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
凡排放工业“废水”中含有下列十九类有害物质时,其车间或车间处理设备出口的崐排放浓度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工业“废水”最高容许排放浓度(1) mg/L
序 号 有害物质或项目名称 最高容许排放浓度
1 汞及其无机化合物 0.02(按Hg计)
2 镉及其无机化合物 0.1(按Cd计)
3 六价铬化合物 0.5(按Cr6+计)
4 砷及其无机化合物 0.5(按As计)
5 铅及其无机化合物 1(按Pb计)
6 pH值 6~9(2)
7 悬浮物(水力排灰、洗煤水、水力冲渣) 500
8 生化需氧量(5天20℃) 30(3)
9 化学耗氧量(高锰酸钾法) 50(4)
10 硫化物 1
11 挥发性酚 1
12 氰化物 1(按CN ̄计)
13 有机磷 0.5
14 石油类 10
15 铜及其化合物 1(按Cu计)
16 锌及其化合物 5(按Zn计)
17 氟的无机化合物 10(按F计)
18 硝酸苯类 5
19 苯胺类 3
注: (1) 凡排入流量小,稀释能力较差及供捕捞、养殖用水体的工业“废水”最高容许排放度,跟据当地具体情况,从严掌握。
(2) 指工厂废水总出口。
(3) 造纸、化纤浆粕及制革三种“废水”和纳入城市污水处理厂系统的工业“废水”的生化需氧量排放标准可允许为200mg/L。
(4) 造纸、化纤浆粕及制革三种“废水”的耗氧量排放标准可允许为500mg/L; 纳入城市污水处理厂系统的工业“废水”的耗氧量排放标准可允许为200mg/L。
同时,请参考国家《综合污水参考标准》。
2. 污水生化处理中,BOD/COD比值与处理效率的关系
BOD 是生化需氧量;COD是化学需氧量;两者的比值要求大于0.3.如果低于0.3,污水回不可生化。
只得答向污水中投加碳源(包括大粪、工业葡萄糖、尿素等)以提高BOD,微生物才能生存和繁衍。
如采用生物接触氧化法,去除率只有83%到顶。如采用活性污泥法,去除率可达95%机以上。(此实验的数据我在实验室的结果)
3. 化学需氧量与生化需氧量在经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减少为什么会不一样
1 生物处理系统的物理作用
生物处理过程(单一的活性)污染物减少的过程并非都是生物过程,污泥的吸附量也是不可低估的。一部分污染物质(既有可生物降解也有不可生物降解的)被吸附在火星污泥上了。因此,实际污染物减少量(COD),要比BOD的减少量多一些。
2 COD和BOD的概念及测定方法
在水厂污水处理系统或者研究过程测定BOD的方法是生物方法,这种方法测定计算都是估算5天的耗氧量,测定方法本身可变性也很大。就是不算操作过程和方法理论上的不严格,分别测定进出水的5日BOD
20日BOD,这两个指标的差值是否存相同也需要研究。而COD的测定是化学方法,误差控制是比较容易实现的。因此,我认为要准确地衡量BOD的变化是不太现实的。
3 生物系统复杂性
生物系统中的污泥生态系统中溶解氧的环境差别较大,污泥内外,生物膜的内外的氧环境都很大。一些在BOD测定实验(是好氧条件)中5天内无法测定的惰性物质降解转化过程可能发生。一些测不出来的BOD也减少了。
从以上三个方面看,生物处理过程不仅仅减少BOD5,也不仅仅只包括生物过程。只能说,一般情况下,生物处理过程的大部分COD降解是靠BOD减少实现的。
更多问题可以网络我的名字咨询
4. 废水的可生化性指标是如何规定的
一般考虑废水的B/C,如果在0.3以上,可认为可生物处理,如果低于0.2,基本可不用考虑生化处理,在0.2~0.3之间尝试如何提高B/C——水解酸化,高级氧化等。
(4)工业污水生化需氧量低扩展阅读:
模拟实验法是指直接通过模拟实际废水处理过程来判断废水生物处理可行性的方法。根据模拟过程与实际过程的近似程度,可以大致分为培养液测定法和模拟生化反应器法。
1、培养液测定法
培养液测定法又称摇床试验法,具体操作方法是:在一系列三角瓶内装入某种污染物(或废水)为碳源的培养液,加入适当N、P等营养物质,调节pH值,然后向瓶内接种一种或多种微生物(或经驯化的活性污泥)。
将三角瓶置于摇床上进行振荡,模拟实际好氧处理过程,在一定阶段内连续监测三角瓶内培养液物理外观(浓度、颜色、嗅味等)上的变化,微生物(菌种、生物量及生物相等)的变化以及培养液各项指标:pH、COD或某污染物浓度的变化。
2、模拟生化反应器法
模拟生化反应器法是在模型生化反应器(如曝气池模型)中进行的,通过在生化模型中模拟实际污水处理设施(如曝气池)的反应条件,如:MLSS浓度、温度、DO、F/M比等,来预测各种废水在污水处理设施中的去除效果,及其各种因素对生物处理的影响。
由于模拟实验法采用的微生物、废水与实际过程相同,而且生化反应条件也接近实际值,从水处理研究的角度来讲,相当于实际处理工艺的小试研究,各种实际出现的影响因素都可以在实验过程中体现,避免了其他判定方法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误差,且由于实验条件和反应空间更接近于实际情况,因此模拟实验法与培养液测定法相比,能够更准确地说明废水生物处理的可行性。
