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异烟酸吡唑啉酮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氰化物 我按书说的配了药剂,但加到含氰废水中,水变蓝色,为什么求教
可能是含氰废水的氰货物含量太高,致使显色剂加进去后即刻变为蓝色,遇这种情况水样必须稀释
B. 钢铁厂水处理工艺、程序
炼钢水系统工艺流程及设备
1、系统工艺流程简述:
(1)转炉净环工艺流程:本系统主要供给转炉冷却、氧枪、一文水套冷却、混铁炉除尘风机冷却、一次、二次除尘风机冷却等用水,设备冷却后开式回流至水泵房热水池,由冷却上塔泵加压上塔,冷却后流入冷水池,再由加压泵送至设备循环使用。
(2)转炉浊环工艺流程:本系统主要供给煤气洗涤用水,使用后的水经粗颗粒分离器去除大的杂质颗粒后,再经斜板沉淀池沉淀,处理后的水流入浊环热水池,由泵加压送至用水点循环使用。污泥部分加压送至污泥浓缩池处理。
(3)连铸浊环工艺流程:本系统主要供给连铸设备冷却、二冷水、冲氧化铁皮等,使用后的水流入旋流井沉淀后,一部分加压供冲渣循环使用,另一部分水加压送至化学除油器处理,处理后的水流入泵房连铸浊环水池,经过滤后加压上冷却塔,冷却后的水流入冷水池,再由泵加压供生产循环使用。污泥部分加压送至污泥浓缩池处理。
(4)连铸净环工艺流程:本系统主要供给连铸结晶器冷却用水,使用后的水利用余压上冷却塔,冷却后流入冷水池,然后经加压过滤供设备冷却循环使用,系统消耗用水由软水补入。
(5)汽包软水系统:软水制备后,经除氧器处理后,供汽包。
以上各系统为保证水质均设加药装置。
各系统消耗水均由厂区新水管道补入。
2、主要设备:
各系统加压泵组、泵房起吊设备、过滤器、冷却塔、加药装置、斜板沉淀池、化学除油器、电磁絮凝器、刮泥机,除氧器,软化装置、清渣设施等。
四、轧钢水系统工艺流程及设备
1、系统工艺流程简述:
(1)轧机净环工艺流程:本系统的不主要供给轧机电机设备冷却,使用后的水流入净环热水池,由泵加压上塔冷却后,流入冷水池,再由泵加压送至用水点循环使用。
(2)轧机浊环工艺流程:本系统主要供给冲渣及轧机喷射冷却等,使用后的水流入旋流井,沉淀后的水一部分加压送至冲渣循环使用,另一部分的水加压送至化学除油池,处理后的水自流入浊环热水池,加压过滤后上冷却塔,冷却后的水进入冷水池,再由泵加压送至设备冷却用水点循环使用。污泥部分加压送至污泥浓缩池处理。
(3) 冷轧车间 各个机组场地冲洗排出的含油废水,酸洗-轧机联合机组的地坑、轧机清洗等产生的含乳化液和油废水,连续退火机组的清洗循环处理段、地坑产生的含油废水,热镀锌机组脱脂的清洗段、地坑产生的含油废水,彩涂涂层机组脱脂的清洗及工艺段产生的含油废水,机修修磨辊间产生的乳化液和油废水,油库等冲洗废水进入轧钢厂的含油、乳化液废水处理系统。
工艺流程:酸洗机组间断或连续排出的含酸、含油及乳化液等废水。乳化液和含油废水计入调节槽,经静置分离后,上部的油经带式撇油机取出,中部浓度的乳化液送一级、二级超滤装置的循环槽循环浓缩分离,产生浓度为50%的废油。含酸废水采取中和沉淀及生化处理工艺,含酸废水进入调节均衡池,进行水量调节和PH的均衡,用泵送至辐流式中和沉淀池与石灰进行中和反应。
酸洗机组的漂洗水和其他含酸废水排入酸水处理系统,脱脂废水经过除油处理后,钝化清洗水除铬处理后都进入酸洗水处理系统。酸洗机组的高浓度废酸进入废酸再生站,采用RUTHNER喷雾焙烧工艺对废酸进行再生。回收废酸中99%以上的烟酸,并获得可作为磁性材料的氧化铁粉附加产品。
以上各系统为保证水质均设加药装置。
各系统消耗水均由厂区新水管道补入。
2、主要设备:
各系统加压泵组、泵房起吊设备、过滤器、冷却塔、加药装置、化学除油器、刮泥机,清渣设施等。
C. 求污水处理中除磷剂除磷反应方程式
生物除磷和化学除磷.
