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蒸馏问题 > 扫尘除垢一心不动

扫尘除垢一心不动

发布时间:2023-02-23 00:20:45

Ⅰ 扫尘除垢,告别贪念,作文九百字

两件看似毫无瓜葛的事,在今天让我明白了一些道理。
前些日子一起学习的同学,带来了一瓶面膜,叫排毒滋养面膜。她说她用完一次,觉得自己的脸怎么能这么脏啊!我心存疑惑的想,有这么夸张吗?转天,她把这面膜带来给我用,先敷上20分钟,然后慢慢用手指在脸上打圈的揉。不一会儿,毛孔里的脏东西和黑头还有脸上的死皮纷纷显现和脱落,我惊叹,我从小到大,没洗过脸吧?!鉴于这面膜的神奇效果,赶紧上网买了两盒。北京的沙尘大,我便隔三差五的清理清理皮肤。心中很是欢喜。
放下这件事,再说说扫尘除垢的故事。这是一个佛典故事,很有意思。
释迦牟尼佛的弟子中,有一位世人看来资质极其愚钝的人,叫周利盘特。成为佛陀的弟子很多年,连戒律都不能背下来,更不要说修行参悟了。僧团大众认为他这样的弟子简直玷污了佛陀的美名,便想将他逐出僧团。果然,在考试中,他意料之中的没有通过。知道自己要被轰走了,他很伤心,跑到树林里大哭大喊:难道我真的是个傻瓜吗?
谁知佛陀出现在他的身后,问:你认为你是个傻瓜吗?能认为自己是傻瓜的人,就不是傻瓜。佛陀留下了周利盘特,把他带到自己的房间里,依据周利盘特的根性,教给他一把扫帚和一句话:扫尘除垢。让他每天念着这四个字,打扫精舍的卫生。
周利盘特很认真,每天都念着这四个字认真打扫。很快,扫帚的毛也短了,扫帚也很脏,他自己也满是灰尘。他看看扫帚,想:每天都打扫,还是这么脏,我也这么脏……突然,他明白了佛陀的深意,我们的身体和周遭的环境,大家还能想起来去打扫,而我们的心却从来没有人去打扫过。世尊让我扫的是心里的尘和垢啊。
昨天我看了这段故事,心里很感慨,佛陀度化众生,是那么善巧,四个字一把扫帚,也能点透真理。这,促成了我今天的感悟。
按照习惯,今天我又把排毒面膜拿了出来,敷上,等待,揉出污物……猛然间,我想,我不就像是周利盘特吗?我每天洗脸,却不知道脸竟然如此的脏。污垢是皮肤滋养的障碍,去除污垢,对皮肤的保养自然事半功倍。而知道了脸上充满污物之后,我按照方法清理获得利益。这张脸我还能知道清理,可长久以来,从来没有清扫过心灵上的尘与垢啊。如果你也相信轮回,那么想想看,在生生世世中,我们的这颗心上落满尘垢,还怎么能见到光明呢?透过这些尘与垢的缝隙,或者在他们的颜色下,我们所看到的事物,又怎么能是事实真相呢?这不就相当于带上有色眼镜看事物或者坐井观天吗?真的是可笑、可叹、可怜啊……
现实生活里,我们中的更多的人自视比周利盘特聪明,比别人都聪明,不相信身体、环境中的污浊,也更不相信心灵上充满堆积的尘与垢。这才是比清扫不净更为可怕的事情。周利盘特说,扫不干净也要扫。他是对的,心灵上的尘垢,不去扫的话,我们永远也不明白,永远也看不到事实真相,永远痛苦地轮转于六道,生死离别爱恨情仇,不能解脱。

Ⅱ 扫地扫地扫心地,心地不扫空扫地,人人若把心地扫,无明烦恼皆远离。

文章来自美篇的愚凡(顿超)2018-07-12

在世俗眼里,扫地也许算不上什么高尚的工作。有些人自命清高,甚至看不起专以扫地为职业的环卫工人,认为这是一种低贱的行业。

佛门净地,对扫地的看法就显然不同。几乎每个出家人,都曾扫过地,而且还都经常在扫地。寺院内外,毕竟比红尘之中洒扫得干净。地扫得干净,本身就是一种修行。

因此很很多信徒也大多在佛诞日或初一、十五都会到寺院打扫卫生,这样佛殿更显得庄严、肃穆、神圣。无论是佛教信仰者,还是来观光游览者,都对洁净的佛门油然起敬。

为了给佛门弟子作出表率,佛主曾亲自扫地。《毗奈耶杂事》记载:世尊在逝多林,见地不净,欲令彼乐福众生于胜田,并亲自执帚,扫林中。时舍利子、大目犍连、大迦叶波、阿难陀等诸大声闻,见是事已,悉皆执帚共扫园林。时佛世尊及圣弟子扫除已,入食堂中就座而坐。佛告诸苾刍,凡扫地者有五胜利:“云何为五?一者自心清净,二者令他心净,三者诸天欢喜,四者植端正义,五者命终之后当生天上。”

