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厨房排水沟可不可以排厨房污水
一般把工来业生产排水叫做源:生产废水。包含:车间内洗手水、工艺生产排放水、设备冷却水、生产洗涤水等。 生活排放水叫做:生活污水。包含:厕所马桶排水、厕所洗手水、厨房排放水等。其中厨房排放水需先进入隔油池,油水分离后再进入生活污水处理
② 樟斗镇的经济社会
2007年农村社会稳定和谐。镇政府积极履行保一方平安职责,把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作为政府各项工作开展的出发点,纳入政府政绩工程。一年来,我镇抓稳抓实农村矛盾纠纷调解处理工作,进一步完善了基层治安网络和“和谐110”的建设,把治安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高度重视信访和维稳工作,突出抓好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山林纠纷、建房纠纷等农村维稳重点,一年来,共调处纠纷20余起,有力地维护了农村社会的稳定。与此同时,我镇不断探索“镇村矿企和谐共建平安樟斗”工作新途径新方法,积极加强与驻镇矿企的联系,健全和谐共建制度,实现镇村矿企和谐双赢的工作局面。
——新农村建设成效明显。去年,我镇重点抓好樟斗村屋背排、下横村陈屋两个省扶点,及横江村庙背新农村建设自主点建设,并示范带动全镇各村组新农村建设工作进程。一是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加大资金投入,对全镇所有的村小组进行了规划。进一步扩大了村庄整治的覆盖面和受益面,提高了村庄整治的建设水平;二是加大扶持力度,进一步增强广大农民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的自觉性,使更多的农民群众在新农村建设中得到实惠,提高了生活质量。一年来,全镇新农村建设累计投入40余万元;三是建设“农民之家”,设立阅览室、活动室、电教室等场所,构建农民生产培训、生活娱乐、信息传播的中心,进一步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四是加大培育新型农民力度,发展农村经济,发展富民产业。一年来,全镇共举办各类培训班60余次,培训农民960余人次,帮助农民工就业230余人;五是提高农村民主管理水平,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经县新农村办综合考评,我镇2007年新农村建设工作在全县山区乡镇名列第一。
——农业产业茁壮发展。油茶产业:提升科技含量,顺利实施了横江村和下横村15000亩油茶林低改项目,较高地增加了油茶产量;加大了油茶产品的外宣力度,扩增油茶销售渠道,提升了油茶市场价值。蔬菜产业:坚定发展蔬菜产业的思路不动摇,做大做强蔬菜产业。鼓励土地向蔬菜种养大户集中,以点带面,在樟斗村建立50亩蔬菜培植基地。甜玉米产业:发展了樟斗村和双伏村350亩春季甜玉米生产基地,建立健全甜玉米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加强甜玉米新品种的引进和种子市场管理,确保农民种植收益。毛竹产业:以蕉坑村8000亩毛竹生产基地为工作重点,帮助竹农协调小额信贷,做好产销协调服务,加强信息指导。去年,农业产业农民人均收入增长380元。同时我镇大力整治投资环境,积极为龙威钨业、金祥矿业、祥隆钨业等外商搞好服务,有效推进全镇外向型经济发展,逐步解决了经济发展过程中后劲不足及投入不足的瓶颈问题。
——圩镇面貌焕然一新。一是加强硬件建设。去年,我镇在财政紧张的情况下,投资40余万元,对樟斗圩镇进行了大整治。共硬化了500余米的樟斗街道,安装新款路灯10盏,铺设人行道板5000余平方米,浇筑排水沟道800多米。使昔日路烂、泥多、污水横流的樟斗圩变成了一个靓丽的山区小镇;二是强化了圩镇管理。成立圩镇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圩镇管理工作队伍,加强了对圩镇摊位的摆放,及划行归市工作。加强了环卫投入。增强了环卫工作人员的工资待遇,配齐了环卫工作设施,加强了环卫工作管理,严格执行每天早晚各一次清扫制度,垃圾定点投放制度,确保圩镇卫生状况。
