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污水知识 > 洪湖污水解约

洪湖污水解约

发布时间:2021-02-26 10:49:36

❶ 湿地事物为什么可以净化污水

湿地生态系统、多样的动植物群落、濒危物种等,在科研中都有重要地位,它们为教育和科学研究提供了对象、材料和试验基地。一些湿地中保留着过去和现在的生物、地理等方面演化进程的信息,在研究环境演化,古地理方面有着重要价值。

1.提供水源:湿地常常作为居民生活用水、工业生产用水和农业灌溉用水的水源。溪流、河流、池塘、湖泊中都有可以直接利用的水。其它湿地,如泥炭沼泽森林可以成为浅水水井的水源。
2.补充地下水:我们平时所用的水有很多是从地下开采出来的,而湿地可以为地下蓄水层补充水源。从湿地到蓄水层的水可以成为地下水系统的一部分,又可以为周围地区的工农生产提供水源。如果湿地受到破坏或消失,就无法为地下蓄水层供水,地下水资源就会减少。
3.调节流量,控制洪水:湿地是一个巨大的蓄水库,可以在暴雨和河流涨水期储存过量的降水,均匀地把径流放出,减弱危害下游的洪水,因此保护湿地就是保护天然储水系统。
4.保护堤岸,防风:湿地中生长着多种多样的植物,这些湿地植被可以抵御海浪、台风和风暴的冲击力,防止对海岸的侵蚀,同时它们的根系可以固定、稳定堤岸和海岸,保护沿海工农业生产。如果没有湿地,海岸和河流堤岸就会遭到海浪的破坏。
5.清除和转化毒物和杂质:湿地有助于减缓水流的速度,当含有毒物和杂质(农药、生活污水和工业排放物)的流水经过湿地时,流速减慢,有利于毒物和杂质的沉淀和排除。此外,一些湿地植物像芦苇、水湖莲能有效地吸收有毒物质。再现实生活中,不少湿地可以用做小型生活污水处理地,这一过程能够提高水的质量,有益于人们的生活和生产。
6.保留营养物质:流水流经湿地时,其中所含的营养成分被湿地植被吸收,或者积累在湿地泥层之中,净化了下游水源。湿地中的营养物质养育了鱼虾、树林、野生动物和湿地农作物。
7.防止盐水入侵:沼泽、河流、小溪等湿地向外流出的淡水限制了海水的回灌,延安植被也有助于防止潮水流入河流。但是如果过多抽取或排干湿地,破坏植被,淡水流量就会减少,海水可大量入侵河流,减少了人们生活、工农业生产及生态系统的淡水供应。
8.提供可利用的资源:湿地可以给我们多种多样的产物,包括木材、药材、动物皮革、肉蛋、鱼虾、牧草、水果、芦苇等,还可以提供水电、泥炭薪柴等多种能源利用。
9.保持小气候:湿地可以影响小气候。湿地水分通过蒸发成为水蒸气,然后又以降水的形式降到周围地区,保持当地的湿度和降雨量,影响当地人民的生活和工农业生产。
10.野生动物的栖息地:湿地是鸟类、鱼类、两栖动物的繁殖、栖息、迁徒、越冬的场所,其中有许多是珍稀、濒危物种。
11.航运:湿地的开阔水域为航运提供了条件,具有重要的航运价值,沿海沿江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主要依赖于此。
12.旅游休闲:湿地具有自然观光、旅游、娱乐等美学方面的功能,蕴涵着丰富秀丽的自然风光,成为人们观光旅游的好地方。
13.教育和科研价值:复杂的湿地生态系统、丰富的动植物群落、珍贵的濒危物种等,在自然科学教育和研究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有些湿地还保留了具有宝贵历史价值的文化遗址,是历史文化研究的重要场所。

湿地类型

(1)沼泽湿地。中国的沼泽约1197万公顷,主要分布于东北的三江平原、大小兴安岭、若尔盖高原及海滨、湖滨、河流沿岸等,山区多木本沼泽,平原为草本沼泽。?三江平原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是由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冲积形成的低平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淡水沼泽分布区,1990年尚存沼泽约113万公顷。三江平原无泥炭积累的潜育沼泽居多,泥炭沼泽较少。沼泽普遍有明显的草根层,呈海绵状,孔隙度大,保持水分能力强。本区资源利用以农业开垦,商品粮产出为主。大、小兴安岭沼泽分布广而集中,大兴安岭北段沼泽率为9%,小兴安岭沼泽率为6%,该区沼泽类型复杂,泥炭沼泽发育,以森林沼泽化、草甸沼泽化为主,是我国泥炭资源丰富地区之一。?若尔盖高原位于青藏高原东北边缘,是我国面积最大、分布集中的泥炭沼泽区。特别市黑河中、下游闭流和伏流宽谷,沼泽布满整个谷底,泥炭层深厚,沼泽率达20%--30%。本区以富营养草本泥炭沼泽为主,复合沼泽体发育。若尔盖高原是我国重要的草场。?海滨、湖滨、河流沿岸主要为芦苇沼泽分布区。滨海地区的芦苇沼泽,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北至鸭绿江口的淤泥质海岸,集中分布在河流入海的冲积三角洲地区。我国较大湖泊周围,一般都有宽窄不等的芦苇沼泽分布。另外,无论是外流河还是内流河,在中下游河段往往有芦苇沼泽分布。

(2)湖泊湿地。中国的湖泊具有多种多样的类型并显示出不同的区域特点。据统计,全国有大于1平方公里的天然湖泊2711个,总面积约90864平方公里。根据自然条件差异和资源利用、生态治理的区域特点,中国湖泊划分为五个自然区域。?东部平原地区湖泊,主要指分布于长江及淮河中下游、黄河及海河下游和大运河沿岸的大小湖泊。面积1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有696个,面积21171.6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湖泊总面积的23.3%。著名的五大淡水湖-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和巢湖即位于本区。该区湖泊水情变化显著,生物生产力较高,人类活动影响强烈。资源利用以调蓄滞洪、供水、水产业、围垦种植和航运为主。?蒙新高原地区湖泊。面积1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724个,面积19544.6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湖泊总面积的21.5%。本区气候干旱,湖泊蒸发超过湖水补给量,多为咸水湖和 盐湖。资源利用以盐湖矿产为主。?云贵高原地区湖泊。面积1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60个,面积1199.4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湖泊总面积的1.3%,全系淡水湖。该区湖泊换水周期长,生态系统较脆弱。资源利用以灌溉、供水、航运、水产养殖、水电能源和旅游景观为主。?青藏高原地区湖泊。面积1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1091个,面积44993.3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湖泊总面积的49.5%,本区为黄河、长江水系和雅鲁藏布江的河源区,湖泊补水以冰雪融水为主,湖水入不敷出,干化现象显著,近期多处于萎缩状态。该区以咸水湖和盐湖为主,资源利用以湖泊的盐、碱等矿产开发为主。?东北平原地区与山区湖泊。面积1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140个,面积3955.3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湖泊总面积的4.4%。本区湖泊汛期(6-9月)入湖水量为全年水量的70-80%,水位高涨;冬季水位低枯,封冻期长。资源利用以灌溉、水产为主,并兼有航运发电和观光旅游之用。

(3)河流湿地。中国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50000多条,流域面积在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约1500条。因受地形、气候影响,河流在地域上的分布很不均匀。绝大多数河流分布在东部气候湿润多雨的季风区,西北内陆气候干旱少雨,河流较少,并有大面积的无流区。从大兴安岭西麓起,沿东北、西南向,经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念青唐古拉山、冈底斯山,直到中国西端的国境,为中国外流河与内陆河的分界线。分界线以东以南,都是外流河,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65.2%,其中流入太平洋的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58.2%,流入印度洋的占6.4%,流入北冰洋的占0.6%。分界线以西以北,除额尔齐斯河流入北冰洋外,均属内陆河,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34.8%。在外流河中,发源于青藏高原的河流,都是源远流长、水量很大、蕴藏巨大水利资源的大江大河,主要有长江、黄河、澜沧江、怒江、雅鲁藏布江等;发源于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豫西山地、云贵高原的河流,主要有黑龙江、辽河、滦海河、淮河、珠江、元江等;发源于东部沿海山地的河流,主要有图们江、鸭绿江、钱塘江、瓯江、闽江、赣江等,这些河流逼近海岸,流程短、落差大,水量和水力资源比较丰富。我国的内陆河划分为新疆内陆诸河、青海内陆诸河、河西内陆诸河、羌塘内陆诸河和内蒙古内陆诸河五大区域。内陆河的共同特点是径流产生于山区,消失于山前平原或流入内陆湖泊。在内陆河区内有大片的无流区,不产流的面积共约160万平方公里。中国的跨国境线河流有:额尔古纳河、黑龙江干流、乌苏里江流经中俄边境;图们江、鸭绿江流经中朝边境;黑龙江下游经俄罗斯流入鄂霍次克海;额尔齐斯河汇入俄境内的鄂毕河;伊犁河下游流入哈萨克斯坦境内的巴尔喀什湖;绥芬河下游流入俄境内经海参崴入海;西南地区的元江、李仙江和盘龙江等为越南红河的上源,澜沧江出境后称湄公河,怒江流入缅甸后称萨尔温江,雅鲁藏布江流入印度称布拉马普特拉河,藏西的朗钦藏布、森格藏布和新疆的奇普恰普河都是印度河的上源,流经印度、巴基斯坦入印度洋。还有上游不在中国境内的如克鲁伦河自蒙古境内流入中国的呼伦湖等。

