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蒸馏问题 > 蒸馏水会粪大肠菌群

蒸馏水会粪大肠菌群

发布时间:2023-02-24 14:01:09

『壹』 游泳池水中大肠菌群检验方法

详细见SN0169-92,里面对水的大肠菌群的检测方法有严格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行业标准

出口食品中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 SN 0169—92
和大肠杆菌检验方法 代替 ZB X09 002一88

Method for examination of coliform, fecal coliform
and escherichia coli in food for export

━━━━━━━━━━━━━━━━━━━━━━━━━━━━━━━━━━━━━━━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出口食品中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和大肠杆菌的检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出口食品的检验。

2 设备和材料
2.1 吸管: 1mL,具0.1mL刻度;5mL和10mL,具1mL刻度。
2.2 水浴箱:44.5±0.5℃。
2.3 培养箱:36±1℃,44.5±0.5℃。
2.4 冰箱: 0~5℃和-15~-20℃。
2.5 均质器。
2.6 乳钵和研棒。
2.7 平皿:直径90mm。
2.8 天平:感量0.1g。
2.9 显微镜。
2.10 稀释瓶:100mL、200mL和500mL三角烧瓶及广口瓶。
2.11 玻璃珠:直径约5mm。
2.12 菌落计数器。

3 培养基及试剂
3.1 月桂基硫酸盐胰蛋白(月示)(LST)肉汤。
3.2 煌绿乳糖胆盐(BGLB)肉汤。
3.3 EC 肉汤。
3.4 伊红美蓝琼脂(EMB)。
3.5 营养琼脂斜面。
3.6 色氨酸肉汤。
3.7 MR-VP培养基。
3.8 Korser氏枸椽酸盐肉汤。
3.9 结晶紫中性红胆盐琼脂(VRBA)。
3.10 Butterfield 氏磷酸盐缓冲稀释液。
3.11 生理盐水。
3.12 革兰氏染色液。
3.13 Kovacs氏靛基质试剂。
3.14 甲基红指示剂。
3.15 Voges-pros kauer(V-P)试剂。

4 样品制备
4.1 以无菌操作取有代表性的样品。如有包装则用75%乙醇在开口处擦拭后取样。若不能
及时检验,应将冷冻样品置于-15℃保存;非冷冻而易腐的食品,应置于4℃冰箱保存。检
验前冷冻样品可于2~5℃ 18h内解冻,或在45℃以下15min内解冻。
4.2 不同食品样品匀液的制备
4.2.1 液体食品
以灭菌吸管取样25mL放入装有225mL稀释剂的灭菌玻璃瓶(瓶内预置适当数量的玻璃珠),
以30cm幅度、于7s内振摇25次(或以机械振荡器振摇),制成1:10的样品匀液。
4.2.2 固体和半固体食品
以无菌操作取25 g样品,放入装有225 mL稀释剂的灭菌均质杯内,于8000 r/min均质
1~2min,制成1:10样品匀液(也可用灭菌乳钵研磨的方法代替)。
4.3 稀释样品匀液根据对样品污染情况的估计,用稀释剂将样品匀液制成一系列十倍递
增的样品稀释液,如10**-2、10**-3、10**-4……。从制备样品匀液至稀释完毕,全过程
不得超过15min。

5 大肠菌群的测定
5.1 大肠菌群MPN值的测定
5.1.1 对每个样品,选择适宜的三个连续稀释度的样品稀释液。每个稀释度接种三管月
桂基硫酸盐胰蛋白(月示)(LST)肉汤,每管接种1mL。
5.1.2 将接种管置于36±1℃培养48±2h。
5.1.3 观察试管的产气情况:检查倒管内是否有气泡产生,记录在24h和48h内产气的LST
肉汤管数。如所有LST肉汤管均未产气,则可报告为大肠菌群阴性;如有产气者,则进一
步作证实试验。

5.2 大肠菌群的证实试验
5.2.1 将所有产气管用直径为3mm的接种环移种到煌绿乳糖胆盐(BGLB)肉汤管中。
5.2.2 置BGLB肉汤管于36±1℃培养48±2h。
5.2.3 记录所有BGLB肉汤管的产气管数。
5.2.4 结果报告:按BGLB肉汤产气管数,查MPN表[见附录B (补充件)]报告每克(毫升)样
品中大肠菌群的MPN值。

6 粪大肠菌群测定
6.1 用直径为3mm的接种环将所有48±2h内产气的LST肉汤管培养物移种于EC肉汤管中。
6.2 将所有接种的EC肉汤管在30min内放入带盖44.5±0.5℃水浴箱内,培养24±2h。水
浴箱的水平面应高于肉汤培养基液面。应以已知为44.5℃产气阳性的大肠杆菌和44.5℃不
产气的产气肠杆菌或其他大肠菌群细菌作阳性和阴性对照。
6.3 记录EC肉汤管的产气情况。产气管为粪大肠菌群试验阳性;不产气管为粪大肠菌群
试验阴性。
6.4 结果报告:按产气管数,查MPN表报告每克(毫升)样品中粪大肠菌群的MPN值。

7 大肠杆菌测定
7.1 将6.3条中的EC肉汤管继续培养24h,取其产气管的培养物划线接种于伊红美蓝(EMB)
平板,36±1℃培养24±2h。
7.2 检查平板上有无具黑色中心有光泽或无光泽的典型菌落。
7.3 如有典型菌落,则从每个平板上至少挑取2个典型菌落;如无典型菌落,则从每个平
板上至少挑取2个可疑菌落。用接种针接触菌落中心部位,移种到营养琼脂斜面上,36±1℃
培养18~24h。
7.4 将斜面培养物移种到下列培养基中进行生化试验。
7.4.1 色氨酸肉汤:在36±1℃培养24±2h后,加Kovacs氏试剂0.2~0.3mL,上层出现红
色为靛基质阳性反应。
7.4.2 MR-VP培养基:在36±1℃培养48±2h。以无菌操作移取培养物1 mL至13mm×100mm
试管中,加5%α-萘酚乙醇溶液0.6mL,40%氢氧化钾溶液0.2mL和少许肌酸结晶,振摇试
管后静置2h,如出现伊红色,为VP试验阳性。
将MR-VP培养物的剩余部分再培养48h滴加5 滴甲基红溶液。如培养物变红色,为甲基
红试验阳性,若变黄色则为阴性反应。
7.4.3 Koser氏枸椽酸盐肉汤:于36±1℃培养96h记录有无生长。
7.4.4 LST肉汤:于36±1℃培养48±2h,观察试管中是否产气。
7.4.5 革兰氏染色:取18h营养琼脂斜面培养物作革兰氏染色。大肠杆菌为革兰氏阴性。
7.4.6 大肠杆菌与非大肠杆菌生化鉴别如下:

