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含氟废水如何处理
含氟废水国内外常用的方法有混凝沉淀法、离子交换法、膜过滤法、吸附法。
混凝沉淀法:对于低浓度含氟废水一般采用混凝沉淀法,利用混凝剂在水中形成正电的胶粒吸附废水中的氟离子,但是混凝沉淀池池体一般比较大、占地面积大,且停留时间长以及产生大量污泥,且出水很难达标等缺点。
膜过滤法:与常规分离方法相比,膜分离过程具有不污染环境、能耗低、效率高、工艺简单等优点,尤其是反渗透(RO)膜分离过程被广泛用于废水的除氟,RO膜对氟离子呈现出高的截留能力,但是膜处理一般投资大,操作过程复杂,膜使用寿命较短,需要经常更换膜。
然后,离子交换法也有其缺点,会产生过量的再生废液,吸附周期长,且会消耗大量脱附剂,排出大量含盐废水易引起管道腐蚀,材料昂贵、树脂再生处理困难。
所以,含氟废水不能直接通过上述方法达到排放要求, 因此必须要对废水进行深度处理,江苏海普功能材料开发的吸附法,可以达到处理效果。
采用海普吸附工艺处理含氟废水时,将废水预先过滤去除其中的悬浮和颗粒物质,然后进入吸附塔吸附,吸附塔中填充的特种吸附材料对废水中的氟进行选择性吸附并富集到吸附材料中,吸附出水氟浓度降低,吸附饱和后,对吸附材料进行脱附处理,使吸附材料得以再生并重新继续吸附,如此不断循环进行。
宁波某企业的废水经吸附处理后,实验处理效果表明采用吸附处理,废水中的氟去除率达到97%以上,在保证达到客户的要求的同时留有一定的安全余量,能有效防止入料废水的水质波动造成出水不达标。
从上图及上表中可以看出原水与出水无色透明,废水中的氟几乎完全被脱除,试验证明利用特种吸附剂吸附可以有效的降低废水中的氟浓度。
② 废水处理中 浓氟废水都是怎样处理的
一、含氟废液处理方法一
于废液中加入消化石灰乳,至废液充分呈碱性为止,并加以充分搅拌,放置一夜后进行过滤。滤液作含碱废液处理。此法不能把氟含量降到8ppm以下。要进一步降低氟的浓度时,需用阴离子交换树脂进行处理。
二、工业含氟废水处理方法二
钙盐一电凝聚和磷酸一钙沉淀法的工艺技术及有关参数。电凝聚的混凝效果好、稳定、且易于控制,适于处理水量较小的工业含氟废水。磷酸一钙盐沉淀是一种共沉淀方法,生成的沉淀物为Ca5(PO4)3F.nCaF2,反应速度快,沉淀效果好。该法可直接用来对现有石灰沉淀法处理设施进行改造,可提高除氟率。
三、含氟废水处理技术
可以按照结晶理论通过设置预制晶种的步骤,也就是所谓的原水分段注入法(已申请日本专利)达到大幅度提高含氟废水处理效率的目的。由于该方法在不改变添加药品的种类,不增加药品使用量的情况下能显著提高除氟效率,该方法在旧厂改造以及新厂建设中都不断得到实际应用(在日本有十几例应用)。该技术曾在每年一度的日本半导体展览会上得到展出
四、矿山含氟废水处理方法
矿山含氟废水的处理方法,适用于含固体悬浮物和氟的废水处理,以铝盐或铝酸盐、高分子絮凝剂为聚集剂,以钙盐为辅助降氟剂,并将部分固体沉渣返回用作聚集晶种。其控制条件是按顺序加入辅助降氟剂、铝盐或铝酸盐、调整pH=6~8、混匀后再加入高分子絮凝剂,混匀后沉降分离固体渣与处理水,将部分沉渣返回到原水中形成连续的循环处理过程。可采用二段处理过程处理含悬浮物高的废水。药剂来源广、用量少,水处理过程时间短。
五、燃煤电厂含氟废水处理方法
燃煤电厂在湿式除尘过程中产生大量氟浓度高并且悬浮物(粉煤灰)超标的废水,如直接排放必然污染环境,因此必须对此进行处理使之达到排放或回用的要求。含氟废水的处理一般为吸附法、电凝聚法和混凝沉淀法等〔1~3〕。其中混凝沉淀法应用最为广泛。粉煤灰是以煤为燃料的火力发电厂排出的固体废弃物,每10000kW发电机组排灰渣量约1万t ,其中85%为粉煤灰。目前,国堆放的粉煤灰达4亿t以上,而且还以每年300多万t的速度在增加,而我国粉煤灰利用率不到30%,而用于研制PSAA混凝剂来处理含氟废水的研究报道甚少。利用粉煤灰研制的PSAA混凝剂处理热电厂含氟废水,取得了较理想的结果,并达到了以废治废、资源综合利用的目的。
③ 含氟废液有哪些处理方法
目前国内外常用的含氟废水处理方法大致分为两类,即沉淀法和吸附法
化学沉淀内法是通过投加钙盐等容化学药品,形成氟化物沉淀或氟化物被吸附于所形成的沉淀物中而共同沉淀。该方法简单、处理方便,费用低,但石灰溶解度低,只能以乳状液投加,且产生的CaF2沉淀包裹在Ca(OH)2颗粒的表面,使之不能被充分利用,因而用量大。处理后的废水中氟含量一般只能下降到15mg/L,很难达到国标一级标准。而且存在泥渣沉降缓慢,脱水困难,处理大流量
