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日本余市蒸馏所有什么地方吸引人
余市蒸馏所,位于北海道城市小樽附近,是一家著名的威士忌酒厂。在这里,版有与苏格权兰威士忌齐名的“竹鹤”“余市”威士忌,而厂房更是如花园一般的美。1918年,日本人竹鹤政孝到苏格兰岛留学,期间到当地酒厂集中的高地地区实地拜访、学习,在酒厂学习了威士忌制造技术和设备操作,掌握了详尽的工艺。回到日本后,经过近十年的考察研究,竹鹤政孝选择了无论人口、面积、纬度、气候都与苏格兰十分接近的北海道,作为其梦想中的威士忌蒸馏所入驻地。在1984年,余市蒸馏所退出了第一支单一麦芽威士忌,最初名字叫Hokkaido(北海道),后来才改用Yoichi(余市)作为单一麦芽的品牌。在Whisky Magazine的2001年盲饮评鉴中,余市蒸馏所的一直特别款击败了所有的其他参赛产品,拿到了“best of best”的最高评价。为日本威士忌产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也为后来余市这个品牌逐渐走进世界威士忌历史中奠定了厚实的基础。
❷ 威士忌 • 轮到日本了!——日威之父&NIKKA
日本威士忌现在势头很夯,鉴于这里既喜欢日本又爱酒,就来八几篇日威,首先日威之父——竹鹤政孝和他快被买空的日威老牌子NIKKA(日果)。有点长,要耐心哦~
“醒来吧,日本的各位!不要再盲从舶来品了!日本也有世界最高的威士忌!”当1929年,当山崎蒸馏厂生产出(三得利)日本第一只国产威士忌「白札」时,日本威士忌这部篇幅并不很长的故事也开始了……
威士忌的世界太大了,当苏格兰、爱尔兰、波本威士忌都已经书写完他们的百年荣耀时,日本威士忌还是刚刚出世的新生儿。三得利威士忌刚打入美国市场时,找了美国两位著名的业界人士做它的品牌大使,一位是旧金山的著名酒保尼亚·怀特(Neyah White)。怀特先生上任时并不是日本威士忌的狂热爱好者。他很明确地说“我尊敬它,但我可不愿意过分为它摇旗呐喊,老实说,我对它还有点看不起。”
就是这当年令代言人都看不起的日本威士忌,在今天,横扫原产地苏格兰威士忌,一举在威士忌大师默里(Jim Murray)撰写的《威士忌圣经》2015年版中拔得头筹。被选为年度最佳威士忌的就是日本三得利出产的2013年山崎Sherry Cask单一麦芽威士忌,默里用称得上仰慕的笔墨写到:近乎笔墨不能形容的神作。100分满分他给了97.5分。
日本威士忌名声鹊起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01年,英国专业杂志《Whisky Magazine》举办了Best of the Best,Nikka和三得利的两支酒分别位居一二。这也是提起日本威士忌,不得不提到的两个品牌:Nikka(日果)和SUNTARY(三得利),于是,故事就从这里开始……
Nikka ——日本威士忌之父 竹鹤政孝
就在今年,日本NHK首次采用非日裔演员出演女主角,造成一时话题的晨间剧《阿政》——
黑船事件后,打开日本这个古老的东方国家的不仅有洋枪大炮,还有各种西洋舶来品,一下涌入了日本市场。其中威士忌很快就被爱酒的日本人所接受,人们沉醉于这种苏格兰洋酒的芬芳之中。
这时一个日本青年萌生出了新的想法,日本该制造出真正属于自己的正宗威士忌!于是他为了这个信念堵上了自己的人生。这就是后来被称为日本威士忌之父的——竹鹤政孝。竹鹤政孝的历史就是Nikka的历史,也是日本威士忌的历史。
竹鹤政孝出生在日本广岛的一个酿酒世家,满腔热情想制造出日本真正威士忌,他不断研习威士忌酿造专业书籍,但纸上得来终觉浅啊,这些书本并没有告诉政孝苏格兰威士忌酿造的真正秘密。于是在他人的帮助下,终于远渡重洋,来到威士忌的故乡——苏格兰,学习酿造真正的苏格兰威士忌。
苏格兰,那里仿佛是威士忌的天堂,有大量威士忌专业知识的书籍,政孝君徜徉其中,如饥似渴的学习威士忌酿造知识。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随着来到苏格兰的喜悦,烦恼也渐渐产生……
NHK晨间剧《阿政》
梦的旅途
来到Glasgow已经度过了不知多少时日,也不知发出过多少次这样的抱怨,每当看到街边人头攒动的情景,政孝的烦闷就到了极点。在这所大学里,并没有与威士忌制作相关的讲座和实践,只是通过书籍,并不能掌握威士忌酿造的真正秘密,漂洋过海不远万里来到这里可不能这样子就回去。
看着苏格兰天空中飘扬的雪花,当初来之前“摄津酒造”的阿部老板的面容又浮现在他面前:
“竹鹤君,去威士忌的故乡学习进修,怎么样啊”
“从现在起,真正的威士忌时代必将来临,等到那时再学就已经迟了,何不如现在就早作准备?”