1、生物除磷通过聚磷菌过量的吸附游离的磷,然回后通过排泥答(剩余污泥)的方式排出系统,达到除磷的目的。
2、化学除磷就是添加含铁或铝的混凝剂如聚合氯化铝达到除磷的目的。
磷,第15号化学元素,符号P。处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第ⅤA族。磷存在于人体所有细胞中,是维持骨骼和牙齿的必要物质,几乎参与所有生理上的化学
反应。磷还是使心脏有规律地跳动、维持肾脏正常机能和传达神经刺激的重要物质。没有磷时,烟酸(又称为维生素B3)不能被吸收;磷的正常机能需要维生素
(维生素食品) D 和钙(钙食品)来维持。
磷被首次发现存在于恒星爆炸后的宇宙残余物里。对超新星残余物仙后座A的最新观测揭示了磷存在的最新证据。它是在深空发现的两大元素之一,或可能给科学家提供有关生命在宇宙里的可能性的线索。
D. 测定废水中氰化物时,加入异烟酸 吡唑啉酮 40min显色变绿,请问是何物质干扰
内容可能过高废水含有氰化物氰化物商品,在显色剂即刻变成蓝色增加的情况下,这种情况水样必须稀释
E. 异烟酸-巴比妥酸法测定氰化物为什么测定溶液出现絮状沉淀
水样蒸馏过程中,其他杂质也会蒸馏出被吸收,这些杂质对测定有很多影响。比如我取的水样偶尔出现加银指示剂不显色,加许多才有点颜色。你可以看看你取水样的成分,
F. 污水处理怎样除磷
磷在污水中的存在形式有正磷、亚磷、次磷、有机磷。
正磷除去的主要方专法是化学沉析法,将磷属酸盐变成不溶性盐再析出。现在主要有钙盐,铝盐,铁盐。
生物除磷是利用聚磷菌的生化作用除磷。基础原理是:利用聚磷菌在厌氧条件下能充分释放其细胞体内的聚合磷酸盐,而在好氧条件下又能超过其生理需要从水中吸收磷,并将其转化为细胞体内的聚合磷酸盐的特性,形成富含磷的生物污泥,通过沉淀从系统中排出这种富磷污泥,达到从废水中除磷的效果。
而亚磷、次磷、有机磷多存在于电镀行业,农业,先把其转化为正磷,再参照以上方法去除。润群化工
G. 海藻企业的废水,对氨氮的测定干扰很大,如何消除加入纳氏试剂后,变浑浊。
可以先蒸馏预处理下,用0.01mol/ L的H2SO4做吸收液,蒸馏前后要将PH值调至中性,尽量不用用纳氏试剂(有剧毒),用异烟酸-巴比妥酸比色法检测,毒性小。
H. 如何从烟叶中提取烟酸及烟碱提取后又如何纯化
从烟叶中提取烟碱
烟碱 (nicotine)又名尼古丁,是烟草生物碱 (nicotiana alkaloids)(包括12种以上单一成分)的主要成分,于1928年首次被分离出来。烟碱具有二个含氮环:吡啶环和吡咯烷环,天然产烟碱为左旋体。
烟碱在商业上用作杀虫剂以及兽医药剂中寄生虫的驱除剂。烟碱剧毒,致死剂量为40mg。
烟碱为无色或灰黄色油状液体,无臭,味极辛辣,一经日光照射即被分解,转变为棕色并有特殊的烟嗅。沸点247℃/745mmHg,沸腾时部分分解。 ,呈强碱性反应。在60℃以下与水结合成水合物,故可与水任意量混合。易溶于酒精、乙醚等许多有机溶剂。能随水蒸汽挥发而不分解。由于分子中两个氮都显碱性,故一般能与两摩尔的酸成盐。
烟碱与柠檬酸或苹果酸结合为盐类而存在于植物体中,在烟叶中约含2%~3%。本实验以强碱溶液(5% NaOH)处理烟叶,使烟碱游离,再经乙醚萃取和衍生物制备进行精制。由于烟碱是液体,从2g烟叶中得到的烟碱量很少,不便纯化和操作,因此本实验采用在萃取液中加入苦味酸,将烟碱转变成二苦味酸盐的结晶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测定衍生物的熔点加以鉴定。
主要仪器与试剂
仪器:烧杯,微型布氏漏斗,抽滤瓶,分液漏斗,圆底烧瓶,锥形瓶。
试剂:干燥烟叶2g,5% NaOH溶液20mL,乙醚15mL,饱和苦味酸甲醇溶液,甲醇
1、碱处理。在25mL烧杯中加入2g干燥碎烟叶和2mL 5% NaOH溶液,搅拌10min,然后用带尼龙滤布的布氏滤斗抽滤(1),并用干净的玻塞挤压烟叶以挤出碱提取液。接着用4mL水洗涤烟叶,再次抽滤挤压,将洗涤水合并至碱提取液中。
2、醚萃取。将黑褐色滤液移入25mL分液漏斗中,用15mL乙醚分三次萃取。萃取时应轻旋液体,勿振荡漏斗以免形成乳浊液导致分层困难。上层醚相从漏斗上口倒入25mL圆底烧瓶中(2)。
3、蒸去乙醚。合并醚萃取液,在水浴上蒸去乙醚(3),并用水泵将溶剂抽干。
4、重新溶解。残留物中加入2滴水和1mL甲醇,使残渣溶解,然后将溶液通过放有玻璃毛的短颈漏斗滤入25mL烧杯中,并用1mL甲醇涮洗烧瓶和玻璃毛,合并至烧杯中(4)。
5、制备衍生物。在搅拌下往烧杯中加入2mL饱和苦味酸盐的甲醇溶液,立即有浅黄色的二苦味酸烟碱盐沉淀析出。用玻砂漏斗过滤,干燥称重,测定熔点,并计算所提取的烟碱的百分产量。此操作所得二苦味酸烟碱盐熔点:217~220℃。
6、重结晶。用刮刀将粗产物移入10mL锥形瓶中,加入4mL 50%乙醇-水(V/V)溶液,加热溶解,室温下静置冷却,析出亮黄色长形棱状结晶。抽滤,烘干,称重,测熔点。纯二苦味酸烟碱盐的熔点为222~223℃。
