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下列物质按混合物、化合物、氧化物、单质排列的是()A.软水、冰水、蒸馏水、铁水B.天然水、双氧水
A、软水中含有水和少量钙镁化合物,属于混合物;冰水由水一种物质组成,版属于化合物,还属于氧权化物;蒸馏水由水一种物质组成,属于化合物,还属于氧化物;铁水是由铁一种元素组成,属于单质,故A正确;
B、天然水中含有水和多种可溶性杂质,属于混合物;双氧水中含有过氧化氢和水,属于混合物;水银由汞一种元素组成.属于单质;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既属于化合物又属于氧化物,故B错;
C、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水蒸气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既属于化合物又属于氧化物,煤气中含有一氧化碳和其它可燃物,属于混合物;氦气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C错;
D、硫酸铁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氯化铁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氧化铁由铁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属于氧化物,铁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D错.
故选A.
⑵ 静置沉淀、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净化程度有底到高的排列顺序是什么
初中考题很多都是按静置-吸附-过滤-蒸馏,如果是选择题很可能把蒸馏给你放前面回或者中间,造成只答有过滤大于吸附这么一个正确答案,实际这么教学生实在是误人子弟,因为当时学的就是明矾吸附,所以明矾吸附低于过滤。等你到了大学,工作,真正重要的是吸附这个环节,有好几项,没有吸附的过滤是没有意义的。
为什么中国的教育很多都很差,就是注重考题,只为了考知识点,不注重实际。比如初中讲为什么保险丝选择电阻很大的材料,答案要你写根据焦耳定律电阻大发热大,实际真正原因跟发热没有关系,因为你要保证在40A不被烧断,在50A必须烧断,电阻值必须做成5.5欧姆,想在那么短的保险丝里做成5.5欧姆的电阻值,自然要在电阻较大的材料里选。如果有初中孩子来找你问问题,给他讲,他说老师不是这么说的,嘿嘿,还笑,你连这都不会!这是多可笑的教育。。。
⑶ 碱,如碳酸氢钠,在热水,冰冻水,蒸馏水,加入醋的水,加入盐的水中溶解速度快慢排列是什么,请从最快到
分析解答:
首先碳酸氢钠不是碱,是盐。
温度越高,物质的溶解越快。食盐的加入对碳酸氢钠的溶解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溶解速率由快到慢:加醋的水>热水>蒸馏水>加入盐的水>冰冻水。
⑷ 置换蒸馏
(1)用蒸馏法淡化海水.故填:②;
(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铁比铜活泼,铁将铜从硫酸铜溶液置换出来.故填:①;
(3)将铝粉涂在铁制暖气片上防锈.故填:④;
(4)在双氧水中加入二氧化锰.故填:③.
答案:
(1)②
(2)①
(3)④
(4)③
⑸ 海水提溴,请写出氯气置换溴离子的化学方程式
海水提溴利用的是空气吹出法
基本流程是:酸化→氧化→吹出→吸收→蒸馏。
过程:版取饱和态海权水,依测定量搅拌中通入氯气并过量约15%(必须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中),静置(溴沉在底部),分离,提纯即得。注意其中含有一定量的碘,应用物理方法纯化,且重复几次。
一般有三步
Cl2+2NaBr==Br2+2NaCl
Br2+SO2+2H2O==2HBr+H2SO4
Cl2+2HBr==Br2+2HCl
⑹ 蒸馏、拌料、制曲、入窑按白酒制作顺序排列
酿酒离不开酒曲,有了酒曲就可以生产白酒了,所以是拌料(配料),配料之后就是发酵过程,发酵后才能蒸馏提取白酒。
结论:制曲~拌料~入窖~蒸馏。