“老板,那可是很远的苏格兰呀!”
“对!苏格兰——威士忌的故乡。”
于是1918年,政孝独自踏上了前往苏格兰的航船,他所怀揣着的,只有一支钢笔,以及日本威士忌酒业的未来。
日日焦躁的心意
焦躁,停滞不前的感觉就像乌云一样笼罩着政孝的心。
他早就已经把大学里威廉教授推荐的尼德尔通的巨著《威士忌与酒精制造法》读了好几遍,但仅靠书本是无法掌握威士忌的酿造方法的。出身于酿酒世家的政孝深深地懂得:好酒是要用手、更是用心来制作的。这也是他从小就常听父亲挂在嘴边的话。
“酿酒,就是让已经死去一次的米重新获得生命。”
这感觉像一下重击,让他清醒,“就这样下去可不行,好歹要到工厂实地着手操作研究!让国产威士忌早日在自己手中诞生。”于是他开始向当地的威士忌工厂投递实习简历,并时常实地探访。但投出的简历迟迟没有回音,这让政孝陷入更大的焦躁中。
在苏格兰酒厂实习的竹鹤政孝
终于开启的大门
极度焦躁和苦闷的政孝,收到了一封信,让他重新振作起来,并陷入狂喜之中——他收到了来自隆格蒙蒸馏所的工厂实习许可通知书。这封从北纬57°以北的蒸馏所寄来的通知书,不啻一封从天而降的福音,鼓舞着政孝的心。
去那儿的一路上,政孝渡过溪水,穿过开满野花的山谷,翻过哥伦比亚的群山。这片地方云集着很多像Highland那样的著名蒸馏所。黝黑的石壁掩映着招牌的那个地方便是大门了,踏上石阶,抑制着内心的无比激动,他按响了门铃。
“我是来这里实习的竹鹤政孝。请多关照!”
此后,每天从早到晚,政孝都在口袋里暗暗装着一个笔记本,在工厂里走来走去,学习并消化威士忌酿造的各种技术,就连众人都不愿意干的活也不例外。但是,对于酿造威士忌关键技术——蒸馏器的使用,作为外国人的政孝却并不能轻易接触。终于,在一个晚上,有位热心的老师傅被政孝平日里表现出的刻苦精神所打动,指导他掌握蒸馏器的操作。
如果不是这位老师傅的话,那么日本国产的威士忌很可能永远也不会诞生。政孝感到无比欢喜和激动。在现场跟着老师傅学习,一点一点像海绵吸水那样积累经验。不知不觉的,笔记本上就密密麻麻写满了诸如设备情况、操作注意事项等等心得体会。
在蒸馏所的技术实习顺利进行的同时,政孝也好不容易悟出了一个让他终生受用的道理——威士忌的成功酿造并不完全取决于技术,此外还应包括孕育优质水源和大麦的自然环境,以及酿造者一颗敬畏自然的心。
意想不到的爱情
这次苏格兰之旅,让年轻的竹鹤政孝了解到了苏格兰威士忌真正的秘密,还收到了一个来自上帝的礼物——爱情。
在学习威士忌酿造的过程中,来自日本的政孝会去人家教授柔道,就在这里他遇见了以后支持他一生的姑娘:丽达。
政孝是丽达弟弟的柔道教练,与丽达一家相处得其乐融融,在逐渐相处中,丽达和政孝也产生了强烈的感情,并希望能够永远在一起。两人想要终身厮守的想法却遭到了丽达家人的强烈反对。丽达抛弃了来自家族的牵绊,嫁给了政孝。那一年,政孝26岁,丽达24岁。
1920年,在Glasgow以北的有着“明净美丽之湖”美誉的罗蒙德湖畔,政孝向丽达求婚了,虽然没有家人的祝福,丽达还是无比幸福地接受了。
同年,丽达跟随政孝来到了日本,告别了一直生活的故土苏格兰。
回国
1920年,秋色正浓,日本邮船“伏见丸”在横滨港大栈桥靠岸。这艘船上有日后承载着日本威士忌未来的竹鹤政孝和它的新婚妻子丽达。
1920年,在苏格兰Glasgow的黑赛尔邦蒸馏所,作为技师的政孝抓住留学英国的最后时光,想要把自己酿造威士忌的舞台逐步搬到日本,但回到日本后的竹鹤政孝却发现自己炙热的愿望难以达成。
当时正是第一次世界大战过后,世界正在痛苦中挣扎。回国后,政孝整理完成了关于在日本制作威士忌的计划书,递交上去却没有获得批准。于是,他决意离开自己原先资助自己出国,给自己莫大鼓励的阿部老板所开办的“摄津酒造”。
先驱者的初见
就在政孝苦恼无处实践梦想的时候,一个叫鸟井信治郎的男人前来拜访他。这就是日后Suntory三得利的创始人,现在还是一家名叫“寿屋”的酿酒厂老板。
具有前瞻眼光的鸟井早就预见了在日本,威士忌时代的就要到来,于是他四处寻找日本年轻又优秀的酿造人才。终于在威士忌权威莫尔博士的推荐介绍下找到了这个从苏格兰学成归来的青年。
两个先驱者一拍即合,1923年,政孝进入“寿屋”。第二年寿屋在山崎建成了日本首个威士忌蒸馏所,也就是现在Suntory山崎工厂。
1929年,第一瓶日本真正的威士忌——“白札”诞生了!