━━━━━━┳━━━━━━┳━━━━━━┳━━━━━━┳━━━━━━━━━
靛 基 质┃ MR ┃ VP ┃ 枸椽酸盐 ┃ 鉴定(型别)
━━━━━━╋━━━━━━╋━━━━━━╋━━━━━━╋━━━━━━━━━
+ ┃ + ┃ - ┃ - ┃典型大肠杆菌
- ┃ + ┃ - ┃ - ┃非典型大肠杆菌
━━━━━━╋━━━━━━╋━━━━━━╋━━━━━━╋━━━━━━━━━
+ ┃ + ┃ - ┃ + ┃典型中间型
- ┃ + ┃ - ┃ + ┃非典型中间型
━━━━━━╋━━━━━━╋━━━━━━╋━━━━━━╋━━━━━━━━━
- ┃ - ┃ + ┃ + ┃典型产气肠杆菌
+ ┃ - ┃ + ┃ + ┃非典型产气肠杆菌
━━━━━━┻━━━━━━┻━━━━━━┻━━━━━━┻━━━━━━━━━
如出现上表以外的生化反应类型,表明培养物可能不纯,应重新划线分离,必要时做
重复试验。
7.5 结果报告:大肠杆菌为革兰氏阴性无芽孢杆菌,发酵乳糖产酸产气,IMViC试验为++
--或-+--,再根据LST肉汤阳性管数查MPN表,报告每克(毫升)样品中大肠杆菌MPN
值。

8 大肠菌群固体培养基测定法
8.1 样品制备同第4章。
8.2 计数
8.2.1 选取适宜的三个连续稀释度的样品液,每个稀释度接种两个灭菌平皿,每皿1mL。
另取1mL稀释剂加入一个灭菌平皿中,作空白对照。
8.2.2 将冷至45±0.5℃的结晶紫中性红胆盐琼脂(VRBA)10~15mL倾注于每个平皿中。小
心旋转平皿,将培养基与样液充分混匀。
8.2.3 待琼脂凝固后,再加3~4mL VRBA覆盖平板表层。
8.2.4 翻转平板,置于36±1℃培养18~24h。
8.2.5 选用有30~150个菌落的平板,计数平板上出现的典型大肠菌群菌落。典型菌落为
紫红色,菌落周围有红色的胆盐沉淀环。菌落直径为0.5mm或更大。
8.2.6 证实
8.2.6.1 从VRBA平板上挑取10个不同类型的典型和可疑菌落,移种于BGLB肉汤管内, 36±
1℃培养24h和48h,观察产气情况。
8.2.6.2 将出现产气的肉汤管判为大肠菌群阳性。对形成菌膜的阳性管,应进行革兰氏
染色,以便排除革兰氏阳性杆菌。
8.2.7 结果报告
经最后证实为阳性(产气,革兰氏阴性杆菌) 的试管百分比乘以于8.2.5条中计数的平
板菌落数,再乘以稀释倍数,即为每克(毫升)样品中大肠菌群数。
例:10**-4样品稀释液1mL,在VRBA平板上有100个典型和可疑菌落,挑取其中10个接
种BGLB肉汤管,证实有6个阳性管,则该样品的大肠菌群数为:
100×6/10×10**4/g(mL)=6.0×10**5/g(mL)

附 录 A
培养基和试剂
(补充件)

A1 月桂基硫酸盐胰蛋白(月示)(LST)肉汤
胰蛋白(月示)或胰酪胨(Trypticase) 20g
氯化钠 5.0g
乳糖 5.0g
磷酸氢二钾(K2HPO4) 2.75g
磷酸二氢钾(KH2PO4) 2.75g
月桂基硫酸钠 0.1g
蒸馏水 1000.0mL
将各成分溶解于蒸馏水中。分装到有倒立发酵管的20mm×150mm试管中,每管10mL。
121℃高压灭菌15min。最终pH6.8±0.2。

A2 煌绿乳糖胆盐(BGAB)肉汤
蛋白胨 10.0g
乳糖 10.0g
牛胆粉(oxgall或oxbile)溶液 200.0mL
0.1%煌绿水溶液 13.3mL
蒸馏水
将蛋白胨乳糖溶于约500mL蒸馏水中,加入牛胆粉溶液200mL(将20.0g脱水牛胆粉溶于
200 mL蒸馏水中,pH7.0~7.5),用蒸馏水稀释到975mL,调pH7.4。再加入0.1%煌绿水溶
液13.3mL,用蒸馏水补足到1000mL,用棉花过滤后,分装到20mm×150mm试管(管内有倒立
的小发酵管)中,每管10mL。121℃高压灭菌15min。最终pH7.2±0.1。

A3 EC肉汤
胰蛋白(月示)或胰酪(月示) 20.0g
3号胆盐或混合胆盐 1.5g
乳糖 5.0g
磷酸氢二钾(K2HPO4) 4.0g
磷酸二氢钾(KH2PO4) 1.5g
氯化钠 5.0g
蒸馏水 1000.0mL
将以上成分溶解于蒸馏水中,分装16mm×150mm试管(管内有倒立的小发酵管),每管
8mL。121℃高压灭菌15min,最终pH6.9±0.1。

A4 伊红美蓝琼脂(EMB)
蛋白胨 10.0g
乳糖 10.0g
磷酸氢二钾(K2HPO4) 2.0g
琼脂 15.0g
伊红γ(水溶性) 0.4g或2%水溶液20mL
美蓝 0.065g或0.5%水溶液13mL
蒸馏水 1000.0mL
在1000mL蒸馏水中煮沸溶解蛋白胨、磷酸盐和琼脂,加水补足至原量。分装于三角烧
瓶中。每瓶100mL或200mL,高压灭菌15min。最终pH7.1±0.2。使用前将琼脂融化,于每
100mL琼脂中加5mL灭菌的20%乳糖水溶液、2mL的2%伊红γ水溶液和1.3mL0.5%的美蓝水
溶液,摇匀,冷至45~50℃倾注平皿。

A5 营养琼脂斜面
牛肉膏 3.0g
蛋白胨 5.0g
琼脂 15.0g
蒸馏水 1000.0mL
将各成分加于蒸馏水中,煮沸溶解。分装合适的试管。121℃高压灭菌15min。最终
pH7.3±0.1。灭菌后摆成斜面备用。

A6 色氨酸肉汤
胰胨或胰酪胨 10.0g
蒸馏水 1000.0mL
加热搅拌溶解胰胨或胰酪胨于蒸馏水中。分装试管,每管5mL。121℃高压灭菌15min。
最终pH6.9±0.2。

A7 MR-VP培养基
(月示)胨 7.0g
葡萄糖 5.0g
磷酸氢二钾(K2HPO4) 5.0g
蒸馏水 1000.0mL
将各成分溶于蒸馏水中,分装试管,121℃高压灭菌15min,最终pH6.9±0.2。

A8 Koser氏枸椽酸盐肉汤
磷酸氢铵钠(NaNH4HPO4·4H2O) 1.5g
磷酸氢二钾(K2HPO4) 1.0g
硫酸镁(MgSO4·7H2O) 0.2g
枸椽酸钠(含2H2O) 3.0g
蒸馏水 1000.0mL
将各成分溶解于蒸馏水中,分装试管,每管10 mL,121℃高压灭菌15min。最终pH6.7
±0.2。

A9 结晶紫中性红胆盐琼脂(VRBA)
蛋白胨 7.0g
酵母膏 3.0g
乳糖 10.0g
氯化钠 5.0g
胆盐或3号胆盐 1.5g
中性红 0.03g
结晶紫 0.002g
琼脂 15~18g
蒸馏水 1000.0mL
将上述成分溶于蒸馏水中,静置几分钟,充分搅拌,调至pH7.4±0.1。煮沸2min,将
培养基冷至45~50℃倾注平板。临用时制备,不得超过3h。