吸附法是指含氟废水流经接触床,通过与床中固体介质进行离子交换或化学反应,去除氟化物。这种方法只适用于低浓度的含氟废水或经其他方法处理后氟化物浓度降至10~20mg/L的废水。而且接触床的再生及高浓度再生液的处理是整个运行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接触床频繁的再生使运行成本较高。排放物周期长,不适应连续处理连续排放等缺点。
④ 含氟废水的处理方法有哪些
沉淀法和吸复附法
1)化学沉淀法是通过投制加钙盐等化学药品,形成氟化物沉淀或氟化物被吸附于所形成的沉淀物中而共同沉淀。
2)吸附法是指含氟废水流经接触床,通过与床中固体介质进行离子交换或化学反应,去除氟化物。
⑤ 制冷剂厂含氟废气氢气焚烧原理
专利名称:一种含氟有机废液废气焚烧处理方法及其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氟有机废液、废气无公害处理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氟离子浓度在200mg/L以上高浓度含氟有机废液、废气的焚烧处理方法及其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处理含氟有机废气废液的主要方法是通过在废水中加入石灰石对其进行碱洗等,这一类方法会产生大量的含盐废水,同时对于有机含氟废气废液处理效果不明显,容易造成二次污染;利用化学混凝沉淀法处理含氟有机废水只适用于低浓度且废水中氟浓度波动较小的的废水;微生物法处理含氟有机废水目前还处于实验室阶段,未见有过工业化公开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氟有机废液废气焚烧处理方法及其系统。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含氟有机废液、废气焚烧处理方法,其将含氟有机废气、含氟有机废液分别同时送入焚烧炉的燃烧室内燃烧,燃烧温度在1100 1200°C,在有氧气存在的条件下,通过向焚烧炉内加氢将含氟有机废气、含氟有机废液中的有机氟全部转化成无机 HF ;燃烧完后的含HF的高温烟气进入急冷罐,在急冷罐内放出热量降至85 100°C后,再通过降膜吸收器进一步吸收烟气中的HF,所得HF酸液达到一定浓度后输出,所得剩余烟气经过碱洗塔中和除掉多余的HF后经由烟囱排入大气。如上所述的一种含氟有机废液、废气焚烧处理方法,其所述的向焚烧炉内加氢为加入H2或H2O0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含氟有机废液、废气焚烧处理系统,其该系统包括焚烧炉,与焚烧炉入口分别连接的含氟有机废气供应系统、含氟有机废液供应系统、加氢供应系统、助燃风供应系统;焚烧炉出口连接烟气急冷与HF回收系统、碱洗系统;所述的含氟有机废气供应系统向焚烧炉的燃烧室内供应含氟有机废气;所述的含氟有机废液供应系统向焚烧炉的燃烧室内供应含氟有机废液;所述的加氢供应系统向焚烧炉的燃烧室内以吐或H2O形式供应氢原子;所述的助燃风供应系统向焚烧炉的燃烧室内输入助燃风;所述的烟气急冷与HF 回收系统将焚烧炉内反应所得烟气的温度降低,并回收烟气中的HF,待回收的HF酸液达到一定浓度后输出;所得降温后的烟气经过碱洗系统中和除掉多余的HF后排入大气。所述的烟气急冷与HF回收系统包括急冷罐、酸罐、稀酸泵、降膜吸收器;其中急冷罐入口与焚烧炉的燃烧室反应产物出口相连,急冷罐出口与降膜吸收器的烟气入口相连, 降膜吸收器的酸液出口与酸罐的入口相连,酸罐的出口与稀酸泵的入口相连,稀酸泵的出口与降膜吸收器的酸液入口相连完成酸液吸收液的循环,当酸达到一定浓度时,可通过稀酸泵的出口经由酸液接收管路完成氢氟酸的回收输送。所述的碱洗系统包括碱洗塔、碱罐、碱液泵、烟囱;其中,降膜吸收器的烟气出口与碱洗塔的烟气入口相连,碱洗塔上部与烟 相连,碱洗塔下部的碱液出口与碱罐的入口相连,碱罐的出口与碱液泵的入口相连,碱液泵的出口与碱洗塔的碱液入口相连完成碱液洗涤液的循环。所述的加氢供应系统包括与焚烧炉的加氢入口相连的加氢供应管路,使得氢气或者水直接送入焚烧炉内伴烧实现提供氢原子。所述的助燃风供应系统包括助燃风供应管路、离心式鼓风机;其中助燃风供应管路与离心式鼓风机的入口相连,离心式鼓风机的出口与焚烧炉的助燃风入口相连。所述的含氟有机废气供应系统包括含氟有机废气供应管路、废气缓冲罐、废气增压风机;其中含氟有机废气供应管路与废气缓冲罐的入口相连,废气缓冲罐的出口与废气增压风机的入口相连,废气增压风机的出口通过管路与焚烧炉的燃烧室相连。