——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一是樟斗便民服务中心建成并运转。镇政府投资10多万元,建好了便民服务中心,充实了工作人员,使群众来镇里办事真正实现了“一站清”;二是农村基础设施日臻完善。争取农业开发及世行贷款项目对跃进水库东干渠进行高标准整修,改善农田水利设施。投资60多万元,加大对村组道路建设、水毁水利设施修复改造的投入,修建了大院子、下横等公路桥梁;三是教育卫生事业形势喜人。2007年全镇“两基”迎国检工作在全县排名第一。樟斗中学教学楼正在施工进行中、学生宿舍楼也完成了前期的招投标工作。樟斗小学、横江小学、双伏小学等教学面貌一新,全镇各中小学已全面消除了危房,中小学的教育质量稳步提高。樟斗卫生大楼正在建设当中;四是民政工作稳步开展。按时足额发放各类民政救助经费52万元。定期走访慰问困难群众,为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提供了帮助。今年抗震救灾支援四川灾区工作中,全镇共捐款6万余元。五是计划生育工作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开展了“婚育新风进万家”、“计划生育与新农村建设同行”等工作,加强了流动人口的管理,加大了违反计划生育人和事的处罚力度,使计划生育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六是农信社、邮政、通信等部门积极发挥各自的作用,有力推进事业发展。
③ 怎么防止排水沟污水回流
防止牌是沟污水回流的话,那肯定就是啊,及时的那个清及时的清理那个排水高啊。
④ 我想知道在做污水处理厂厂外工程资料时,对于排水管道、检查井、排水沟该怎么分部分项,是否土方开挖分项均
建议整体做一个分部,管道施工、检查井施工及排水沟施工分别做为一个版分项,然后按井号权或区段设定检验批。因为管道、检查井及排水沟的施工质量控制要求有所差异。亦可以整体做一个分项,按井号及区段分别设定检验批。至于钢混检查井中的钢筋、混凝土及模板只是其中的一个工序而矣。
⑤ 别人家化粪池的污水从我家大院的排水沟而出,会不会影响到自家风水
粪,又叫夜来香。粪水(夜来香)从你家路过,从风水学上讲,你Y的要走桃花运呀。也许是你邻居家的阿婆。
⑥ 总结分析农村个体户经济收入来源及变化最好是河南省的!
仙塘村二00九年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
一、基本情况
仙塘村位于洪湖水库与320国道之间,毗邻洪湖乡,全村142户,607人,耕地面积248亩,山林1500亩。 经济发展状况:二00九年度全村农业产值 251.9万元,粮食总产量195吨,人均占有粮食325公斤,生猪出栏1050头,畜牧业产值116万元,果林产值 36.6万元,外出经商务工人员167人,收入395万元,年人均收入5660元。该村是1965年兴建洪湖水库时从库区中迁移出来的移民村,隶属余江县白塔渠管理局。仙塘村小组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小组领导班子战斗力较强,群众积极性高,意识较强;农户居住相对集中,实施新农村建设有着较好的组织、思想、民情等基础。
二、工作开展情况
按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关于认真开展新农村建设活动的实施意见》和《余江县卫生清洁工程实施意见》的要求,结合本村实际,加大宣传发动群众,精心组织,自我加压,积极开展新农村建设和环境整治工作。通过全体工作组成员扎实工作和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仙塘村新农村建设和卫生清洁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1、健全组织订规划。县委从县直相关工作部门选派5名工作队员组成工作组,开展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项目实施、督促、指导等工作,4月17日通过全体村民大会推选,产生了仙塘村新农村建设理事会,具体组织实施该村新农村建设工作。组成人员分别为:理事长官高兴,副理事长官高生,成员:官根义、官广青、官小球。