A10 Butterfield氏磷酸盐缓冲稀释液
贮存液
磷酸二氢钾(KH2PO4) 34.0g
蒸馏水 500mL
将磷酸二氢钾溶于蒸馏水中,用1 mol/L氢氧化钠约175 mL调至pH7.2。用蒸馏水加至
1000mL贮存于冰箱。
稀释液
取贮存液1.25mL, 用蒸馏水稀释至1000mL,分装于合适容器后,121℃高压灭菌15min。

A11 生理盐水
氯化钠 8.5g
蒸馏水 1000.0mL
将氯化钠溶于蒸馏水中,121℃高压灭菌15min。

A12 革兰氏染色液
结晶紫染色液:
结晶紫 1.0g
95%乙醇 20.0mL
1%草酸铵水溶液 80.0mL
将结晶紫完全溶解于乙醇中,然后与草酸铵溶液混合。
革兰氏碘液:
碘 1.0g
碘化钾 2.0g
蒸馏水 300.0mL
将碘与碘化钾先行混合,加入蒸馏水少许充分振摇,待完全溶解后,再加蒸馏水至
300mL。
沙黄复染液:
沙黄 0.25g
95%乙醇 10.0mL
蒸馏水 90.0mL
将沙黄溶解于乙醇中,然后用蒸馏水稀释。
染色法
a. 将涂片在火焰上固定,滴加结晶紫染液,染1min,水洗。
b. 滴加革兰氏碘液,作用1min,水洗。
c. 滴加95%乙醇脱色约15~30s,直至染色液被洗掉,不要过分脱色,水洗。
d. 滴加复染液,复染1min,水洗、待干、镜检。
结果:革兰氏阳性菌呈紫色,革兰氏阴性菌呈红色。

A13 Kovacs氏靛基质试剂
对二甲氨基苯甲醛 5.0g
戊醇 75.0mL
盐酸(浓) 25.0mL
将对二甲氨基苯甲醛溶于戊醇中,然后慢慢加入浓盐酸即可。

A14 甲基红指示剂
甲基红 0.1g
95%乙醇 300mL
将甲基红溶解于300mL乙醇中,加水稀释至500mL。

A15 Voges-Pros kauer(V-P)试剂
甲液
α-萘酚 5.0g
无水乙醇 100.0mL
乙液
氢氧化钾 40.0g
用蒸馏水加至 100.0mL

附 录 B
1g检样中最近似值(MPN)表
(补充件)

使用三管法,接种量分别为0.1,0.01和0.001g。

━━━━━━━━━┳━━━━┳━━━━━━━━━━┳━━━━
阳 性 管 数 ┃ ┃ 阳 性 管 数 ┃
━━━━━━━━━┫ MPN ┣━━━━━━━━━━┫ MPN
0.1 0.01 0.001 ┃ | 0.1 0.01 0.001 ┃
━━━━━━━━━╋━━━━╋━━━━━━━━━━╋━━━━
0 0 0 ┃ <3 ┃ 2 0 0 ┃ 9.1
0 0 1 ┃ 3 ┃ 2 0 1 ┃ 14
0 0 2 ┃ 6 ┃ 2 0 2 ┃ 20
0 0 3 ┃ 9 ┃ 2 0 3 ┃ 26
0 1 0 ┃ 3 ┃ 2 1 0 ┃ 15
0 1 1 ┃ 6.1 ┃ 2 1 1 ┃ 20
0 1 2 ┃ 9.2 ┃ 2 1 2 ┃ 27
0 1 3 ┃ 12 ┃ 2 1 3 ┃ 34
0 2 0 ┃ 6.2 ┃ 2 2 0 ┃ 21
0 2 1 ┃ 9.3 ┃ 2 2 1 ┃ 28
0 2 2 ┃ 12 ┃ 2 2 2 ┃ 35
0 2 3 ┃ 16 ┃ 2 2 3 ┃ 42
0 3 0 ┃ 9.4 ┃ 2 3 0 ┃ 29
0 3 1 ┃ 13 ┃ 2 3 1 ┃ 36
0 3 2 ┃ 16 ┃ 2 3 2 ┃ 44
0 3 3 ┃ 19 ┃ 2 3 3 ┃ 53
━━━━━━━━━╋━━━━╋━━━━━━━━━━╋━━━━
1 0 0 ┃ 3.6 ┃ 3 0 0 ┃ 23
1 0 1 ┃ 7.2 ┃ 3 0 1 ┃ 39
1 0 2 ┃ 11 ┃ 3 0 2 ┃ 64
1 0 3 ┃ 15 ┃ 3 0 3 ┃ 95
1 1 0 ┃ 7.3 ┃ 3 1 0 ┃ 43
1 1 1 ┃ 11 ┃ 3 1 1 ┃ 75
1 1 2 ┃ 15 ┃ 3 1 2 ┃ 120
1 1 3 ┃ 19 ┃ 3 1 3 ┃ 160
1 2 0 ┃ 11 ┃ 3 2 0 ┃ 93
1 2 1 ┃ 15 ┃ 3 2 1 ┃ 150
1 2 2 ┃ 20 ┃ 3 2 2 ┃ 210
1 2 3 ┃ 24 ┃ 3 2 3 ┃ 290
1 3 0 ┃ 16 ┃ 3 3 0 ┃ 240
1 3 1 ┃ 20 ┃ 3 3 1 ┃ 460
1 3 2 ┃ 24 ┃ 3 3 2 ┃ 1100
1 3 3 ┃ 29 ┃ 3 3 3 ┃>1100
━━━━━━━━━┻━━━━┻━━━━━━━━━━┻━━━━
注: ①本表采用3个稀释度 [0.1g(mL)、0.01g(mL)和0.001g(mL)],每个稀释度接种3管。
②表内所列检样量如改用1g(mL)、0.1g(mL)和0.01g(mL)时,表内数字应相应降低10
倍;如改用0.01g(mL)、0.001g(mL)和0.0001g(mL)时,则表内数字应相应增加10倍,其余
类推。

━━━━━━━━━━━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进出口商品检验局提出。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秦皇岛进出口商品检验局、安徽进出口商品检验局、山西进
出口商品检验局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桂生、汤鹏飞、于桂华。
本标准主要参考美国公职分析化学家协会(AOAC)法定分析方法第14版第46章(1984年)。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进出口商品检验局1992-12-28批准 1993-05-01实施

『贰』 粪大肠菌群的测定

粪大肠菌群

Fecal Coliforms
1 定义

本规范采用下列定义

粪大肠菌群(Fecal coliforms)系一群需氧及兼性厌氧革兰氏阴性无芽胞杆菌,在44.5℃±0.5℃培养24h~48h能发酵乳糖产酸并产气。

该菌直接来自粪便,是重要的卫生指示菌。

3 仪器

3.1 恒温水浴箱或隔水式恒温箱:44℃±0.5℃。

3.2 温度计。

3.3 显微镜。

3.4 载玻片。

3.5 接种环。

3.6 电磁炉。

3.7 三角瓶,250mL。

3.8 试管:15×150mm。

3.9 小倒管。

3.10 pH计或pH试纸。

3.11 高压灭菌器。

3.12 灭菌吸管,10mL、1mL。

3.13 灭菌平皿:直径90mm。

4 培养基和试剂

4.1 双倍乳糖胆盐(含中和剂)培养基

成分:蛋白胨 40g

猪胆盐 10g

乳糖 10g

0.4%溴甲酚紫水溶液 5mL

卵磷脂 2g

吐温80 14g

蒸馏水 1000mL

制法:将卵磷脂、吐温80溶解到少量蒸馏水中。将蛋白胨、胆盐及乳糖溶解到其余的蒸馏水中,加到一起混匀,调pH到7.4,加入0.4%溴甲酚紫水溶液,混匀,分装试管(每支试管中加一个小倒管)。68.95kPa(115℃ 10 lb)20min灭菌。