(4)浅海、滩涂湿地。中国滨海湿地主要分布于沿海的11个省区和港澳台地区。海域沿岸约有1500多条大中河流入海,形成浅海滩涂生态系统、河口湾生态系统、海岸湿地生态系统、红树林生态系统、珊瑚礁生态系统、海岛生态系统等六大类、30多个类型。滨海湿地以杭州湾为界,分成杭州湾以北和杭州湾以南的两个部分。?杭州湾以北的滨海湿地除山东半岛、辽东半岛的部分地区为岩石性海滩外,多为沙质和淤泥质型海滩,由环渤海滨海和江苏滨海湿地组成。黄河三角洲和辽河三角洲是环渤海的重要滨海湿地区域,其中辽河三角洲有集中分布的世界第二大苇田--盘锦苇田,面积约7万公顷。环渤海滨海尚有莱州湾湿地、马棚口湿地、北大港湿地和北塘湿地,环渤海湿地总面积约600万公顷。江苏滨海湿地主要由长江三角洲和黄河三角洲的一部分构成,仅海滩面积就达55万公顷,主要有盐城地区湿地、南通地区湿地和连云港地区湿地。杭州湾以南的滨海湿地以岩石性海滩为主。其主要河口及海湾有钱塘江口-杭州湾、晋江口-泉州湾、珠江口河口湾和北部湾等。在海湾、河口的淤泥质海滩上分布有红树林,在海南至福建北部沿海滩涂及台湾岛西海岸都有天然红树林分布区。热带珊瑚礁主要分布在西沙和南沙群岛及台湾、海南沿海,其北缘可达北回归线附近。目前对浅海滩涂湿地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式有:滩涂湿地围垦、海水养殖、盐业生产和油气资源开发等。

(5)人工湿地。中国的稻田广布亚热带与热带地区,淮河以南广大地区的稻田约占全国稻田总面积的90%。近年来北方稻区不断发展,稻田面积有所扩大。全国现有大中型水库2903座,蓄水总量1805亿立方米。另外,人工湿地还包括渠道、塘堰、精养鱼池等。

中国湿地特点
中国湿地可分为8个主要区域,即:东北湿地,长江中下游湿地,杭州湾北滨海湿地,杭州湾以南沿海湿地,云贵高原湿地,蒙新干旱、半干旱湿地和青藏高原高寒湿地。据最新统计显示,中国湿地自然保护区的数量已经增加到260处,总面积达1600多万公顷,中国是世界上湿地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共拥有湿地面积6594多万公顷(其中还不包括江河、池塘等),药占世界湿地面积的10%,居亚洲第一位,位居世界第四位。其中天然湿地约为2594万公顷,包括沼泽约1197万公顷,天然湖泊约910万公顷,潮间带滩涂约217万公顷,浅海水域270万公顷;人工湿地约4000万公顷,包括水库水面约200万公顷,稻田约3800万公顷。目前,青海湖的鸟岛、湖南省洞庭湖和香港米浦等7处湿地已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中国湿地特点类型多、绝对数量大、分布广、区域差异显著、生物多样性丰富。

按照湿地公约对湿地类型的划分,31类天然湿地和9类人工湿地在中国均有分布。中国湿地的主要类型包括沼泽湿地、湖泊湿地、河流湿地、河口湿地、海岸滩涂、浅海水域、水库、池塘、稻甲等自然湿地和人工湿地。

在中国境内,从寒温带到热带、从沿海到内陆、从平原到高原山区都有湿地分布,而且还表现为一个地区内有多种湿地类型和一种湿地类型分布于多个地区的特点,构成了丰富多样的组合类型。

中国东部地区河流湿地多,东北部地区沼泽湿地多,而西部干旱地区湿地明显偏少;长江中下游地区和青藏高原湖泊湿地多,青藏高原和西北部干旱地区又多为咸水湖和盐湖;海南岛至福建北部的沿海地区分布着独特的红树林和亚热带和热带地区人工湿地。青藏高原具有世界海拔最高的大面积高原沼泽和湖群,形成了独特的生态环境。

中国的湿地生境类型众多,其间生长着多种多样的生物物种,不仅物种数量多,而且有很多是中国所特有,具有重大的科研价值和经济价值。据初步统计,中国湿地植被约有101科,其中维管束植物约有94科,中国湿地的高等植物中属濒危种类的有100多种。中国海岸带湿地生物种类约有8200种,其中植物5000种,动物3200种。中国的内陆湿地高等植物约1548种、高等动物1500多种。中国有淡水鱼类770多种或亚种,其中包括许多洄游鱼类,它们借助湿地系统提供的特殊环境产卵繁殖。中国湿地的鸟类种类繁多,在亚洲57种濒危鸟类中,中国湿地内就有31种,占54O%;全世界雁鸭类有166种,中国湿地就有50种,占30%;全世界鹤类有15种,中国仅记录到的就有9种;此外,还有许多是属于跨国迂徙的鸟类。在中国湿地中,有的是世界某些鸟类唯一的越冬地或迂徙的必经之地,如:在鄱阳湖越冬的白鹤占世界总数的95%以上。

三:湿地正在发生什么?

湿地是地球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森林、海洋一起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但由于人民对湿地的认识和了解很少,忽视了湿地的功能和效益,造成对湿地的盲目开发,大面积湿地退化和消失,野生生物栖息地遭到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湿地资源正在逐渐的丧失和破坏,极大的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四:湿地公约

《湿地公约》是一个保护和合理利用湿地资源的政府间国际条约,于1971年在伊朗拉姆萨尔正式通过。《湿地公约》的宗旨是通过国家行动和国际合作来保护与合理利用湿地。到目前为止已有122个国家成为《湿地公约》的缔约国,我国于1992年加入《湿地公约》。为了提高人们对湿地的认识,促进湿地保护,湿地公约常委会决定每年2月2日定为世界湿地日,利用这一天组织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提高公众的湿地保护意识。

我们不能没有湿地什么是湿地?
湿地就是清波荡漾的河流、烟波浩瀚的湖泊、金黄无垠的稻由、野生动物聚集的沼泽地以及退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海水区。

我们不能没有湿地。湿地在防止水土流失、保护环境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湿地可以将过多的降雨和来水存储、缓冲,然后逐步放出,发挥着蓄洪抗旱的功能;湿地所拥有的大量水面及其水生植物可以便周围地区的酷热降温,空气湿度增加;湿地植被可以完全防止水土流失,在地势较低氏的沿海地区,湿地可以防止海水入侵,防止土地盐碱化;湿地蓄水层的水是浅层地下水系统的一部分。与地下水互为保存和补 充;我国一级保护的珍稀鸟类,约有一半生活在湿地中,湿地保持生物多样性的功能,是其他任何生态系统无法代替的;湿地植物能够对污染物质进行吸收、代谢、分解,起到降解环境污染的作用。

国家林业局副局长马福说,我国是一个湿地资源大国,是世界上湿地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共拥有湿地面积6594万公顷,约占世界湿地面积的10%,类型多,面积大,分布广。我国湿地自然保护区的数量已经增加到260处,总面积达1600多万公顷。目前,青海湖的鸟岛、湖南省东洞庭湖和香港米浦等7处湿地己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但是,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对湿地保护认识不够,长期以来对湿地持续的开发利用,使湿地面积迅速减少,湿地的生态功能不断下降。据估计,有40%的重要湿地受到中等和严重威胁,而且随着经济和人口增长,湿地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遭受破坏,许多湿地物种、景观、生态功能正逐渐消失,有的已经完全丧失了湿地的功能。目前,湿地资源丧失和退化的速度仍未得到有效遏制,各种湿地资源仍处于严重的威胁之中,合理保护利用湿地已是我们当前一个非常紧迫的任务。