注释 (1)滤纸在碱液中会很快溶胀并失去作用。此处宜采用尼龙滤布挤压过滤。 (2)在分液漏斗中进行乙醚萃取时,应注意不时放气,减低乙醚蒸气在漏斗内的压力。此时可一手握紧上口旋塞,让漏斗倾斜下支管口朝上,另一只手打开分液旋塞放气,或者在垂直放置时打开上口旋塞放气。在分离液层时,应小心使醚层与夹杂在中间的出现在漏斗尖底部的少量黑色乳状液相分离。上层液从上口倒出,下层液从下口放出。 (3)乙醚易燃。在蒸馏乙醚时应用水浴加热,不能直火加热。同时开窗通风,避免外泄的乙醚蒸气富集遇火点引燃,酿成火灾! (4)烟碱毒性极强,其蒸气或其盐溶液吸入或渗入人体可使人中毒死亡。高浓度的烟碱液操作时务必小心。若不慎手上沾上烟碱提取液,应及时用水冲洗后用肥皂擦洗。
I. 长三角绿色制药协同创新中心的科研成果
科研奖励 序号 成果名称 第一
完成人 完成单位 奖项名称、等级 颁奖单位 获奖时间 1 药物制剂缓控释技术的开发与产业化 贺 芬 药物制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国家科技进步奖
二等奖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2011年 2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化学-酶法合成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开发 郑裕国 浙江工业大学 国家技术发明奖
二等奖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2010年 3 高纯度井冈霉素生物催化生产井冈霉醇胺的产业化技术开发 郑裕国 浙江工业大学 国家技术发明奖
二等奖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2008年 4 替代光气、氯化亚砜等有毒有害原料的绿色化学技术开发及推广应用 苏为科 浙江工业大学 国家技术发明奖
二等奖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2007年 5 天然d-a-维生素E工艺技术创新 李春波 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国家科技进步奖
二等奖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2000年 6 阿卡波糖生产关键技术及产业化 郑裕国 浙江工业大学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国家教育部 2011年 7 含氮、硫、氯污染物的生物净化及强化原理 陈建孟 浙江工业大学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国家教育部 2010年 8 生物法废气净化新技术及工业应用 陈建孟 浙江工业大学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国家教育部 2008年 9 浙江省科学技术奖重大贡献奖 沈寅初 浙江工业大学 浙江省科学技术奖
重大贡献奖 浙江省人民政府 2009年 10 典型污染物催化/生物降解强化机制研究 陈建孟 浙江工业大学 浙江省科学技术奖
一等奖 浙江省人民政府 2011年 11 多组分工业废气高效生物净化新技术及工程应用 陈建孟 浙江工业大学 浙江省科学技术奖
一等奖 浙江省人民政府 2009年 12 卡马西平、奥卡西平绿色合成技术开发及产业化 苏为科 浙江工业大学 浙江省科学技术奖
一等奖 浙江省人民政府 2009年 13 高纯度井冈霉素及其生物催化生产井冈霉醇胺的产业化技术开发 郑裕国 浙江工业大学 浙江省科学技术奖
一等奖 浙江省人民政府 2007年 14 替代光气、氯化亚砜等有毒有害原料的绿色化学技术开发及推广应用 苏为科 浙江工业大学 浙江省科学技术奖
一等奖 浙江省人民政府 2006年 15 安全、高效、广谱型新兽药大观霉素的研制及产业化 裘娟萍 浙江工业大学 浙江省科学技术奖
二等奖 浙江省人民政府 2008年 16 萘普生绿色合成技术开发及产业化 苏为科 浙江工业大学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
一等奖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2011年 17 电氧化技术及其在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陈建孟 浙江工业大学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
