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污水处理厂主要构筑物及设计参数
楼上的,生活污水需要用厌氧嘛?小题大做了吧!COD低于一万的都完全不需要用版厌氧工艺!那样会增权加成本!
污水处理厂一般都是生活污水+普通工业污水,这样用调节池+好氧反应(一般是氧化沟或者活性污泥工艺)+二沉池+消毒出水!
至于设计参数,需要知道进水的BOD5,COD等水质监测数据,以及小试之的相关实验数据,才能算出所选择工艺的构筑物的具体尺寸参数!
2. 污水处理构筑物铭牌尺寸一般多大采用什么安装方式好
如果仅仅是构筑物名字,那500*300应该可以,可以直接订在构筑物墙上,也可以做成报栏形式,专也可以是指示牌形属式。
如果还要一些功能性介绍,,那就看你们打算怎么写内容了,,,保证10米之外最大的字别人能看清楚就可以了
3. 给水处理构筑物和污水处理构筑物的区别是
功能方面:给水相对简单,主要去除SS、细菌等;污水要复杂,如要去除COD、SS、氨氮、总氮、总磷等。
防护方面:给水构筑物要注意防雨水、防冲洗走道板水污染池内水;污水相对要求不严,只是今年要求加盖除臭。
保养方面:给水受进水腐蚀程度小,水中氯化物、盐度很少,污水水中氯化物、盐类、工业类水有毒成分都对构筑物造成腐蚀,保养及防护等级要高。
(3)污水厂构筑物介绍牌扩展阅读:
给水处理的水源
国内大部分水厂多采用地面水源,分别取自江河、湖泊和水库。按照原水水质条件和水处理要求的不同,地面水源大致有以下5类:
1、未受污染或轻度污染的地面水。
水体符合国家规定的《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I、II类水体的水质指标,且浊度和水温均属正常范围,处理的目的主要是去除浊度和达到微生物学卫生指标。
2、微污染的地面水。
水体受环境污染,某些指标已超过《地面水体环境质量标准》中III类水体的规定。目前我国七大水系和内陆河流近年来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特别在工业发达和城市化集中地区尤为严重,主要污染物指标为氨氮、高锰酸钾耗氧量、挥发酚和生化需氧量等。
3、高浊度地面水。
黄河以及长江上游河段,洪水期大量泥砂流入水体,形成高含砂量的原水。黄河中游及其支流的最高含砂量可达1000kg/m3以上。长江上游嘉陵江最高含砂量也达252kg/m。黄河与长江的高浊度水有较大差别。
黄河的高浊度水一般指沉淀过程中出现浑液面的河水,长江高浊度水则指洪水期经常出现(20~30d)浊度大于1000NTU,且数次出现5000NTU以上的浑水。
4、低温低浊地面水。
我国北方广大地区,一年内低温延续时间长,且原水浊度又较低,给水处理带来困难,需要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才能满足出水水质要求。低温低浊水一般是指冬季水温在0~4℃,浊度低于30NTU的地面水。
5、高含藻地面水。
高含藻地面水主要出现在湖泊和水库。由于受污染水排放和农业施肥等影响,我国不少湖泊富营养化日趋严重,氮、磷的含量高,造成藻类大量繁殖。在富营养化湖泊水中,藻的数量一般为每升几十万到每升几千万个,给常规处理工艺带来困难。
针对上述不同水源的特点,广大给水工作者进行了不同水源水处理工艺的科学研究,并不断实践、充实和完善
参考资料来源:
网络-给水处理
4. 污水处理厂水池构筑物铭牌用什么材质的好标准尺寸多大 还有安全警示牌标准尺寸多大用不锈钢做能粘到
当然是用塑料了,ABS材质防腐蚀性能很好,适合长期在井下逗留,金属材质的容易损坏、被盗。标准的规格是15*10可钻孔容易安装,不会脱落
5. 自来水厂有哪些构筑物并介绍其作用
一般有泵房、平流沉淀池。V型滤池、反冲洗塔、鼓风机房、加药间、加氯间等,泵房是提水的,沉淀池是沉淀的,反冲洗塔和鼓风机房是冲洗滤池用的,其余不一一赘述
6. 简要说明污水处理厂工艺流程中各构筑物的总用,反应原理
一般来说,分为三步:
预处理(一级处理,物理处版理):主要是指去除权大粒径的物质也去除部分的有机物质,比如树叶,水中的塑料袋,沙粒等,一般使用格栅间(粗,和细的),沉砂池,沉淀池。
二级处理(主体工艺):去除有机物的主体工艺,使用的工艺多,比如传统活性污泥法,氧化沟法,生物滤池,生物转盘,生物流化床法等。后面要接上二沉池,这个当然要根据主体工艺来确定。
三级处理(深度处理):有些主体工艺去除氮磷效果不是太好,需要再串联工艺,是氮磷达标排放,最后排放之前要进行消毒,这步是必须的,选用的方法根据经济条件而定,包括了加氯消毒,臭氧消毒,紫外消毒。
7. 污水处理厂附属构筑物
污水处理厂主体工程进水粗格栅间、污水提升泵及细格栅间、预沉砂池、初沉池、旋流沉砂池专、属A2/O反应池、二沉池、紫外线消毒渠间、应急排水泵房、鼓风机房、污泥处理间、污泥贮池、低压配电室等;辅助工程包括给排水、供电与采暖系统等及道路、绿化等全部工程。
附属构筑物有粗格栅间、细格栅间、提升泵房、预沉砂池、旋流沉沙池、紫外线消毒间、应急排放泵房、污泥贮池、污泥处理间、鼓风机房、低压配电室。
8. 银川市第一污水处理厂的主要构筑物
污水自第四排水沟进入厂区,在泵房前设置粗格栅两套,设备宽度1.5m,采用回转式固液分离机,齿耙由高强度尼龙材料制成,可连续自动除污。栅片净距25mm。格栅倾角75°,过栅流速0.74m/s。格栅清污由液位开关根据栅前水位或由时间继电器定时控制。拦截的栅渣清除至渣桶后外运。
污水提升泵房一座,泵房内设潜水排污泵5台,Q=1375立方米/hr,H=15m,N=80KW,其中4用1备,泵房内调节水量为一台潜污泵5分钟流量,根据泵房内液位自动控制水泵开停台数。另设电动葫芦一套,起吊重量3T,起吊高度12m,检修时起吊水泵至检修平台。 细格栅间与曝气沉砂池合建。细格栅间内设三条宽1.3m细格栅渠道。分别设三台回转式固液分离机,栅距5mm,倾角60°。细格栅由栅前液位开关和时间继电器定时控制清污,细格栅截流栅渣经螺旋输送机经排栅漏斗排至渣斗。污水经过细格栅后的配水区进入曝气沉砂池。
曝气沉砂池一组分两格,每格宽度3.8m,有效水深3.05m,沉砂区总过水面积17.72㎡,池长21.7m,水平流速0.08m/s,污水停留时间4.5min。油脂浮渣区表面积63平方米。油脂、浮渣由吸砂机上的撇渣刮板刮至池进水端的两个浮渣室后,分别由两台螺旋输送机送至池外渣斗。曝气沉砂池采用穿孔管粗气泡曝气,曝气量标准0.22立方米/立方米污水。配低噪音罗茨鼓风机两台,一用一备,单台风量21.5 立方米/min,升压58.8KPa,电机功率37KW。桥式吸砂刮渣机一套,跨度8.0m,配Q=54 立方米/hr,H=2m,N=1.4KW吸砂泵两台,N=0.55KW刮渣提耙两套及驱动装置。池底沉砂经吸砂泵抽吸至池侧集砂槽,然后自流至砂水分离器。池外配砂水厂分离器一套,处理量20~27l/s,N=0.75KW。细格栅间及曝气沉砂池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曝气沉砂池鼓风机房建于细格栅间下部,净空高度3.5m。 本工程采用间歇进水、低污染物负荷的SBR工艺,主反应池前端设高负荷厌氧选择区及接触混合区。污水进水与内回流混合液在厌氧区混合,在厌氧条件下,微生物进行聚磷菌的释放,而高污染物负荷及低溶解氧状态可抑制丝状菌的生长,防止沉淀过程中污泥膨胀。其后设置的接触混合区,使得SBR反应池不仅在时间序列上是理想的推流状态,而且在空间上也具有了推流特征。整个系统还具有良好的除磷脱氮功能、较低的污泥产率、较高的氧转移推动力以及良好的沉淀分离效果。
污水经过配水井后进入SBR生物池,生物池共4组,每组2座,每座生物池周期性循环运行。每个周期包括:曝气、沉淀、滗水、闲置四个阶段。曝气及沉淀过程中进水,滗水过程即出水过程,闲置过程中排除剩余污泥。
一个典型的周期约四个小时,每组的两座生物池运行状态如下:
