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请教生活污水生物处理时活性污泥的驯化和富集培养详细过程
一般来说来,如果在实验室内做,源就使用葡萄糖来配COD为300左右的模拟生活污水,然后在反应器中加入从污水处理厂取来的污泥,开始曝气,曝气要适量,以防污泥膨胀,模拟的生活污水要一直通,大概一周时间内污泥就会成型,我做的时候是挂的生物膜。
Ⅱ 污水处理生物膜驯化和培养都需要注意什么
使具有代来谢活性的微生物污源泥在生物处理系统中的填料上固着生长的过程称为挂膜,挂膜也就是生物膜处理系统膜状污泥的培养和驯化过程.因此,生物膜法刚开始投运的挂膜阶段,一方而是使微生物生长繁殖至填料表面布满生物膜、其中微生物的数量数满足污水处理的要求;另一方面还要使微生物逐渐适应所处理污水的水质,即对微生物进行驯化.
Ⅲ 苯胺废水的生物处理时,活性污泥怎么驯养
如果能引到类似废水处理的菌种是最好的了.用其它如生活污水处理的菌种去驯化,
需要内很长时容间.
2楼指向的链接中采用的是没有任何引种的驯化,
要更长的时间,
估计你的实验等不及了.考虑引入生化污泥,
开始时采用营养剂进行复活后,
再配入少量废水(一般不超过总水量的20%)后闷曝,
需要多次进行闷曝驯化,
当COD降解量达到你的要求时,
再逐渐提高废水的比例后进行驯化.
Ⅳ 活性污泥驯化的需要哪些要求
温度要求:温度是影污泥驯化的环境因素之一,各种微生物都在特定范围的温度内专生长,污泥驯化的温度属范围在10~40℃,最佳温度在20~30℃。故建议系统的初次运行不要放在冬天进行。PH值要求:pH值也是影响因素之一。在污泥驯化和以后的正常运行过程中应将系统的进水pH控制在6~9之间。营养物质要求:良好的营养条件是菌群代谢、生长的前提。溶解氧量(DO)值:DO是污泥驯化过程中的主要控制指标,在污泥驯化过程中应将DO的范围控制在0.5~2.0mg/L。DO可以通过溶解氧测定仪检测,也可以通过人工检测,以了解DO在池中的变化规律。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MLSS)要求:生物是污泥中有活性的部分,也是有机物代谢的主体,在生物处理工艺中起主要作用,而混合液污泥浓度MLSS的数值可以相对地表示生物部分的多少。活性污泥的浓度应控制在2~4g/L。污泥的生物相镜检要求:活性污泥处于不同的生长阶段,各类微生物也呈现出不同的比例。细菌承担着分解有机物的基本和基础的代谢作用,而原生动物〈也包括后生动物〉则吞食游离细菌。运行正常的活性污泥中含有钟虫、轮虫、纤毛虫、菌胶团等。
Ⅳ 废水处理中生化污泥的驯化方法
1.活性污泥的培养
硝化菌和反硝化菌的接种最好利用ADC废水排放口的底泥或者利用同类NH3-N废水生化处理系统的活性污泥进行培养驯化。由于ADC生产厂废水排放口取泥相当困难,所以采用自行培养驯化活性污泥。污泥取自玉带河的底泥,呈黑色,有臭味,含有大量泥沙等无机物,镜检观察不到微型动物,污泥活性极差.