所谓先驱者,就是孤独的存在。眼前看不到路,只管顺着自己内心的声音一心向前,不撞南墙,绝不回头。
分歧
在无比的欢喜中,第一瓶日本制造的纯正威士忌“白札”诞生,它的口感,让一众保守的反对纷纷收声。
但欢喜随之而来的却是鸟井和竹鹤两位先驱者的分歧。传统苏格兰技法酿造的新酒具有浓重的烟薰味,日本消费者对此难以接受,鸟井信治郎由此认为,东方人与西方人存在先天口感喜好上的差异,主张生产配合东方人口味的威士忌。而竹鹤政孝却认为苏格兰风味威士忌才是正宗的威士忌,并坚持酿造这种传统威士忌……两人终因理念不合分道扬镳。
余市. 日果诞生
和寿屋解约的竹鹤,眼看离目标只有一步之遥,可实际的距离往往还很远很远。带着日本人特有的执拗和完美主义,竹鹤四处游走,希望在日本找到一个自己理想的能酿造出最纯正威士忌的地方。终于他来到了北海道的余市,竹鹤站在这里,眼中燃起新的光芒,他指着这片土地对丽达自豪地说:“这难道不是苏格兰吗?”他带着无比的兴奋,终于找到了可以实现梦想的土地。
1934年7月,“大日本果汁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拥有资金十万日元,占地四千五百坪。在公司草创之前的多少个狂风暴雨般的日日夜夜,政孝把丽达迎进位于厂区的一栋木制西洋风格的宅子里,开始了他威士忌原酒的酿造。泥炭焚烧产生的青烟顺着厂房的烟囱阵阵冒出。在这片风景酷似苏格兰的青春热土上,政孝开始迎接他全新的挑战。
第一瓶Nikka威士忌
第一瓶Nikka
实现梦想的道路总是充满艰辛,厂房内追求完美的竹鹤和合伙人们产生分歧,厂房外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竹鹤和丽达苦苦支撑着,照顾每一个装满威士忌的酒桶,安抚情绪焦躁的工人。
终于,1940年,政孝奋斗多年的成果——令人期待已久的“Nikka威士忌”诞生了!名称里的“Nikka(日果)”便是“大日本果汁股份有限公司”的简称。这个日本国产纯正威士忌出世的历史瞬间,正是政孝离开日本去苏格兰留学之后的第22个秋天。
Nikka威士忌的酒瓶是多角形的,表面布满了斜格子花纹。余市深秋的阳光透过窗户,经过桌上酒瓶的反射,又映照在政孝、丽达和众人的脸上——这真是从天而降的圣洁之光!大家目不转睛地看着瓶中闪耀着琥珀色的液体,心中洋溢着无尽的喜悦。
百感交集的政孝抬头仰望着余市深秋的天空。“我要把这纯美的威士忌,献给摄津酒造的阿部老板,献给Glasgow的威尔逊博士,献给黑赛尔邦蒸馏所的老师傅,献给隆格蒙蒸馏所的工厂厂长,献给留学
期间所有施恩于我的人们!”
危机 . 只有品质不能妥协
当政孝为Nikka的品质感到骄傲,为工厂的未来四处奔波时,时间进入到1950年。战争刚刚结束不久,威士忌以及其他酒类的产销,从之前的强制定价又返回到了资本自由竞争时期的市场定价。
此时的市场正是三级威士忌横行的天下。所谓三级威士忌,指的是税法上所规定的“原酒含量在5%以下”的威士忌。但市场上相当多的三级威士忌实际上却是在酒精里添加合成色素和香料的仿制品。
一直以“品质第一”作为信念的政孝,对于如此低劣的产品自然予以坚决的抵制。当时的三级威士忌每瓶只卖300日元,而“Nikka威士忌”依然固守着上乘的品质和每瓶1350日元的价格。
政孝对市场上横行的劣质威士忌感到愤怒,“连这样的货色也可以拿来卖?!只要向税务所纳税就行,里面竟连一滴原酒都没有!实在令人无法容忍!”
对于品质的坚守,让日果陷入危机,出于成本劣势,销量下滑,但“品质第一”仍然是政孝心中坚守的信念,他决不以牺牲品质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利益,认为那种行为无异于饮鸩止渴。
但很多人却对他的这种想法产生了巨大的质疑,当时的国税局长官说:“竹鹤君,我不是不能理解你对于威士忌品质的追求以及你所坚守的底线,可目前的市场却是三级威士忌的天下,就连那些没有能力生产原酒的厂商不都在稳步地占领着市场份额么?作为国税厅,我们确实对你们公司的未来表示担忧啊!”
