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污水知识 > 新加坡的污水

新加坡的污水

发布时间:2021-02-27 00:09:13

『壹』 新加坡在污水处理方面做的怎么样,有没有比较有名的做水处理设备的公司啊,最好把网站也附上吧谢谢

新加坡污水处理的还不错 自来水可以直接饮用
其他的 我也不太熟悉

『贰』 适合解决新加坡缺水的有效方法

结合材料可知,新加坡国土面积狭小,河流流域面积狭小,而且境内无大河,因此水资源短缺.该地降水丰富,但是地表资源少,因此可以修水库蓄水,而且该国经济发达,岛国,可以进行海水淡化,C正确.
故选:C.

『叁』 新加坡淡水资源匮乏与国土面积小有什么关系

新加坡国土面积小,都用来发展城市,而且又是海岛国家,没有天然湖泊内,没有河流,自然没有容大陆国家有淡水优势。

新加坡目前的淡水资源,按照新加坡人的说法,有四大“水喉”,就是四个水管子,
一是从马来西亚运输过来,这个是最主要来源,记得新加坡人说能占到六七成。但是新马关系时好时坏,新加坡人一直担心马来西亚那边掐管子。此外,当初两国商定价格是1927年水价,而且协议一签就是上百年,马来西亚对这个价格越来越感到不满。

二是自己建水库,收集雨水,这个受到国土面积限制,也不可能做大。

三是新生水。说白了就是污水处理回收,原理和家里的RO膜净水机差不多。由于是工业生产,而且是技术活,所以问题就是产量不大。

四是海水淡化。在新加坡西边的大士那边好像有个厂子,个人认为象征意义更多一些吧。

『肆』 为什么新加坡的淡水资源需要进口

1新加坡四面临抄海,众所周袭知,海水几乎都是盐水,没有淡水的,是无法直接供人使用的。
2新加坡面积过小,地下水很容易被海水渗透,淡水资源进一步缩小。
3新加坡是个小山城,山城是不容易采水的,进一步增加了获取淡水的难度。
他们主要获取途径是马来西亚进口、马来西亚进口污水进行净化、天然降水收集净化、海水淡化、生活污水回收净化。

