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实验室废水任意排放会造成环境污染.某校实验室中的废水中含有大量的AgNO3、Zn(NO3)2、Fe(NO3)2,该
根据转化关系可以看出,由于后期的铁和银都是丙和甲中,所以应该是加入了活泼金属将以上两金属置换为单质,所以加入的A为锌.由于锌是过量的,所以需要将之出去,所以可以加入过量的硫酸亚铁,这样不会引入新的杂质.这样剩余的硫酸亚铁和生成的硫酸锌进入了溶液丁,而固体丙为铁和银的混合物,所以适量硫酸就可以实现铁的转化,且得到纯净的银.
(1)分离固体甲和溶液乙的方法用过滤,过滤时使用的仪器有烧杯、漏斗、玻璃棒、铁架台(带铁圈).
(2)由题意知:加入的A物质应为Zn,则固体甲中应含有被Zn置换出来的Fe和Ag,还有剩余的Zn.
(3)若A不过量,则溶液中可能有未反应的AgNO3或Fe(NO3)2,再加入锌粒应继续反应,锌粒上有固体析出;若A已过量,则溶液中没有AgNO3或Fe(NO3)2,再加入锌粒不能继续反应,锌粒上没有固体析出.
(4)因为锌与AgNO3、Fe(NO3)2反应的产物都为Zn(NO3)2,故废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Zn(NO3)2
故答案为:
(1)过滤;烧杯、漏斗、玻璃棒、铁架台(带铁圈);
(2)Ag、Fe、Zn
(3)取少量上层清液,加入少量锌粒,若锌粒上有固体析出,则A不过量;若锌粒上无固体析出,则A过量.
(4)Zn(NO3)2
B. 如图,某实验室的废水中含有硝酸银、硝酸锌和少量的硝酸亚铁.某同学欲从中提取银,设计如下方案: (1
(1)分析三种金属的盐溶液中金属可以知道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Zn、Fe、银,所以为了得到银,因为锌能够和硝酸银及硝酸亚铁溶液反应,如果用锌则会使得到银中混有铁,所以应该选择铁粉来将银置换出来; (2)根据题意可以知道,固体甲中含有的物质为过量的铁粉和置换出的银,加入的铁粉不能和硝酸锌反应,所以溶液中含有的溶质为硝酸锌和硝酸亚铁; (3)硝酸银可以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所以可以用稀盐酸来进行检验,具体方法为:取少量溶液乙于试管中,然后向其中滴加适量稀盐酸,没有沉淀产生,则说明银已被完全置换出来. 故答案为:(1)铁粉; (2)铁粉和银;硝酸锌和硝酸亚铁; (3)取少量溶液乙于试管中,然后向其中滴加适量稀盐酸,没有沉淀产生,则说明银已被完全置换出来. |
C. 实验室废水任意排放会造成环境污染.某校实验室废水中含有大量的硝酸银、硝酸锌、硝酸亚铁,该校实验小组
由于后期的铁和银都是丙和甲中,所以应该是加入了活泼金属将以上两金属置换为单质,所以加入的A为锌.由于锌是过量的,所以需要将之出去,所以可以加入过量的硫酸亚铁,这样不会引入新的杂质.这样剩余的硫酸亚铁和生成的硫酸锌进入了溶液丁,而固体丙为铁和银的混合物,所以适量硫酸就可以实现铁的转化,且得到纯净的银.
A为锌,B为硫酸亚铁,C为硫酸
(1)过滤可以除去不溶于水的物质.故填:过滤.
(2)因为是加入过量 的A,固体甲中含有银、锌、铁.故填:Ag、Fe、Zn.
(3)是锌和硫酸亚铁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铁.化学方程式为:Zn+FeSO4═Fe+ZnSO4
(4)是稀硫酸和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Fe+H2SO4═FeSO4+H2↑
(5)如果C溶液不足,铁有剩余,加入稀硫酸时有氢气产生.故填:取步骤III的滤渣于试管中,加入少量稀硫酸,若无气泡产生,则C溶液已足量.
D. 实验室废水任意排放会造成环境污染.某校实验室中的废水中含有大量的AgNO 3 、Zn(NO 3 ) 2 、Fe(NO 3
(1)过滤;烧杯、漏斗、玻璃棒、铁架台(带铁圈) (2)Ag Fe Zn (3)取少量上层清液,加入少量锌粒,若锌粒上有固体析出,则A不过量;若锌粒上无固体析出,则A过量. |
E. 实验室废水随意排放会造成环境污染。某校实验室的废水中含有大量AgNO3、Zn(NO3)2和Fe(NO3)2,该校实验小组
A是锌粉.