不想放弃品质的政孝,却实在拿不出可行的方案挽回企业颓势,空有最高品质的威士忌,却没有市场,政孝没有办法,最终他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他满怀悲痛地全体员工宣布:“我们开始生产三级威士忌……”
话音刚落,底下传来了呜咽声,政孝也留下了眼泪,看着和他一样为了品质而苦苦坚守的员工,他再一次下定决心,一开始选择的道路就该坚守!
“诸位,让我们坚守Nikka威士忌的骄傲,希望大家永远也不要忘记我们一路走来对品质的不懈追求!”
这时寒冬依旧没有过去,但“Nikka威士忌”的全体员工却比原来团结得更紧了,他们正致力于酿造出更加醇正、更加深厚的威士忌原酒。
“ 威士忌的酿造容不得半点虚假”
“威士忌的酿造容不得半点虚假。”这句政孝经常挂在嘴边的话,即使在质次价低的劣质品风潮席卷之时,都没有过丝毫的动摇。等到人们经历了战后的经济复苏,恢复了自己的冷静和理智之后,才又一次开始追逐醇正威士忌本来的品质。
正因为威士忌的酿造工艺相对单纯,所以对于流程中的每一步,才更要细致精心。而且,从蒸馏之后倒入酒桶开始的工艺,更是需要用自然的心、自然的手去斟酌和把握。
基于酿造者丰富的经验、爱情,以及和原材料的悉心对话,政孝和他的后继者,无论在战争时期还是在战后都始终坚持贯彻着“品质第一”的原则。
“坚持信念,决不妥协,稳步前进——这才是对于支持我们事业的人们的最好回馈。”如今的Nikka,正沿着这条政孝引以为骄傲的道路不断前进。
政孝所开拓出的这条道路,是一条诚实并富有追求的康庄大道,是一条日本威士忌酿造史上闪烁着夺目光彩的道路,是需要由怀抱着对威士忌的梦想与爱意、坚韧与信念的人们不断向前开拓的道路。
余市蒸馏所依然保持炭火加热蒸馏器
日本威士忌为何会在短暂的历史中,迸发出如此夺目的光彩,甚至让始祖苏格兰威士忌都黯然失色,Nikka的故事大概能让人窥视一二。竹鹤政孝身上有着日本人最令人生畏的认真,或者说偏执。
水是日本茶道鼻祖最看好的水源,麦芽汁是透明琥珀色的澄清麦芽汁;桶是不计成本的严选进口橡木桶……最不给人留后路的Nikka余市蒸馏所,坚持使用炭火直接加热单式蒸馏器,所以余市的酒才能公认有“厚重”的口感。
一个人即使拥有双倍于他人的自信,而且也付出了艰难的努力,但结果却往往未必能获得相应的成功。在黑暗中每向前踏出一步的努力背后,不能说没有丝毫的不安,除了要拥有非凡的精神力量之外,认准形势的敏锐洞察力,以及琥珀色的睿智,这些都是扎根在日本人内心最根本的东西。
原文链接:www.jiuhuanxi.com/article/113.html
酒欢喜,一个纯粹的酒类点评网站:www.jiuhuanxi.com
❸ 高海拔对蒸馏威士忌的好处
说起日本威士忌,不得不提三得利(Suntory),说起三得利,我们又立马会想起山崎(Yamazaki)、白州(Hakushu)和响(Hibiki)。前几天已经介绍过山崎,这回我们来说说白州。
1、白州:曾是世界最大蒸馏所,罕见的“森林蒸馏所”
三得利的第一家威士忌蒸馏厂是山崎,创于 1923 年。50 年之后,三得利的第二任社长佐治敬三将创始人鸟井信治郎的梦想往前推了一步,建立了白州蒸馏所。
白州蒸馏厂位于日本白州山梨县(Yamanashi Prefecture),坐落在东京西北方的南阿尔卑斯国立公园内,北临八岳山、西处甲斐驹岳、酒厂被茂密的森林和众多的清泉环绕着,因此被人们称为“森林蒸馏所”。其海拔约 700 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蒸馏厂之一。
为了保护丰富的自然资源,三得利一掷千金买下 82.5 公顷的土地,整个地区 83% 未被开发,森林覆盖率达到了 80%,三得利还建设了“鸟类保护区”,一年中可以看到将近 50 种鸟类的身影。三得利在尽全力维护好酒厂周围的环境,向世人宣告了它生态环保的理念,威士忌的生产也都在森林的气息中进行。
酒厂还有一段有趣的历史。最初的蒸馏厂是在 1973 年建成,被称为白州一厂。1977 年,新的白州二厂建成,产能增加了一倍。这 2 个被称为白州西蒸馏厂,有 4 个糖化槽、44 个不锈钢发酵槽和 24 座蒸馏器,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蒸馏厂。
1981 年白州三厂建成,就是现在的白州东蒸馏厂。白州西蒸馏厂在白州东蒸馏厂建好之后就停止生产了。为什么要花费巨资再建一个蒸馏厂?
