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蒸馏酒的原理是什么呢
蒸馏的目的是利用酒醅中所含各种物质沸点不同,将易挥发的酒精、水、版杂酯油及酯类物质蒸发权为气体后再冷却为液体,将酒醅中4—6%的酒精浓缩到50一70%。蒸馏过程能将酒醅中的微生物杀死和再产生一部分香味物质。为了使酒醅疏松便于蒸馏,常加入少量谷糠。但用糠量过多会有邪味。
一般酒头的酒精浓度较大,醛、酯及酮等沸点物质都聚集在酒头里,接近洒尾时,酒精浓度急剧下降。杂醇油的沸点虽然较高,但由于它的蒸发系数受酒精度的影响,在酒头和酒尾的含量均较多。
因此,蒸馏出的新酒头常有邪味。但经长期贮存以后,由于醇类发生转化,反而能增强香味。
2. 蒸馏出的酒精混浊什么原因
乙醇和水混合后,产生短时间的浑浊现象,实际上是混合之后产生了气泡的缘故,经过长时间的放置或搅拌或超声波脱气后浑浊便会消失。
因为乙醇和水混合后,醇羟基和水分子之间会形成氢键,体系能量降低放出热量,与此同时混合之后的总体积减小,原来溶解在水和乙醇中的气体就会释放出来。
一 、 酒精浓度降低导致浑浊
主要有两种情形:
一是在白酒蒸馏接酒尾时出现浑浊并且液面漂浮有油滴状物质;
二是白酒加水稀释时出现乳白色浑浊现象
二、 低温导致白酒浑浊
主要出现在冬季,尤其是北方地区温度较低此现象更为普遍,表现为:白酒接出后经存放出现白色絮状凝结物。
三、 水质引起的混浊
主要发生在白酒加水降度时,因水质原因而导致的浑浊。有以下两种情况:
1、水质硬度高更容易引起浑浊,水中的钙镁等金属离子容易与白酒中的有机酸反应形成沉淀,也就是说,稀释用水最好经过预处理,以除去金属。
2、从化学反应方面考虑,水中的金属氢氧化物(正电荷)能与酒体中稳定的油性分子(负电荷)中和而产生解胶现象,使高级脂肪酸乙酯相互凝结成絮状,引起白色浑浊。
四、 调香调味物质(香料)不纯造成浑浊
在白酒生产过程中,一些低档次白酒或者出酒效果不好的白酒会采用酒用香精来调整口感,增加香味成分,但市面上有些香精成分不是很纯,其中含有或多或少的杂质,用其对酒进行调香调味时就会出现片状或絮状沉淀。
其次,需要强调的是,酒用香精添加过量也会导致酒体变浑浊,原理是某些脂含量增加过量,导致酒中酯类不协调从而析出。
五、储存设备引起的浑浊
这种情况主要与存酒装置与输送管道材料有关,如铝制容器存酒时,由于铝的氧化物溶于酒会产生浑浊沉淀并使酒带涩味。
而一些输送管道会使用铁质部件,会溶入部分亚铁离子在酒中,时间长了会转化为铁离子形成络合物而使酒液变成棕黄色。
用不锈钢容器贮酒可以避免这些质量问题,但经不锈钢贮存的优质白酒与传统陶缸存的酒相比,口味不及陶缸醇厚,这里大家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相应储酒设备。
3. 自己酿的白酒上有一层油花是怎么回事油花还变黑了
白酒油花满面是白酒蒸馏过程中一种现象,说明到了酒尾部分。
酒尾中杂醇油含量高,能溶解于酒精,难溶于水,当酒度低的时候,溶解度降低,杂醇油就会析出,出现油花满面情况。
油化变黑,应该是杂质、粉尘落到上面了。
4. 白酒蒸馏后期有油滴是因为什么
我家就是开酒厂的,蒸馏白酒时候,酒尾加入太多了。
蒸酒要领:看花摘酒,分级专贮存,没花属断尾,酒尾回蒸。
“花”指的是酒花。
“油花满面”就是酒尾部分出现的现象。
这些油状物就是高级脂肪酸乙酯
处理方法:
1、回蒸,就是把酒尾放在甑锅的地锅里面回蒸一下,酒尾部分回蒸。
2、过滤,把酒尾这部分收集起来,经过介质(活性炭)吸附,然后硅藻土过滤机过滤,使酒水清亮。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5. 白酒上面有浮油是什么
白酒上面浮着的油花是杂醇油,饮用这样的酒会出现头痛、口干的情况,长期饮用对身体有害。提醒:油花多见于液态发酵,固态发酵因杂醇油含量低,一般不会出现油花,另外,油花在尾酒中的含量比较高。
那杂醇油是因为什么原因产生的呢?
液态发酵时温度太高或者杂菌感染严重,发酵后不彻底,液体不清澈,浑浊,有怪味,酸味和苦味明显,蒸酒度数低出酒少,杂醇油很多,酒也会出现怪味。
蒸酒时温度偏高也会引起杂醇油含量超标,有些人会提高蒸酒速度,从开始到结束都是大火,从而造成酒体出现杂醇油,温度高,冷却水发热,不仅会出现杂醇油,而且酒也会出现很重的酸味,影响口感。
所以大家一定把温度把控好,尾酒一般都是大火追,所以一般都会出现杂醇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