“云何为五?一者自心清净,二者令他心净,三者诸天欢喜,四者植端正义,五者命终之后当生天上。”

如此说来。扫地既有此“五德”,

所以学佛之人就把地扫地、擦桌子、整理经堂当做修行的一个部份。

至于凡夫俗子,可另当别论。姑且不谈扫地有多少功德,但当积垢遍布,灰尘满地时,谁都站出来清扫,确能使人在干净的环境中感到舒适,心旷神怡。

释迦牟尼佛有一个弟子 ——周利槃陀伽,他出家以后,释迦牟尼佛告诉他“扫尘除垢”四个字,他学了三个月都记不住,但是最后他能够大彻大悟。佛陀授记他说,周利槃陀伽是他所有的声闻弟子当中,转变心意最殊胜的人。他天天就是扫地,扫到最后,佛陀这样为他授记。

他扫地为什么能有这样的一种成就?他就是能够很认真地根据佛陀的开示、佛陀的教授去实践。佛陀为他讲:“此尘是贪非尘土,尘乃贪名非尘埃,诸智者众除彼尘,如来教中不放逸。”我们扫来扫去,都是要扫内心里边的这些尘埃 ——贪的尘埃、嗔的尘埃、痴的尘埃,这是三毒的垃圾。

所以佛教修行的人,就象打扫卫生去扫地一样,要仔细地打扫自己的心,把贪心,嗔恨心、愚痴去除干净,才是真修行。

扫地扫地扫心地,心地不扫空扫地。人人若把心地扫,无明烦恼皆远离。

扫地扫地扫心地,心地不扫空扫地。人人若把心地扫,人我高山变平地。

扫地扫地扫心地,心地不扫空扫地。人人若把心地扫,世间皆成清净地。

扫地扫地扫心地,心地不扫空扫地。人人若把心地扫,朵朵莲花开心底。

更新于 2018-07-12

Ⅲ 佛弟子以什么心态打扫卫生

扫地扫地扫心地,心地不扫空扫地。
人人都把心地扫,世上无处不净地。
地面不常扫,就不会有一个清洁的庭院;一个人的心不常清扫,人生中烦恼的尘埃就会在心中积厚难除。“怎么扫呢?”“用惭愧、忏悔、返照、觉察、观照,念念分明、念念作主、念念觉察、念念觉照,这样,就能把心中的灰尘扫掉了。”

Ⅳ 释迦牟尼佛有一位弟子叫周利盘陀伽,佛陀让他背诵扫尘除垢四个字素材立意

修行人也要时时扫出内心的尘垢

Ⅳ 扫尘小妙招 几个小妙招让大扫除事半功倍

1、纱窗

纱窗上堆积灰尘,很多人打扫时,是拆下纱窗,用水清洗,其实根本不用拆下纱窗就能将纱窗打扫得非常干净。将废旧报纸用抹布打湿,粘在纱窗的背面,待五分钟后,将纱窗上的报纸取下,你会发现潮湿的报纸上粘满了纱窗上的灰尘污渍。此种方法打扫纱窗,省时又省力!

2、地毯

地毯上常常藏有各种污渍,拿去机洗有点不太方便,其实可以先用水粘湿,然后再用干布吸干水分,随后在污渍处撒上食盐,等到盐面渗入吸收后,用吸尘器吸地毯,会将沾满污垢的盐吸走,毯子也就变得干净啦,用刷子整平地毯即可。

3、扫地不起灰

扫帚扫地时,很容易灰尘飞扬,空气里都是灰,一般人会洒水,但是水很难扫除。其实不妨把报纸弄湿,撕成碎片后撒在地下,湿报纸可以沾附灰尘,又利于轻松扫净地板。除了报纸,湿茶叶渣也有同等的吸附功效,可以先撒上一些冲泡过的茶叶,再用扫帚扫,也非常轻松省事!