国家林业局保护司司长张建龙说,人口增加与人类活动的加剧是现在湿地锐减的一个重要原因。

50年代至70年代的围湖、围海、造田,使长江中下游地区丧失湖泊12000平方公里;洞庭湖和鄱阳湖因农业开发缩小三分之一,洪湖缩小42%洪湖70年代前有水禽112种和5个亚种,其中一、二类保护珍禽15种,70年代后8种珍禽不再出现,鱼类种类由40年代的100余种下降到50余种,鱼类产量下降并小型化,水生植被由1961年的92种下降到80年代的68种,水生植被生物量也有大幅度的减少。青海湖区建国以来人口增加了4倍,环湖区开垦20万公顷湿地,湿地灌木被砍伐殆尽,原生植物惨遭破坏,加之过度捕捞,鱼类种类和数量锐减,已有34种野生动物不见其踪迹,生态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据统计,40多年来,我国沿海已累计丧失湿地219万公顷,相当于沿海湿地的50%。全国围垦湖泊面积已达130万公顷以上,因围垦而消亡的天然湖泊近1000个。

此外,过度放牧和荒漠化严重也会破坏湿地植被和环境,现在有很多湿地的实际载畜量为理论承载容量的数倍,鼠、虫害日益严重,草地退化、荒漠化严重,导致湿地面积急剧缩小。

环境污染对湿地的影响正随着工业化进程而迅速增大。我国湖泊己有三分之二受到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污染,水质不断恶化,破坏了湿地生物的多样性。同时,气候干旱与水资源浪费,使湖泊面积不断萎缩,严重威胁着我国生态环境。

对此,有关人士呼吁,必须加大对湿地保护的宣传,加强湿地保护立法和执法,建立健全湿地保护协调机制;建立湿地保护资金投入机制,加强湿地调查与监测工作,实施好《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规范与湿地保护利用有关的各种活动。

五:我们应该为保护环境做些什么?

湿地正在面临严重的威胁,我们不能让宝贵的湿地资源丧失,不能让美丽的鸟儿失去家园,保护湿地是全社会的责任。
每一个人都要通过自己的双手为环境保护做些事情。让我们从一点一滴做起,保护地球母亲,保护美丽的家园。
爱护湿地,爱护森林,爱护鸟类要靠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把学到的知识告诉自己的父母、亲戚和周围的朋友,让他们和我们一起行动起来保护湿地和环境。
参考资料:http://61.154.121.226/huanbao/ReadNews.asp?NewsID=199

❷ 洪湖市佳源水面服务有限公司怎么样

洪湖市佳源水面服务有限公司是2017-12-13在湖北省荆州市洪湖市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内司(自然人投资或容控股),注册地址位于湖北省荆州市洪湖市新堤人民路(铂金城2号楼)2幢2单元5楼501号。

洪湖市佳源水面服务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421083MA492BYC8U,企业法人伍建明,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洪湖市佳源水面服务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水污染治理;污水处理;水草、水面垃圾打捞服务;水生植物种植、销售;水体水质环境修复工程、园林绿化工程、河道疏浚工程施工;内河货物运输;木质及水泥渔船拆解服务。(涉及许可经营项目,应取得相关部门许可后方可经营)。

通过爱企查查看洪湖市佳源水面服务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❸ 请问现在洪湖的污染状况如何

摘要 洪湖、长湖是四湖地区最大的两个天然湖泊,正常水面面积分别为402km2和122.5km2。本文以2001年为现状年,对两湖流域的工业、农业、养殖业、城镇生活以及入湖排污口等方面的污染源情况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工作,同时对湖泊水环境质量及富营养化状况进行了评价,进一步从管理措施、工程措施和生态措施三个方面提出了污染控制对策和湖泊生态资源保护措施,为有关部门在开发、治理两湖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污染源 调查 生态环境保护 措施 洪湖 长湖

1、前 言

洪湖、长湖是四湖地区最大的两个天然湖泊,最大湖容积分别为12亿m3和6亿m3,对该地区的防汛抗旱、工农业生产、人民生活、环境保护、旅游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洪湖、长湖水资源统一管理、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对于保持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认真调查研究流域污染源状况、水环境质量现状,分析其污染负荷,进而提出污染控制对策和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为两湖的开发治理提供技术支撑。

2、水资源特性

2.1水系分布
洪湖、长湖位于湖北省中南部,属于四湖流域。四湖地区河网交错,水系发达。长湖汇入支流有太湖港、龙会桥河、拾桥河、广坪河以及大港河等主要河流。洪湖、长湖以四湖总干渠相连,总干渠通过新河口、柳口、闸口及坛子口四个口门与洪湖相通。另有子贝渊、下新河、黄丝南、小港等涵闸分别控制排涝河及内荆河水入洪湖。
2.2水资源量
总体说来,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两湖流域水资源量丰富。洪湖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289mm,年均径流量为22.16亿m3;长湖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007mm,年均径流量7.24亿m3。两个湖泊作为供水水源,其水资源量一般情况下能够满足各项取水功能的需求,但特旱年份(季节)也曾出现缺水状况。

3、水环境现状评价与分析

3.1水质现状评价
采用《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对洪湖、长湖水体质量进行评价。污染项目以Ⅲ类标准作为控制标准,超过Ⅲ类标准的项目即为超标项目。洪湖评价为Ⅳ类水体,超标项目为高锰酸盐指数、总磷、五日生化需氧量和氨氮。其中高锰酸盐指数为整个洪湖水域普遍超标项目,局部水域总磷超标。长湖评价为Ⅲ类水体,主要超标项目为总磷和氨氮。
3.2富营养化评价
采用评分法对两个湖泊的富营养化状况进行了评价。采用公式:M=1/n∑Mi式中:M为湖泊营养状态评价值; Mi为i项参数的评分值; n 为评价参数的个数。洪湖、长湖的营养状态评分值分别为54.9和49.9,营养状态均为中富营养型。

4、污染源现状调查

4.1分类污染源调查
4.1.1工业污染源
以2001年为现状年,两湖流域分布有128个工业企业,排放工业废水3843万吨,其中达标排放量2181万吨。工业废水中主要污染物含量分别为:有机类耗氧物质26613吨、悬浮物9149吨、石油类34.4吨、硫化物27.8吨、挥发酚16.7吨。
4.1.2农业污染源
两湖流域是江汉平原主要的粮、棉、油产区,农业污染源主要为农药、化肥污染。2001年两湖流域共施用化肥24.73万吨(折纯量),其中氮、磷、钾肥的用量(折纯量)分别为14.46万吨、5.50万吨和2.24万吨,复合肥用量2.53万吨;共施用农药12545吨,且以有机磷农药(如甲胺磷、甲基1605等)为主。
农业污染除农药、化肥污染外,另一种不容忽视的污染源即农业养殖污染。规模化养殖产生大量的粪、尿和养殖污水,虽然其中80%~85%得到利用,且多数已还田,但在运输和使用过程中仍有大量流失,其含带的细菌及氮、磷等营养盐会造成水环境污染。通过调查测算,两湖流域大小牲畜的年出栏和存栏数共约300多万头,家禽近5000万只,其粪便和污水的产量分别为104万吨和519万吨。
4.1.3城镇生活污染
城镇生活污染源调查主要是通过调查城镇人口数,然后根据生活污水排放系数(160~200千克/人·天)和污染物排放系数(90克/人·天)来推算生活污水排放量和污染物排放量。经过调查,两湖流域共约120万城镇人口,其生活污水排放量为7973万吨/年,主要污染物为有机类污染,共39541吨(以CODcr计)。
4.2排污口调查
沿湖的各个排污口是流域内各类污染物进入湖泊的主要渠道。洪湖周围分布有三个较大的排污口,即四湖总干渠、下新河闸和子贝渊闸。三个口门现状年入湖水量分别为137500万方、11265万方和14025万方,年输入污染物负荷量为:耗氧有机物12726吨、悬浮物11140吨、氨氮2358吨、总磷217吨。
长湖周围分布有七个排污口,包括两个工业污水口(拾桥玉雅造纸厂和后港玻璃厂)、两个混合污水泵站(后港泵站和蛟尾泵站)和三条入湖支流。现状年年入湖水量为11832万方,其中工业及混合污水542万方。年输入污染物负荷量为:耗氧有机物958吨、悬浮物143吨、氨氮67吨、总磷8吨。

