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精馏塔塔板温度过高或过低由哪些原因导致
塔板温度影响因素:
1、进料温度
2、塔底重沸器热量大小
3、塔顶冷凝器冷剂量大小
4、回流量大小
5、物料轻、重组分含量影响
希望能帮到你
『贰』 精馏塔的进料温度选择标准
有三路进料,11层、15层、19层。根据进料气化程度选择进料位置,进料温度高时,气化程度高,气相中重组分多,应开下进料口;进料温度低时,使用上进料口。一般冬季开上口,夏季开下口。
『叁』 精馏塔,塔顶,再沸器,进料,压强温度怎么确定
根据情况,如果冷凝器使用冷凝水,塔顶温度可以在40-50℃,从而估算出压力,再根据填料或者塔板压降估算塔底压力温度,进料板温度比对应板上面的压力高就可以了,进料状态自己确定吧,有的说和塔顶还是塔釜采出为主相关
『肆』 为什么精馏塔的温度塔顶低于塔底
气体从下面向上面升,只有上面温度偏低,气体才能凝固成液体,这样才能将不同专的馏分收集起来属。
塔在采出过程中,基本上正常,当剩余液量比较少时,大约在500L左右的时候,温度开始上升,从77度上升到88度左右,而且是塔中间的温度最高。我是全采出,没有回流。
因此低沸点组分成为气体往上走,只有到温度低于它的沸点的那一层才会冷凝为液体从该层分离出来,而高沸点组分就可以继续往下走。这就是精馏塔的原理。
(4)蒸馏塔进料位置温度扩展阅读:
精馏过程所用的设备称为精馏塔,大体上可以分为两大类:
①板式塔,气液两相总体上作多次逆流接触,每层板上气液两相一般作交叉流。
②填料塔,气液两相作连续逆流接触。
一般的精馏装置由精馏塔塔身、冷凝器、回流罐,以及再沸器等设备组成。进料从精馏塔中某段塔板上进入塔内,这块塔板称为进料板。进料板将精馏塔分为上下两段,进料板以上部分称为精馏段,进料板以下部分称为提馏段。
『伍』 精馏塔中何处温度最高
sucurse(站内联系TA)看你的物料是什么了,塔顶的温度较低,塔底的温度较高,有个气液交换能量传递的过程雄8888(站内联系TA)塔底是最高的,往上越来越低,具体还要看你的物料,还有侧线采出,塔保温情况等doctorkiller(站内联系TA)塔底温度最高,随塔增高温度逐渐降低。通过塔顶回流量可以调整塔温度分布。回流量增大塔顶温度降低。塔底再沸器温度升高塔温升高。marineman(站内联系TA)看进料温度和进料板位置。一般来说,不是一个单调曲线,降低,升高,再降低。eagletsky(站内联系TA)精馏塔内的温度和物料有关,具体说和塔内该段的物料组成有关~tray(站内联系TA)塔顶是馏出物的露点温度,塔底是釜残液的泡点温度gaoshihu(站内联系TA)塔顶的馏出物是相对易挥发性的物质,温度较低,塔底是难挥发性的物质,温度较高,从下往上是温度越来越低的,具体温度看物料的组成!:)zhaojuns(站内联系TA)塔底温度最高,随塔增高温度逐渐降低。通过塔顶回流量可以调整塔温度分布。具体还要看你的物料,还有侧线采出,塔保温情况等chinaseraphic(站内联系TA)普通精馏,塔釜温度高于塔顶,分别是对应组分和压力下的泡点温度,但是如果是萃取精馏,在工业生产中塔中温有可能高于釜温。
可以根据灵敏板的温度变化调节塔的操作,工业上一般就是塔中温力量1935(站内联系TA)普通精馏,塔釜最高,因为有再沸器,塔顶流出物的温度较低。从下往上逐渐减小。侧线才出可能会损害部分热量,另外就是保温材料以及物料性质。
『陆』 精馏塔内温度的分布是如何的啊
加工空气由下塔底部进入,已达到了所处压力下的饱和温度.进入下塔的空气温度约为100K.空气在下塔进行预精馏,随蒸气逐渐上升,其含氮量逐板增加,在下塔顶为纯气氮(含氮99.99%~99.999%),在冷凝蒸发器中全部冷凝成液氮,所对应的饱和温度为94~95K.因为冷凝蒸发器的温差为1~2K.因而上塔底(主冷液氧侧)的饱和温度为92~93K.精馏塔的上塔仍然是自下而上含氮量逐板增加,塔板的温度逐渐下降.在液空进料口处,下塔富氧液空(含氧38%)节流后的温度约为87~88K.在污氮出口处,污氮的纯度为94%~96%,其相应的饱和温度为80~80.5K.在上塔的辅塔顶纯氮取出口处,相对应压力约为0.12MPa,对应的纯氮气(含氮99.99%~99.999%)的饱和温度为77.78K.精馏塔各处的温度是随着塔板上的气、液组成而变化的.由于氮是低沸点组分,它的含量增加,温度就下降.反之,含氧量增多,温度就会升高.