该村新农村建设规划坚持以人为本,因地制宜,以整体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三者统一为基准点,强调全村建设的整体性,并结合仙塘村的实际,制订了《仙塘村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方案做到科学合理,重点明确,方案规范,布局得当。
2、宣传发动造氛围。
我们坚持把宣传工作作为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先导工程来抓,组织村干部深入一线,以对新农村建设工作进行广泛深入地宣传。充分利用会议、横幅、标语、黑板报、宣传橱窗等形式,宣传新农村建设的目的意义,在全村内营造了一个新农村建设的浓厚氛围,有力地推进了新农村建设工作进程。
3、有序推进工作。
①、庭院住宅建设。
在充分考虑到现状和经济条件及可操作的原则,对村住宅及外部空间进行有序改造。拆除改造村中15栋破烂空心房1890 m2,猪牛栏、路旁低矮厨房、厕所等零星杂房24座约1300m2。拆除原集体碾米房。对沿320国道所有庭院外墙进行刷白处理。对砖混结构,质量较好,与村庄环境与整体规划冲突不大的,维持现状。
②、道路交通建设。
南北走向的为东、中、西3条主干道已完成水泥路面硬化。宽为4米,长1800米,采用水泥路面,厚度为18cm。
支路5 条,宽2.5米,长2800米,厚10厘米。
路沿石1300米。
排水系统呈网状,与道路建设相配套。南北走向排水沟,宽30cm,高40cm,石混结构;东西西走向排水沟,宽30cm,高40cm,石混结构,入户端加箅筛,防止堵塞;环村排水渠为倒梯形,底宽70cm,高1米。生活污水通过排水沟,由环村排水渠集中,经处理后排往洪湖连通干渠。
③、环卫设施建设。
a、改水、改厕。改水138户,改建新型卫生厕所124座,兴建沼气池15个。
b、垃圾箱(桶)设置。每户发放两个垃圾桶,在规划范围内适宜位置设置垃圾收集点 6个,垃圾焚烧炉一座。
c、环卫队伍建设。村中选出2位保洁员,每月补助200元。资金来源:每户20元/年,不足部分由小组补贴。负责路面清扫、绿化维护、村容村貌整洁等工作。同时,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村民的环境卫生意识,形成自觉维护环境卫生的共识和行动。
④、绿化建设。
原则上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各类树种合理搭配,绿化、美化有机结合。 村内三条南北大道两侧栽植桂花树、柚子树、樟树等350余株。 村头以古樟树为圆心,衬砌花坛,建立一个农家休闲地。村民活动中心建设绿地,建花圃,铺草坪280余平米。320国道沿线,建设一条宽6m的绿化带。
⑤、公共设施建设。
将现戏台右侧建设成村民活动中心,并进行全面绿化,内置石凳石桌、健身器械3组及代表本村文化的标志性景观,以供村民健身、休闲、娱乐。 与乡卫生院合作,建立一个农村合作医疗点。在东大道进口处建立一处《村规民约》宣传牌,中、西大道建两个读报栏;三条大道两侧墙壁统一刷写标语和宣传画。在村民活动中心设立路灯3座。
⑥、建章立制,巩固成果。在环境整治的基础上,为了使环境整治落到实处,各村相应成立了卫生、绿化、养护组织,同时建立了管理制度,做到有人管事、按章理事,建立了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制度、公共厕所管理制度、家庭卫生制度、绿化公约等。
⑦、加强教育,提高认识。在整治的过程中,注重对农村干部、群众的思想政治教育,使他们为更好地美化家园牢固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村干部积极充当护绿使者,花木的浇水、修剪、病虫害防治等他们全包了。
三、工作成效