5、污染控制对策与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5.1管理措施一:加强重点工业污染源的整治,控制入湖污水量
沿湖工厂、企业向湖区排放废污水,对湖泊水体污染严重。有关部门应加强重点工业污染源的整治,严格控制入湖污水量。特别是长湖北部沙洋县境内,一些乡镇企业向湖区排污现象比较严重。
5.2管理措施二:加强湖泊养殖业的管理,大幅度削减湖内网箱养殖面积,逐步恢复湖泊水体自净功能。
洪湖、长湖现有水面至少70%被网箱圈围,剩余水面则布满“迷魂阵”。网箱养殖的副产物会导致水体污染,如剩余的饵料发生腐败、鱼虾粪便及死鱼、死虾均会导致水体有机污染,水色极差,并产生恶嗅。同时,密布的网箱阻碍水体的自然流动,严重影响水体正常的稀释自净功能。这是洪湖、长湖每年丰水期(7—9月)的水体质量反而变差的主要原因。
5.3管理措施三:设置禁渔期,限制捕捞(猎),保护湖泊湿地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洪湖被确立为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区内生存有一千多种湿地生物。而沿湖部分居民本着“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思想,长期以各种手段在湖内盲目捕捞(猎),造成保护区内生物资源大量减少,少数物种甚至灭绝。**部门应该在科学调研,妥善安置沿湖渔民就业的基础上,确立禁渔(猎)期及相应管理办法,保护湖泊湿地生物多样性和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发展。
5.4工程措施一:建立城镇污水处理系统,集中处理城镇混合污水。
针对沙洋县后港和蛟尾镇、洪湖瞿家湾镇等小城镇生活、工业混合污水通过泵(闸)排入湖泊的情况,建立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系统,处理泵(闸)前混合污水,力争做到达标排放。
5.5工程措施二洪)湖(总干)渠分开,引江济湖。
恢复总干渠洪湖南堤,使得四湖总干渠与洪湖分开。这样,上游平均每年十几亿方的来水直接通过下内荆河排入长江,同时也截断了通过子贝渊闸和下新河闸泄入洪湖的污水,基本上截断了汇入洪湖的污染源。另外,为保证洪湖具有一定的水位和水面面积以满足其湿地生态和旅游等功能的用水需求,引长江水源充灌洪湖。这项工程投资费用较大,也是改善洪 湖水质最有效的途径。
5.6生态措施:利用湖泊近岸水域,建立水生植物“氧化塘”。
湖泊近岸水域水深一般在0.2m~0.8m左右,不宜做其它用途,但可在浅水区种植一些具有除污功能的水生维管束植物,如水葱、芦苇、荷、莲等。种植区可根据纳污水量确定,从岸边向湖心延伸至100m—200m,形成带状植物缓冲区。当污水缓慢流经此区,其中污染物质则被水生植物吸收,达到生物处理、净化污水的目的。如果种植挺水植物,则植被还可以起到防浪护堤的作用。

❹ 深圳市洪湖公园的来历

过去,洪湖只是一个污水横流,杂草遍地,蚊蝇孳生的滞洪区。多年来,市城管局下属的洪湖公园管理处在各方支持下,采取了诸多措施,在清除脏、乱、差的同时,大力营造自然生态景观,栽树种花植草,招引鸟类,从而使公园的生态环境大为改观,为深圳百姓休闲游乐增添一个好去处。

花间隐榭水际安亭

建园之初,公园邀请深圳市园林公司负责制定总体规划设计,后又邀请北京林业大学园林规划建筑设计院等单位进行设计调整,公园定位为集水上活动、游乐、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园,划出洪湖、静逸湖、莲香湖、映日潭、东灵岛、西秀岛、洋杉坪、绿天坪、荷仙岛、朝阳坡、鸟投林等景区,以及晨曦亭、芙蓉亭、流霞亭、两宜亭、洗心亭、渡逸桥、弄月桥、吟风桥、掬水桥、爱莲桥、探仙桥、藕断桥、濂溪桥、清涟桥、荷展馆、咏荷碑廊等景点。同时,将亭、廊、桥、馆贯穿于园内大小湖、潭、岛之中形成整体,又保持各景区与自然环境相结合,充分体现了“花间隐榭,水际安亭”,“虽有人作,宛自天开”的传统园林风格。这些构成今日洪湖的生态基础。

水是洪湖公园最有灵性的地方。1991年湖底清淤改造,公园在保持现有地形地貌基础上,进行规划设计造景。景区内,利用湖底清淤工程而成的地势,筑起内堤分隔布吉河,排除了布吉河的污染源;设计了夏日风荷、洪湖垂钓、洗心亭等景点。后来,公园还针对湖水富氧化状况,采用科学的方法,在公园西北方建起深圳第一个人工湿地,利用水生植物净化水质,使洪湖碧水清澄。同时,公园还每天派专人清除湖面漂浮物,割掉残荷,常年保持水体清洁。目前,公园获得ISO14001国际环境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洪湖东岸落羽杉林带景观基本保护完好;莲香湖、鸟投林之岛四周临水,林木茂密苍翠,是各种鸟类栖息的理想之所。寒冬时节,漫步于洪湖之滨,数以千计的鹭鸟群栖于岛上,时栖时飞,煞是壮观,更添洪湖优美的自然景观,成为深圳一道风景。

荷间群鹭莲下红鳞

洪湖公园对植物造景精心布置,科学配置,别具一格。公园运用了丰富的园林素材和众多的植物品种,采用我国传统的造园手法,创造了许多优美的植物景观,如屏障式雄浑壮阔的落羽杉水体景观、绿天坪的热带草坪疏林景观、鸟投林与莲香湖的群鹭戏水生态景观、莲香湖的荷花夏景、静逸湖的热带睡莲之冬景、映日潭的王莲以及形象逼真的植物造型等。湖池中,荷花等水生植物的布局,按水面的大小、一定尺度,零星点缀一些睡莲等浮叶花卉,倒影入水,增添层次,丰富水局空间。睡莲、王莲、水竹芋等水生花卉亦按孤植、丛植、群植的原则进行种植。公园绿地、堤岸、岛屿,也按不同季节,配置春、夏、秋、冬的植物景观:春去秋来花不断,酷暑严冬有景观。春赞桃花杨柳风,夏逢雨霁美芙蓉,秋怜落羽杉衫薄,冬赏睡莲点点红。此外,公园还栽种许多开花结果的树种,为园内小鸟提供丰富的食源。徜徉在公园的碧水绿树之间,陶醉于湖光岛色的生态环境,倍感景色宜人。

荷花是洪湖公园的“品牌”。公园内所保存荷花、睡莲、王莲及其它水生花卉种类及品种200多种(个),是公园园林水景的重要布景素材。其中,“美洲黄莲”、“大洒锦”、“玉碗”、“女儿红”、“一丈青”、“南国红姬”、“安得瑞斯”、“埃及蓝睡莲”、“金盏”以及易发生并蒂莲的“红建莲”等品种最为珍稀。此外,还有水生花卉“水竹芋”、“黄花蔺”、“纸莎草”等数十种。目前,公园科研人员已对这些珍稀名贵植物进行有性或无性繁殖,保护其资源,并推广应用。

多年来,洪湖公园依靠荷花这一品牌,大力构建浓浓的荷花文化氛围。举办荷花展是洪湖公园的传统。自1989年举办首届荷花展览以来,至今已是第十八届。特别是1998年成功举办了第九届全国荷展,参展省市达42个,内容丰富,规模盛大,影响深远。近年来,洪湖公园还结合荷展,进行形式多样的荷花文化展、荷花科普知识展、荷花书画展、荷花摄影展、荷花插花展、荷花工艺品和邮票展等,建起了咏荷碑廊,出版《咏荷碑廊作品集》、《莲花》、《现代水生花卉》等专著,这些都增加了荷展的文化内涵,深受人民群众和专业人士的欢迎。而今,人们爱荷、赏荷、咏荷,托物言志,颂扬廉洁,促进了特区的精神文明建设。

根据发展的需要,今年洪湖公园调整了总体规划,旨在使公园建设更合理、更完善、更具特色,管理更上规模、上档次。目前,公园正围绕建设“三优二高”(即优美环境、优良设施、优质服务,高效率、高效益)的现代化城市公园目标而努力。

洪湖公园不仅是一个以荷花为主题的公园,这里也是小鸟的幸福乐园。公园管理处为了让小鸟更好地繁衍生存,将园内一个小岛取名为“鸟投林”,禁止任何人入岛干扰鸟类,许多小鸟在这个岛上安家落户。公园还专门设置了一个观鸟台,在这里可以欣赏到小鸟们快乐地觅食和嬉戏。美丽的公园,市民和树木、花草、鸟类一起和谐相处。

【洪湖公园简介】

洪湖公园位于罗湖区闹市中心,东起洪湖路和文锦北路,西至洪湖西路,南北分别以笋岗路和泥岗

❺ 深圳洪湖公园有蜱虫吗

过去,洪湖只是一个污水横流,杂草遍地,蚊蝇孳生的滞洪区。多年来,市城管局下属的洪湖公园管理处在各方支持下,采取了诸多措施,在清除脏、乱、差的同时,大力营造自然生态景观,栽树种花植草,招引鸟类,从而使公园的生态环境大为改观,为深圳百姓休闲游乐增添一个好去处。