这是因为白州西蒸馏厂的蒸馏器都是同尺寸且巨大的,有着同样的灯笼造型和下倾的林恩臂,能同时大量生产同类型麦芽威士忌。
白州东蒸馏厂则是一些较小型的蒸馏器,有各种不同的尺寸、形状和林恩臂倾斜角度。显然三得利早就认清了,与其大量生产同一类型的酒,不如多生产不同类型的酒。
2、白州:曾把山崎挤下王位,摘得“世界最佳威士忌”荣誉
白州蒸馏所的威士忌一开始是作为调和威士忌的基酒。
1985 年,三得利市场部门想在产品线中加入一款白州单麦威士忌。当时白州生产威士忌刚好满 12 年,库房里也缺少比 12
❹ 东方美韵——日本威士忌
说到威士忌的产地,近几年出现一个神秘、火爆、怎么也绕不过去的地方,那就是灵动的东方——日本。说它神秘,是因为我们对威士忌的认知几乎全部都是来自苏格兰的,那里独特的酿制工艺,酿酒师的精心把控,还有那难以忘却的风味,让我们对威士忌有了教科书式的认识。然而后起之秀——日本威士忌突然半路杀出,没多久就获得了国际上威士忌的各种大奖,很快就风靡起来,我们却还没有深入了解这个产地的文化,故而说其神秘。说到火爆,就是经济学原理起到的作用,它的产量极低,产品又足够的好,最终构成了由于稀缺引发供不应求,导致价格飞涨的标准经济学模型。现在哪怕是中高年份的酒,都一瓶难求,价格更是惊掉了下巴。那么,是什么样的神秘力量把日本威士忌推上神坛的呢?
日本的文化和我们中国有着千丝万缕般的缠连,一度采取闭关锁国的政策。直到19世纪,美国舰队攻破日本国门,受到欧洲(主要是英国)资本主义思想和工业革命成果的影响,明治天皇继位后大胆革新,学习西方先进的思想和技术,这就是“明治维新”运动。并一度扬言要脱亚入欧,成为资本主义强国。在那个时期,英国的威士忌酒第一次走入了日本人的视野,并且争相模仿酿造起来。由于没有完善的酿造技术,酿出来的“所谓的威士忌”在味道上,简直没有任何美妙可言。就在这时候,决定日本威士忌未来的第一个灵魂级人物出现了,他就是——竹鹤政孝。
「寻梦」
1894年,竹鹤政孝出生于广岛县的一个酿酒世家——竹鹤酒造。他是家里的第三个孩子,由于日本家族企业实行长子继承制,他长大成人之后不得不外出打工。1916年竹鹤政孝从大阪高等工业学校酿造科毕业后,进入另一家酿酒企业——摄津酒造,当时这些酿酒企业都在酿造清酒、米酒和果酒。竹鹤政孝从小就对酿酒很感兴趣,于是他工作起来很认真,慢慢受到企业社长阿部喜兵卫的赏识。而且这位社长特别想酿造威士忌,于是他决定资助竹鹤政孝去英国留学研习威士忌的酿造技法。这也是决定竹鹤一生事业成就的第一个关键结点。
[竹鹤政孝]
1918年12月,竹鹤政孝来到了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应用化学系,他学习刻苦努力,留学期间他认真钻研《威士忌及酒精制造法》,理论知识学的很扎实。有一天,竹鹤的朋友埃拉考温,请求他教自己的弟弟练习柔道,竹鹤被请到了考温的家里,然而,第二个决定竹鹤一生的关键结点出现了,他认识了考温家的大女儿丽塔,就在偶遇的那一刻,两个人可能谁也没有想到,正是这次偶遇竟然注定了两个人一生的情缘,一段浪漫的爱情和一项波澜壮阔的事业。
丽塔的家庭条件富足,并且还有房子出租,竹鹤就租了她家的房子。丽塔会弹钢琴,竹鹤则会用日本手鼓在旁边伴奏。竹鹤去法国学习葡萄酒知识,回来买了一瓶法国香水送给丽塔,丽塔则赠送一本罗伯特-彭斯的诗集给他,上面写着:“赠送给我最亲爱的日本朋友,这是我最爱的诗集”。两个人的感情在一天天地发酵,越来越亲密,最后彼此相爱。竹鹤政孝后来在回忆录中写道:我第一眼就被丽塔吸引住了,而她后来告诉我说,刚开始她对我只是抱着一种同情心,因为我一个人在苏格兰留学,但之后这种同情则变成了爱情。
[竹鹤政孝和丽塔]
竹鹤政孝在那年的圣诞节期间向丽塔求婚了,并且还表示为了丽塔,结婚以后可以留在苏格兰。然而丽塔说了一句话却感动了千万人,并且创造了历史,她说:“如果你想回日本酿造威士忌,我会陪你一起回日本!”她的眼神犹如映照在蓝天下的湖水,清澈而笃定!她知道竹鹤的梦想是在日本酿造威士忌,与其说他这次来苏格兰学习,不如说他是来寻梦。丽塔坚定的选择了为竹鹤支撑起这个梦想。
[竹鹤政孝和妻子丽塔]