1、村容村貌有了新变化。通过环境整治,道路的硬化、村庄的绿化、河道的净化、路灯的亮化以及断墙残壁的拆除,彻底改变了农村的“脏、乱、差”现象,卫生保洁制度的健全,使环境卫生得到长效管理机制的保障,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2、群众环保意识有了新提高。通过净化、绿化、亮化、美化工程,群众不但对庭院卫生意识有了转变,对公共卫生也有了讲究,树立起讲卫生、美环境的新意识,形成“人人讲文明、个个爱清洁、户户讲卫生”的良好氛围。
3、团结协作精神有了新突破。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群策群力,齐动手,齐出工,做了大量的工作。集体出资和群众集资紧密结合,全村上下拧成一股绳,团结协作精神得到进一步发挥。
4、村班子号召力、战斗力、凝聚力有了新转变。在新农村建设工作中,通过各项方案的实施,进一步体现了党员干部的战斗力;在各项实事工程的建设中,进一步提高了党员干部在群众中的号召力、凝聚力。干部的工作责任心和事业心增强,村班子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作风得到了明显转变。
四、经费投入情况
建设规划总投资100.65万元,实际到位资金75.899万元,其中财政专项资金13.119万元,部门投资38.5万元,群众自筹和以劳折资24.28万元,目前资金缺口24.751万元。
五、存在问题及建议
1、基础设施薄弱,基本条件较差。村庄规划治理尚处于起步阶段,环境卫生条件差。
2、村级经济实体(组织)近乎空白,产业发展层次很低。产业链条不够配套完善,无论是思想观念、经济实力、组织化程度和带动能力都十分有限,不能有效带领农民闯市场。
3、部分群众的认识还不到位,环保意识有待加强。
因此我们建议:
1、强化干部队伍素质教育,进一步统一思想,抓好落实;
2、加强制度建设,健全管理责任机制;
3、加大政府对经济薄弱村的扶持力度,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推动村级经济发展;
4、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⑦ 室内洗车房如何排水,包括排水沟,如何引出污水先谢谢各位师傅!
你在污水进水口方便清理的地方做个沉淀池,用来沉淀污泥。可以很大的缓解下水道堵塞问题。小建议大方便!望采纳..
⑧ 厨房洗槽污水能直接排到排水沟吗
一般来说还是排放到市政污水管道中去,如果厨房不能够重力自流排水,可以用swh100进行厨房压力排污
⑨ 2016年德江县钱家乡有哪些扶贫政策
2015年,德江县钱家乡按照省、市、县《关于加快推进乡镇工作改革创新的意见》要求,通过半年来的扎实推进,结出了累累硕果。
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成效凸显
通过外出考察学习招商引资,以政府主导、引进大户投资、村级专业合作社搭桥、农户参与、投资商村集体经济和群众三方受益的模式,从四川川棉苗木有限公司引资1000万元投资创园,现已集中连片种植450亩弥猴桃、300亩青李子、350亩车厘子共1100亩示范园建设,目前园区果苗长势喜人。正在筹集资金实施2.6千米进场路、1座作业便桥、400立方蓄水池及管道、4千米作业道、3千米排水沟、115个大棚、450亩水泥柱铁丝网架等工程,目前机耕道和作业道已基本完成。下半年将继续在高海拔的村实施2000亩植树造林,抓好已种植的5000亩核桃、李子、柑橘等经果林和退耕还林、生态林的管护工作;使钱家乡高海拔区域尽快成为德江城市的生态屏障和天然氧吧。
乡规划管理委员会实现实体化规范化运行
近几年该乡紧扣德江县城向钱家扩容契机,主动抓紧抓好村镇规划工作,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为主任、分管领导任副主任、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村镇建设规划委员会及其办公室,明确专人办公。以狠抓“两违”控制为重点,实行规划建设例会制度,努力实现了该乡县城发展规划区域“两违”规范化管理。结合实际做好了全乡和各村经济社会发展5年规划,项目建设规划,并分别制作了发展规划示意图,同时召开群众会,开展乡村民风整治,严禁乱占乱建,促进了村容村貌和乡风文明建设。
美丽乡村示范点建设快速推进
