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污水零直排的好处
1、对生产、生活和经营活动产生的污水实行截污纳管、统一收集,经处理达标后再排放到外环境,实现城市污水收集、雨污分流。
2、截污纳管是消除黑臭水体的治本之策,污水就地处理最终目的也是控源截污。将治水工作从点转面、从治标向治本转变的关键之举。
(1)小区污水零直排指导意见扩展阅读:
晴天所有污染源的收集和雨天溢流污染的控制是实现“污水零直排”的关键之举,但工程实践中却存在诸多问题。例如,在截污纳管中采用箱涵截污等大截排系统做法,截污效果却越来越差;污水主管道运行水位长期处于偏高位状态,导致管道内污水溢出漫溢河道等。
这些问题从表面上看是污水收集和处理在能力上的不匹配,深层原因却是污水处理及收集能力建设规划缺少科学合理的设计。
应对河湖沿线的排水口逐一排查,按照沿线周边管网建设情况,严格对照《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排水口、管道及检查井治理技术指南(试行)》进行分类。
属于分流制的污水直排口,应立即进行改造并接入现有市政污水管网,或进行中转接驳截污或设置污水应急处理设施再接入新建污水管道。
属于分流制的雨水排水口,应结合初期雨水污染负荷和溢流污染情况,在管渠末端设置污水净化设施或雨水调蓄池,待降雨结束后,再将储存的雨污水通过管网输送至污水厂处理。属于雨污混接的雨水排水口和合流制排水口,应优先进行点源雨污分流改造,或增设截流井进行截污。
属于河湖沿岸的居民区排水口,特别是城中村污水直排口,雨污分流改造难度大,应加快实施旧城改造,或建设过渡期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待污水处理达标后,再安全排放。
B. 厂房出租做的污水零直排工程怎么会计分录
污水零直排工程的会计分录,借记经营费用,贷记银行存款,如果费用大,可以分开时间摊销。
C. 浙江2018年将建多少个“三治融合”示范村
6月19日至20日,浙江全省“三治融合”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建设现场推进会在嘉兴桐乡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今年浙江将新建省级民主法治村(社区)400个,在民主法治村建设基础上,建设“三治融合”村(社区)示范村2000个。
“努力打造‘三治融合’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建设浙江样板。”浙江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王昌荣在会上说。
具体到今年规划,浙江全省村规民约(社区公约)、自治章程修订率力争达到100%,合法性审查率100%;新建省级民主法治村(社区)400个,浙江全省各级民主法治村(社区)巩固率达100%,村级公共法律服务点完成全覆盖;浙江全省行政村农村文化礼堂建设覆盖率达到65%;在民主法治村建设基础上,建设“三治融合”村(社区)示范村2000个。
王昌荣表示,要注重机制创新,强化总结提升,制定“三治融合”地方性标准,完善“三治融合”示范村(社区)评价标准机制和体系,推动“三治融合”模式向纵深发展,变“盆景”为“风景”,聚“风景”为“全景”。
D. 到2022年累计改造不少于2000个老旧小区
近日,浙江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实施意见》。《意见》提出,到2022年累计改造不少于2000个城镇老旧小区;到“十四五”期末,基本完成2000年底以前建成的需改造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任务。
同时,浙江省住建厅负责人表示:“能改则改、愿改尽改,明年改造800个老旧小区。”
《意见》强调,把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与“污水零直排”建设、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等统筹起来,积极借鉴未来社区理念,努力实现“最多改一次,一次改到位”,打造以人为核心的现代化城市平台。
据观点地产新媒体了解,《意见》中的城镇老旧小区是指城市、县城和建制镇建成年代较早、失养失修失管、市政配套设施不完善、社区服务设施不健全的住宅小区(含单栋住宅楼),不包括以自建住房为主的区域和城中村;重点改造2000年底前建成的城镇老旧小区,已纳入棚户区改造计划的,不得列入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计划。
此外,《意见》还提出,完善配套支持政策,对实施综合整治改造的项目,精简审批事项和环节,构建快速审批流程,积极推行网上审批,提高项目审批效率;制定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技术规范等。
E. 楼房楼顶没有落雨水管行吗
F. 浙江创新开展老旧小区改造考评工作
住建部官网1月27日披露,浙江创新开展老旧小区改造考评工作。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城建处一级调研员郎利民表示,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综合考评,主要采用互看、互查、互学、互比、互促的方式,在不给基层增加考核压力的前提下,达到互相促进、共同推动的目的,为2021年改造800个老旧小区开好头、起好步,打下良好的基础。
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是重要的民生工程、发展工程。自2019年浙江省被列为全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试点省以来,全省上下积极探索、勇于实践,试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受到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充分肯定。两年来,全省已启动实施987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计划投资约145亿元,惠及群众46万户。
为营造全省各地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比学赶超、创先争优的氛围,推进各地进一步创新思路方法、完善政策举措,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在考评工作方面推出新举措。考评工作按照市县自评、交叉互查、第三方专业机构评价的流程,分11个组,由各地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分管领导带队,聚焦统筹领导、监督检查、项目推进、资金筹集、长效管理等机制建设情况,组织开展了综合考评。
在老旧小区改造评分标准方面,主要考评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的责任主体和实施主体是否明确、审批流程是否优化、工作流程是否规范、改造内容是否丰富、改造和验收标准是否明确,以及改造前征求群众意见和方案公示的情况等。
在老旧小区改造考评加分项方面,浙江省将资金筹集机制作为此次综合考评的一个加分项。引入社会资本,居民出资参与改造,统筹使用各级各部门财政资金,管线单位或国有专营企业出资参与改造,争取地方政府专项债、金融机构信贷支持等方面形成机制并有实例的,可以在考评中获得加分。
在老旧小区改造长效管理方面,重点关注是否实施了专业化物业管理或者准物业管理,是否建立健全城镇老旧小区住宅专项维修基金归集、使用、续筹机制,是否建立了多部门联合执法机制,是否加强老旧小区日常监管等。
为保证考评工作成果,浙江省在省级层面组织各设区市互相检查工作进展情况,互比互看行动力度、投入力度和干部作风等,相互学习借鉴各地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先进措施、办法,推动工作落细落实。
接下来,浙江省将按照“能改则改、愿改尽改”的原则,把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与“污水零直排”建设、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等统筹起来,努力实现“综合改一次,一次改到位”,以改造带动全面提升,实现基础设施完善、居住环境整洁、社区服务配套、管理机制长效、小区文化彰显、邻里关系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