花间隐榭水际安亭

建园之初,公园邀请深圳市园林公司负责制定总体规划设计,后又邀请北京林业大学园林规划建筑设计院等单位进行设计调整,公园定位为集水上活动、游乐、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园,划出洪湖、静逸湖、莲香湖、映日潭、东灵岛、西秀岛、洋杉坪、绿天坪、荷仙岛、朝阳坡、鸟投林等景区,以及晨曦亭、芙蓉亭、流霞亭、两宜亭、洗心亭、渡逸桥、弄月桥、吟风桥、掬水桥、爱莲桥、探仙桥、藕断桥、濂溪桥、清涟桥、荷展馆、咏荷碑廊等景点。同时,将亭、廊、桥、馆贯穿于园内大小湖、潭、岛之中形成整体,又保持各景区与自然环境相结合,充分体现了“花间隐榭,水际安亭”,“虽有人作,宛自天开”的传统园林风格。这些构成今日洪湖的生态基础。

水是洪湖公园最有灵性的地方。1991年湖底清淤改造,公园在保持现有地形地貌基础上,进行规划设计造景。景区内,利用湖底清淤工程而成的地势,筑起内堤分隔布吉河,排除了布吉河的污染源;设计了夏日风荷、洪湖垂钓、洗心亭等景点。后来,公园还针对湖水富氧化状况,采用科学的方法,在公园西北方建起深圳第一个人工湿地,利用水生植物净化水质,使洪湖碧水清澄。同时,公园还每天派专人清除湖面漂浮物,割掉残荷,常年保持水体清洁。目前,公园获得ISO14001国际环境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洪湖东岸落羽杉林带景观基本保护完好;莲香湖、鸟投林之岛四周临水,林木茂密苍翠,是各种鸟类栖息的理想之所。寒冬时节,漫步于洪湖之滨,数以千计的鹭鸟群栖于岛上,时栖时飞,煞是壮观,更添洪湖优美的自然景观,成为深圳一道风景。

荷间群鹭莲下红鳞

洪湖公园对植物造景精心布置,科学配置,别具一格。公园运用了丰富的园林素材和众多的植物品种,采用我国传统的造园手法,创造了许多优美的植物景观,如屏障式雄浑壮阔的落羽杉水体景观、绿天坪的热带草坪疏林景观、鸟投林与莲香湖的群鹭戏水生态景观、莲香湖的荷花夏景、静逸湖的热带睡莲之冬景、映日潭的王莲以及形象逼真的植物造型等。湖池中,荷花等水生植物的布局,按水面的大小、一定尺度,零星点缀一些睡莲等浮叶花卉,倒影入水,增添层次,丰富水局空间。睡莲、王莲、水竹芋等水生花卉亦按孤植、丛植、群植的原则进行种植。公园绿地、堤岸、岛屿,也按不同季节,配置春、夏、秋、冬的植物景观:春去秋来花不断,酷暑严冬有景观。春赞桃花杨柳风,夏逢雨霁美芙蓉,秋怜落羽杉衫薄,冬赏睡莲点点红。此外,公园还栽种许多开花结果的树种,为园内小鸟提供丰富的食源。徜徉在公园的碧水绿树之间,陶醉于湖光岛色的生态环境,倍感景色宜人。

荷花是洪湖公园的“品牌”。公园内所保存荷花、睡莲、王莲及其它水生花卉种类及品种200多种(个),是公园园林水景的重要布景素材。其中,“美洲黄莲”、“大洒锦”、“玉碗”、“女儿红”、“一丈青”、“南国红姬”、“安得瑞斯”、“埃及蓝睡莲”、“金盏”以及易发生并蒂莲的“红建莲”等品种最为珍稀。此外,还有水生花卉“水竹芋”、“黄花蔺”、“纸莎草”等数十种。目前,公园科研人员已对这些珍稀名贵植物进行有性或无性繁殖,保护其资源,并推广应用。

多年来,洪湖公园依靠荷花这一品牌,大力构建浓浓的荷花文化氛围。举办荷花展是洪湖公园的传统。自1989年举办首届荷花展览以来,至今已是第十八届。特别是1998年成功举办了第九届全国荷展,参展省市达42个,内容丰富,规模盛大,影响深远。近年来,洪湖公园还结合荷展,进行形式多样的荷花文化展、荷花科普知识展、荷花书画展、荷花摄影展、荷花插花展、荷花工艺品和邮票展等,建起了咏荷碑廊,出版《咏荷碑廊作品集》、《莲花》、《现代水生花卉》等专著,这些都增加了荷展的文化内涵,深受人民群众和专业人士的欢迎。而今,人们爱荷、赏荷、咏荷,托物言志,颂扬廉洁,促进了特区的精神文明建设。

根据发展的需要,今年洪湖公园调整了总体规划,旨在使公园建设更合理、更完善、更具特色,管理更上规模、上档次。目前,公园正围绕建设“三优二高”(即优美环境、优良设施、优质服务,高效率、高效益)的现代化城市公园目标而努力。

洪湖公园不仅是一个以荷花为主题的公园,这里也是小鸟的幸福乐园。公园管理处为了让小鸟更好地繁衍生存,将园内一个小岛取名为“鸟投林”,禁止任何人入岛干扰鸟类,许多小鸟在这个岛上安家落户。公园还专门设置了一个观鸟台,在这里可以欣赏到小鸟们快乐地觅食和嬉戏。美丽的公园,市民和树木、花草、鸟类一起和谐相处。

【洪湖公园简介】

洪湖公园位于罗湖区闹市中心,东起洪湖路和文锦北路,西至洪湖西路,

❻ 洪湖市污水处理厂位置

洪湖市污水处理厂/洪湖市创业水务有限公司,坐落于湖北荆州市,厂版区具体位于

洪湖市新堤办事处大权兴村(洪湖市污水处理厂),设计处理能力为日处理污水7.00万立方米。

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厂区土建施工,工艺设备、工艺管道安装,电气、自控系统安装,照明,防雷接地,采暖,通风,厂区道路施工及绿化等。洪湖市污水处理厂/洪湖市创业水务有限公司自2003年6月正式投入运行以来,污水处理设备运转良好,日平均处理污水量为3.20 万立方米。该项目采用先进的污水处理设备,厂区主体工艺采用氧化沟处理工艺,经处理后的污水水质排放标准为《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排放标准。洪湖市污水处理厂/洪湖市创业水务有限公司建成后极大地改善了城市水环境,对治理污染,保护当地流域水质和生态平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对改善荆州市的投资环境,实现荆州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推进作用。

❼ 怎么写好污水处理厂托管运营工作简报

污水垃圾处理工作简报

(2010年 第6期)

省污水处理工作专班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垃圾处理工作专班 2010年6月28日

--------------------------------------------------------------------------------

目 录

◆ 全省城镇污水处理项目建设运营情况

◆ 全省城市生活垃圾处理项目建设运营情况

◆ 省厅开展全省部分污水处理厂工程质量专项检查

全省城镇污水处理项目建设运营情况

截止2010年5月底,全省已建成污水处理项目102个(含调试运行项目24个,其中调试运行项目中改扩建项目2个),处理能力525.39万吨/日;在建项目31个,设计处理能力96.4万吨/日。

一、建设情况

(一)在建项目情况。目前全省污水处理在建项目共31个,分别是:武汉市南太子湖二期、黄金口、黄陂盘龙,黄石黄金山、团城山,宜昌市夷陵区三斗坪镇、五峰县、秭归二期,荆门市南城区、沙洋县,鄂州市樊口,孝感安陆市、汉川市、云梦县,十堰郧西县,黄冈市黄州火车站、黄州新区、罗田县、英山县,咸宁市长江产业园、崇阳县、通山县、通城县,恩施市宣恩县、咸丰县、来风县、鹤峰县、巴东县野三关镇,仙桃市城南新区(管网工程)、天门市和神农架林区松柏镇污水处理厂。其中,宜昌市秭归县二期、云梦县和恩施宣恩县污水处理厂虽已完成厂区三通一平,但项目厂区还未进入实质性施工阶段,应尽快完成有关准备工作,迅即开始厂区主体工程施工。

(二)未开工项目情况。按照《湖北省“十一五”城市污水处理目标责任书》的要求,十堰市西部犟河污水处理厂主体工程尚未开工,应抓紧前期准备工作,力争早日开工,按期建成。

二、运营情况

截止5月底,全省已正式投运并上报住建部《全国城镇污水处理管理信息系统》的污水处理厂共80座,设计处理能力431.59万吨/日。5月份,上述80座污水处理厂(其中丹江口六里坪未报5月份月报)共处理水量11385.88万立方米、COD削减量1.98万吨,平均负荷率为85.3%,平均吨水COD削减量为0.174kg/m3。其中:运行负荷率低于60%的有9座,分别是秭归县水田坝乡、归州镇、沙镇溪镇、郭家坝镇、远安县、兴山县峡口镇、房县大木镇、竹山县和神农架林区木鱼镇污水处理厂;平均吨水COD削减量低于0.1kg/m3的有8座,分别是武汉二郎庙、黄浦路、沙湖、夷陵区、荆州市草市、公安县、应城和十堰泗河污水处理厂;运行负荷率低于60%并且平均吨水COD削减量低于0.1kg/m3的有5座,分别是汉南纱帽、夷陵区太平溪、丁家坝、洪湖市和十堰市污水处理厂。