表 3-1 时间min 生物池 0~60 61~120 121~180 181~240 A池 进水、曝气 进水、曝气 进水、沉淀 滗水、闲置、排泥 B池 进水、沉淀 滗水、闲置、排泥 进水、曝气 进水、曝气 每座生物池长53.1米,宽23米,最大水深5.7米,最小水深3.95米,池深6.2米。总有效面积9568㎡,最大有效总容积54537 立方米 。总水力停留时间8.4hr,污泥龄15天,混合液回流比18%,污泥负荷平均0.083kgBOD5/kgMLSS.d,曝气池溶解氧范围:0.5~2.0mg/l。池底均布微孔棒状曝气器,φ90mm,L=1.0m,共计4880 根。每池出水端安装2台浮桶式滗水器,共计16台,单台出水量 387 l/s。每座池出水端设置2台潜水排污泵,1台用于混合液回流,1台用于排除剩余污泥,单台流量44l/s,回流泵扬程6米,电机功率8.1kw,剩余污泥泵扬程12米,电机功率12.2kw。每座反应池设:进水控制阀(电动偏心旋塞阀)、空气控制阀(电动蝶阀)和出水控制阀(电动蝶阀),并在剩余污泥管道、回流污泥管道和空气支管上设置阀门。
生物池运行以时间控制,并根据池中溶解氧浓度调节鼓风机供气量。
生物池采用一级配水,污水经过进水控制阀的水头损失较大,因此由于管道长度不同所引起沿程水头损失的差别可以忽略不计,基本做到配水均匀。 污水出厂前采用液氯消毒。最大加氯量标准8mg/L,最大加氯量44kg/hr;平均加氯量标准4mg/L,平均加氯量400kg/d。液氯储量为15天用量,采用流量配比的方式来控制加氯量。加氯间建筑面积250㎡ ,其中包括氯库、加氯室、值班室等。设真空加氯机2台,单台加氯量57kg/hr,1用1备,压力自动切换装置一套,漏氯检测报警仪一台,充装量1000kg的氯瓶12个,2T数字式台秤两台。电动葫芦一套。
接触池平面尺寸30.0×15.0m,有效水深4.0m,高峰流量时,污水停留时间19.6分钟,平均流量时,停留时间26分钟。接触池出水流经第四排水沟、银新干沟进入黄河,在排水沟中继续接触消毒。
污水在沉砂池后、接触池后分别以电磁流量计、明渠超声波流量计检测进厂、出厂流量。 剩余污泥量13.0T/d。浓缩池固体负荷31kg/ ㎡·d。
生物池剩余污泥含水率为99.6%,浓缩后污泥含水率为97%。浓缩前污泥体积3250立方米/d,浓缩后污泥体积为433 立方米/d。浓缩池直径16m,共两座,每座内设中心传动浓缩池刮泥机一台;每座池附设污泥提升泵站与浓缩池合建,配Q=40 立方米/hr,H=7m,N=2.4KW污泥提升泵一台。
浓缩池连续排泥,为配合污泥脱水机的间歇运行,在浓缩池后设均质池,均质池直径6.5m,周边有效深度5.4m,其调节容积143 立方米,可贮存7.3小时的剩余泥量。均质池内设一台低速淹没式搅拌器,功率2.8KW。 脱水间平面尺寸31.0×16.0m,高度5.30m。内设带式压滤机3台,交替使用,滤带宽度2.0m,电机功率2.2KW,单台处理能力约9~12立方米/hr,每天工作16~12小时,污泥脱水前投加高分子絮凝剂聚丙烯酰胺,投加量为3~5kg/kgDS, 絮凝剂耗量52kg/d。设全自动投药装置一套,投加量5kg/hr,配3台投药泵。脱水间设有污泥投配泵4台,单台Q=12立方米/hr,H=20m,其中3用1备。在污泥脱水间外设冲洗水加压泵站,冲洗水来自生物池出水,脱水机工作时,冲洗泵同时工作。污泥经过机械脱水后,含水率降至76~80%,体积为65~54 立方米/d。脱水后泥饼经螺旋输送机送至污泥堆栅装车,共设3台螺旋输送机,输送长度11m,安装角度240。
9. 城市污水处理构筑物有哪些
根据工艺不同抄有些差别袭,但大致按流程分可分为:粗格栅间、提升泵房、中(细)格栅间、旋流/曝气沉砂池、生化池(根据工艺不同种类不同)、清水池、消毒池、除臭间、污泥脱水间、鼓风机房、回流泵房。此外还有行政楼、门卫、维修间等等。如果要知道更具体的话需说一下具体工艺。
10. 污水处理厂构筑物工程概况表怎么填
地下污水处理池不属于地基与基础分部工程;地下污水处理池属于构筑物。
污水处理属于专构筑物本身是一个属单位工程,它由地基与基础分部、主体结构分部、与设备有关的连接部位、污水处理设备等分部组成,还要包括机械设备安装、电气设备安装、管线分部、自控仪表分部的,这又组成安装单位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