均)
注:
医院废水处理如用含氯回消毒剂进行消毒,工艺控答制要求为:
排放标准:消毒接触池接触时间大于等于一小时,接触池出口
总余氯3-10mg/L
预处理标准:消毒接触池接触时间大于等于一小时,接触池出口
总余氯2-8mg/L
其他消毒剂对总余氯不作要求。
检测方法上标准给出的是采用NN二乙基14苯二胺分光光度法和NN二乙基14苯二胺滴定法进行测定
当然你还可以采用氯离子测定仪进行测试,不过这仪器也需要相当资金投入,你提到的试纸比色卡等方法还处于研究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