『伍』 新加坡为什么那么干净

新加坡是这样变干净的(李光耀) 《新加坡是这样变干净的》 摘自李光耀回忆录《经济腾飞路》 12、城在花园中 派驻新加坡的外国通讯员找不到涉及贪污和其他营私舞弊行径的大丑闻来报道,于是便报道新加坡经常落力推行这类“劝人向善”。的运动,冷嘲热讽,说我们是个“保姆之邦”。他们可以笑我们,可我深信最后开怀大笑的人会是我们…… 1976年,我第一次到北京人民大会堂,主人同我们见面的会议室里摆着痰盂,有些中国领袖还用它。于是,1978年邓小平到新加坡访问的时候,我们在会议室内他的座位旁边放了一个明代的蓝白色痰盂,他却没用,也许是他发觉新加坡华人跟中国人不一样,不随地吐痰。1980年我再次访问北京,发觉北京人民大会堂里的痰盂已经拿走了。几年后,我在新加坡设宴招待主管经济的国务委员谷牧,提到人们改变了习惯,不再在人民大会堂里使用痰盂。他笑着说,会议室里的是拿走了,办公室里却还用,老习惯改不了。 从1960年代开始,我们便展开反随地吐痰运动。尽管如此,到1980年代,还有许多的士司机向窗外吐痰,一些人也仍然在巴刹和熟食中心里照吐不误。我们通过学校和媒体传播信息,肺病等疾病会因随地吐痰而传染。现在很少看到人们在公共场所随地吐痰。我们都是移民,离乡背井而来,但却准备摈弃陋习,在一个新的国家脱颖而出。这个运动成功了,促使我再接再厉把人民的其他陋习也改掉。 独立后,我千方百计要找出引人注目的办法,以向世人显示新加坡跟其他第三世界国家不一样。最后,我选定了一个使新加坡成为清洁又葱翠的城市的计划。我的策略之一是使新加坡成为东南亚的绿洲,达到第一世界的水平,使来自发达国家的商人和旅客,把这里当成是到本地区进行商业和旅游活动的基地。改善有形的基础设施要比改变人民的习性容易。他们原本住棚屋,要方便不是在地上挖个洞,就是到放在屋外厕所的木桶去解决。如今搬进装置了现代卫生设备的高楼,他们的习惯却没有改变。我们设法使人民改变乱丢垃圾、喧哗吵闹、粗野无礼等坏习惯,并使他们懂得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讲究礼貌。 我们从很弱的基础做起。1960年代,部长和国会议员接见选民,帮助他们解决问题的时段总是大排长龙。妻儿陪伴在旁的失业人士前来找工作,或要求的士或小贩营业执照,或要求在学校食堂售卖食物。这正是失业数据背后的现实情况。数以千计的人在人行道和大街上售卖熟食,完全不理会交通、卫生和其他问题。结果街道垃圾成堆,造成堵塞,腐烂的食物散发出恶臭异味,四处凌乱污秽不堪,市区的许多角落都变成贫民窟。 许多人当上霸王车司机,不但没有执照,也没保险。把破旧汽车租给他们的商人,趁机剥削他们。霸王车的收费较巴士车资高一些,却比有执照的的士收费便宜多了。要在哪里停车让乘客上下车,都由乘客决定,这样却对其他公路使用者构成危险。从最初的数百辆到数千辆,霸王车堵塞街道,也妨碍了巴士服务。 取缔非法小贩和霸王车司机我们无法取缔这些非法小贩和霸王车司机以整顿市容。必须等到1971年以后,当我们能够提供许多工作机会时,法律才得以执行,街道才得以整顿。我们发出熟食小贩执照,把小贩从人行道和马路上移到附近严格建造,备有输水管、阴沟和垃圾处置系统的熟食中心。到1980年代初,所有小贩都获得徙置安排。他们当中有好些厨艺一流,游客闻风而至,几个还成了百万富翁,开马赛地,雇用传应生。正因为有这些具有企业精神、冲劲和才干的人民,新加坡才会成功。至于霸王车司机,在我们重组巴士服务,并且提供其他就业机会之后,他们才从公路上销声匿迹。 我们还未脱离马来西亚时,在1964年7月和9月发生了种族暴乱之后,整个市区十分混乱,民众士气低落,纪律松弛。有两件事使我采取了行动。1964年11月的某天早上,我从政府大厦的办公室向窗外眺望,视线扫过大草场,看到几头牛在海滨公园的草地上吃草!几天之后,一名律师驱车经过市区边缘的一条主要公路时,撞到一头牛,不幸身亡。养牛的印度人把牛赶到市区,在路旁放牧,甚至把牛带到海滨公园。我召集公共卫生处的官员开会,订下立即解决这个问题的行动计划。我们给牛羊的主人规l定了一个到1965年1月31日为止的宽限期。此后,这类走失的牲畜将被送往屠宰场,屠宰后的鲜肉将送给各个收容所。到12l月,共有53头牛被逮着送往屠宰场。不久,所有牛羊都很快地回到棚里去。 为了在这个第三世界地区凸显我们的第一世界水平,我们着手把新加坡发展成为热带的花园城市,终年清洁翠绿。每逢民众联络所开幕,到各个机构访问参观或在交通圈主持公路竣工仪式时,我都会种树做纪念。所种的树有些长得茂盛,但是多数都枯萎了。要是我再到某个联络所,负责人会在我访问之前补种上一棵。我的结论是,树木种下后必须有个部门来管理,于是便在国家发展部设立了一个署负责这项工作。 取得一些进展之后,我会见了各个部门和法定机构的所有高级官员,要他们大力推动绿化运动。我告诉他们,我到过将近150个国家和地区,也在接近同样数目的政府宾馆里住过,留下好印象的不是建筑物的大小,而是保养的水平。从建筑物无人照顾的情形一一脸盆破裂、水喉漏水、抽水马桶发生故障、建筑全面失修以及花园荒芜——我就能知道一个国家和它的行政人员士气低落。到新加坡的贵宾同样会做出这种判断。 我们种植了上百万棵树,有棕榈树和灌木,教导人民如何爱护它们,而不是加以摧残和破坏。这个绿化行动提高了人民的士气,使他们对自己的生活环境产生自豪感。我们没把中产阶级区和工人阶级区划分开来。英国人过去把东陵和总督府一带列为白人区,这个地区的环境比本地人地区整洁、干净和青翠。民选政府这样做可得付出惨重的政治代价。我们也致力于消灭苍蝇和蚊子,疏浚臭气熏天的沟渠和水道。不到一年,人们便觉察到公共场所明显地变得更加整洁了。 人们的坏习惯是长期养成的,如随意践踏植物和草地,破坏花圃,有时又偷窃树苗,或把脚踏车和电单车靠在树身上,把树木压倒。要革除这些陋习,需要坚持不懈地进行。有这种毛病的不光是穷人。一名医生看上了一棵颇有价值,刚刚种下的南美杉,把它从中央分道堤上移走,想把它移植到自己的花园里,被逮个正着。为克服一开始人们对绿化所采取的漠不关心的态度,我们让孩子们在学校里亲自栽种并照顾树木,辟设小花园,希望他们把绿化的信息带回家让父母也了解。 大自然并不钟爱新加坡。在新加坡生长的青草,不能像在新西兰或爱尔兰的那么青翠茂盛。应我的要求,1978年,一位澳大利亚植物专家和一位新西兰土壤专家,前来研究新加坡的土壤后提呈报告。我读后兴致勃勃,决定召见他们。他们告诉我,新加坡是赤道雨林地带的一部分,一年到头阳光强烈,雨水很多。树木被砍伐之后,大雨把土壤表层冲走,也把养分冲掉。草要长得青翠茂盛,非得经常施肥不可,最好是用不容易被冲走的混合肥料,外加石灰,因为新加坡的土壤酸性太强。管理人员根据这个意见在总统府的草地上进行试验,草果然碧绿起来。我们用同样的方法处理所有学校的操场和其他体育场,结果是蔫黄的草坪和足球门柱旁一块块寸草不生的泥地都变成翠绿一片。