废水中含有锌、铁、银三种金属元素,在不引入新的元素前提下,加入一种金属单质,从溶液中置换出来,加入锌或铁,如果加入铁,固体甲是银和铁(因为铁是过量的),那么再加入硫酸亚铁就没有意义。如果加入锌,固体甲是银、锌、铁,加入硫酸亚铁后,(为除去过量的锌)固体丙是银和铁,加入适量硫酸后,硫酸和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剩下不与硫酸反应的银。
溶液乙是硝酸锌,溶液丁是硫酸亚铁和硫酸锌的混合物。
固体甲:Zn、Ag、Fe
乙:ZnNO3
丙:Fe、Ag
丁:FeSO4、ZnSO4
F. 某实验室的废液中含有大量的FeSO4、CuSO4,小刚同学欲从上述废液中回收Cu,并得到副产品FeSO4,设计实验
(1)操作1和2是将固体和液体的分离,因此是过滤;
(2)从实验方案看出,要从含硫酸亚铁和硫酸铜的废水中得到铜和硫酸亚铁,第一步要先加过量的铁,把铜置换出来,同时生成硫酸亚铁;过滤后所得的固体里含有铁和铜,要想把铁除去,可用稀硫酸与铁反应,铜与硫酸不反应,过滤就得到铜了;再把两次所得滤液进行蒸发,即可得到硫酸亚铁晶体;因此上述流程中所涉及到的化学反应有:铁和硫酸铜反应,铁和稀硫酸反应,化学方程式分别为:Fe+CuSO4=Cu+FeSO4,Fe+H2SO4═FeSO4+H2↑.
故答案为:(1)过滤;(2)Fe+CuSO4═FeSO4+Cu 或 Fe+H2SO4=FeSO4+H2↑.
G. 某学校附近的一化工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大量的AgNO3、Fe(NO3)3和Ba(NO3)2,这种废水的直接排放既造成
(1)废水中加入X得到了氯化银沉淀,故所加试剂含有氯离子,可能为氯化钠、氯化铁或盐酸,得到的溶液A加试剂Y能得到氢氧化铁沉淀,溶液B结晶得到硝酸钡,故X是氯化铁,Y是氢氧化钡,所以本题答案为:FeCl3,Ba(OH) 2;
(2)加入氯化铁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铁,所以本题答案为:3AgNO3+FeCl3═3AgCl↓+Fe(NO3)3.
H. 某实验室的废水中含有大量AgNO 3 、Zn(NO 3 ) 2 和Fe(NO 3 ) 2 ,课外小组同学欲从该废液中回收银,
(1)根据流程可知①中加入的为铁粉,铁能与溶液中的硝酸银反应,得到金属银及过量未完全反应的铁;硝酸银被过量的铁完全反应,锌排在铁的前面,因此溶液中含有不与铁反应的硝酸锌,以及反应后生成和原溶液中就含的硝酸亚铁; 故答案为:Fe、Ag;Zn(NO 3 ) 2 、Fe(NO 3 ) 2 ; (2)铁的活动性比银强,加入的铁粉与混合溶液中的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 故答案为:Fe+2AgNO 3 ═2Ag+Fe(NO 3 ) 2 ; (3)加入A过量时,所得固体甲中含有因加入过量而未完全反应的铁,因此可取固体加入稀硫酸或稀盐酸,观察是否有气泡放出,有气泡则固体甲中含铁,加入的铁过量; 故答案为:取少量固体甲于试管中,加入稀硫酸或稀盐酸,有气泡冒出,则加入的铁过量. |
I. 某工厂实验室的废水中含有大量的硝酸银和硝酸铜,某校兴趣小组对其进行了如下研究.(1)操作A是______(
(1)经过操作A得到了固体和溶液M,则说明A操作为过滤,所以本题答案为:过滤;
(2)向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无现象,说明固体中无铁,则铁都以盐的形式存在,所以M中一定含有硝酸亚铁,由于铁的量不确定,所以滤液M中还可能含有硝酸铜或硝酸银,所以本题答案为:①硝酸亚铁②硝酸铜和硝酸亚铁③硝酸亚铁、硝酸铜和硝酸银.
J. 某实验室的废水中含有大量AgNO3、Zn(NO3)2和Fe(NO3)2,课外小组同学欲从该废液中回收银,并得到副产
(1)把固体与液体分离开的操作为过滤操作;根据流程可得知①中加入的为铁内粉,铁能容与溶液中的硝酸银反应得到金属银及过量而未完全反应的铁;硝酸银被过量的铁完全反应,因此溶液中含有不与铁反应的硝酸锌和反应后生成及原溶液中就含的硝酸亚铁;
故答案为:过滤(1分),Fe、Ag(2分),Zn(NO3)2、Fe(NO3)2
(2)铁的活动性比银强,加入的铁粉与混合溶液中的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
故答案为:Fe+2AgNO3═2Ag+Fe(NO3)2
(3)加入A过量时,所得固体甲中含有因加入过量而未完全反应的铁,因此可取固体加入稀硫酸或稀盐酸,观察是否有气泡放出,有气泡则固体甲中含铁,加入的铁过量;
故答案为:取少量固体甲于试管中,加入稀硫酸,有气泡冒出,则加入的铁过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