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蒸馏的乙醇的产率为什么会偏高
因为简单蒸抄溜并不能完袭全达到分离提纯的目标,里面还含有水。
蒸馏是一种热力学的分离工艺,它利用混合液体或液-固体系中各组分沸点不同,使低沸点组分蒸发,再冷凝以分离整个组分的单元操作过程,是蒸发和冷凝两种单元操作的联合。与其它的分离手段,如萃取、过滤结晶等相比,它的优点在于不需使用系统组分以外的其它溶剂,从而保证不会引入新的杂质。
2. 如何才能做好常压蒸馏操作
常压蒸馏是一种分离液体混合物的方法,操作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确保设备干净:在进行常压蒸馏操作前,需要确保设备干净,没有杂质和残留物,以免影响分离效果。
2. 控制温度:温度是常压蒸馏的关键因素,需要根据所分离的物质的沸点来控制温度,以保证分离效果。温度过高会导致物质分解或挥发,温度过念晌低则会影响分离效率。
3. 控制进料速度:进料速度也是常压蒸馏的关键因素之一,需要根据设备的容量和所分离的物质的性质来控制进料速度,以保证分离仔塌锋效果。
4. 收集分馏液:在进行常压蒸馏操作时,需要及时收集分馏液,以免分离效果受到影响。
总之,做好衫配常压蒸馏操作需要仔细地掌握操作技巧,同时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
3. 请教关于常压蒸馏的两个问题……
1,里面混有少量的水
2,a 偏高 b 温度计水银球上端在蒸馏头侧管下线的水平线以上,偏低
温度计水银球上端在蒸馏头侧管下线的水平线以下,偏高
4. 实验室常压蒸馏废乙醇的产率
常压蒸馏是将液体加热后使其汽化,然后将汽化的气体冷却凝结成液态。实验室常压蒸馏让神废乙醇的产率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测定:
1. 取一个干燥的量杯,并称量出废乙醇初始质量m1。
2. 将废乙醇放入锥形瓶中,然后将锥形瓶装入蒸馏器中。打开水龙头,加入一定量的水,开始进行蒸馏。
3. 蒸馏过程中,将冷凝管放入样品容器中,并桐友接收收集液。
4. 最后再次称重收集容器并得到收集液的质量m2。
根据常压蒸馏法原理可知,经常压蒸馏后剩余在锥形瓶中的物质即为非挥发性物质。因此可根据实验前后废乙醇质量变化来计算乙醇挥发掉之后剩余在锥形瓶中的非挥发性物质,进而计算出挥发掉了多少个单位(克、毫升)的乙醇。
产率坦轮亏计算公式如下:
乙醇的产率(%) = (收集液的质量m2 - 废乙醇初始质量m1) / 废乙醇初始质量m1 × 100%
实验中需注意蒸馏过程中火力不能过大,以免乙醇在瓶口即蒸发,影响测定结果。
5. 蒸馏的乙醇的产率为什么会偏高
超过80°之后水的挥发性会提高很多,这时候蒸馏出来的乙醇中混有大量的水分子,使得蒸馏出来的酒精会偏多,不过实质上酒精的浓度下降了,得到的不是无水乙醇了
6. 减压蒸馏和常压蒸馏相比有哪些优缺点
减压蒸馏是分离可提纯有机化合物的常用方法之一,它特别适用于那些在常压蒸馏时未达沸点即已受热分解、氧化或聚合的物质。
优点:在真空条件下,物质的沸点降低,可降低能耗,实现在较低温度条件下的蒸馏条件缺点:需配备真空系统,对容器具的耐压能力有较高要求。
(6)常压蒸馏的产率偏高扩展阅读:
由于常压蒸馏在原油蒸馏装置流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因而要稳定及操作好常压蒸馏,首先就要求预蒸馏要稳定操作、适应性强。例如,原油流量及电脱盐操作的波动要在预蒸馏部分平稳下来,以防止造成常压蒸馏进料量及性质的大幅波动,进而影响常压蒸馏操作的稳定性及常压侧线产品的质量。
常压蒸馏系统主要过程是加热、蒸馏和汽提,主要设备有加热炉、常压塔和汽提塔。常压蒸馏操作的目标为提高分馏精确度和降低能耗为主。影响这些目标的工艺操作条件主要有温度、压力、回流比、塔内蒸气线速度、水蒸气吹人量以及塔底液面等。
7. 桂皮油怎样蒸产量高
是压榨,就是用物理方法把油挤压出来,再一个就是溶剂浸出,就是让油溶于某种溶剂,然后再将溶剂蒸发,这种方法出品率高一些,现在一般企业规模化生产都是用这种方法。
一种由肉桂树的鲜叶、嫩枝或树皮经水蒸气蒸馏制得的含肉桂醛为主的精油。又称中国肉桂油。