所述的含氟有机废液供应系统包括含氟有机废液供应管路、废液缓冲罐、废液输送泵;其中含氟有机废液供应管路与废液缓冲罐的入口相连,废液缓冲罐的出口与废液输送泵的入口相连,废液输送泵的出口通过管路与焚烧炉的燃烧室相连。本发明的效果在于本发明所述的处理含氟有机废液、废气的焚烧方法将含氟有机废液、废气分两路同时进入焚烧炉的燃烧室,在燃烧室内实现了含氟有机废液、废气的高温分解,同时通过向焚烧炉内加氢012或吐0)来促进多余的有机氟转化成无机氟化氢,最终保证全部有机氟转化成无机氟化氢,以便后吸收系统将氟化氢全部转化成氢氟酸,有效地提高了氟资源的转化率与回收率。从燃烧室排放出的反应产物,通过后处理系统处理后,反应产物再通过烟囱排入大气。本发明方法既满足了环保的要求,又节约了燃料,达到节能和实现无害化双重效
: ο本发明所述的处理含氟有机废液、废气的焚烧系统,将含氟有机废液、废气的热分解和废液废气可燃成份的燃烧,集中在焚烧炉这一个设备,同时通过向焚烧炉内加氢(H2或 H2O)来促进多余的有机氟转化成无机氟化氢,最终保证全部有机氟转化成无机氟化氢,以便后吸收系统将氟化氢全部转化成氢氟酸,有效地提高了氟资源的转化率与回收率。本发明减少了参数调节的数量和环节,便于操作和维持生产的长周期稳定运行。 本发明烟气急冷与HF回收系统,通过降膜吸收器回收再利用一定浓度的氢氟酸,具有一定的商业价值。本发明对传统含氟有机废液、废气处理工艺进行了改进、改善和补充,可用于有机硅、炼油厂、石化企业含氟有机废液、废气处理工序,也可用于其他相关行业中含氟有机废液、废气的无害化处理。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含氟有机废液、废气焚烧处理系统示意图。图中1.助燃风供应管路;2.鼓风机;3.加氢供应管路;4.含氟有机废气供应管路;5.含氟废气缓冲罐;6.废气增压机;7.含氟有机废液供应管路;8.含氟废液缓冲罐; 9.废液输送泵;10.焚烧炉;11.急冷罐;12.酸罐;13.稀酸泵;14.稀酸输出管路;15.降膜吸收器;16.碱洗塔;17.碱罐;18.碱液泵;19.烟囱;20.急冷罐液位补充管路。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含氟有机废液废气焚烧处理方
5法及其系统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1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含氟有机废液、废气焚烧处理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1)将含氟有机废气、含氟有机废液分别同时送入焚烧炉的燃烧室内燃烧,燃烧温度在1100 1200°C (例如1100°C、115(TC、120(rC),在有氧气存在的条件下,通过向焚烧炉内加氢(H2或H2O)将含氟有机废气、含氟有机废液中的有机氟全部转化成无机HF;(2)步骤(1)燃烧完后的含HF的高温烟气进入急冷罐,在急冷罐内放出热量降至 85 100°C (例如85°C、90°C、10(TC )后,再通过降膜吸收器进一步吸收烟气中的HF,所得HF酸液达到一定浓度后输出,所得剩余烟气经过碱洗塔中和除掉多余的HF后经由烟囱排入大气。实施例2如图1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含氟有机废液、废气焚烧处理系统,其包括焚烧炉 10,与焚烧炉10入口分别连接的含氟有机废气供应系统、含氟有机废液供应系统、加氢供应系统、助燃风供应系统;焚烧炉10出口连接烟气急冷与HF回收系统、碱洗系统。所述的含氟有机废气供应系统向焚烧炉10的燃烧室内供应含氟有机废气。该含氟有机废气供应系统包括含氟有机废气供应管路4、废气缓冲罐5、废气增压风机6 ;其中含氟有机废气供应管路4与废气缓冲罐5的入口相连,废气缓冲罐5的出口与废气增压风机 6的入口相连,废气增压风机6的出口通过管路与焚烧炉10的燃烧室相连。所述的含氟有机废液供应系统向焚烧炉10的燃烧室内供应含氟有机废液。该含氟有机废液供应系统包括含氟有机废液供应管路7、废液缓冲罐8、废液输送泵9 ;其中含氟有机废液供应管路7与废液缓冲罐8的入口相连,废液缓冲罐8的出口与废液输送泵9的入口相连,废液输送泵9的出口通过管路与焚烧炉10的燃烧室相连。所述的加氢供应系统向焚烧炉10的燃烧室内以吐或!120形式供应氢原子;该加氢供应系统包括与焚烧炉10的加氢入口相连的加氢供应管路3,使得氢气或者水直接送入焚烧炉10内伴烧实现提供氢原子。