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十四五规划和以往的有什么不同
2021-2025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计划时期,也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内历史交汇期。目容前,各行各业“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已全面启动,这是我国进入新时代、确立“三级四类”规划体系后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规划,也是我国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十四五规划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是地方的重要发展规划,也是地方加快经济社会建设的关键要素。
从全球经济发展形势来看,国际化进入分化期。
现阶段,世界经济处于缓慢复苏阶段,仍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风险日益加深。
在不断发展的科技革命和生产国际化的推动下,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相互渗透,全球新一轮产业分工和贸易格局加快重塑,
我国产业发展进入从规模增长向质量提升的重要窗口期。
把握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新旧动能顺畅接续转换,
抢占全球产业发展制高点成为“十四五”时期的重要课题。
⑵ 十四五规划和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是什么
1、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
2、我们将把经济发展的重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定不移推进制造业、质量型、网络型、数字中国建设,打造产业基础升级、产业链现代化,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3、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是加快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结合起来,以创新驱动和高质量供给创造新需求。
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市场和政府的作用,更好地实现有效市场和有效政府的结合。
(2)十四五规划污水资源化扩展阅读:
应遵循的原则。
1、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我们应该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体制机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提高我们的能力和能力实现新视野和新模式的发展,提供一个基本的保障高质量的发展。
2、把人放在第一位。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共同富裕的方向,总是做发展人民,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保障人民的根本利益,并引起所有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社会公平,促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人民渴望更好的生活。
3、坚持新的发展理念。我们应该应用开发整个过程的新愿景和在各领域的发展,建立新的发展模式,有效地改变增长模式,并促进改变质量,效率和增长动力的发展,从而达到更高的质量,更有效,更公平,更和更安全的可持续发展。
⑶ 十四五规划解读
十四五规划: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这个“新”,既有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也有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抓住机遇、应对挑战,趋利避害、奋勇前进,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迈出重大步伐”“确保二零二七年实现建军百年奋斗目标”,全会对党和国家事业作出了全面部署,也对国防和军队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3)十四五规划污水资源化扩展阅读:
十四五规划意义:
1、这是基于党的十九大关于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两步走”战略安排提出来的。党的十九大确定从二〇二〇年到本世纪中叶的两个阶段安排。第一个阶段,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第二个阶段,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因而,这次远景目标是根据“两步走”战略安排提出来的,同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一中、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是完全一致的。
2、这体现了“十四五”规划与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之间“基础”与“引领”的辩证关系。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则对“十四五”规划发挥着重要引领作用,规定着“十四五”规划的基本原则、主要目标和发展主线等。
只有完成好五年规划所确立的目标任务,一个阶段接一个阶段向前推进,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远景目标才能最终实现。
3、以远近结合的方式向世界传递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向上向好的信心、决心与能力。党的十九大就提出了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尽管世界面临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和各种风险挑战持续增多,但在新发展理念引领下,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持续向好,在危机中不断开创着新局面。
⑷ “十四五规划”编制的参考文件有哪些
两大部分:一是历来的五年规划文本,二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与国家发改委的中国社会经济状况的调查报告
⑸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1、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
2、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3、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
4、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
(5)十四五规划污水资源化扩展阅读:
必须遵循的原则。
1、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能力和水平,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保证。
2、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共同富裕方向,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维护人民根本利益,激发全体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促进社会公平,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3、坚持新发展理念。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构建新发展格局,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⑹ 十四五规划必须关注的五个创新有哪些
十四五规划必须关注的五个创新如下:“十四五”规划编制必须基于时代发展、突出特色、科学务实、主次分明、定位清晰、路径明确,需要以新思路、新理念、新视角解读,提出新玩法、拓展新模式、开辟新时代、引领新潮流。
1.由“外推”变为“回溯”的规划新思路。本次规划要从2035/2050年达到的目标构想现在的发展节奏与规模。【目标导向,分步落实】
2.全局式、战略性的规划新视角。规划要有长远的战略性思维,要有全局式眼光,同时要有务实的作风。【全局眼光,务实优先】
3.以提升经济产业健康度为核心的规划新重点。更关注产业发展的健康度,防止产业空心化、促进新旧动能转换,兼顾发展导向与风险导向。【产业优先,动能转换】
4.以“新一代人”为本的规划新原则。新社会环境下,应更加注重新年轻人的综合需求,充分重视新千禧代的成长环境、社会观、生活观把控,考虑新一代年轻人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及愿景,有效引导新年轻人参与社会发展。【00后思维,新发展视角】
5.打造价值共同体的规划新愿景。随着中国四大城市群迅速崛起,未来中国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联度将越来越大,十四五规划过程中应更加注重协同作战思维,寻找区域的抱团发展模式,将本地区发展有效、充分的融入到区域发展中,精准定位、协同创新,以打造价值共同体的思路谋划自身发展。【区域经济联动,一体化发展】
以上摘自:中机院十四五规划指南一文
⑺ 十四五规划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简称“十四五”规划回。 2020年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答召开会议,决定2020年10月在北京召开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研究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1]8月16日起,“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开展网上意见征求。[2]10月2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