1920年1月8日,竹鹤政孝和丽塔在格拉斯哥举办了婚礼,参加婚礼的只有三个人,丽塔的妹妹露西、竹鹤的大学教授还有一位朋友。不但婚礼冷清,当双方家人知道之后都极力反对,两个家庭都不赞成这桩婚事。竹鹤和丽塔离开了住所,来到苏格兰的坎贝尔镇,当时镇上有十多家酒厂,竹鹤政孝逐一拜访,请求实习的机会。当时那里的酒厂都不愿意用外来人,都拒绝了他。竹鹤没有放弃,依旧艰辛地寻找着,终于有一家酒厂的老板被这个执着的年轻人感动了,让他在酒厂里实习。竹鹤很珍惜这个机会,从基础做起,逐个钻研酿造威士忌的每一个步骤,并且凭借一支笔和一个笔记本详细记录了这些工艺的详情,总共记录了一百多页,被称为《竹鹤笔记》。
[竹鹤笔记]
现在来看,竹鹤的这种刻苦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
「造梦」
竹鹤实习六个月之后,无论是理论知识还是实践技能,他已经完全精通。这时他的自信心也丰盈了起来,他对未来的道路也看清了许多。丽塔这时告诉他:“你必须回到日本,我也会跟你一起回去,这是你人生最重要的一步”。于是,1920年11月,夫妇二人回到了日本。竹鹤回国后,事业进展的并不顺利,那个时期的日本正在卷入多场战争,粮食短缺,造酒业低迷。竹鹤在摄津酒造没多久便离开了。为了谋生他在大阪学校教化学,抑郁寡欢,不得志。丽塔给了他很大的支持,是竹鹤的精神支柱。她来到日本积极学习这里的文化,学日语,学做日本料理,穿和服,并且在大阪的小学里教英语。慢慢获得了竹鹤家人的认可。
就这样时间慢慢过去了三年,这时候,竹鹤政孝迎来了他人生的第三个重要的转折点,他遇到了日本威士忌界的第二个灵魂级的人物——鸟井信治郎。他是寿屋株式会社的社长,这是一家很有名的酿酒企业。鸟井信治郎也相信威士忌的未来是很光明的,想开始酿造威士忌。于是找到了竹鹤政孝。但是两个人在酿制方式上出现了分歧,竹鹤想在日本找一个像苏格兰那样的气候的地方,主张把蒸馏所建在北海道。而鸟井认为北海道交通不便,便找到了山崎市,于是在1923年建立了现在来看赫赫有名的山崎蒸馏所,1923年也是山崎这个品牌创建的年份。
[鸟井信治郎]
直到1929年两个人合作的产品诞生了,这也是日本国产的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威士忌——白札。但这时,考验才刚刚开始,我们都知道,日本料理都是很清淡的,而他们喝酒都是随饭菜一起的,所以酒也很清淡。但是这款白札,是一款地道的苏格兰传统酿造方法的产物,具有浓烈的烟熏味,并且酒精浓度也很高,让日本人难以接受,所以一经上市,便销量惨淡。让这两位日本威士忌大佬着实头疼。鸟井信治郎提出要酿造迎合日本人口味的清淡威士忌,而竹鹤政孝坚持原汁原味,坚决保持苏格兰的风格。最终在1934年,竹鹤离开了山崎蒸馏所,去追寻自己想要的威士忌之梦。这一年也是决定竹鹤政孝一生成就的第四个关键结点——创办了余市蒸馏所。
竹鹤选择了初心所在,1934年他和妻子丽塔来到了北海道,因为这里和苏格兰处在相同纬度,气候、风土和水源都和苏格兰极为相似,非常适合酿造威士忌。他们在北海道的余市町落户,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威士忌蒸馏所。由于威士忌酿好之后需要放在橡木桶里熟成,在等待熟成的过程中,他们成立了大日本果汁株式会社——NIKKA。生产苹果汁来维持生计。丽塔靠教授英语和弹钢琴赚取生活费,并帮助竹鹤建立关系网,可以说没有她,就没有竹鹤这样大的成就,也就没有了余市威士忌。
[余市蒸馏所]
1940年,余市蒸馏所的第一款威士忌面世,取名Nikka(日果)。竹鹤的执着终于有了结晶,丽塔对丈夫的支持也终于得到了回报,与其说他们酿造出了鼎鼎大名的威士忌,不如说他们以爱情为原料,酿造出的甜蜜的泪水。这时候,他们正好也搭上了时代的快车。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日本战败,宣布投降。从此休养生息,全面发展国内经济。到了50年代,日本经济日新月异,全民积极投入生产,创造了先进的技术,而这些技术又带动更高端的生产力。中产阶级大量涌现,这些人又提升了消费的档次,并成为消费主体。他们更愿意尝试新鲜事物,威士忌走进了他们的视野。这时威士忌也诞生了很多新的喝法,如水割、HIGHBOLL、加水或者苏打水等,这些喝法可以让浓烈的酒精变得更清淡,更容易被接受,正是这次改变让威士忌风靡了起来。余市蒸馏所开始扩大生产。