整个城市逐渐绿化。在1970年代,一位前来参加国庆酒会的法国部长兴高采烈地以法语向我道贺。我不会说法语,却了解“verure”这个词的意思是青翠。美丽的绿化城市把他给迷住了。 当时多数亚洲国家甚少或根本不注意绿化,新加坡却与众不同,而且采取严厉的措施对付走散的牛羊,这成了1969年美国《展望》杂志报道的新闻。香港新闻处处长大感兴趣,前来访问之后宣布,他将根据新加坡的经验,建议香港举行为期两年的反乱丢垃圾运动。 共和联邦总理会议定于1971年1月中举行之后,我号召官临们再加把劲,以便使客人对新加坡留下更好的印象。我们为所有的服务行业从业人员,包括店员、的士司机、旅馆和餐馆工人举行了说明会,要求他们尽量在我们的客人面前表现得有礼和友善。他们对此都有很好的反应,而来访的各国总统、总理和他们的随员的反应也非常好。于是,新加坡旅游促进局展开一个有礼服务的运动,鼓励售货员和其他服务行业的从业员为顾客提供有礼的服务。我决定干涉。如果我们的服务业从业人员只对旅客表现得彬彬有礼,对国人则不然,那是很荒谬的。我召集了国防部、教育部和全国职工总会,通过它们分别向国民服役人员。50万名学生和数十万名工友传达一个信息:我们必须把讲礼貌当做我们的生活方式,只有这样,新加坡才会成为一个人人都生活得更加愉快的社会,而不单是为了旅游业。 最大的好处是东盟领袖决定不让新加坡专美而竞相为自己的城市展开绿化计划。1970年代,还没出任马来西亚首相的马哈蒂尔医生曾经在新加坡总统府别墅住过,他问我为什么总统府的草坪会那么绿油油的。成为首相之后,他把吉隆坡绿化了。1970年代末,苏哈托总统在雅加达推行同样的计划,马科斯总统在马尼拉这样做,他宁首相也使曼谷绿化了。我鼓励他们说,他们的国家气候也不错,而且有更多的树木可供选择。 绿化竞争有积极意义对本区域来说,再没有其他作业比绿化的收益来得大。我们同邻居互相竞争,设法使绿化工作做得更好,让花卉长得更茂盛。绿化城市的竞争有积极意义,使大家受惠,对提高人民士气有好处,对旅游业、投资者也有好处。有好多领域的竞争不但有害,甚至是致命的。所以与其在其他领域竞争,不如争相成为亚洲绿化最好最清洁的城市。 1971年11月的第一个星期日,我们开始举行一年一度的植树日,所有国会议员、民众联络所和它们的领袖都参与。自那以后,每年的植树日我们都进行植树活动。11月种下树苗,雨季在这个时候开始,浇水的工作少之又少。 由于乔木、灌木和匍匐植物的品种不够多,我派研究人员到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植物园和公园考察,挑选亚洲、非洲、加勒比海诸岛和中美洲气候相似的国家的植物新品种,把许多自然开花的植物和树木的新品种带回来,在新加坡的气候和土壤条附下试种。有时我们会大失所望。来自加勒比海诸岛的树木原本会自然地开出美丽的花朵,到新加坡却不开了,因为这里没有它们所需要的凉快的冬天。来自印度和缅甸的树木在新加坡不常开花,因为这里跟它们生长的本土不一样,每年在不同的季候风季节之间没有长期的旱季。新加坡的植物学家到世界各地收集树种,引进了8000个不同的品种,但是只有2000多种能在新加坡繁衍生长。他们在全岛各处种植这些生命力较为坚韧的品种,使我们的绿阴更加多姿多彩。执行我的绿化政策的一个主要人物是能干的官员黄尧。这个造林学出身的马来西亚人,原本打算在马来西亚的橡胶园和油棕园工作。他利用专长,为我们解决了种种问题,包括在路边种植乔木、灌木和其他花草,以及在市区里辟设公园和铺设公园连道。面对我接连不断的便函和永无止境的要求,他勤奋地一一回应,而且还成功地推行了其中的许多计划。他的接班人蔡善英的专业是农学,却成为一名树木专家,表现也一样好。 每逢我出国几个星期后回到机场,驱车沿着东海岸公园大道进入市区,看到苍翠的树木、棕榈、绿油油的青草和繁花似锦的灌木,我就意气风发、精神抖擞。在我推行过的所有计划之中,绿化计划的成本效益最高。 我们之所以非使新加坡清洁不可,一个不得已的原因是,新加坡必须尽可能收集每年95英寸的雨水。我要求土木工程出身的防止污染组主任李一添制定计划,修筑堤坝把所有小河与溪流的水拦截起来使用。这项计划花了约十年的时间才落实。他必须使来自住家和工厂的所有污水全部流人阴沟,只允许屋顶、花园和空地的干净水流进明沟,再流进被拦住的河流。到了1980年,每天能收集到6300万加仑的水,约相等于当时新加坡每天用水量的一半。 雄心最大的计划是清理新加坡河和加冷盆地,把鱼儿引回这两条河。1977年2月我最初公开提出这个建议时,许多人,尤其是工业家问道:“干吗要清理?梧槽水道(它注入加冷河)和新加坡河向来都是脏兮兮的,这是新加坡传统的一部分!”这样的看法我绝不能接受。两条水道发出刺鼻的恶臭。芝的律师楼有个失明的电话接线生,每次乘巴士快要来到新加坡河时,嗅到河水的特有恶臭,便知道到了什么地方。新加坡的水道污染问题一半是由工业废水造成的。我们必须确保每条溪流、阴沟和小河都不受污染。当时的建屋发展局局长郑章远打趣说:“每星期买鱼放进河里,开支会要比这样做少得多。”李一添并没有因为被泼冷水而退缩,他跟我密切合作过,知道这是做得到的,因为我会支持他排除一切障碍。清理新加坡河和加冷盆地是大规模的工程,这意味着必须为整个新加坡岛铺设地下水道。在市区,由于建筑物成群,这样做尤其困难。我们不得不徙置大约3000户家庭小工业,让它们搬进有控制油污和其l他废物设备的正式工业区。新加坡自1819年开埠以来,驳船和就在新加坡河上川流不息,船上人员生活在河上,在河上烹饪和洗澡。我们必须把他们迁移到西海岸的巴西班让,加冷河两岸的小船厂则搬到大士和裕廊河边。另外让5000名街边熟食小贩搬进经过精心设计,清洁的熟食中心。小贩惯于在路旁做买卖,不必缴租金,方便顾客。他们抗拒到有盖小贩中心去,因为生意未必那么好,还要交租金和水电费。我们不温不火地却也丝毫不放松地协助他们搬迁,津贴租金。尽管如此,一些小贩还是经营不下去。 我们逐步淘汰8000个养了90多万头猪的养猪场,因为猪的粪便污染了溪流。除了14个开在农业科技园里的鱼塘以及三几家钓鱼场外,其他鱼塘都关闭了。鲜鱼现在是在柔佛海峡的浅水网箱和南部岛屿的深海浮动网箱养鱼场里生产的。 我们成立了一个徙置署,应付徙置过程中涉及的争论不休和讨价还价的问题。无论小贩、农民或家庭小工业者,他们永远不喜欢搬迁和转行。这是个有政治风险的任务,非得小心并采取。恫情的态度处理不可,否则在来届选举中会失掉很多选票。我们成立了一个由官员和受影响选区的议员组成的委员会来控制局面,以便减少政治上的不利影响。 徒置农民最为棘手。我们定下了赔偿率,根据的是农场建筑的面积、农场范围内铺上混凝土的空地面积、果园里的果树数目和鱼塘数目。随着国家经济繁荣,我们提高了赔偿额。但是连最慷慨的赔偿也不够好。上了年纪的农民不晓得该怎么办,也不会使用赔款。他们不得不住进组屋,对过去给他们提供了免费粮食的猪、鸭、鸡、果树和莱地怀念不已。