4.2 伊红美兰(EMB)琼脂

成分:蛋白胨 10g

乳糖 10g

磷酸氢二钾 2g

琼脂 20g

2%伊红水溶液 20mL

0.5%美蓝水溶液 13mL

蒸馏水 1000mL

制法:先将琼脂加到900mL蒸馏水中,加热溶解,然后加入磷酸氢二钾蛋白胨,混匀,使之溶解。再以蒸馏水补足至1000mL。校正pH值为7.2~7.4,分装于三角瓶内,103.43kPa(121℃ 15 lb)15min高压灭菌备用。临用时加入乳糖并加热融化琼脂。冷至60℃左右无菌操作加入灭菌的伊红美蓝溶液,摇匀。倾注平皿备用。

4.3 蛋白胨水(作靛基质试验用)

成分:蛋白胨(或胰蛋白胨) 20g

氯化钠 5g

蒸馏水 1000mL

制法:将上述成分加热融化,调pH值为7.0~7.2,分装小试管,103.43kPa(121℃ 15 lb)15min高压灭菌。

4.4 靛基质试剂

柯凡克试剂:将5g对二甲氨基苯甲醛溶解于75mL戊醇中,然后缓慢加入浓盐酸25mL。

试验方法:接种细菌于蛋白胨水中,于44℃±0.5℃培养24h±2h。沿管壁加柯凡克试剂0.3mL~0.5mL,轻摇试管。阳性者于试剂层显深玫瑰红色。

注:蛋白胨应含有丰富的色氨酸,每批蛋白胨买来后,应先用已知菌种鉴定后方可使用。

4.5 革兰氏染色液:

4.5.1 染液制备

4.5.1.1 结晶紫染色液:

结晶紫 1g

95%乙醇 20mL

1%草酸铵水溶液 80mL

将结晶紫溶于乙醇中,然后与草酸铵溶液混合。

4.5.1.2 革兰氏碘液:

碘 1g

碘化钾 2g

蒸馏水加至 300mL

将碘与碘化钾先进行混合,加入蒸馏水少许,充分振摇,待完全溶解后,再加蒸馏水至300mL。

4.5.1.3 脱色液:95%乙醇。

4.5.1.4 复染液:

a 沙黄复染液:

沙黄 0.25g

95%乙醇 10mL

蒸馏水 90mL

将沙黄溶解于乙醇中,然后用蒸馏水稀释。

b 稀石碳酸复红液:称取碱性复红10g,研细,加95%乙醇100mL,放置过夜,滤纸过滤。取该液10mL,加5%石碳酸水溶液90mL混合,即为石碳酸复红液。再取此液10mL加水90mL,即为稀石碳酸复红液。

4.5.2 染色法

4.5.2.1 将涂片在火焰上固定,滴加结晶紫染色液,染1min,水洗。

4.5.2.2 滴加革兰氏碘液,作用1min,水洗。

4.5.2.3 滴加95%乙醇脱色,约30s,或将乙醇滴满整个涂片,立即倾去,再用乙醇滴满整个涂片,脱色10s,水洗。

4.5.2.4 滴加复染液,复染1min,水洗,待干,镜检。

4.5.3 染色结果

革兰氏阳性菌呈紫色,革兰氏阴性菌呈红色。

注:如用1:10稀释石碳酸复红染色液作复染,复染时间仅需10s。

5 操作步骤

5.1 取10mL 1:10稀释的检液,加到10mL双倍乳糖胆盐(含中和剂)培养基中,置44℃±0.5℃培养箱中培养24h~48h,如不产酸也不产气,则报告为粪大肠菌群阴性。

5.2 如产酸产气,划线接种到伊红美蓝琼脂平板上,置36℃±1℃培养18h~24h。同时取该培养液1~2滴接种到蛋白胨水中,置44℃±0.5℃培养24h±2h。

经培养后,在上述平板上观察有无典型菌落生长。粪大肠菌群在伊红美蓝琼脂培养基上的典型菌落呈深紫黑色,圆形,边缘整齐,表面光滑湿润,常具有金属光泽。也有的呈紫黑色,不带或略带金属光泽,或粉紫色,中心较深的菌落,亦常为粪大肠菌群,应注意挑选。

5.3 挑取上述可疑菌落,涂片作革兰氏染色镜检。

5.4 在蛋白胨水培养液中,加入靛基质试剂约0.5mL,观察靛基质反应。阳性者液面呈玫瑰红色;阴性反应液面呈试剂本色。

6 检验结果报告

根据发酵乳糖产酸产气,平板上有典型菌落,并经证实为革兰氏阴性短杆菌,靛基质试验阳性,则可报告被检样品中检出粪大肠菌群。

『叁』 水中粪大肠菌群的测定

化妆品检测项目中粪大肠菌群的检测流程:
10g/mL样品+90mL灭菌生理盐水 →10mL+10mL双倍乳糖胆(含中和剂)培养基→粪大肠菌群 44.5℃,48h培养
注:在化妆品检测项目中,如果样品含有油脂性的成分,如精油,在样品前处理中需加入液体石蜡、吐温80、生理盐水进行均质,使样品能够均匀分散开来。
粪大肠菌群又是一个什么样的微生物呢?下面我们来详细介绍下:
大肠菌群:大肠菌群并非细菌学分类命名,而是卫生细菌领域的用语,它不代表某一个或某一属细菌,而指的是具有某些特性的一组与粪便污染有关的细菌,这些细菌在生化及血清学方面并非完全一致。
定义(GB2010):在一定培养条件下能发酵乳糖、产酸产气的需氧和兼性厌氧革兰氏阴性无芽孢杆菌。
粪大肠菌群:大肠菌群的一种,又称耐热大肠菌群,培养温度:44.5±0.5℃,粪大肠菌群是化妆品检测项目中必检的微生物项目。
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 coli )通常称为大肠杆菌。根据不同的生物学特性将致病性大肠杆菌分为5类:
致病性大肠杆菌(EPEC)、
肠产毒性大肠杆菌(ETEC)、
肠侵袭性大肠杆菌(EIEC)、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
肠黏附性大肠杆菌(EAEC)。
您可能感兴趣的检测服务:

『肆』 水中大肠杆菌的测定实验步骤

出口食品中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和大肠杆菌检验方法
Method for examination of coliform,fecal coliform and escherichia coli in food for export
SN 0169—92
代替ZB X09 002—86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出口食品中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和大肠杆菌的检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出口食品的检验。
2 设备和材料
2.1 吸管:1mL,具0.1mL刻度;5mL和10mL,具1mL刻度。
2 2 水浴箱:44.5±0.5℃。
2.3 培养箱:36±1℃,44.5±0.5℃。
2.4 冰箱:0~5℃和-15~-20℃。
2.5 均质器。
2.6乳钵和研棒。
2.7 平皿:直径90mm。
2.8天平:感量0.1g。
2.9 显微镜。
2.10 稀释瓶:100mL、200mL和500mL三角烧瓶及广口瓶。
2.11 玻璃珠:直径约5mm。
2.12菌落计数器。
3 培养基及试剂
3.1 月桂基硫酸盐胰蛋白 (LST)肉汤。
3.2 煌绿乳糖胆盐(BGLB)肉汤。
3.3 EC肉汤。
3.4 伊红美蓝琼脂(EMB)。
3.5营养琼脂斜面。
3.6 色氨酸肉汤。
3.7 MR-VP培养基。
3.8 Korser氏枸椽酸盐肉汤。
3.9 结晶紫中性红胆盐琼脂(VRBA)。
3.10 Butterfield氏磷酸盐缓冲稀释液。
3.11 生理盐水。
3.12 革兰氏染色液。
3.13 Kovacs氏靛基质试剂。
3.14 甲基红指示剂。
3.15 Voges—pros kauer(V—P)试剂。
4 样品制备
4.1 以无菌操作取有代表性的样品。如有包装则用75%乙醇在开口处擦拭后取样。若不能及时检验,应将冷冻样品置于-15℃保存;非冷冻而易腐的食品,应置于4℃冰箱保存。检验前冷冻样品可于2—5℃18h内解冻,或在45℃以下15min内解冻。
4.2 不同食品样品匀液的制备
4.2.1 液体食品
以灭菌吸管取样25mL放入装有225mL稀释剂的灭菌玻璃瓶(瓶内预置适当数量的玻璃珠),以30cm幅度、于7s内振摇25次(或以机械振荡器振摇),制成1:10的样品匀液。
4.2.2 固体和半固体食品
以无菌操作取25g样品,放入装有225mL稀释剂的灭菌均质杯内,于8000r/min均质1~2min,制成1:10样品匀液(也可用灭菌乳钵研磨的方法代替)。
4.3 稀释样品匀液根据对样品污染情况的估计,用稀释剂将样品匀液制成一系列十倍递增的样品稀释液,如10-2、10-3、10-4.………。从制备样品匀液至稀释完毕,全过程不得超过15min。
5 大肠菌群的测定
5.1 大肠菌群MPN值的测定
5.1.1 对每个样品,选择适宜的三个连续稀释度的样品稀释液。每个稀释度接种三管月桂基硫酸盐胰蛋白 (LST)肉汤,每管接种1mL。
5.1.2 将接种管置于36±1℃培养48±2h。
5.1.3 观察试管的产气情况:检查倒管内是否有气泡产生,记录在24h和48h内产气的LST肉汤管数。如所有LST肉汤管均未产气,则可报告为大肠菌群阴性;如有产气者,则进一步作证实试验。
5.2 大肠菌群的证实试验
5.2.1 将所有产气管用直径为3mm的接种环移种到煌绿乳糖胆盐(BGLB)肉汤管中。
5.2.2 置BGLB肉汤管于36±1℃培养48±2h。
5.2.3 记录所有BGLB肉汤管的产气管数。
5.2.4 结果报告:按BGLB肉汤产气管数,查MPN表(见附录B(补充件))报告每克(毫升)样品中大肠菌群的MPN值。
6 粪大肠菌群测定
6.1 用直径为3mm的接种环将所有48±2h内产气的LST肉汤管培养物移种于EC肉汤管中。
6.2 将所有接种的EC肉汤管在30min内放入带盖44.5±0.5℃水浴箱内,培养24±2h。水浴箱的水平面应高于肉汤培养基液面。应以已知为44.5℃产气阳性的大肠杆菌和44.5℃不产气的产气肠杆菌或其他大肠菌群细菌作阳性和阴性对照。
6.3 记录EC肉汤管的产气情况。产气管为粪大肠菌群试验阳性;不产气管为粪大肠菌群试验阴性。
6.4 结果报告:按产气管数,查MPN表报告每克(毫升)样品中粪大肠菌群的MPN值。
7 大肠杆菌测定
7.1 将6.3条中的EC肉汤管继续培养24h,取其产气管的培养物划线接种于伊红美蓝(EMB)平板,36±1℃培养24±2h。
7.2 检查平板上有无具黑色中心有光泽或无光泽的典型菌落。
7.3 如有典型菌落,则从每个平板上至少挑取2个典型菌落;如无典型菌落,则从每个平板上至少挑取2个可疑菌落。用接种针接触菌落中心部位,移种到营养琼脂斜面上,36±1℃培养18~24h。
7.4 将斜面培养物移种到下列培养基中进行生化试验。
7.4.1 色氨酸肉汤:在36±1℃培养24±2h后,加Kovacs氏试剂0.2~0.3mL,上层出现红色为靛基质阳性反应。
7.4.2 MR—VP培养基;在36±1℃培养48±2h。以无菌操作移取培养物1mL至13mm×l00mm试管中,加5%ɑ—萘酚乙醇溶液0.6mL,40%氢氧化钾溶液0.2mL和少许肌酸结晶,振摇试管后静置2h,如出现伊红色,为VP试验阳性。
将MR—VP培养物的剩余部分再培养48h滴加5滴甲基红溶液。如培养物变红色,为甲基红试验阳性,若变黄色则为阴性反应。
7.4.3 Koser氏枸椽酸盐肉汤:于36±1℃培养96h记录有无生长。
7.4.4 LST肉汤:于30±1℃培养48±2h,观察试管中是否产气。
7.4.5 革兰氏染色:取18h营养琼脂斜面培养物作革兰氏染色。大肠杆菌为革兰氏阴性。
7.4.6 大肠杆菌与非大肠杆菌生化鉴别如下:
靛基质 MR VP 枸椽酸盐 鉴定(型别)
+ + - - 典型大肠杆菌
- + - - 非典型大肠杆菌
+ + - + 典型中间型
- + - + 非典型中间型
- - + + 典型产气肠杆菌
+ - + + 非典型产气肠杆菌
如出现上表以外的生化反应类型,表明培养物可能不纯,应重新划线分离,必要时做重复试验。
7.5 结果报告:大肠杆菌为革兰氏阴性无芽孢杆菌,发酵乳糖产酸产气,IMViC试验为++--或-+--,再根据LST肉汤阳性管数查MPN表,报告每克(毫升)样品中大肠杆菌MPN值。
8 大肠菌群固体培养基测定法
8.1 样品制备同第4章。
8.2 计数
8.2.1 选取适宜的三个连续稀释度的样品液,每个稀释度接种两个灭菌平皿,每皿1mL。另取lmL稀释剂加入一个灭菌平皿中,作空白对照。
8.2.2 将冷至45±0.5℃的结晶紫中性红胆盐琼脂(VRBA)10~15mL倾注于每个平皿中。小心旋转平皿,将培养基与样液充分混匀。
8.2.3 待琼脂凝固后,再加3~4mLVRBA覆盖平板表层。
8.2.4 翻转平板,置于36±l℃培养18~24h。
8.2.5 选用有30~150个菌落的平板,计数平板上出现的典型大肠菌群菌落。典型菌落为紫红色,菌落周围有红色的胆盐沉淀环。菌落直径为0.5mm或更大。
8.2.6 证实
8.2.6.1 从VRBA平板上挑取10个不同类型的典型和可疑菌落,移种于BGLB肉汤管内,36±1℃培养24h和48h,观察产气情况。
8.2.6.2 将出现产气的肉汤管判为大肠菌群阳性。对形成菌膜的阳性管,应进行革兰氏染色,以便排除革兰氏阳性杆菌。
8.2.7 结果报告
经最后证实为阳性(产气,革兰氏阴性杆菌)的试管百分比乘以于8.2.5条中计数的平板菌落数,再乘以稀释倍数,即为每克(毫升)样品中大肠菌群数。
例:10-4样品稀释液lmL,在VRBA平板上有100个典型和可疑菌落,挑取其中10个接种BGLB肉汤管,证实有6个阳性管,则该样品的大肠菌群数为:
100×6/10×104/g(mL)=6.0×105/g(mL)
附 录 A
培养基和试剂
(补充件)
A1 月桂基硫酸盐胰蛋白 (LST)肉汤
胰蛋白 或胰酪胨(Trypticase)
20g
氯化钠 5.0g
乳糖 5.0g
磷酸氢二钾(K2HPO4) 2.75g
磷酸二氢钾(KH2P04) 2.75g
月桂基硫酸钠 0.1g
蒸馏水 1000.0mL
将各成分溶解于蒸馏水中。分装到有倒立发酵管的20mm×150mm试管中,每管10mL。121℃高压灭菌15min。最终pH6.8±0.2。
A2 煌绿乳糖胆盐(BGAB)肉汤
蛋白胨 10.0g
乳糖 10.0g
牛胆粉(oxgall或oxbile)溶液 200.0mL
0.1%煌绿水溶液 13.3mL
蒸馏水
将蛋白胨乳糖溶于约500mL蒸馏水中,加入牛胆粉溶液200mL(将20.0g脱水牛胆粉溶于200mL蒸馏水中,pH7.0~7.5),用蒸馏水稀释到975mL,调pH7.4。再加入0.1%煌绿水溶液13.3mL,用蒸馏水补足到1000mL,用棉花过滤后,分装到20mm×l50mm试管(管内有倒立的小发酵管)中,每管10mL。121℃高压灭菌15min。最终pH7.2±0.1。
A3 EC肉汤
胰蛋白 或胰酪
20.0g
3号胆盐或混合胆盐 1.5g
乳糖 5.0g
磷酸氢二钾(KH2P04) 4.0g
磷酸二氢钾(KH2P04) 1.5g
氯化钠 5.0g
蒸馏水 1000.0mL
将以上成分溶解于蒸馏水中,分装16mm×150mm试管(管内有倒立的小发酵管),每管8mL。
121℃高压灭菌15min,最终pH6.9±0。1。
A4 伊红美蓝琼脂(EMB)
蛋白胨 10.0g
乳糖 10.0g
磷酸氢二钾(KH2P04) 2.0g
琼脂 15.0g
伊红γ(水溶性) 0.4g或2%水溶液20mL
美蓝0.065g或0.5%水溶液 13mL
蒸馏水 1000.0mL
在1 000mL蒸馏水中煮沸溶解蛋白胨、磷酸盐和琼脂,加水补足至原量。分装于三角烧瓶中。每瓶100mL或200mL,高压灭菌15min。最终pH7.1±0.2。使用前将琼脂融化,于每100mL琼脂中加5mL灭菌的20%乳糖水溶液、2mL的2%伊红γ水溶液和1.3mL0.5%的美蓝水溶液,摇匀,冷至45~50℃倾注平皿。
A5 营养琼脂斜面
牛肉膏 3.0g
蛋白胨 5.0g
琼脂 15.0g
蒸馏水 1000.0mL
将各成分加于蒸馏水中,煮沸溶解。分装合适的试管。121℃高压灭菌15min。最终pH7.3±0.1。灭菌后摆成斜面备用。
A6 色氨酸肉汤
胰胨或胰酪胨 10.0g
蒸馏水 1000.0mL
加热搅拌溶解胰胨或胰酪胨于蒸馏水中。分装试管,每管5mL。121℃高压灭菌15min。最终pH6.9±0.2。
A7 MR-VP培养基