余市蒸馏所直面日本海,距离海岸线只有900米,三面环山,风景秀丽,水源清澈,如果你在这里拿出相机,随意地按下快门,都会留存一张美丽的风景画。竹鹤一直从苏格兰进口大麦,并坚决采用传统的、也是日本唯一的手工石炭直火蒸馏的方式,这种方式可以让威士忌有更强壮的酒体风格,更厚实的口感。海风的作用也赋予了原酒复杂的香气,余市的酒窖里,盛放原酒的橡木桶最高叠放两层,目的是让每一桶酒都能和空气充分接触,这是余市蒸馏所的特色。在1969年,竹鹤政孝在日本本州岛北部的仙台附近建立了第二座蒸馏所——宫城峡蒸馏所。这里的空气更加纯净,温度也更高,相对于北部的余市蒸馏所那种强劲有力的酒体风格,宫城峡蒸馏所的威士忌则更加偏向温和细腻,清淡优雅,像是苏格兰低地的风格。主要是因为宫城峡蒸馏所采用的是蒸汽间接加热的方式蒸馏,也不用泥煤烘干麦芽,设备相对于余市蒸馏所也更加现代化,所有蒸馏器都使用套管冷凝器。所以宫城峡威士忌就是一款小清新。有了两座蒸馏所,竹鹤政孝也把NIKKA日果更名为NIKKA一甲集团。
除了这些蒸馏技术,竹鹤政孝在橡木桶的选择上也是颇费心思。我们都知道,苏格兰威士忌选用的大多是美洲的二手波本橡木桶和西班牙的二手雪莉橡木桶。苏格兰的酿酒师不想让橡木桶的风味过多的干预麦芽的香气,想保留更纯粹的酒体风味,所以选择二手橡木桶。日本威士忌酒厂也进口了这些橡木桶,但很快发现日本境内有一种木材,叫做“水楢(yóu)木”,这种木材含有淡淡的檀香味,进而能散发出一种含蓄、清雅、内敛的东方特质。于是开始用水楢木制成木桶陈放威士忌,变成了日本威士忌独有的特色。
[余市酒窖]
一甲集团拥有了余市和宫城峡两座蒸馏所,不但可以生产两款单一麦芽型威士忌——余市和宫城峡,还可以生产一款调和型威士忌——竹鹤。
[一甲集团出品]
(调和型威士忌的定义是:组成这款威士忌的所有基酒必须来自两家或两家以上的蒸馏所;而单一麦芽威士忌的定义是:组成这款威士忌的所有基酒只能来自同一家蒸馏所)
与竹鹤政孝走不同风格的鸟井信治郎,在其第一款白札威士忌失败后,也是绞尽脑汁创新,在1937年推出首款调和型威士忌——角瓶。其清新淡雅的风格一经推出便一炮而红,深受日本国人的喜爱。
[山崎蒸馏所]
山崎蒸馏所也是在艰难的社会环境中苦苦挣扎,最终走进了时代的红利。1961年寿屋株式会社正式更名为“三得利(SUNTORY)”,在鸟井信治郎晚年时期推出了更高端的威士忌——OLD SUNTORY黑丸。1972年和1973年三得利集团又建立了两座蒸馏所——知多蒸馏所和白州蒸馏所。现在的三得利集团拥有两款单一麦芽威士忌——山崎和白州,三款调和型威士忌——角瓶、季和响(xiǎng)牌(乡音),还有一款单一谷物威士忌——知多。
[三得利集团出品]
并且收购了苏格兰的波摩和拉弗格、美国的金宾等威士忌公司。现在的一甲集团和三得利集团两大巨头几乎垄断了整个日本的威士忌产业。
「追梦」
进入21世纪,一甲集团和三得利集团分别获得了世界最佳蒸馏所的前两名,它们旗下的每一款威士忌都获得过全球最佳威士忌奖。这时候日本威士忌才正式受到全球人的关注,其独特的风味得到了认可,大家争相购买和收藏。受其产能的原因,一些高年份的酒已经绝版,现在甚至无年份的都一瓶难求,价格更是居高不下。
1961年,丽塔去世了,1979年,竹鹤政孝去世了,后人把他们二人合葬了。丽塔自从来到日本一直到去世,只回过英国两次。她的一生都在帮助竹鹤打理威士忌事业,竹鹤政孝被日本人尊称为“日本威士忌之父”,丽塔被尊称为“日本威士忌之母”。而余市为了表达对丽塔的怀念,把余市町的一条主街更名为“丽塔路”。他们两个人的铜像被竖立在竹鹤的家乡竹原町。
[竹鹤政孝和妻子丽塔]
他们的爱情,被我们赞美着、羡慕着、传唱着;他们的成就被后人坚守着、传承着、发扬着。他们的一生就是一部标准的商业成功案例,这背后,是一个人对梦想的大胆追求;在艰苦岁月里,对信念的执着;和履行匠人精神,做到卓越品质。这就是日本威士忌崛起的原因!