污泥培养初期,每天闷曝22h,静置2h,排放4L废水,再加入4L自配水。7天后,污泥颜色呈黑色,沉降性能良好,出水混浊,测得MLSS为1500mg/L,SV为6%,反应过程中pH值、COD、NH3-N浓度没有较大的变化,说明培养出的细菌量较少。14天后,污泥呈浅黑色,沉淀时泥水界面由开始模糊逐渐变得边缘清晰,镜检时可以观察到草履虫、漫游虫、裂口虫、吸管虫等。随着生物相逐渐变好,预示菌种培养出来了。测得污泥MLSS为2200mg/L,SV为11%,COD和NH3-N去除率分别达到43%和10%,污泥活性还不强,需要继续培养。此后,每天运行两周期,每周期曝气10h,静置2h。30天后,污泥的絮凝和沉淀性能良好,混合液静置半小时,上清夜清澈透明,泥水界面清晰,污泥呈黄褐色,镜检有大量新型菌胶团,较为密实,可以观察到许多活跃的钟虫(如图4.2所示)。测得污泥MLSS为4100mg/L,SV为21%,COD去除率达到90%以上,NH3-N去除率在30%以上,污泥活性较强,至此认为培养阶段结束
2.活性污泥的驯化
培养出来的活性污泥含有大量异养菌,而硝化菌是自养菌,污泥中含量非常少,需要进一步进行驯化,使之占优。与硝化菌相比,反硝化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生长和繁殖快,所以在一般情况下反硝化菌受到废水物质的抑制程度要比硝化菌小。本试验中同时进行硝化菌和反硝化菌的驯化。
初步确定IAT池运行周期为5h,其中曝气3h、沉淀1h、排水1h,回流比R1为250%,回流比R2为300%。在驯化过程中每隔两天增加废水中的NH3-N和COD浓度,使污泥稳定运行两天,驯化结束时的NH3-N的浓度从51.7mg/L加大到123.4mg/L。此阶段从2004年4月13日开始到2004年5月26日结束。
在系统运行过程中,每隔两天提高一次进水COD和NH3-N浓度。污泥驯化初期,进水COD浓度251.3mg/L,NH3-N浓度51.7mg/L,COD去除率为85.59%,而NH3-N去除率仅为23.21%。这是因为异养菌占优势,生长速率快,硝化菌世代时间长,生长速率慢,含量较少,与异养菌竞争处于不利地位,硝化反应速率低。4天后,NH3-N去除率明显升高,达到了46.70%,这说明系统中的硝化菌逐渐占优势,但NH3-N处理效果还不很理想,还需要继续驯化。44天后,进水NH3-N浓度为123.4mg/L,出水NH3-N浓度稳定在10mg/L以下,去除率在90%以上,此时系统取得了良好的脱氮效果。.四川永沁环境
Ⅵ 如何进行活性污泥的培养驯化
1、COD:化学需氧量
BOD:生化需氧量
SS:固体悬浮物(SuspendedSolid或者SuspendedSubstance)
计算方法:COD无唯一计算方法,可用重铬酸钾K2Cr2O7在一定条件(强酸性、加热回流2小时、Ag2SO4作催化剂)与水中的有机物相互作用,剩余的K2Cr2O7用硫酸亚铁铵Fe(NH4)2(SO4)2滴定。消耗K2Cr2O7可换算成COD的量。
BOD一般是BOD5或BOD7培养前测溶解氧,另一水样在20±1℃的恒温箱内培养5天后再测溶解氧,两次溶解氧的差值即为BOD5。
SS过滤烘干称重
2、格栅、沉淀池是必须的,防治进入机器之后杂物破坏机器。若要在进机器之前有个生化处理的话,还有厌氧池、好氧池、二沉池等
3、反清洗是原有流程的逆向,清水应该是到了机器的进水部分。
4、培养污泥的时候都要加营养液,一般来讲是COD:N:P=100:5:1,加的物质里含有这个,要有个换算(按质量分数)若有具体要求,则按要求做。营养液就是能为微生物生长繁殖提供营养的液体,里面含有其生长繁殖所需的营养物质。
5、上清液是经过处理后经沉淀池沉淀后,沉淀池上部较为清澈的液体,这里面含有的污染物质浓度相对较低,若处理效果好的话,污染物浓度应该很低了。若是污泥培养好了进入连续运行阶段,上清液再经进一步处理(膜组件处理)就可以排放或再利用了。若还是在培养阶段,就要排除些上清液,加入新污水,从而补充微生物的营养。加多少到没有个严格规定,看实际情况吧,排除多少上清液,应该就加多少新污水。
污泥生长情况稳定,形态基本不发生变化,然后再检测一下相关水质数据,如氨氮、COD、磷等的去除率稳定在一个较高的水平的时候(相关资料应该有个一般性的数据),污泥应该就培养成功了。个人意见,可供参考。