所述的助燃风供应系统向焚烧炉10的燃烧室内输入助燃风。该助燃风供应系统包括助燃风供应管路1、离心式鼓风机2 ;其中助燃风供应管路1与离心式鼓风机2的入口相连,离心式鼓风机2的出口与焚烧炉10的助燃风入口相连。所述的烟气急冷与HF回收系统将焚烧炉10内反应所得烟气的温度降低,并回收烟气中的HF,待回收的HF酸液达到一定浓度后输出。该烟气急冷与HF回收系统包括急冷罐11、酸罐12、稀酸泵13、降膜吸收器15 ;其中急冷罐11入口与焚烧炉10的燃烧室反应产物出口相连,急冷罐11出口与降膜吸收器15的烟气入口相连,降膜吸收器15的酸液出口与酸罐12的入口相连,酸罐12的出口与稀酸泵13的入口相连,稀酸泵13的出口与降膜吸收器15的酸液入口相连完成酸液吸收液的循环,当酸达到一定浓度时,可通过稀酸泵13的出口经由酸液接收管路14完成氢氟酸的回收输送。所得降温后的烟气经过碱洗系统中和除掉多余的HF后排入大气。该碱洗系统包括碱洗塔16、碱罐17、碱液泵18、烟囱19 ;其中,降膜吸收器15的烟气出口与碱洗塔16的烟气入口相连,碱洗塔16上部与烟囱19相连,碱洗塔16下部的碱液出口与碱罐17的入口相连,碱罐17的出口与碱液泵18的入口相连,碱液泵18的出口与碱洗塔16的碱液入口相连完成碱液洗涤液的循环。本发明所述的含氟有机废液、废气焚烧处理系统工作过程为将含氟的废气、废液分别同时送入焚烧炉燃烧室;焚烧炉内反应温度为1100 1200°C ;通过向焚烧炉内加氢 (H2或H2O)来解决多余的有机氟全部转化成无机氟化氢的关键问题,有效提高氟资源的回收率。保证焚烧炉内有氧气存在的条件下,废液和废气在高温下分解、氧化,生成C02、H2O, HF、NO、NO2等,排放出的反应产物为无污染的N2、H2O和部分过剩仏气。从焚烧炉燃烧室排放出的高温烟气,进入急冷罐,在急冷罐内放出热量后,再通过降膜吸收器进一步循环吸收烟气中的HF,待酸液达到一定浓度后输送至稀酸接收装置,同时一部分酸液输送至急冷罐用来保证其液位高度,降温后的烟气经过碱洗塔中和掉多余的HF后经由烟囱排入大气,处理后的烟气满足国家环保要求。本发明对传统氟化物处理工艺进行了改进、改善和补充,满足环保和节能的要求。本发明对传统含氟有机废气废液处理方法的改进。其可以根据含氟有机废液的热值来判断是否加入燃料,若废液、废气热值较低可以补加氢气作为辅助燃料,若废液、废气热值较高,可实现稳定燃烧,在焚烧炉内补入水,利用水中的氢捕捉废液中氟离子,从而将有机废液、废气中氟变成无机物一氟化氢,通过后吸收系统将燃烧产物中氟化氢吸收,并副产一定浓度的氢氟酸。类似加氢焚烧系统,目前国内还未见公开报道。可用于有机硅、炼油厂、石化企业含氟有机废液、废气处理工序,也可用于其他相关行业中含氟有机废液、废气的无害化处理。
权利要求
1.一种含氟有机废液、废气焚烧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将含氟有机废气、含氟有机废液分别同时送入焚烧炉的燃烧室内燃烧,燃烧温度在1100 1200°C,在有氧气存在的条件下,通过向焚烧炉内加氢将含氟有机废气、含氟有机废液中的有机氟全部转化成无机HF ;燃烧完后的含HF的高温烟气进入急冷罐,在急冷罐内放出热量降至85 100°C后, 再通过降膜吸收器进一步吸收烟气中的HF,所得HF酸液达到一定浓度后输出,所得剩余烟气经过碱洗塔中和除掉多余的HF后经由烟囱排入大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氟有机废液、废气焚烧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向焚烧炉内加氢为加入H2或H20。
3.一种含氟有机废液、废气焚烧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焚烧炉(10),与焚烧炉(10)入口分别连接的含氟有机废气供应系统、含氟有机废液供应系统、加氢供应系统、助燃风供应系统;焚烧炉(10)出口连接烟气急冷与HF回收系统、碱洗系统;所述的含氟有机废气供应系统向焚烧炉(10)的燃烧室内供应含氟有机废气;所述的含氟有机废液供应系统向焚烧炉(10)的燃烧室内供应含氟有机废液;所述的加氢供应系统向焚烧炉 (10)的燃烧室内以H2或H2O形式供应氢原子;所述的助燃风供应系统向焚烧炉(10)的燃烧室内输入助燃风;所述的烟气急冷与HF回收系统将焚烧炉(10)内反应所得烟气的温度降低,并回收烟气中的HF,待回收的HF酸液达到一定浓度后输出;所得降温后的烟气经过碱洗系统中和除掉多余的HF后排入大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含氟有机废液、废气焚烧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烟气急冷与HF回收系统包括急冷罐(11)、酸罐(12)、稀酸泵(13)、降膜吸收器(15);其中急冷罐(11)入口与焚烧炉(10)的燃烧室反应产物出口相连,急冷罐(11)出口与降膜吸收器(15)的烟气入口相连,降膜吸收器(15)的酸液出口与酸罐(12)的入口相连,酸罐(12) 的出口与稀酸泵(13)的入口相连,稀酸泵(13)的出口与降膜吸收器(15)的酸液入口相连完成酸液吸收液的循环,当酸达到一定浓度时,可通过稀酸泵(1 的出口经由酸液接收管路(14)完成氢氟酸的回收输送。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含氟有机废液、废气焚烧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碱洗系统包括碱洗塔(16)、碱罐(17)、碱液泵(18)、烟囱(19);其中,降膜吸收器(1 的烟气出口与碱洗塔(16)的烟气入口相连,碱洗塔(16)上部与烟囱(19)相连,碱洗塔(16)下部的碱液出口与碱罐(17)的入口相连,碱罐(17)的出口与碱液泵(18)的入口相连,碱液泵(18)的出口与碱洗塔(16)的碱液入口相连完成碱液洗涤液的循环。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含氟有机废液、废气焚烧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氢供应系统包括与焚烧炉(10)的加氢入口相连的加氢供应管路(3),使得氢气或者水直接送入焚烧炉(10)内伴烧实现提供氢原子。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含氟有机废液、废气焚烧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助燃风供应系统包括助燃风供应管路(1)、离心式鼓风机O);其中助燃风供应管路(1)与离心式鼓风机O)的入口相连,离心式鼓风机O)的出口与焚烧炉(10)的助燃风入口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含氟有机废液、废气焚烧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含氟有机废气供应系统包括含氟有机废气供应管路G)、废气缓冲罐(5)、废气增压风机 (6);其中含氟有机废气供应管路(4)与废气缓冲罐(5)的入口相连,废气缓冲罐(5)的出口与废气增压风机(6)的入口相连,废气增压风机(6)的出口通过管路与焚烧炉(10)的燃烧室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含氟有机废液、废气焚烧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含氟有机废液供应系统包括含氟有机废液供应管路(7)、废液缓冲罐(8)、废液输送泵(9); 其中含氟有机废液供应管路⑵与废液缓冲罐⑶的入口相连,废液缓冲罐⑶的出口与废液输送泵(9)的入口相连,废液输送泵(9)的出口通过管路与焚烧炉(10)的燃烧室相连。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氟有机废液废气焚烧处理方法及其系统。其将含氟有机废液、废气分两路同时进入焚烧炉的燃烧室,在燃烧室内实现了含氟有机废液、废气的高温分解,同时通过向焚烧炉内加氢来促进多余的有机氟转化成无机氟化氢,最终保证全部有机氟转化成无机氟化氢,以便后吸收系统将氟化氢全部转化成氢氟酸,有效地提高了氟资源的转化率与回收率。从燃烧室排放出的反应产物,通过后处理系统处理后,反应产物再通过烟囱排入大气。本发明既满足了环保的要求,又节约了燃料,达到节能和实现无害化双重效果。
文档编号F23G7/06GK102305411SQ20111025807
公开日2012年1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2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2日