7.0g
葡萄糖 5.0g
磷酸氢二钾(K2HPO4) 5.0g
蒸馏水 1000.0mL
将各成分溶于蒸馏水中,分装试管,121℃高压灭菌15min,最终pH6.9±0.2。
A8 Koser氏枸椽酸盐肉汤
磷酸氢铵钠(NaNH4HPO4�6�14H2O) 1.5g
磷酸氢二钾(K2HPO4) 1.0g
硫酸镁(MgSO4�6�17H2O) 0.2g
枸椽酸钠(含2H2O) 3.0g
蒸馏水 1000.0mL
将各成分溶解于蒸馏水中,分装试管,每管10mL,121℃高压灭菌15min。最终pH6.7±0.2。
A9 结晶紫中性红胆盐琼脂(VRBA)
蛋白胨 7.0g
酵母膏 3.0g
乳糖 10.0g
氯化钠 5.0g
胆盐或3号胆盐 1.5g
中性 0.03g
结晶紫 0.002g
琼脂 15~18g
蒸馏水 1000.0mL
将上述成分溶于蒸馏水中,静置几分钟,充分搅拌,调至pH7.4±0.1。煮沸2min,将培养基冷 45~50℃倾注平板。临用时制备,不得超过3h。
A1O Butterfield氏磷酸盐缓冲稀释液
贮存液
磷酸二氢钾(K2HPO4) 34.0g
蒸馏水 500mL
将磷酸二氢钾溶于蒸馏水中,用lmol/L氢氧化钠约175mL调至pH7.2。用蒸馏水加至1000mL贮存于冰箱。稀释液取贮存液1.25mL,用蒸馏水稀释至1000mL,分装于合适容器后,121℃高压灭菌15min。
A11 生理盐水
氯化钠 8.5g
蒸馏水 1000.0mL
将氯化钠溶于蒸馏水中,121℃高压灭菌15min。
A12 革兰氏染色液
结晶紫染色液:
结晶紫 1.0g
95%乙醇 20.0mL
1%草酸铵水溶液 80.OmL
将结晶紫完全溶解于乙醇中,然后与草酸铵溶液混合。
革兰氏碘液:
碘 1.0g
碘化钾 2.0g
蒸馏水 300.0mL
将碘与碘化钾先行混合,加入蒸馏水少许充分振摇,待完全溶解后,再加蒸馏水至300mL。
沙黄复染液:
沙黄 0.25g
95%乙醇 10.0mL
蒸馏水 90.0mL
将沙黄溶解于乙醇中,然后用蒸馏水稀释。
染色法
a. 将涂片在火焰上固定,滴加结晶紫染液,染1min,水洗。
b. 滴加革兰氏碘液,作用lmin,水洗。
c. 滴加95%乙醇脱色约15~30s,直至染色液被洗掉,不要过分脱色,水洗。
d 滴加复染液,复染lmin,水洗、待干、镜检。
结果:革兰氏阳性菌呈紫色,革兰氏阴性菌呈红色。
A13 Kovacs氏靛基质试剂
对二甲氨基苯甲醛 5.0g
戊醇 75.0mL
盐酸(浓) 25.0mL
将对二甲氨基苯甲醛溶于戊醇中,然后慢慢加入浓盐酸即可。
A14 甲基红指示剂
甲基红 0.1g
95%乙醇 300mL
将甲基红溶解于300mL乙醇中,加水稀释至500mL。
A15 Voges—Proskauer(V—P)试剂
甲液
a-萘酚 5.0g
无水乙醇 100.0mL
乙液
氢氧化钾 40.0g
用蒸馏水加 100.OmL
附 录 B
1g检样中最近似值(MPN)表
(补充件)
使用三管法,接种量分别为0.1,0.01和0.00lg。
阳性管数 MPN 阳性管数 MPN
0.1 0.01 0.001 0.1 0.01 0.001
0 0 0 <3 2 0 0 9.1
0 0 1 3 2 0 1 14
0 0 2 6 2 0 2 20
0 0 3 9 2 0 3 26
0 1 0 3 2 1 0 15
0 1 1 6.1 2 1 1 20
0 1 2 9.2 2 1 2 27
0 1 3 12 2 1 3 34
0 2 0 6.2 2 2 0 21
0 2 1 9.3 2 2 1 28
0 2 2 12 2 2 2 35
0 2 3 16 2 2 3 42
0 3 0 9.4 2 3 0 29
0 3 1 13 2 3 1 36
0 3 2 16 2 3 2 44
0 3 3 19 2 3 3 53
1 0 0 3.6 3 0 0 23
1 0 1 7.2 3 0 1 39
1 0 2 11 3 0 2 64
1 0 3 15 3 0 3 95
1 1 0 7.3 3 1 0 43
1 1 1 11 3 1 1 75
1 1 2 15 3 1 2 120
1 1 3 19 3 1 3 160
1 2 0 11 3 2 0 93
1 2 1 15 3 2 1 150
1 2 2 20 3 2 2 210
1 2 3 24 3 2 3 290
1 3 0 16 3 3 0 240
1 3 1 20 3 3 1 460
1 3 2 24 3 3 2 1100
1 3 3 29 3 3 3 >1100
注:①本表采用3个稀释度[0.1g(mL)、0.0lg(mL)和0.001g(mL)],每个稀释度接种3管。
②表内所列检样量如改用1g(mL)、0.18(mL)和0.01g(mL)时,表内数字应相应降低10倍:如改用0.01g(mL)、0.001g(mL)和0.0001g(mL)时,则表内数字应相应增加10倍,其余类推。