Ⅶ 污水处理怎么进行污泥的驯化培养
1. 向好氧池注入清水(同时引入生活污水)至一定水位,并注意水温。
2. 按风机操作规程启动风机,鼓风。
3. 向好氧池投加经过滤的浓粪便水(当粪便水不充足时,可用化粪池和排水沟内的污泥补充。),使得污泥浓度不小于1000mg/L,BOD达到一定数值。
4. 有条件时可投加活性污泥的菌种,加快培养速度。
5. 按照活性污泥培养运行工艺对反应池进行曝气、搅拌、沉降、排水。
6. 通过镜检及测定沉降比、污泥浓度,注意观察活性污泥的增长情况。并注意观察在线PH值、DO的数值变化,及时对工艺进行调整。
7. 测定初期水质及排水阶段上清液的水质,根据进出水NH3-N、BOD、COD、NO3-、NO2-等浓度数值的变化,判断出活性污泥的活性及优势菌种的情况,并由此调节进水量、置换量、粪水、NH4Cl、H3PO4、CH3OH的投加量及周期内时间分布情况。
8. 注意观察活性污泥增长情况,当通过镜检观察到菌胶团大量密实出现,并能观察到原生动物(如钟虫),且数量由少迅速增多时,说明污泥培养成熟,可以进生产废水,进行驯化。
二、活性污泥的驯化步骤
1. 通过分析确认来水各项指标在允许范围内,准备进水。
2. 开始进入少量生产废水,进入量不超过驯化前 处理能力的20%。同时补充新鲜水、粪便水及NH4Cl。
3. 达到较好处理后,可增加生产废水投加量,每次增加不超过10~20%,同时减少NH4CL投加量。且待微生物适应巩固后再继续增生产废水,直至完全停加NH4Cl。同步监测出水CODcr浓度等指标,并观察混合液污泥性状。在污泥驯化期还要适时排放代谢产物,即泥水分离后上清液。
4. 继续增加生产废水投加量,直至满负荷。满负荷运行阶段,由于池中已培养和保持了高浓度、高活性的足够数量的活性污泥,池中曝气后混合液的MLSS达到5000mg/1,此过程同步监测溶解氧,控制曝气机的运行,并进行污泥的生物相镜检。
三、调试期间的监测和控制
在调试及运行过程有许多影响处理效果的因素,主要有进水CODcr浓度、pH值、温度、溶解氧等,所以对整个系统通过感官判断和化学分析方法进行监测是必不可少的。根据监测分析的结果对影响因素进行调整,使处理达到最佳效果。
1、温度
温度是影响整个工艺处理的主要环境因素,各种微生物都在特定范围的温度内生长。生化处理的温度范围在10~40℃,最佳温度在20~30℃。任何微生物只能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生存,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可大量生长繁殖。在污泥培养时,要将它们置于最适宜温度条件下,使微生物以最快的生长速率生长,过低或过高的温度会使代谢速率缓慢、生长速率也缓慢,过高的温度对微生物有致死作用。
2、pH值
微生物的生命活动、物质代谢与pH值密切相关。大多数细菌、原生动物的最适pH值为6.5~7.5,在此环境中生长繁殖最好,它们对pH值的适应范围在4~10。而活性污泥法处理废水的曝气系统中,作为活性污泥的主体,菌胶团细菌在6.5~8.5的pH值条件下可产生较多粘性物质,形成良好的絮状物。
3、营养物质
废水中的微生物要不断地摄取营养物质,经过分解代谢(异化作用)使复杂的高分子物质或高能化合物降解为简单的低分子物质或低能化合物,并释放出能量;通过合成代谢(同化作用)利用分解代谢所提供的能量和物质,转化成自身的细胞物质;同时将产生的代谢废物排泄到体外。
水、碳源、氮源、无机盐及生长因素为微生物生长的条件。废水中应按BOD5∶N∶P=100∶4∶1的比例补充氮源、含磷无机盐,为活性污泥的培养创造良好的营养条件。
4、悬浮物质SS
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悬浮物,通过预处理悬浮物已大部分去除,但也有部分不能降解,曝气时会形成浮渣层,但不影响系统对污水的处理。
5、溶解氧量DO
好养的生化细菌属于好氧性的。氧对好氧微生物有两个作用:①在呼吸作用中氧作为最终电子受体;②在醇类和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物合成中需要氧。且只有溶于水的氧(称溶解氧)微生物才能利用。