甚至在被安排搬迁到建屋局新组屋区15到20年后,许多人依然投票反对行动党。他们认为行动党政府摧毁了他们的生活方式。 1987年11月,我欣然主持加冷盆地和新加坡河的清河纪念仪式。这两条水道一直是新加坡市区的天然下水道。我颁发金牌给执行计划的官员,表扬他们的成就。之后,我们建了八个新港湾蓄水池,其中一些用做划船和消闲钓鱼的场所。每天能收集到的食水猛增到1.2亿加仑。每一项成功的工程都由一个能干和富有献身精神的官员指挥,他们出身于相关的专业,应付新加坡的独特难题时懂得学以致用。没有李一添,新加坡不可能会变得这么干净和翠绿。我概括说明了概念上的目标,他必须研究出可行的解决方案。后来他升任公务员首长。 1993年温斯敏到新加坡河钓鱼,真的钓到了一条。河流清洁了,人们的生活素质也有所改变。全岛各地的地价都大幅度上升,尤其是在市区与河流和水道附近的地段。我们向印尼买沙,覆盖了加冷盆地沿岸的泥土。如今人们可以在加冷盆地晒太阳和滑水。在河畔,共管式公寓取代了难看的小船厂。新加坡河两岸都铺设了人行道,河边的旧店屋和货仓翻新了,成为餐馆、咖啡座、商店和酒店。人们在河畔饮酒用餐,华族的传统驳船晚上停靠在河边,也成为露天用餐的地点。对那些仍然清楚记得新加坡河作为下水道的人们来说,这一切改变有如一场梦。 从一个城市的植物可以看出它的污染程度。失修的汽车、巴士和柴油罗厘喷出过量废气,灌木蒙上黑色的烟灰粒,就会枯萎凋谢。1970年的秋天,我在波士顿看见车辆沿着前往加油站的方向大排长龙,感到诧异。司机告诉我,当天是让车辆更换下一年执照的最后一天。要更新执照,车辆必须给经授权的加油站进行检查,看看是否适宜在路上行驶。之后,我决定在总理公署设立防止污染组。我们在繁忙公路两旁安装监察仪器,测量车辆排出的尘埃、油烟的浓度和二氧化硫的含量。在其他城市,经济情况较好的人可以搬迁到干净和翠绿的郊区,远离城市受污染的地带,新加坡的土地面积却迫使我们在同一个小地方工作、消闲和居住。所以不论是富人或贫民,我们都必须为他们保护环境,保持清洁和优雅。 1971年我们在裕廊镇的中心开辟了飞禽公园,四周是数以百计的工厂。当初如果不坚持和保持严格的防止污染标准的话,来自世界各地的飞禽就不可能在裕廊繁衍成长。我们也在裕廊工业区内进行绿化,在发出证书允许工厂开工以前,要求它们美化厂区并植树。 尽管新加坡已经解决了国内主要的空气污染问题,可是,在1994年和1997年,苏门答腊和婆罗洲发生森林大火,烟雾笼罩了整个新加坡和它的周围地区。大火是因为种植园公司在砍伐宝贵的木材之后,放火烧掉其他树木,以便清理土地来种植油棕和其他农作物而造成的。在干燥的季节里,大火能连续烧上几个月。1997年年中,浓厚和有毒的烟雾笼罩了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和菲律宾,导致机场关闭,数以千计的人病倒。 旧时的新加坡也遭受车辆和诸如建筑工地打桩,以及露天娱乐活动的扬声器、电视机和收音机传出的噪音污染。我们按部就班地慢慢实施新条例,促使人们把音量放低。最危险最吵闹的是华人的习俗,在农历新年期间放鞭炮。人们受到严重的灼伤和其他伤害,尤其是儿童。木屋经常失火,甚至整个非法木屋村化为灰烬。1970年华人农历新年的最后一天,发生了一场规模极大的火灾,五个人丧生,许多人受伤。我决定明文规定放鞭炮是犯法行为,禁止了这个长期延续下来的华人喜庆传统习俗。两年后,两个没有武装的警察试图拦阻一群人放鞭炮,却遭到残酷殴打。于是我完全禁止鞭炮进口。当我们住在10层20层高的楼房时,各种不适合高楼生活方式的传统习俗都必须停止。 1960年代,城市重建的步伐加快。我们致力于重建陈旧的市中心,历史不断地被抹掉。到了1970年底,我们对这样的做法深感不安,于是在第二年设立古迹保存局,负责确认和保存在历史、传统、考古、建筑设计和艺术性等方面,对新加坡历史来说具有意义的建筑物,其中也包括行政、文化和商业建筑物。这些建筑物包括老旧的华人庙、印度庙、伊斯兰教堂、圣公会和天主教堂、犹太教堂、19世纪传统华族建筑物以及在旧行政中心的前殖民地政府办公楼。过去殖民地时期英国总督办公的总督府,是目前总统和总理办公的地方,已改称为总统府。 我们设法保留新加坡独有的特色,使得新加坡人能够饮水思源。值得庆幸的是,我们没有拆除牛车水、小印度和甘榜格南的历史区,后者是前苏丹王宫所在地。新加坡河畔的旧建筑物也保留下来。 早自1970年代,新加坡就开始禁止一切香烟广告,主要目的是防止年轻人染上危险和令人讨厌的烟瘾。我们逐步禁止在所有公共场所吸烟——电梯、巴士、地铁车厢和地铁站,最后是所有冷气办公室和餐馆。加拿大人有什么行动我就跟,因为他们是这方面的开路先锋。美国人远远落在后面,因为他们的香烟制造业力量太大了。 我们每年也举行“无烟周”。“无烟周”开展的时候,我在电视上追述了个人的经历。我原来每天大约抽20支烟,1957年参加三个星期的市议会竞选活动,声音哑了,选举结果宣布时,我连憾谢选民的话也说不出来。既然控制不住烟瘾,我决定非戒掉不可。起初的两个星期很不好受。进入1960年代,我对烟高度敏感,禁止人们在我的冷气办公室和内阁会议室吸烟。几年下来,多数部长都不再吸烟。拉贾拉南和巴克始终烟不离手,内阁开会,他们总会溜开10分钟左右,到户外走廊过烟瘾。 我们锲而不舍地跟香烟斗争。美国烟草公司的财力和打广告的资金雄厚,成了禁烟运动的强大阻力。尽管老一辈烟客已经减少,但是年轻人,包括少女,仍然沉溺于吸烟的恶习。这场斗争我们输不起。 受到美国大肆嘲笑的一项禁令,是禁止香口胶。早在1983年,国家发展部长便 建议禁止香口胶,因为人们把吃过的香口胶塞进大门和信箱的钥匙孔,或粘在电梯按钮上,也有人把它随意吐在地上和走廊上,打扫的开支因此增加,也损坏清洁设备。起初我认为禁止未免太严。然而接着便发生了破坏分子把香口胶塞进地铁车门的传感器,地铁服务受到干扰的事件。那时我已经不再担任总理,吴总理和其他同僚在1992年1月决定禁止。多位上过美国大学的内阁部长说,有人吃过香口胶之后,随手把它粘在大学讲堂座位底下,粘上就清除不了,使座位脏得不得了。香口胶被禁止后,情况大大改善。在商店里的存货都搬清后,地铁站和地铁车厢的香口胶问题已微不足道。 派驻新加坡的外国通讯员找不到涉及贪污和其他营私舞弊行径的大丑闻来报道,于是便报道新加坡经常落力推行这类“劝人向善”的运动,冷嘲热讽,说我们是个“保姆之邦”。他们可以笑我们,可我深信最后开怀大笑的人会是我们。要是没有做出这些努力,劝人民改变陋习,新加坡的社会就会更不文明、更粗野、更没有教养。新加坡过去算不上是个有教养的文明社会。我们准备在最短的时间内争取实现这个目标,对此并不感到惭愧。我们先教育和规劝人民,待多数人都接受了,我们就通过立法惩罚叛逆的少数人。新加坡有了一个更加信人的居住环境。如果这就是所谓“保姆之邦”,我倒要为促使它的形成而感到自豪。