公元前2700年,人类已懂得使用肉桂作香料和药用。中国有记载始于公元前4世纪。1892年德国席梅尔公司(Schimmel Co.)报道用中国原料蒸油的结果。中国生产桂皮油始于20世纪50年代,主要利用收获桂皮时剩下的叶和枝桠作原料进行蒸油。
肉桂树主要分布在中国广西、广东、云南等省(区)。中印半岛各国、日本、墨西哥、南美各国、苏门答腊等地也有生长。肉桂树皮、叶、枝、果均具特有香味。桂叶因采摘时间不同分为剥叶和秋叶两种。剥叶是在每年3~6月间剥桂皮时收集的叶,蒸出的油称春油;8~12月间采摘的叶称秋叶,蒸出的油称秋油。
性质
桂皮油为黄色或红棕色液体,具有肉桂醛的香味。油中肉桂醛占80%以上,尚含有肉桂醛的各种衍生物、酚类、芳香类和脂肪酸类等化合物30多种。春油出油率较低(0.23~0.26%),但油质好,含肉桂醛85~90%;秋油出油率高(0.33~0.37%),产量也多,但含醛量较低(80~86%)。桂皮油在空气中氧化后,色变暗并呈粘稠状。
加工
桂叶采收分矮林和乔林作业两种。前者在树龄3~5年即可剥皮,在3~6月采剥,同时收集枝叶;后者树龄10年以后采剥,每年3~6月或8~12月修枝采叶。冬季所采的枝叶经晒干蒸油。桂皮与枝叶蒸油采用常压蒸汽蒸馏法,出油率约0.3%。近年采用钢制蒸油罐及蒸馏新工艺,出油率可达0.8~1.0%。桂叶存放6天后蒸馏可以提高含醛量,若将春叶贮存到秋季蒸馏,所得精油含醛量可达90%以上。蒸馏罐最好采用镀锡或不锈钢材料,以免精油变色、变质。
质量
中国桂皮油以肉桂醛的含量为分级标准。甲级品含肉桂醛80%以上,乙级品含75~80%,丙级品为70~75%,出口的桂皮油均为甲级品,其他质量指标见下表。
商品桂皮油常有掺假,如掺松香、脂肪油、合成肉桂醛、苯甲醛、邻苯二甲酸酯和纯煤油等,必须采用相应检测手段加以鉴别。鉴别掺杂合成产物可用闪点法;检验掺杂矿物油可用美国EOA№14标准法。若检验出商品油中含有氯离子,说明已掺杂合成肉桂醛。
桂皮油宜装在玻璃、镀锡或铝制容器里,注意密封并存放于低温(不超过15℃)和暗处。
用途
桂皮油可直接用作糖果、罐头和酒类制品的调味添加剂;化妆品、肥皂等的加香剂;在香料工业中用来合成桂醇、桂酸、澳代苏合香烯以及酯类等重要香料;医药工业上用作麻疯病药“苯丙砜”及清凉油等的原料。
8. 常压蒸馏原理
【常压蒸馏原理】其抄原理是:以分离双组分混合液为例。将料液加热使它部分汽化,易挥发组分在蒸气中得到增浓,难挥发组分在剩余液中也得到增浓,这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两组分的分离。两组分的挥发能力相差越大,则上述的增浓程度也越大。在工业精馏设备中,使部分汽化的液相与部分冷凝的气相直接接触,以进行汽液相际传质,结果是气相中的难挥发组分部分转入液相,液相中的易挥发组分部分转入气相,也即同时实现了液相的部分汽化和汽相的部分冷凝。
【常压蒸馏】常压条件下,利用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挥发度的差别,使液体混合物部分汽化并随之使蒸气部分冷凝,从而实现其所含组分的分离。
9. 常压蒸馏及沸点测定回收率太高的原因
加热过猛。根据查询相关信息显示,加热过猛,蒸馏速度过快,会使蒸汽过热,测得的沸点偏高(加热不足,蒸馏速度慢,测得的沸点偏低或不规则。
10. 蒸馏产率的影响因素
蒸馏产率的影响因素:有温度压力与升温速度。
用水冷凝管时,先由冷凝管下口缓缓通入冷水,自上口流出引至水槽中,然后开始加热。加热时可以看见蒸馏瓶中的液体逐渐沸腾,蒸气逐渐上升。温度计的读数也略有上升。当蒸气的顶端到达温度计水银球部位时,温度计读数就急剧上升。
这时应适当调小煤气灯的火焰或降低加热电炉或电热套的电压,使加热速度略为减慢,蒸气顶端停留在原处,使瓶颈上部和温度计受热,让水银球上液滴和蒸气温度达到平衡。
概述
利用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挥发度的差别,使液体混合物部分汽化并随之使蒸气部分冷凝,从而实现其所含组分的分离。是一种属于传质分离的单元操作。广泛应用于炼油、化工、轻工等领域。其原理以分离双组分混合液为例。将料液加热使它部分汽化,易挥发组分在蒸气中得到增浓,难挥发组分在剩余液中也得到增浓,这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两组分的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