发明者丁建亮, 崔晓兰, 徐扬, 林深, 祁艳军, 罗秀鹏, 罗钰, 郭沫林 申请人:北京航天动力研究所, 北京航天石化技术装备工程公司
完
⑥ 含氟废水处理化学原理
含氟废水,目前国内大多数生产厂尚无完善的处理设施,所排放的废水中氟含量超过国家排放标准,严重污染环境。按照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
准,氟离子浓度应小于10mg/L;对于饮用水,氟离子浓度要求在1mg/L以下。
目前国内外常用的含氟废水处理方法大致分为两类,即沉淀法和吸附法。
化学沉淀法是通过投加钙盐等化学药品,形成氟化物沉淀或氟化物被吸附于所形成的沉淀物中而共同沉淀。该方法简单、处理方便,费用低,
但石灰溶解度低,只能以乳状液投加,且产生的CaF<SUB>2</SUB>沉淀包裹在Ca(OH)<SUB>2</SUB>颗粒的表面,使之不能被充分利用,因而用量
大。处理后的废水中氟含量一般只能下降到15mg/L,很难达到国标一级标准。而且存在泥渣沉降缓慢,脱水困难,处理大流量排放物周期长,
不适应连续处理连续排放等缺点。<BR> 吸附法是指含氟废水流经接触床,通过与床中固体介质
进行离子交换或化学反应,去除氟化物。这种方法只适用于低浓度的含氟废水或经其他方法处理后氟化物浓度降至10~20mg/L的废水。而且接触
床的再生及高浓度再生液的处理是整个运行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接触床频繁的再生使运行成本较高。<BR>&n
bsp; 此外,还有冷冻法、离子交换树脂除氟法、超滤除氟法、电渗析等,但因为处理成本高,除氟效率低,至今多停留在实验阶
段,很少推广应用于工业含氟废水治理。<BR> 絮凝一气浮处理含氟废水新工艺是在传统工艺的
基础上,采用絮凝一气浮一吸附相结合的工艺处理含氟废水。<BR> 1.基本原理<BR>
利用铝离子的三种机理来去除氟离子,即:<BR>
(1)吸附。铝盐絮凝除氟过程中生成的具有很大表面积的无定性Al(OH)<SUB>3 </SUB>(am)原体对氟离子产生氢键吸附,氟离子半径小,电负性强,
这一吸附方式很容易发生。<BR> (2)离子交换。氟离子与氢氧根的半径及电荷都相近,铝盐絮凝除
氟过程中,投加到水中的A1<SUB>13 </SUB>O<SUB>4 </SUB>(0H) <SUB>14</SUB><SUP>7+</SUP> 等聚阳离子及水解后形成的无定性Al(0H)<SUB>3</SUB>
(am)沉淀,其中的OH<SUP>-</SUP>与F<SUP>-</SUP>发生交换,这一交换过程是在等电荷条件下进行的。<BR>
(3)络合沉淀。F<SUP>-</SUP>能与Al<SUP>3+</SUP>等形成从AlF<SUP>2+</SUP>、AlF<SUP>2+</SUP>、AlF<SUB>3</SUB>到AlF<SUB>6</SUB><SUP>
3-</SUP> 6种络合物,络合沉降而去除F<SUP>-</SUP>。<BR> 络合离子方程式如下:<BR>
F<SUP>-</SUP>+ Al<SUP>3+</SUP> →AlF<SUP>2+</SUP>↓+ AlF<SUB>2</SUB><SUP>+</SUP>↓+ AlF<SUB>3</SUB>↓+
AlF<SUB>4</SUB><SUP>-</SUP>↓+ AlF<SUB>5</SUB><SUP>2-</SUP>↓+ AlF<SUB>6</SUB><SUP>3-</SUP>↓<BR> 
; 絮凝产生的絮状物通过气浮装置达到有效的固液分离,出水经过砂滤再通过活性炭吸附后排放。<BR> 
; 2.应用实例<BR> 某半导体厂含氟废水平均进口浓度为165.54m/L,pH=2.39,排放水
量为50m<SUP>3</SUP>/d。《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 -1996)一级标准为:F-≤10mg/,pH=6~9。处理工艺流程见图1。<BR><IMG alt=""
src="/sbgl/design/UploadFiles_1688/200612/20061205214244475.gif">
<P> 生产废水首先流入调节沉淀池,然后由泵提入絮凝反应池,同时通过自动加药机投加药剂NaOH,
2‰聚铝及0.005‰的PAM助凝剂,进行絮凝反应。加药过程中,观察pH值显示仪的读数,根据声值调节NaOH的投加量,控制pH在7左右。絮凝反应时间约为