这段跨国婚姻缔造了全世界最炙手可热的威士忌,当你静下心来品饮一杯余市,除了原有的味道,是否还夹杂着一股爱情的甜美呢?酒和故事总是捆绑出现的,这个故事的每一个情节都深深感动了我,于是写下这篇文章。文章的三个布局:「寻梦」和「造梦」是写给两位日本威士忌大佬的,而「追梦」是写给我们自己的。我想记住它,每当想起这段美梦,都能让我们,肃然起敬……
「附录」
写在文章的最后我们把日本境内还在经营的威士忌蒸馏所简单梳理一下:
1、富士御殿场
富士御殿场蒸馏所位于富士山脚下,海拔600多米,1973年建立。厂区内将近一半的面积被森林覆盖,风景如画。
这个蒸馏所同时生产单一麦芽和谷物威士忌,壶式蒸馏器也很小,追求轻盈的水果香气。主要生产调和型威士忌。
2、明石
明石蒸馏所属于江井岛酒造,1984年正式生产明石威士忌,这家酒厂一直都是做烧酒的,威士忌的生产设备是从烧酒设备改良过来的,并使用烧酒桶来陈放威士忌,造就了独特的风味。
3、信州
信州蒸馏所属于本坊酒造,这家酒造在1985年买下了信州蒸馏所,开始酿造威士忌,产量很低,生产的驹岳很有名,都是无年份的。
4、三郎丸
三郎丸蒸馏所属于若鹤酒造,这家酒造有一百多年的酿造清酒的历史了,最初生产了一款名为阳光的调和威士忌,后来生产了单一麦芽威士忌取名三郎丸,现在又推出一款调和威士忌叫月光。都是用的10-20年酒龄的麦芽或谷物原酒。
5、秩父
说起秩父蒸馏所,又是一个有故事的酒厂。秩父蒸馏所的前身是羽生蒸馏所,是由肥土家族创立。由于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经济萧条,羽生蒸馏所不得不关闭。储存的400多桶原酒面临着销毁。肥土的孙子——肥土伊知郎舍不得爷爷的血汗就这样白白浪费,于是倾尽所有买下了这400桶原酒。于2007年在秩父市建立了秩父蒸馏所,开始酿造新的威士忌。并将爷爷留下的400桶威士忌精选了54桶,制成了一副扑克牌的系列,每一桶酒独立装瓶,代表一张扑克牌的花色。每桶酒装完即结束,名副其实的限量款。一副扑克牌系列现在已经拍到了600万以上的高价。
秩父蒸馏所自己的威士忌也都是无年份的,到了法定熟成年限即装瓶售卖,供不应求。现在来看,肥土伊知郎也是一个有坚定信仰的人。据说他也是一个善于玩桶的人,秩父威士忌把各种橡木桶都用上了,只为造出美味佳酿。
6、冈山
冈山蒸馏所属于宫下酒造,于2011年建于冈山市,也是从烧酒进入威士忌产业,大部分用的是雪莉桶和水楢桶。
7、厚岸
厚岸蒸馏所于2015年建立在北海道厚岸镇,坚持使用日本的大麦、泥煤、水和橡木桶。现在还没有熟成好的威士忌上市呢。
8、还有轻井泽蒸馏所、安积蒸馏所、静冈蒸馏所、长滨蒸馏所、额田蒸馏所、津贯蒸馏所、嘉之助蒸馏所、樱尾蒸馏所等等,都是这个世纪建立的新蒸馏所,都在以严格的工艺,向全世界展现着日本威士忌的美韵……
❺ 山崎蒸馏厂是何年建成呀
1923年山崎蒸馏厂建成,到今年正好是90周年。当时第一桶威士忌原酒熟成所使用的专橡木桶便是西班牙雪莉酒属桶,而「山崎Sherry cask」单一麦芽威士忌的上市是向日本第一桶威士忌的诞生而致敬。100%严选山崎蒸馏厂中的西班牙雪莉桶原酒调和而成,馥郁的果香,华丽且平衡的口感,尾韵深邃而悠长,时间背景都详细吧
❻ 日本威士忌品牌有哪些
山崎,是日本知名的饮料大厂三得利在日本国内初次开设的威士忌专蒸馏所,主要制作单属一纯麦威士忌(Single Malt Whisky)「山崎」。据说位于京都郊外的山崎,其所在地是个拥有好水的乡里,而这里的水质从创业当时到现在为止都没有改变。以好水制作出来的「山崎」,在初期即分有「山崎」、「山崎12年」、「山崎18年」、「山崎25年」等4款威士忌,而这几款历经数年的商品,仍持续在世界性的品酒会中获奖,堪称是日本威士忌的代表款。4款威士忌中又以「山崎12年」最受欢迎,因此常常呈现缺货壮态。除了特有的香气很受欢迎之外,因为使用不同材质的像是白橡木储酒桶、西班牙橡木储酒桶、水楢(学名Quercus crispula Blume)储酒桶等原酒储酒桶所混合出来的复杂香气,正是只有山崎12年威士忌才能品尝到的纤细口感。另外也可以品尝到柿或桃、香草等不同的果实香味,余韵芳香宜人。这是一款「如果没有喝过这一款日本威士忌,就别说你喝过日本威士忌!」的箇中极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