该乡主要抓了3个示范点建设:一是黄土村后头沟“四在农家·美丽乡村”示范点,主动争取了民革贵州省委的建设项目,按照德江县的“城市公园、农业庄园、土家文化集聚园”进行打造。现已完成了72户土家民居立面改造和生态移民40户集中建房等工程,下半年将启动基础设施、经果林等配套工程项目。二是抓好了观音滩社区高速公路拆迁50户集中安置点建设,按照高规格、高品位、富特色的城市宜居小区进行打造,目前建房户已全部入住。三是大坪村庙坝组美丽乡村建设,目前已完成地质灾害41户移民搬迁集中建房主体工程,连户路和房屋改造等工程即将完工,美丽村寨已跃然眼前。此外,该乡还完成了集镇街道翻新改造,做好了朗溪新村示范点、高速公路沿线房屋立面改造、九分公路沿线旅游休闲和农家乐发展规划工作。
乡综合执法队力大招实
成立以了乡长为组长的综合行政执法工作领导小组,由综治、司法、食安、计生等部门和民兵应急分队组建成乡综合执法队,设立了办公室,研究制定了工作方案及其规章制度,投入4万元配备了办公设备和器具。开展安全维稳应急演练2次,开展“两违”、安全维稳、计生、高速公路建设等行政执法34次,拆除“两违”建筑3起,有力保障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半年无一起上访事件发生。
“小部制”改革激活干部潜能
通过竞争上岗遴选出“三办三中心”副主任,通过人力资源整合,实现了办公资源最优化和干部潜能最大化。目前“三办三中心”已实现实体运行,各项制度规范上墙,新建了干部果园、干部菜园、干部花园,装修了职工食堂,增设装修了职工宿舍,安装了干部洗澡间,购置了篮球羽毛球乒乓球等体育用品,为干部安心工作和身体健康提供必要的保障,从而提高了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明确了各部门和人员的岗位职责,方便了办事群众,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变“权”为“现”
成立了农村产权改革工作领导小组,按照要求研究制定了工作方案,挂牌成立了钱家乡农村“三权”抵押交易服务中心,建立健全了相关工作制度,新建立了信用合作社钱家乡办理点,为农村“三权”流转交易和抵押贷款等搭建了平台。各村均已召开群众会,成立了农村“三权”流转合作社,发放宣传资料5000份,乡“三权”抵押交易中心工作渐趋完善。今年该乡已完成园区土地流转1100亩,核桃流转1500亩,养殖荒山流转1700亩,集中建房流转土地183亩及高速公路征地等,有效实现农村“三权”变现1500万元。
“雁归”工程为融入德江县城铺路
成立了 “雁归工程”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建立了相关工作机制,落实办公设备和工作经费。研究制定《钱家乡雁归工程实施方案》,明确了引导和扶持钱家籍在外成功人士和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就业工作的目标任务、工作要求及政策措施。认真调查摸底,建立“雁归工程”信息数据库,搭建“雁归工程”服务平台,实现资源互动。加大宣传,让雁归工程优惠政策家喻户晓,鼓动有志人士回乡创业。自雁归工程启动以来,该乡成功引进152人回乡创业就业,其中23人发展养殖业,16人创办微企业、113人在工程建筑、商业服务行业实现了就业创业,为钱家乡融入德江城市发展做好了准备。
重大决策风险评估机制为跨越发展护航
该乡党委政府各种会议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在会场建立了议事规则和风险评估制度,在民生改善、社会管理、项目建设等重大问题上始终把群众利益作为风险评估的重点内容。同时结合“道德讲堂”在各村宣传发展规划和重大项目建设,事前对群众的疑点和想法一一妥善解决,并全面进行风险评估,确保了“两违”等重大工作和沿德高速、德务高速公路等重点项目建设得到了广大群众的支持配合,在各项重点工程齐头并进中实现了零上访,为全乡健康跨越发展和全面小康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⑩ 道路污水排水沟叫什么
排水沟或截水沟,是排雨水的,现在污水一般是不允许明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