15min。出水自流入气浮分离池,由溶气释放器中释放出来的溶气水将絮凝后的沉淀托出水面,在液面上形成沉淀物浮渣,浮渣经刮渣机刮出后进入干化
箱,静沉后的清洁液再流入调节沉淀池,沉渣干化后可外运填埋或焚烧处理。气浮分离池下部的清液自流入清水池中,部分清水由溶气泵提入溶气罐,
作为气浮用的溶气水,其余的清水由泵提入砂滤塔,经过砂滤的水再进入活性炭吸附罐进行深度处理,最后直接排放。<BR>
在调试期间发现pH值对各阶段的处理效果有一定影响(表1),由表1可见,当声值控制在7.0左右时处理效果最佳。<BR>
<IMG alt="" src="/sbgl/design/UploadFiles_1688/200612/20061205214244371.gif"><BR><BR>
3.运行效果<BR> 这套处理设施竣工投用以来,经环境监测权威机构多次对设施进出口F-浓度进行采样
监测。监测结果表明,该含氟废水处理设备出口排放物中的州值均在6.5~7之间,F-的浓度均小于5mg/L,排放指标均达到了国家污水综合排放一级标准,
除F-效率达98.9%。<BR> 同时经济评估表明,这套设施充分利用了工厂原有的调节沉淀池、部分管路等
设施,总投资不高,除去设备折旧费及人工费,总运行费用每吨仅为0.50元。<BR> 4.结论<BR>
(1)絮凝一气浮处理含氟废水工艺继承了传统工艺的优点,充分利用铝盐絮凝的吸附、离子交换、络合沉淀等
作用机理,缓解后续处理的负荷,且采用聚铝作为絮凝剂比采用铝盐用量减少一半,处理费用进一步降低。<BR> 
; (2)将气浮技术运用于含氟废水处理中,解决了以往固液分离的难题,使设备能稳定运行。<BR>
(3)出水末端采用活性炭吸附,给出水稳定达标排放提供保障。<BR> (4)在工艺中,用NaOH取代传统的Ca
(OH)<SUB>2</SUB>,使泥渣量减少,解决了传统工艺泥渣多,易结垢,处理效果不佳,管路易堵塞等难题。<BR><STRONG> 
; 参考文献<BR></STRONG> 1 凌波.铝盐混凝沉淀除氟水.水处理技术.1990,16(2):418~421
<BR> 2 刘裴文、萧举强、王萍等.含氟废水处理过程的吸附交换机理—离子交换与吸附.1991.7(50)
:375~382<BR> 3 胡万里.混凝、混凝剂、混凝设备.化学工业出版社,环境科学工程出版中心<BR>
4 卢建杭、刘维屏、王红斌铝盐混凝法除氟离子的一般规律.化工环保.2000
</P> <center></center></td></tr>
好像有点乱,看下面的地址吧!
⑦ 含高浓度氢氟酸废水怎么处理成本低
1.加入大量建筑垃圾,水泥中的二氧化硅会和氢氟酸反应成无毒的四氟化硅和六氟合硅酸,钙盐会形成氟化钙沉淀。
加碳酸钙处理 产生的二氧化碳可以收集后出售,降低成本。
2.几种典型的方法有石灰沉淀法、磷酸盐沉淀法和冰晶石沉淀法。对于较高浓度的含氟废水,投加石灰,使废水中的F-以CaF2形式去除是经典的技术。石灰价格便宜,但溶解度较差,只能以乳液形式投加。采用可溶性钙盐代替石灰,虽然最终都是以难溶性氟化钙加以固定,但是二者有实质性的差别。磷酸盐沉淀法,即在含氟废水中加入可溶性钙盐(CaCl2) 并用碱液调pH值 后反应0.5 小时,加入磷酸盐后再次调节pH值,使F-生成Ca(PO4)6F2而达到除氟的目的。其它方法,如冰晶石沉淀法,采用在含氟废水中添加比F-反应当量少的可溶性铝盐和反应当量程度的可溶性钠盐,在pH3~4的条件下混合2 小时后,可生成Na3AlF6沉淀。由于冰晶石的溶解度为194mg/L,因此余F-需进行深度处理以满足排放要求。 无论采用钙盐沉淀法或其他的沉淀法,常常需要解决如何有效克服氟化物胶体性质,使之达到快速絮凝和提高固液分离效果的问题。常采用的无机絮凝剂有铝盐和铁盐两大类。铝盐和铁盐除氟是基于它们在水中水解形成吸附能力很强的絮凝氢氧化物沉淀,可以吸附废水中的F-,或利用F-能与Al3+、Fe3+等阳离子形成络合物。但铁盐的强酸性和强氧化性对设备有腐蚀性等缺点,铝盐的除氟效果易受原水中的各种阴离子的影响,因而目前倾向采用聚合硫酸铁、聚合铝作为简单的铝铁盐代替品,拥有较好的除氟效果。
⑧ 含氟污水处理工艺有哪些好方法
化学沉淀法
化学沉淀法是含氟废水处理最常用的方法
,
在
高浓度含氟废水预处理应用中尤为普遍
。
沉淀法系
加化学品处理
,
形成氟化物沉淀物或氟化物在生成
的沉淀物上共沉淀
,
通过沉淀物的固体分离达到氟
离子的去除
。
因此
,
其处理效率取决于固液分离的
效果
。
常用的化学品有石灰
、
电石渣
、
磷酸钙盐
、
白
云石或明矾等
。
按照所使用的化学品来分
,
可分为以下几种方
法
:
2
.