十堰市丹江口六里坪镇污水处理厂经各级主管部门多次催报后,在6月底仍未填报5月份运营月报,望该厂主管部门进一步加强运行管理,按时在住建部《全国城镇污水处理管理信息系统》平台上填报运营月报。

三、污水处理费征收情况

截止5月底,全省除新设随县外,其余76个市县均已按照省政府规定的0.8元/立方米额度开征了污水处理费。各地行政主管部门应进一步加强污水处理费的征收和监管力度,特别是要加大自备水源的征缴力度,确保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经费。

四、信息上报情况

本月各项目单位填报住建部《全国城镇污水处理管理信息系统》运营项目月报情况基本良好,但还有24座已建成调试运行污水处理厂,尚未由在建状态转为运营状态,分别是武汉落步嘴、黄陂前川、蔡甸、新洲阳逻、新洲邾城,宜昌当阳市、长阳县,襄樊鱼梁洲二期扩建、南漳县、谷城县、保康县,荆门夏家湾二期,荆州江陵县、监利县,十堰房县,黄冈团风县、红安县、浠水县、蕲春县、黄梅县,咸宁永安、嘉鱼县,恩施利川市和建始县污水处理厂。上述项目应申请通过环保验收后,尽快在住建部《全国城镇污水处理管理信息系统》上由在建项目转为运营项目。

五、附件

2010年5月全省在(拟)建污水处理项目建设形象进度表.xls

全省城市生活垃圾处理项目建设运营情况

截止2010年6月15日,全省建成城市生活垃圾处理项目39个(含垃圾收集与垃圾转运站1个),处理能力14753吨/日;在建项目32个,设计处理能力13735吨/日;未建项目34个,设计处理能力为10071.6吨/日。

一、建设情况

(一)在建项目情况。全省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场(厂)在建项目共有32个。其中:属国家拉动内需项目3个(荆州市城区垃圾收运及固体废弃物处理工程,红安县,潜江市扩建);属“十一五”规划项目9个(汉阳锅顶山焚烧,洪湖市,十堰市城区西部,应城市,荆门市城区垃圾3座中转站建设工程、荆门市城区垃圾收集与集中点新建改造,麻城市,咸宁市焚烧,神农架垃圾处理场);同属“十一五”规划、国家拉动内需项目15个(汉口地区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厂,阳新县,宜城市,松滋市、监利县,秭归县二期,武当山,安陆市,沙洋县,黄冈市城区、英山县、武穴市、黄梅县,通城县、崇阳县);其它项目5个(武汉市东西湖焚烧,黄石市黄金山焚烧,襄樊市焚烧,荆州市集美焚烧,罗田县)。

(二)未开工项目情况。全省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场(厂)未开工项目共34个。其中:属“十一五”规划项目31个(武汉市青山区、武汉市城市建筑垃圾综合处理项目,襄樊市洪山头扩建、南漳县、保康县、谷城县、老河口市,公安县、江陵县,宜昌市猇亭、点军、五峰县,十堰市白浪、丹江口市、郧西县、竹溪县,汉川市、大悟县、孝昌县,荆门市屈家岭、京山县、钟祥市,鄂州市梁子湖区、华容区、花湖区,团风县、蕲春县,嘉鱼县、通山县,仙桃市,天门市);其它未开工项目3个(石首市,孝感市焚烧,龙感湖)。

二、运营情况

全省已投入运营的生活垃圾处理项目共39个,处理能力14753吨/日,分别是武汉市二妃山、陈家冲、长山口卫生填埋、长山口焚烧,黄石市西塞、峰烈山,襄樊市洪山头、枣阳市,宜昌市黄家湾、黄家湾扩建改造、夷陵区、宜都市、枝江市、当阳市、秭归县、远安县、兴山县、长阳县,十堰市刘家沟、郧县、竹山县、房县,孝感市城区,荆门市第二垃圾无害化处理工程,鄂州市,浠水县,赤壁市,随州市烟岱包、广水市,恩施市、利川市、建始县、巴东县、宣恩县、咸丰县、来凤县、鹤峰县,潜江市、潜江市转运站。其中26个通过无害化等级评定(武汉市二妃山垃圾处理场已封场);7个基本建成试运行(武汉市长山口焚烧,黄石市峰烈山,枣阳市,郧县、房县,浠水县,广水市);4个建成运行未通过无害化等级评估(长阳县避难溪,竹山县,孝感市城区,随州市烟岱包);1个改造项目完工(黄家湾垃圾处理场扩建改造工程);1个中转站建成(潜江市垃圾收集与垃圾转运站)。

三、信息上报情况

本月各市、州及运营单位填报住建部《全国城镇生活垃圾处理管理信息系统》城市动态月报的上报率为100%,运营项目月报上报率为100%。其中武汉、黄石、襄樊、荆州、宜昌、十堰、孝感、荆门、鄂州、黄冈、咸宁、随州、潜江、恩施等市(含所辖市、县、区)以及神农架林区统计上报情况较好,能够按照“评估办法”要求及时、全面、准确填报。

四、附件

2010年5月全省在建垃圾处理项目建设形象进度表.xls:

省厅开展全省部分污水处理厂工程质量专项检查

5月17日至5月20日,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城建处、省建设质安总站组织专家对武汉市南太子湖二期(扩建)等14座在建污水处理厂的实际进度、参建各方主体质量行为、安全文明施工和主体构筑物实体质量进行了专项检查。

检查表明,大部分污水处理厂建设主管部门高度重视污水处理设施工程质量和安全监督管理工作,认真履行监督管理职责,较好地保证了污水处理设施工程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质量。但也有少部分污水处理厂在建设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如施工单位质量管理体系不健全、施工方案指导性不强、施工过程中工艺性试件留置或功能性检测不规范、监理人员配备不齐、安全文明施工现场不到位等。对于存在的问题,检查组提出了整改要求。

省厅要求,各地污水处理主管部门要进一步加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监管力度,督促施工单位认真执行国家标准和技术规范、加强施工现场安全文明整治,监督监理单位进一步强化现场监理,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进一步优化施工组织设计、倒排工期,确保年内高标准建成投产。

