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Ao/3工艺流程是什么
工艺流程图 AO工艺法也叫厌氧好氧工艺法,A(Anacrobic)是厌氧段,用与脱氮除磷;O(Oxic)是好氧段,用于除水中的有机物。
A/O法脱氮工艺的特点:
(a) 流程简单,勿需外加碳源与后曝气池,以原污水为碳源,建设和运行费用较低;
(b) 反硝化在前,硝化在后,设内循环,以原污水中的有机底物作为碳源,效果好,反硝化反应充分;
(c) 曝气池在后,使反硝化残留物得以进一步去除,提高了处理水水质;
(d) A段搅拌,只起使污泥悬浮,而避免DO的增加。O段的前段采用强曝气,后段减少气量,使内循环液的DO含量降低,以保证A段的缺氧状态。
A/O法存在的问题:
1.由于没有独立的污泥回流系统,从而不能培养出具有独特功能的污泥,难降解物质的降解率较低;
2、若要提高脱氮效率,必须加大内循环比,因而加大运行费用。从外,内循环液来自曝气池,含有一定的DO,使A段难以保持理想的缺氧状态,影响反硝化效果,脱氮率很难达到90%
。
3、 影响因素 水力停留时间 (硝化>6h ,反硝化<2h )循环比MLSS(>3000mg/L)污泥龄( >30d )N/MLSS负荷率( <0.03 )进水总氮浓度( <30mg/L)
Ⅱ AO水处理工艺的基本原理
在缺氧来段异养菌将污水中的淀粉、源纤维、碳水化合物等悬浮污染物和可溶性有机物水解为有机酸,使大分子有机物分解为小分子有机物,不溶性的有机物转化成可溶性有机物,当这些经缺氧水解的产物进入好氧池进行好氧处理时,可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及氧的效率;在缺氧段,异养菌将蛋白质、脂肪等污染物进行氨化(有机链上的N或氨基酸中的氨基)游离出氨(NH3、NH4+),在充足供氧条件下,自养菌的硝化作用将NH3-N(NH4+)氧化为NO3-,通过回流控制返回至A池,在缺氧条件下,异氧菌的反硝化作用将NO3-还原为分子态氮(N2)完成C、N、O在生态中的循环,实现污水无害化处理。
Ⅲ Ao污水工艺开车步骤,初始开车步骤,尽量详细
既然准备开车,证明污泥已经接种完毕,需要进水了。
那么1,初期尽量采取雨水或消防水,就是比较清澈的用水,先将池子整个充满,初期雨水与消防水一般说来COD相当低,一定需要确保低浓度进水,确保细菌接受COD有个过程,不可受过大的浓度冲击。
2,硝化反硝化内部开始循环,期间注意多进行镜检(显微镜检查),如果污泥不是很多的话(通过沉降比勘测),A段曝气尽量小,保持SV30=20-25%,因为浓度不是很高,没必要那么多的污泥,因为如果污泥多,需要的氧量也大,重要的是浓度又低,举个例子就是人多粥少,最后也都饿死了。其次是PH,与温度,温度是外在条件,可酌情考虑,PH保持7-8即可,也不用刻意去加,毕竟是在调试。
3,低浓度循环的时候,注意检测污水指标,通过24小时致48小时内污水浓度变化,来看是否可以增加浓度,重要的还是镜检,看看污泥的活性,如果发现虫子及污泥的数量,形态有异常,需要调节工艺,或是找问题,不过一般低浓度应该不会影响剧烈,除非水中有毒性。
4,养菌阶段,各项情况均正常,下一步就是养菌,从反硝化进水,此时进水尽量采用生活污水,说白了是大粪水,没有这种水源的话,少量投加一些磷肥钾肥及尿素,切记,尿素是氨氮,不可加多,因为A段你还不能保证硝化反应是否能顺利进行,其次,硝化反应需要的条件PH,温度,溶氧都十分重要。然后在每个24小时内都要进行数据检测,浓度一定要从低到高一步一步来,不可贪图效率一次性投加许多,举个例子,你平时吃1个馒头,有次你很饿,人家给你10个馒头,你一次吃不完,剩下的只有坏,坏了你又不能吃,结果导致最后又饿,一个道理。。