但正是由于该种判定方法针对性过强,各种废水间的测定结果没有可比性,因此不容易形成一套系统的理论,而且小试过程的判定结果在实际放大过程中也可能造成一定的误差。
5. 污水处理中BOD5和CODcr代表什么,如何
BOD5是一种用微生物代谢作用所消耗的溶解氧量来间接表示水体被有机物污染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其定义是:第5天好氧微生物氧化分解单位体积水中有机物所消耗的游离氧的数量,表示单位为氧的毫克/升(O2,mg/l)。主要用于监测水体中有机物的污染状况。一般有机物都可以被微生物所分解,但微生物分解水中的有机化合物时需要消耗氧,如果水中的溶解氧不足以供给微生物的需要,水体就处于污染状态。
测定:稀释与接种法,:将水样注满培养瓶,塞好后应不透气,将瓶置于恒温条件下培养5天。培养前后分别测定溶解氧浓度,由两者的差值可算出每升水消耗掉氧的质量,即BOD5值。
CODcr是指用重铬酸钾为氧化剂测出的需氧量,是用重铬酸钾法测出COD的值,会有部分因素影响COD的值,导致CODcr≠COD,理论上COD>CODcr,实际应用中CODcr表示COD。
重铬酸盐指数即重铬酸盐值,又称重铬酸盐氧化性(dichromate oxidizability)或重铬酸盐需氧量,记为CODCr。用标准步骤,以重铬酸钾为氧化剂测定的水的化学需氧量。
测定:水样中加入过量的重铬酸钾溶液和硫酸,加热并用硫酸银作催化剂促使氧化反应完善,过剩的重铬酸钾以亚铁灵为指示剂,用硫酸亚铁标准液回滴然后将重铬酸钾消耗量折算为以每升水耗氧的毫克数表示。此法氧化程度高,可用于分析污染严重的工业废水,用以说明废水受有机物污染的情况。
更多污水处理知识欢迎网络武汉格林环保详细了解。
6. 工业废水cod是什么意思
化学需氧量COD(Chemical Oxygen Demand)是以化学方法测量水样中需要被氧化的还原性物质的量。
废水、废水处理厂出水和受污染的水中,能被强氧化剂氧化的物质(一般为有机物)的氧当量。在河流污染和工业废水性质的研究以及废水处理厂的运行管理中,它是一个重要的而且能较快测定的有机物污染参数,常以符号COD表示。
测量方法
一般测量化学需氧量所用的氧化剂为高锰酸钾或重铬酸钾,使用不同的氧化剂得出的数值也不同,因此需要注明检测方法。为了统一具有可比性,各国都有一定的监测标准。
根据所加强氧化剂的不同,分别称为重铬酸钾耗氧量(习惯上称为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简称cod )和高锰酸钾耗氧量(习惯上称为耗氧量,oxygen consumption,简称oc,也称为高锰酸盐指数)。
化学需氧量还可与生化需氧量(BOD)比较,BOD/COD的比率反映出了污水的生物降解能力。生化需氧量分析花费时间较长,一般在20天以上水中生物方能基本消耗完全,为便捷一般取五天时已耗氧约95%为环境监测数据,标志为BOD5。
生态影响
编辑
化学需氧量高意味着水中含有大量还原性物质,其中主要是有机污染物。化学需氧量越高,就表示江水的有机物污染越严重,这些有机物污染的来源可能是农药、化工厂、有机肥料等。
如果不进行处理,许多有机污染物可在江底被底泥吸附而沉积下来,在今后若干年内对水生生物造成持久的毒害作用。在水生生物大量死亡后,河中的生态系统即被摧毁。
人若以水中的生物为食,则会大量吸收这些生物体内的毒素,积累在体内,这些毒物常有致癌、致畸形、致突变的作用,对人极其危险。
另外,若以受污染的江水进行灌溉,则植物、农作物也会受到影响,容易生长不良,而且人也不能取食这些作物。
但化学需氧量高不一定就意味着有前述危害,具体判断要做详细分析,如分析有机物的种类,到底对水质和生态有何影响。是否对人体有害等。
如果不能进行详细分析,也可间隔几天对水样再做化学需氧量测定,如果对比前值下降很多,说明水中含有的还原性物质主要是易降解的有机物,对人体和生物危害相对较轻。
7. 工业污水或生活废水生化需氧量的测定原理、以及,去除污水中氨的实验原理。
两种办法,工业COD是用重铬酸钾滴定,生活废水COD是用高锰酸钾滴定
8. 为什么生化需氧量在反映污水中有机物的含量时,存在一些缺点
9. 污水处理厂出水,化学需氧量和生化需氧量关系
别听三楼瞎说,现在污水处理厂的出水都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排放标准中的一级 A,COD小于50,BOD小于10.一般的生活污水进水生化性比较好,BOD和COD的比值一般在0.4左右。
10. 如何降低废水中五日生化需氧量
工艺方法有很多啊!!!我国运用比较多的是传统的活性污泥法,简单来讲就是在专有氧的条件下利用微属生物来分解水中的有机物的方法。西方运用比较多的还有氧化沟工艺,原理上差不多,不过工艺上经过了一些改良。还有的工艺包括生物滤池、厌氧反应器等等。不过,根据水样的不同情况,采用的工艺也不同,具体的,要根据工程实际来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