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污水的总溶解性固体如何去除
一般采用化学沉淀、离子交换、膜法、电渗析这几种方法,具体采用哪种方法需进行实验比较,也可以把几种方法进行结合
2. 生活污水溶解性总固体
生活污水污染的形成:
污水污染物按性质为:有机物污染 、无机物污染、内 细菌污染
污水污染物按物理状容态为 : 溶解物质、胶状物质、不溶解物质;
有机物污染物:
主要包含蛋白质,脂肪,糖类.有机污染物约占生活污水60%左右.
无机污染物;
主要包含泥沙,煤渣,杂物等.无机污染物约占生活污水40%左右.
细菌污染物:
包含:肠道细菌为主.霉菌,酵母菌等.除此以外还有大量寄生卵.
物理状态来分:
不溶解物质;
颗粒径大于0.1μm,在污水中成悬游状,乳浊状,飘浮状.这些物质由于比重大小不同,可以通过沉淀法从污水中去除,有些则保持悬游状态.
胶状物质:
颗粒在0.1—0.001μm之间,在污水中呈胶状物质.带有互相排斥的电荷,一旦加入符号相反的电荷或本身电荷消失后形成凝状絮体.
溶解物质:
这种物质在水中呈溶解状态,对于水中胶状物质,溶解物质可以用人工的生化方法处理.
以上对悬浮固体的明确的描述.
对于南方地区、北方地区也不一样.
3. 污水处理厂处理水中的悬浮物和溶解性总固体,总固体之间有什么关系
悬浮物是悬浮在水中的固体物质,例如:不溶于水中的无机物、有机物及泥砂、黏内土、微容生物等污水中悬浮物可以用气浮设备去除。溶解性总固体指水中溶解组分的总量,包括溶解于水中的各种离子、分子、化合物的总量。总固体包括悬浮物。
4. 如果溶解性总固体大于1000毫克每升时对水源怎么处理
按生活饮用水抄的国家标准来看,如袭果是城市大型水厂的话,溶解性总固体的限值是1000,小型或者分散式的供水,限值是1500,如果觉得水质情况比较糟糕不符合心理预期的话,建议使用滤水装置,以RO反渗透膜的滤水效果最好,现在家用普遍的净水装置就是它,实验室用水超纯水也是运用的RO反渗透膜技术。
5. 水质溶解性总固体超74能饮用吗
没问题,这个指标说明不了任何问题,只是卖净水设备的人忽悠你的,你用纯净水加一点点盐,溶解性总固体可以达到五六百,你就不能说盐水就有毒吧
6. 污水处理厂进水和出水中总固体和溶解性固体一般多少
生活污水污染的形成:
污水污染物按性质为:有机物污染 、无机物污染回、 细菌污染
污水污染物按物理状态为 : 溶解物答质、胶状物质、不溶解物质;
有机物污染物:
主要包含蛋白质,脂肪,糖类。有机污染物约占生活污水60%左右。
无机污染物;
主要包含泥沙,煤渣,杂物等。无机污染物约占生活污水40%左右。
细菌污染物:
包含:肠道细菌为主。霉菌,酵母菌等。除此以外还有大量寄生卵。
物理状态来分:
不溶解物质;
颗粒径大于0.1μm,在污水中成悬游状,乳浊状,飘浮状。这些物质由于比重大小不同,可以通过沉淀法从污水中去除,有些则保持悬游状态。
胶状物质:
颗粒在0.1—0.001μm之间,在污水中呈胶状物质。带有互相排斥的电荷,一旦加入符号相反的电荷或本身电荷消失后形成凝状絮体。
溶解物质:
这种物质在水中呈溶解状态,对于水中胶状物质,溶解物质可以用人工的生化方法处理。
以上对悬浮固体的明确的描述。
对于南方地区、北方地区也不一样。
7. 溶解性总固体值是否可以说明水质好坏
TDS的定义就如1楼所阐述的。但TDS不是越小越好。TDS越小,只能说水越纯净,但对身体回并不答是有益的。因为含有过低盐份的水,射入人体,由于盐份浓度差的关系,会带走人体内大量所必需的盐分,造成对身体的损害。
一般TDS控制在100-200就可以了,普通自来水一般都能控制在300-400。
你说的是《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对TDS的要求,这个要求可以理解成为是一个普遍性要求,当TDS小于1000的时候,其它包括重金属和各种盐类的分项指标才有可能达标。
但实际用户的自来水实测TDS数值应该可以达到300-400。
8. 水中溶解性总固体高微生物会高吗
这里要说一个概念问题。你说的所谓“溶解性总固体”应该理解为食品饮料中的“可溶性形版物”,可溶性固形物权是指:能溶于水的糖、酸、维生素、矿物质等,以百分率表示。
这个概念清楚之后,再看你的问题,答案就是确定的了。
水中溶解性总固体高与微生物的关系,在一定条件下,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微生物肯定会高的。这种现象在自然界普遍存在,如:饮料在空气中暴露时间过长就会变质发霉;不流动的水体或高污染的水体由于富营养化而生长藻类等等。
这就是可溶性固形物与微生物之间的关系。
9. 要处理溶解性总固体超标的水,怎么判断水中存在那些物质(有各种离子的浓度)
这个要区分一下, 如果是天然水样(非污染水样), 水中摩尔数最高的八种离子是, 钾钠钙镁,硫酸盐,氯离子,碳酸盐,碳酸氢盐.
如果是非天然水样,就要看看是什么污染离子超标了, 硝酸盐? 铁?锰?
10. 水中溶解性总固体标样允许误差是多少
地下水(ground water),抄是指赋存于袭地面以下岩石空隙中的水,狭义上是指地下水面以下饱和含水层中的水。在国家标准《水文地质术语》(GB/T 14157-93)中,地下水是指埋藏在地表以下各种形式的重力水。
溶解性总固体:曾称总矿化度。指水中溶解组分的总量,包括溶解于水中的各种离子、分子、化合物的总量,但不包括悬浮物和溶解气体。
矿化度以克/升表示。一般测定矿化度是将一升水加热到105~110℃,使水全部蒸发,剩下的残渣质量即是水的矿化度。也可以将分析所得水中各种离子的含量相加,再减去hco3含量的二分之一求得。地下水按矿化度(M)的大小,一般分为:淡水,M升;微咸水,M=1~3克/升;咸水,M=3~10克/升;盐水,M=10~50克/升;卤水,M>50克/升。地下水中所含主要盐分的类型常随矿化度的增减而变化。
地下水溶解性总固体超标表示该地下水中溶解性总固体含量比较高,超过了要求的指标。如:微咸水,M=1~3克/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