1
石灰沉淀法
对于高浓度含氟工业废水
,
一般采用石灰沉淀
法
,
利用石灰中的钙离子与氟离子生成C
aF
:
沉淀而
除去氟离子
。
石灰投加的方式可采用投加石灰乳或投加石灰
粉
,
一般情况下
,
投加石灰粉适合在酸性较强的场
合
,
投加石灰乳多在
pH
值相对较高的场合
。
石灰
的价格便宜
,
但溶解度低
,
因此很多时候只能以乳状
液投加
,
由于生成的C
a
凡沉淀包裹在C
a
(
OH
)
:
颗
粒的表面
,
使之不能被充分利用
,
因而用量大
。
除去
1mg
氟理论上约需要消耗氧化钙的量为
1
.
47
mg
,
但
由于废水中其他物质的影响以及氧化钙除氟效果比
较差
,
实际处理过程中
,
石灰投加量往往需要过量
5
0%以上
。
而在投加石灰乳时
,
即使其用量使废水
pH
达
到12
,
也只能使废水中氟离子浓度下降到巧m酬L
左右
,
且水中悬浮物含量很高川
,
达不到G
B8
9
79
一
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标准要求
。
原因是
,
一
方面由于石灰乳的溶解度较小
,
未能提供充足的
C
a
“
+
使之形成Ca
凡沉淀
,
另一方面
,
在反应过程中
形成的Ca
F
Z
,
常温下难溶于水
,
溶度积常数Ks
P
=
2
.
7
、
ro
一
’“
,
18
℃时
,
C
矶在水中的溶解度是16
.
3
In
岁L
,
折合含氟7
.
7m
岁L
,
在此溶解度下的氟化钙会形成沉
淀物
,
用石灰中和产生的C
aF
:
沉淀是一种细微的结
⑨ 光伏行业含氟废水回用处理技术是什么样子的呢
国内外高浓度含氟废水的处理方法有数种,常见的有吸附法和沉淀法两种。
其中沉淀内法主要容应用于工业含氟废水的处理,吸附法主要用干饮用水的处理。另外还有冷冻法、离子交换法、超滤除氟法、电凝聚法、电渗析、反渗透技术等方法。
使用较多的方法主要是化学沉淀法、絮凝沉淀法和吸附法。化学沉淀法一般用于处理高浓度含氟废水,由于操作简单,低成本效果好,因此使用较为广泛。与化学沉淀法相反,混凝沉降法一般只适用于含氟较低的废水处理,高浓度含氟废水首先要经过化学沉淀法经过一级处理,然后采用混凝沉降法进行再次去氟。吸附法主要适用于水量较小的饮用水的深度处理,相对来说处理费用高,而且操作比较烦琐。当然,其它的一些方法各有各的使用领域和优势。
⑩ 含氟废液有哪些处理方法
目前市场上用于废水中氟的去除方法主要有药剂法和吸附法两种:
针对低含量且要求精度去除(<1ppm)的含氟废水,传统药剂法处理工艺受处理精度与处理成本的制约,逐渐被吸附法处理工艺所取代。
然而,吸附法处理工艺中,常规吸附剂(如沸石、活性氧化铝等)在氟的精度处理中,存在波动大、处理量低、衰减明显等问题;而常规阴离子交换树脂则因离子选择性顺序的限制,树脂对氟的选择性很低,在竞争交换吸附中,氟离子处于劣势而影响树脂对氟离子的去除效果。
(阴离子选择性顺序:ClO4-> I->CrO42->SO42- >Br- >CN- >NO3- > Cl- > F- )
蓝晓科技专研开发的seplite®LX-760、seplite®LX-860除氟专用树脂,是一种新型纳米级金属负载聚合物树脂,该树脂对水相中的氟离子具有单一选择性,相比常规阴离子交换树脂,该树脂具有选择性高、处理量大、处理精度高、同样工况条件下树脂用量更少、树脂使用寿命长(一般大于3年)的特点。经多家工业企业中试与工业化验证,出水氟含量可稳定维持在1ppm以下,树脂性能稳定可靠,被广大使用单位认为是废水精度除氟的可靠保障。
n除氟专用树脂使用条件
使用温度(℃) ≤60
pH 6-9
总硬(ppm,碳酸钙计) <300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