『伍』 矿泉水、山泉水、纯净水、蒸馏水的检测标准

矿泉水与纯净水的区别

纯净水指的是不含杂质的H2O。
矿泉水是含有矿物质的饮用水,纯净水一般指不含各种矿物离子和化学离子的饮用水。矿泉水优点就是含有人体所需的矿物元素,能够补充身体所需。缺点就是这些元素并不是一直需要的,有时候可能没有什么用。纯净水的优点当然是干净卫生,但长期饮用对身体没有好处。

矿泉水与蒸馏水的区别
⒈矿泉水中含有多种矿物质,而蒸馏水没有。
⒉矿泉水的PH值显弱碱性,蒸馏水为中性。
⒊矿泉水微甜,蒸馏水无味而发涩。
蒸馏水是经过人工净化的水,纯度达99.9%,但是水中的矿物成分已微不足道。这种“纯水”在体内的作用,只是很单纯地担任运输的工作,比如将细胞组织所拒绝的东西带出体外。

矿泉水与矿物质水的区别
矿泉水就是天然的含有矿物质的泉水。
矿物质水可以理解成人为的从纯净水中加入矿物质成份。
矿泉水就是天然水,弱碱性的,矿物质水都是人工添加矿物质的,是酸性水,人体液是弱碱的,人体老化就是体液酸化的过程。

矿泉水与山泉水的区别
山泉水含有一定量的矿物质,但含量低于矿泉水,达不到矿泉水国家标准规定的指标,因此称不上是矿泉水。

『陆』 如何快速杀死污水中的粪大肠菌群

怎么认定还真难说,应该是检测病毒的数量,但肯定不是根据大肠杆菌来定,废水中都含有不同数量的大肠杆菌,不如生活污水。但生活污水并非含病原体污水。

『柒』 废水中的粪大肠菌群在ec培养基上有絮状物是什么情况

EC E.Coli
用于粪大复肠菌群、大肠杆菌的制测定

成份:
胰蛋白胨或示胨 20.0g
乳糖 5.0g
胆盐混合物或3号胆盐 1.5g
磷酸氢二钾(K2HPO4·3H2O) 4.0g
磷酸二氢钾(KH2PO4) 1.5g
氯化钠(NaCl) 5.0g
蒸馏水 1000mL

制法:
将上述成份加热溶解,分装于内装倒管的试管中,同上灭菌后pH值应为6.9。此培养基用前不宜置入冰箱,以防检测时出现假阳性。

『捌』 水质评测数据

要的是哪里的数据啊!具体点吧!
鄱阳湖湖口段水质监测报告

前 言

湖口县位于鄱阳湖和长江交汇处 , 三面环水。当地的饮用水及工农用水 , 主要取之于鄱阳湖。鄱阳湖湖口段的水质与当地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 , 所以对这一区域水质的监测显得尤其重要。另外 , 湖口是鄱阳湖的出水口 , 这里的水质状况对于鄱阳湖的整体水质具有较强代表性 , 要了解鄱阳湖的生态环境质量 , 对湖口段的水质进行监测就是一个很好的途径。因此 , 我们展开了这次对鄱阳湖湖口段的水质监测。

• 布点前的实地考察

通过上网和查阅有关资料,我们绘制了鄱阳湖和长江交汇处的湖口县形状简图。湖口县居民生活污水和工业区废水是鄱阳湖湖口段的主要污染源。鄱阳湖湖水在湖口与长江交汇,在交汇出形成清浊分明的界线。鄱阳湖水较为清澈,水草丛生,有大量的鱼虾生存,是中国的主要淡水鱼产区,也中国最大的候鸟越冬栖息湿地。

鄱阳湖周边的长期居民抽取鄱阳湖水饮用或打井饮用地下水,到目前为止,尚无不正常反映。

• 设置采样断面和取样点

根据断面设置的原则,结合初步测试和该区的监测量,在鄱阳湖湖口段共置两个取样断面。其中 Aa 断面是地区控制断面 ,Bb 断面是交汇处断面。同时,经过考察水面宽 50~100m ,水深 5~10m, 设两个点,即水面下 0.3~0.5m 出和河底上约 1m 处各

• 取样

按技术要求,每年按春夏秋冬四季取样,每季取样两次,每年取样八次。受监测条件所限,这次监测我们是选在“五一”长假,所得数据仅仅为这个季节的水质调查结果。

取样时,乘一小木船到水域中心,取样人员在船上用小水桶取样。其中现场测定水温和 PH 值二个项目,水流速度用浮标大致测定。水样装塑料容器中,盖紧密封运回实验室。并根据所测量项目从塑料容器中取出水样进行预处理,待测。为了进行比较和了解当地饮用水质量状况,我们还收集了当地的自来水。

• 水样测定

为了保证数据的质量,首先用标准样对仪器设备和药品进行校正,达标后,开始监测。监测人员利用质量控制图控制,质量控制人员对监测人员通过密码样进行监督,个别数据重复多次测定,剔除可疑数据。

由于实验条件限制,鄱阳湖湖水其它有害离子的含量又较少 , 所以我们主要监测项目只有:流量、 PH 值、悬浮物含量、 COD 等。流量和 PH 值的测定方法较为简易,可以直接测定,这里就不详细记录了。我们把精力主要花在悬浮物含量和 COD 的测定上,现在,我们把实验过程记录如下:

• 悬浮物含量的测定

原理:悬浮物含量指每升水中含悬浮物的质量,用 mg/L 表示,在水质分析中,将水样过滤,凡不能通过滤器的固体颗粒物称为悬浮物。

测定方法:量取 100mL 水样,通过一定型号已预先烘干至恒重的滤膜过滤 , 再将该滤膜和膜上的截留物烘干至恒重 , 两者质量之差除以过滤通过水样的体积即为悬浮物含量。本法的关键是掌握适当的烘干温度活烘干时间 , 以免破坏悬浮物组成 , 影响称量的准确性。经过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