总之,双级精馏塔的各截面温度是自下而上降低的.下塔底的压力为0.6MPa温度约为100K;下塔顶为94~95K;上塔的温度也是自下而上降低,下部温度范围为92~94K,顶部温度为77.78K.
『柒』 精馏塔的设计温度是怎么确定的
我记得我实习设计论文就是做精馏塔的设计,一般是你确定你自己要设计的塔产量是多少,浓度要达到多少才开始设计的啊,当时我做的时候是设定泡点加料,在计算出塔高,塔径之类的
『捌』 酒精蒸馏塔的取酒点和取油点及进料点等位置主要根据什么因素确定 越详细越好!
首先看看物料之间是否互溶(级性和非极性),是否分层?如果是,那样可以版静置分层权萃取。
如果不是,则:
要计算总的热量平衡(即加热器供给的热量+冷凝的回流热量=蒸发所需热量+热损失+冷凝器带走的热量)
要根据混合物、酒精、油等的沸点(以及几种物料沸点的差距)和上面计算的热量,确定塔底的加热器的温度、塔底温度、塔中温度、塔顶温度、塔顶冷凝器的温度等,进而来确定进料和出料的位置。记得还要控制好回流比。 其实这些需要先设计计算,然后靠小试和中试,做大量实验得出的。
我看过蒸馏塔的工艺设计资料,还记得这么些,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以上愚见。请参考。
『玖』 精馏塔塔板温度说明什么问题
我认为是你看错数据了,第一块板(塔顶处)不是78.4度比塔釜处91.8度明显要低啊。这也与塔顶处轻组分多,则其沸点低相契合。
『拾』 精馏塔温度,液位等怎么看,怎么去调节我是初学操作精馏的工作,以前未接触过,现在上班又不懂,想知识
精馏操作稳定的因素主要有回流比;塔顶温度、压力;进料温度,组分组成;塔底再沸器回流温度,组分组成;整体塔的塔板数;中间循环回流及抽出物料等等,但最主要因素有下面几点: 1.物料平衡的影响和制约 根据精馏塔的总物料衡算可知,对于一定的原料液流量F和组成xF,只要确定了分离程度xD和xW,馏出液流量D和釜残液流量W也就被确定了。 采出率D/F: D/F=(xF-xW)/(xD-xW) 不能任意增减,否则进、出塔的两个组分的量不平衡,必然导致塔内组成变化,操作波动,使操作不能达到预期的分离要求。 在精馏塔的操作中,需维持塔顶和塔底产品的稳定,保持精馏装置的物料平衡是精馏塔稳态操作的必要条件。通常由塔底液位来控制精馏塔的物料平衡。 2、塔顶回流的影响 回流比是影响精馏塔分离效果的主要因素,生产中经常用回流比来调节、控制产品的质量。 当回流比增大时,精馏产品质量提高; 当回流比减小时,xD减小而xW增大,使分离效果变差。 回流比增加,使塔内上升蒸汽量及下降液体量均增加,若塔内汽液负荷超过允许值,则可能引起塔板效率下降,此时应减小原料液流量。 调节回流比的方法可有如下几种。 (1)减少塔顶采出量以增大回流比。 (2)塔顶冷凝器为分凝器时,可增加塔顶冷剂的用量,以提高凝液量,增大回流比。 (3)有回流液中间贮槽的强制回流,可暂时加大回流量,以提高回流比,但不得将回流贮槽抽空。 必须注意,在馏出液采出率D/F规定的条件下,籍增加回流比R以提高xD的的方法并非总是有效。 