『陆』 新加坡环保

陈荣顺:希望新加坡环保经验对中国有用

--------------------------------------------------------------------------------

新加坡环境部常任秘书陈荣顺作演讲

10月28日上午,在首届九寨天堂国际环境论坛主题峰会上,新加坡环境部常任秘书陈荣顺先生作了题为“从生存到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主题演讲。

陈荣顺说,跟中国漫长的历史比起来,新加坡的环境发展可以说是非常短暂的,但是我有机会来这里是希望与各位分享新加坡环境发展经验,希望能够借此抛砖引玉,在接下来讨论中激发出各种构思和想法。

陈荣顺谈到,新加坡的环境在亚洲国家一直排列前列,中国同样坚决执行环保计划这种做法。比如从70年代周总理提到的环保计划,到一直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计划和科学发展观的做法,以及中国近年来治理环境污染的力度,新加坡都很钦佩。

陈荣顺说,在土地利用计划方面,我们首先要从土地利用角度来看,我们的发展不是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比如说,在住宅区附近,只准设轻工业,如纺织业、电子业等,而重工业必须在离开住宅区有一定距离的指定的工业区设立。而且环境基础设施在防范工作方面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高效的固体处理系统有助于新加坡把海岸线的污染降到最低,我们把来自家庭和工业的废水导入一个广泛的公共用水系统,知道要符合国际标准才能够流入海中。

近年来,我们各地都铺设了污水系统,现在我们已经达到了百分之百的污水处理。我们把污水处理系统和污水系统分开,使我们能够把有用的水进行收集,把废水和雨水分别输送到不同的处理厂进行处理。除了进行广泛的污水处理外,新加坡还有一个非常高效的固体废物管理系统,从上个世纪70年代到2004年,我们建造了垃圾焚化厂,最早的焚化厂是从1979年开始投入运行的,随后我们又增加了专用的焚化厂处理医学废料,没有办法焚烧的肥料就被送到特别的垃圾填埋厂。

陈荣顺提到,新加坡从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就注意街边的小贩标准,要求所有小贩必须领取执照,最后他们也被迁至有一些污水处理中心进行管理,同时我们还有一些单位专门研究蚊子等等。在上世纪60年代,政府认为不能只靠政府执法来进行监督,只有公众来参与环保才能解决环保问题。从1968年10月开始,我们政府展开了一项为期一个月保持新加坡清洁的运动,当时房屋和就业主要问题都得到了控制,保持新加坡清洁的控制就在于进一步改善生活的条件,这是我们开展的首项大规模国家计划,群众要求把国家开发成一个大家庭。

目前我们环境教育也是学校课程的一部分,我们认为环保教育必须从很小就开始。这一项工作是通过环境分析和教育加有效网络进行的,我们鼓励每一个学校至少成立一个环保俱乐部,另一方面我们也设法在大学培养环保大使,我们目前在全国方面所做的努力不仅限于提高国民的意识,而是延伸到个人行为。从1990年以来,我们每年都开展清洁绿化周,鼓励个人、团体、学校和公司都参与到环保活动当中来。

政府也发觉单方面的力量是不可能提供所有的环境服务的,那么在争取环境可持续发展过程当中,新加坡越来越希望私人企业参与进来。在这些方面,新加坡环境部门率先结合民间和私人来提供环境基础设施的服务,通过这样的合作,公共机构和私人企业界紧密合作,通过设计建造有用的方式,共同提供新的环境基础设施和服务。

陈荣顺最后表示,虽然新加坡在控制污化方面有成就,使国内空气清洁度在国际高品质之内,但是新加坡愿意学习其他国家的经验,同时也包括学习中国的经验。希望通过相互学习,共同迈向持续发展的道路,竭尽所能使环境和经济发展协调,也希望新加坡经验能够对中国有用。
日期:2005-10-31 来源:四川新闻网

『柒』 新加坡的环境

新加坡
国名:新加坡共和国( republic of singapore)
别称:星洲、星岛
首都:新加坡(Singapore)
独立日:8月9日(1965年)

国旗:由上红下白两个相等的横长方形组成,长与宽之比为3∶2。左上角有一弯白色新月和五颗白色五角星。红色代表人类的平等,白色象征纯洁和美德;新月象征国家,五颗星代表国家建立民主、和平、进步、正义和平等的思想。新月和五颗星的组合紧密而有序,象征着新加坡人民的团结和互助的精神。

国徽:由盾徽、狮子、老虎等图案组成。红色的盾面上镶有白色的新月和五角星,其寓意与国旗相同。红盾左侧是一头狮子,这是新加坡的象征,新加坡在马来语中是“狮子城”的意思;右侧是一只老虎,象征新加坡与马来西亚之间历史上的联系。红盾下方为金色的棕榈枝叶,底部的蓝色饰带上用马来文写着“前进吧,新加坡!”

国歌:《前进吧,新加坡》

国花:以一种名为卓锦·万代兰的胡姬花为国花。东南亚通称兰花为胡姬花。卓锦·万代兰是由卓锦女士培植而成,花朵清丽端庄、生命力特强,它象征新加坡人的气质和刻苦耐劳、果敢奋斗的精神。

国家政要:内阁资政李光耀,1965年新加坡独立后,长期担任总理,1990年11月辞去总理职务,改任内阁资政;总理吴作栋(goh chok tong),1990年11月任总理;现任总理李显龙,2004年8月12日宣誓就职,成为新加坡第三任总理,12月当选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新一任秘书长,2006年5月再次当选新加坡总理,5月30日宣誓就职。总统纳丹,于1999年8月18日当选为新加坡共和国总统,9月1日正式宣誓就职,2005年9月连任。

自然地理:位于东南亚,是马来半岛最南端的一个热带城市岛国。面积为647.5平方公里,北隔柔佛海峡与马来西亚为邻,有长堤与马来西亚的新山相通,南隔新加坡海峡与印度尼西亚相望。地处太平洋与印度洋航运要道——马六甲海峡的出入口,由50多个海岛组成,新加坡岛占全国面积的91.6%。属热带海洋性气候,常年高温多雨,年平均气温24-27℃。

