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蒸馏问题 > 用稀盐酸除水垢用量过多

用稀盐酸除水垢用量过多

发布时间:2021-01-06 17:32:56

㈠ 用稀盐酸除水垢化学方程式是什么

水垢的主要成份是CaCO3和Mg(OH)2,所以有两方程:
CaCO3+2HCl=CaCl2+H2O+CO2↑
Mg(OH)2+2HCl=MgCl2+2H2O

㈡ 用稀盐酸除水垢化学方程式是什么

水垢的主要成份是CaCO3和Mg(OH)2,所以有两方程:
CaCO3+2HCl=CaCl2+H2O+CO2↑
Mg(OH)2+2HCl=MgCl2+2H2O

㈢ 用稀盐酸除水垢化学方程式是什么

这个问题是常识来的,水垢的主要成分为Mg(OH)2和CaCO3,盐酸的化学式是HCl,2HCl+CaCO3=CaCl2+H2O+CO2↑,2HCl+Mg(OH)2=2H2O+MgCl2,

㈣ 用稀盐酸除水垢能否长期浸泡

盐酸是具有腐蚀性抄的一种化学物品袭,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盐酸是什么。盐酸是氢氯酸的俗称,是氯化氢(HCl)气体的水溶液,为无色透明的一元强酸。盐酸具有极强的挥发性,因此打开盛有浓盐酸的容器后能在其上方看到白雾,实际为氯化氢挥发后与空气中的水蒸气结合产生的盐酸小液滴。稀盐酸的化学成分和盐酸是一样的,只是进行了稀释,所以在除水垢的时候是不能长期浸泡的,因为会腐蚀。

㈤ (1)烧水的铝壶中常结有一层水垢(该水垢的主要成分是CaCO3),用适量稀盐酸可以除去它,反应的化学方程

(1)碳酸钙和盐酸反应能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所以盐酸能除水垢,由于盐酸和回铝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氢气答,所以盐酸过量后会损坏铝壶,两个过程的方程式分别是:CaCO3+2HCl=CaCl2+H2O+CO2↑,2Al+6HCl=2AlCl3+3H2↑.
(2)设这层水垢中所含碳酸钙的质量是x.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44
x0.44g

100
x
44
0.44g

x=1g
故答案为:(1)CaCO3+2HCl=CaCl2+H2O+CO2↑;2Al+6HCl=2AlCl3+3H2↑.(2)这层水垢中所含碳酸钙的质量是1g;

㈥ 用稀硫酸和稀盐酸除水垢,哪个更合适,为什么

当然是稀盐酸了,因为稀盐酸生成的CaSO4是微溶的,也可能沉积,但是安全起见,一般用用食用醋(醋酸)清洗

㈦ 怎样配制稀盐酸除水垢

在水壶里倒些食醋,在火上温热一下,只见水垢上放出密密麻麻的小回气泡,水垢便粉碎了。答

㈧ 用稀盐酸除水垢化学方程式是什么

水垢的主要成分为Mg(OH)2和CaCO3
醋酸能与水垢的主要成分发生反应,生成可溶性醋版酸盐的缘故。有权关化学方程式为:Mg(OH)2+2HAc=Mg(Ac)2+2H2O
CaCO3+2HAc=Ca(Ac)2+H2O+CO2↑
醋酸的化学式为CH3COOH,醋酸的化学式还可简写为HAc

㈨ 为什么在清理水垢的时候不适宜用大量的稀盐酸清理谢谢

因为清理水垢,实际上是水垢中的钙镁化合物与盐酸反应,太多时,已经把水垢都清理了,就会与金属铁壶反应

㈩ 稀盐酸除水垢的原理是什么

水垢主要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这里用碳酸钙举例:
CaCO3在水中并不是完全不溶,难溶专物都存在一个溶解平属衡,此处即CaCO3与溶于水中电离出的 碳酸根 和 钙离子 浓度存在平衡(CaCO3=CO3+Ca 可逆号).
再看盐酸,盐酸溶液中没有HCL分子,而是以氢离子和氯离子形式存在.
再看化学反应实质是由较不稳定物生成较稳定物(如离子反应生成沉淀,气体,难电离物质等)
所以,氢离子遇碳酸根离子会生成难电离的弱酸,即H2CO3,H2CO3又易分解为CO2和H2O.这样碳酸根的浓度不断减小,导致CaCO3溶解平衡右移,其电离出的钙离子变多,与水中的氯离子合写为CaCl2.
这样看来反应的实质是CaCO3+H+=Ca2+ +H2O+CO2
氢氧化镁同理

阅读全文

与用稀盐酸除水垢用量过多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樱雪热水器清理水垢的视频 浏览:972
苏州水处理租赁公司 浏览:789
双效废水蒸发器 浏览:584
血液透析水处理ppt免费 浏览:519
雨水提升泵原理图 浏览:533
污水泵电机发热是什么原因 浏览:83
污水管道横穿河道开挖施工方案 浏览:961
哪种树脂在电木板上粘性最强 浏览:370
用什么可以去除锅炉中的水垢 浏览:321
宝沃空气滤芯总成怎么拆装 浏览:332
神钢川奇泵提升器安装 浏览:247
上海20寸滤芯多少钱一个 浏览:287
edi系统国际保理 浏览:702
超纯水电导率不等低于多少 浏览:429
昌平区正规污水治理多少钱 浏览:400
超滤净水器市场单价 浏览:93
传祺cn95空调滤芯怎么样 浏览:218
污水处理厂深度处理项目 浏览:811
怎么样拆开空气净化器 浏览:829
强压提升器的工作原理 浏览: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