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揭秘污水处理中丝状菌与污泥膨胀的关系
正常情况下活性污泥在显微镜下很少会看到丝状菌,一般大多是钟虫,吸管虫,盾纤虫,少量轮虫。污泥膨胀的情况下出现丝状菌,大量轮虫,基本看不到钟虫
㈡ 化工污水处理,活性污泥池上清液有白色的成丝状型的小虫;用肉眼能看到,不知是不是丝状菌,是什么造成的
应该不是丝状菌应该看不到的 大量繁殖会产生絮状物 导致污泥上浮,而且菌类根本肉眼看不到 要是条件允许你可以用显微镜看看
㈢ 活性污泥丝状菌膨胀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
污泥膨胀的原因:
①进水中有机物质太少,曝气池内F/M太低,导致微生物食料不足;
②进水中N、P等营养物质不足;
③pH值太低,不利于菌胶团生长;
④曝气池混合液内溶解氧太低;
⑤进水水质、水量波动太大,对微生物造成冲击;
⑥进入曝气池的污水“腐化”而含有较多时,导致丝硫菌过量繁殖;
⑦进入曝气池的污水温度偏高(超过30℃)。
污泥膨胀的控制对策
①临时控制措施包括:
A污泥助沉法:
a 改善、提高活性污泥的絮凝性,投加絮凝剂如:硫酸铝等;
b 改善、提高活性污泥的沉降性、密实性,投加粘土、消石灰等;
B灭菌法:
a 杀灭丝状菌,如投加氯、臭氧、过氧化氢等的药剂;
b 投加硫酸铜,可控制有球衣菌引起的膨胀。
C:工艺运行调节:
当发生污泥膨胀现象时也可以根据运行数据进行工艺运行调节解决问题,如加强曝气、调整营养物质浓度、控制温度或调整污泥负荷等。
②永久控制措施:指在进入曝气池前设置一个生物选择器,该法主要针对低基质浓度下引起的营养缺乏型污泥膨胀,其出发点就是造成曝气池中的生态环境有利于选择性地发展菌胶团细菌,应用生物竞争的机制抑制丝状菌的过度增殖,从而控制污泥膨胀。生物选择器有好氧、缺氧、厌氧三种。
A好氧选择器:在曝气池之前增加一个预曝气池,使回流污泥与进水充分混合,其停留时间5~30min,多为20min;
B缺氧选择器:高的基质浓度下菌胶团细菌在缺氧条件下(但有NO3-)有比丝状菌高得多的基质利用率和硝酸盐还原率。
C厌氧选择器:其作用机制与缺氧选择器相似,即在厌氧条件下,丝状菌具有较低的多聚磷酸盐的释放速度而受到抑制。
㈣ 为什么污水处理设备中,污水中全部是丝状菌全部处理池都一样
这样的话证明污泥膨胀非常严重了,菌种也不能说死光了,我之前遇到过这种情况,加大排泥量,控制好各种参数,能挽救回来,快的话两三天就能恢复。祝你好运!
㈤ SBR法处理污水,丝状菌会出现什么症状
夏天温度高丝状菌容易多,导致污泥膨胀,沉淀期上清液混浊,排水SS升高,
可以根据进水水质情况来改变曝气时间,,加强排泥,严重的可以通过加适量的PAC来控制下,
㈥ 污水处理系统中,活性污泥里各菌种分别代表什么
一般地,在运行正常的处理系统的活性污泥中,污泥絮粒大、边缘清晰、结构紧密、具有良好的吸附及沉降性能.絮粒以菌胶团细菌为骨架,穿插生长着一些丝状菌,但其数量远少于菌胶团细菌.微型动物中以固着类纤毛虫为主,如钟虫、盖纤虫、累枝虫等,还可见到部分J纤虫在絮粒上爬动,偶尔还可以看到少量的游动纤毛虫等,在出水水质良好时,轮虫生长活跃.
下面是几种生物相对活性污泥状况的指标.
①钟虫不活跃或呆滞,往往表明曝气池供氧不足.如果出现钟虫等原生动物死亡,则说明曝气池内有有毒物进入,如有毒工业废水流人等.
②当发现没有钟虫,却有大量的游动纤毛虫如各种数量较多的草履虫、漫游虫、豆形虫、波豆虫等,而细菌则以游离细菌为主,此时表明水中有机物还很多,处理效果很低.
如果原来水质良好,突然出现固定纤毛虫减少,游动纤毛虫增加的现象,预示水质要变差.相反,原来水质极差,逐渐出现游动纤毛虫为主,则水质变得良好.通常,固定纤毛虫大于游动纤毛虫+轮虫,出水BODs约在5~10mg/L;固定纤毛虫等于游动纤毛虫,出水BOD5约在10~20mg/L.