国家简史:传说在远古时代,亚历山大大帝的后裔乌塔马王子在海上航行时,船被暴风雨刮到现在的新加坡岛上,在岛上,王子看到一头怪兽,浑身赤红色,头部的毛黑亮,胸前还有一撮白毛。随行人员告诉王子这是狮子,王子便把这个不知名的小岛称为“新加普拉”,也就是狮子的意思,这个名字一直沿用至今。新加坡古称“单马锡”,18到19世纪是马来西亚柔佛王国的一部分。
19世纪时沦为英国的殖民地,成为英国在亚洲的重要贸易港口和军事要塞。1942到1945年,被日本统治,并沦为日本的直辖殖民地。1956年6月成立自治邦,实行内部自治。1963年9月并入马来西亚。1965年8月9日,在李光耀的带领下,脱离马来西亚正式成立新加坡共和国。
新加坡是一个城市国家,原意为狮城。据马来史籍记载,公元1150年左右,苏门答腊的室利佛逝王国王子(般+木)那乘船到达此岛,看见一头黑兽,当地人告知为狮子,遂有“狮城”之称。
新加坡是梵语“狮城”之谐音,由于当地居民受印度文化影响较深,喜欢用梵语作为地名。而狮子具有勇猛、雄健的特征,故以此作为地名是很自然的事。过去华侨多称其为“息辣”,即马来语“海峡”的意思,也有因其小而将之称为星洲、星岛。

政治经济

新加坡是英联邦成员国,总统为国家元首,总统和议会共同行使立法权,实行总理内阁制。 新加坡的经济传统上以商业为主,包括转口贸易、加工出口、航运等,是东南亚最大的海港、重要商业城市和转口贸易中心,也是国际金融中心和重要的航空中心。独立后的新加坡经济发展引人瞩目,被称为亚洲四小龙之一。旅游业是新加坡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民族与宗族:新加坡人口为310万,其中76%是华人,马来人约占15%,其他则是印度人、巴基斯坦人、斯里兰卡的泰米尔族人和西方人。每平方公里达4000多人,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之一。
英语、华语、马来语、泰米尔语为官方语言,马来语为国语,政府机关使用英语,英语为行政用语,大多数新加坡人都会使用英语和华语。马来人和巴基斯坦人多信奉伊斯兰教,印度人信奉印度教,华人及斯里兰卡人多信奉佛教;此外,还有人信奉基督教。

交通:新加坡是东南亚地区联系欧洲、美洲、大洋洲的航空中心,航线通达54个国家(地区)、127个城市。从中国的北京、广州、厦门、深圳等城市都可直航新加坡。新加坡樟宜国际机场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航空港之一,也是东南亚最大的机场之一。 新加坡交通发达,设施先进,有火车及巴士来往马来西亚、泰国各主要城市。长途巴士总站设在新桥路,每天有数班车通往马来西亚的吉隆坡、关丹、马六甲等。

地铁:地铁是新加坡最为便捷的交通工具。地铁全长67公里,设有42站,分为两线:即从海滨湾通往义顺为南北线,从巴西立通到文礼为东西线。在每个地铁车站里都有标示非常清楚的路线图及使用说明,搭乘地铁前最好先确定车费及地点。南北线以“N”表示,黄色表示北行线,红色表示南行线;东西线以“W”表示,绿色表示东行线,蓝色表示西行线;市中心区以“C”表示。要查看站名只要记住颜色及号码即可。
地铁车站的运作完全自动化,由电脑控制自动售票机、乘客出入闸口等。到自动售票机前投入硬币,同时按下应付车费的按钮,如有余额,机器会自动找钱,并付给车票。地铁车票有时间限制,扣掉搭地铁所需时间外,若在闸门内逗留超过半小时,车票便自动作废,乘客无法再通过电脑闸门,若想出来,须另外补票。地铁运行时间是早6点至晚12点。

节庆活动:新加坡日历上印有公历、中国农历、印历和马来历4种历法,依各种历法有许多节日。在保留各民族传统文化的同时,新加坡政府鼓励人们向新加坡统一民族文化习俗演变。
主要节庆有新年、印度族丰收节、新加坡河木筏大赛、印度族大宝森节、伊斯兰教斋月及开斋节、耶酥受难日、哈芝节、卫塞节、端午节、新加坡美食节、国庆节、中秋节、齐天大圣诞辰、中秋赏灯会、印度族屠妖节、印度族九宵节、九皇爷庆典、印度族盗火节、印度族万灯节、圣诞节等。

饮食:新加坡餐饮汇集了当地的风味和来自世界各地的佳肴,有中国菜、马来菜、泰国菜、印尼菜、印度菜、西餐、快餐等。由于历史的原因,新加坡在饮食方式和习惯方面融合了马来族和华人的烹调特色,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菜是“娘惹食物”。娘惹是指过去居住在新加坡、马六甲及槟榔屿一带的华人女性。就口味而言,娘惹食品是最特别,最精致的传统佳肴之一。
旅游者在餐厅、酒店消费,须付10%的服务费与3%的政府税及1%的观光税,郊区餐厅或小吃店不收服务费和小费,集市小吃摊也不须另付小费。为了大众健康,所有有空调的餐厅一律森止吸烟。

购物:新加坡商品丰富,来自世界各地的货品琳琅满目,从古典精致的东方手工艺品、款式新颖的欧洲高档时装和皮革制品到先进的高新技术电子器材等无所不有。新加坡市场上有特色的商品主要有马来蜡染花布、珠宝、古玩、陶瓷器、玉器、字画等。新加坡的物价水平较高。

货币:货币为新加坡元(S$),1元等于100分。纸币面值有1元、2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500元、1000元;硬币有1分、5分、10分、20分、50分、100分。

时差:比格林威治时间早8个小时,与北京时间相同。

新闻出版:英文报有《海峡时报》《商业时报》《新报》;华文报有《联合早报》《联合晚报》《新明日报》;马来文报有《每日新闻》;此外还有泰米尔文报《泰米尔日报》。广播电台于1936年开播,1959年1月起以马来语、英语、华语、泰米尔语广播。新加坡广播电台拥有并经营12个国内电台和3个国际电台。新加坡电视机构拥有并经营2个频道,一个播送华文节目,另一个播送英文节目,每天播送24小时。12电视私人公司经营2个频道,一个主要为马来族和印度族人口服务,另一个主要播送体育及文艺节目。1995年有线电视网开通,用户可接收30多个频道、10余个国家的电视节目。1995年开通卫星电视。