加大操作回流比意味着加大蒸发量与冷凝量,这些数值还将受到塔釜及冷凝器的传热面的限制。 3.进料热状况的影响 当进料状况(xF和q)发生变化时,应适当改变进料位置,并及时调节回流比R。一般精馏塔常设几个进料位置,以适应生产中进料状况,保证在精馏塔的适宜位置进料。如进料状况改变而进料位置不变,必然引起馏出液和釜残液组成的变化。 进料情况对精馏操作有着重要意义。常见的进料状况有五种,不同的进料状况,都显著地直接影响提馏段的回流量和塔内的汽液平衡。 精馏塔较为理想的进料状况是泡点进料,它较为经济和最为常用。 对特定的精馏塔,若xF减小,则将使xD和xW均减小,欲保持xD不变,则应增大回流比。 4.塔釜温度的影响 釜温是由釜压和物料组成决定的。精馏过程中,只有保持规定的釜温,才能确保产品质量。因此釜温是精馏操作中重要的控制指标之一。 提高塔釜温度时,则使塔内液相中易挥发组分减少,同时,并使上升蒸汽的速度增大,有利于提高传质效率。 如果由塔顶得到产品,则塔釜排出难挥发物中,易挥发组分减少,损失减少; 如果塔釜排出物为产品,则可提高产品质量,但塔顶排出的易挥发组分中夹带的难挥发组分增多,从而增大损失。 在提高温度的时候,既要考虑到产品的质量,又要考虑到工艺损失。一般情况下,操作习惯于用温度来提高产品质量,降低工艺损失。 当釜温变化时,通常是用改变蒸发釜的加热蒸汽量,将釜温调节至正常。 当釜温低于规定值时,应加大蒸汽用量,以提高釜液的汽化量,使釜液中重组分的含量相对增加,泡点提高,釜温提高。 当釜温高于规定值时,应减少蒸汽用量,以减少釜液的汽化量,使釜液中轻组分的含量相对增加,泡点降低,釜温降低。 此外还有与液位串级调节的方法等。 5.操作压力的影响 塔的压力是精馏塔主要的控制指标之一。在精馏操作中,常常规定了操作压力的调节范围。塔压波动过大,就会破坏全塔的气液平衡和物料平衡,使产品达不到所要求的质量。 提高操作压力,可以相应地提高塔的生产能力,操作稳定。但在塔釜难挥发产品中,易挥发组分含量增加。如果从塔顶得到产品,则可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易挥发组分的浓度。 影响塔压变化的因素:塔顶温度,塔釜温度、进料组成、进料流量、回流量、冷剂量、冷剂压力等的变化以及仪表故障、设备和管道的冻堵等 对于常压塔的压力控制,主要有以下三种方法。 (1)对塔顶压力在稳定性要求不高的情况下,无需安装压力控制系统,应当在精馏设备(冷凝器或回流罐)上设置一个通大气的管道,以保证塔内压力接近于大气压。 (2)对塔顶压力的稳定性要求较高或被分离的物料不能和空气接触时,若塔顶冷凝器为全凝器时,塔压多是靠冷剂量的大小来调节。 (3)用调节塔釜加热蒸汽量的方法来调节塔釜的气相压力。 在生产中,当塔压变化时,控制塔压的调节机构就会自动动作,使塔压恢复正常。 当塔压发生变化时,首先要判断引起变化的原因,而不要简单地只从调节上使塔压恢复正常,要从根本上消除变化的原因,才能不破坏塔的正常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