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控制曝气池中的溶解氧浓度对处理系统的运行有何影响
曝气来量直接影响微生物源的代谢能力,无论好氧微生物,厌氧微生物,还是兼性微生物(有诱导效应)
曝气量影响硝化反应的速度,硝化细菌为自养型生物,理论上曝气量越高,硝化越彻底。有助于消化反应进行。
同时曝气量增多,会加速异养微生物对COD的消耗,单纯去除COD的工艺,有助于效果的提升。
但是COD消耗过大,不利于脱氮除磷反映的进行,因为反硝化,和除磷都需要外援COD,因此曝气量过大会减弱脱氮除磷的效果(有相应的操作单元。)
另外曝气量增多。直接导致污水厂运行成本增加
② 关于污水处理中生他池好氧池溶解氧会高的问题
关于污水处理中生他池好氧池溶解氧会高的问题
多大的水量,具体点,什么工艺,我给你分析下,你这样说有点笼统,溶解氧不足可能是风机有问题或者气管有问题,曝气头或者堵塞,查查。
③ 活性污泥法处理废水,曝气池溶解氧浓度控制多少合适
B\/C比较高则可生化性强(0.4左右),基本生化可处理到一级排放(COD去除95%),看难专降解大分子物质对属COD的贡献率,必要添加水解酸化等工艺.溶解氧控制在2mg\/L以上即可.控制好停留时间(可通过小试确定),污泥浓度控制在8以上即可,必要时增加污泥回流.问题比较笼统,可根据具体污水性质分析处理方法和流程,确保达标.控制方法和成本是关键.单独使用活性污泥法处理到一级排放难度较大
④ 污水处理厂出水溶解氧一般为多少
出水溶解氧一般大于等于2mg/L。污水处理按照处理程度来分可分为一级处理、二级处理和三级处理:
1、一级处理主要是去除污水中呈悬浮状态的固体物质,常用物理法。一级处理后的废水BOD去除率只有20%,仍不宜排放,还须进行二级处理。
二级处理的主要任务是大幅度去除污水中呈胶体和溶解状态的有机物,BOD去除率为80%~90%。一般经过二级处理的污水就可以达到排放标准,常用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处理法。
2、三级处理的目的是进一步去除某种特殊的污染物质,如除氟、除磷等,属于深度处理,常用化学法。
(4)污水好氧池溶解氧浓度扩展阅读:
污水处理的方法:
1、物理法:主要利用物理作用分离污水中的非溶解性物质,在处理过程中不改变化学性质。常用的有重力分离、离心分离、反渗透、气浮等。物理法处理构筑物较简单、经济,用于村镇水体容量大、自净能力强、污水处理程度要求不高的情况。
2、生物法:利用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功能,将污水中呈溶解或胶体状态的有机物分解氧化为稳定的无机物质,使污水得到净化。常用的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生物法处理程度比物理法要高。
3、化学法:是利用化学反应作用来处理或回收污水的溶解物质或胶体物质的方法,多用于工业废水。常用的有混凝法、中和法、氧化还原法、离子交换法等。化学处理法处理效果好、费用高,多用作生化处理后的出水,作进一步的处理,提高出水水质。
⑤ 活性污泥法处理废水,曝气池溶解氧浓度控制多少合适
B\/C比较高则可生化性强(0.4左右),基本生化可处理到一级排放(COD去除95%),看难降解大分子物质对COD的贡献率,必要添加水解酸化等工艺.溶解氧控制在2mg\/L以上即可.控制好停留时间(可通过小试确定),污泥浓度控制在8以上即可,必要时增加污泥回流.问题比较笼统,可根据具体污水性质分析处理方法和流程,确保达标.控制方法和成本是关键.单独使用活性污泥法处理到一级排放难度较大
⑥ 厌氧池、好氧池的溶解氧量多少适宜
一般运行情况下厌氧池在0.5一下就不错了,这个与进水中含有的氧量和回流带来的氧版量有关。要控制好厌氧权区的氧量就要分析看是回流带来的氧量高了,还是进水带来的高了。还有就是污泥浓度一定要达到一定程度才可能低。好氧池溶解氧在3到5比较合适,这个也要根据实际污泥浓度大小来觉得,污泥浓度低那么溶解氧就要控制低点,浓度高溶解氧也要高。还有就是进水氨氮高那么溶解氧也要调高才行。