5,硝化菌的培养是个缓慢的过程,需要有耐心,我为什么说用生活污水,因为有机肥料很适合细菌的生长。既然浓度有了,请密切注意沉降比与污泥状态,其实说白了也就1周半个月的时间,初期培养细菌建议间歇性曝气,也就是将反硝化浓度补充到COD150左右的时候,开曝气时开系统,停曝气时停系统,曝气2小时关5小时-8小时,最长8小时。但如果你的好氧池浓度上来后,风机停的时间就要缩短,浓度上来污泥必然上涨,曝气量(也就是风机频率)也要相应增大,再举个例子,一个房间有10个人,给了1个单位的氧气能活,突然有20人,你还给1个单位的氧气,大家都活不好。同理。。。。硝化液回流泵的流量看氨氮的情况,其实这更取决于硝化菌的处理能力,所以初期,氨氮的控制非常重要,要保证进入A段的氨氮确实能得到处理才行。
6,AO整体循环流量不宜过大,尽量缓慢,不然当你补充浓度进去后,因为循环速度快,浓度推的快,还没来的及处理,本身就已经伤了,这样就不好了。
7,当细菌培养到一定程度后,从沉降比上会有个表象,污泥增多,也要注意排泥,这牵扯到一个泥龄问题,如果没有内部污泥的新老交替,老的死去新的才能长出,老的也赢定要排,就算是培养,也一定要排泥,但频次可定非常的低。
8,如果出现污泥下降,就需要从各个方面寻找原因,首先当考虑是否是曝气大污泥负荷太轻,污泥解絮从出水带出,其次就是水质与条件。
9,开始进入正常污水的时候,也要保证已经培养基本到位,但也要由小量开始进水。
能想到的其实还有很多,这些基本上可以满足了,其实比说的这些还重要的,那只有三个字
责任心
分析数据,驯养条件,PH,碱度,温度,溶氧,流量,进水浓度。
Ⅳ 什么是污水AO处理工艺这
A/O法即为缺氧、好氧抄生化处理法,是国外袭20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发出来的一种污水处理新技术工艺,它不仅能去除污水中的BOD5、CODcr而且能有效的去除污水中的氮化合物。
A段池又称为缺氧池,或水解池。水解的机理从化学的角度来说,尽大多数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与水接触都会发生水解反应,水解反应可使共价键发生变化和断裂,即化合物在分子结构和形态上发生了变化。生物水解是靠生物酶的催化作用而加速反应的,在有酶条件下的催化反应速度要比无酶条件下高出108-1011倍。生物水解就是指复杂的有机物分子经加水在缺氧条件下,由于水解酶的参与被分解成简单的化合物的反应,生物水解反应实际上包括了水解和酸化两个过程,酸化可使有机物降解为有机酸。
另外A/O工艺还有很好的脱氮功能。污水在进进A段后再进进O段,污水在好氧段,有机物(BOD5)被好氧微生物氧化分解,有机氮通过氨化作用和硝化作用转化为硝态氨,硝态氨通过污泥回流进进缺氧段,污水经缺氧段时,活性污泥中的反硝细菌利用硝态氮和污水中的CODcr进行反硝化用,使硝态氮转化为分子态氮而逸进空气中而得到有效的往除,达到同时往除BOD5和脱氮的很好效果。
Ⅳ 污水处理ao工艺基本原理
AO工艺将前段缺氧段和后段好氧段串联在一起,A段DO不大于0.2mg/L,O段DO=2~4mg/L。在缺氧段异养菌将污水中的淀粉、纤维、碳水化合物等悬浮污染物和可溶性有机物水解为有机酸,使大分子有机物分解为小分子有机物,不溶性的有机物转化成可溶性有机物,当这些经缺氧水解的产物进入好氧池进行好氧处理时,可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及氧的效率;在缺氧段,异养菌将蛋白质、脂肪等污染物进行氨化(有机链上的N或氨基酸中的氨基)游离出氨(NH3、NH4+),在充足供氧条件下,自养菌的硝化作用将NH3-N(NH4+)氧化为NO3-,通过回流控制返回至A池,在缺氧条件下,异养菌的反硝化作用将NO3-还原为分子态氮(N2)完成C、N、O在生态中的循环,实现污水无害化处理。
根据以上对生物脱氮基本流程的叙述,结合多年的焦化废水脱氮的经验,我们总结出(A/O)生物脱氮流程具有以下优点:
(1)效率高。该工艺对废水中的有机物,氨氮等均有较高的去除效果。当总停留时间大于54h,经生物脱氮后的出水再经过混凝沉淀,可将COD值降至100mg/L以下,其他指标也达到排放标准,总氮去除率在70%以上。