一等奖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2010年 18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化学-酶法合成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开发 郑裕国 浙江工业大学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
一等奖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2009年 19 含硫氮污染物废气生物净化新技术及工业应用 陈建孟 浙江工业大学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科
一等奖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2008年 20 卡马西平、奥卡西平绿色合成技术开发及产业化 苏为科 浙江工业大学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
一等奖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2008年 21 替代光气、氯化亚砜等有毒有害原料的绿色化学技术开发及推广应用 苏为科 浙江工业大学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
一等奖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2006年 22 一种高纯度井冈霉素粉剂的制备方法 郑裕国 浙江工业大学 第十三届中国专利奖优秀奖 中国知识产权局 2011年 23 N-[1(S)-乙氧羰基-3-苯丙基]-L-丙氨酸-N-羧酸酐的化学合成方法 苏为科 浙江工业大学 第十届中国专利奖
优秀奖 中国知识产权局 2007年 24 难降解有机废水处理的新技术 集成开发及应用 陈建孟 浙江工业大学 国家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国家环境保护部 2007年 25 中药代谢分析技术平台建立与应用 曾 苏 浙江大学 浙江省科学技术奖
二等奖 浙江省人民政府 2010年 26 靶向抗肿瘤药物的设计和发现 刘 滔 浙江大学 浙江省科学技术奖
二等奖 浙江省人民政府 2010年 27 基于作用靶点的抗肿瘤药物活性评价方法的建立及其应用 杨 波 浙江大学 浙江省科学技术奖
二等奖 浙江省人民政府 2008年 28 盐酸麻黄碱的生产新工艺 周后元 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 上海市技术发明
一等奖 上海市人民政府 2009年 29 药物临床前安全性评价综合技术的建立与应用 宣尧仙 浙江省医学科学院 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一等奖 浙江省卫生厅 2012年 30 病毒性载体基因药物(产品)临床前安全评价技术与方法研究 宣尧仙 浙江省医学科学院 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创新二等奖 发明专利(部分) 序号 发明专利名称 第一
发明人 专利权人 授权
时间 1 一种利用超支化聚合物对平板膜进行亲水改性的方法 魏秀珍 浙江工业大学 2012.08.22 2 管道化连续生产2-乙基蒽醌的装置及工艺 苏为科 浙江工业大学 2012.08.22 3 氯乙烯基环丙烷的合成方法 李坚军 浙江工业大学 2012.08.22 4 乙酰乙酸乙酯微生物转化制备(S)-3-羟基丁酸乙酯的方 欧志敏 浙江工业大学 2012.08.22 5 一种脂肪酶催化合成蔗糖-6-乙酸酯的方法 钱俊青 浙江工业大学 2012.08.22 6 管道化方式生产正丁基硫代磷酰三胺的方法及专用设备 陈志卫 浙江工业大学 2012.08.08 7 一种从银杏叶中提取银杏提取物的方法 王 平 浙江工业大学 2012.08.08 8 红球菌ZJPH1003及其在制备S-(+)-2,2-二甲基环丙烷甲酸 王 普 浙江工业大学 2012.08.08 9 不对称还原制备(R)-1,3-丁二醇的方法及菌株 郑裕国 浙江工业大学 2012.07.25 10 一种铝-铁联用的有机废水高级氧化处理方法 林坤德 浙江工业大学 2012.07.25 11 5-氨基-1,2,4-噻二唑乙酰胺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钟为慧 浙江工业大学 2012.07.25 12 一种二苯基瞵甲基取代的杯[4]芳烃的应用 钟为慧 浙江工业大学 2012.07.25 13 高通量筛选三氮唑类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的方法及化合物 朱 勍 浙江工业大学 2012.07.04 14 一种柑橘精油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钱俊青 浙江工业大学 2012.07.04 15 一种用于废气处理的螺旋形光反应器及废气处理工艺 陈建孟 浙江工业大学 2012.06.27 16 生物催化与分离耦合法生产R-扁桃酸 郑裕国 浙江工业大学 2012.06.27 17 一种甘油脱水酶基因.