③镜检中如发现积硫较多的硫丝细菌、游动细菌(球菌、杆菌、螺旋菌和较多的变形虫、豆形虫)时,往往是曝气时间不足,空气量不够,流量过大,或水温较低,处理效果差.
④在大量钟虫存在的情况下,植纤虫数量多而且越来越活跃,这对曝气池工作并不有利.要注意,可能污泥会变得松散,如果钟虫量递减,植纤虫递增,则潜伏着污泥膨胀的可能.
⑤镜检中各类原生动物极少,球衣细菌或丝硫细菌很多时,污泥已发生膨胀.
⑥当发现等枝虫成对出现、并不活跃,肉眼能见污泥中有小白点,同时发现贝氏硫菌和丝硫细菌积硫点十分明显,则表明曝气池溶解氧很低,一般仅0.5mg/L左右.
⑦如果发现单个钟虫活跃,其体内的食物泡都能清晰的观察到时,说明污水处理程度高,溶解氧充足.
⑧二沉池的出水中有许多水蚤(俗称鱼虫),其体内血红素低,说明溶解氧高;水蚤的颜色很红时,则说明出水几乎无溶解氧.
武汉格林环保公司是工业废水运营管理、污水处理工程改造行业中的第一品牌,被湖北省科技厅、环保厅选定为重点扶持的100家中小型科技企业之一。公司拥有多项水处理专有技术,可以了解一下。
㈦ 这是我们污水厂生化污泥显微镜200倍下的微生物结构,求大神这是哪微生物,指示作用是什么代表水质怎么
你到水处理微生物功中号上去看看,那里面有微生物图谱,对照一下应该就知道是哪种东西了。再不行就看看里面的视频,更直观,但是需要多花点时间。
㈧ 丝状菌是不是污泥上浮的主要原因
污水处理系统复出现污泥制膨胀90%是由于丝状菌。污泥上浮?仅仅指上浮,还是要加上污泥难以沉降。上浮的话,一般出现在缺氧区和二沉池,反硝化造成水中产生N2上浮到水面,同时夹带着活性污泥,表象看起来是污泥上浮了。这种污泥上浮只要用机械搅拌或者时间一长,污泥会沉淀下来。
还有一种出现在好氧池,在曝气池中的活性污泥上升至水面,一般情况下气泡快速破裂,但当污水中存在油脂或者污泥负荷比较高,这些疏水性物质与丝状菌(丝状菌丝作用于气泡的各个点,起到加固作用)共同作用加强气泡的稳定性。
至于难以沉降,那情况就多了。过度曝气导致污泥老化自身分解;活性污泥中无丝状菌;污泥刚培养时未产生菌胶团,都是游离的单细菌;污泥负荷过高,泥龄过低,使细菌增殖速度远超丝状菌、菌胶团、原生后生动物泥龄等等
㈨ 污水处理厂,镜检下的丝状菌图片,麻烦提供参考一下。
㈩ 污水好氧丝状菌膨胀现象是什么
污泥膨胀分为丝状菌膨胀和非丝状菌膨胀。一是由于活性污泥中大量丝状菌的繁殖回而引起的污泥答丝状菌膨胀,二是由于菌胶团细菌体内大量累积高粘性物质(如葡萄糖、甘露糖、阿拉伯糖、鼠李糖和脱氧核糖等形成的多类糖)而引起的非丝状菌性膨胀。
丝状菌膨胀在日常实际工作中较为常见,成因也十分复杂。影响丝状菌污泥膨胀的因素有很多,但我们首先应该认识到的是活性污泥是一个混合培养系 统,其中至少存在着30种可能引起污泥膨胀的丝状菌。而丝状菌在与活性胶团系统共生的关系中是不可缺少的一类重要微生物。它的存在对净化污水起着很好的作 用。它对保持污泥的絮体结构,保持生化处理的净化效率,及在沉淀中起着对悬浮物的过滤作用等都有很重要的意义。事实也证明在丝状菌与菌胶团细菌平衡时是不会产生污泥膨胀,只有当丝状菌生长超过菌胶团细菌时,才会出现污泥膨胀现象。
在实际运行中,一般以污泥丝状菌膨胀为主,占90%以上。发生污泥膨胀(无论是丝状菌还是非丝状菌的膨胀)时,主要有以下特征:
(1)二沉池中污 泥的SVI值大于200ml/g;
(2)回流污泥浓度下降;
(3)二沉池中污泥层增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