(2)流程简单,投资省,操作费用低。该工艺是以废水中的有机物作为反硝化的碳源,故不需要再另加甲醇等昂贵的碳源。尤其,在蒸氨塔设置有脱固定氨的装置后,碳氮比有所提高,在反硝化过程中产生的碱度相应地降低了硝化过程需要的碱耗。
(3)缺氧反硝化过程对污染物具有较高的降解效率。如COD、BOD5和SCN-在缺氧段中去除率在67%、38%、59%,酚和有机物的去除率分别为62%和36%,故反硝化反应是最为经济的节能型降解过程。
(4)容积负荷高。由于硝化阶段采用了强化生化,反硝化阶段又采用了高浓度污泥的膜技术,有效地提高了硝化及反硝化的污泥浓度,与国外同类工艺相比,具有较高的容积负荷。
(5)缺氧/好氧工艺的耐负荷冲击能力强。当进水水质波动较大或污染物浓度较高时,本工艺均能维持正常运行,故操作管理也很简单。通过以上流程的比较,不难看出,生物脱氮工艺本身就是脱氮的同时,也降解酚、氰、COD等有机物。结合水量、水质特点,我们推荐采用缺氧/好氧(A/O)的生物脱氮(内循环) 工艺流程,使污水处理装置不但能达到脱氮的要求,而且其它指标也达到排放标准。
Ⅵ 谁能详细的介绍一下AO污水工艺,谢谢啦
详细?还是来要正确理解源?
AO,A代表厌氧,O代表好氧。
根据不同的用途分为脱氮工艺和除磷工艺。两种都可以叫AO(细分AnO和ApO)。
1.脱氮情况是:O池好氧状态氨氮在硝化菌的作用下转化为硝态氮,O池混合液回流到A池,在A池缺氧状态下,硝态氮在反硝化菌的作用下转化为氮气。
2.除磷的情况是:主要作用菌类为聚磷菌,聚磷菌在厌氧状态下释放P,好氧状态下吸收磷,最后在好氧池排泥时将P排除系统外。
PS:如果说AO是用来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我就只能呵呵了。
Ⅶ 谁知道AO法、AOA法、SBR法、生化法具体的污水处理工艺流程谢谢
AO就是先水解酸化(厌氧)再好氧曝气
AOA是不是AAO啊 就是先缺氧再厌氧最后好样曝气
SBR就是打个比版方 在一个大池子权 先进水近好之后不曝气只搅拌这时充当厌氧池,再曝气,这时充当好氧池,再静置沉降 充当二沉池 最后排水 重复前面的环节。这个比较 省场地抗冲击负荷强
具体工艺流程:一般是先格栅去除悬浮物;接着初沉池,去除小颗粒的悬浮物;厌氧池,将大分子有机物变小分子;好氧池,去除大部分有机物;二沉池,泥水分离 最后排水
打字不容易的 采纳吧 还有什么继续交流
Ⅷ 简述污水处理工艺流程
AFF工艺是一种简单的中水回用工艺,其特点是在活性污泥池(Activatedsludge)中设置一个沉淀池,通过水泵将上清液泵入不对称纤维过滤器(Asymmetryfiberfilter简称AFF),过滤出水直接外排,或进入MBFB组合工艺进行深度处理,反冲污泥直接打回活性污泥池。
MBFB组合工艺是一种深度处理的中水回用工艺,改工艺以生物流化床为基础,以粉末活性炭(Pow-deredactivatedcarbon,简称PAC)为载体,结合膜生物反应器工艺(Membranebioreactor,简称MBR)工艺的固液分离技术,使反应器集活性炭的物理吸附、生物反应器的生物净化和膜的高效分离作用为一体,使水体中难以降解的小分子有机物与在曝气条件下处于流化状态的活性炭粉末进行传质、混合,被吸附、富集在活性炭表面,使活性炭表面形成局部污染物浓缩区域;粉末活性炭同时也为微生物繁殖提供了特殊的表面,其多孔的表面吸附了大量微生物菌群,在高溶解氧条件下,微生物对富集在活性炭表面小分子有机物进行氧化分解,然后利用陶瓷膜分离系统将水和吸附了有机物的粉末活性炭等悬浮颗粒分开,通过错流过滤,进一步净化污水,使其达到中水回用标准。研究表明,MBFB能有效除去微污染水体中氨氮、COD和其它难降解小分子有毒有机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