在活性污泥的培养中,DO的供给量要根据活性污泥的结构状况、浓度及废水的浓度综合考虑。具体说来,也就是通过观察显微镜下活性污环保泥的结构即成熟程度,测量曝气池混合液的浓度、监测曝气池上清液中CODCr的变化来确定。根据经验,在培养初期DO控制在1~2mg/l,这是因为菌胶团此时尚未形成絮状结构,氧供应过多,使微生物代谢活动增强,营养供应不上而使污泥自身产生氧化,促使污泥老化。在污泥培养成熟期,要将DO提高到3~4mg/l左右,这样可使污泥絮体内部微生物也能得到充足的DO,具有良好的沉降性能。在整个培养过程中要根据污泥培养情况逐步提高DO。具体参见http://www.dowater.com更多相关技术文档。
特别注意DO不能过低,DO不足,好氧微生物得不到足够的氧,正常的生长规律将受到影响,新陈代谢能力降低,而同时对DO要求较低的微生物将应运而生,这样正常的生化细菌培养过程将被破坏。
6、混合液MLSS浓度
微生物是生物污泥中有活性的部分,也是有机物代谢的主体,在生物处理工艺中起主要作用,而混合液污泥MLSS的数值即大概能表示活性部分的多少。对高浓度有机污水的生物处理一般均需保持较高的污泥浓度,本工程调试运行期间MLSS范围在:4.4~5.6g/l之间,最佳值为4.8g/l左右。⑦进水CODcr浓度,进水中有机物浓度对处理影响很大。
⑧污泥的生物相镜检
活性污泥处于不同的生长阶段,各类微生物也呈现出不同的比例。细菌承担着分解有机物的基本和基础的代谢作用,而原生动物〈也包括后生动物〉则吞食游离细菌。污水调试运行期间出现的微生物种类繁多,有细菌、绿藻等藻类、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原生动物有太阳虫、盖纤虫、累校虫等,后生动物出现了线虫。调试运行后期混合液中固着型纤毛虫,如累校虫的大量存在,说明处理系统有良好的出水水质。
⑨污泥指数SVI,正常运行时污泥指数在801/mg左右。
Ⅷ 污水处理设备活性污泥的驯化步骤有哪些
1、通过分析确认来水各项指标在允许范围内,准备进水。
2、开始进入专少量生产废水,进入量属不超过驯化前处理能力的20%。同时补充新鲜水、粪便水及NH4Cl。
3、达到较好处理后,可增加生产废水投加量,每次增加不超过10~20%,同时减少NH4CL投加量。且待微生物适应巩固后再继续增生产废水,直至完全停加NH4Cl。同步监测出水CODcr浓度等指标,并观察混合液污泥性状。在污泥驯化期还要适时排放代谢产物,即泥水分离后上清液。
4、继续增加生产废水投加量,直至满负荷。满负荷运行阶段,由于池中已培养和保持了高浓度、高活性的足够数量的活性污泥,池中曝气后混合液的MLSS达到5000mg/1,此过程同步监测溶解氧,控制曝气机的运行,并进行污泥的生物相镜检。
5、有细菌、绿藻等藻类、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原生动物有太阳虫、盖纤虫、累校虫等,后生动物出现了线虫。调试运行后期混合液中固着型纤毛虫,如累校虫的大量存在,说明处理系统有良好的出水水质。
Ⅸ 废水驯化是什么意思
一般是说污泥驯化吧,驯化就是污泥中的微生物适应废水的过程,通过驯化,淘汰不适应的微生物,使得适应的微生物增多,增加活性污泥的活性,提高污水处理效率
Ⅹ 什么是活性污泥的驯化
活性污泥的驯化通常是针对含有有毒或难生物降解的有机工业废水而言。一般是预先利用生活污水或粪便水培养活性污泥,再用待处理的污水驯化,使活性污泥适应所处理污水的水质特点。经过长期驯化的活性污泥甚至有可能氧化分解一些有毒有机物,甚至将其变成微生物的营养物质。
驯化的方法可分为异步和同步法两种,两种驯化法的结果都是全部接纳工业废水。①异步驯化法是用生活污水或粪便水将活性污泥培养成熟后,再逐步增加工业废水在混合液中的比例。每变化一次配比,污泥浓度和处理效果的下降不应超过10%,并且经过7~10天运行后,能恢复到最佳值。②同步驯化法是用生活污水或粪便水培养活性污泥的同时,就开始投加少量的工业废水,随后逐渐提高工业废水在混合液中的比例。
对于生活化性较好、有毒成分较少、营养也比较全面的工业废水,可以使用同步驯化法同时进行污泥的培养和驯化。否则,必须使用异步驯化法将营养和驯化完全分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