100mL 长江水中悬浮物净重: 0.018g ,

100mL 湖水中悬浮物净重: 0.007g ,

100mL 自来水中悬浮物净重: 0.001g ,

则 :

长江水的悬浮物含量为: 0.18g/L,

湖水的悬浮物含量为: 0.07g/L,

自来水中悬浮物含量为: 0.01g/L 。

(二) COD 的测定

原理: HH-6 化学耗氧量测定仪采用密封催化消解法测定 COD 值,在强酸性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重铬钾热消解水样 10min ,重铬酸钾被水中有机物还原为三价铬,在波长 610mm 处测定三件铬离子含量,再根据三价铬离子的量换算出消耗的质量浓度。

仪器: HH-6 化学耗氧量测定仪、 500mL 容量瓶若干个、烧杯若干、玻璃棒。

试剂 : 蒸馏水、邻苯二甲酸氢钾、浓硫酸、重铬酸钾

步骤:本实验采用的是密封催化消解法

• 常用试剂及配制:

( 1 )浓硫酸 ( 分析纯 . 比量 1.84)

( 2 )邻苯二甲酸氧钾标液 :

• 准确称取在 105~110 ℃ 烘干 2H 的邻苯二甲酸氢钾 0.5101g ,置于 500ML 容量瓶中,以蒸馏水定容至标线,摇均匀备用,该标液的 COD 理论值为 1200mg/L 。• 同上,配置标液的 COD 理论值为 100mg/L 溶液。

• 同上,配置 COD 理论值为 2000mg/L 的溶液。

( 3 )专用氧化剂(随机配备):

取随机配备的整瓶固体试剂,放入清洗干净的 500mL 烧杯,先加入 200mL 蒸馏水,再假如 100mL 浓硫酸,冷却后放置于 500mL 容量瓶中,以蒸馏水定量、摇匀。

( 4 )专用催化剂:

取随机配备的整瓶固体试剂,溶于 500mL 浓硫酸中,摇匀放置 1~2 天,使其完全溶解。取上述溶液 100mL ,再加入 400mL 浓硫酸,摇匀备用。

2 、标定曲线

• COD 值小于 100mg/L 时的曲线标定(测定范围: 5~100mg/L )• 取随机附件反应管 4 只作好标记,清洗干净(用洗涤液清洗后,用自来水冲洗,用稀硫酸浸泡 5~12h 取出后用蒸馏水清洗、烘干)。分别按表 -1 加入浓度为 100mg/L 邻苯二甲酸氧钾。

表 -1

邻苯二甲酸氧钾标液( mL )
0
0.6
1.5
3.0

COD 理论值为( mg/L )
0
20
50
100

• 用蒸馏水将各反应管依次补足至 3.0mL 。

• 每支试管内加入专用氧化剂 1mL 。

• 每支反应管内加入专用催化剂 5mL ,塞上摇匀。

• 将反应管依次插入炉孔内,待温度降至低于设定值后,按消解键,仪器自动定时消解,消解完毕蜂鸣报警。

• 取出反应管至试管架,自然冷却 2min ,再水冷却至室温。

• 按功能 1 操作方法,用所配标样以最小二乘法标定曲线并存储。

• COD 值大于 100mg/L 时的曲线标定(测量范围: 100~1200mg/L )

• 取随机附件反应管 6 只作好标记,清洗干净。分别按表 -2 加入浓度为 1200mg/L 邻苯二甲酸氧钾。表 -2

邻苯二甲酸氧钾标液( mL )
0
0.25
0.5
1.0
2.0
3.0

COD 理论值为( mg/L )
0
100
200
400
800
1200

B~F 同上。

G 、 向每一支反应管内加入 3mL 蒸馏水,塞上摇匀,待测。

H 、 按功能 1 操作方法,用所配标样以最小二乘法标定曲线并存储。

• COD 值大于 1000mg/L 时的曲线标定(测量范围: 1000~2000mg/L )

• 取随机附件反应管 4 只作好标记,清洗干净。分别按表 -3 加入浓度为 2000mg/L 邻苯二甲酸氧钾。

表 -3

邻苯二甲酸氧钾标液( mL )
0
1.5
2.25
3.0

COD 理论值为( mg/L )
0
1000
1500
2000

B~F 同上。

G 、 向每一支反应管内加入 8mL 蒸馏水,塞上摇匀,待测。

H 、 按功能 1 操作方法,用所配标样以最小二乘法标定曲线并存储。

3 、实际水样的测定

• 分别吸取 3mL 蒸馏水(作空白)或混合均匀的水样放置于已清洗干净的反应管中。
• 按照标定曲线时的 C~F 的步骤操作。

• 按功能 2 操作方法直接测定出实际水样的吸光度和 COD 值。

4 、实际水样的测定值

长江水 COD 值为 122.8 mg/L鄱阳湖水 COD 值为 82.6 mg/L

自来水 COD 值为 38.3 mg/L

注:此数据是在 5~100mg/L 时的曲线标定的,曲线方程为:

C3=724.5*A-5.4

检测数据列表为:

项目 水样
自来水
鄱阳湖水( Aa 截面)
长江水( Bb 截面)

流量( m3/s )
0
0.6
1.3

PH
6.80
6.85
6.90

悬浮物( mg/L )
10
70
180

COD
38.3
82.6
122.8

• 结论

结合调查掌握的资料,将监测数据与有关标准比较,知道鄱阳湖湖水污染不是很严重,所受污染主要是有机物污染,重金属检不出。通过水体的自净,基本能使水体恢复,不会对长江下游造成污染。

长江水在 COD 值和悬浮物含量上,远远大于鄱阳湖湖水,这就是为什么在湖口水域——鄱阳湖与长江交界处会形成泾渭分明、清浊相交的界线。

湖口县自来水厂把自来水取水点设在鄱阳湖水域是正确的,但是,由于现在鄱阳湖水位并不是处在丰水期,自来水取水点离岸较近,水位较浅。一般有机物密度较小,在波浪的影响下,上层水域和较浅水域有机物含量大,含沙量较高,因此,我们检测出的鄱阳湖自来水 COD 值和悬浮物含量都较大,自来水水质较差。

要改善湖口县自来水水质,最好把取水点设在远离湖岸,水位较深的区域。

阅读全文

与蒸馏水会粪大肠菌群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印染废水中cod排放量是多少 浏览:245
冷干机的滤芯如何拆下来 浏览:552
海尔净水器出水管接口怎么拆 浏览:13
河北水垢漏斗 浏览:689
白云区农村ppp污水项目 浏览:498
安吉尔水壶滤芯怎么拆 浏览:318
电厂化学废水调整及注意事项 浏览:892
什么叫纳米微晶技术净化器 浏览:43
百佳境界净水器如何 浏览:695
甲醇蒸馏塔再沸器的原理 浏览:268
ro膜氯化 浏览:984
洁厕灵能除垢 浏览:459
油烟机净化器的价格多少钱一台 浏览:334
净化器电源怎么测量 浏览:332
wq污水提升泵 浏览:415
污水处理50户需多少立方池 浏览:656
树脂是不是ab胶 浏览:694
减压蒸馏怎么拆 浏览:544
饮水机为什么加热一会就保温 浏览:287
电解法处理污水基于什么原理 浏览: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