4、玻璃

除了用报纸擦玻璃外,还有更强大的工具,那就是洋葱或者白酒,擦门窗玻璃前先把洋葱去皮切成两半,用其切口摩擦玻璃,趁洋葱的汁液还未干时,再迅速用干布擦拭,或者用湿布沾一点白酒,这样擦后的玻璃既干净、又明亮。

5、木制家具

取一块干净的抹布在过期不能饮用的牛奶里浸一下,然后用此抹布擦抹桌子、柜子等木制家具,去污效果非常好,最后再用清水擦一遍。如果家具上有烫痕或者抽烟时不小心留下的焦痕,可以用抹布蘸白酒、花露水或浓茶,在烫痕上轻轻擦拭,然后涂上一层蜡,焦痕即可减轻。

6、床单窗帘

尤其是窗帘发黄以后非常难洗净,这时可以用盐或者淘米水,在床单和窗帘浸泡时加入半杯食盐,泡一天后再放入洗衣粉清洗,床单和窗帘就能恢复干净,用淘米水也可以浸泡冲洗,也具有明显的除垢去污和增白效果。

Ⅵ 释迦牟尼有一位弟子扫尘除垢语文作文 题目

周利槃陀伽的故事

佛陀在世时,有一个跟随佛陀出家的徒弟,他的名字就是周利槃陀伽。
周利槃陀伽天性愚笨,对佛陀的讲经说法,始终不能领悟其意趣。佛陀知道他不能以解门而入道,于是传授他一套咒语,让他时时刻刻诵咒不辍,从此行门下手最终也能趋向菩提大道。
无奈,此周利槃陀伽确实愚笨无比,不仅大段的咒语念诵不下来,即便最短的三两言的咒语,也无法成诵。
周利槃陀伽在佛陀僧团中被安排作清洁工作,每天手持扫帚,清扫地面,可以说是扫帚不离手。
慈悲而又具有无穷智慧的佛陀,观察周利槃陀伽的根机后,于是传授给他一套特别的法门,告诉她只要依此法门,一门深入、常时熏修,定得佛果。
这个法门就是念诵“扫帚”,因为扫帚是周利槃陀伽日不离手的工具,而看着这个工具念着这个工具,不会使心念游移。可是,开始周利槃陀伽还是无法顺利的念诵“扫帚”,他念了“扫”,就忘了下面的“帚”;念了“帚”,就忘了下面的“扫”。
但是,周利槃陀伽对佛陀有着绝对的、无可动摇的信心,他坚信佛陀为他指示的这个法门,是自己得以解脱的最妙法门,也是他自己最后的机会。自己的愚笨来源于过去生过去世的罪业,自己只有以精进努力的修行,来洗刷罪业,才不会辜负佛陀的恩德。
周利槃陀伽就这样一遍又一遍的念着:扫……帚、扫……帚、扫……帚,……
就这样日复一日,“扫帚”的声音已经绵绵密密地不断回旋在周利槃陀伽的四周,他已经习惯了这样的情景,他也已经不再去想、甚至可能已经完全忘记了为什么要念这个“扫帚”,这已经成为他完整生命的一个不可以缺失的部分了。
在念诵“扫帚”的第二十七天,这是一个事前没有任何预兆的早晨,伴着天上逐渐稀疏的星辰,周利槃陀伽照例用手中的“扫帚”扫去地面的落叶和其他浮尘,口中无声的念诵着“扫帚”,这个声音轻柔的从口中飘出,缈缈的钻入耳际,轻盈地落在周利槃陀伽的心上,然后再次轻柔的从口中飘出……。
太阳不知不觉从地面跃出,将她温暖和煦的阳光洒向大地,一抹阳光钻过浓密的树丛和枝叶,落到了周利槃陀伽的身上,同时强烈的光线一下子刺射了周利槃陀伽的瞳仁,他像被光线灼伤了一样抖动了一下身体,突然他一下子领悟了所有存在的意义,这个世界对他来说已经没有了秘密,他洞悉了隐藏在所有存在现象之中的本原。
一个愚笨的周利槃陀伽,一个谨遵佛陀教导的周利槃陀伽,已经超越了凡俗生存的状态,而成为了一个伟大的圣哲。从此恭列于佛陀的诸多大弟子之中,圆瑛法师在《弥陀要解讲义》中这样介绍周利槃陀伽:“于三七日,将一把无相扫帚,把心地见思烦恼,扫得干干净净,得阿罗汉果,具足辩才,义持第一。可见修行,不怕愚钝,只怕不肯发心。若肯发心,下愚可得上智,但诵扫帚,亦能证果。如若念佛,岂不成佛,此其证也。”
周利槃陀伽的故事应当带给我们很大的启示吧!

