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检查井井深多少需要做踏步
从井内管顶以上20cm开始安装,踏步爬梯错步布置,上下间距36cm,左右中心间距内30cm
一般是铸铁,也有的是包容塑钢筋,有成品卖的。
如果自制,一般只适用于污染较少,腐蚀较低的环境中,且自制的一般选用大于18的圆钢筋。
如果是污水井用没有防腐措施的自制钢筋的话,监理不会同意的,寿命太短,一下子就被腐蚀掉了。当然,如果使用某种措施,使钢筋不至于直接暴露在腐蚀环境中,在特定条件下也是可以的
『贰』 检查井中的踏步工程量怎么计算
卜卜2级2010-12-19检查井计算的项目:基坑挖方、填方、弃方、垫层混凝土(或碎石)、井室砌回筑方量、踏答步、抹灰量、盖板、井盖 补充: 步板计算:板当个简支斜梁来计算,统计好上面的荷载,恒载和活载,然后八分之一QL2简支弯矩公式,二分之一QL剪力公式,求出弯矩和剪力(注意下,这里Q均布力由于踏步板是倾斜的,要分解为两个分力,一个与踏步板平行,使踏步受压,对踏步有利,在设计时不考虑,结构上只考虑造成踏步受弯的力,另一个与踏步垂直的力,就是使踏步受弯。),然后按混凝土理论公式或翻混凝土结构计算图表,套路走,直接求出板底配筋,求出来后,再加上分布构造钢筋。由于踏步是按简支计算的,实际上踏步和平台梁是整体连接,所以通常还要在支座处加构造负筋,负筋一端勾进楼梯梁,另一端伸进楼梯板四分之一或三分之一的踏步板跨度。踏步不包括在板厚中,但统计恒荷载时要统计进去
『叁』 污水检查井的做法
现代城市内的污水管道施工,主要采用的是顶管的施工方法。
在顶管的施工过程中需要开挖工作坑和接收坑,等管道顶进完成后,工作坑和接收坑内开始砌筑(或浇注)检查井,然后回填和恢复路面,这是顶管施工最普遍的施工方法。
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放线定点-管道就位-确定开挖尺寸-人工开挖第一段-第二段施工-第三段施工(挖土、绑钢筋、支模、浇筑混凝土)……第n段。
根据接收坑处检查井的作用和特点,我项目部经过对多个顶管施工工程的摸索和实践,制定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针对接收坑处检查井施工的新方法—“改型检查井——骑马井”施工方法。
此工艺方法实施后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对污水管道顶管检查井施工的一次革命。
骑马井施工原理主要是根据人工挖孔桩的施工原理并参照《排水检查井图集》(图集号02S515)整合而成的。
骑马井的上半部分(井壁和井筒部分)采用人工挖孔桩的施工原理,挖孔然后浇筑钢筋混凝土护壁。
下半部分(井室部分)参照《排水检查井图集》(图集号02S515)中直线型砖砌污水检查井井室的样式进行施工。
(3)污水检查井踏步怎么做扩展阅读:
井口、井筒和井室的尺寸应便于养护和检修,爬梯和脚窝的尺寸、位置应 便于检修和上下安全。
2 检修室高度在管渠埋深许可时一般为1.8m,污水检查井由流槽顶起算, 雨水(合流)检查井由管底起算,雨水口连接管长度不宜超过25m。
当道路纵坡大于0.02 时,雨水口的间距可大于50m,其型式、数量和 布置应根据具体情况和计算确定。
坡段较短时可在最低点处集中收水,其雨水口 的数量或面积应适当增加。 雨水口深度不宜大于1m,并根据需要设置沉泥槽。
遇特殊情况需要 浅埋时, 应采取加固措施。 有冻胀影响地区的雨水口深度, 可根据当地经验确定。
『肆』 污水检查井的踏步使用什么规格的钢筋
一、用HRB400,直径为16的钢筋,可参考下图但是途中的HRB335应该替换为HRB400。
『伍』 检查井踏步有什么标准要求
从井内管顶以上20cm开始安装,踏步爬梯错步布置,上下间距36cm,左右中心间距30cm
『陆』 雨水检查井踏步安装靠道路中线还是边线,如何判断呢
污水塑料检查井不需要尘泥功能,污水都是从居民区收集过来的,本身已回经过滤过的答。经过污水处理厂处理,实现污水再利用。
污水和雨水收集系统是分开的。污水经过污水处理厂处理水质达标之后流入市政管道;雨水直接不需要处理直接流入市政管道。
雨污分流后能加快污水收集效率,避免污水对河道。地下水造成污染
『柒』 排水检查井爬梯应该怎么安放
排水工程爬梯安装位置爬梯安装位置
『捌』 检查井踏步如何安装
一、可以在砌筑或浇筑是下预埋踏步。
二、待井施工完毕后,用膨胀螺栓,把踏步焊接在胀栓上即可。
三、从井内管顶以上20cm开始安装,踏步爬梯错步布置,上下间距36cm,左右中心间距30cm。
『玖』 污水检查井踏步规范
排水检查井设置踏步是通用做法,规范和标准图集均有明示;具体建议查阅《室外排回水设计规范))GB 50014-2006(2011 年版答)、02S515和97s501标准图集。
一、《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4-2006(2011 年版)摘录:
4.4.3 检查井各部尺寸,应符合下列要求:
1 井口、井筒和井室的尺寸应便于养护和检修,爬梯和脚窝的尺寸、位置应便于检修和上下安全。
4.4.3条文说明:......以往爬梯发生事故较多,爬梯设计应牢固、防腐蚀,便于上下操作。砖砌检查井内不宜设钢筋爬梯;
二、97s501标准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