报:张通副省长,省政府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秘书九处、政务督查室

送:各市、州、县委、人大、政府、政协

发:市、州、县建委(建设局),有关城市水务局、城管局

❽ 污水处理概念股龙头有哪些

1.中电环保(300172):中电环保是南京本地污水处理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工业水处理研发设计、设备系统集成、工程承包及技术服务的高科技环保企业,公司主要核心产品为凝结水精处理、给水处理、废污水处理及中水回用等工业水处理系统设备。
2.碧水源(300070):碧水源是一家以再生水业务为主的污水工程企业。5月份公司设立了云南水务产业发展,凭借合作方的实力拿下云南水务市场的半壁江山。今年7月份,公司与三菱合建100万平方米/年的微滤膜生产线。这次合资一方面大大提升了碧水源的膜生产能力,另一方面有望提升其膜的品质,为其开拓工业水净化、市政供水、垃圾渗沥液处理等新市场具有战略意义。
3.首创股份(600008):首创股份以高碑店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资产和10亿元作为出资(合计19.7亿元)设立北京京城水务有限责任公司(现注册资本402084万元,占51%股份),污水处理能力120万吨,占北京市目前总处理能力的近80%,是目前国内污水处理能力最大的公司,公司签署了北京东坝污水处理厂(一期)项目,该项目一期设计日处理污水能力2万立方米。
4.兴蓉投资(000598):兴蓉投资是西部地区供排水一体化的大型集团,是成都地区最主要的污水处理企业。业务区域立足成都,面向全国,已成功拓展至西安、兰州、银川、深圳、海南等地。公司2010年、2011年连续两年蝉联全国“环境企业竞争力大奖”,并被中国水网评为“2011水业十大影响力企业”。
5.中原环保(000544):中原环保主营业务为城市污水处理和城市集中供热,所经营的业务具有较强的区域性,主要经营区域为郑州地区,在该地区市场的占有率为污水处理50%、热力供应40%。公司在保证两大主业稳定运行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上市公司投融资优势,积极投资地方公用事业,较好地服务了社会民生和城市建设,为郑州市及周边地区的污水处理和城市集中供热工作作出了较大贡献。
6.创业环保(600874):创业环保是国内以污水处理为主营业务的上市公司,公司拥有纪庄子、东郊等多家污水处理厂和国内最好的污水处理研究中心,已形成了从研究设计到施工再到运营的污水行业完整的产业链。公司的污水处理能力已合计达到149万立方米/日,使天津城区污水集中处理率超过了80%。2003年公司开始开拓外埠市场,2004年公司打入湖北赤壁水务市场,2005年又成功开发云南曲靖、江苏宝应、湖北洪湖水务市场,2006年,公司又先后进入浙江杭州和山东文登的水务市场,2007年,公司通过西安项目成功打开了西北水务市场,2008年,公司又成功进入河北安国水务市场,逐步形成了华北、中南、云贵、江浙、西北等开发区域,实现了以点带面的全国化市场开发新格局。
7.万邦达(300055):万邦达是为煤化工、石油化工、电力等下游行业大型项目提供工业水处理系统全方位、全寿命周期服务的工业水处理专业服务商。公司拥有行业内最顶尖的设计师、项目经理与工程师团队,致力为客户的水处理系统提供优质完善并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和创新技术,对给水、排水、中水回用及水系统运营整体统筹,以专业技能节省水资源、土地资源,并降低系统运营成本,全面掌握了水处理系统给水、排水、中水回用专业技术能力,具备较强的综合实力和统筹能力。
8.南海发展:南海发展正在运营及已建成具备运营条件的污水处理项目设计规模55.8万吨/日,2010年3月,公司向全资子公司瀚蓝环保投资公司增资3800万元至3.88亿元;瀚蓝环保投资公司受让公司所持九江污水100%股权、丹灶污水100%股权,美佳污水98.33%股权。
9.航天长峰(600855):北京航天长峰股份有限公司长峰弘华环保公司作为环保行业的专业化总承包公司,可从事环保工程项目的投资运作,环保工程项目的科研与技术开发,环保工程项目的咨询与论证,环保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技术咨询、工程设计,环保工程项目的总承包等。多年来,我公司积极参与了国内几座大型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和垃圾转运站等工程项目的设备供货及工程总承包工作,并进行了专业技术指导及运行管理。近年来,在自主研制开发的基础上,结合国外先进的水处理工艺,将先进技术与航天科技(000901)优势相结合,我公司开发出一系列污水处理工艺及专用设备,在城市污水处理工程当中得到推广和应用。经过多年来的不断发展,我们已成为国内同行业最具竞争力的环保企业之一。
10.巴安水务(300262):巴安水务从事环保水处理业务,为电力、石化等大型工业项目和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等市政项目提供持续创新的智能化、全方位水处理技术经济解决方案。
11.重庆水务(601158):重庆水务拥有10年以上污水处理经验,技术实力雄厚,自来水生产和污水处理工艺技术总体上达到国际或国内先进水平,拥有一套完整水质检测和监测系统,并被授权设有国家水质监测中心重庆市水质监测站。
12.武汉控股(600168):2008年底武汉控股收购武汉市城市排水发展有限公司沙湖污水处理厂二、三期资产,污水处理能力由5万吨/日扩大到15万吨/日。公司是武汉市城建系统进行股份制改造的第一家上市公司,主营业务为城市给排水、污水综合治理、道路、桥梁、供气、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和经营管理。
13.力合股份(000532):力合股份持有珠海力合环保有限公司,该公司主要从事污水处理,属公共设施服务业,并获得了承接珠海市政府授予的污水处理项目特许经营权。
14.中山公用(000685):中山公用拥有中山市污水处理公司100%股权,该公司主营工业、生活污水处理;其他环境污染检测,是一家以公用事业经营管理和环保与能源设备制造业为主营业务的上市公司。拥有9家全资公司、2家合作公司、8家参控股公司,供水覆盖面积约1575平方公里,管道长度达4380公里,日供水能力达205万立方米,日污水处理能力达50万立方米。

❾ 山地景区的生活污水处理怎么解决

山地风景区往往距离城市较远,污水收集、排放无法与市政管网相连接,一般都有自己独立的处理系统。目前我国山地型风景区餐饮和宾馆污水处理设计,一直是套用城市污水的处理工艺和设计参数。山地型景区污水的水质水量、排放规律及环境条件均与一般城市生活污水和宾馆污水有着明显的差异,其污水处理必须充分考虑景区污水的水质、水量及环境特点,才能保证处理效果。
1山地风景区污水处理现状
1.1污水排放现状
1)山地风景区内的生活污水主要是餐饮和宾馆的生活污水,每日客流高峰相对集中,不同季节污水量波动较大,甚至处于景区不同位置的宾馆、餐厅的排放特点也不尽相同。总的来说,风景区餐饮污水的排放高峰在中午时段,这时污水的CODCr,BOD5浓度都较高,宾馆生活污水排放高峰在晚上,由于洗浴污水的进入,水量较大,相对浓度较低。2)为了不破坏景区的视觉效果,污水管网一般都设置在相对较低和隐蔽的位置,因此污水管道水力坡度大,污水进入系统流速较高,造成调节池来不及调节,对后续处理单元造成了一定冲击。
1.2污水处理系统现状
1)山上风景区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大多是照搬比较成熟的城市小区生活污水处理工艺,没有充分考虑山上环境条件以及水质水量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更没有考虑污水处理构筑物与景观的协调性。2)山上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的可使用面积较小,多数处理系统采用了组合形式,各处理单元的池形只能服从于整体,所以系统内部的水力条件不好,有效池容减小,短路现象十分普遍,处理效果无法保证。3)处理系统设备的选型看重价格和安装方便,不少污水处理系统选用潜水型设备,这些设备初始安装较方便,噪声也较小,但是维修维护很困难。
2风景区污水处理工艺的选择
山地风景区污水处理系统
风景区应该严格禁止工业生产,因为工业生产一方面破坏景区质量,另外一方面,即从污水处理角度考虑,二者混合水非常难处理。本文主要讨论没有任何工业生产的山地风景区,这种风景区水质比较简单,属于一般生活污水,处理方法也相对简单。
目前山地风景区污水处理现状:早期排水规划参照城市排水设计,多采用小型污水处理系统,二级处理常采用生物膜法、活性污泥法。近几年,生态旅游逐渐火热,污水处理也开始向生态处理(自然生物处理)靠拢。自然生物处理法主要限制条件是占地大、周边环境容易恶化。山地景区范围广阔、植被条件好,适合进行生态处理。
五种典型风景区污水处理方法
1:景区公厕无动力厌氧净化处理系统
工程实例—浙江临安八百里养生园景区内公共厕所净化处理。该系统主要采用厌氧发酵、接触氧化、兼性过滤和水生植物净化塘(或氧化塘) 相结合的综合处理工艺。
这种环保型无害化生态公厕,污水净化处理池建在公厕下面,不占用地,厕所周围种树植草。这种风景区污水处理系统利用地势落差,无动力自流进出,运行不耗能,还有部分能源可利用,便于日常维护和管理,是真正的节能型环保公厕。经过一年多的正常运行,经临安市环保局监测站监测,出水水质达到并优于国家一级排放标准。
2:地下式小型污水处理站
地下式小型污水处理站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 整个污水处理站都在地下, 设置两个出入口, 设扶梯上下, 池子上部设走道板, 贯通各构筑物, 走道板上部留有不小于2m 的操作空间,以便操作。各构筑物根据工艺要求设置,构筑物之间用隔墙分隔, 通过堰口、闸门、管道或渠道连接各池。顶部设钢筋混凝土顶板,配有通风送风装置, 以保持污水处理站的空气新鲜和操作安全。
地下式小型污水处理站可根据不同的进水水质和处理要求,选择合适的处理工艺,与一般污水处理站没有什么不同,只是在池子深度上,应结合地形选择。常用风景区污水处理系统是活性污泥处理法和SBR处理法。
3:生活污水微动力处理系统
工程实例—三千客大酒店是八百里养生园景区中的休闲度假酒店,配有八十多个标准房、餐厅及相应的配套服务设施,对酒店污水处理采用水解- 好氧生物处理(H/ O 工艺)。具体参见http://www.dowater.com更多相关技术文档。
该污水处理系统依地势落差设计自流进出,充分利用并结合厌氧和好氧的各自优点,采用地埋式或紧凑型微动力污水处理技术安装建造,设备简单,自动控制运行,维护管理方便,造价低,与全好氧工艺相比,能耗可节省40 %左右,是低浓度风景区污水处理的一种好工艺,适用于对排放水质要求高、污水量大、水力滞留时间短的情况,特别是宾馆、饭店等。
4:人工湿地处理系统
工程实例—深圳洪湖公园水质处理系统。1983年深圳市政府决定,利用滞洪区建造一座以荷花为主题,集游乐、水上运动为一体的市政公园。20多年来,洪湖公园向国内外广泛引种荷花、睡莲、王莲、莲蓬草、水竹芋等200余种水生植物,围堰种植,初步形成了以荷花为主景,以睡莲、王莲等水生植物为衬景的园林水景园。实践证明,水生植物对水体净化起到很大作用。同时,水生植物的种植考虑景观效果,进行不同层次的植物搭配种植,不仅美化风景区环境,而且更有效吸附、清除污物,达到风景区污水处理的效果。
5:蚯蚓土地处理—研究状态的污水生态处理方法
利用蚯蚓的生态污水土地处理与利用土壤中生物膜的常规污水土地处理的不同之处在于: 利用蚯蚓的生态污水土地处理不仅处理污水而且改良土壤。常规的污水土地处理由于受生物膜能力的限制, 难于做到土壤肥力的生态恢复而且还可能使地下水受到污染。近年的研究表明,蚯蚓是实现“生态污水土地处理”的一种较为理想的天然生命体。
蚯蚓污水土地处理基本流程蚯蚓污水土地处理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近年来在一些国家正日益引起重视。现行的研究方法主要是利用蚯蚓对土壤物化性能的改良以增加土壤对有机污物的吸附负荷。基本流程如下:初步的研究表明, 这一处理流程与常规污水土地处理相比, 可提高处理负荷两倍以上, 同时还使土壤的透气性和吸附能力不断提高。