载体.工程菌及其应用 郑裕国 浙江工业大学 2012.06.27 18 具有17β-雌二醇降解能力的芽孢杆菌E2-Y及其应用 姜理英 浙江工业大学 2012.06.27 19 能够高效降解二氯甲烷的罗得西亚甲基杆菌H13及其应用 陈建孟 浙江工业大学 2012.06.27 20 高活性高耐受甲醛降解菌及其应用 钟卫鸿 浙江工业大学 2012.06.27 21 新型水溶性壳聚糖衍生物及其制备和应用 应国清 浙江工业大学 2012.06.27 22 一种新戊二醇的高效回收方法 苏为科 浙江工业大学 2012.06.27 23 一种2-环己烯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崔冬梅 浙江工业大学 2012.06.27 24 一种从陈皮中提取橙皮苷的方法 谢 捷 浙江工业大学 2012.06.27 25 一种多取代烯丙基氯衍生物的合成方法 钟为慧 浙江工业大学 2012.06.27 26 一种2-吡咯磺酰胺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崔冬梅 浙江工业大学 2012.06.27 27 一种利用硫铁矿废水及处理污泥制备聚合硫酸铁铝的方法 林春绵 浙江工业大学 2012.05.30 28 亚氨基二乙酸的液相分析方法 郑裕国 浙江工业大学 2012.05.30 29 一种利用鞘氨醇单胞菌发酵萃取耦合制备辅酶Q*的方法 钟卫鸿 浙江工业大学 2012.05.30 30 生物催化法生产R-扁桃酸及其衍生物的方法 郑裕国 浙江工业大学 2012.05.30 31 一种环氧化物水解酶基因、载体、工程菌及其应用 郑裕国 浙江工业大学 2012.05.30 32 一种多取代苯类化合物的合成新方法 陈志卫 浙江工业大学 2012.05.30 33 2-杂芳基取代喹啉类化合物的化学合成方法 李振华 浙江工业大学 2012.05.30 34 一种固定化酶整体毛细管色谱柱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钱俊青 浙江工业大学 2012.05.30 35 一种2-氯烟酸的合成方法 苏为科 浙江工业大学 2012.05.30 36 一种酰胺类除草剂降解产物ESA的降解方法 徐 超 浙江工业大学 2012.05.23 37 一种资源化处理硫铁矿废水制备氧化铁黑颜料的方法 林春绵 浙江工业大学 2012.05.23 38 一种应用高速逆流色谱分离香豆素类化合物的方法 王 鸿 浙江工业大学 2012.05.23 39 一种利巴韦林缩合物的化学合成方法 李永曙 浙江工业大学 2012.05.23 40 4-溴-2,3,5,6-四氟苯乙酸的制备方法 俞传明 浙江工业大学 2012.05.23 41 一锅法制备二苯并噻唑二硫醚和三苯基膦 钟为慧 浙江工业大学 2012.05.23 42 一种二乙酰大黄酸的制备方法 苏为科 浙江工业大学 2012.05.23 43 玫瑰杆菌zjut及其在制备琼胶寡糖中的应用 梅建凤 浙江工业大学 2012.05.23 44 一种螺环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李坚军 浙江工业大学 2012.05.23 45 一种葫芦素B的提取分离方法 单伟光 浙江工业大学 2012.05.23 46 一种2,3,4,5-四氟苯甲酰氯的化学合成方法 苏为科 浙江工业大学 2012.05.23 47 N-磺酰酮亚胺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崔冬梅 浙江工业大学 2012.05.23 48 生物催化法生产2,2-二甲基环丙烷甲酰胺的提纯方法 郑裕国 浙江工业大学 2012.05.16 49 能够高效降解尼古丁的申氏杆菌HZN1及其应用 马 云 浙江工业大学 2012.05.16 50 叔丁基-[2-(联苯-4-基)-1-(羟甲基)乙基]氨基甲酸酯的 张兴贤 浙江工业大学 2012.05.16
J. 环保磷含量排放标准 污水排放磷含量要求多少
在《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总磷
一级标准:A标准:1.0mg/l
B标准 1.5mg/l
二级标准:3.0mg/l
三级标准:5.0mg/l
磷酸盐排放标准如下:
一级标准:0.5mg/l
二级标准:1.0mg/l
无三级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