外交:立足东南亚国家联盟,将维护东盟团结与合作、推动东盟在地区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放在外交工作的重要地位;面向亚洲,注重发展与亚洲国家特别是中、日、韩、印度等国的合作关系;奉行“大国平衡”政策,积极开展经济外交。

与中国关系:1980年6月14日,中国政府和新加坡新加坡政府关于互设商务代表处协议在北京签字,次年9月两国商务代表处正式开馆。1990年10月3日,中新两国建交。

与马来西亚的水纠纷
自1965年新加坡脱离马来西亚独立以来,新加坡的淡水都依靠独立时的条约由马来西亚供应,当时商定的淡水出口价是每4540升3仙(约合0.01美元)而到现在,价格都没有变动过,马来西亚认为这个价格低到无法接受,要求修改条约,新加坡以条约中并没有规定在2060年条约到期前马来西亚可以修改价格。就该问题两国不断发生严重的摩擦和争吵。
新加坡的旅游胜地:
1.圣淘沙位于新加坡本岛南部,离市中心半公里。这个田园式的度假岛屿,其马来文名字是和平与宁静的意思。它由一个渔村变为英国的军事基地,后来又于1972年变成一个度假岛屿。
岛上青葱翠绿,有引人入胜的探险乐园、天然幽径、博物馆和历史遗迹等等,让人远离城市城嚣。爱海的人,可以沿着沙滩享受轻松的水上活动。而热爱自然的人,圣淘沙也有天然人行道——龙道、海底世界、胡姬花园、蝴蝶园、世界昆虫博物馆。在历史景点方面,则有西乐索炮台、海事博物馆和新加坡万象馆。
在主题公园方面,计有梦幻岛、火焰山和高尔夫乐园。而高37公尺的鱼尾狮塔,可让游人从圣淘沙远眺市区的高楼大厦及环绕四周小岛的景色。入夜后的音乐喷泉,随着交响乐的节奏而翩翩起舞。
圣淘沙是由圣淘沙发展机构负责管理和发展,它也管理10个较小的岛屿,包括龟屿、圣约翰岛、姐妹到及鬼岛。这些岛屿是热爱游泳、潜水和钓鱼人士的乐园。
岛上也有自设的交通设备。游客可以免费乘搭单轨列车、巴士、沙滩小火车前往不同目的地。此外,岛上也有脚踏车出租店。

2.新加坡动物园于1973年开幕,园内以开放概念为设计,利用热带森林与湖泊为屏障,使游客可以不受铁笼和铁柱的遮栏而看得一清二楚。
动物园占地28公顷,收罗了250种哺乳动物类、鸟类和爬虫类动物,总数接近3000只。所展示的许多濒临绝种的动物之中,包括科摩多龙、睡熊、金丝猴,以及世界最大的群居人猿。
游客可以在动物园内一尝和人猿共用早餐的难忘经验,或者观赏每天四场精彩的动物表演。参与表演得动物有灵长类、爬虫、大象和海狮等。人们可以观看矮小河马在水底潜游,以及加勒比海海牛悠游自在的游姿。在儿童天地里,孩子们可以从“动物之友表演”中获得无比的快乐,参与演出的动物有德国牧羊犬、大牧羊犬、麝猫、鹦鹉,以及一群绵羊。
除此之外,园内也设有游园列车,带您畅游动物园。

3.福康宁山俗称“皇家山”或“升旗山”。这个占地19公顷,高约50公尺的山丘曾是当年莱佛士的住所。1819年,莱佛士在新加坡河口登陆后,便看上这座俯视新加坡河口的小山,并在山顶建总督府。1823年,他也选择在此处兴建住家。
其实,福康宁山的历史可追溯到14世纪。据历史记载,这里是14世纪岛国苏丹皇室的所在地。新加坡最后一位苏丹依斯干达沙便安葬在靠近山顶的地方。
目前,山上还残留著许多文物,并且不时有新发现。山上的福康宁文化中心便展示了被挖掘的14世纪至19世纪文物。
在英国殖民地时代的1859至1861年期间,山上也建有一座堡垒。1867年,堡垒上还设印度和欧洲兵士的营房,医院和弹药库,是19世纪防御新加坡的主要炮兵连。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因为局势太平,这里的军械就不派上用场了。
英军也在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在这里建造占地1306.10平方公尺,深约9公尺的地下指挥室。现在的文化中心后面便是隧道入口处。它是英国在马来亚驻军的指挥总部,英军投降后,成为日军司令官山下奉文少将的指挥总部。
目前,这个指挥室已辟为展览馆。馆内的许多物件,如无线电话、桌椅、电灯等都是原有的历史遗物。展览馆共有22个房间,包括通讯室、兵士休息室、密码室、统帅指挥室等。展览馆有意重造56年前的历史,让游人有如身历其境的感觉。
在山上的一处也辟有香料园,是当年19公顷植物园的缩影,种植著丁香、肉桂等香料。此外,殖民地时代遗留下来的墓园,也完好的保留在山的东侧。

4.花柏山位于新加坡南部,总面积达56.46公顷。山上的花柏山公园建于60年代,并在1994年开始重新整修。整修后的花柏山增设了更多的基础设施,对周围的园景也重新设计一番。
花柏山公园有以下主要景点:
花柏顶:高达105公尺的花柏顶是公园内最高之处,站在花柏顶将能够鸟瞰新加坡南部全景。这里有一棵雨树,于1971年11月7日的首届植树日种下,沿着这棵树是一个花木围绕的多层平台,平台地面上特别设计朝向不同方向的箭头,以告诉游客所指的地方与名胜地点。而在了望台楼下的16幅壁画也让游客了解新加坡的历史和发展概况。

海事村:海事村主要的特色是以一艘传统帆船为蓝本。这艘大船由三个部分组成,即餐厅、儿童游乐场及讯号台,周围环境充满热带花园特色的景致。“帆船”上共有三个宽敞的“甲板”,适合人们聚会、设宴。此外,这里也是观赏新加坡海港的最佳地点。