❿ 洪湖镇的总体规划

为加快洪湖镇城镇化进程和统筹城乡发展,充分发挥各村镇的职能,统筹安排镇域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合理开发利用各种资源,强化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有效引导洪湖镇区的发展建设,特对洪湖镇总体规划进行修编。2009年12月14日长寿区规划局公示了《长寿区洪湖镇总体规划》方案。 洪湖镇总体规划范围为镇行政辖区范围,幅员面积为103.65km。
规划区范围:洪湖场东面以大洪湖湖边为界,北面和西面以大洪湖支流—水碾河凤凰村段为界,南面以凤凰村洪湖电厂、裤裆丘、洪湖页岩砖厂、齐家坝一线为界。称沱场沿御临河两岸东、西两面以自然山体崖边为界,南北两面以自然小河沟为界。面积为270公顷。
城镇建设区范围由以下部分组成:
洪湖场:东面以洪九公路和长洪路为界,北面和西面以大洪湖支流—水碾河洪湖电厂为界,南面以长洪路至称沱的公路为界,面积为158.76公顷;
称沱场:称沱场建设区范围为称沱场建成区和称沱村沿御临河两岸的一部分,面积为17.99公顷。 1、加强第一产业的基础地位,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提升现有主导产业,发展现代农业,利用现有林业资源大力发展特色果林,结合大洪湖旅游资源和特色果业发展旅游服务业,建立完善的现代化综合服务体系。
2、以城乡统筹发展为契机,不断提高城镇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水平,建设和谐发展、统筹发展的新城乡。
3、以节能减排、循环经济、清洁生产和低碳发展为技改方向,建设高效集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城镇。 镇域内村镇体系分为三级:镇区(包括副中心称沱场)——中心村——基层村
规划至2020年,形成1个小城镇,一个城镇副中心(称沱场),1个中心村和12个基层村的镇村体系等级结构。 (一)集中居民点
镇域共确定9个集中居民点,其中有6个特大型集中居民点,2个大型集中居民点,1个小型集中居民点。
(二)散居居民点规划
1、洪湖镇各村现状人口规模100人以下的散居居民点,引导村民逐步向集中居民点集中居住,并将原有宅基地复耕;现状100人以上散居居民点,引导村民在集中居民点新建住宅。
2、散居村民原则上不得新建和扩建住宅,确实难以向集中居民点搬迁的村民,可以在原宅基地上进行扩建,新增人口的人均建设用地标准不得超过90m/人。 (一)、镇域对外交通规划
规划镇域道路网络形成:以长邻路和洪九路为主轴线的道路骨架系统。
长邻路由长寿经洪湖镇区至称沱接渝邻高速路大湾处,贯穿整个镇,起着骨干路的作用,规划为二级路。由洪湖镇区至邻水的洪九公路担负着与万顺镇和邻水县的联系,规划为二级路。
(二)、镇域内部交通规划
在原来村道的基础上,梳理整理出联系各村主要道路,保证其道路等级达到国家四级标准。
规划形成覆盖全镇域的城乡道路网络体系,农村村庄及保留的自然村落等一般农村聚居点实现道路通达率100%。
(三)镇域交通设施规划
1、规划建议保留镇区现有车站,控制好车站用地,提高设施标准,充分发挥车站的重要作用,继续为本区域群众提供方便的出行条件。
2、建议远期有条件的村均设汽车招呼站。 (一)给水工程规划
2020年城镇综合用水量标准以220升/人·日计,镇区附近村民综合用水量标准以200升/人·日计,供水普及率100%,至2020年镇域总用水量0.7万吨/日。规划扩建镇区南面现有水厂,用地规模扩大至1.0公顷,水厂供水规模远期达到1.0万吨/日。镇区取水水源为大洪湖水库。
对于远离镇区的分散居住的基层村村民用水,采用就近打机井,建小型自来水处理装置予以解决。
消防用水分两部分,一是镇区的消防用水由生活供水管网供给,二是镇域内其它地区的消防用水主要利用自然水体,并设置通向水源地的消防车通道和可靠的取水设施,同时保证枯水期最低水位和冬季消防用水的可靠性。
(二)排水工程规划
洪湖镇镇区规划排水系统采用雨污分流制,雨水分片就近排放,污水集中处理达标后排放,以提高环境质量,保护水体。
对于远离镇区的的村落,雨水分片就近排放,污水相对集中处理后用于农业生
(三)电力工程规划
规划采用110KV变电站—10KV变电室(开闭所)—10/0.22KV供电模式。规划区内,负荷超过200KW的大型公建及市政设施,自设专用配电房,由10KV开闭所(变电室)供电,负荷低于200KW的用户,由公用配电房0.22KV供电,每座公用配电房安装800—1000KVA变压器两台,一用一备。
镇区以南的大王家湾处规划一座110KV变电站,向远离镇区的基层村10KV高压供电。每个村规划一座公用配电房,380/220V向村民供电。
(四)电信工程规划
规划远期电话普及率指标,镇区采用75%,预测远期电话需求量,镇区需0.55万门。同时积极发展移动通信。
对于远离镇区的的基层村,其电信市政设施规划以发展移动通信为主,电话程控机为辅,远期电话普及率达到70%。
(五)燃气工程规划
镇区规划采用天然气为主要燃料。气源由长寿渡舟配气站引入,在镇区南部新建一座民用配气站,占地3000平方米。规划远期供气规模为1.10万m/日。
对于远离镇区的的村落,规划近生产生活以煤和液化石油气为主要燃料,远期在人口集中的村落逐步引入天燃气管道供气。 镇区性质
镇区:是长寿区四个中心镇之一,是以为大洪湖旅游服务和农副产品集散、销售等功能为主的小城镇。
副中心称沱场:农副产品加工、交易为主的小城镇。
镇区规模
人口规模:至2020年场镇人口20500人,其中镇区人口18500人,副中心称沱场2000人。规划期末场镇建设地规模为176.75公顷,人均86.22平方米。
其中镇区建设用地158.76公顷,称沱场建设用地17.99公顷。
镇区规划布局
镇区规划区用地结构为“一带、一园、四区”。
一带:中心商业带。
一园:洪湖公园
四区:(1)旅游服务区:结合洪九公路北部出入口设置休闲娱乐、商贸服务、旅馆、餐饮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旅游服务区。
(2)旅游地产区:镇区西北部沿河一带,环境优美的地区规划为旅游地产区。
(3)中部生活区:以镇区老街为基础的传统生活区。
(4)电厂区:现状电厂的生产区和生活区。

阅读全文

与洪湖污水解约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超滤膜组装视频 浏览:714
饮水机不烫到手怎么办 浏览:797
邻居污水倒在我家墙角怎么处理 浏览:897
苏宁电器的空气净化器怎么使用 浏览:554
污水处理厂哪些行为可以罚款 浏览:317
水垢用什么东西能给它清掉 浏览:250
化工废水蒸发器 浏览:367
蒸馏烧瓶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浏览:770
含氚核废水应该怎么处理 浏览:850
ct0滤芯是什么意思 浏览:18
像沙粒一样的滤芯怎么清洗 浏览:134
格卡诺智能空气净化器多少钱 浏览:730
锅炉除垢剂进口品牌 浏览:405
纯净水里放什么可以防冻 浏览:777
激光净化器什么价格多少钱一台 浏览:760
猫为什么要打翻饮水机 浏览:309
airx空气净化器怎么连手机 浏览:620
热熔污水管对接怎么做 浏览:699
怎样做可剥离丙烯酸树脂 浏览:987
汕尾城区农村污水ppp中标 浏览: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