⑦ 生物曝气池中在线溶解氧浓度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曝气量直接影响微生物的代谢能力,无论好氧微生物,厌氧微生物,还是兼性微内生物(有诱导容效应)曝气量影响硝化反应的速度,硝化细菌为自养型生物,理论上曝气量越高,硝化越彻底.有助于消化反应进行. 同时曝气量增多,会加速异养微生物对COD的消耗,单纯去除COD的工艺,有助于效果的提升. 但是COD消耗过大,不利于脱氮除磷反映的进行,因为反硝化,和除磷都需要外援COD,因此曝气量过大会减弱脱氮除磷的效果(有相应的操作单元.)另外曝气量增多.直接导致污水厂运行成本增加
⑧ 污水处理厂溶解氧过高会怎么
污水处理厂溶解氧过高会怎么
对还原环境下的微生物活动是一种阻碍,导致菌群失衡
⑨ 好氧段溶解氧如何控制
【好氧段溶解氧控制方法】
1、理化指标要求:
(1) 缺氧池进水COD控制在 2800mg/L左右,好氧出水COD要求为 1000mg/L左右。
(2)缺氧池内溶解氧控制在0.2~0.5 mg/L,好氧池内溶解氧控制在2.0~3.0mg/L。好氧池出口溶解氧要控制在2.0 mg/L左右。
(3)缺氧池、好氧池内的污泥含量(SV)要求控制在45-55%。
(4)好氧池内温度应保持在20℃—40℃之间。
2、好氧操作人员必须勤检查好氧混合液回流和好氧活性污泥回流情况。好氧池内污水回流量应为100~200% ,好氧活性污泥回流量应为60~120%。如果出现回流水小的情况,要及时换泵,并检查泵是否出现堵塞现象,给予清理。污泥回流,要根据好氧池内的污泥浓度进行适当调整,如果好氧池内污泥浓度超过要求浓度(45-55%),要适当减少污泥回流量,关小污泥回流阀门;如果好氧池内污泥浓度低于要求浓度,要加大污泥回流量与污泥回流时间,保证好氧池内的污泥浓度。
每班次好氧操作人员必须测量好氧池和缺氧池内的污泥含量、溶解氧含量指标,要保证好氧工段各项指标在要求范围以内。
(1)污泥含量测量方法:用100 mL量筒,取污水100 mL,沉淀30分钟,看污泥沉降比,污泥沉降比要求控制在45-55%。高于此范围要将多余污泥排入干化池,用卧螺机处理,低于此范围,要及时将三沉池内的活性污泥用污泥回流泵打到好氧池内,补充活性污泥。
每班次操作人员必须对各SBR、预曝气池、好氧池内的污泥含量进行一次测量。并将测量数据记录在记录纸上。
(2)溶解氧含量方法:用溶解氧测量仪测量。将探头放入污水中,打开溶解氧测量仪开关,调至测量位置,五分钟后读取稳定数值,即可测得溶解氧含量。
3、好氧池进水流量要保持稳定,不能忽高忽低。好氧操作人员要根据出水水质情况及时调整进水流量,出水水质较好时可以适当加大进水流量;出水水质较差时,要适当关小进水阀门,减少进水量。
采用SBR运行方式改为连续进料,其运行方式和理化指标与好氧池相同,1#SBR相应为好氧池的缺氧池,东厂1#、2#和西厂的1#、2#、3#相应的为好氧池的好氧段。
4、沉淀池及沉降罐操作要求:一、二、三沉池内污泥要及时排净,每班次都要对沉淀池内的漂浮物,进行及时清理,不得出水带泥。
沉淀池上的刮泥机和吸泥机要保持正常运转。 从南向北依次为1#、2#、3#,4#、5#沉降罐。 进水操作程序:
(1)沉降罐每次进水最高高度为罐顶口向下50公分。进罐时操作人员必须关注到位,不准出现冒罐现象。
(2)打开沉降罐进水阀门,根据一沉池液位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进水泵速。
(3)当沉降罐进满以后,进行沉淀,沉淀时间为2~3小时。 排水操作程序:
(4)先打开沉降罐底部的DN200排泥阀,往污泥池排放。排泥时间大约1分钟,注意观察污泥池内进水水质变化,如果出现水质变清时,立即关闭沉降罐底部排泥阀门。
(5)污泥排完后,打开沉降罐底部清水阀门,将沉降罐内的水全部排入SBR。
(6)沉降罐内的水排完以后,再将罐内剩余的污泥再次通过排泥阀全部排入污泥池,直至罐内排空为止。
(7)检查所有阀门关闭情况,等待下一轮正常进水。
⑩ 活性污泥法处理废水,曝气池溶解氧浓度控制多少合适谢谢!
B\/C比较高则可生化性强(0.4左右),基本生化可处理到一级排放(COD去除95%),看难降版解大分子物权质对COD的贡献率,必要添加水解酸化等工艺。溶解氧控制在2mg\/L以上即可。控制好停留时间(可通过小试确定),污泥浓度控制在8以上即可,必要时增加污泥回流。问题比较笼统,可根据具体污水性质分析处理方法和流程,确保达标。控制方法和成本是关键。单独使用活性污泥法处理到一级排放难度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