花丛走道:从花柏顶延伸到海事村设有花丛走道。行人可在特别设计的亭子内享受鸟语花香,同时,在花丛走道上辟有一个“棕榈园林”,供游人休息聊天。

望东亭:位于花柏山东部的低洼处。游人可以在此观赏新加坡东部美景。花园设有健身区、宽广草场、野餐区以及可供游人鸟瞰市区景物的亭子。

缆车亭:在缆车亭旁建设两个观赏美景的平台,游人可以在此通过望眼镜观赏我国南部风景。

5.肯特岗公园占地47公顷,旧称鸦片山,是我国自然保护区之一。
它是一座次森林山丘,也是候鸟的集居地。园内有一条长达800公尺的山径,是游人探索自然生态的好地方。 此外,山丘的后侧也有两个一大一小的池塘。前面部分最高处设有了望台,可以眺望我国西海岸景色。左边可看到炼油厂林立的岛屿,右边又可看到箱运码头。
根据国家公园局的资料,肯特岗公园是拥有最多健身设施的国家公园,共有20种不同的健身站供使用者选择。此外,它的不平地势也常吸引了许多远足及大自然爱好者前来考察,或举办“寻宝”游戏。
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这里曾经是马来军团和日军抗战的地点之一。1942年2月13日,日军第18师攻打防守这座小山的第一马来军团、英国第二效忠军团和第44印度旅,这场长达48小时的搏斗有不少日军与马来军人战死。新加坡陆军最近“认养”了肯特岗公园,成为“陆军公园”(Army Green Park),园内永久摆放了两架M114型榴弹炮和一架AMX-13轻型坦克,突显公园的历史和军事意义。

『捌』 新加坡胜科污水处理厂

我可以帮你联系到药剂厂家

『玖』 新加坡是怎么环保的

新加坡环境部常任秘书陈荣顺作演讲

10月28日上午,在首届九寨天堂国际环境论坛主题峰会上,新加坡环境部常任秘书陈荣顺先生作了题为“从生存到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主题演讲。

陈荣顺说,跟中国漫长的历史比起来,新加坡的环境发展可以说是非常短暂的,但是我有机会来这里是希望与各位分享新加坡环境发展经验,希望能够借此抛砖引玉,在接下来讨论中激发出各种构思和想法。

陈荣顺谈到,新加坡的环境在亚洲国家一直排列前列,中国同样坚决执行环保计划这种做法。比如从70年代周总理提到的环保计划,到一直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计划和科学发展观的做法,以及中国近年来治理环境污染的力度,新加坡都很钦佩。

陈荣顺说,在土地利用计划方面,我们首先要从土地利用角度来看,我们的发展不是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比如说,在住宅区附近,只准设轻工业,如纺织业、电子业等,而重工业必须在离开住宅区有一定距离的指定的工业区设立。而且环境基础设施在防范工作方面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高效的固体处理系统有助于新加坡把海岸线的污染降到最低,我们把来自家庭和工业的废水导入一个广泛的公共用水系统,知道要符合国际标准才能够流入海中。

近年来,我们各地都铺设了污水系统,现在我们已经达到了百分之百的污水处理。我们把污水处理系统和污水系统分开,使我们能够把有用的水进行收集,把废水和雨水分别输送到不同的处理厂进行处理。除了进行广泛的污水处理外,新加坡还有一个非常高效的固体废物管理系统,从上个世纪70年代到2004年,我们建造了垃圾焚化厂,最早的焚化厂是从1979年开始投入运行的,随后我们又增加了专用的焚化厂处理医学废料,没有办法焚烧的肥料就被送到特别的垃圾填埋厂。

陈荣顺提到,新加坡从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就注意街边的小贩标准,要求所有小贩必须领取执照,最后他们也被迁至有一些污水处理中心进行管理,同时我们还有一些单位专门研究蚊子等等。在上世纪60年代,政府认为不能只靠政府执法来进行监督,只有公众来参与环保才能解决环保问题。从1968年10月开始,我们政府展开了一项为期一个月保持新加坡清洁的运动,当时房屋和就业主要问题都得到了控制,保持新加坡清洁的控制就在于进一步改善生活的条件,这是我们开展的首项大规模国家计划,群众要求把国家开发成一个大家庭。

目前我们环境教育也是学校课程的一部分,我们认为环保教育必须从很小就开始。这一项工作是通过环境分析和教育加有效网络进行的,我们鼓励每一个学校至少成立一个环保俱乐部,另一方面我们也设法在大学培养环保大使,我们目前在全国方面所做的努力不仅限于提高国民的意识,而是延伸到个人行为。从1990年以来,我们每年都开展清洁绿化周,鼓励个人、团体、学校和公司都参与到环保活动当中来。

政府也发觉单方面的力量是不可能提供所有的环境服务的,那么在争取环境可持续发展过程当中,新加坡越来越希望私人企业参与进来。在这些方面,新加坡环境部门率先结合民间和私人来提供环境基础设施的服务,通过这样的合作,公共机构和私人企业界紧密合作,通过设计建造有用的方式,共同提供新的环境基础设施和服务。

陈荣顺最后表示,虽然新加坡在控制污化方面有成就,使国内空气清洁度在国际高品质之内,但是新加坡愿意学习其他国家的经验,同时也包括学习中国的经验。希望通过相互学习,共同迈向持续发展的道路,竭尽所能使环境和经济发展协调,也希望新加坡经验能够对中国有用。

『拾』 新加坡污水处理厂有哪些急求。

樟宜(Changi)污水处理厂制
kran ji 污水处理厂
Seletar污水处理厂
Kim chuan污水处理厂
Bedok污水处理厂
Ulu Pandan污水处理厂
Jurong 污水处理厂
Tuas污水处理厂
South Tunnel污水处理厂

阅读全文

与新加坡的污水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atem车载空气净化器怎么用 浏览:439
ro反渗透膜滤芯直销 浏览:105
4021反渗透膜尺寸 浏览:352
净化器怎么投放 浏览:849
纯水机双出水怎么安装 浏览:320
卫生间除垢剂有哪一款 浏览:350
元神纯水精灵怎么破 浏览:234
高效空气过滤器制作 浏览:743
机油滤芯一般多少油 浏览:691
臭气净化器怎么制作 浏览:521
油烟净化器芯体是什么意思 浏览:372
德龙咖啡机除垢后水 浏览:512
医疗废水戊二醛的处置 浏览:178
鱼缸海沙过滤 浏览:680
污水d和a是什么意思 浏览:143
蒸馏时需要调ph吗 浏览:772
如何清理浴室地板水垢 浏览:512
鱼缸过滤棒入缸 浏览:307
潮阳和平镇污水处理厂 浏览:868
变频器污水提升泵操作规程 浏览: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