Ⅶ 扫尘除垢的五种功德 扫尘除垢的五种功德有什么

1、可以令自己的心地清净没有烦恼。

2、可以让他人心地清净没有烦恼。

3、诸天的天王天人,护法天神对你生欢喜心,欢喜你这个爱好清洁的人。

4、喜欢扫地的人,来世会长得漂亮端正。

5、喜欢打扫清洁的人死后会升天。

6、所以不要小瞧扫地这个事,更不能小瞧在寺院里扫地的人。因为佛法不离世间法。

Ⅷ 以扫尘除垢为题的800字作文

扫尘除垢

为人一定要用心,即使资质愚钝、反应迟缓,只要从身边简单的事物用心观照,自然真理入心,就能
体会身心内外的道理,这也就是“一理通,万理彻”。

修行,必须时时将心地的垢秽清除、扫除烦恼,正所谓修于内心,行之在外。

佛陀在世时,有位弟子名叫盘特尊者,带着他的弟弟投入佛陀座下,在僧团中修行。盘特尊者很有智
慧、很聪明,但是他的弟弟周利盘特却是反应迟钝,总是心不在焉而无法集中精神,所以盘特尊者对弟弟
感到很无奈,也教得很灰心。

有一天,尊者就对弟弟说:“周利盘特,你这么不专心、不用心,还是回去吧!”

但是周利盘特很喜欢在僧团修行,一听到哥哥要他离开僧团,他着急得哭了。

佛陀见状,很慈悲地问伤心的周利盘特:“你为什么哭得这么伤心?”周利盘特禀告佛陀:“哥哥说
我很难教,要我离开僧团。”

佛陀就问他:“那么你的想法呢
?
要留下来,还是回去?”周利盘特说:“我很想跟随佛陀修行。”

佛陀就说:“只要你有决心,就能够留下来。来
!
你就在我的身边先做些打扫工作。”周利盘特很感
恩佛陀慈悲收留,暗暗下定决心要好好地修学。

佛陀就拿了一支扫帚,说:“这是扫帚,你把这个名称背起来,每天扫地就先背这个名称。”周利盘
特很用心地背,但总是记得前一个字,忘记下一个字
;
记得下一个字,反而忘了前一个字。

佛陀还是很慈悲、很有耐心地对他说:“没关系,你再用心花时间,专心记这两个字。”几天之后,
他背起来了,觉得很欢喜,佛陀就说:“你再背‘扫尘除垢’。”他又开始背了。

又花了好几天,已经将“扫尘除垢”背得很熟了。佛陀说:“扫尘除垢,你知道意思吗?”他摇摇头,
佛陀就说:“这次就由你自己去想了,‘扫尘除垢’是什么意思
?
要好好地想。”

周利盘特整天都在想:
“扫尘除垢”到底是什么意思
?
就这样又过了一段时日,
他忽然开通了:
“扫”
是要清净,“垢”就是污秽,周围的环境一有污秽,就需要用扫帚扫干净。

这时,他又深一层地想:到底佛陀教我“扫尘除垢”,还有什么意义呢
?
想了许久,突然想到:就如
自己的身体若有了尘垢,就需要水和布来清洗
;
那么心有垢秽,要用什么来清除呢
?

他再深入思考,想到用智慧来清除内心的烦恼,“智慧”就像扫帚,“尘垢”就是烦恼。

慢慢地周利盘特从外而内,由浅而深,一一透彻明了佛陀的教法,并且在僧团中步步精进,而身心清
净、守戒奉法,终于修得非凡成就。

周利盘特尊者的故事,如同告诉我们,为人一定要用心,即使资质愚钝、反应迟缓,只要从身边简单
的事物用心观照,自然真理入心,就能体会身心内外的道理,这也就是“一理通,万理彻”

阅读全文

与扫尘除垢一心不动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印染废水中cod排放量是多少 浏览:245
冷干机的滤芯如何拆下来 浏览:552
海尔净水器出水管接口怎么拆 浏览:13
河北水垢漏斗 浏览:689
白云区农村ppp污水项目 浏览:498
安吉尔水壶滤芯怎么拆 浏览:318
电厂化学废水调整及注意事项 浏览:892
什么叫纳米微晶技术净化器 浏览:43
百佳境界净水器如何 浏览:695
甲醇蒸馏塔再沸器的原理 浏览:268
ro膜氯化 浏览:984
洁厕灵能除垢 浏览:459
油烟机净化器的价格多少钱一台 浏览:334
净化器电源怎么测量 浏览:332
wq污水提升泵 浏览:415
污水处理50户需多少立方池 浏览:656
树脂是不是ab胶 浏览:694
减压蒸馏怎么拆 浏览:544
饮水机为什么加热一会就保温 浏览:287
电解法处理污水基于什么原理 浏览: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